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整部剧,全部人死光光,会不会很绝望?
主角光环都没了?第一集满口哲理的rust 在主角光环保护下,在这么凶险的环境,这么可怕的杀人魔,在主角光环保护下顺利脱险,大家都很满意。
这种经过很多困难,主角终于胜利了是千古不变的票房良药。
观众很满意,口碑收视都不错。
第二季是那种你看完一遍就不想看第二遍的长篇电影。
不像第一季,我偶尔会想拿来品味一下里边的哲学。
那种逼格感,感觉真好。
第二季 的真探显然大家都为命运多舛所摧残的真正的真探。
一个为孩子,一个为即将临盆的妻子,一个希望拿到钱从此命运被改变。
但这可是“真”探啊。
现实中哪有那么多大开金手指,哪里有那么多险中求胜,你一个孤单英雄,遇上政客黑帮,势力不够,一定死翘翘,所以结尾大家都死光光。
看看这个世界,人越来越老,人口那么多,竞争那么激烈,没有那么多机会,人生过了中年本来就是走下坡路,这才是常态。
里面的frank ,曾经富有过,一次意外跌入谷底,但现实中,哪有那么多绝地反弹,拥有第二次机会再次致富?
所以真探2,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他的“真”。
相反第一季的主角rust满口哲学,现实中哪里会有人满口哲理?
哪里会有连环杀人犯,留下充满宗教色彩的线索?
第二季的被害人的死也是一场意外,就是死于随机性,跟我们一开始期待的惊天大阴谋相反。
这部电视剧的绝望,就像十几年前“看一个字头的诞生”,暗花,非常突然,真心英雄。。
每个人看电影,看电视,就是希望找个情绪缺口。
希望好人有好报,坏人被正法。
大团圆结局。
但看完真探2,大家一股气憋着,无处发泄。
坏人还在逍遥法外呢,你就这样结束?
是不是有始无终?
有始无终才是常态啊。。
很多事情本来都是徒劳无功的。
所以豆瓣只有8.0 远不如有光明尾巴的第一季真探的9.2分。
在美国恶评如潮,是因为一向喜欢正能量的美国人被伤害了吗?
我以为是的。
因为看个电视,为什么一股气需要憋着。
第二季看完了。
想想肯定有人会拿它跟第一季比较,论演技,论编剧和导演的水平,论文化内核以及精神感染力等等。
我的意见很明确,第一季属于神剧(褒义),第二季属于精良制作的类型警匪剧。
从故事背景讲,第一季的剧情发生在坐落于密西西比三角洲的路易斯那-新奥尔良,混合着保守闭塞甚至并未开化的的传统美国南方以及法国-海地文化诡异特质,而剧情中又多多少少包含了Cult邪教和巫毒等超自然元素,在莽莽苍苍湿热破败的南方沼泽中发酵,加上两位大师的封神演技,IMDB至今仍然9分以上的评分也是不足为奇的。
而作为传统意义上美国第二大都市的洛杉矶,由于人口种群的多样化,其开放程度和多种文化的剧变烈度都要强于路易斯安那。
你在第二季看到的最不堪的镜头或许只是非法移民的廉租房和血汗工厂里面辛苦劳作的亚裔墨裔苦力,却绝然见不到第一集里面大坏蛋住的那个堆满了垃圾废纸并且游荡着身穿油浸浸汗淋淋脏裙子妇人的荒野“豪宅”。
没错,第二季着力展现的既是在天使之城繁荣奢华的光亮背后,天使之翼的阴影下暗藏着的罪恶和阴谋。
就说剧集系列标志性的片头景观里那一座座气若游丝却依旧岿然盘踞在地平线上的重工工厂,这些曾经为这座城市奠定发达基础的并且吸纳着千万就业岗位的工业设施如今却因为经济类型的转变和污染的加剧成为了洛杉矶经济圈的负担。
第二季的整个氛围是压抑,困顿,残破而又令人伤感的。
三个各自带有精神或肉体伤痕的警察在昏暗的境遇里与自己身边以及内心里的敌人角力,共融,又不知如何解脱。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痛苦不堪并且绝望的。
再加上那个一路拼杀奋斗,年过不惑却依然游走在天堂地狱一线的黑帮老大(从来没想过文斯沃恩能把一个正经/正常的人演的这么好)。
不去谈详细的剧情,只从剧中主角们的状态以及里绕在剧情内外的气质品味,整个第二季的故事就从Felicia的酒吧里面那个颓废落魄的驻唱民谣歌手的歌声里传送出来,和着昏沉带着醉意的电吉他,磁性而又直触人心肠的嗓音夹带着梦呓般的唱词反复叠颂,像是逃离人群用自己这最后一点尊严维系着理智的人,对着墙壁泣诉着自己的遭遇和对生活的愤慨。
《The Only Thing Worth Fighting For》,单这一首歌就足以敌过第一季中所有的插曲(不算那首灵异鬼魅的片头曲,那首实在经典)。
几个主角在一整季的时间里努力为自己最后残存一点希望(the only thing)拼上了一切。
最终杀身者成仁,活下来的人则继续为了自己想要去往的世界前行着。
We get the world we deserve。
最后说说这一季的片头曲,科恩大爷的新砖里的主打歌《Nevermind》。
歌是好歌,但总觉得用在这里并不很出彩。
如果听专辑版的话(作为剧集片头曲的版本做了一定的删改处理),或许会感觉出跟真探第二季完全不同的气质。
歌词里的: "The war was lost, the treaty signed"; "Your victory was, so complete"; "I was not caught, though many tried"; 还有 "I live among you, well disguised". 依照以往科恩大爷著名的政治敏感和隐喻笔法,加原版中的中东味道浓郁的吟唱(就是这一段在剧集片头被删掉了)让我直接猜想到会不会是科恩臆想出的一个从未被美国人抓到的本拉登此时此刻的内心独白……玩笑归玩笑,第二季虽然没有第一季给人的精神震撼力那么强,但平心而论,还是很好看的。
也许从双雄主角设定变换到了正邪1.5+2.5四个主角分散了一些本来可以对性格细节进一步刻画的篇幅,但仍然不失为一部绝佳的作品。
Colin Farrel的大叔形象是令人惊喜的,从布鲁日到七个变态再到这一季的真探,囧眉哥带来的惊喜越来越多了。
跟第一部平分秋色,个人意见。
三个真探,加一个小混混,人物的互动感觉还是不错。
虽然每个人都有极其复杂的背景故事,但倒也相溶。
谁能想到,这一开始的疑案根本就是一时冲动复仇杀人,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只是泄愤。
但从这案子开始引出的种种,才是赤裸裸的罪恶与黑暗。
最后,记者的报道还不知道最后能不能登出。
但是那些站在权力顶端的人物,依然一个个笑逐颜开,披着正义和民主的外套,继续干着禽兽的勾当。
至于那些已经化身血水的小人物么,谁还记得?
真探第二季视听语言1、很多航拍高速公路的镜头作为转场,隐喻
2、p1摄像机仰拍固定机位,两位警探走后,留下心理医生一个人直立地站着,更显诡异
3、配乐:深沉恐怖乐器名称貌似是mega marvin,类似的恐怖音效乐器有the apprehension engine、水琴4、女主在看拉皮条网站时候的景别和轴线原则
剧本1、并不是说前面铺垫太多,而是感觉交代的不是很清楚。
因为案件涉及到的各方利益太多,人物关系很复杂,而且交易、对话都说得晦涩难懂有很多黑话,专业词汇较多,一开始看我都写倒回去听个四五遍才能听懂某一段的剧情。
如果没有耐心的话,可能会听不懂一些细节,便觉得没有那么多韵味。
但是介绍得比较详细,带到其背后的原生家庭和现在的家庭,就会让人觉得人物没有那么脸谱化,更加鲜活,而一些举动都更情有可原,也算是一种铺垫,对人性的一种诠释。
2、一个细节,看出女主作为警探的警觉和防备,右手戒指带三个,为的是打人的时候更有攻击力,也正好符合女主说的,她在下班的时候也会带着刀,因为她不想让自己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男性可以轻而易举把女性杀了的世界里。
3、一语成谶?
第一集。
三个警察各有各的不痛快,一个是因为老婆被人欺负,儿子被人欺负,老婆离婚,所以他总是在暴力报复,而又害怕老婆孩子离自己而去,但其实抓得越紧,别人离你越远。
一个是因为不满意父亲,妹妹,情人而憋屈,她觉得父亲不应该无所作为,她觉得妹妹不应该堕落,反正对情人也不满意。
一个是交警作为gay,受到了女明星的敲诈,还要和女朋友逢场作戏而压抑委屈,飙车只为了发泄。
一个关键失踪人物把这三人聚到了一起。
另外,暴力男警和商人自有联系。
第二集。
发现了一个尸体,于是各方开始行动,看看如何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交警可以借此离开女友,不用再做他不想做的爱,还有可能升迁,何乐不为。
州,县自有矛盾。
县里不想查出什么,于是暴力男警带着这个使命加入调查组。
女警一如既往地正直,她像个刚入职场的人一样,单纯地想破案。
这一集最着急的是商人,妈的,老子的钱没了。
而且两度寻求帮助,皆无果。
但是还有暴力男警这个老朋友,可以通过这个朋友看能否在破案过程中争取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所以,商人也加入了破案的进程,主动搜集情报。
指挥暴力男警去找某些东西。
然而这集末尾男警直接被突突了,卧槽,这个有得看了。
完全不知道后面要怎么发展。
人有没有可能是被县长杀掉的?
第三集,剧情有点拖沓。
暴警发现了好莱坞居处,而且说是妓女提供的情报,那么他不该找到这个妓女吗?
他也不从他的妓女线人手里继续查,反而让gay警去妓院查?
这一集交代了商人的被动。
县长的可疑,县长家里一团糟。
gay警的黑历史,而且坐实了gay的属性。
第四集,越看越沉闷。
没有第一季过瘾。
想要孩子的怀不上,不想要的却有了。
市长女儿会是个突破口。
就看到商人到处忙着加收保护费,急赤白脸的,求生欲很强,很紧张,感觉快要大祸临头了。
三个警察,每个人都有软肋。
常说不要授人以柄,用不正当途径寻求帮助,达成目的的时候就已经授人以柄了。
这一集结尾算是迎来了本季第一个小高潮,枪战。
三个警察生活上都有不堪的地方,但是真打起仗来,还是得靠您三位。
战斗结束,爆警,女警都在颤抖,反而是gay警很淡定,打枪也很准,不愧是参军上过战场,杀过人的。
这个剧,拖的时候会一直拖,说搞很快就搞起来。
依然是第一季很写实的风格,像纪录片一样。
不过应该想办法别把光头打死的,一通暴打下来,光头要犯也挂了,线索又没了。
现场很多吃瓜群众无辜躺枪啊。
第五集。
三个战斗英雄,立功后竟然都陷入了低潮。
暴警急于抽身,一是怕自己被查出来,二是不想蹚县政府的浑水,辞职给谢苗干活儿去了,还有关于儿子的抚养权争夺,还有发现竟然被谢苗利用去杀人。
女警因为喜欢大dick被调查。
gay警继续被女明星缠着,媒体缠着,还有不争气的母亲气着。
好在那个黑女人司法局长不想就此罢手,又把三位聚集起来。
真是天将降大任啊,我们不能选择剧本,但是老天给我们剧本了,我们就演吧。
和第一季一样,不辞职这案子还真破不了。
在国内这剧应该会起名叫《警察故事》。
但是国外把警察和侦探分得特别清。
第六集。
这一集最牛逼的就是混入派对了。
精神加整容医生那里知道了这个派对的运作模式。
混入派对,收获很大,知道了内幕交易,还通过救出的女孩了解了片头死人,和森林木屋。
但是大家都变得非常危险起来。
毕竟派对太刺激了,各种政要,大人物的性狂欢。
第七集。
谢苗终于知道谁在搞自己了,已经快成光杆司令了。
女司法局长都被杀了,这个案子已经大到不可描述了。
三位再次陷入困境。
两个被通缉,一个被男男照片要挟勒索。
三位和官方的唯一联系也没了。
本来想说gay警简直是战神的。
结果最后还是被那个该死的副组长给结果了。
我太想看女警滚床单的戏了。
第八集。
结局不够好,但是不可能所有人全身而退。
两个大美女就在委内瑞拉好好滴活着吧,替你们的男人。
他们都是战士。
剧本写得太牛逼了。
黑警察的故事。
故事足够精彩。
但是拍摄手法上也许不如第一季。
五星。
其实和第一季是一毛一样的东西。
都有很多关于人物的旁支背景介绍,细碎的细节。
这些东西可能和案子本身无关,但是却是人物实实在在的人生,是他们的命,是这些东西塑造出了这些人物。
毕竟片子不是单纯地破案,是在为侦探立传。
但是同样是这些人物的私生活,第二季比第一季内容要多很多,第一季就两个侦探,马丁出轨和老婆的矛盾就是私生活了,rust每次审讯都很神,这个人除了哲学点,没有私生活,破案就是自己的私生活,老婆都不要。
第二季侦探变成了三个,且每个人的私生活纠葛都不只一个。
gay警的参军史,女明星敲诈,女朋友不爱,老妈的气人,自己关于性向的拧巴。
暴警的暴力狂,和儿子,和老婆,杀人,和黑社会的联系。
女警,和妹妹,父亲,的关系,警局还有两个喜欢她纠缠她的人。
这些东西看多了是很沉闷,无聊,估计这就是评分低的原因吧。
还有非常多黑社会大佬的情节。
惊叹于美剧篇幅如此之少的情况下,还能塑造出这么多鲜活的人物。
国内剧集动不动几十集,人物却毫无魅力,也不真实。
这三个侦探加黑帮大佬,某种程度上都有病,心理病。
他们抽烟,酗酒,同性恋,活得压抑,不痛快,杀人。
但是我们看得出来他们是good man,不是恶人,不会乱来。
只是他们要被人欺骗,被人利用,被人栽赃,没有办法,老天爷把剧本交到了他们手上,只能演下去,只能侦查,只能战斗,逃命。
不要出于饥渴做任何事 包括吃喝有时候会有一件事情,毁了你的生活,之前有,之后也会有,这样的事我经历过五次,而这是你的第一次,但是如果你好好利用它,不好的事情,你正确的利用他,他能让你变好、变强,他会给你别人没有的东西,侭管很糟糕,侭管不如意,但这种伤痛,会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这就是痛苦的意义,他让你看到自己的内心,那你的内心是纯净的黄金。
我知道这一点,你父亲也知道,纯净、无暇的黄金就是你得到的。
they will come for mewhat can i do?
好听的片头,严谨的剧情,个性的角色,墨墨黑的社会,主角们并不完美,但他们都有自己做人的准则在,个人认为比第一部可能比不上,但也是一部不错的美剧,看过能让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可以秒杀很多剧了。
有时候,经常跟同事开玩笑,说如果有一件罪恶的事被你发现了,你是明哲保身保持沉默还是冒着危险做些事,大家基本都笑着说肯定保持沉默。
但事实上如果我们真碰上这样的事,我们可能会像主角一样做些事的,并不是我们不怕死,而是有时候我们的良知过不去,我们并不是有很高尚的品德,而是我们至少是个人
Jon Snow死(fu)了(huo)之(zhi)后(qian),幸而有《真探2》及时赶到,充实一下硬派粉们空档期里受伤的小心脏。
片头曲用了老科恩去年新专辑里的Nevermind。
从这里开始,一种雷蒙德·钱德勒式的冷硬派侦探风徐徐展开:加利福尼亚的艳阳下,丑恶,潜伏在最深的阴影里。
而此地的丑陋和脆弱,已和她明媚的外壳合二为一。
The war was lostThe treaty signedI was not caughtAcross the lineI was not caughtTho many tried从歌词能嗅出这一季的味道来。
单从第一集看来,编剧Pizzolatto在这季中将能颠倒的一切颠倒过来:片头色调不再冰蓝,而是一片腥红;场景则挥别上季破败的拖车场和废弃的教堂,取代以采光充足的四处散落着成人玩具的公寓、嗑药烧坏了脑袋的逃家小明星,和伤疤盘踞在脸上的美丽酒保。
从第一季的湿冷沼泽,到现在的干燥微风中的棕榈树。
导演通过取景小别墅、大花园,和纸醉金迷的声色场,尽管是撕裂的加州梦,也透过缝隙展示给观众一个清晰可辨的加州设定。
某种程度上,这似乎是Pizzolatto对他的批评者的喊话。
他的回应不仅于此,还有上一季中曾被诟病的女性问题:缺乏有分量的女性角色,却充满了被物化的女性配角和女尸。
所以在新一季第一集结尾,迷雾的入口变成了一具严重毁容的男尸:硫酸烧坏了眼,子弹打烂了生殖器。
在被指责用女性尸体作为兴奋观众的诱饵后,Pizzolatto以更变态的方式奉上一具男尸,以证明他不吝于使用任何性别作为道具。
这一季的背景设定在人烟稀少、贪污渎职泛滥的工业城市Vinci主要人物,是三个伤痕累累的警察,和一个打算金盆洗手的黑帮巨贾。
留着悲伤小胡子的Velcoro,很多年前妻子被人强暴,9个月后生下了一个儿子。
现在他的妻子离开了他,儿子肥胖懦弱。
他训斥儿子“you fat pussy”,转而又暴揍了欺负儿子的小孩的父亲。
当年的黑帮头头Semyon给了他那个强暴他妻子的人的名字,他就此欠下Semyon一个还不完的人情债,也就此变成了一个酒气熏熏,颓唐厌世的“坏警察”。
总是苦着个脸的强硬女警察Bezzerides,妈妈自杀,爸爸留着大长头发、大长胡子宣传新宗教,妹妹是网上的艳星,骂她让她“管好自己的事”。
作为女警,她与这个“男人的世界”产生深深的纠葛,会在家里摆胸前插着箭的木头人。
用她父亲的话说,她“对这个世界很生气,尤其对男人更是 ”。
最后是沉默寡言的老兵Woodrugh,他身上有大片烧伤的疤痕,有个漂亮的女朋友,但需要伟哥才能完成“任务”。
他是高速公路上的交警,被嗑药超速的三流女演员诬陷,暂被停职。
当他在深夜的高速路上骑着摩托以自杀式速度驰行时,发现了一具端坐在公路旁的男尸。
..........................................................................................................要说第一季的《真探》,绝对算是突破套路的上乘之作。
浸着浓浓的Bayou Funk的味道,带着诡秘和形而上,它用湿冷的调调讲述着两位乐意咀嚼哲学而非仅仅是甜甜圈的警察的故事。
除了叙事深长,架构精妙,推理严密冷静——这些优点自不必说——第一季最为出彩之处,窃以为,在于塑造了Rust Cohle这个充满灵魂的虚无主义者,以及他和他的“浅八度”搭档小Marty,在世界观、价值观上的碰撞和融合。
Rust Cohle这个角色充实而独特,他的深邃、敏锐和暴戾,他哲学意味浓厚的经历和思考,使他承载了丰富的可供挖掘的文本。
还有片中的各种隐喻(比如克鲁苏神话,比如“you’re looking at it wrong. The sky thing”片段中基督再临的意象),也被粉丝们津津乐道。
有如此佳作在前,第二季第一集尽管也呈现了一份扎扎实实的作品,但主要人物较多、人物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分散,可能难免让一些观众小小失望、失去耐心。
另一个小小的遗憾,是第二季的演员们过于冷硬的诠释,丢掉了对白中字里行间本可以透出的小幽默。
就连喜剧出身的Vince Vaughn也过于专注于角色的戏剧张力,显得深沉有余。
而这些小幽默,可以想见,如果交给Woody Harrelson,恐怕能妥妥地处理,且看起来毫不费力。
尽管对白稍显沉闷,但配乐、摄影俱佳的开篇之作,和《唐人街》般的黑色冷硬调调还是令我对这一季的展开充满期待。
第一季的海报上,冷清地印着“TOUCH DARKNESS, AND DARKNESS TOUCHES YOU BACK”,颇有尼采“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的意味。
这一季,依旧简简单单,“WE GET THE WORLD WE DESERVE”,少了些超然和神秘,多了庞杂和冷硬。
这第一集的名字,叫做Western Book of the Dead。
我试图google一下出处,不好找,找到一份东西,总共十二章:CHAPTER IIn the beginning – i.e., before the beginning – there was NOTHING. And MATTER came out of NOTHING. And MATTER was CHAOS.CHAPTER IIStrangely, and for no reason whatsoever, CHAOS started to change. Simplicity begat complexity, randomness begat order, most peculiar of all, inanimate MATTER begat organic MATTER.CHAPTER IIIMany, many, many years passed and quite by chance organic MATTER developed in a strange direction. It became more and more complex, and then for no apparent reason at all, it became conscious of itself. It called the consciousness MIND and it gave itself a name and that name was MAN.…...在最后,它写道(我译道):古老的传说仍在传述——在远隔地和乌托邦中非墨守成规者的小圈子里寻找到的——爱之所在。
有些传述关于人之所在。
但它们也说,没有人真的死了,即使是古人也仍然活着(一些人活得好,一些则不然),他们活在另一个世界。
这样的传述无论在哪里找到,都会被禁止。
我没明白。
但我很期待。
-带点配图的原文请见日记:http://www.douban.com/note/505006228/盗火贼。
微信号:fire_stealer。
互相扶持,活得明白点
The finale of the True Detective Season 2 still covers Nic Pizzolatto's talent, but in the relatively lower case comparing to the previous season.Nic Pizzolatto tries to dig the world deeper with more dark elements, including the most ugly side of human nature, the twisted misunderstanding among main characters, and vulnerable "trust" in their relationship. He brings lots of things in the original plot, seaming simple but feeling sorrow.However, his brilliant idea only takes effect on the "right" characters. We can't praise more on Matthew McConaughey or Woody Harrelson. For Matthew, he won the Academy Award in the same year, while for Woody, he has brought a lot in Natural Born Killers and so many shows later on. Both of them hold the first season on that level, and they are executive producers for this series. It's not just Nic, but so many crew account for the success for Season 1, telling the true story of True Detective.Frankly speaking, I doubt Colin Farrell, Vince Vaughn or Taylor Kitsch. I don't think they are "qualified" for this True Detective story. The personal spirit behind story, it needs valor, like a flame, sparking in the dark sky. Colin Farrell died peacefully in his ending, but is it, the consequence like this? For Vince Vaughn, he needs to match up Kelly Reilly's performance. Two ladies portrait their courage in the second season, but those men, only exhibit their hesitation. I don't know whether a "third" season should be confirmed. The story is fascinating, but it deserves better actors. Some guys just can't reach to the dark side.
7/10结局可以说是很现实,但总觉得有点用力过度,过于煽情……父子感情线一味突出父亲对儿子的爱,但个人没多大感觉,最后临死前留给儿子的录音上传失败,应该算一个泪点,但没有被打动。
因为儿子和父亲的互动真没多少温情成分……弗兰克就像个赌徒,虽然看似理智,但最终还是死于自己不肯放手的筹码。
摩托车警察是最让我遗憾的一个角色了,他渴望正常的生活,努力把自己的生活引入正轨,然而现实不如他所愿。
他真的努力想要好好生活,女友有了孩子,最后决定结婚,看似美满结局,其实不过是将他的真实一面再次压制。
看到他最终死去的时候,为他悲伤,也为他松了口气。
死亡对他而言,也许也算一种另类解脱。
结尾,活下来的女主将证据交给记者,然后和弗兰克的女友带着孩子,做好准备,离开屋子,迈向未知和或许存在的希望。
喜欢这段剧情。
无论生活再怎么操蛋,总得继续,不是吗?
生活现实如此强大,到只要不认输,不妥协,就不能算输。
部分剧情有些狗血了,比如最后能逃了,还要去看看孩子,也导致了最终森林里的悲情故事。美丽国zz是受资本操控的,上台是为了名正言顺地捞钱。
做作多过牛逼
零散 缺乏魅力
就是主角太弱才选了好几个配角,真正好看的和高潮在最后一两集,耐着太多耐心才看完,与上一季差两个档次
看了第二季才知道为什么第一季打分如此之高…
真的谈不上好看,科林法瑞尔和麦克亚当斯对角色的塑造可圈可点。
前五集看得一直想弃剧 最后一集还挺唏嘘的 为啥科林法瑞尔演的东西都有一股压不住的傻直男味儿
弃了
true detective的题眼true是指本色,不忘初心,也是第一季着眼点;第二季罪案复杂度大大提高,多线交汇,但至精至美皆为器物之学,实为下等。三个detective只是挖掘到了罪恶背后的黑暗,却与自我救赎主题失之交臂。
蹩脚的地方很多很多,但我发觉自己还是挺受用看这个的过程;就跟演员同理,除了法瑞尔,其他三位感觉都是mis—cast,但我还是很喜欢看沃恩和麦克亚当斯这俩人,那个泰勒克奇是彻底没救了
主角们的表情仿佛一直在说"看我多痛苦我老他妈痛苦了",但这种痛苦的来源却没有任何说服力;主创过于执迷于对第一季风格的延续,然而这种尝试在试图在不同角色与故事之间努力地寻找平衡的过程中显得愈发可笑。
虽然风格迥异第1季,但也挺好。与存在主义的rurst不同,三警一匪是普通人,因各自的执念而生而苦而死。于是他们追问的问题也不是哲学式的“面对巨大的荒谬个人存在的意义究竟为何?”,而是借由命案试图回答“这一切怎么搞成现在这样的”历史迷云。虽然1992新自由主义时代开启打开了日后黑金流入移民问题正商黑化两极悬殊的大门,但继续往上追溯可以看到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暗面,与7080年代邪教兴起以及后事的隐秘关联。类比我朝,类似于hwb秘密派系—80年代气功热—90初海南泡沫市场化与郭资流失私有化—今天种种乱相了。
Ray逃亡时在车上看自己儿子的照片时,我就知道他一定会死了……
比前季整体差两档 不过整部剧临近尾声时 有个特别南方文学式的点 跋涉者死前的幻境中 见到最终的愿望 他告诉愿望自己脚步不停 但愿望否定他 说你已经停步了 跋涉者回头看见自己倒地的尸体 这信念崩断的瞬间 完成一个无限次往复的轮回 尽管连演员都不喜欢 这个点的触动却很大 会因为大概三十秒记住这季
看了二十分钟关了。跟初中生作文似的。
没有上一季男主看不下去啊--眼熟女 原来是时空恋旅人和恋恋笔记本女主--快进了4集 后面根本看不下去
铺的太大,角色太杂,完全没有了第一季步步破案的感觉,更想是爆米花好莱坞电影的剧情,林没有那个智商拍悬疑侦探剧。/刚看完最后一集不得不来改个一星,这个完全就是扯淡还是个屁的ture detective。
除了表演以外,全面超越第一季。故事错综复杂,群戏火花四射,整体氛围惊为天人,而且作为电视剧,能把做到这个程度以及是顶尖水准。科林和文斯贡献了近几年最出色的表演,值得称道。结局的玉石俱焚屌炸天!
枪战极其精彩,thrilling。
女主好出戏真的不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