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鬼殊途,可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把鬼描述的很强大,很可怕,一个人在拥有物质体与精神体结合状态的时候都不能怎么样,更何况是在失去了物质体,只存在精神体的时候。
像《第六感》中一样,鬼找到人,仅仅是因为他们需要帮助,而电影中的鬼如此强大,她需要吗?
一直不明白影片中关于克洛伊被恶魔强暴的情节与主线案件有什么关系,难道仅仅是为了证明超自然现象的存在,但为什么通过恶魔的纹身能说明另一个凶手有相同的纹身,难道这都是瑞秋干的?
“你没有在听”“你只是用你的理智在思考,没有用心去聆听。
” 理智的判断,与内心的呼唤,谁才应该是主导,有时人似乎仅仅简单的把他解释成规则与人性的选择。
聆听的不是话语,而是话语所传达的意思。
想起在《超时空线索》里面有一句话“假如你要向别人说一件他不会相信的事,你会怎么做。
”“我会试试看”要永远抱有希望,努力去做就行了。
“这就是他所看到的世界”一个扭曲模糊的世界,这有时也是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被自己的理智、感情与世界观扭曲的世界。
记得莫泊桑说过一句话“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
”你所看到的,所判断的都已经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已经被你的大脑所加工过的世界,也许,这也算是“道可道,非常道”吧!
“你不能信任一个认为你是疯子的人”信任在此时似乎是相对应的。
故事环环相扣!
I don't believe there is guost,but the soul!
"not alone” “不要一个人"这句话一直出现在电影里,三次,一次在凶案现场,一次在女主手上,一次出现在一阵雾气中,让人感觉编剧想替所有伤心欲绝的受害亲属告诉孩子们,最好不要一个人。。。
要保护好自己。
......电影一开始只是克洛伊的镜头,让人感觉她很疯狂,很可怕,她叫嚷着,觉得没人相信她,她很绝望,明明一直被变态侵害着,却无法说服别人来帮助她,她的思绪已经被逼得混乱,她已然被逼到开始不明白自己的感觉,她被强奸,却无法避免,所以她开头说着疯人疯语,但她只有剩下可怜的本能去知道自己是不喜欢的,她把变态叫魔鬼,的确,这个该死的混蛋的确是,但变态或者魔鬼是可以隐藏的很好的,包括他们的意图,他是她老公的最好的朋友,也是她最相信的人,(她甚至选择他来分析真相)但最后事实告诉她,这个“好人”不仅是凶手,还想强奸她,因为凶手只是凶手,他不会告诉你他是,也不会告诉你他想害你,更不会因为你和他的交情而对你有什么改变,事实上,是他自己迫不及待的告诉女主:他是凶手,只是因为这是个犯罪和解决他想犯罪欲望的好时机。
其实,事实上,有很多的可怕的犯罪都来至你相信的人。
再说另一个受害者瑞秋,她一直只是以可怕的面貌示人的厉鬼,她甚至举起刀,刺伤了女主,她的表情愤怒,害怕,伤心,不是因为她可怕,只因为她只被剩下这样的表情,但她却帮助女主逃出,最后摆脱那个变态的丈夫,变态的好友,剪短了温柔或温顺的长发,独立的开始新生活,而相比她两人的歇斯里底,那两个看起来正常而聪明的变态斯文,衣冠楚楚,形象良好,“像”个好人。
让我一度为女主失去那么完美的正常生活而抱不平,为她的看起来仁爱的好老公死亡而为她伤心。
还有那浴室的一场戏,也很特别,进门时,护士说“洗清你的罪孽吧!
”我纳闷,为什么她要如此来说。
在她洗澡时,我明白了,其实鬼魂选择她,还是因为她是变态的妻子,但她却不相信受害的歌西卡,她太聪明,只用大脑想事情。
是个有罪的旁边人。
而洗澡时,鬼魂出现,她的身边的脸变成那泼水后的镜中影像,而鬼魂刺伤了她,用她的轻伤洗清了她的罪孽,就如受洗的流程一样,有一种仪式感,也第一次在她是她时,告诉她“not alone”。
"克制是很重要的生存工具,没有它,歌西卡不可能活下来。
..."那个变态如是说,当这个女人被他侵害时,他只是觉得这个女人什么都做不了,所以只能克制,受害者克洛伊的克制换来了什么?
只是她一再被变态侵害的机会。
受害者的无奈的忍让只是换来了变态上帝般的良好感觉,这个感觉太好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变态的同伙。
另一个变态如是说。
这个故事,很恐怖,也很美好,这是个鬼英雄的故事,但这个世界是没有鬼的,有鬼,也是不能做什么的,这个真实的世界只有克洛伊,那个疯女人,说着没有人相信的疯话,一直被侵害着,都快被逼疯了,还是活下来了。
但我能看见她重新生活的笑脸吗?
很难。。。
就算这个美好的神话故事街边也还有一个小孩。
不被人相信的真相只是幻想。
但谁都不相信的就只是幻想吗?
在网上推荐的30部值得一看的心理学电影中,《歌西卡》绝对排不到烂片的第一名。
不过真相从米兰达这个优秀的心理医生被认定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后,很明显可以感觉到她丈夫是存在问题的。
不过就是这部烂片还是给了我一些启示的:1,精神病人的话不可完全不信。
2,对鬼神一说依然保持敬畏。
3,每个人内心都有善良和阴暗的一面,对阴暗面的接纳是很重要的。
如果只是一味的排斥和恐惧,反而给予这种黑暗性格很强的生存原动力。
而对于一些曾经罪恶深重的人,如果有一天他告诉你我要改过自新了,我想保持警惕的同时暂时相信是不错的方法。
连同之前喜欢看的电锯,我明白了,不经历大恶,是无法做到真正的大善。
目前的心态对于所谓的大善不予强求,只求小恶小善做一个平衡平凡的人。
4,引用最近了解到一个新理论,在关系中成长在关系中看清自己,这部电影给我的疑惑是,为什么道格作为一个精神病院的院长,同时身边的老婆是优秀的心理医生,自己却存在相当严重的性变态心理?
是他曾经的经历太过痛苦,还是两个人不可避免的都陷入了逃避的怪圈。
道格逃避到用性虐去发泄,米兰达也许在生活的点滴中也早已意识到道格的问题。
于是最后的结局就成了2个人的悲剧。
总结下,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想做的事情,如果一直不去完成它,它也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也许是你非常排斥或者害怕到来的方式,帮助你去完成内心的愿望。
犯罪心理学为主题的电影 女主还蛮好看的 这是需要动脑子看的电影 一直觉得不论美国电影还是电视剧 都是要认真看的 不然刚讲了个啥都不知道 言归正传 电影一开始讲的是女主是个心理医生 她跟一个女病人谈话 大家都觉得那里边的人都是疯子 都在讲自己的幻觉 但正是女主自己亲身经历之后才明白 被别人怀疑的人也许才是真正知道真相的人 自己一直相信的丈夫也不一定就是你所看到的样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黑暗不愿让他人所知的一面 嗯 不咋会表达 就是好看 是我喜欢的类型 ps有些略微血腥一点的画面 胆小者慎之
亦幻亦真。
豆瓣所有影评都忽视了米兰卡丈夫的死因。
米兰卡确实有精神病,杀死丈夫是因为直觉知道丈夫的恶。
为了不被抓进监狱,利用心理学技能使警方把自己归入疯人。
然后逐步找到另外一个元凶。
米兰卡是一个患有幻想症正直勇敢的精神医生。
这种幻想症又是理性直觉的形象化投射。
深邃!
冲着犯罪心理学的理由而看的,那忽闪忽闪的蓝色灯光确实很让人揪心。
那个满脸血渍头发乱糟糟的女鬼,每次想要看清她的脸就被她的嘶吼吓到。
总之,气氛营造的很恐怖。
可惜,这不是犯罪心理学,不过是鬼上身而已。
只是中国版的那些鬼一般都很冤屈很可怜根本就不恐怖。
老外的版本就顾不得冤不冤了,只要是鬼,就得吓死你。
囧 结论是 恐怖版的鬼上身申冤记。
这个用《鬼兆》的译名可能更合适,该片像《灵异第六感》和《犯罪心理》某一集的结合,不过更接近恐怖片。
因为整部片子根本意在吓人,而非前两者让人产生信服感,而且有几个镜头确实挺达到了恐怖效果。
女主真漂亮,健康有力的漂亮。
前半节像《灵》中杀死心理医生的那个浴室男孩那条线索发展开的剧情,比施高尔引导的主线少了不少温情,几乎纯粹是嘲讽人的理性。
后半部分30%左右吧,像《犯》通常发展的剧情想起看的《科幻世界》中那篇《眼魔》来着,看见鬼魅并不一定是眼睛有所不同,可能是某些机缘巧合。
事实告诉我们,多一点勇气,少给自己设限。。。
又名《歌西卡》、《鬼兆》!
乍看是鬼上身的恐怖片,其实是犯罪悬疑!
哈莉·贝瑞主演!
米兰达是一名优秀的犯罪心理学博士,就职于一家治疗精神病的公共机构。
她受到冤死鬼魂的信赖,通过鬼上身,她牵扯出两个杀人犯。
拯救了多个冤死的鬼魂。
利用“精神病院”(安定、迷幻)打击摧残正常人的手段让人不寒而栗!
犯罪!
悬疑!
惊悚!
难道本片真的仅仅是罪案惊悚么?
没有映射?
期待更多思考和讨论……
冲着心理学类的电影看的,结果却看成了鬼片!
呵呵。
有同学说鬼魂属于心理学,此言差矣!
鬼魂已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了!
心理学属于科学,鬼魂是科学无法解释的,一定要归到学科里的的话,鬼魂属于神学。
电影的结尾,被识破的罪犯惊讶的询问女主时,米兰达的回馈是:“你太相信逻辑了." 电影刚开始就播到精神科诊所老板,洋洋自得的自称“上帝”时,我就感觉“不妙”,当初就是被上帝创造的天使骄傲到可以自比上帝才被贬入地狱,成为永世受罚的恶魔。
这个老板是不是有恶魔的影子?
影片结局验证了我的感觉,估计也是导演或编剧的伏笔。
女主米兰达的身材真棒!
尤其是淋浴是露出的锁骨,很美!
镜头只露到肩部,裸体的镜头也是背影,处理得如此艺术,毫不色情。
米兰达被送到精神病院,欲要逃跑时,那一系列的动作,简直堪比全能运动员!
奔跑的速度,攀爬的敏捷,水池下的憋气,太强了,女主身手不凡!
电影放到44分钟时,猜到是鬼片了,米兰达偷偷的在被上锁的精神病院的房间里低声说:“如果你是瑞秋的鬼魂,就把门打开吧。
”门锁“哐当”一下打开了。
一个是精神科大夫,哦,不,还是老板! 一个是警察局的办案警察,却联手制造了一系列的沉重的罪行,多么讽刺,也许我们的现实世界就是那么的讽刺,拥有知识的人却对自己无法掌控,掌管权利的人却怀有深重的罪恶!
被迫害致死的少女瑞秋的父亲是一名拥有和弗洛伊德相似的大胡子的精神科大夫!
在他做梦梦到女儿在火海中痛苦挣扎的梦境时,却靠吃药治愈了这个“令人难解的梦境”---吃药后,就不再做这个梦了。
这说明,吃药耽误事!
尤其是精神科类的药,不能随便吃!
可能会掩盖真相!
而女主米兰达,不随意相信精神科大夫给她的定义,即使一次次看到瑞秋被火海吞没的“幻象”,也比较冷静,最终在自己强大的内心力量和瑞秋鬼魂的带领下,找寻到了真相!
最终解决问题的不是科学,不是法律,而是鬼魂自己的复仇加上人类真爱的内心,当然还有渊博的知识和顽强的身体力量!
所以,影片最后的小男孩,估计是冤死的鬼魂又找到了女主---谁叫女主不仅知识渊博还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善良的心。
人类,或者,人和其他物之间的沟通,信任,倾听很重要!
影片开头是一名在精神病院的少女和米兰达的惊悚的对话,米兰达一直自行判断是这名少女产生了妄想,直到自己被关到精神病院后,费力的和曾经的同事好友讲述事实却被判断成精神问题时才醒悟的。
哦,也许,我们真的不能只靠逻辑生活!
连环杀人犯的灵异版,总体还是不错的。片尾曲limp bizkit<Behind Blue Eyes>
她丈夫既然是她杀得,那她怎么脱罪呢?还有唐尼,前期以为是隐藏翻拍,结果后来发现就是个路人甲,悬疑过了,故事完全了,但是却不通顺
还是不喜欢有鬼的恐怖片啊
很烂,烂的结局都想不起了
美版异度空间?神经病患者是更接近上帝吧~
开始以为是心理片,然后发现大概是灵异片,看到一半又疑惑是惊悚片,三分之二处觉得可能是推理片,到了结尾才发现:我擦尼玛这还真是灵异片。妮妮和Charles打了好大一壶酱油,哈利贝瑞的演技太捉鸡了。
鬼上身的老套故事。克鲁兹的美艳是刻骨铭心的,小罗伯特·唐尼当年真是青春逼人,配得上这个“小”。
其实该片非常适合做成美剧,毕竟在最后女主依然保留了她的见鬼能力,虽然很不稳定,但也能通过这个去帮助他人,再加上她在心理学上也很有心得,还有一个喜欢她的舔狗,也就差一个与她合作的警方了。整个故事并不复杂,说白了就是女鬼借由女主去复仇的故事,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基本上能猜个七七八八,最后的同党也很明显是在警察和心理医生当中幸福二选一,但本片胜在恐怖和悬疑氛围的营造上,很多地方也足够的紧张刺激,尤其是逃出疯人院那里,可以说是玩的跌宕起伏,虽然很多吓人的方式猜得到,但并不影响观看效果,镜头语言和色调搭配也很好,导演很会讲故事,演员也都超赞,真的好喜欢哈莉·贝瑞啊,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门卫大哥放走女主的部分显得有些不太合理,在铺垫一下他和女主有什么故事,可能会更好。
冤有头债有主 找该找的人报仇啊。
是哪个该死的推荐的,浪费我时间
所以到底是破案片还是心理还是鬼片!?
HALLY演技不错啊~~独挑大梁!就喜欢这类来得不是很陡又有意义的恐怖片~~
不错
就记得behind blue eyes 这片尾曲了
克鲁兹演得其实比贝瑞好,她的角色也十分神秘。但很多情节让我摸不着头脑,女猪和鬼魂撕打一段到现在我也搞不懂她们干嘛要打,毫无逻辑。女猪在电影结尾处说:“你太相信逻辑了。”是啊,我也是太相信逻辑了,所以才觉得这个电影其实很一般。
是在告诉我们善恶终有报吗?睡在自己枕边憨厚的丈夫,居然是那么一个变态。真够郁闷的!更郁闷的是她就因为选错了丈夫,被卷进了那样的恐怖中,真是够倒霉的!不过,她到是替那些女孩报仇了,伸张正义了。
我喜欢看海莉贝瑞
很平凡。无亮点。肥胖败类。
还不错
有点扯淡!但涉及到一个问题,那些精神分裂、幻听、幻视的人里面,难道真的没有一个是的确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