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在肩第三季

Line of Duty Season 3,反腐先锋 第三季

主演:马丁·康普斯顿,薇琪·麦克卢尔,阿德里安·敦巴,丹尼尔·梅斯,威尔·梅勒,肖恩·帕克斯,丽莎·帕弗瑞,阿舍尔·阿里,利安娜·贝斯特,波利·沃克,克雷格·帕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重任在肩第三季》剧照

重任在肩第三季 剧照 NO.1重任在肩第三季 剧照 NO.2重任在肩第三季 剧照 NO.3重任在肩第三季 剧照 NO.4重任在肩第三季 剧照 NO.5重任在肩第三季 剧照 NO.6重任在肩第三季 剧照 NO.13重任在肩第三季 剧照 NO.14重任在肩第三季 剧照 NO.15重任在肩第三季 剧照 NO.16重任在肩第三季 剧照 NO.17重任在肩第三季 剧照 NO.18重任在肩第三季 剧照 NO.19重任在肩第三季 剧照 NO.20

《重任在肩第三季》长篇影评

 1 ) DI Denton 真·美强惨 一个人的BE美学

想了一个特别俗的标题,但就像很多短评说的那样,Denton被爆头的那一幕,我的心也跟着死了一次。

如果没有她,Dot不会那么快露出马脚,讨厌的Arnott还得继续蹲在牢里,感受一下被人陷害,前途尽毁,人生无望的感觉。

如果没有她,第三季单季剧情可以说乏善可陈,Danny演得不错,但是第一集就挂了,三个下属疑神疑鬼水了半天剧情,对案情进展并无太大帮助。

DI Denton抓球童,才是这一季最大的梗。

连最重要的名单,都是她一己之力挖出来的,这个角色太过聪明,连编剧都舍不得放弃,即便她出场的时间不多,但依旧和第二季一样场场高能。

如果没有她,不知道还有什么理由继续追下去。

进展到第三季,不得不说三人组,尤其是男女主角在我眼里的角色魅力值已消耗殆尽。

男主第一季还是正常人,后面愈发情绪外化+私生活不检点,甚至不如自己的上司拒绝法律顾问那么值得敬佩;Kate每一季都在卧底,第一季俘获男上司就够牵强的,后面的演技更是,和Denton没法比。

唯一值得赞许的,大概就是相信搭档没上点点的当吧。

回想第二季Denton的出场,真真是其貌不扬(发型的锅)但后面每一幕为自己争取,无论是楚楚可怜,还是气场全开,妆造根本掩盖不住一个资深女警察的职业魅力。

我相信AC12有能力辨认询问桌对面的黑警是否在说谎,但Denton就是让他们没办法的那一个,想搞老娘,就是脚踢到硬钢板的感觉。

第三季的Denton在牢里模拟了无数次出庭的表演,陪审团的介入,让我想到了傲骨贤妻里,很多嫌疑人面对辩方提出的优惠条件与接受陪审团审判的纠结,我想Denton应该一刻都没有犹疑过,无论辩方提出怎样的条件,她都不会接受折中的罪名,她必须clear her name,获得自由。

感谢编剧,让Denton成为了荆棘女王一般的狠角色,得罪她的,必奉还回去,无论是吵闹的邻居,负心的上司,伸黑手的同僚,企图性骚扰的官僚,她每奉还一次,观众的肾上腺就跟着飙升一次,她落幕了,无人参与葬礼,但我们都知道,她是最值得记住的角色。

个人觉得第二季才是最佳,第三季借了Denton姐的光,极致讽刺了男人们的无用,没有Denton,可以暂时弃剧了,我要去追演员本人的剧啦!

 2 ) 从2012年开始追第一季追到2016年的第三季 两年一播 最大的感受是好剧值得等

这是英版的无间道吗?

其实不然,他更是一部对英国司法制度、警察制度、廉政制度的深度剖析,牵涉到各种制度下的形形色色的人及他们相互的制约关系,但最精彩是描述对正义永远的追求!

英剧的编剧真是高水准,不追求娱乐性,只讲究专业性。

很庆幸2012年在腾讯视频遇到了”重任在肩”,让我坚信正义虽然迟到,但一定会到!

 3 ) 最后一集中凯特主角光环太明显了

最后一集比较精彩。

我都以为小史没救了,要有一个黑暗结局了呢。

结果凯特爆发了。

小史的老二确实惹了不少麻烦,得谁睡谁,自己有女朋友的人,像个发情的泰迪,太不严肃了。

第三集还是第四集,上吊死的那个警察女朋友,瑞秋,看身材也非常不错,不过小史访问她时,我就暗暗祈祷,千万别给她睡啊,你都快把剧里所有女演员都睡一遍了。

上季就因为给女护士睡了,让人质疑他取证的效力。

他还大声给老板喊,别干涉私生活。

这集让丹顿带沟里去了,当然丹顿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最后一集,本来没多燃,但是编剧为了突出矛盾,生生凑出了点点逃跑这么个热点。

第一,前面几季或者几集,从来没见过武警在审讯室外面持枪站岗的,这次审问点点时忽然有了,有点强行安插情节的意思。

第二,那个武警扫射完之后,谁死咱就不管了,唯独凯特抢了把枪,锲而不舍的去追点点,主角光环太突出了。

看前面几集,警察局应该都在这个大楼里,反腐组只不过在不同的楼层,发生了这种类似恐怖袭击的枪击案,总得有几个男人去追吧,结果就凯特追出来了,其他人都死了或者躲了似的。

第三,凯特第一次持枪和点点对峙,在那逼叨了10几分钟,为啥不先给他大腿或者肚子一枪,让他丧尸逃跑能力呢,第二次,应该是车来接点点之前,好不容易追上了,又开始逼叨,非得让车把自己撞个半死。

第三次,还没舍得下手,点点替她档抢了。

其实本来不用那么复杂的,只要对方拿枪对峙,完全可以击倒但不用击毙对方吗。

凡是影视剧里,拿枪抵住敌人后,不开枪或者不捆绑敌人,而是拿枪对着敌人不停叨叨叨叙说的,最终结局都是等着被敌人反杀或者放敌人逃跑。

当然,这集丹尼的设定也比较复杂,看样子那个名单,丹是想把名单上的人逐一干掉的。

只不过点点的上级意识到了危险,才安排那个黑警杀死了丹。

这个剧里,每个人都有一个主线外的支线小故事,阴差阳错,东拉西扯,引导故事结局曲折的走向结尾。

 4 ) 让人绝望的系统性犯罪

上一次这样不舍昼夜地追剧,要回溯到2013年的《Silk》。

昨天追完E010203之后停了一下,干了会儿体力活,调整情绪才继续看完后面三集。

看这种剧,心情不会好。

从昨天追完到写评论,心情都不好。

儿童性侵本就是让人不愉快的主题,更何况这种有组织的、时间跨度超过二十年的、政客警察参与其中的系统性犯罪。

片中没有让人不适的镜头,受害者也都长大成人,以警察系统内部的视角为切入点,去把一张集合了儿童救助机构管理者、黑帮、罪犯、政客、商人(没看到前两季,不太确定有没有)、警察的犯罪网揭开,没有编剧视角没有上帝视角,和剧中角色一样,你只能透过一条窄缝看到有限信息。

角色的绝望,也成了观剧者的绝望。

AC-12小组是虚构,但案件并非杜撰,有个化名为John的老警察给编剧当顾问,可见剧本的扎实。

在现实的媒体报道中也不难追踪到这一季故事背后的真实事件。

2014年新闻提到,英国10余名政客涉嫌性侵儿童,包括前任内阁大臣以及在英国家喻户晓的政治人物——已故的英国前首相希思(任期19701974)。

“...一位名为尼克的男子称,在他孩童时期,希思是参与性侵他的多名大人物之一。

尼克声称,他曾在国会大厦附近的海豚广场公寓遭到一群达官贵人规律性地侵犯。

”除涉案者以外,还有20名议员参与掩盖这种犯罪行为。

后续线索越爆越多,2015年的新闻提到,工党议员约翰·曼恩今年1月说,他耗费数月,从民间收集证据,指认22名现任或前议员性侵儿童。

他说,至少存在5个议员恋童癖圈子,他们彼此熟悉,有时甚至共同作案。

这一季的首播是在2016年3月24日,剧集中出现的关键时间节点是2014、2015年,与现实吻合。

我刚又在必应国际版上搜索了一下,没有看到这些政客被起诉、被定罪的报道,不知后续如何。

对警察内部参与的这种恶行,身为部门律师的Gill和AC-12小组领导Hastings有几句对话,直抵真相:

两个人都很好,他们都在尽自己的职责。

看到这里不禁对英国政府的反腐系统好奇,顺手搜了一下,英国强调反腐败是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的事,各司其职,互不隶属。

因此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反腐败机构,像主角们所在的AC-12原型就是the MET的AC10(后改为CIB1、CIB2,如今为DPS),小组在成立之初因其神秘被称为鬼影小队,如今DPS当然是个光明正大尽人皆知的部门了。

英国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开拓者发明者,它谨小慎微、摸着石头过河,而又尽量减少暴力冲突,进行和平的、渐进式的制度创新。

基于此,它尽可能反思、自我审视,在自身的体系框架内纠错纠偏,以保障国家机器的良性运转。

没有特别夸它吹它的意思,单纯欣赏。

针对儿童的性犯罪,最近几年、最近几个月,听到的看到的国内新闻太多,我不想在自己的键盘上打下那些名字,光是打下那些字,就够心情坏上一阵,很多话不能说,说了不但有人来查水表,还会有一堆小孩儿的父母骂街。

邻居家发现一窝蟑螂,你觉得你家如何?

蟑螂一定有,而且还不是一只两只,但因为某些原因你看不见它。

即便是英国这样殚精极虑、巨细靡遗的治理体系,依然无法避免严重的有组织的、系统性犯罪发生。

更何况没有那么尽责的系统,我无法想象个中实情,不忍去想。

这便是我坏心情的由来。

系统自有它的命运,它要去向哪儿就去向哪儿。

认识人性,认清人性,做好心理准备,然后直面阴暗——这话给自己。

 5 ) lin悲剧

我真的想不明白lin在车里为什么要做无谓的牺牲,不能先稳住dot吗?

以她的智商不至于要跟dot硬抗啊,好好的领盒饭,哎,这没有必要好嘛,而且已经有证据了,明知道警局有内鬼了,还这样上他的车,全剧最令人无语的一节。

可惜了大女主的客串精彩演出。。

同时男主和kate明明一直智商在线,后面怎么会搞不明白dot是内鬼,已经这么多证据指向性非常明显了

 6 ) 责任

一口气看了三季,很过瘾。

这一季里,丹顿说:“因为我是一个警察。

”让人很惊艳啊。

而球童也许会说《无间道》里那句话:“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泰德和女长官吉尔的对话很耐人寻味。

吉尔说:“反腐是把双刃剑,我们得找到够多的黑警,以避免被指掩盖。

但又不能抓太多,以免让公众开始担心警察是否还值得信任。

”泰德则要抓住所有的黑警,“不管是一群,还是一大群。

”感觉这就是“做对的事”和“做政治正确的事”之间的区别啊。

所以,责任究竟是什么?

做对的事,还是……

 7 ) 如何说爱你,D.I. Denton

Lindsay Denton有多衰呢?

1. 和信誓旦旦准备离婚的上司婚外情,等她怀孕了,上司反悔,她不得不打掉孩子。

2. 为了让年迈的母亲住进疗养院,她卖了母亲的房子和自己的房子,40多岁一无所有,背着贷款住进了一间狭小的公寓,整日与酗酒吵闹的女人为邻。

3. 因为不忿,她跟踪上司,却无意中目睹他猥亵未成年少女。

慌乱的上司驾车逃走后,她发现少女被黑帮殴打虐待。

上前制止时,身不由己地卷入一场复杂的腐败警察与黑帮勾结的案子中。

4. 因为一念之差,也为了让少女摆脱控制她的黑帮,她接受了来自另一方的贿赂,答应协助他们绑架作为被保护证人的黑帮。

5. 因为心存不忍,在转移被保护证人的路上,她没有按照与绑架犯约定的路线走,反而引起绑架犯的屠杀报复,三个警察死了,她被留下来成为替罪羊。

6. 出事后上班的第一天,在自己的警局里被同事把头摁在马桶里。

7. 打电话到医院询问重伤证人的情况,与前去灭口的黑帮的行动时间正好撞在一起,坐实了她腐败警察的罪名。

8. 被分配调查冷门的人口失踪案,无意中找到的线索和灭口黑帮的据点是同一个地方,罪上加罪。

9. 被AC-12逮捕,唯一陪伴她的猫咪不得不送走领养。

怀恨在心的上司故意向媒体透露她的名字,她成了过街老鼠,在监狱里备受折磨:被其他犯人殴打,饭里被放了粪便,双手严重烫伤。

10. 疗养院的母亲中风病危,她千辛万苦争取到探视的机会。

在返回监狱的路上,囚车被黑帮劫持,她再次被黑帮绑架。

11. 九死一生暂时离开监狱,在黑暗中向她伸出的一双手,其实是反贪局的卧底,最终变成让她被判处终生监禁的一把鞭子。

12. 当她终于假释出狱的时候,也失去了一切:住所,工作,名誉。

她不得不在肮脏的小旅馆中度日,唯一的工作是超市清洁工,定期来访的假释工作人员要她吹箫。

碰到上面任何一桩不幸,对大多数人——哪怕是警察来说,恐怕都是一辈子的阴影了。

当命运冷漠地把它们一件一件压在Lindsay身上时,她都做了什么呢?

1. 面对自私狠毒的上司,她老辣地把莫须有的罪名栽赃给他,最终让他的恶行曝光;身败名裂。

2. 面对一心要坐实她是幕后主使的反贪局精英小分队,她先剔除了身边的卧底,再不动声色地收集好他们每个人的弱点,在那场定罪审判中,痛快淋漓地反击他们对她的一切指控。

3. 在监狱里,最无望的时刻,她也曾犹豫,要不要一头撞死算了。

最后她轻轻对自己摇头:“NO.”4. 在探望母亲后回监狱的路上,被绑架,被殴打,严重烫伤的双手还缠着绷带。

当所有人以为她是一块任人刀俎的鱼肉时,她绝地反击,最终抓住一名腐败警察,也让自己重获自由。

5. 第二季最后,她被身边的反贪局卧底又一次暗算,被判处终身监禁。

在被囚禁的日子里,她精心布局,用智慧和谋略上诉成功,终于获得假释,再一次得到自由。

在反贪局的办公室,她抬起下巴,轻蔑的看着那群一次又一次试图击垮她的人,拿到了她想要的道歉。

6. 痛打企图占便宜的假释工作人员并录像;7. 在超市里当清洁工。

单枪匹马查出AC-12数月来焦头烂额遍寻不见的最关键证据。

面对一直在警局潜伏的最大隐患的枪口,面对10万英镑的价码,她等到了为自己一念之差赎罪的机会:“Because I’m a police officer!”——临死前,她按下发送键,把证据发给了Hastings。

Lindsay千疮百孔的一生,不断挣扎在被侮辱被损害、被轻视被辜负的起伏中,但她没有把自己活成被嫌弃的松子。

她从不妥协、从不放弃,从不低头。

她的智慧、孤傲和一次次向死而生勇气,是灰暗的、永无尽头的痛苦中的一点红色。

她好像是一块破碎的镜子,清楚明白地映照出身边每个人的软弱和阴暗,当你想要向她伸出手的时候,又难免不被她锋利的边缘划伤。

生前无人喜爱,死后无人送葬。

Lindsay Denton是她所处环境的牺牲品,她的孤绝贯彻始终。

她的所作所为有颇多争议,有些手段也并不光明。

即便她付出生命,AC-12的人也仍对她心存芥蒂。

然而这部剧里,有谁能够站在道德制高点俯视她呢?

谁能保证自己在她的困境中能做得更好?

有谁还记得Lindsay冷漠双眼背后也曾有过的善意与对爱的渴望:为她憎恨的酗酒邻居关掉炉子,对那次流产的痛悔,对猫咪送养的悲伤,以及在深陷泥淖之前,一切的一切,只是源于她想要保护一名15岁少女的决心。

我爱Lindsay Denton这个角色。

爱她略带嘲讽的面容,爱她面对强敌时的冷静与决绝,爱她的执着与智慧,爱她每一次善恶交织的挣扎,爱她阴暗的性格里时时泛起的人性微光。

无人送葬也很好。

那些辜负过她的人,她本来也不愿见到吧。

愿她在天堂得到想要的安宁与尊敬。

 8 ) 无语

刷剧到凌晨两点看完第三季,彻底无语,集所有赞美之词也不能够表达所感。

好剧本,好导演,好演员(不论主配角)一个都不少。

好的的作品短短五六集完爆五六十集甚至七八十集的裹脚布。

难能可贵的是一季好过一季。

可以说每一集都完胜大部分电影。

印象最深刻的不止一处,人物特征鲜明,个性饱满,无论英雄还是黑警每个人都有善恶的抉择和优缺点的炸裂;男主作为普通单身男性的塑造更让人喜欢,无疑拉近了与芸芸众生的距离;激烈、高压、紧张的捉内奸大事件穿插侧写每个人的家庭生活更是抓住粉丝的法宝……

 9 ) 随便写写

剧情上有些硬伤,但是不影响整体的优秀程度。

还是想感叹Lindsay Denton大概是前三季塑造的最好的人物。

她和Tony Gates一样都是十分复杂的角色,都是犯了错的优秀警察,做一个警察是Denton永恒的理想,而且凭她的专业素养,她不在警队大概可以算是警队的损失。

或许原本找到名单,只是想换得撤销起诉,重回警队的筹码。

但最后在金钱与正义面前,她仍未忘记自己的理想与使命。

那句Because I'm a police officer! 实在让人泪奔了。

致敬Denton,她或许算不算一个百分百的好警察,但是为了正义,为了公众尽职尽责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其次想说说老头泰德。

黑斯廷斯警司的正义感太强了,这是那种典型的不畏权贵坚持原则的角色,如果没有老头的抗压大概这些案子都不会得到妥善解决。

这种角色在类似的国剧中十分常见,但出现在这部剧中更让人打心底佩服泰德。

 10 ) 差距,差距实在太大了

每次有嫌疑的警察警官被讯问时,都有警察工会的法律顾问陪同。

我觉得这个差距在一千年以上。

即便如此,也难免有警官被陷害称为替罪羊,缺乏如此平衡的制度下,出事被用来做替罪羊的比例显而易见了。

元芳,你怎么看?

《重任在肩第三季》短评

少有的男女主不是CP,只是相互信任并肩作战的搭档。虽然人设让人没有一种参与感,我总有种旁观者感觉,融不进去,但剧情一气呵成,反转合情合理,看得很过瘾,除了最后Kate开外挂(不只是技能满点而且是真的挂在卡车上)以及Dot挡枪略狗血…期待第四季~

9分钟前
  • 逋·已休眠
  • 力荐

最后的日剧跑即好也不好,反派略弱

14分钟前
  • momo变态反应科
  • 推荐

这季主要是解决前两季留下的伏笔,调查对象出乎意料的短命。前半程特警队的故事有些枯燥,后半程和前两季衔接以后精彩度开始提升,不过最后Dot诬陷Steve的剧情细想不合理之处挺多的,感觉编剧是为了把剧情整复杂而刻意忽略了基本逻辑,强行按照自己的方向推动剧情发展。

18分钟前
  • Columbo
  • 推荐

球童的栽赃太戏剧性了,造成全剧风格变异,不好。但琳赛之死还是添了重彩,令人喟叹。安定需要维护者,可维护者要坚定不移大不易。阿诺特已从前两季的干练变成了只知吼叫的笨小孩,都是减损项。

23分钟前
  • 主月虫圭
  • 还行

依旧高能!最后燃到爆炸!Denton这个角色太强了,编剧写的好演员演的棒,而且如此复杂多面,太稀有了。Kate最后carry全场,男主全场最废。

27分钟前
  • m
  • 推荐

反腐,沉重的话题。能把一个严肃的题材拍得节奏明快真是可信扣人心弦实属不易。虽然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制度和办案模式与我们大相径庭,但透过本剧仍能发现不少惺惺相惜之处,比如大段大段的审讯戏份,在审讯语言的严谨细密、语调的张驰有度以及辅之以罗列出示证据的顺序和策略上展现了令人信服的专业。

32分钟前
  • 大陪审团
  • 力荐

实在不喜欢那个kate。而且组里其他人是傻的吗?kate一个新来的的知道这知道那,每次出事她都在另外一个房间,就一点都不怀疑一下她的动机吗?可惜了Danny。我都能意识到是性侵,你们AC-12就真看不出来吗?

36分钟前
  • PetrichorDai
  • 还行

追(英)剧不啻最佳选择;制度漏洞欲望扩张,沉疴难愈积重难返! 展开

40分钟前
  • 黄色沙丘
  • 还行

哇塞一秒明白TVB那些义不容情天地男儿廉署剧的祖宗原来是BBC,虽然大段L&O式的审讯程序记录但火力全开的英治drama到让你怀疑人生完全不同于美式的all in control,忠奸尽皆过火出汁方才带来人生如戏的错愕感。Kate是伦敦邵美琪,Steve被冤枉时活脱脱一只尖叫的小土包子想起没用的甘树生。配乐走现实喧嚣风非常致郁。

45分钟前
  • lp_8
  • 还行

看完了四季,觉得里面死的人大概要属Lindsay最无奈了,她的智商高于一般人,却无处展示,有一个母亲也很快去世,感情也无处可获,而且她只是一个想做警察的好人……第三季最后,当Ted 知道逃跑的是Dot时,他非常紧张,估计他是大boss吧

46分钟前
  • 帅气的卡夫卡
  • 力荐

上一季的余波出乎意料得强烈……Steve管不住下半身,终于成为了他最致命的弱点,直接逼入绝境。也印证了Lindsay的话。就可惜过于完美的证据反而是最大的可疑之处,让球童的暴露略显蹩脚和仓促,不过也算是病急乱投医了,但好在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戏剧张力。全队最靠谱的果然还得是Kate。

51分钟前
  • 维恩B
  • 推荐

这剧太讨厌了,没有一个反派能让你真心恨起来,Denton姐就不说了,连大反派Dot都表现出一种坏得不彻底的末路悲凉。。。。。。

54分钟前
  • 吉儿
  • 力荐

其实每一季的动机都很勉强,刻意,漏洞多,多人配合也一般,一共就三个人,查这么大的案子还要拨出一个人去卧底。目前为止看到小组运作最强的还是重案组。第三季五星都给两位女警,智商一直在线的丹顿和最后爆发的Kate!!

58分钟前
  • 量子纠缠
  • 力荐

DI Donton死的瞬间我想问候编剧全家。

59分钟前
  • 很差

前4集真的精彩,三季的线索全部集中在后面两集,有点乱套。点点输在这么弱的问题上,让整体大打折扣。

60分钟前
  • 溪云
  • 推荐

这一季Danny的人物塑造也非常精彩,再一次让忍不住分辨好坏的我打脸。这个包含无数腐败警察的犯罪组织浮出水面,上帝视角看得到所谓的真相,看剧中人如何抽丝剥茧,巧舌如簧。憋屈了两季,这一季总算爽气了一回…Lindsay这季还出来真的开心,讽刺的是,真的领教过她实力,绝不会低估她的,也许只有AC-12。

1小时前
  • 山芋包包
  • 力荐

为强化冲突而让人物间歇性失智通常不是什么好主意。

1小时前
  • viennavirus
  • 还行

把傻逼写的太过婊了😅感谢让他下线,好久没看电视剧被气得这么上头了,把毕生的脏话都骂完了😅

1小时前
  • Monie
  • 还行

实在看不下去dot的嘴脸了…太恶心了 为什么屁用没用还留着当DI 参与案件给他空子捣乱 最后还要陷害steve 绝了 lindsay的嘴脸第二恶心 明明是好人 但总做些疑神疑鬼的事引起怀疑干啥呢 唉

1小时前
  • 草木虫鱼的侪辈
  • 很差

最后一集的反转来的也太勉强了,神一样的Caddy最终居然为凯姐挡子弹死的,真是把你气的长多几个乳腺结节你还舍不得给它打低分。

1小时前
  • tiantia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