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子当初看的时候, 感觉还真的挺震撼的. 虽然美国和盟国之间为了对付纳粹,总是能搞出点什么东西来. 看看着片子,纯当取乐了. 说不定你还能从中发现点什么呢.
有别于其它的超人系列 男主角实在吸引不了我 有点2 里面两个super nature man。
红魔同蓝鱼,其实系最正既一组对碰,两种极端既男人,张扬vs内敛,恶俗vs高贵,粗鲁vs优雅,冲动vs冷静,狂妄vs渊博。
最喜欢是蓝鱼Abraham, Cant't smile without you一个内敛研究员的浪漫情怀, 我邪恶地联想到Sheldon和Reid没看过原版漫画,但实在不满公主Nuala拮心口一刀就结束自己生命既结局,徒留Abraham在这伤悲。
更不满Abraham只伤心个10秒(虽然让没有泪腺的眼睛憋出眼泪强感人了一把)就屁颠屁颠跟住火仔火女两口子……嗯,是四口子预备幸福生活了,还不满极具个性的大烟头祖汉一点背景都没有反而变成有点让人讨厌的空壳子。
还有第一集的教授接班人就一句“He likes cool”就被支南极去了!
不过活生生的异能人生活,真切地打动了人,就系Hell Boy电影中既魅力之处吧最后不得不佩服好莱坞的特效拍手
偶然在怪兽的剪辑视频里看到了血皇后的片段,当时总感觉是那种垃圾特效的猎奇烂片,出于好奇决定先找第一部看下。
结果是个正经片子,而且对那个时候而言特效天花板级别了吧,还喜欢搞巨型怪物,一看就烧钱,而且怪物样子也是精心设计的,所以绝对是部还不错的打怪兽爽片。
为啥说爽片呢,你只要知道hellboy绝不会死就行了,就也是这电影的缺点之一,虽然怪兽很厉害但压迫感紧张感不够,打架拍得太轻松无敌了。
与其说男爵在用自己血统战斗,其实更多是靠装备,所以就没有塑造出魔对魔的那种危机感,这其实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直接影响这片的核心另一缺点是总感觉转场或者说剧情推进的节奏很奇怪女主太漂亮了,不过男二探员也是把我雷到了,直接想泡男主的马子,总之他和女主的线看着非常奇怪。
其实单看男女主的情感线还有点意思的,平常大大咧咧又霸气的男爵在女主面前腼腆小孩子气的反差感俨然一副宠妻狂魔的形象还有很扣分的地方是哪呢,结局太烂,首先是女主快被献祭而男爵又快被黑化那里,反派居然就把扭转的道具丢地上????
最后反派法师化身巨型怪物,本以为大战一场,结果直接重武器秒了?
下个月12号,《地狱男爵:血皇后崛起》即将上映,距离上一部电影《地狱男爵2:黄金军团》已相隔了11年之久。
在那之后,原定的三部曲项目由于资金问题而搁浅,随后不了了之。
也正是在那一年,漫威凭借《钢铁侠》的一炮打响从而拉开了「漫威电影宇宙」的序幕,直至今日超级英雄电影仍是全球最吸金的商业类型片。
而相对于现今如日中天的漫威和DC,「地狱男爵」所属的黑马漫画公司也许并不怎么知名。
但若是告诉你这个公司手握《异形》、《终结者》、《铁血战士》以及《机械战警》等作品的漫画版权,想必你也会对其刮目相看。
与其他耳熟能详的超级英雄相比,这只红皮魔鬼诞生较晚,登场于1993年的圣地亚哥漫画节,次年才在黑马漫画出版。
其作者迈克尔·米诺拉虽然也曾在漫威和DC供职,但真正的代表作却是「地狱男爵」。
这一系列以关于超自然现象的冒险故事,以及强烈的个人风格,深受读者欢迎,并成为了黑马漫画的招牌之一。
尤其是主角地狱男爵,身上流着恶魔的血,却又皈依了善良,是个亦正亦邪、具有反英雄特征的人物。
一个具有黑暗属性的超级英雄,一个沉浸于魔幻现实主义的导演,这样的组合简直是天作之合。
众所周知,吉尔莫·德尔·托罗是个不折不扣的宅男,对漫画、手办、怪兽、机甲、特效无不痴迷,而对怎样把以上种种搬到大银幕更是狂热。
事实上,早在2002年吉尔莫就开启了漫改电影的经历,他执导的《刀锋战士2》为新线公司在北美取得了八千万美元的票房佳绩,不仅奠定了他继续执导这类电影的信心,也让好莱坞看到了他结合黑色题材与漫改英雄的能力。
据说原本他想拍摄一部怪兽电影,但一直苦于找不到投资,因而能够接拍《地狱男爵》也算是圆了他多年以来的梦想。
为此,他还说服了制片方将主角给了自己的御用爱将朗·普尔曼。
吉尔莫擅长创造不存在的世界,他认为电影画面的本质在于创造世上不存在的东西,比如新的生物或者时空,所以漫改电影很对他的胃口。
以现在的眼光看,也许《地狱男爵》的特效显得相对粗糙,然而不以CGI特效为主的画面风格反而却是这部作品最大的特质之一。
吉尔莫最早就是作为特效化妆师出道的,因此本片在他的一双巧手下,通过精良的化妆和场景设计,使得很多画面达到了当年电脑特效的效果,地狱男爵的形象就是最好的例证。
并且除了沿用原著中的生物外,他还亲自设计了影片中许多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丰富了异世界的表现力。
可以说,这部作品有着十分鲜明的吉尔莫印记,节奏较为缓慢,又集合了搞笑、恐怖、哀伤、狂野的氛围,与时下的超级英雄电影迥然不同。
通常情形下,观众只会对人类角色身上所具备的善恶本性感同身受,但若是角色变成了天使、恶魔、机械、怪兽的话,其特性往往会显得片面或者模糊。
于是,吉尔莫将本片的侧重点放在了地狱男爵这一角色的善恶交织上。
观众可以看到他的强大、他的桀骜、他与火女丽兹的爱情、与人类老爹布鲁姆教授的孺慕之情、在善恶两性之间的挣扎,以及影片中多次的设问——是什么使一个男人成为真正的男人?
虽然本片的票房情况并不太理想,但在风格的确立和经验的积累上仍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才有了四年之后《地狱男爵2:黄金军团》在故事、特效方面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
数年前曾有消息说吉尔莫有望担任DC旗下《黑暗正义联盟》的导演,他也确实参与了编剧,但直到现在这个项目仍没有落实档期,而且导演人选亦悬而未决。
不得不说,从风格、经验而言,怪才吉尔莫应当是比较适合这部电影的导演。
作为他的影迷,期待将来或许会有峰回路转的一天。
♑
标题不能为空剧情衔接节奏很快,少量台词显得刻意,但在当年看电影的人或许不那么在意套路。
塞尔玛真的好美,她的眉毛和睫毛,哦…漫画风格很强,商业片这么吓唬小孩我就很满意了,H.B.一个纯粹的鲁莽糙汉,被人类养大的恶魔,养了无数小猫,还把自己的角磨成那样,这个我心头好一般的设定,放在近年的大荧幕绝对是超级成功的暗黑系英雄形象。
谈恋爱戏份过多,符合特定受众口味(是我丽兹刚回来那一幕,H.B.把一个液压缸往特勤局老头身上砸,砸碎玻璃扔出来,众人失望地散去,迈尔斯给了一个眼神让他自己体会,H.B.在原地无比兴奋又上前搭话。
我怎么感觉恶魔之子理应如此可爱?
Abe和纳粹军官的设定对非漫画粉也很新奇,还有那把要加载亮灯搭了两条人命才敢发射的枪…不过,不得不说特效部分现在看也没有出戏。
陀螺真是一个会认真做商业片的好导演,近物的手法和境深都让人特有感觉。
总之00s的片子就是容易拍得好看,冲那画质我就能三颗星往上打。
本来很期待Cult血肉糢糊,没想到吃了一堆糖,其实写评的时候我才看到90分钟,听说结局太仓促?
不过我想前面节奏都这么快,应该也不能。
这会儿还算是重剧情吧。
就这个糙汉,身上有无数人性的闪光点,他的性格成型过程中或许因为物理原因上和人类的鸿沟有些格格不入的疏离与芥蒂,但他勇于做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cliche),对人性的探索似乎永远不会停止,它的善良照耀着本轻哥特片合家欢的结局。
我很惊喜,并且因他度过了快乐一天。
开篇:奥里乐哈(七大乱世魔神)被封印在水晶天牢。
1944年,光头男用一个人造手臂,想要召唤乱世魔神重回人间,结果计划失败,光头男被吸进洞了,纳粹男也死了。
(后来复活和瞬间隐身都是光头男在操控他的尸体)但是也有其它怪物顺着入口,已经来到了人间,地狱小子就是一个。
我觉得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寄存在光头男身体里的怪物。
(光头男知道它的存在,甚至是在它的指引下做事)纳粹男和纳粹女把光头男复活了,故事背景交代到这里也就暂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的剧情就比较简单,最后地狱小子认清了自己的身份之后,用手臂打开了入口,这才是真正的钥匙啊,比开头那个人造手臂牛逼多了。
不过光头男解封出来的怪物,真的弱爆了,被秒杀。
其实这样看下来,故事很简单,但是为什么我会觉得很好看呢?
因为这些角色自带“幻想欲望”,比如说光头男是指的拉斯普京,那么关于拉斯普京就有很多故事可以展开说。
纳粹男指的图勒神教首领,那么关于图勒神教,关于希特勒,也有很多故事可以展开说。
再比如奥里乐哈,混沌七神,它的故事也可以展开。
还有鱼人,还有火女,还有超自然现象研究与防御局,这些都是自带“幻想欲望”的,所以看完之后我们会忽略简单的故事,反而会期待更多的番外故事,这就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地方。
作为一部娱乐片来说,我觉得完全合格,并且相当满意。
我是看完2以后,才看得1,但并没有觉得2比1高明到哪里。
看完水形物语来看看鱼人,人物设定真TMD帅!
这部2004年的电影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感觉还要重启这一系列的。
如果重启,想要超过前两部的话,真是个大大大的问题。
今天看是因为看了水形物语后想起了这里面的鱼人而来的,水形物语的配乐真是太好了。
好了,怎么说成水形物语了呢!
😈:这里面的人物都非常有个性,鱼人,男爵,男爵女友,小特工,反派杀手,父亲,怪兽、、、、、、都给人留下了足够回味的印象。
特别是画妆,造形不亚于现在的电影,总体来说7分有点低了。
应该能到八分的。
其实在这之前我没有看过Hellboy的漫画,所以在看到这些`颇带古怪得来又COOL的人物时`还真是感叹了一下`老外在道具上真下功夫`如果这种片子在中国做`不弄上几个游戏画面一样的CG`真对不起这个片子`尤其是里面那个`希特勒头号杀手`带着面具一样的家伙`还真是帅`另外`女角角也非常漂亮`有一种`让人沉沦的感觉`怪不得红色大块头的弱点就是她一个啦` 在情节上面一般漫画改篇的电影看了开头你就知道结尾了所以没什么可说的`本来看这电影就不在乎它的情节了`说真的没什么闪亮的地方`倒是Hellboy跟踪女主角的时候`跟一个小孩子诉苦水那段蛮有趣,其实男人吃醋也很可爱啊`我可没办法象他那样伟大`哈哈` 其实我总觉得被骗了因为我一个朋友说`这是他看了魔戒以外非常棒的电影`可能期望太高或者观点不太一样吧`没能给我刺激的感觉`不过看来休闲倒是可以`
娱乐性比不了第一部,视觉效果做的也不够大气,插曲不错,那个小跳豆不错,吃人的小虫虫,还有双头怪也不错,但,仅此而已。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7.0/北影节第五部 清冷 肃杀 叛逆 逃离 移动长镜头组成了全部内容 配乐很紧迫惊悚 无睡点但无共情处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最喜欢被村民追车那段,我果然还是个只能看到表面运动的肤浅观众( ´◡‿ゝ◡`)9.25 不断想到姑娘给路边遇到的女人摄影,直到女人不耐烦的回身查看女孩才按下快门,她要的不是面孔而是情绪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很独特的公路片,辽阔国土之下,父女关系的疏远,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显得如此逼仄;两人仿佛在轮流争夺车的使用权一般的生活,父亲以父亲之名,始终对女儿颐指气使;万花筒小夜灯、形形色色的过客的拍立得,发圈,使女儿无声的抗争。冲动的导火索是父亲在女儿丢在一边,毫无顾忌地向过客宣泄欲望,既自轻父亲的形象,也无父亲的担当。太多镜头与调度都令人不明觉厉,开头的横摇,女儿的突兀入场;稳定的拧焦;场内场外的声音空间……女儿对背影的执着,否认了人直面彼此的可能性
2024BIFF,6分,下班赶过去,困兮兮的路上在出租车上睡觉。在那一块迷路了不知道怎么走,好在群友及时指导我,男朋友又因为poopoo迟到了。片子就是剪成一个三分钟视频就能大致看完那种,一种风格而已,俄罗斯式美感,宏大粗粝壮阔。回到家都累死了。女主角长得好像[怪奇物语]的小11。
#10537 #14th BJIFF# 2023电影人双周入围。差点以为是索科洛夫弟子的作品(不仅地理上有重合,气质真有点像哎),一部当代俄罗斯的洛丽塔,对俄罗斯广袤大地和荒凉的后社会主义风景捕捉得十分到位(中间还经过高加索地区了,确实听到格鲁吉亚语),最后的白海风景也真的很壮阔。流动电影车和盗版DVD真的是最迷影的故事了……#年度佳作候选#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沿着老塔的脚步走来,往凯鲁亚克的方向走去。
人物立不住,但胜在拍得好看,情绪贯穿,完成度高。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0421北影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