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Numb3rs,总是喜欢分析里头的数学公式,但渐渐也留意到另一条暗线,就是CHARLIE 和DON及父亲的亲情,及他的同事們在劇情中透露出來的人生態度,戏份其实不多,每次点到即止,却有意无意给我许多启示。
比如有一次爸爸想搬出去住,因为他已经40年没独自生活过了,但后来他察觉到其实一个人的完全隐私,比起“下班后有人跟你说话”还是显得次要一些。
第三季关于棒球球员那一集,其中有个小男孩的数学头脑十分之好,用其对虚拟棒球队计算公式来赚钱。
CHARLIE说,其实你完全可以来学校当教授,甚至你可以把你的成果写成一本书出版。
但是那个年轻人笑笑的说:我不关心数学界的评价,我只是用它来赚钱而已。
呵呵,这一点倒是和俄国数学家佩瑞曼(Grigori Perelman)对庞加莱数学猜想所作的如出一致。
小阮在《比100万美元更重要的》里头说到“将一个创造性的学术思想,写成一篇严谨而且合于规范的论文,证明其中每一个细节,列出所有的注解和参考书目,再去投稿,等待审稿,然后修改,这真是很枯燥很辛苦很没有创造力的事情。
佩瑞曼也许会这样想,既然我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何必再在上面浪费时间呢,为什么我不去干那些更重要的事呢?
这说明,在他心里,生命的意义在于干自己想干的事,而不是那100万美元。
”我以前也觉得流芳百世,在某某领域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才是正道,但现在我不这么想了。
小河也说过:以前的理想是想精雕细作灌出可以永恒流传的专辑,现在觉得只要把每个现场演出做好就行了。
这种生活态度,可以说是醉生梦死,也可以说是大彻大悟。
都无所谓了,享受一时是一时。
我還熱切關注的還有Larry,這個物理學家對通訊工具的抵觸和無固定住所的怪癖以及和Maggan的戀情。
另外:应用数学系,唉,这五个字至今是我心头之痛。
假如,如果,当初我也看过此剧的话——现在是不是不至于这么挣扎?!
记得当时从入学开始我就异常烦躁,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进入大学还是要做那些数列练习,为什么要背那些数学公式,不是说应用吗?
我完完全全看不到希望,对那些数学书真是厌烦之极,我就是这样一个需要目标明确的人,如果没有告诉我它所在科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我怎么可能认真去学习?
这部剧集我们已经看到了第二季的23集,我对它的总体评价是不错的,涉及的案件类型相当广泛,不管案件因何而起,罪犯的动机如何,编剧总有办法搬出数学及物理教授出来,然后说上一大串我们很难听懂的名词,从而使侦破工作柳暗花明。
刚看完的23集却让我实在很无奈:美剧中俄罗斯人,阿拉伯人或是中国人总会轮番出现,经常也是被他们作为“邪恶势力”的代表。
这当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让我感到可笑而无奈的是,剧中的中国名字往往是台湾拼音,但受害者“Lim”来自上海,“Wai Gong”是公司名,“Li Po, Nan King”是来自上海的两条船,还有——“坏人”的名字叫做:“Steven Jin%tao”。
看到这个名字我可真佩服编剧的common sense,难道“Jin%tao”是姓吗?
再想到以前看到24和Alias中的中国人(使馆人员)说一口极不流利的带广东腔的中文,我真的想吐血......
我们都使用数学预测天气了解时间控制金钱数学不仅仅是方程与等式它是逻辑、是理性是使用你的思想来解决最神秘的问题。。。。
最经典的就是第一集。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电视剧吧,年轻的数学教授居然帮助当FBI探员的哥哥*计算*出了案犯的行踪。
数学不仅仅是方程与等式,它是模式的识别,模式的预测,掌握在手中,就是强大控制力。
Everything is numbers
上手第一季的时候感觉很炫,大概是没有看过类似的吧,把什么都可以归结到数学上去。
不过一路到了第3季也就没有什么新鲜的了,就算他每一次说的公式都不一样,其实也不大懂,所以也就一律当某公式来处理了,再说每次的关键地方都会用一些神奇的公式来解释,觉得有点跳跃性思维。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认真的看,虽然不知道他的公式到底在说什么,还是挺开眼界的。
每集还会搞点感情小插曲——不只是爱情,算是在乏味的案子中加了点味精吧,味道还不错。
还发现一个问题,美剧的感情戏要不就特暧昧(朦朦胧胧好几季),要不就特奔放(一见面就上床),真是走极端啊
一直以来我都是欧美推理探案类电视剧的忠实拥护者,与CSI系列和其他关于FBI或NCSI的不同,这是一个关于数学在侦破各种案件时的应用的故事。
虽然我对在剧中出现的各种数学公式和理论大多一窍不通,但还是觉得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剧集。
刚刚买了两本同济高等数学,因为这个片子。
可怜我三年没看一下数学啊。。。
忘完了。
恩,就这样。
看数学去了。
吸引我的不是那一起起案件,而是建立起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数学。
世间万物存在着理,各种离奇案件存在隐秘线索,数学就是这把破解迷局的钥匙,这个理。
很有意思,我们每个人理解世界的方法不尽相同,有人用关系去解释,有人用金钱去度量,有人用分子、用物理、用文学、用艺术,同样,也可以用数学。
但剧情之外的角色,却有点被数学这个真正的主角夺走了光环。
还得提下编剧,记得看到报道说剧情设计是大学专业教授参与,所以案件虽然是编的,但推理过程是可行可信的。
这种踏实求真的态度真的值得国内众多编剧好好学学。
本来以为只是数学+警察+物理,只当是听个故事,增长一点课外谈资。
结果这种题材都让我不能自已。
我的哭点还是太奇怪。
you know, in Finn's letter, he said that part of reason that he... (suicide), was nobody understood him. he said he feel so alone.what we do be certainly lonely sometimes.That's why so important that you understood what he's try to accomplishment.no way we gonna thank you for him.I could work on it forever, constantly pushing forward, still never reaching an end. You know, sometimes you want to think that things don't end.
观美剧闲扯之六——《Numb3rs》追这部剧之前很是犹豫了一番。
因为我不太相信靠着“数学”的噱头,能够把罪案剧连拍5季。
只是本季新剧老剧虽不少,质量却有严重下滑的势头,面临剧荒,只好将就了。
三季之后,我对它的满意度仍然偏低。
以“追看——爱看——好看——能看——不能看”打分,它介于“能看”与“好看”之间吧。
它的缺点在于含混。
主角 Eppes俩兄弟,当FBI特工的哥哥不够帅,当数学教授的弟弟不够怪。
编剧似乎在游移不定:究竟是让人物更“生活化”一点呢,还是更“戏剧化”一点呢?
第一季Don蛮像小苦瓜,在组里当老大,破了一个案子就成了被抽空的面粉袋哗啦瘫倒沙发上;在家里也得当老大,从小活在“天才弟弟”的阴影下,还得装得特有担待。
而Charlie呢,是个拙于交际离群索居的科学怪才。
两兄弟之间有些幼年时留下的莫名“心结”,但为了一个崇高的事业——破案,他们走到一起了!
(容我擦一把冷汗先)。
第一二季还浪费了不少胶片在两兄弟失败的恋爱上,最后编剧大约也怕观众们如我一样被整烦了,到底让他们和各自跟班好上了,这样一来,哗,他们和“正常人”没区别了。
第三季Don笑得太甜,Charlie日益乖巧,编剧似乎也意识到两兄弟越来越没个性了,于是逼着Don去看心理医生,还把Charlie也抓去面谈,试图炒炒“心结”的冷饭,但这几幕戏写得实在太寒碜了,一发显得黔驴技穷。
系列剧群像刻画至为关键。
《犯罪心理》的男女摆出来,个个有款有型,一、二季有些剧集专门突出某个角色的经历,等于给他们都立一个“小传”,并且深入他们内心,也表现他们患难与共之情。
《罪案终结》并不这么做,它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来回勾连,每集似漫不经心的几笔涂鸦,随着剧情的累积,轮廓慢慢呈现,最终形成一副简约但传神的素描。
连客串的小角色都忒能抢戏,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某律师,他在另一部肥皂剧里演魔鬼,我的天,他咧开嘴一笑,那神情太米菲斯特了!
歌德看了非抢他去演《浮士德》不可。
相比之下,Numb3rs的配角们很废柴,1季Terry就是个花瓶,2季Megan稍好,那对黑白双煞和Don的新女友更惨,我迄今记不住名字。
有点意思的是Charlie的同事物理学家Larry,但是他的出现更挤压了Charlie展示个性的空间,而且他和Megan的恋爱难以为继,编剧急了,3季里先把他弄上太空,跟着又整到庙里去了!
最耐看的角色是Alan Eppes,两兄弟的父亲,这后面再说。
人物立不起来,就是莫大缺憾了。
还有个特别傻的地方,就是每次Charlie帮助破案,都要对FBI们打比方解释深奥的数学原理,这时候加上黄色滤镜,飞速地闪过一组画面和数字,害我老是联想起幼年看82版《射雕英雄传》,郭靖一使降龙十八掌,镜头就闪回一张假得要死的“龙嘴”里他霍霍生风舞动几下,破坏了我对这套掌法所有美好想象。
有时情况十万火急,专家Charlie还非得对外行们好好宣示一番自己决策的根据由来,而后大家又惊又佩,恍然大悟,原来是酱紫呀!
才作鸟兽散抓捕坏蛋去了。
更让人恼火的是FBI们被“熏陶”得久了,还能插几句嘴,表示对Charlie的理论深有会心。
要我用四个字总结Numb3rs的话,就是浮光掠影。
糟糕的事情非止于此,追索嫌犯而次次用上数学推理,势必限制了罪案的类型。
Numb3rs里大多是群体犯罪,单反恐题材一季就有好多集,不是爆炸就是投毒,杀证人如切菜,连中国间谍都掰了好几集,且最喜追逃以便分析路线。
你很快会有强烈感觉,不是依据罪案运用数论,而是根据数论设计罪案。
这思维对编剧固然天经地义,就像House也得绞尽脑汁先找疑难杂症来玩头脑风暴,但,好编剧是该让观众入戏后淡忘这一点的。
Numb3rs不能。
3季里,我居然没对几个Case本身有印象。
同样的,罪犯的形象也极之苍白,分明就是照指令干坏事的机器么。
但是,这恰是它最大特色了——Numb3rs在2007 年赢得美国全国科学委员会公共服务奖,据说它“邀请了好几位数学家来担任顾问,以确保主角在影集中用来抽丝剥茧侦办罪案的数学理论正确无误。
专家表示在剧集中出现的理论、数学题目和方程式可轻易地被应用在现实生活中”。
惭愧地说一句,我之所以肯追下去,是最初几集用到的东西是我听过的,比如费马猜想,金字塔骗术,薛定谔的猫,博弈论……当年不幸学文的我,对数学和物理的喜爱和对“美”的喜爱相去不远,规则中的美感和想象之绚丽对我有着强烈吸引,这和真正严谨的科学并不搭边,羞于对人提起,乃是私藏在柜子里的小甜品。
何况我坚定不移的认为,电影电视的本质就是娱乐广大人民群众。
有这么一部试图对普罗们普及高深数论的剧作,哪怕数论只是噱头,也是值得表扬的——易中天虽傻,文盲也能享有听他说书的乐趣,对吧?
所以黄色滤镜和Charlie的叽叽歪歪从这点来看倒也不是不能容忍。
事实上,如果编剧能更有技巧一点,我宁可他讲解得慢一点,听得更明白一点,乃至让我瞅瞅黑板上究竟涂了什么,来满足我小小的好奇心。
即使我知道就像CSI里DNA检测在几十秒内完成不可信,Numb3rs一个案例从建模到分析出结果如此迅速也是荒诞的。
我好奇的还有:真正搞这一行的,看Numb3rs的感觉又是如何?
看了若干集后,我又发现Numb3rs一个让人哭笑不得之处。
Eppes一家的亲情,才是它真正亮点。
晚来丧妻的Alan,是膝下一对性情迥异的儿子的调停人。
起初我暗暗把Numb3rs易名为“三个光棍的故事”——加上Larry是四个。
慢慢的,Alan形象越来越出彩了,他就是你理想中的“父亲”形象:温和,理性,坚定,宽厚,幽默,不干涉你的成长,但永远在必要时给你指引。
老美影视里常有此类,却百看不厌。
Alan的出彩其实就是导致两兄弟的性格从“戏剧”转入“生活”的原因——在如此理性的工程师父亲近乎完美的家教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能是怪物吗?
于是我对大同小异的case有点不耐烦,却对破案后筋疲力竭的哥俩回到他们的老房子和老父亲身边数分钟温情戏很是钟爱。
餐后甜品比正餐更有味道,是Numb3rs的成功还是失败呢?
好吧,最后说这个诡异题目的由来。
罕有的留下印象的case,第三季第10集。
Numb3rs政治气味挺浓,如前所说,不少剧情与反恐有关,那些恐怖分子也太合乎米国人民对恐怖分子的想象了吧——和对中国间谍的想象一样讨厌。
不过这一集有点不同,议员与医生相继莫名被杀,杀人者随即一自杀一自杀未遂在逃,证据表明他们都曾服用精神药物。
Don他们追究下去,原来他们都是所谓Brutus计划——一个通过制药公司在犯人身上长期做实验,据说“自愿并且严格控制”的“思想矫正”,手段是感官损害,化学试剂,神经外科手术——的实验品,CIA利用它来“改造”敌方间谍转为己用,而后把放回去作为潜伏杀手。
这是冷战时代的产物了。
“实验品”都经受了非人折磨,留下严重后遗症。
名单一长串,单洛杉矶就有712个之多,随时可能被“唤醒”的潜在炸弹。
Don和Megan这一票FBI探员对此表示强烈质疑,CIA探员则得意洋洋历数它的好处,于是有了这样对话:“他们在干坏事,所以我们要干更坏的事?
”“当你为生存而战时,你会不择手段的。
”“在你知道这一切之前,你就放弃现有生活了。
”谜团渐渐揭开,这几次暗杀行动的策划者,也是一个精神科医生,死于实验的某囚犯的哥哥。
诉讼失败后,他要用极端手段为弟弟讨回公道,并且阻止Brutus计划重启,因为,它将被重新启用于反恐。
Don他们阻止了第三场谋杀,但CIA禁止他们继续调查。
“这事关国家安全。
”“你们不是想掩盖吧?
这不是关系过去,而是关系未来。
”“你们把他关进关塔纳摩,他就闭嘴了?
”“很感谢你们的帮助,但是现在和你们无关了。
”“你说什么?
我今晚开了枪呀!
”(Don不得不击毙了被控制的精神病患来阻止刺杀行动)“你的国家感激你。
”愤怒的Don利索地给了他一拳,把他击倒在地。
尽管还是浮光掠影,却表现了可贵的自省。
Battlestar Galactica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就严肃地探讨,在最极端的生存环境里,如何保障有尊严的生存。
不知道为什么,美剧里这种的自省总是能感动我,也许是被我们的电视剧宣扬某些“至高无上”的理念时那种厚颜无耻、津津自喜的劲儿映照出来的吧。
要面包,还是自由?
要生存,还是发展?
此类看似“非此即彼”的选项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不保障自由,一样保不住面包。
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生活。
这不是事关过去,而是事关未来。
第一季中有一集,说的是一辆运送核废料铯137的卡车遭到劫持,歹徒威胁将其用于制造脏弹。
片中一位能源部的官员称运送铯137的容器并非完全密闭,长时间储存可能发生泄露。
但实际上铯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遇氧将氧化成灰蓝色,遇水则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所以运送铯的容器必然是密闭的,且使用铅与外界隔离,以减少其辐射污染,即使长时间储存,应该也不会存在泄露的问题,且经过隔离的铯容器,一般情况下,辐射范围仅10米左右,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外,就不会收到辐射,考虑到运送的是核废料,如果已经发生衰减,其辐射范围还会大大减小。
另外,航空部门的那个女官员提及的Louis Slotin的事迹的描述也并不完全准确,Louis Slotin当时使用的试验材料是钚,而不是铯。
第一季十三集最精彩!
一般吧
8太喜欢。。有点怪。。
数学有这么厉害么?
两集,看不下去了
有爱兄弟情
让我对数学刮目相看
不明觉厉...
不是我喜欢的...
过于奇巧的断案方式,缺乏代入感
颇喜欢数学家,反倒不太喜欢貌似是主角的数学家的哥哥。08.03.31好久不看,捡不起来了,暂停一下下吧..
十多年前看的
第一集和第五集不错,第11集竟然有INCEPTION的小帅哥啊!
果然数学什么的我不行啊
一部我對數學改觀的劇。
这片子属于我的学术分类……数学理论有些很新奇有些老掉牙不知该如何评价= =,挂着它打打游戏啊什么的不错
这看过两集,感觉其实和数学没什么大关系,估计我是学文科的关系,黑板上那么多的公式感觉就是唬人的!
只看了一集就不再看了,感觉不是很好,虽然里面的数学知识能够听懂,但是觉得在放松的时候看它太累了
暂无感。
运用数学推算犯罪轨迹,不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