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电影《中国飞侠》。
片名China Hero (2020)。
看到本片主演是许君聪、李琦时,我还以为《中国飞侠》是一部喜剧电影,会讲述快递小哥的欢乐故事。
你看海报上,许君聪身披披风,神情严肃,说不定下一秒就去拯救地球了。
可看了才知道,这是一部从头到尾都在煽情的催泪影片。
越是生活得辛苦的人,越会感同身受。
男主角是一位名叫李安全的快递员,每天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奔波。
在他身上浓缩了大量快递小哥的影子,他们走街串巷、他们助人为乐,他们生活拮据、他们热爱生活。
李安全尤其喜欢路见不平一声吼,又是阻止打架又是解救妇女的,可偏偏每次都不被人认可,不但被当做多管闲事,还赔了不少钱。
为了强化矛盾冲突,李安全的家里还有一位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女儿。
心脏手术费用需要20万,而李安全和老婆拼死挣钱,三年才攒了五万块。
眼看着手术刻不容缓,偏偏手术费一筹莫展……
《中国飞侠》作为一部网络大电影,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真实接地气。
影片强调展现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很多地方都会让打工人感受到真实,可以想象主创人员没少搜集素材。
在这家人里,挣钱成了生活的主要矛盾。
男主人白天做外卖快递小哥,晚上做兼职代驾,女主人给别人做保姆,而后南下去洗浴中心按摩师。
每天生活都在四处奔波,照顾女儿加上挣钱做手术,他们甚至要把每天行程精确到分钟。
观众们通过李安全这个阶层,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他们没有生产技能,仅仅想凭借一腔热情和满身力气,就像在大北京落稳脚步。
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又一记耳光,租房、报刊亭接连出事,最惨的时候他们甚至连一片栖息地都找不到。
北京很美,但他不属于我们。
每一位在大城市打拼的异乡人看到这句话时,肯定会一阵心酸。
有多少人像李安全一样,为这座城市付出青春和汗血之后,最后只能带着一身伤痛离开。
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
为了给女儿做这个救命手术,李安全夫妻俩真是拼了老命在挣钱。
可能他们过得太过于悲惨,影片在刻画完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后,安排了一出并不意外的转机,也让整部影片最终回归正能量。
类似李安全的人很多,他们心地善良为人质朴,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却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他们很努力地生活工作,拼死拼活到头来却只能拿到微薄的薪酬。
这还不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他们只能在努力这条路上走下去。
努力的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
勤劳致富其实早已被寡头们变成一个美丽的谎言,互联网巨头野蛮生长后,两头盘剥,敲诈完店家后敲诈骑手,自己摄取巨额利润,却把所有风险转嫁给店家和骑手。
影片前半段把李安全们写得越惨,我就越期待最后的转机。
尽管这种转机不亚于撞大运中大奖,但一部影片肯定需要这样的转机。
如果李安全的见义勇为没有被电视台报道,没有得到大家募捐,整件事情真的不敢想象。
《中国飞侠》最终回归最基础的价值观,好人有好报,多少让观众们感到欣慰。
寡头们在现实社会中酒池肉林的时候,打工人至少还能在影片中感受到一丝慰藉。
现实生活中苦命人用燃烧自己的方式寻求正义,大荧幕上却可以憧憬着到处见义勇为。
你永远不会知道现实和艺术哪个更荒诞。
好人有好报,加油打工人。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原图文地址:http://r6d.cn/abZLg
前半部分仿着《当幸福来敲门》拍的。
不同的是,克里斯没有对面试唯唯诺诺,对妻子重拳出击。
也没有因为没找到孩子就对孩子大吼大叫。
相比之下,李安全对妻子大男子主义,说钱的事儿我来想办法,结果三年攒了五万块。
人物性格也矛盾,一方面给领导端茶倒水挺会来事儿,另一方面王哥给他看孩子啥表示没有就来了一句自己嘴笨。
片中部分情节莫名其妙。
《幸福》中的穷人富人生活条件的对比,是因为要推进情节,顺带着用镜头表达一下,《飞侠》中对比的最后是富人施舍了一顿饭,这是干嘛呢?
《幸福》克里斯因为没交房钱被赶出住处的时候,没作没闹,带着儿子睡了一晚厕所。
《飞侠》李安全在明知报刊亭不久后会被拆掉的情况下住进去,被赶出来的时候撒泼打滚,好像政府拆的是他的私产。
最后《幸福》克里斯虽然不合逻辑地通过努力拿到职位,但是表达出来幸福需要我们去追寻。
《飞侠》中李安全偶然被报道,获得了捐款。
是想说啥?
坚持不懈?
还是做好事要上班做,且要被直播出去?
海报上写的是要拼命向前,内容里说的却和“买房是通过努力工作加上老爸一百万的支持”没啥区别。
还有我不太喜欢这个电影传达的信息,你是外卖员,不是超人,因为你爱做好人,就让顾客挨饿,顾客的肚子谁管?
有一个镜头是他救完孩子送餐,顾客问他你送的是午餐还是晚餐。
镜头一转,小卖店大爷夸他好汉子就要好人好事。
我服了。
本职工作没做好怎么还理直气壮的?
关注弱势群体是这么关注的吗。
我记得之前网上对这个事儿还有过讨论,就说外卖员超时要不要宽容一点,我宽容一点没问题,也是建立在你真的尽力了的基础上吧?
而且人首先应该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负责吧。
一星的原因。
《幸福》这部电影如果排除个人因素,我只会给个三星,因为逻辑有绝对的问题,就是一碗毒鸡汤。
相比之下翻拍了一点又没翻好,整体故事有点不知所云的本片,给个一星不过分。
12.13 根据建议删除一些刻薄的部分,添加了一星的原因😄12.21 为救孩子生命牺牲客户利益可以构成紧急避险了,无论从法律上还是道德上都是没啥问题的。
我写这个小评价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看完就写了。
原文该处露出了自私自利的嘴脸,非常抱歉。
12.23 主角弄丢孩子,再找到后第一反应是吼叫和打。
我说这个行为不好,下面评论里有人说“等你有孩子就理解了”。
我不理解。
请你说明你支持这样做的理由。
你给孩子带来的究竟是什么?
钱你挣不了多少,爱还不能好好地给一点吗。
不从电影的角度看,我给四星,的确强过很多院线电影。
我看到了我初中的时候我爸在郑州跑三轮的影子。
寒假暑假我跟我妈就会去郑州找我爸,他在郑州跑三轮,那时候没有外卖没有滴滴,三轮可以拉人可以拉货,但警察不让拉人,看到会罚款甚至收车。
我爸就是早上六点多起,晚上十点十一点还没回去的工作,住在战马屯租的小屋子里,说来也巧,现在我在战马屯上学。
那时候我跟我爸,他没拉货的时候就在路上拉人,让我叫三轮三轮,还在车上收钱,有一次有一个阿姨,我给她收钱,她很和蔼的笑着说我这么小就跟着爸爸当售票员,然后把钱给我,我只知道那时候我很腼腆,脸甚至都红了。
还有一次是拉的人比较多,应该是高中生吧,我问他们要钱他们还不给我,也是不知道我为什么收钱,后来我爸在那个小窗口里喊把钱给我就行,他们才给了。
还有很多不太愉快的事,说了多少钱到地方了有没给的,还有直接不搭理的,现在回想起来都历历在目。
那时候我上初中,还在车棚里写数学公式,想着营造一个智慧车厢的。
拉货的时候货都堆满了小车厢,我爸就会给我留一点位置趴上面或者站角落里,对了还有坐他前面,但冬天冷,坐前面的时候很少。
晚上也会改善一下生活,吃啤酒鸭大盘鸡什么的,我写到这的时候泪水也止不住了,那时候跟家人在一起现在回想好难过,还有跟妈妈一起在出租房下的辣条店包辣条也能挣一点,现在自己这么拼可能也有这些方面的原因吧,穷怕了。
也感谢这个电影能让我回想起曾经在郑州的日子,现在我爸在工地了,我也能挣钱了,我想拼命多挣点,但这一行我也真的累了,或许公务员也是个选择吧。
我觉得这部剧最大的败笔就是把英雄和外卖员捆绑在一起,不可否认,李安全是个送外卖的英雄,但整部剧确是在歌颂外卖员的不容易。
平凡的生活谁都不容易,所以李安全的好人品质才难能可贵。
这才是最值得升华的地方,而不是外卖员有多辛苦。
当然我个人觉得李安全的角色刻画的很到位,英雄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也是个人,他也会大男子主义,他也会没文化,他也会有各种缺点,但他仍可以是个英雄。
人类的世界从不缺伟人,反而是平凡的英雄才愈加珍贵。
当我对许君聪的印象停留在《欢乐喜剧人》中,在这个片子中,依旧,没有多大的改变。
直到许君聪穿上外卖服,骑上小电动车,抱起女儿的那一刻,我才觉得,他不仅仅是一个喜剧演员。
不得不说,外卖员这个身份选择真的是恰到好处。
现在的北漂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学历,有知识的追梦人,一类就是李安全这样没学历,没知识的打工人。
影片并没有特别的镜头去展示这种隐形的阶层差异,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一带而过,尽管如此,这部剧的喜剧成分依旧不多。
在北京追梦本来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外卖员这个几乎算是社会底层身份的职业恰好更能显示出北漂的残酷。
当李安全强行让厨师重新换一块炸鸡的时候,我们就要明白,李安全的正义在这座竞争残酷的城市似乎是那么的多余。
作为一位外卖员,他是敬业的,但作为一个父亲,他却有点不合格。
自古以来中国的男性就要承担起养活整个家庭的责任,这不仅是这个社会给予男人的压力,更是几千年的文化深深烙印人们血脉中摸之不去的印记。
沉默寡言,独自坚强,不知疲倦的拼搏,这些是一个父亲的代名词。
夸奖还是贬低似乎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
许君聪的演技完全演绎了父亲应有的品质。
笑脸永远给家庭,心酸永远只有自己咽下。
当妻子和李安全因为孩子的手术问题争吵的时候,李安全一直倔强近乎于偏执要留在北京给孩子治病上学,那是一种深知农村落后,深知自己的无力,深知知识的重要性的坚持,或许李安全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到底如何,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和不懈努力留在北京,不知道能不能让女儿获得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这只是一个父亲的倔强,一个男人的尊严,哪怕自己辛苦也要让自己的后代过得好的愿望。
以前我看完一部电影,然后就是上豆瓣来看评论。
然后看各位大佬的神点评与神见解,感觉之前的影评都很用心的,很有见解。
现在的影评感觉大家都充满了戾气,木有啥意思了!
很多人对他人很苛刻,而对自己有很宽容。
总是希望现在自己的角度去分析一个问题,这不合理,那不合理。
当你说不合理的时候,只能证明你不会这样去做,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你那么理性。
我想对老是说不合理的人说一句,你们不懂人性!
上一次看许君聪,还是东北往事里头的大侠。
不知道是不是犯了事儿,跑到北京来送外卖了。
故事里头的许君聪,为了剧情硬尬,实在太多的不合理。
这哥们上来就遇到同事被车撞了,双方正在扯皮呢,许大侠上来就动了手,那个司机欠揍也就算了,还顺带把李老爷子的鸟笼给搂了,这脑回路不是一般人常有的。
不过,剧情设计的,大概就是为了体现太多的农民工,在北京这个城市里头,遭遇过太多的不公平待遇。
这个地方可以划重点,看看多年以后,这样的情况能不能有所改变。
多年以后,北京大概可以以“折叠”方式打开了,问题大概还是依旧。
许大侠的第二件诡异事件,是在反复强调自己当过消防员。
这消防员,可是“铁饭碗”,怎么滴就跑北京来送外卖了?
刨去在北京的开销,和许大侠在东北的纯收入也差不离啊,消防员的工资,编剧就没有好好查一查再编?
硬尬也可以解释,为了女儿治病,这病只有在北京能治。
或者,就是在为后头救小孩在铺垫来着?
第三件诡异事件,是许大侠在“代驾”期间,相当不专业的管闲事儿,结果把车给撞了。
管闲事儿的事儿暂且不说,你说一个代驾,正在工作,把人车给撞了,这专业精神到底是咋体现的呢?
故事在拼命表达许大侠是个为了女儿多么靠谱的一人,但同时也在拼命折腾证明许大侠是个多么不靠谱的父亲。
这么多破事儿,有一件降临在普通家庭身上,已经是灾难,许大侠就不一样了,难道是“主角光环”加持?
故事大概是想表现大城市里头的小老百姓如何挣扎求生,可是单纯靠卖惨,太多硬尬的小品味儿。
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通过救一个小孩,然后获得捐助,然后还顺带得到了好的工作。
原来成功就是靠这些?
故事最后还来了句“唯有行动,才能带来改变”,难不成要求在大城市苦苦求生的大众,到处去找被困的小孩儿?
也很久没见着李老爷子了,前半段把个老北京演得活灵活现,可是这个“打死他也不说”的老爷子,到最后45°仰望天空,来了句“中国飞侠”,彻底崩了。
整个电影的主旨就是:努力是没用的。
努力干活赚钱的人治不了病,只有上新闻有热搜众筹才能治病20世纪了还有这种三观不正的电影,送餐车可以走在马路中间不管交通规则,热心救家暴妇女肯定被反咬一口,偷偷住别人的拆迁危房还可以骂拆迁队伍不合理拆他家,里面穿拆各种恶心硬广?!
这种电影名字请不要用中国两个字,简直是侮辱
演员演得挺好的,起码看着不尴尬,就是剧本太刻意编造事故,感觉像小学作文。
男主人设太大男主义,心疼他妻子。
还有,最终是因为爬上楼顶救小孩而上新闻出名获得捐款救女儿,想表达什么,好人有好报?
太扯了吧。
不是每个底层人民都能在一线城市立足,因为起点不同,努力不同,运气不同,大家少喝这个剧的鸡汤。
片子其实还可以,很真实地表现了北漂的困境。
生活真的是不容易,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压力太大了。
大多数人没有主角那么不幸,也没有主角那么幸运。
电影固然是戏剧性、夸张化的,但是很多人也能从片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我有点被电影触动到。
另外,主角的设定是热心肠见义勇为,但是莽撞不过脑子,还有大男子主义,可以说是缺陷很多了。
不知道是不是电影故意表现出主角见义勇为的后果,提醒观众见义勇为也是要有分寸的。
其实从设定上,我感觉还是挺真实的,主角就应该是这么个性格,有优点有缺点。
不是这个性格他早发达了,也不会也电影的情节了。
最后说一下电影的缺点,有些情节拍的不太行,比如大爷和主角咋这么熟了,明明之前还不认识。
拍的特别现实,而且很正能量
剧本太弱了
不尴不尬,温情和喜剧都很一般,因为业务原因,和许君聪接触过,人是个好人,也很努力,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是不够的。
第一,至少比韩雪拍的外卖员真实多了。第二,那么多意外同时发生确实不真实,但这是电影,艺术是需要渲染的。第三,这样的电影确实只是骗一下普通人继续做好事“傻事”罢了,就像那个采访的女记者,脑子里也只是想着让别人配合着他的工作进行“表演”罢了。
编剧脑洞可以的
因为不能有负面评价,我只能降低评分了
刺超出预期得网剧。
生活不容易,没有那么多巧合,也没有结局那么幸运,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的人出生在罗马
李安全是因为做了“网红”后机遇才变好……他以前的努力和好心并没有改变什么。
原本挺好的题材…唉
电视台记者都赶到了 消防队却最后才来 服 太过于生硬了
较差,两🌟
叙事显得过于混乱,立意明确,有戳点。值得一看
越看许君聪越尬
强用亲情赚取泪水,片子需要加强普法方面的认真态度,警察执法就是不对的。
没有剧本了吗?
现实确实是现实,除了结局。
2.5片尾的短采访比正片好看系列。被这片儿的预告片骗来的,全片只有救小孩那场戏是有戏剧动作的,其他地方都是状态戏。选题还不错,就是拍的太苦大仇深了,越是悲惨的故事其实越朝喜剧的方向拍会更有意思,就像《树先生》一样,再或者就是纯写实。另外,整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基层服务工作者要想出人头地,到最后还是需要靠运气。否则最后还是要失败。最后,他为啥非要呆在北京呢?他在中间说过一句台词,说北京看心脏是最好的。这句话其实可以成为他的核心动机,但导演编剧都忽视了。就可惜了。
换我早打起来了
有些地方 它无情无义无理取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