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不是关于一条狗,是关于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形成和发展:妈妈爸爸的婚姻,爸爸妈妈的事业,妈妈的流产,孩子的出生,妈妈繁忙的家务活,爸爸的中年危机,马利的离去。
这个家庭总是那么闹哄哄,暖烘烘,那么的实在和平凡,那里却是最动人的地方,是间full house。
马利是条狗狗,也是他们家的一员,夫妇两的第一个孩子。
外国很多夫妇在决定养育子女前都喜欢养狗,看看自己是否能承担起生儿育女的责任,所以狗狗就是他们的孩子。
马利是个有“小儿多动症”的可爱的孩子,他很爱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总是给自己的父母带来众多难题,但大家总是宠着他,对他无限包容,尊重他的个性发展。
他也作为家庭的一员经历这个家庭的笑与泪,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爸爸每天下班后都会静静地坐在车子里透过窗户看着自己温暖的家,影片透过这个窗户来展示每个阶段的主题,镜头十分动人:那里有美丽的妻子,可爱的狗狗和孩子们,那是一幅又一幅美丽和谐的画。
当然这幅画有时也会因为家庭遇到波折而变得冷清。
之前就一直打算力荐朋友们看这部电影,因为事忙没有时间写博,也没有时间跟别人聊天。
结果这个“推荐”一直悬在心里。
我只告诉了她们,我看了一些东西,改变了某些“人生观”。
并不言重,我看了《马利与我》后的的确确改变了对人生与婚姻的一些看法。
到了这个年龄开始经常和朋友们聊起一些婚姻的话题,其实很多都显得如此的荒诞,而且互相误导,那一切一切的条件很无力亦很没说服力,其实最幸福还是嫁给自己喜欢的人。
婚姻其实是非常讲求义气的一件事,没有情何来义?
我们有时只是被短暂的不理想或困境蒙蔽双眼,我只想告诫姐妹们别无情无义地出嫁。
看完这部电影后心中忽然腾起一种想法:跟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组织一个家庭是比沐浴阳光更要温暖幸福的事。
(这句或许是我在公众场合说过的最肉麻的话)
首先,不要被这个简单的电影名字误导了,其实这不是一部典型的宠物电影。
与《零下八度》、《导盲犬小Q》那样的片子很不一样——所以在类似影片推荐里,我没有写上一部有关宠物的电影。
是的,这部电影里没有忠狗救主,没有狗狗大战坏boss,甚至没有刻意去描写主人与狗之间是如何的亲密无间。
这倒正是我喜欢本片的地方。
影片实际是一部家庭电影,有关如何建立家庭,如何在事业、家庭之间取舍,那只叫马利的拉布拉多犬,其实只是把主人公生活贯穿起来的一个符号:找一个心爱的人,生几个可爱的孩子,养一条漂亮的大狗,拥有一处大房子,做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这不就是标准的美国梦么。
也许正是这种平淡是真,这种对美国梦简单平实的描述,才能让这么部不大的片子拿下了1.5亿美元的北美票房。
如果仅仅是为这条拉布拉多犬最后的离去而感动,那其实大可不必看这部片子,想必《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这类更能让你哭得稀里哗啦。
影片的男主角在结婚之后,不希望妻子马上进行她想要一个孩子的计划,于是听从朋友的劝说养了一条狗狗。
说到底,这个男人还是处在“孩童”的心态中:他的梦想是做个出色的记者,满世界跑,与危险作伴,写出轰动的报道来。
然而事实却是他无意间成为了写情感絮语的专栏作家——多亏马利这条被称作是世界上头号坏狗的家伙,让他的生活有了丰富的色彩。
这家伙因为扑倒了相信“狗性本善”的训练师而被开除出狗校,气走了号称喜欢狗的看家小姑娘;一打雷下雨就不停地狂叫;带它出去居然差点跳出车窗……随着这只淘气“恶”犬的长大,孩子一个个降生,主人公陷入了一种混乱生活的恐慌,他担心自己被困在这种生活里,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和自己老婆吵架,差点下决心送走马利;于是换了地方,换了工作,换了房子——但仍然感觉不对,做了记者却又怀念起可以自由发挥的专栏作家时光。
生活这事儿,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想象中的光鲜漂亮很可能只是个幻境——就像马利这家伙,带来了如此多的麻烦,却最终让你明白它仍然是一条真正可爱的狗,值得与之相伴一生。
主人公在不断折腾之后,终于消停了,释然了,成熟了。
马利也老了,它不再闹人,甚至几次独自跑出去,长久地躺在树下,平静等待着那个时刻的来临。
当结尾主人公带着年老的马利去看医生,一人一狗坐在金黄的原野上,远处有美丽的夕阳、间或一两个骑车的路人,你会觉得他们是一个家庭,一对儿朋友——不管有怎样的生老病死、沉浮变换,有家人、朋友和一条狗,这就是最完美的生活。
对了,喜欢《穿Prada的魔鬼》的朋友一定要看看本片,因为都是一个导演的作品,同样具有流畅、有趣、清新的风格,不时带着点讽刺或者小幽默。
还有就是欧文•威尔森和安妮斯顿表现得都很不错,虽然还是本色演出。
安妮斯顿在片子里很显老了,倒是很符合影片那种真切的感觉。
其实我一直很关注这种题材的片子,因为喜欢动物。
可是老实说,这部片子真的抓不住我的心。
我承认到最后我是很敷衍的才把这个片好不容易看完的,所以没有很好的体会到老年马利离开那段感情,和以前看导盲犬小Q 比起来,我的眼泪真的是不能比。
可见这是多么打了折扣的抒情,不地道的抒情。
本身我是一个养狗的人,我很喜欢狗还有其他很多动物。
我想一个爱动物的人一定会有个善良的心,但是这不应该是纵容。
片子中的马利其实是可悲的,作为一条宠物犬,他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
最起码我知道拉布拉多犬的性格一般会被说成是性情温和、聪明听话、容易训练、活泼好动、忠实主人、服从性高的狗狗,但是这些和这部片子中的马利却完全没有丝毫关联。
这是一个根本不会养狗的家庭,但是片子中却不站在这个角度叙述,而是将马利描绘成本身就是恶魔的形象,仿佛和教育无关。
这样的一条狗如何让人喜欢??
我家的任何一个宝宝和马利比起都是乖得不得了的天使。
爱狗的同学们可能看的时候会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这分明是一直家养狗的悲剧。
这样一条宠物狗没有被抛弃或者什么的真的已经很奇迹了。
从这点来看,片中的夫妻俩是多么的不负责任,是你们把一条原本驯良的狗狗惯成现在这副恶魔的样子。
所以后面发生的那些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抛开这些,单纯来看这部片子,感觉画面很旧,安妮斯顿的演出也毫无闪亮之处。
真的很平淡。
开头算是轻喜剧吧,还不是特别喜人的那种。
后面对生活繁杂的刻画不够深入,滞留于角色的自导自演,而不能够将生活情节很好的烘托出来,好像只是两个人拌嘴,生气而已,没有什麽内容。
总之,我慕名而来,却非常失望。
这部片真的不怎么样,要看,去看小说好了。
这是第一部写的影评,一直喜欢短评,在有限的字数里表达自己对一部片子的感受,似乎方便快捷。
现在看来,是不是太方便以至于压缩了自己的感情。
最近几年似乎关于人与狗狗的文艺片增多,超级催泪弹如《和狗狗的十个约定》《忠犬八公的故事》等,都只闻其名,不敢见其真身。
怕哭点低的自己情难自已,内心深处更怕的是动摇自己想养一只狗狗的想法。
这部片子看下来,并不让人觉得有多煽情,平凡的夫妻养了一只过动症的拉布拉多犬Marlery,在养育它的过程中又迎来了三个BB的诞生,只是狗狗的寿命天生注定会早早离去,所以影片的最后不可避免的是主角一家送走Marlery。
有闺蜜说只喜欢大狗狗,我则大小不拘,看了这部片子,要提醒她大狗狗适合两个人一起养,不然娇小如她体力可得加强。
不过倒有一种冲动,想以后养只大狗狗,陪着自己和家人,特别是小孩,那种画面让人很有感觉,仿佛多了一个孩子。
我们这代人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成长,童年似乎寂寞很多。
影片中有个镜头是Marlery有一晚与小儿子同榻而眠,另一个镜头则是客厅中Marlery陪小公主一起在地毯上玩耍,我想就是这几个镜头让我明白了我闺蜜的感受,这样的大狗狗不仅是伴,更是一种安全感。
爱是互相的,正是Marlery和主角一家十多年的陪伴,才有这部影片的产生,真实的故事更加让人在冬日里觉得温暖。
这部片子很适合我现在想要寻找的心情和状态,多感受下这世间的温暖和爱意,才有勇气面对现实的残酷和寒冷。。。
马利我们都可以养的很好,还怕养不了孩子吗?
其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如果我们不去太在意他,总有一天会解决的。
娶个老婆,住个大房子,养一条狗,生一群孩子,还有两辆汽车,这是当年新东方课堂上某老师描绘过的美国生活。
虽然现在回想起来,当年讲课的哥们儿其实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但要命的是人家有理想啊。
看这部电影是冲着安妮斯顿去的,同预想的差不多,演技有进步,但并不是主角,在电影事业上夺取奥斯卡的距离似乎依旧遥远,这其实是一部讲述“我”和狗狗的故事,那条性格奔放的狗才是主角。
看别人的影评,说是感动的哭了,因为故事朴实无华,但似乎又处处充满了平淡生活的感动。
一家人在Marley葬礼上的表现煽情到了极点,有一瞬间,眼泪真的就要完成使命了,但心里琢磨琢磨又不对味,与狗狗朝夕相处,有深厚的感情容易理解,但影片的表现似乎是这种感情甚至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让人顿生无限悲哀。
一个资深的新闻从业人员,就可以住带游泳池的大房子,可以负担三个孩子的费用,还有可以养活全职太太的生活,以及两部汽车,这就是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图景,让人心生羡慕,又忍不住妒忌,人出生就是不平等的,有人可以住在那么如画的海边别墅,而非洲穷苦人甚至还喝不上一口干净的饮用水,更为不平的是,这种差距,是很多人一生都无力改变的。
共同住在一个地球,面临着迥异的生活图景,一家人可以为狗而落泪,但还有很多人为生存而焦虑。
美国人也许是占有了太多的资源,普通的中产阶级都住上了那么宽敞、豪华的别墅,突然想起之前看过有人对美国金融危机原因的评论,所谓次贷危机,就是你没有付出那么多劳动,或者你付出的劳动根本就没有那大的价值,但是你还要住豪宅,更直白点,就是你不想劳动但还贪图享受,结果就产生了泡沫。
通过电影的方式,顺着时间的脉络,夹杂着生活片段的叙述,并以此来表现生活的平淡和真谛,是对电影讲述能力的巨大考验,妄图在不到两个小时的胶片时间内展现跨越很多年的生活的真实面目和生命体验的累积,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当你占有着不平等的资源,过着富足的生活,身在福中还刻意表现生活的平淡,对一条狗郑重其事的大发怜悯和哀悼时,突然就感觉这个场景透着无可救药的伪善和堕落。
任何一个家里养过狗的人,都会明白其中有关狗的故事。
但即使没养过狗的人,看到这些也会有共鸣:从新婚进入婚姻的过程,从有理想事业的青年到适应生活、适应环境要求的成熟人,从对家庭、宝宝的期盼、幻想到身在其中的快乐、无奈、努力以及主动、被动的适应。。。。。
最美的是一起面对,一起解决。
我突然想,事实上,我们的父母曾经也那么过来,生活对每一个都一样,不断给你制造麻烦、也不断给你惊喜,希望你能真正坚强,并感到快乐。
我看了太多人狗情的电影,这部算是上乘之作。
我在想,导演是怎样让人和狗之间的感情如此强烈?
因为它并没有花太多笔墨去描述人和狗的情节。
很多时候,甚至狗只是一个配角,一个生活的调味剂而已。
却值得他说“I love more than anything”也许就是结尾中提到的狗对人无所附加的爱吧?
还有就是他陪伴你度过你的生活,参与到你的生活里。
从新婚到怀孕,再到搬家,所有生活工作上的开心难过都与他一起分享。
他不见得是主角,但是却是你生活的一份子,就像一个朋友,一个爱人。
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吧。
电影很优秀,没有刻意刻画人和狗的感情,反而大力描述主人公的生活遭遇,很自然地就把人和狗的感情连在了一起,我想这也许就是此电影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其实,电影注重探讨了人们生活中总会遇到的难题。
所以,即使把狗的部分从电影里拆除,它一样会是个好电影。
突然我也想拥有这样的一条狗,能够陪在我的身边,跟我一起看看电影,散步,一起去海边玩耍。
只是说说笑和寂寞吧。
我自己都管理不好自己,怎么可以去照顾别的事情呢?
后记:虽然我家修狗没有马利那么夸张,但是小柴真的很容易让我指不定哪天崩溃
看了那么多宠物电影,这无疑是我看过最棒的宠物片,同时,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讲述亲密关系&家庭故事的电影之一。
马利在我的眼里,从某种程度上,它并不是一只修狗,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而是一个类似于自闭症孩子。
养狗之后,重新看这部片子,明显发现对我来说这就是一部亲情电影,对于我这种会因为某件事突然滋生出焦虑情感的人,其实并不适合养狗,更别提孩子了。
由于做不到片中男女主的程度,更加觉得他们拥有太多太多人类所缺少的美好品质了……基于大陆总体狗饲主的养狗负责程度来说,我算得上是均线了(大概);但是由于我自身的问题,我几乎是达不到next level了。
有可能的话,我真的希望准备养宠物养娃的人类都能看看这部鲜为人知的、引人发笑的但事后想想不太对劲的现实主义“宠物电影”。
最爱的镜头
“噩梦”的开始
Dear Marley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我已经知道你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狗,你真的咬坏了不少东西!真的希望天堂的一切都可以让你尽情撕咬,I love you forever!Goodbye Marley!******一只狗不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聪明是是愚笨,你用你的真心去爱他,他也会报予你以真情.茫茫人海有几个人能做到那样?大千世界有几个人会让你觉得珍贵,纯真和特别亲密?有几个人会让你觉得生活如此的...无与伦比?感谢所有像marley一样用短暂的一生,带给我们无尽快乐的puppy.
有点太长了...还是导盲犬小Q更好看点
狗是配角好么。。。。
因为自己也养狗的关系,并且我的狗狗也已经十岁了~~所以,看了这个更难过~~尤其是最后,那个狗的习性就是死也不会死在家里,看到这个~~我T_T
our life is wherever we are
狗狗就像孩子,爱人或者亲人,会让你开心,会让你难过,会让你无奈,会让你恨的牙痒痒,也会让你的生活变得珍贵起来。这就像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那些你爱的和爱你的。PS.我好喜欢安妮斯顿~
希望那些某些官员看到这个片子,希望希望可以颁布更多政策,保护管理狗狗,让他们和我们生活的更和谐!狗对主人不止是一直狗而已!
on the flight back to HKG. 低能又喊到豬頭, 喺 飛 機 喎!!!
上当了 这根本不是一部喜剧。
本来不褒不贬打算给个三星半,但是最后的结局加半星。毫无意外的哭的稀里哗啦。不离不弃的亲人间的情谊体现的很不错。即使我们迷失了自我,即使我们累得崩溃,但是,所有瓜分掉我们时间的那些人和事,最终都变成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看哭了。對於我來說就是好電影。
只要你把心给它,它就会把它的也给你。有多少人能让你这么说?
安妮斯顿,您敢再老点吗?
关于狗狗的影片我通常比较宽容,即便是一只长着狗狗模样的魔鬼,我也还是会给满分,有谁能让我们觉得纯洁和特别?它像一个孩子,可是它却要先离开。所有养狗的人看了都会哭吧…… 平凡却幸福,幸福却有很多无奈,这就是生活,要在平凡中寻找快乐。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它完完全全是我想要的生活。就是
狗和小孩一样,有养无教又吵又烦但爹妈还宠的不得了和别人说话也是十有八九关于它,很惹人嫌的,如果它年轻的时候就死掉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但它是老死,时间真可怕。
狗狗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愉悦了主人的人生也辛福了自己的狗生,很温馨!
对狗没感觉
人狗总是情未了
去年冬天看的片子,让我感触最深的却是二见钟情里的一句话"life doesn't always turn out the way you planned."个人觉得是拍的超级写实的一部剧,推荐新婚的姐姐去看。生活不是计划的,是一部部走出来的。其中的酸甜苦辣冷暖自知。ps:我喜欢那只神经病狗狗~~~
not my cup of tea
没有想象中好看,看了有点沉重,有点烦躁,马利老了,蹦不动了,也没法再不懂事没法再捣蛋了。这种伤感让人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