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礼涛的电影还是设计在香港的背景比较有韵味。
这个片子把故事背景设计在深圳,也许是想取内地市场吧,但是叶璇扮演的人物与她的身份背景的隔阂感太强了,所以虽然整个故事情节尚合理,但是由于妈妈和儿子与故事背景太隔阂,所以只能算一个故事编得尚可的电影。
其实如果邱礼涛把故事背景放在他熟悉的香港,故事会更踏实一些。
我害怕恐怕片,哪怕到了最后的温情片断,还是心有余悸.当妈妈在儿子背上,流着眼泪说妈妈疼你,当儿子从车里把妈妈背出来,不再有恐惧,我想到,罪和宽恕.两个相关的人,不同的记忆.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又是错的呢?妈妈走了,去哪了呢? 留在记忆里了.妈妈有错吗? 让记忆告诉你,妈妈是对的.头七,在老家俗称"zouyang",爷爷去世的时候,公事在我家办的.所以我对死亡的事情,有更多亲近的感触.我是相信有另一个世界,我是相信你亲近的人死去的时候,会和家人有个短暂的告别.头七,尊重死者,尊重记忆,尊重妈妈,爱你,一切.这部电影看完了有种冲动,再看一遍了.
《头七》,本以为是一部恐怖片或是惊悚片,可看到最后发现是一部带有教育意义的温心的片子。
蛮不错的。
最喜欢 张智霖扮演的小马,他说:“我叫小马,做牛做马的马,也是牛头马面里的马,正式官衔应该是马面罗刹,名衔是地狱使者,……,现在我们的职责不单是让逝世者毫无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世的亲人解开心结,快快乐乐得生活下去……”最后,亚朗改头换面,做回了真正有意义的人……我想小马的话应该就是该片的精髓吧。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
但是亲人、爱人以及朋友离我们远去,无论是永远的告别还是单纯的离开,如果留有误解,如果留有埋怨,如果留有仇恨……如果单纯的以为时间可以抚平一切创伤,我们就会在等待中错过了,那些可以幸福的幸福,最后涂留遗憾。
你是不是也希望,假设现实生活中能出现小马这样的马面罗刹,帮助我们化解心中的一切怨恨?
如果……假如……哪有那么多如果和假设,如果有如果,那么更无所谓错,也就无所谓对了。
所以能在每一次的误解,每一次的埋怨,每一次的仇恨……之时,用宽容的行为,豁达的心态,感化一切。
幸福的大门自然为你敞开,就连阳光也会照亮你心灵的每一片领地,同时带给他人温暖。
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值得你为之误解、埋怨、仇恨……你要想着,我来到这个世上的终极目的就是幸福。
幸福是自己掌握的,所以放下心中的阴暗泥藻,让阳光照射进来吧
不知道为什么豆瓣的评分那么低,看过觉得是一部相当好的片子,不落俗套,也很佩服编辑用这种说故事的方法来诠释。
一个小客车司机要去偏僻的日月村送货,需要出租车司机带路,可惜没人知道路,最后找到男主角地图王,在重金的诱惑下,绰号地图王的阿朗终于同意带路,为了避免深夜开车无聊,两个人开通对讲频道聊天说故事,都是关于日月村的春雷饭店,两个人说出了两个不同的版本,好像日本的罗生门,不过最后小货车司机交代了自己的地狱使者的身份,真相才得以浮出水面,原来阿朗的妈妈就是春雷饭店的主人,为了钱财伙同自己的情人残忍杀死了一票抢匪又火烧了饭店最后逃亡被抓下狱。
阿朗的人生也走上了凄惨的道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在舅舅的虐待下生活,被逼无奈以暴制暴杀死了舅舅逃走四海为家,他对妈妈的恨意一直伴随他度过30几年的人生,浑浑噩噩为了钱什么活都愿意干,没有家的感念,出租车就是他移动的家,连内衣都晒满后车厢。
童年的不幸遭遇才让他成为这样。
最后在地狱使者的帮助下,死去的妈妈在头七之夜终于和儿子相聚,母子两互相倾诉终于解开困扰各自多年接下的心结。
妈妈释然而去,而阿朗也拨开乌云变的阳光开朗,乐观的对待自己的人生。
特别美好的一个结局,让人感到温暖。
叶璇30年后出狱,居然完全没有皱纹还抹着淡淡的唇彩保养得好好啊看来监狱的生活很滋润嘛!!!
比35岁的儿子还年轻很诡异但不恐怖
看之前,知道张智霖是马面,看到小张无表情的表情,看到休息站,半夜三更踢球阴森森的小孩,看到无人的公路,我以为他会带着片中的朗仔离开,没想到却是把亚芳带回家了。
(题外话,亚芳走的时候也太年轻了吧?
)马面的皮衣很帅气,解决鬼魂遗愿的手法很人性。
对于这个角色张智霖似乎用不着花什么太大的力气去演,本来就没什么特别的情感需要表现。
然后我本来不怎么喜欢叶璇,不过一个故事两段超反差的表演确实还可以。
好像瘦了 片子里没有浓妆艳抹的时候也能看,不过最后临走前明明是30年后,加上都是在监狱里度过的,完全应该画老妆,结果感觉只坐了三年的牢。
林家栋长的就很适合演这类阴阴戚戚或者心理有阴影之类的片子,表现还行。
没什么特别好也没什么特别不好的总的来说还行。
对于最近的港片来说算是很不错了
城郊,月黑风高,喝了酒的朗仔今夜奇怪,竟没有拉到一个客人醉意和睡意侵袭着朗仔,他不禁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忽地,一辆闪着大灯的货车呼啸而来,朗仔急打方向盘,躲过一劫,酒醒大半,大骂不止·········车灯阑珊的公路旁,有人向朗仔的TAXI招手,朗仔驶近一看,见一男一女,男的面目清秀,笑容可掬,女的衣着朴素,站着暗光之处,面目无法看清。
“去哪?
”“日月村。
”“那里现在修高速,路不好走。
”“只要一点前能赶到那,价钱好说”一番讨价之后,朗仔决定载客上路。
男的自称小马,坐在副驾座,女的一声不吭,坐在后座,仍处暗光之处,面目无法看清。
“日月村是不是有家春雷饭店?
”朗仔心头一凛:“没了,早烧光了”“你亲眼看到饭店烧光了吗?
”"不是,我也是听说的”“那你还听说了什么,说来听听”“你信不信鬼啊?
”··········朗仔开始讲自己听来的鬼故事······小马也有他的故事,一个关于春雷饭店的真实故事·····此时,坐在后座的女人终于开口说话,她用低沉的声音,讲了又一段故事“春雷饭店着火的那个夜晚,为了避风头,亚芳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了妹妹妹夫照看,自己和情人带着那箱金条逃到外地。
后来,亚芳因思子心切,决定回来看看儿子,可是在回家途中被警察发现,抓起来判了三十年。
狱中的亚芳,悔恨不已,终日以泪洗面,为了能减刑早日见到儿子,在狱中拼命工作,终因积劳成疾,病死狱中·····”将近凌晨一点,车已驶进日月村,恍然大悟的朗仔,打开车门背起讲完故事的女人,朝着门口已点燃两排白蜡烛的春雷饭店走去·····此时,镜头闪回到开头的车祸现场:一辆的士车被迎面而来的货车撞翻,车内的朗仔已奄奄一息。
一番抢救之后,朗仔大难不死,想起昨夜有关日月村的一切,恍若梦中···········片尾,康复后的朗仔重操旧业,面貌却焕然一新,五毒不沾,待客热情。
一对找不到目的地的母子请朗仔帮忙,朗仔欣然应允。
看着后座上幸福的母子,朗仔的脸上也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偶是在悬疑片的推荐中开始看这片子的,情结还蛮紧张的,一环扣一环的,满足了观众观看的心理新鲜要求时间曲线,所以我一口气看完的,直到最后“我姓马,做牛做马的马,也是人头马面的马。
”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是介样~~~亲情咯,但对于女主角的亲情我似乎没大感受到,当初能不要孩子,做鬼的时候才开始动亲情,人永远是要等到快失去的时候才会珍惜。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娘,或许她当初撇下小胖墩是被逼无奈,但她走到这一步也完全没有考虑过孩子~
老实说,恐怖片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全剧最吓人的也就是那张所谓的鬼脸。
温情版的阿芳只生活在阿朗的记忆里,这也是阿朗拿来安慰自己的一种方法。
在他五岁的记忆中,妈妈始终是幻想出来的。
一辆出租车,一辆小货车,两个人;一对母子,四名匪徒,两段故事。
夜色黑沉,一辆出租车领着一辆小货车开往一个荒芜的小村;两个人,一个是落魄的出租车司机,一个是时时挂着猜不透的笑容的“小马”——小货车的司机。
一对母子,独自生活在荒村一个简陋的小饭店里;四名匪徒打劫后逃亡到了这个小店……所有这些看起来就像是所有恐怖片的基调一样,让人心里压抑沉沉,这时若加上些白面獠牙的鬼怪、时隐时现的黑影、若有若无的笑声,就是一个标准的恐怖片了,呵呵,可惜这部片子不是这样,峰回路转,只有讲故事。
头一个故事,是出租车司机讲的,这里的母亲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女人;而在”小马“的正版里,这里的母亲却是一个与匪徒勾结的暴力倾向严重的女人。
正是这个一正一反、一明一暗的形象的对比才显出这部片子的可爱。
对出租车司机而言,不管事实如何,他的母亲始终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这在后面也有体现,他背着他母亲的时候,他母亲跟他讲,因为早期打架弄伤了胳膊,她根本就没有背过他,而在他的印象(或者说是想象)里却是背过的。
我们每个人——包括身边的亲人,没有人是完美的,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亲人,我想,是这部片子的要义所在吧。
牛头马面还会如此善意帮鬼魂完成夙愿,可以。
张智霖的小酒窝真好看。
连起来的傻x故事
中规中矩,略失望。男主和小马都还不错。
似乎可以看成是部公路片,回家之路,在这里又有着特别的意味,构思很有新意。
我懂为什么大家不给高分了。结尾如果停在母子告别似乎比较好,而“走向新生活”就显得主旋律了。。但总体还算ok的电影。
没意义 无聊
很一般
最后张的独白da亮。。。
邱式制造
虽然节奏略慢,但是出人意料的还算好看。为了叶旋的演技多给一星。
很温情
张智霖。。。好帅~~~
烂
温情满满,两个故事,两种选择,阿邱认真拍和凑活拍差好大。叶璇演技蛮好的。
鬼片?
为小马哥多打一个星~
最后几分钟的解释,有点画蛇添足
就像《入殓师》一样,让死者安息,为生者祝福。
牛头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