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拉德·巴特勒人高马大,外形威猛,表情凶悍,不演点枭雄人物实在可惜。
2006年的《300勇士》中,身为“带头大哥”的里奥尼达由巴特勒饰演,其阳刚之气力透银幕,一声怒喝犹如虎啸,令女观众顶礼膜拜,男观众自惭形秽。
巴特勒也作为一代猛士的代言人在好莱坞立足(百度百科)。
杰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自从温泉关之战以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却一直鲜有佳作。
我看过的觉得《守法公民》算一部。
幸亏有了陷落系列,但是和连姆·尼森一样,陷入营救系列,而不能自拔。
这部电影仍然是他最具标志性的作品,他似乎陷落在这一系列动作片不断挣扎。
这部影片展示了步履蹒跚的杰拉德·巴特勒,这位史上最强保镖,把机长演的跟总统侍卫没有两样啊!
和连姆·尼森一样,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433371/杰拉德·巴特勒难以置信地不停陷落,又一次次挺身而出,挽救苍生!
这就是典型的那个走哪里哪里倒霉的杰拉德·巴特勒硬汉风格的电影。
只要他拍这种动作戏的硬汉电影,基本上就是同一个模板输出,非常的相似,是名副其实的系列影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533022/。
除了刺激肾上腺素的高潮动作场面外,这个故事非常直白,剧情似曾相识。
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开拓者航空将企业利润置于安全之上导致飞机在小岛上意外坠落,然后是叛军劫持乘客,导致了小岛惊魂。
这一切都足以让巴特勒一次次成为英雄。
值得称赞的是,在这部电影中,他依然能够在一个荒谬的剧本中表现得中规中矩。
但对巴特勒来说有些不幸的是,联合主演迈克·科尔特(Mike Colter)在每一个转折点上都抢了他的风头,本片避免成为了一部糟糕的电影,他同时也功不可没。
他和杰拉德·巴特勒组成的非常规双人组合,表现出色,魅力十足,自信十足,能够在几场让观众震惊和恐惧的冲突中表现出人性化。
在整个107分钟的拍摄过程中,悬念和惊悚感始终不减,本来吗,一个是机长,另一个是罪犯,都可以拍成喜剧片的最佳拍档了。
最终完成了自我救赎,不但帮助巴特勒拯救了降落在菲律宾南部(其实是波多黎各)的飞机上的所有人,也带走了五十万美金。
杰拉德·巴特勒化身的布罗迪机长,既是硬汉,又是责任感十足的机长,他的使命是让乘客和机组人员,都能安全回家。
看看他与科尔特的对话。
我引开他们,我可以牺牲,科尔特不同意,但是作为机长,杰拉德·巴特勒说:那他们的家人怎么办?
我至少得试试吧!
依旧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情怀。
所以解救乘客就是他的责任!
据说导演在这部电影中几乎只使用了手持摄像设备。
它确实有助于混乱的场面来提升不安感,但它也阻碍了我们看动作场面的清晰性。
另外在这部基本上是男性电影的电影中,没有插入浪漫故事或者漂亮的女人, 丹妮艾拉·皮内达饰演的空姐算一个亮点。
看豆瓣评论她容颜姣好,牙缝挺大!
就想难道她还能比牙缝美女凡妮莎·帕拉迪丝(德普前法国女友)还大?
仔细瞧瞧,不相上下。
再仔细看看,五官有点像年轻版的杨丽菁( 皇家师姐3:雌雄大盗 皇家師姐III雌雄大盜 (1988) ),不过没有年轻版的杨丽菁婀娜多姿一些。
就这点预算,成片效果挺工整了,终于拜托了一众跨疫情制作期电影东拼西凑的拉跨感。
导演片组控制力让人惊喜,成本有限,首先严格控制规模,就别写个战天斗地拯救宇宙的故事,最后特效动画都完不了工。
一架小飞机,十几号乘客,主要外景就两:丛林土路“机场”跟岛上小村。
三五条枪几辆旧车,搞定。
压缩内容以后几场戏都非常精简浓缩,没有注水之感。
开场机场起飞戏,打打电话拉拉家常就把人物背景都交代好了,一看就是熟手行货。
正副机长这么不熟显然是编剧为了通过对话带出背景刻意为之,就确实比较大白话,大概是方便刚进场屁股还没坐热的观众牢记话头,如果只是“高级”的几个镜头闪过家人的照片皇家空军的纪念标志之类的蛛丝马迹暗示人物背景,怕有人没注意看后面就忘了......飞机被雷劈到迫降这戏很见导演功力,舱内戏为主,外部镜头都是云雾缭绕黑咕隆冬,省特效钱啊,但是惊险的氛围不打折,非常棒。
里面还有非常好的安全教育,不要随便解开安全带,不然就等着先撞天花再创座椅吧......建议加入安全宣传视频。
最后迫降那段如果你看过《萨利机长》的话就会觉得有些槽点,没有机场跑道的话通常宁可选水面或者海滩那样的开阔地吧......既然也看到岛了落在附近水面上再通过救生筏漂到岸上显然更比直接冲进茂密的丛林靠谱一些啊。
(编剧表示不行啊我写了后面还得靠这架飞机飞走的)。
最后降在那个地方与其说公路不如说是游击队机场,谁家好人建公路两边砍掉那么多树留出缓冲空间的啊。
落地之后通讯全断,还要靠机长手搓接线打通电话才能定位有些生硬了。
之前看《劫机七小时》就想过,面对经历过911跟马航370新闻轰炸的观众,不好硬编桥段了。
稍微多看点消息的都知道,飞机上有一堆能定位的东西,这飞机又不像MH370那样是刻意飞到人迹罕至的海面坠毁,就在菲律宾近海,再说业界也吃一堑长一智又加强了标准,那么就还确定不飞机在哪确实有些过分了。
机长跟前外籍军团的罪犯去救人质那段是菲律宾被黑的最惨的一段。
喵的令人闻风丧胆,政府军绝不敢来的死亡之岛,两个人就几乎把人质救了。
再加四个佣兵把死亡岛武装打的东倒西歪啊。
再多带两人来点重武器真要扫荡全岛了。
好吧谁叫你当年马尼拉香港游客大巴事件搞得那么砸......讲真最后的射击戏质感不错啊,演员动作,走位调度,射击质感,枪声全面在线。
而且没有为了抓马感搞甚么一枪射爆油桶爆出一个大火球,或者扫射打中汽车撞到一边冒火炸烟花这种滥大街俗套。
反器材狙击打坏汽车发动机跟穿射车身大好评(虽然威亚一拉把人打飞的效果未能免俗...)最后原飞机原路起飞,还顺手把叛军老大给创飞。
好家伙我作为飞行员就是要用飞机解决问题是吧。
好吧虽然看过不少能在土路起降的小喷气式客机视频,但这是一架能跑新加坡-东京-夏威夷的大飞机啊......起飞后没多远就再次迫降到旁边岛的机场,搞了半天您这死亡地带离政府控制地区真没多远啊。
我是佣兵救援队我就拿那五十万美元赎金雇人开架小飞机接应,这点距离直升机也不在话下啊。
(编剧:没办法啊要cue回男主飞行员啊,不能再出现其他飞行员了)对了这架短腿机那低矮的机身,机尾悬梯直接落地的设计,也是太古早了,当代还有没有在役的能跑这么长航线的这种型号我很怀疑。
对了,编故事的人是特别讨厌新闻看太多的人啊,我看新闻里索马里海盗劫货轮船员很多都是航运公司交赎金换人了事。
片中这帮游击队看起来比索马里海盗也没差,十几号人质加一架飞机,好好谈能换老多赎金了,非要那么凶巴巴打打杀杀的干啥。
影片01:09:29 询问副机长姓名国家(name, country),副机长回答的是“Samuel Dele, Hongkong”。
香港不是国家,应该回答China。
该影片政治异味浓郁,观影时请自行屏蔽此段。
典型的好莱坞“大”片,充斥着个人英雄主义、狭隘民族主义与逻辑漏洞。
且不说飞机迫降再飞再迫降合不合理,就单说这个小岛没有机场却修了机场跑道宽度的路面,而且是土路不泥泞,飞机像在柏油路面上起飞和降落。
美国第一反应是找雇佣兵去救人,这帮雇佣兵带着他们的钱跳伞救人,和他们的弹夹放在一个地方。
挑了5个人问了姓名国家,录视频没有提诉求,且没有后续动作。
反叛军选择性失聪,刚离开机场,机长和老黑出来开枪,没人听得见。
有RPG不从侧面后面发射,一定要绕到机头发射。
雇佣军战术小队推进一字排开在马路上走,不需要掩体,不需要战术。
40安培保险丝熔断,不知道他们后来怎么接上的。
老黑说他是法国外籍军团,背枪都不会背。
情节还算紧凑,故事推进比较自然,演员演技在线,脑洞大开。
4分,不能再多。
《飞机陷落》。
7分。
让·弗朗索瓦·雷切导演,杰拉德·巴特勒、麦克·柯尔特主演作品。
杰拉德在多次陷落未遂之后,这一回终于迎来了真正的陷落。
片子至少是优良的。
我们对爆米花片真正的要求是故事顺畅、节奏紧凑,如果连这两点都做不到,你想想吃爆米花的手肯定就伸向了手机。
杰拉德饰演的机长在新年执行飞行任务,没想遭遇风暴与基地失联后,迫降在菲律宾的一个小岛上,而那个小岛已被武装分子控制。
乘客沦为人质,二次陷落后,机长被迫再次营救。
故事顺畅,全程基本无尿点,结尾亦不拖沓煽情。
相较于连姆·尼森大叔的数十部失败的营救,杰拉德这一次完美胜出。
当逃犯登上这趟航班,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注定不会简单。
果不其然,逃犯配合机长杀出一条血路。
编剧也是用心良苦,看后面这架势,估计警察老六帮不上啥大忙,说不定被无政府武装抓住千刀万剐,还不如提前让他领盒饭去了。
这一段属实给我整乐了,雇佣兵队长让逃犯去拿弹夹,结果逃犯意外发现装有五十万美金的袋子。
不过就一系列营救措施中逃犯的身手,配得上这五十万美金。
2023英国动作片《飞机陷落》,又名《航班陷落》,豆瓣评分6.2,IMDb评分6.6。
这就不是加入了动作戏的《中国机长》吗?
应该叫《美国机长》更为恰当。
这是一部融合了动作戏的空难片,空难戏和动作戏都没有亮点,影片的唯一亮点是将空难戏和动作戏融合在了一起,并且前后两次空难,地面动作戏夹在中间,这肯定是编剧自鸣得意的创意。
要说同一架飞机前后两次迫降空难,如此设定也是够狗血的了,第一次迫降后飞机竟然没怎么损坏,这本就非常狗血了,简单修修后竟然可以重新起飞,更加狗血,再次迫降空难后飞机仍没什么大碍,直到结束仍然完整,实在太狗血了,这是哪个品牌的飞机竟然这么抗造抗摔?
空难戏是需要大量CG特效参与的,而本片的投资明显受限,虽然有两次空难戏,但都是轻描淡写,特效戏很少,第一次空难故意设定在黑夜里,这样可以大为降低特效细节,降低很多CG成本。
片尾空难虽然在白天,但是观众还没回过神来,三下五除二,飞机已经平安着地了。
由于影片成本的限制,地面动作戏小打小闹,毫无亮点。
斯巴达肌肉男杰拉德·巴特勒明显老了,打不动了,动作慢吞吞的。
影片不仅空难戏狗血没亮点,不仅动作戏没亮点,而且角色刻画也毫无亮点,甚至可以说没有角色刻画,感觉好像导演不懂不会角色刻画一样,只给了男主一点笔墨,其他角色全无笔墨。
英文片名《PLANE》只有一个英文单词,够霸气,够大气,但是与成片的质量完全不符,白瞎了这一片名。
既然叫“PLANE”,全片都应该发生在飞机上,飞机是绝对的主角。
杰拉德·巴特勒在“陷落三部曲”后没什么亮眼作品,近几年的动作片的中文译名纷纷冠以“XX陷落”,这一点和《飓风营救》闻名的连姆·尼森很像。
连姆·尼森在《飓风营救》三部曲之后也没什么亮眼作品,近几年的动作片的中文译名纷纷冠以“XX营救”。
其实这二人近几年动作片的英文原名都和“陷落”“营救”没关系,是国内译名在哗众取宠。
如果你认为《飞机陷落》只是一部典型的灾难电影,那么我要告诉你,这部作品远比你想象的更深刻。
它不仅展现了人类在危机中的生存本能,更深入地揭示了我们面对绝境时内心深处的恐惧与勇气。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这部电影的亮点。
无疑,《飞机陷落》最吸引人的场景当属那次空中危急情况处理。
在万米高空,由于意外情况导致飞行系统失控,主角们必须依靠自己去修复损坏设备并稳住飞行状态。
这个情节紧张刺激、扣人心弦,并且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未知恐惧。
导演采用独特而又引人入胜的方式将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并通过镜头语言传达给观众。
他以近乎纪实手法拍摄下每一个细节:从旅客们面对死亡时露出恐惧表情;到主角们挥汗如雨地修复设备;再到最后成功安全着陆时所流露出来庆幸、喜悦和解脱等复杂情感。
从我的理解来看,《飞机陷落》并不只关于灾难或者技术层面上如何处理紧急状况,更多地它在探索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存欲望、团结精神和勇于面对困难挑战之态度。
总结起来,《飞机陷落》就像一场高空版“求生之战”,带你体验真实而残酷的灾难环境下各种可能发生事态及应对策略. 如果你有恐高症或者害怕乘坐飛機,别担心,看完這部電影後,你可能會更加相信人類面對困境時的智慧和勇氣,甚至会对飞行员这个职业有更深的敬意。
手机可以查位置,电话里可以直接报告准确位置。
不过很快无线电也修好了,没有影响援军到达。
整体比较平淡,平铺直叙没什么转折。
坏人智商偏低,收赎金的买卖上来先杀了几个。
武力值也偏低,枪战乒乒乓乓打半天好人这边也没什么损失。
简简单单看个热闹吧,男主年纪大了动作戏力不从心了,不能期望太多。
空姐貌似演过不少电影,没太多印象。
男主闺女有一点像盖尔加朵,不过也是酱油角色没多少镜头。
杰拉德,一直以来均是以硬汉拯救为造型,这一部开篇我也是这么以为的。
简单的来说,裤子都脱了,你又让我提上了。
这一部什么狗屁不通的剧情啊?
押解犯人的警察必须要死,否则就不能凸显罪犯的大公无私。
那为何还要死个空姐?
落地后一个就够了?
幸亏没有市场宣传,幸亏我没看影评,幸亏我下午半天没事。
再说一句,五十万够个鸡毛啊,导演,你怎么不说五百万呢,说了老黑也值得匿踪啊。
洗洗睡吧,白嫖的电影也亏本
越拍越快餐化了……两次迫降都有点一笔带过,特别是后面一次,虽然起降都不远,但为了省特效钱也是拼了。
乘客矛盾也是快餐化了,修飞机也是……估计是编剧也觉得手搓“现代化”客机太离谱了……就只用简单修一下重点都在打“土匪”去了……为了提高合理性还安排了一个法国外籍兵团老兵。
不过最后上飞机的乘客让我想起了房叔休·劳瑞😭
还不错的爆米花动作
沦陷哥杰拉德这次是飞机fallen了,真的是全程都没啥意外的,除了几处jump scare吓到我了,就真的很average,说难看吧也不是多无聊,但是好看嘛也不多好看。这个一警一罪犯的DUO太过cliche了,另外就是动作啥的,really,我寻思这菲律宾非法之地的战力太过菜了吧,这水平还剿不了,真蔡,要是多坠几次,怕不是要天下太平了。还有这个飞机一是降落二是起飞太过离谱了,真就是那么像开挂。属于是看完就忘型。要说喜欢的话,可能我比较喜欢那个hq请来的RM,还有Louis,巴特勒这个有的情节想法真的让我很费解。。。。
其实还可以,也可能是近期实在没什么像样的动作片看了… 机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很厉害,但真杀人了还是抖抖索索的,就挺真实。虽然是个人英雄,但竟然整得还挺“集体主义”的,非要自己献身拯救大家
马上去报名雇佣兵
感觉是穿越到80年代的录像厅看了个三流片
蛮好的
全程不讲道理,不过非常适合批片引进
作为游戏队员,我都想狠狠教训洋鬼子,太不讲道理开挂吗?
爽就完事了
拆家专业户杰拉德·巴特勒又来了,不过片名是不是该叫菲律宾陷落啊?
简单,粗暴,惊险,喜欢。
情节紧凑,除了机长舍身取义想要牺牲自己那段以外都真实:罪犯讲义气的时候没怂,拿钱果断;乘客性格各异但关键时刻都听话;乘务长姐姐被枪指着一秒交出名单;菲律宾军队坚决不出兵;雇佣兵谈好另外的价钱立马上阵。后半截起飞撞死土匪头子很爽,但情节略快再加点背景更好~
中规中矩的英雄片
看着像网飞这几年推出的大数据电影,该有的元素都有,而且基本都在合格线附近晃悠……只要这个片子有一个新鲜的创意,一个就行,它就是个 3 星电影。可一直到最后,它都保持了那种稳定的工业化小吃水准,一直在合格线附近晃悠……那最后它就只能是 2 星电影了。
电影名就像个meme
陷落系列格局越来越小了,从白宫到民航。
《飛機陷落》劇情不但簡單,甚至簡單得超越了正常電影應有的套路,簡單得有點喜劇感。前半段劇情明明講了大半段有關技術層面的東西、危機應變小組要在有限時間里應對這場災難,可到頭來,所有的一切竟然輕而易舉地成功逃出險境,這群人又好像沒有做過什麽?不管劇情如何簡單,這些基本的細節都草草帶過,也還是會令過程偶有“出戲”。總而言之,如果是為了追求爽快感、追求緊張刺激感,這絕對能滿足你的需要,恰到好處的動作設計與災難危機相輔相成,在如此期望之下倒有一定的驚喜。劇情平鋪直敘,仿佛也給觀眾玩了一場小遊戲,還以為劇情就這樣俗套地發展下去呢,就連解釋都不解釋了,只是為了讓你“爽”下去!所以就不要深究劇情了,就當作是講有關一架飛機的故事吧!
31/1/2023 @ K11 Art House。由前段飛機失事後開始無論劇情或節奏上都總係差一點點,到結尾衝上飛機先開始有緊張感 (依幕唔知點解會諗起top gun maverick) // Gerald Butler做機師幾神似,只係男二個殺人犯設定基本上有等於冇….航空公司危機處理組的設定我又幾鍾意 // btw一套標準夠爽的爆谷B級片重想要求幾多?
说香港是国家的辣鸡电影
“陷落”系列已经黔驴技穷了。无脑动作片,不讲逻辑,不讲武德。大场面没有“陷落”之前的几部那么多,但迫降的部分还是挺刺激的。我估计在所有电子元件断电失灵后,现代民航客机恐怕没办法靠机长肉眼观测迫降在山区小路上吧。迫降后遇到当地武装组织,机长和囚犯合作营救人质,最后在更多营救人员的协助下几乎所有人员逃走,囚犯也获得了远走高飞的机会。更不可思议的来了,机长驾驶依然损坏的飞机逃走了。而且此时飞机引擎还坏了一个,机长再次靠肉眼找到一个正规机场平安降落。这已经不是平民英雄了,这是航空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