凯文是我比较喜欢的演员,《保镖》中的形象记忆犹新,《未来水世界》里的表现也不错。
在这部电影中,他依然以一个能干、坚毅的形象出现,能够机智的处理工作问题,但在家庭生活中却无法顾及,感情上与老婆出现隔阂。
这种角色的设计,符合凯文一贯的电影形象,满足了美国人民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欣赏,也满足了社会对家庭、工作两者平衡的和谐要求。
各个人物表演均比较到位,正如它的剧情结构一样,是一部传统好莱坞生产出来的产品。
片中的惊涛骇浪效果极好,是一个亮点,我认为也是它之所以叫“大片”的原因吧。
DVD里附送了两种故事结局,一生一死,我更喜欢悲剧的结尾,长江后浪推前浪,英雄的老去是很让人无奈的,不如光荣牺牲。
当然,喜剧的结局多少给了人很多安慰。
影响比较深的是毛头小伙子打破了Costner多项保持了多年的记录后,Costner表面不在乎,私底下一个人不服气的在训练池一遍遍来回游泳,希望打破毛头小伙子的记录,可惜力不从心,却也在心底高兴终于有了接班人,呵呵。
感叹……
我总是容易被这类电影感动,上次是《云梯49》(ladder49),这次是《惊涛大冒险》(The Guardian)。
都是描写在生活冒着生命危险救死扶伤的人。
《惊涛大冒险》主演凯文・科斯特纳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演员,从小就看过他演的电视剧,是个侦探片,现在名字都想不起来了。
后来他导演的电影和主演的电影,我也都非常喜欢,尤其是《未来水世界》。
《惊涛大冒险》凯文・科斯特纳的表演还是非常的出色,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片子所让人感受到的精神,如此的令人振奋和他的表演是分不开的。
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镜头:镜头1:本・兰德尔的实际年龄已经很老了,超过40岁了,但是还是坚持在海岸护卫队做救生员的工作(实际上这份工作都是由年轻体壮的年轻人来做的)。
本・兰德尔的学生杰克问他:"长官,在你走之前,我一定要知道一件事情,你真正的数字是多少?
"(实际意思是问他的年龄)"22"。
杰克嘲讽他:"不错啊,不是200 不是...""22是我丢掉的人数,杰克!
我唯一计算的数字!
"杰克惊呆……我在这个时候也惊呆,我也没有想到22是这个意思,开始我以为是本・兰德尔一直把自己当成是22岁的小伙子,认为自己还没有老。
没想到是他一辈子当救生员丢掉的人数,只有22个没有救……镜头2:本・兰德尔的妻子要离开他了,他非常的难过。
酒吧的老板娘是他的老朋友,非常了解他,这样对他说:"根本不是那个原因, 本。
你是个重婚者,你和海岸巡逻队结婚了,一直都是。
"为了救生员这份工作,他的家人都要离开他了……此时我感到有种说不出的滋味镜头3:这个情节是他和他妻子告别是的情景。
片子一开始他妻子就把离婚协议书给他,让他签字,他都不肯,他舍不得离开妻子。
在最后,他拿着离婚协议书来找妻子。
本・兰德尔:"我希望你留着这个,还有这个,我签了"妻子:"为什么现在签了""我之前刚出了一点事...有一对夫妻溺水了,我到那里的时候,丈夫正在拉着下面的妻子,只是努力飘着,纯粹生存本能,花了我很长时间...花了我很长时间才明白,那个男人就是我""哦 伙计""我再不是救生员了,海轮。
再见 宝贝"最后他们在依依不舍中告别……就是这此见面后,本・兰德尔殉职了……再加上影片此时的配乐,全神贯注的我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了……不能再说了,再说就没悬念了,大家也赶快去看看吧!
最后,说一点不足的,影片犯一个常识性错误:在海里游泳,潜水镜不带的时候,不能推到额头上。
应该往下拉,让潜水镜挂在脖子上。
这是因为,如果推到额头上,一个海浪打过来,潜水镜就没有了,被浪打飞了!
这是一个潜水员和救生员的常识!
世界上最让你动心的一句话是什么?
去年暑假上课的时候,可爱的尹老师曾经说过一句:I will be always by your side.今天又找到了一句:I won’t let go.放了很久没有看的一部电影。
The Guardian. 被翻译成“惊涛大冒险”,完全扭曲本意,也真是不容易。
不过,如果是我,也只能译成“守护者”之类,所以也无权责怪他人。
到什么时候,我的英语能长进到连字幕的翻译都挑剔的地步,那就是境界了。
无论怎么说,对美国人的糖衣炮弹,还是很感冒的。
知道手法,知道主题,知道结局,还是心甘情愿地被感动着,甚至能说服自己主动忽略结尾处那个烂俗的乔段,而因一句 I won’t let go 掉下眼泪。
我不否认,我从小就是一个泛美的人,崇洋媚外,一直到现在。
不是我的错。
美国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不是说每次,也有八成以上,会让我动容。
我总是在想,我们国家为什么就不能拍一部这样的片子(我不是指这部The Guardian, 这个还不算同类影片的极品,我只是打这样一个比方)。
当然,这样的片子有,大大的有,只是,我不想去相信。
因为就生活在这里,了解电影太过虚幻。
而美国,毕竟遥远,愿意去相信,如此而已。
这样看来,心态就对了。
电影,就是要这样看的。
There’s a legend, a man who lives beneath the sea. He’s a fisher of man, a last hope for those who have been left behind. He’s known as a guardian.很喜欢这段。
不管怎么说, GUARDIAN这个词还是非常好的。
P.S. 阿什顿库彻,在里面一点都不帅。
《惊涛大冒险》这个译名非常的莫名其妙,让人想起《完美风暴》那类的电影。
然而实际上,只是一部反应特殊职业的电影。
所谓特殊职业当然并非常用的那种暗示,而是指海岸警卫队救生员,所以原名《救生员》要贴切很多。
所以这电影实际上和表现消防员的《云梯49》是同一类型的。
只是《云梯49》之前还有《回火》同样是写消防员的。
而在《救生员》之前,我却想不起什么表现海岸警卫队或者救生员的电影。
抛开电影的主题不谈,这部电影的结构其实非常老套,某资深人士在工作中受挫后,退回到学校,培养新一代人才,然后老青两代共同战斗。
我应该看过很多这样结构的电影,但是现在连一个名字也想不起来。
可能是同类电影大都表现平平,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吧。
其实《救生员》的表现也只能算是平平。
既然涉及到海上救生,当然会有惊涛巨浪的场面,虽然不像那个胡乱译名那么夸张,不过用到特技的地方也不少。
这部电影的主攻方向并非特效,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救生员》中的海难场景做得还算不错。
谈两句题外话,关于海难场景,去年有《新海神号》。
我觉得她的特效很虚假,但是很多人说不错。
我都怀疑是否自己现在的眼光太苛刻了。
后来重温了一次《泰坦尼克号》,开着评论音轨看的。
尽管是近10年前的电影了,但是那效果比《新海神号》好了若干个档次。
从评论和花絮来看。
拍这部电影实在是个非常浩大的工程,远非《新海神号》这样普通电影能够比拟。
尽管我还是觉得《泰坦尼克号》被过誉了,但是单就工程角度来说,她也的确应该得奖。
只是可惜了那年的其他提名电影,其中有些我非常喜欢的《心灵捕手》和《洛城机密》,而对《尽善尽美》和《光猪》的好感也超过了《泰坦尼克》。
说起来,那真的是非常强的一届奥斯卡啊。
说回《救生员》来,既然故事平平,特效平平,剩下的能看的就是演员的表现了。
而凯文科斯特纳确实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
这部电影中的角色其实那种很定型的角色,曾经很风光,后来心理上有了阴影,但是依然雄心不老,对于有才华的晚辈是既爱又妒。
这样的角色已经被演绎了太多次了,留给凯文发挥的空间实在有限。
不过凯文演得还算不错,象这种沧桑孤独的角色,原本就是他的强项。
但是不要指望看到《与狼共舞》那样精彩的表现。
再谈一句题外话吧。
凯文这些年拍的电影很少。
03年的《Open Range》其实是一部有野心的作品。
摄影很漂亮,台词精彩,剧本有冲击力,演员也很不错,角色又是凯文擅长的类型。
可惜的是,之前有同类型的《unforgiven》已经为这种题材峰顶了。
珠玉在前,实在难以超越。
总之,《救生员》表现平平,凯文的表演是其中的亮点,但就他的表演生涯来说,这个角色也不算上乘。
IMDB得分6.5(3996人投票),我打6分。
周六晚,打开电视,刚好《佳片有约》在介绍一部电影,快介绍完的样子,我就听到主持人说,本片还有一个看点就是他的主题曲 Never let go 。
然后就开始了《惊涛大冒险》,故事从美国海军救卫队一次发生严重事故的海上营救活动说起,这次营救中,传奇的海上救生员本·兰德尔失去了和他一起执行营救的五个同事,只有他一个人侥幸活了下来。
他的身心遭受了巨大创伤。
这时,上司找兰德尔谈话,要求他到海军救卫队的训练地——精英训练学校担任教练,兰德尔一副不服老的语气,说自己不会像其他救生员那样满40就不能做了。
当得知要么去做教练,要么退休时,他无奈选择了做教练,毕竟,做教练虽然不能直接救人,但可以教会别人怎么救人,用李开复的话说,教人救人更能最大化自己的影响。
故事情节有点老套,在担任教官的时候,兰德尔遇到了一位百年难遇的奇才杰克,但奇才往往是恃才傲物的,于是兰德尔用他言传身教,甚至最后的牺牲成就了这位奇才。
但部分细节有可圈点之处。
兰德尔来学校之后,厉行改革,让教学接轨海军救卫队救护工作,如改传统体能测试为直接下水游泳。
增设实战救援练习。
改传统先传授如何应对海水低温为直接带学生蹲到堆满冰块的泳池里体会低温。
关于他的不服老的一个例子尤其让我记忆深刻。
为了说是为打破记录而来的奇才,他拿出了自己所创下的各项游泳记录,结果,全部被杰克刷新了。
然后感人的镜头出现了,兰德尔半夜自己拿这个表去泳池折腾去了,结果没说,不过,肯定是令他失望的。
然后兰德尔来到了他朋友那里,带着一个受伤的手臂,然后他朋友说,你以为你还只有十七岁吗,还这么拼命证明自己。
然后兰德尔问:“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变老的?
”没有对死亡的哲理描述,但我觉得她面对变老的的描述可谓经典,大概如下:“我不在乎,如果我的肌肉疼,那是因为我多次用了它们;当我上不了楼的时候,我会记起曾经为了所爱的人每天上楼;我满脸皱纹,可我曾在无数的日子里躺在阳光下……我抽过烟喝过酒,唱过歌跳过舞流过汗,爱过也被人爱过,变老不是一件坏事,变老,你也得到了”。
没有做作,没有很高深的道理,但我被这个对变老的描述所折服。
面对杰克说他变老了,没有用处了,兰德尔会跑到酒吧教训那个揍杰克的海军军官。
这批人骨子里是看不起海军警卫队的,认为不如他们上战场冲锋有价值。
可事实上谁是英雄?
杰克终于毕业了,进入了海军救卫队员,在第一次配合救援行动中,兰德尔表现得不如人意,但杰克表现出色让他带着悲喜交加心情复杂地决定退役了。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震撼还是不够的。
在他收拾包裹走人的时候,听到杰克在救援行动中遇到困难需要援助时,马上重新穿上了救援服……然后,在最后缆绳不足以同时拉上两个人的时候,兰德尔自己跳下大海,用他的牺牲完成了这次训练—— “只要有一线希望,让其他人先活下来”。
最后,正如佳品有约主持人讲的那样,主题曲《Never Let Go /永不放弃》是一首荡气回肠、豪气云天的歌曲。
佳片有约的很多电影还真不错的。
字幕也是相当赞的。
http://aps06.spaces.live.com 讲述的是关于海岸警卫队。
看着这些出色的救生员,想想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看看这个默默牺牲的群体。
fishing问军事长究竟救了多少个人,军事长告诉他是22个,一丝意外和失落出现在年轻人的脸上,接着问军事长不是200个吗,军事长斩钉截铁的告诉他,我只记得我失去了多少人,22个。
这就使跟其他人完全不同的境界。
这就是人性的光芒阿!!
当拯救生命这一主题一直地被贯穿下来,其实更震撼人心的是人性。
剧中,一位上司为了帮兰德尔重拾信心,将他派到了培训基地当任教官。
在那里,兰德尔遇到了自信狂妄的学员游泳冠军费殊(艾什顿?库彻AshtonKutcher饰)。
费殊的自信活力给了兰德尔重新投入工作的信心。
一次,费殊问兰德尔一共救过多少人,兰德尔告诉他人;费殊一阵失落,随后问, 不是2个吗, 兰德尔斩钉截铁地回答, 我只记得我失去多人,费殊彻底被兰德尔的勇气与坚毅所折服。
两师徒惺惺相惜。
之后,两人一起投入到了一次生死攸关的抢险中
看这部片子的过程会让人觉得精神为之一振,影片故事感人,气氛紧张,起承转合流畅,高潮揪心,首尾呼应,还有个Happy Ending,好像该有的都有了,但看完后不久,就几乎印象全无,空留下一种速效鸡血消退后的空洞感。
这部2006年拍的片子,整个框架好像《泰坦尼克》一般,是那种熟练的电影工业流水线的风格,属于好莱坞传统大片的样板戏。
片中的场面都够大,价值观方正,荷尔蒙旺盛,有些小幽默的点缀,也有最后一秒营救的刺激,娱乐效应直接又安全。
因为我自己很喜欢Ashton Kutcher(仅指外表看着顺眼),对他的表演也是爱屋及乌,中间崩溃痛哭那场戏,觉得演的很感人,可能还是稍有点儿咆哮风了,但考虑到角色本身就是个愣头青士兵,这种状态倒也无妨。
喜欢看他青筋暴起的大喊“Oorah”!
除此之外,整部影片唯一能留下点印痕的,就是Kevin Costner对屡试不过的士兵说的那句话,“在水里时你和遇难者之间唯一的不同,就是你们的态度”,寓意很深,可以加下划线。
至于其它部分,比如一定要安排个牺牲啊,爱情要得到善终啦,现在看都太模式化了。
但总的来说,影片是完整的,正能量输出的也高效,评分四星。
不过中文译名糟糕极了,平添了王婆卖瓜式的浅薄出来。
我们是什么时候变老的?
我们一直都在变老。
本。
你知道吗?
我不在乎。
我是说,如果肌肉酸痛了,说明我们已经使用过了。
如果我现在走不动路,那是因为没晚我都走到我爱的人那去。
我这里满是皱纹,因为我经历了无数快乐的日子。
我在享受生命,我喝酒,抽烟,我生活,爱恋,跳舞,歌唱,流汗,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生活。
如果你问我变老是不是坏事,变老是收获。
什么傻逼片子拍的跟狗屎一样啰嗦的一匹还挂着灾难片的名号我真是服了。这种片子你们还把它顶到7.5我是万万没想到啊浪费我一个晚上我真是醉了特么难看的一匹
可以一看
主题其实挺好的,很佩服里面人的精神,但是实在不喜欢套路。
So Others May Live.
最后一段救人情节煽情太明显了
主要是帅`````
美国的主旋律影片,胜在自然和生活。
地质礼堂 与安迪 情节老套 8过还系被感动鸟
励志佳作 凯文·科斯特纳最适合那种慈父良师的形象了!~
情节挺老套的。
特效做的还不错,cast大爱!
我和你一起看的.?
令人敬佩的职业
看完《紧急救援》后重温该片,都是救援队题材,都有描述恐惧的内容,只不过紧急更像行业剧,而这部更像教学片,训练学员的比重占了很大部分。共同点就是渲染了“世界上离死神最近的职业”,家庭与事业的矛盾,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用生命去营救,中段部分有些冗长了。当年看时不明白“我们这样的人是不能钓鱼”的台词含义,现在明白了,他们就是挂在鱼线上的鱼,结尾守护神传说呼应开篇升华主题,布莱恩·亚当斯片尾曲好听
感觉挺冷门的话题,其实就是高级救生员吧,但是是在太平洋搜救滴,所以训练队员的时候都特别多玩意,什么泡在冰池里啊,憋气之类的,男主很cute呀,跟教练也是JQ满满的。教练为了不拖累男主,最后选择了投向大海,壮烈啊 悲情啊。在明珠台看的。
典型的美国励志片,看多了就不励志了
是,全是类型套路。不过至少引子部分那对获救的夫妇还是挺生动的:生死关头,丈夫露出本色拼命抢位,被科斯特纳一拳打断了鼻子,妻子被救醒抬上担架后,怨愤地将上来问候的丈夫一把推开!……很好奇,英国卫报会怎么评论此片?
normal boring
一个亦师亦友,彼此相互救赎的励志故事。属于正能量的主旋律片,挑不出什么毛病,结构也很工整,只是缺乏了点辨识度。三星半
Should be renamed "The Sacrifice". Brian Geragh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