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不知道开始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是什么或是有多大,只是觉得Sam Mendes作为有过Revolutionary Road, Jarhead,和American Beauty这些作品的导演,应该能给些惊喜,但是发现并没有。
这只是一部想要给些温馨气氛的轻喜剧,它确实有笑点,在影院也确实让大家笑了,但是其中有些较刻意且太无厘头。
两个主角想要搬迁而走过几个城市看看是否适合这个想法很好理解,可是就凭一家人来判定一所城市的好坏未免有些太过片面。
当然也能说是导演略去每个城市其他经历而只让观众看看一个城市非典型的家庭生活,可是这些家庭打乱重新排序也并非不可,于是让它们的存在成为仿佛专为剧情服务,只是让主角们能够看看过过场,然后等到最后提高中心思想。
前大半部分还是enjoyable的,可是结尾很败笔,很俗套,很预料之中,很刻意。
是的,这是部轻喜剧,但是也应该能避免落俗套。
于是Away We Go对我来说只是趋于平庸。
原声很好听,很indie,也很符合对这种类型影片的期待。
最后想说,虽然那几个点缀的家庭那么雷,但是Maggie Gyllenhaal真是太好看,太有魅力,是真正的radiant啊!
独特又温馨。
两个主人公仍然是不愿意长大的孩子,对即将出生的孩子却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在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女主角坐在橘子树下缓缓地讲出童年往事,那个将菠萝、香蕉、草莓挂在橘子树上让父亲大笑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片尾打开女主角老家后门,面对的是一片大海,绿草小树,心里不住地感叹,要是我能找到这样的地方……在宝宝出生一个多月以后看这部片子更加有感悟。
想起安安刚出生的那几天,动不动就泪流满面。
看着这个稚嫩的小家伙,我把她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但是又不能陪她走完整个生命,甚至怀疑自己不能给她美好的成长环境。
孩子的出现彻底粉碎了对青春的幻想,沉重的责任感开始扎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婚姻是种妥协,不是先锋或者另类者尝试的战场,也不是不负责任者的天堂.这里的音乐我非常喜欢,总在最合适的地方响起,也总是短促而不冗长.最好的瞬间他们在回到最喜欢的属于自己的家,那个靠近水边的地方.这部片子好几处让我会心而笑,也体会了婚姻,生育,是和爱情,恋爱不同的东西,也许更厚重,更繁琐,尽管不那么的生动和曼妙,但是却是无比的踏实和从容,这是生命里最根底的幸福,来得悠久和绵长!
让我深陷影片氛围的是Verona不结婚的理由和我的一样,而Burt也会很善解她意。
两个人在一起,无障碍的沟通最重要,住处偏僻、朋友圈子不在周围仿佛都不是问题了。
“All You Need Is Love.” 但是有爱不一定长久,长久不一定有希望,有希望不一定珍惜,珍惜不一定再有爱。
Go home吧,至少有家等着我们哪怕有些蹒跚的脚步。
不要期望太多,喜欢孩子不要期望能给孩子许多。
只要两个人互相信任,各自promise过,结婚重要吗。
John Krasinski这里面的扮相还真是性感。
而我不得不佩服Kate Winslet她老公对于生活和家庭的各种见地,难怪Kate总可以那么肆无忌惮地表达着自己的真正想法:“别想PS我!
” 嫁人一定要嫁懂你的。
“我很难受,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人的爱情都不幸福,却只有我们这样的相爱。
”——题记我是从多大开始以为自己懂得了爱情,又是在多大的时候为爱情第一次感到了心痛掉下了第一滴眼泪。
在最孤独的时候我的心中最常想起了谁,在最快乐的时候我又最快忘记了谁。
谁丢弃了我我又伤害过谁。
你说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可是将来你的爱我的情,还要在怎样的环境下继续曲折前行。
当今天的我独自坐在大屏幕前,任由自己被这个明显不真实的童话一点点击溃时,我曾希望灯光亮起便可以在观众中寻到你的影子——你坐在不远处,目光投向我,仿佛在告诉我长长的旅程后你总会给我一个美好的终点。
他人感情中一切的难堪都不会再出现在你我的身上,你会永远依赖着我,安心于我对你的保护,为我生一个孩子,便是用蜜糖拭去所有生活的苦,用阳光和水呵护我们的每一分田地。
我们常常谈论起责任,耐心,坚持,也嘲笑起人们的轻率,急躁和懦弱。
这个世界是那么的糟糕,我们却拥有秘密一般的美好。
你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说其实,你在我的身边,这生活中一切的琐碎便早已是我短暂一生里所有的珍宝……其实,你,和我是那么的相像。
你说你已不记得是从多大开始懂得了爱情,却记得那一次一次受过的伤。
你又何尝不渴望这部电影带来的所有对爱情的幻想,你又何尝不渴望可以安心相爱,生子育女,漫漫的路途有爱人相伴,疑惑的时候有人来坚定你的信心,恐惧的时候有人深深拥抱。
你说当你看见电影里的他们面对着河水静静坐下时哭了出来,因为这映照了我们所有人的哀愁——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人的爱情都不能幸福长久,我们亦是如此,我们永远难知道。
"Away We Go"也是今年Summer IFF看的電影, 來自美國. 也是沒有細看簡介便訂票. 導演原來是大家熟悉的Sam Mendes(Kate Winslet的丈夫), 前作有"American Beauty"(1999)及"Revolutionary Road"(2008). 來自英國的他, 怎麼拍有關美國的電影都那麼到肉, 那麼出色?此片很美國, 很地道, 尤其一對戀人每到一個城市找著不同的朋友, 都有點獨特的笑料及色彩. 個人更感共鳴, 因為曾居住過當中一個城市, 不過百份百相信不是在那裡拍攝的(上網找尋過, 一眾當地人都說不是在那裡取景, 騙不了我們啦 不過那裡的人不是都像電影中描寫的那麼瘋!).香港九月會上映, 可以說是今年佳作之一, 非常喜歡.當家人都搬走了, 哪裡才是家呢? 電影中男女主角Burt和剛懷孕的Verona在想, 不如四出找尋, 就到有朋友的地方去吧. 於是他們便起行前往美國多個城市, 還有加拿大的滿地可(Montreal)(一共五個地方).對, 就是"尋找快樂窩". 三十多的一對戀人, 人生好像還未正式開始一樣, 相信許多觀眾都會有同感. "Are we fuck-ups?" 看著他們, 一點都不覺得他倆fuck-ups, 怎及得我?! hahaha!對白精闢抵死, 笑聲連連. 當中又不乏感人細膩.每個地方的朋友都有他們"惡頂"之處, 又或表面開開心心, 其實也有悲傷的一面. 一個安樂窩, 又或一對好的榜樣, 是否就是幸福美滿的保證?二人兜了個大圈, 回來家時, 才明白家是怎麼一回事.唯一想批評的是海報不吸引, 所以沒有放上來, 還有女主角更不吸引. 不過, 此片可以再看多遍. :)
轻松愉快中还有荒诞,挺不错的,就是节奏有点慢。
这部电影适合新婚夫妇和要生baby的准妈妈看,看似是部挺欢快的家庭喜剧片,里面也有严肃和发人深省的主题,门德斯这次没用一位大明星就是要让这部电影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
一趟旅程走下来,影片也有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尾。
故事主人公经历了很多之后愈发觉得彼此才是唯一。
最新文艺片推荐《为子搬迁》●导演:萨姆·门德斯●主演:约翰·卡拉辛斯基萨姆·门德斯拍起轻喜剧让一些观众感到欣喜,片中的夫妻彼此默契,交流无碍,有很多感人的非典型对白。
萨姆·门德斯(Sam Mendes)拍起轻喜剧让一些观众感到欣喜———没了之前两部作品的沉重压抑,只是就事说事谈情论理。
格局不大,关于寻找的主题不新鲜,那就用千奇百怪的人物和现状来做戏。
片中的大龄夫妻要迎接新生儿,烦心事不是没经验,而是家在郊野。
他们想找个好地方,方便照顾孩子,有利孩子以后的成长。
趁着孩子还没出生,两人托亲拜友,多处联系,踏上了寻找快乐老家的漫长路途。
打从开头的床上戏开始,《为子搬迁》(Away We Go)就种下了幽默的种子。
丈夫幽默风趣,从拿捏腔调到打情骂俏,无所不能。
他总能想出各种方法来逗妻子开心,也会对遇见的极品们进行必要的行动反击。
扮演妻子的那位不是传统的美型演员,但这个夫妻二人组合确实般配,跟他们的“自由身份”很搭。
可能正是面对眼下的无根状态,加上意识到以后有了孩子,生活必须有所不同,他们才郑重地考虑起将来的事,那就是如何建立一个真正的家。
菲尼克斯、亚利桑那、威斯康辛、蒙特利尔、迈阿密……夫妻俩换了一个又一个的地方,看着胜似蜜月,可产期却越来越近,内心焦急。
言词粗鄙的老同事,不大开心的妹妹,一对特立独行、接近变态的教授夫妇,让主人公遭遇了几次不小的摧残。
回顾这些古怪配角的出场,影片无一例外地把孩子放在重要位置,突出他们和父母的关系、受父母言行的影响,也说明一个健康或糟糕的家庭会对孩子成长产生多大影响。
正因如此,主人公也出现了不小的心理波动,他们会觉得承担不起将来的重任。
还好在蒙特利尔,他们感受到了爱的意义和家庭的欢乐。
只要两个人能做好基本准备,无论孩子在哪都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事实上,这对夫妻的关系好到了一定程度,他们欠缺一个形式上的婚姻,可彼此默契,交流无碍。
片中有很多感人的非典型对白,他会说我会一直爱着你,即便你(因怀孕)胖得让我找不到阴道;她会说我不会答应结婚,但我永远不会离开你。
这样的二人世界不需要什么忠诚度考验,也没有中年危机的侵袭,唯有平平淡淡才是真。
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需要一个家,毕竟一旦有了孩子,那就不再是两个人的事了。
在影片绕圆圈的编排手法里,他们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合适的地点———没有惊喜,但也请别丧气,那当然不会是开头的那个家。
【南都 http://gcontent.nddaily.com/8/92/89225d82bd5d406b/Blog/b3a/f4ae11.html】门德斯作品里的人物依然为现实和道德所阻,不得自由,这是两名羇客为理想的家展开的一次搜寻。
———David Denby(《纽约客》)主线故事温情滑稽,很有观众缘。
影片在幽默和感人中间找到了合适的落脚处,虽有一些小失误但瑕不掩瑜。
——Ross Anthony(《好莱坞报道》 )
二人出发是基于对感情的怀疑,现实的疑惑。
维罗纳嫌伯特“幼稚”,伯特则困惑于维罗纳为何始终不愿结婚。
再加上伯特父母搬迁(这同时也是出现的第一对夫妻)这一事件中伯特父母表现出来的对待孩子的态度让二人对接下来该如何更好的对待新生儿产生了强烈的探寻欲,以及维罗纳所说的“我们是否一团糟”“34岁了甚至没有解决这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两人最终决定了出发去看一看如何才能算是个“幸福”的家庭。
第二对夫妻似乎是第一对——伯特的父母的一个延伸。
女方口无遮拦,也从未为他人着想过,甚至是他的孩子(她将孩子作为玩笑的工具,说“不用在乎他们,他们有自我修复力”)。
;男方沉默忍耐,自己的小想法只能絮絮叨叨一下,一切运转起来看上去似乎平稳,但却又的确存在着不安定因素。
因为这两对夫妻都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婚姻与孩子都只是绳索,让这个“家庭”不至于离散。
明线上这是个关于如何对待家庭中孩子的章节,而暗处则还埋着家庭关系如何处理。
这第二对夫妻以一种粗暴的形象呈现了最原始的“反面教材”。
而这种反面,其实也还是没有认识到“家”这个字的分量导致的。
第一章结束,“没人像我们一样相爱,对吗?
”反面教材让维罗纳看到了二人爱情的宝贵。
而第二章与妹妹的相见,则更多是一种影片情感与节奏上的调剂。
有伯特在是多么愉快,时刻提醒着维罗纳要珍视这个感情。
但生活不是靠珍视就能延续的,那些有着些哲思性的问题,该如何面对呢?
至机场,工作人员坚决否认维罗纳肚中的是六个月大的孩子。
旁人的思维总是很难改变的,但自己要学会接受,并在妥协与谦让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是对他人想法章节的开端,而我们的第三章,充满了看上去的典雅气息的家庭的会见,开始揭开一些家庭中虚伪的外在。
标立一些奇怪的想法,然后最重要的是要求别人也接受,这妥妥的精神强奸。
不探讨这种恶心的行径,鹤立本身将对孩子的禁锢冠以了一个“爱”的名义,就如那婴儿车,让受爱者痛处,让施爱者得到掌控后的满足,自我又自私的想法,呐喊“follow your heart”同时又对孩子内心所向往之举动表示抗拒。
虚伪,只能说虚伪。
再冠以精神强奸的行径,在这看似典雅充满智慧的阿拉伯古典风格装修场景内也加入了铜臭再次升华了的充斥着,只让人感到喘不过气。
第三章结束。
它更多是对“虚伪”存于家庭的批判。
二人虽感到不适,但仍意识到了别人是已然有了些家庭观念并坚定尊崇维护着。
而第四章则开始引领我们去看到一些光明的东西。
和善的交流体验,既理解家庭又不失言语表达上的风趣。
这一章维罗纳与伯特在他们的阐述下开始明白了“何为之家”——幸福的家,甜蜜充斥着每一寸;即使有实在不顺心而他人又无意之事,也应保持“耐心”。
而信任与理解则直接表现于跳钢管舞这一事件中——跳钢管舞本身就带着些许轻佻的意思,可丈夫知道这是妻子悲伤宣泄的一个表现。
甜蜜的模范,只可惜他们还需要为未生出下一胎而悲伤。
若那些反面故事是在告诉维罗纳与伯特他们的相遇是合适的,相爱是合理的,是对爱情态度的说明,那么第四章则为相爱后家庭运转如何不迷惘指点迷津。
前两部分也看得到些许门德斯《美国丽人》与《革命之路》的影子,而第五章则似乎是伊斯特伍德《廊桥遗梦》的另一个视角另一个版本。
也让人思考家中二人的责任。
相当于给维罗纳与伯特敲一个警钟。
影片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元素——蜡烛。
蜡烛表现的更多的是家庭的一种温馨感,开头二人对话时便出现了一支在停电后的房间里。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鹤立家中满桌的蜡烛,这时蜡烛更多的是代表鹤立某种铜臭带来的浮华,是虚伪的代表。
同时关系镜头在与其他家庭对话时以虚化前景一个家庭后景一个家庭来表现某种包容与对立,而这里则直接以性别分开成两组镜头。
也更多表现了一种这两个家庭中性格上的对立。
就如两组家庭中男方的火爆,都激起了矛盾的发展。
而这也更说明了其家庭理念的虚伪——全过程备受其崇敬、爱护的孩子却被排斥在外,无论是镜头表达上的还是内容中其对话上的。
再回到蜡烛,门德斯在本片其实更多的还是从家庭引申出来,倡导大家先明白意义,再去行事,正如一开始维罗纳抗拒婚姻——“我不明白他有什么意义。
”弄明白再做,总比不明白,稀里糊涂就做,或者是不懂装懂的做要好得多。
想不到Sam Mendes也能幽上一默,轻松轻松,之前的两部关于家庭的影片都太过沉重了。
其实两位主人公同样面临许多生活困顿,不过从始至终夫妻两人却用乐天豁达的人生观应对着。
相对应的是他们身边林林总总的亲人、朋友、陌生人,加上他们遍布各地的足迹,组成了一幅不小的生活地图。
相比两个主演更为知名的众多配角塑造的的角色简直可用疯狂来形容。
那些神经质角色们反衬出主人公的“正常”以及他们所追寻的“不寻常”的生活。
This movie makes me want to find a girlfriend and marry and have a baby and lead a quiet life together forever!
想不到竟然是门德斯带给我09年最温馨感人的有关爱情和亲情的故事。剧本幽默与真挚融合得天衣无缝,娓娓道出最真实的情感。静止长镜头!演技!
看的好无聊( •̅_•̅ )
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尤其是最后的Home,家是承载着所有美好回忆的地方,是带给人对未来希冀的地方。
对白很棒,每段戏的最后一句肯定是个包袱。
美国喜剧小品不少 这部好的元素很多 只是效果一般
有人陪着这么跑来跑去也不错。里面的怪咔要么高于生活要么低于生活,就俩卢瑟紧贴着生活,最后面朝大海定居下来。
小品
温馨 但感觉平庸
每到一处会发现真正的生活和人远没有如此那般。
蛮失望的
我对这部剧一般。对于剧中人说的一句话挺感慨:为什么不称职的父母那么容易就有了孩子,而那些称职的父母却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是呀,这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合理解释。就像有的时候我们看见的好人在现实生活中并未有我们看见的好报一样。彼岸的世界是怎样,我没法确定,所以就这样困惑地继续吧。
门德斯继续讲着他的人生哲理。办公室与好汉两个半,哈哈
很多久违的配角熟面孔! Jim留胡子怪怪的
傻逼
希望我怀孕的时候他也能对我这样!
3.5
完全接受不了这样的门德斯
影片开始,我没提起兴趣,嫌节奏太平淡,嫌演员不可爱。可慢慢地,我开始被这部另类的公路电影吸引,跟着男女主角一起见识了好多奇葩的父母,好多奇葩的育儿方法。当他们躺在蹦床上规划女儿的人生时,我不禁感动:It's so big yet so wonderful to be a parent!
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