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三义》正在上海热播,只觉得这原本是指剧中名字分别带个义字的三兄弟,也就是索智义、谷仁义、唐子义这哥仨。
话说这几位自第一集在林子里合伙下套打老虎开始就已经曝光了一个鲜明的讯息,那就是在剧中这哥几个自始至终就是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玩心跳的。
自打步云山上在土匪们的枪口下誓言同生共死,冲着大槐树磕头拜把子后,这往后的几十集可就没少让观众们陪着他们提心吊胆。
他们躲过土匪们的刀斧、进过地方豪强的圈套、上过清廷的法场、挨过汉奸恶霸们的黑枪、犯过东北军的军法、闯过大帅府也抗过命,光在日本人眼皮底下就死了N多回了。
虽说血溅五步,命悬游丝,可是三兄弟一直就这么甘守诺言同生共死,真是让人唏嘘感慨,只觉得古时桃园结义在民国初年被再现,大情大义上绝不含糊。
可一路追剧追下来参看,才知道这三义并不是单指这不离不弃的兄弟情义,其中还有着社会正义与国家大义这一说,整部剧也正是在这三个层面里展开的创作。
三兄弟能同生共死,绝不只是兄弟情分这么简单,而是在合力捍卫着后面的两重理想层面,一不让奸佞得逞横行于世,二不让家国蒙羞民族受辱。
这么一通重新的戏剧结构,这乱世三义可就不再草莽江湖了,也渐渐脱离了简简单单的热血构架,而是升级到了较为宏大的时代框架与社会框架里,变得大气蓬勃。
当然,自古以来所谓的大义都得有些大代价,轻则一条性命,重则株连九族血流成河。
整部《乱世三义》一直都在悲情路线上延展,其实也正是在顺着这个规律把这个“代价”论调放大,直至经营得极致甚至是有些极端。
所以,这个悲剧的圈套越发蔓延,把三兄弟去其二,又把三人的媳妇、儿子、女儿、朋友全舍掉,促成了结局的一个感天动地的大爆发。
这个过程太悲情,几乎让人有些承受不了,泪点几乎是排山倒海式的涌来,让人无法抵御。
相信不少看过全剧的人都会有此感觉,这过程太过虐心太难受了。
极致化写人写事儿,更加极致化言情,在《乱世三义》中最最让人牵绊的其实还不是三兄弟的生死离别,而是哥几个之间与女人们的那点错乱的情事。
大哥娶了弟媳,恋人变身大嫂,这边亲儿子相见不能相认叫了几十年的叔,那边则是替人家养了媳妇再养大儿子可还是受累不讨好。
唐子义一生困于情中却让妻子受了几十年活寡,索智义一生陷于情中则甘做了几十年的光棍。
这哥们情义与男女情愫,真真切切是太虐心,太拧巴。
说道数十年,就得说说《乱世三义》这漫长的时间跨度,全剧剧情横跨清末至民国的数十年,三兄弟草莽结义抗官府、除豪强、洗冤屈,再一起拼掉性命抗击日寇侵略者,可谓是揭秘了自九一八之前在东北大地上的中日恩怨,也就是全国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在长达数十年里中日的仇怨与摩擦事实上从无间断。
值得说道的是,全剧串联起一系列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叙事背景,比如郑家屯事件、奉天车站刺杀事件、日侨闹市欺人被惩事件、皇姑屯事件等等,依托这些事件,全剧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氛围,升华成了一种任何编剧都无法构造的那种写实的力量感,而剧中三兄弟与身边的一系列卷入风波的人,其实都是嫁接了很多真实人物的命运,在特定的戏剧环境里浓缩到了几个人的身上,所以,他们的一张面孔其实代表着许许多多的历史亲历者,是一种集中化的写照,这样方能彰显他们的悲情命运,还原一份历史的厚重。
中国人到底有没有骨气?
如果你面对此问还有些底气不足,抗战剧《乱世三义》会送给你一个无比坚定的答案,中国人缺过钱少过粮,也有过不堪回首的屈辱,但就是不缺骨气!
骨气是什么?
简单说来就是有人格有气节,宁折不弯,不趋炎附势,也不吃嗟来之食,中国人在漫长的文明历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苦难,有骨气的代表如岳飞、郑成功、林则徐这样能够展现民族骨气的英雄人物已浩如星海。
《乱世三义》演的是一群并没有那么名扬四海却和前辈们一样铁骨铮铮的华夏儿女,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东北大地,辽河两岸,一段横跨三十年的风云岁月,三个结拜兄弟——田小洁饰演的老大索智义,张晞临饰演的老二谷仁义,黄海波饰演的老三唐子义,从平凡猎户到落草为匪,再到脱下贼皮加入东北军,由为军阀卖命的军官转变为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在中国最动荡最煎熬的时代展现了什么是中国人的坚忍和骨气。
凡标榜正能量的电视剧都不外如此,《乱世三义》难能可贵之处就是在于三兄弟没有被符号化,更没有被神化雷化或奇侠化,而是处处以情动人,用平实且亲切的角度进入他们的人生传奇。
他们的经历是如此戏剧又如此接近真实,索智义为形势所迫娶了三弟的恋人,无法抑制的嫉妒和猜忌越埋越深,文弱如书生的他几次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谷仁义,有些虚荣、有点自私,包了外房之后常常因军纪散漫挨大哥的鞭子,贪恋一时之欢的他能否信守忠义?
唐子义,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的他,面对夺爱的大哥,扶不上墙的二哥,已成大嫂的文珊,结发妻子,还有一群半兵半匪的伙伴,这些个体的恩怨情仇究竟会演变出怎样的故事和结局,一分一秒都牵动人心。
也正是这些充满年代气息又不失真情实感的故事,把三义也把观者带进了历史,带到一片让人热血激昂的东北往事,直奉大战,整军经武,郑家屯事件,奉天车站刺杀事件,皇姑屯事件,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这些在历史上惊心动魄的大事件一步一步推动人物的命运,当国家兴亡与个体的血肉牢牢焊为一体,其过程自然火花四射。
《乱世三义》的视角是丰富且层次细腻的,除了三义兄弟,善良的老手艺人兽医刘,宁吃毒药不受胁迫,胡子大当家杜三枪不抢妇孺和穷人,军阀吴玉相表面虚以委蛇原则问题不让步,无数次让日本人苦笑不得,还有粗中有细的大鼻涕、傻狍子,无论身份高低,黑白两道,他们都有一根能令人肃然起敬的中国骨头。
对于不熟悉历史和东北的观众,本剧还是一堂不错的普及课,以往的东北题材,很少从个体的视角去展开那一段历史,也很少表现土生土长真正的东北人,而其实那一段历史中有太多精彩的故事,太多传奇的人物,是非常有魅力并具有挖掘价值的,《乱世三义》就是把其中的一些搬上了荧屏,观众通过这部剧,至少可以由远至近的看一段关于东北的历史,看到什么是真正的东北男人,看到他们真爽和匪气之下的真实性格,从而明白刘能和谢广坤远远不能代表东北人。
有人说复旦投毒案折射出的是这个时代教育背后人性的缺失,其实,再仔细想想,这又何止是教育的缺失?
如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现象司空见惯,人与人之间早已沦落为利字当头,早无义字可言。
更不用说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贯穿中华伦理的“五常”估计早被这个功利的社会抛之脑后了。
也许,刘江导演正是号准了如今社会的脉,以一部《乱世三义》一阵见血的道出了这个社会的病因,以史诗之名,解现实之惑。
回看刘江导演曾执导过的电视剧,不难发现,其以往的作品有两个显著的共同点,第一是对于题材精准的把握,第二,则是对于演员适度的调教。
一部《黎明之前》让吴秀波大器晚成,成为如今大银幕票房保障;一部《媳妇的美好时代》不仅让黄海波跃居内地荧屏当红小生,更直接让其以剧中形象登堂入室登上央视春晚,而同样的这两部电视剧更是引领了当年影视剧最火热的潮流题材。
如今再看《乱世三义》,演员上算是前面两部剧集阵容大混搭,题材上讲,不仅是一部讲述民族与个人的命运史诗,更肩负着为国产抗日剧正名的巨大责任,而如今,一路反弹持续走高的收视率似乎再一次证明刘江导演“收视保障”的美誉并非传说。
这是一部让观众的观感十分复杂的电视剧,时而感动,时而欢乐,时而畅快,时而悲伤。
当看到义字三兄弟在步云山上生死关头义结金兰,当看到索志义为了保护兄弟血脉,宁肯遭受旁人白眼时,怎能不感动;当看到谷仁义跟佟赛男插诨打科的拌嘴日子时,怎能不欢乐;当看到唐子义以“四十块大洋一条人命”对日本人以牙还牙,吴玉相以如法炮制的双胞胎令日人本有口难开时,怎能不打心眼里畅快;当看到唐子义一次次被奸人陷害,看到东北大地上被日本人肆意践踏的情景时,怎能不悲伤。
当然,悲伤的情绪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时间里,本剧都在讲述三兄弟互相扶持成长的故事,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仍旧在传达正能量的讯息。
三兄弟中,相对于唐子义的倔强跟谷仁义的圆滑,个人更加关注索志义的扮演者田小洁的表演。
索志义是一个形象丰满,内心复杂却又意志坚定的角色,我一度怀疑是不是导演会安排他在后期的叛变,因为他是个看上去精打细算的文人,感情的背叛几乎将他逼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然而导演好像并无让“三义”中任何一义偏离的意思。
其次,唐子义始终在叶玉珊和刘素雅之间寻找心理上的平衡点,一方是爱情,一方是责任,谷仁义为了谷家有后,也逐渐将自己陷入到佟赛男和大妮子之间的两难境地。
如果从感情的层面讲,唐子义和谷仁义都不算是意志坚定之人,但索志义是,他自始至终只对叶玉珊一人倾心,甚至是忍辱负重不计回报,这也是为什么观众会认为老二老三关系相近,却跟老大略显疏远的原因所在。
我们的社会自然是在进步,只是在进步的同时丢失了太多本应保持的精髓。
俞智先老先生直接以儒家五常中三字作为三位男主角的名字,定然是想要对这个社会说些什么,我想,看完《乱世三义》,再环顾现实中的社会,或许会有太多人想随口说一句“他妈了个巴子的”!
《乱世三义》顾名思义,历史背景在乱世,确切的说是从清末民初开始一直到抗战,确实是中国近代最纷乱无助的时候;三义,从剧中明面看,应是指三位名字中都有“义”字的男主角三兄弟,分别是唐子义、索智义和谷仁义。
但细看下来,三义其实三位一体,再联系前后剧情,颇有为东北军头领“东北王”张作霖立传之意,细细咂摸,滋味十足。
说一段往事给你听《乱世三义》的故事不水不虚,言之有物,究其原因,要从编剧俞智先老先生说起。
俞老爷子亦接近八十高龄,仍笔耕不辍,《乱世三义》就是他继《成吉思汗》、《努尔哈赤》、《走西口》、《下南洋》等一干荧屏佳作之后,伏案多年酝酿而出的心血之作。
俞老爷子自由出身辽沈满族世家,与东北军有着千丝万缕的来往,因此无论是自己的回忆,还是经由家人的交代,都能得到诸多最接近真相的一手材料。
在剧本的创作上,俞老爷子多年来对历史题材的处理原则,都是从“在笼子里飞”,到“在林子里飞”,只写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事和历史上可能发生的事,认为历史剧虽然不是历史,有虚构的成分,但是力求经得起历史学家的考评,也要力求让观众爱看。
两点原因决定了《乱世三义》是一部讲史严谨、戏说精彩,目前来看却又最接近历史真相的东北军往事,犹如曾有歌中所唱:“说一段往事给你听,讲我这悲欢讲我这情……”国难之下,义字当头,《乱世三义》注定是一部近年难得的情怀大作。
而回望我们可怜的中国电视观众,守着被抗日神剧糟蹋的满目疮痍的电视机,能遇到这样的诚心而优质的大作,也是一件提升观剧水准的幸事。
举一碗烧酒见性情“义”字,笔画不多,承载的力量却重。
桃园有三结义,梁山有聚义堂,无论草莽英雄,还是国属将领,能舍生取义者,都是豪杰。
《乱世三义》的精神价值,在于借古引今,虽然这个古,也不过有百年左右的历史,但通过荧屏仍历历在目的诸多为民族、为家园、为爱情奋不顾身的盖天豪义,在当今已经成为稀罕之物。
但豪情需要唤醒,良知需要唤醒,真诚需要唤醒,作为影视作品的寓教于乐的作用,也大抵体现于此。
导演刘江也曾“义”如是解释:“为什么叫‘三义’,第一个含义是三兄弟的名字都带有一个义字;还有个更深的意思,就是这部戏说的是从兄弟情义到社会正义,再升华到民族大义。
”而东北,正是重情重义的一片黑色热土,伴随着《乱世三义》的热播,一幅大处泼墨、小处工笔的壮美热血颂就呈现在观众面前。
当然,自古以来,多有“盛世出昏君,乱世出枭雄”之说,从《乱世三义》剧情看,各义的成长,确实要感谢那个千疮百孔的年代,是时事的造化与变迁,给了众多准英雄们轮番登场的机会。
当然,东北广袤的黑土,养育的纯血性的汉子,是华夏真爷们的聚集地之一,他们生性豪爽,一碗烧酒结拜就是一生的手足情深,也是意料之中,那种豪爽与真诚,在当年的中国版图上,并不多见。
论一代枭雄功与过《乱世三义》20日开始在天津、安徽、河南和黑龙江四卫视同步播出后,不出战台烽意料的收获如潮好评,但有关其中的创作内蕴,也越来越勾起大家的兴趣。
据悉如今微博论坛的网友都开始探知剧作背后的故事,特别是有关本剧所吸纳的诸多历史上有关张作霖的往事,被认为是以戏说的形式,为东本军和张作霖“翻案”之作。
当然,对于“翻案”一说,导演并不赞同,但为这位曾经的“东北王”立传,却有其实。
战台烽在追看过多集之后,慢慢寻找到一些端倪,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首先,有关“三义”,虽然在剧中被分成了三个角色,但其实可以视为一个复合体,就如我们拜佛会看到三生佛一样,前世、今生和未来,综合了有关“义”的全面性解读,三位一体,概括的是千万血性东北汉子的综合性格特征,有概括的意义。
有关主角,黄海波扮演的唐子义,是剧内三义中,戏份最多的一位,这位贫苦出身的草莽英雄,与张作霖身份传说极其相似,故事中又融进了大量张作霖旧闻传说的桥段,没有理由不相信,其实唐子义就是经过影视艺术加工过的张作霖。
众所周知,历史记载并非全面而客观,通过史实的笔录,可以让历史人物更加丰满可信,也可以为历史人物正名,而在国人眼中一直口碑不佳的张作霖,更需要有历史真相来客观呈现。
而内部探寻的消息,也验证了这样的猜测,以真实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创作,不可避免会受到诸多的限制,用化名和替身,当可更好的保全剧作的生命。
《乱世三义》根据历史的真实,为主人公们安排了两个性格发展的背景:一是张作霖为争夺中国最高统治权所表现的整军经武和穷兵黩武;另一个是张作霖与日本人既斗争又妥协的双重表现。
正史与传奇共同打造出故事上最接近史实气质,而包装又免疫力强大的《乱世三义》。
历史浩渺如烟,功过自有人评说,但还历史人物一个最接近真相的记载,同样是善莫大焉的好事一桩。
我是从抖音上看见40块大洋一条人命来追剧的,其次我也挺喜欢看黄海波演戏的,这个电视剧看了一半左右吧。
有一段剧情真是给我恶心到了,叶玉珊上一秒还和老三说我们一起去广州永远在一起,结果老三没要她,下一秒她就去找老大去了,说和老大复婚,说现在才知道谁最爱她。
真6这是进可攻退可守是吧?
全剧最渣叶玉珊大哥三弟一起摇摆真不错。
这是真婊子啊。
第一次写影评,只怕是有些支离破碎的嫌疑,比不了豆瓣大家,浅谈一二:1.此片结局令人心碎,不是往常的圆满,是破碎中的破碎,兄弟三人有过反目有过误会,可磕头拜把子以后,都在彼此生死关头出现在兄弟面前。
唐子义是灵魂人物,可让我最感动的却是谷仁义,他懦弱、现实、粗枝大叶、怕媳妇、一肚子坏水,用妻子佟赛男的话说,“一转眼珠子就一个坏主意”。
他结婚多年没有儿子,为了传宗接代,背着媳妇娶了本想放鸽子的大妮子,帮大妮子去救母亲,然后终于有了儿子,被妻子发现以后进退两难,迫于妻子彪悍,只能将金宝送到妻子身边抚养。
他的人生是没那么有骨气的,不像唐子义一般有驴脾气,他是靠大舅哥佟永功起家的,所以他对妻子万般忍让,他可以容忍大舅哥对自己的呼来喝去,也可以和叶青林这般败类和和气气的说话,他的行事没那么犀利,他的小心思仅仅是能有个儿子,最好再某个一官半职什么的。
生在那个年代,是他的机遇,也是他的悲哀,假若生在我们这个年代,我想他的生活会很平淡也会很容易,有一份糊口的工作,有个能生娃娃的媳妇,不求大富大贵,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可世事弄人,他生在那个战乱的市时局里,动荡不安的社会,决定了他只能为了生存而舍弃某些信念。
2. 他很真实,他一开始就不是英雄,是陪衬,是笔者为了烘托剧情而发出的枝桠,假若换个剧名,他的有无还真不好说。
他是我们每一个人,他有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烦恼,他是现实到不能再现实的我们,想有个家境殷实遮风挡雨的小房子,有属于自己的妻儿,高一点的理想是有一天能出人头地。
他没想过成为英雄,那离他的生活很远也很虚幻,他不是唐子义,不能为了赌一口气舍弃物质的种种,也不是索智义,不能为了才华和抱负放下妻小,他是谷仁义,名字里的“仁“字决定了他是为情而困的,他的心中妻儿是第一位,兄弟也是第一位,他无法为了妻儿舍弃兄弟也顿不会为了兄弟牺牲妻儿,所以他很纠结,也很矛盾,他不知在这国仇家恨前面该如何取舍。
他的痛苦也是来源于此,国家大义是距离他很远的,他的内心很中国也很农民,没有受过更多的教育,没有索智义那般好的家境,他勉勉强强的长大了,内心深处渴望家庭和温暖。
直至最后大妮子的死去,鸿儒的自绝,断绝了他求生的心,他是多么喜欢生活啊,有了儿子又有了闺女,大妮子是那么称心,佟赛男也不像过去那么蛮横,所以谷仁义的心里是满足的,国仇家恨没有消灭他内心对家庭的渴望,一双儿女更是给了他崭新的生命。
在他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某些部分——求稳求安的小民意识,演员演得很形象也很真实。
那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的一种心态,只要没有触动我的根基或者说根本性利益,我就可以活下去,哪怕糊里糊涂不明事理也不要紧,重要的是活下去。
陈胜吴广起义是因官逼民反;项羽刘邦反秦也非一日觉醒;反清复明的好汉多半还是明朝官宦子弟而非草根群众。
换言之 ,不到万不得已,中国人不会揭竿而起。
我们是多么隐忍的民族啊,对外如此对内亦如此。
我们是平民,是草根,遇到高帅富亦或是白富美时,受了委屈也会逆来顺受,我们不愿招惹事端,我们担心一旦闹大将会被背景硬权位高的对方搞的无法生存。
可一旦被更草根的阶级骑到头上,愤怒将不可控制,“此等人物也敢欺辱于我?
”,于是拳脚与口角竞相出击,对方落败则我们的怒气全消,连同在前者处产生的挫败感和无力感一并获得宣泄,我们又能够快活地过日子了……我们心里都有一部分怯懦,这部分在遇到棘手问题时,会让我们退却,直到退无可退时,方才放下一切揭竿而起。
索智义的角色完美的诠释了讲义气的悲哀,你讲义你就该受委屈,就该断子绝孙,不亏你!
而林玉姗则演绎出了白莲花的危害远胜于绿茶!
看似满嘴大理大义,实则自私自利忘恩负义!
所以,真不知道想传递什么!
不想说什么了,当个声音背景听听吧。
😴😴😴😴😴😴😴😴😴😴😴😴😴😴😴😴😴😴😴😴😴😴😴😴😴😴😴😴😴😴😴😴😴😴😴😴😴😴😴😴😴😴😴😴😴😴😴
著名导演刘江主导,大半个《黎明之前》的黄金班底加上正当红的黄海波、童蕾,这个正在多省市地方频道遍地开花的《乱世三义》几乎让人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一路追下来,很感慨这凝练的历史传奇所酝酿的这特有的戏味儿,让人难以释怀,让人言哽在喉。
看得出,在整部《乱世三义》的创作中导演刘江倾注了相当的热血精神与个人情怀,对于剧中兄弟情义的描写可谓是苍劲有力、笔墨多多,唐子义、谷仁义、索智义这三人自一亮相起便遭逢生死劫难,脱虎口、入匪窝、赴法场、落辽河、遭埋伏、犯军法、惹横祸……祸事是一遭接一遭,总在生死玄关上打转,虽说面临生死抉择又有不同的利益不断诱惑,可是三兄弟自始至终不离不弃,立志同生共死,不断上演着可歌可泣的慷慨悲歌。
全剧前后若干处兄弟情义大戏均有着极高的催泪指数,让人跟随着剧情的跌宕辗转而热血填胸,论磨难的密集程度堪称是民国版西游,论春秋大义的悲愤堪称是近代版的三国,让人一路揪心,哽咽在喉。
整部大戏无论在写人还是言情方面都追求极致,很悲情,很揪心,让人在接二连三的心理冲击下更加全景化更加立体地临近这传奇时代中传奇往事里的这些个传奇人物。
剧中叶玉珊与唐子义的青梅竹马换来的不是长相厮守,而是最最虐心的相望却不能言说,中间不仅隔了个大哥索智义,更隔了重情义关与道德槛。
情人变大嫂,情郎变小叔,几个人就这么纠结着过了几十年,中间惹得三兄弟数度翻脸几近反目成仇。
女性观众们心疼叶玉珊,他与三弟有真情但与大哥有恩情,两厢都割舍不下难取决。
但男性观众们却愤恨了,这一遭阴差阳错搞得不仅是三人的终生不幸,中间还坑了老恩人托孤给唐子义的媳妇刘素雅,真是遗祸无穷。
相比于大哥和三弟的三角恋对峙,二哥谷仁义虽说置身事外却也不见好过。
不仅屡屡夹在二兄弟的中间难做人,更是屡屡成为他们反目泄愤的出气筒。
回到家里,也不见半点安生,这边有母老虎一般的佟赛男作威作福,那边偷着养了个小三做外室还东窗事发,这麻烦看着不大,可是爆发起来可是要人命啊!
三个兄弟,四个女人,情感经历可谓是盘根错节让人难理难断,虐心指数是相当的高。
全剧的泪点相当多,每每唐子义惹下滔天大祸三兄弟就要齐刷刷地把脑袋按到砧板上等人宰割,尽是生离死别的大开大合。
这一系列画面,任你铮铮铁骨的男儿也受不了,更何况那些电视机前整日爱心泛滥的女人们呢!
尤其是挂上了叶玉珊、大妮子、刘素雅这一干苦命的女人们跟着遭罪,有爱不能言,有苦不能说的,总是一路这么拧巴着与同生共死的爷们儿们生死相望,这其中滋味真不好受,难以详说。
印象中刘江导演并不太走苦情路线的,但这次却意外地在《乱世三义》中做了度悲悲切切的大爆发,彻彻底底地踏上了一条悲情之路。
很明显,催泪招揽同情分并不是刘江导演的真实目的,而虐情虐心虐恋也并不是整部《乱世三义》所要铺排的简单路数,极致的情分与遭遇,其实是以简单的兄弟情义作为铺垫,延展出全剧所要指向的社会正义与民族大义,这才是整个戏剧生死循循的目的所在。
这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同生共死的演示,而是要让大家看得清兄弟三人敢于舍命舍身去维护着什么,坚持着什么,捍卫着什么。
全剧没有刻意放大中日仇恨,却在宣扬着国人为何而恨;全剧也没有刻意谋求一个夸张到惊天动地的大战,却一直在演绎着屈辱的经历,剖析着为何而屈又因何而辱。
在浓重的热血情怀背后,我们终于洞悉到了《乱世三义》的灵魂所在,那就是精神,在历经辉煌与低谷、大悲与大喜过后,我们习惯用麻痹这个词儿来掩饰自我精神衰亡的现实,剧中这三个活生生的乱世英雄在以戏剧化的遭遇寓言着我们,趁它还没死掉,总该做点什么,小到哥们情义大到社会正义与民族大义,都是要靠一腔的热血来证明的。
这是我们在涨工资、娶美女、买大房之外从未想过的事儿,不是么?
义字突出提起的太多,太狗血整部剧就玩烂了。
二兄弟娶个姨太三个兄弟就能拔枪相向,处处狗血的结果就是以致所有的剧情都像没长大的几个小孩一直装大人样在闹别扭,就除了偏执丝毫看不出英雄的地方,‘英雄’不是把各个历史时代大事往身上安然后有主角光环护体有恃无恐的处处不低头就出锅让观众捧场接受了。
下面重点说说演员选角的问题。
老大形象塑造很苍白,很难像同盟会同志的作风,不是带个复古眼镜显得资历老能教书育人,在各种事件里俨然自动扮演开明之士了。
老二整个一个插科打诨的线索人物,有他参与的剧情必然都是跟烘托老三接下去出场有关。
其实以上的一切都是三义的演员挑选没有尽量搭配名气相近的电视明星有关,落差不能大,大了肯定出问题,说明编剧,制片,导演哪个环节都出了问题。
想象一下吴宇森的赤壁,不可能梁朝伟演周瑜后找胡歌演诸葛亮吧,你看着别扭不?
成熟的影视制作团队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这方面学学张国立以前的《亲兄热弟》吧。
我不白说,也得教育指点一下不是?
要不然显得贫的忒不真诚是吧,说个教材参考一下,《洛城机密》,看真正的英雄群像是怎么塑造出来的。
第一次写影评,只怕是有些支离破碎的嫌疑,比不了豆瓣大家,浅谈一二: 1.此片结局令人心碎,不是往常的圆满,是破碎中的破碎,兄弟三人有过反目有过误会,可磕头拜把子以后,都在彼此生死关头出现在兄弟面前。
唐子义是灵魂人物,可让我最感动的却是谷仁义,他懦弱、现实、粗枝大叶、怕媳妇、一肚子坏水,用妻子佟赛男的话说,“一转眼珠子就一个坏主意”。
他结婚多年没有儿子,为了传宗接代,背着媳妇娶了本想放鸽子的大妮子,帮大妮子去救母亲,然后终于有了儿子,被妻子发现以后进退两难,迫于妻子彪悍,只能将金宝送到妻子身边抚养。
他的人生是没那么有骨气的,不像唐子义一般有驴脾气,他是靠大舅哥佟永功起家的,所以他对妻子万般忍让,他可以容忍大舅哥对自己的呼来喝去,也可以和叶青林这般败类和和气气的说话,他的行事没那么犀利,他的小心思仅仅是能有个儿子,最好再某个一官半职什么的。
生在那个年代,是他的机遇,也是他的悲哀,假若生在我们这个年代,我想他的生活会很平淡也会很容易,有一份糊口的工作,有个能生娃娃的媳妇,不求大富大贵,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可世事弄人,他生在那个战乱的市时局里,动荡不安的社会,决定了他只能为了生存而舍弃某些信念。
2. 他很真实,他一开始就不是英雄,是陪衬,是笔者为了烘托剧情而发出的枝桠,假若换个剧名,他的有无还真不好说。
他是我们每一个人,他有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烦恼,他是现实到不能再现实的我们,想有个家境殷实遮风挡雨的小房子,有属于自己的妻儿,高一点的理想是有一天能出人头地。
他没想过成为英雄,那离他的生活很远也很虚幻,他不是唐子义,不能为了赌一口气舍弃物质的种种,也不是索智义,不能为了才华和抱负放下妻小,他是谷仁义,名字里的“仁“字决定了他是为情而困的,他的心中妻儿是第一位,兄弟也是第一位,他无法为了妻儿舍弃兄弟也顿不会为了兄弟牺牲妻儿,所以他很纠结,也很矛盾,他不知在这国仇家恨前面该如何取舍。
他的痛苦也是来源于此,国家大义是距离他很远的,他的内心很中国也很农民,没有受过更多的教育,没有索智义那般好的家境,他勉勉强强的长大了,内心深处渴望家庭和温暖。
直至最后大妮子的死去,鸿儒的自绝,断绝了他求生的心,他是多么喜欢生活啊,有了儿子又有了闺女,大妮子是那么称心,佟赛男也不像过去那么蛮横,所以谷仁义的心里是满足的,国仇家恨没有消灭他内心对家庭的渴望,一双儿女更是给了他崭新的生命。
在他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某些部分——求稳求安的小民意识,演员演得很形象也很真实。
那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的一种心态,只要没有触动我的根基或者说根本性利益,我就可以活下去,哪怕糊里糊涂不明事理也不要紧,重要的是活下去。
陈胜吴广起义是因官逼民反;项羽刘邦反秦也非一日觉醒;反清复明的好汉多半还是明朝官宦子弟而非草根群众。
换言之 ,不到万不得已,中国人不会揭竿而起。
我们是多么隐忍的民族啊,对外如此对内亦如此。
我们是平民,是草根,遇到高帅富亦或是白富美时,受了委屈也会逆来顺受,我们不愿招惹事端,我们担心一旦闹大将会被背景硬权位高的对方搞的无法生存。
可一旦被更草根的阶级骑到头上,愤怒将不可控制,“此等人物也敢欺辱于我?
”,于是拳脚与口角竞相出击,对方落败则我们的怒气全消,连同在前者处产生的挫败感和无力感一并获得宣泄,我们又能够快活地过日子了…… 我们心里都有一部分怯懦,这部分在遇到棘手问题时,会让我们退却,直到退无可退时,方才放下一切揭竿而起。
黄海波的演技好,可以看。
还行,看得下去,黄海波演得不错
抖音看剧 看了前几集 结拜三兄弟打虎后三弟娶妻不成反被刁难算计 导致家破人亡
索智义太苦逼,老二很滑头,黄海波演的有点匠气了,有点过,叶玉珊这妹子太不应该,太自私了。叶胖子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胖子
是一部特别好的电视剧,讲得清楚,看的痛快。
多颗星给老大和老二,叶玉珊就是个贱人,大祸害~!哼
01棄。
真是个好片,无论是编剧,还是黄海波的演技,都没得说的
一般
三星半,前半写实,后半开始胡扯了。
如果把中间男女主两个害人精没完没了的情节剪掉我会给4星,实在太影响观感了,有种琼瑶乱入的《美》
场景好评,如果不加太多的儿女情会更好。
看了一点,目测还不错。
还不错,老大老二演的好,黄海波是不是只会用瞪眼来表现坚毅的性格。。
战争年代,三义结拜后,各自有各自的人生经历
没想到看的还挺爽,有好几次类目,小时候觉得拜把子特别好玩,头一磕开始称兄道弟,长大后才发现,能信守结拜时候的承诺,为兄弟不顾一切大多数人做不到
好片子,编剧好,主演好,入戏,人物刻画的丰满,情感也表现到位,总体剧也是一个大俗套吧。
之前对这种类型片子不感兴趣来着,不过这部还不错,黄海波的演技是真的没话说。
不管哪方面都算不上好电视 对白做作 剧情混乱 看了10集就看不下去 给我的感觉是 只要是和导演有一腿的女人 导演不惜犯众怒来给特写 晚上 女演员就让你特写了吧
黄海波你不去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