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甫像个毫无克制能力的孩子,因为头回面对一麻袋的乐高积木导致兴奋过度,他把所有喜欢的积木都给拧巴到了一起,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陀怪里怪气的东西。
新接手商业大制作的电影人,经过日积月累,多半已经在脑子里聚集了一堆自己很想拍的小段子,比如一场温馨感人的父女对话,一陀穿黑衣的帮派人物在鼓点的烘托下用慢镜走过屏幕,几十辆黑跑车互相撞来撞去决生死,一个好人被一陀坏人用砍刀凄凉地捅死……电影新人黄精甫也一样,他也有一堆想拍的段子,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把上面这些段子攒到了一起,而根本不管电影还能不能看,故事还能不能成为故事。
但是段子之所以成为段子,要前后烘托,要事先造气氛,不是直矗在地上就能煽出观众眼泪的。
几大影帝到他手里浪费了,大陆新锐酷男到他手里浪费了,什么资源到他手里都浪费了。
问题是,拍《江湖》的时候黄精甫已经这么干过一次了,他怎么还能再这样干一次?
曾志伟怎么还能纵容他花大钱再干一次?
要不?
因为黄精甫是曾志伟的私生子?
林嘉欣演这个阿嫂就好象瘦子吃了大力丸一样。
还是回家拍广告好了,顺便说说她新的护书宝广告做的不错啊。
刘心悠象日本人,难道象日本人的长相就一定代表故事开头提到的“小白兔”?
刘晔暗恋她,我喜欢看到这一段。
最后死的时候才看出来,来电显示是“她.......”
两阿嫂对决,六影帝反目,这个电影的宣传语,当年确确实实吸引了不少人的兴趣。
可惜文不对题货不对板,面对林嘉欣的强势,刘心悠从始至终就是白纸一张,她看不到人性与现实的丑陋,融入不到社团的氛围当中。
即便有众影帝扶持,她也没能成为阿嫂,更谈不上传奇。
刘心悠认为叔父们很疼她,都是好人,应该解散社团从良,并凭借一己之力感动了外部威胁林嘉欣,感化了内部叛徒黄秋生,最终任达华真的听她之言将社团解散了。
导演或者编剧的想法尚可,只是这配方并非我们熟悉的那个江湖,自然难以理解剧情的设定。
整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飞车相撞,不是影帝斗戏,而是刘烨牺牲的场景,这才是社团该有的样子。
刘心悠的父亲廖启智因杀死好兄弟而遭到遗孀林嘉欣报复身亡,曾志伟、任达华、方中信、黄秋生四位社团大佬加一个保镖刘烨,几人一直照顾着刘心悠,生怕她也被林嘉欣报复而有危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渐渐习惯了安乐茶饭,唯独黄秋生依旧喊打喊杀,为日后埋下了定时炸弹。
曾志伟说他知道谁要杀他,却不愿意真的去想,怕想到一个不愿意面对的结果,主谋不言而喻了。
当年曾志伟为保护刘心悠对外宣称待她18岁时将娶她为妻,如今已经到期,可他却先一步被枪杀。
临终前担心林嘉欣还会咄咄相逼,曾志伟托孤给任达华,让他辅佐刘心悠成为社团一姐,众人的阿嫂。
尽管众人不服,但刘心悠还是站在了那个位置上,可惜出师不利,而且还遭到了暗杀,令刘烨护主牺牲。
任达华这个假传圣旨挺失败的,刘心悠在他们保护下长成什么样他应该心知肚明,硬扶上位累及他人,一步错步步错。
看破一切的方中信找黄秋生理论,被后者冲动杀死弃尸在林嘉欣的地盘,同样看懂真相的林嘉欣没有让谢君豪反击,而是反手去教刘心悠世界的残酷,颇有阿嫂的风范。
这一段的设计太过文斗了,若是黄秋生联手谢君豪,决战林嘉欣和任达华,才符合自己的宣传和观众们的期待。
任达华要亲手结束这个错误,与黄秋生下了生死战,为了阻止这场叔叔辈的你死我活,刘心悠冲入了战圈,牺牲小我改变社团。
这一堆飞车对撞的戏,肉眼可见的经费燃烧,大场面没起到大效果,非常可惜。
黑社会题材的电影竟然可以拍得这样失败也不容易了,看完几段装腔作势的煽情我都不知道是想哭还是想笑,而且,对黑社会的刻画是不是太幼稚了?
连中学生都笑你啦。
不知道导演在想什么,不过真的难为他了。
聽她的介紹,說這部電影好看,就找來看了壹下。
發現了這麽壹個問題,故事講著講著不知道該講什麽了,或者說忘記該講什麽了,內容丟掉了,想表達什麽估計連導演也不知道了,結尾的車禍就跟這個故事壹樣---完全亂了,故事的中心都不知道到哪裏去了。
在百德沒死之前,故事的重點似乎是放在了他身上,按電影裏的“讓小妹做他的位置”這句台詞來看,重點也應該到了小妹身上,但是重點壹下子就丟了,故事沒有了主心骨。
“從前,有兩只小白兔跌入狼群,壹只改變了自己,另壹只改變了狼群…… ”這個是導演對這部影片的壹個總結。
很顯然,他是把兩個女人把放到了主要位置,但是實際上,小妹的角色只是相當于壹個線索,把故事串起來而已,沒有重點去講述,而洛華這個角色也只是在影片的後半部分,百德死之後才開始變成主要的。
這部電影是黃精甫導演繼《江湖》之後的第貳部主流作品(曾拍攝獨立作品《福伯》),可以看出他的作品裏有很濃的浪漫主義色彩,而且故事的想法很好,只不過都是在結尾上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給自己壹個提示:開了壹個好頭,不要忘記來壹個漂亮的收尾!
大学时看的恋之风景,小烨和甜姐儿林嘉欣多惊艳啊。。。
快回归吧。
从乡邮员的淳朴,小鹿般眼神儿的蓝宇,年轻的小烈。。
那时的我未曾想到原来小烨也可以是这般的。
是冲着林嘉欣和小烨去看的。。
时过境迁。。
已经忘记当时的感受。。。
久石让北野武和岩井都是我的大爱啊。。。
forever friends。
是我最喜欢的烟花。。。。。
配乐。。
模仿痕迹太重.. 配乐的久石让...岩井的REMODIOS的FOREVER FRIENDS... 恩。
很久以前,烟花还是他下给的呢.. 北野武的风格? 文艺片?
黑帮片?
说教片?
如果真的一个天真的孩子就能换回...突兀... 学谁都没有太到位... 真正的力量不是拳头...不是说教... 所以阿嫂。
不是菊次郎的夏天,不是辛德勒名单... 还是希望小烨。。
那双小鹿一般的眼睛可以一直都在。。。
回归吧....还是喜欢文艺的你...用心出来的角色...
黄精甫的[阿嫂传奇]故事立意很棒,情节设置虽然有一些唐突,但是也有那么一些佳句佳段。
导演很好的控制了讲故事的节奏,通过剪辑把故事巧妙的串接起来,而不会看起来很累,同时导演还通过那么一些动画特技效果,很好的抓住了故事的表现的神韵,就是虽然这是一个黑色的故事,但是故事里面全部都是关于爱,也许一个人的行动不能怎么样,但是她努力过了表演上,刘心悠作为新演员有这样的表演已经可以说是超常发挥,其他几位大哥的塑造都是影帝级别,好就好在看完电影会记住每个黑道大哥的特点不混淆。
特别提醒就是那首片尾曲还真有几分幽远的天真。
从优秀到卓越,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却是真正的天堑鸿沟。
迈不过去的始终就是迈不过去。
如果一部电影可以分割来看的话,其实《阿嫂》已经具备太多的因素来保证它的成功。
一个还算不错的故事结构,一个特别的切入角度,一大群实力超群的演员,一个敢于颠覆的新生代导演。
认真地看这部电影,会发现黄精甫真的在里面投入了许多的心血。
这部电影里有太多精心设计的场面,多得都没有办法列举。
无论结果怎样,还是很感动于这个新锐导演的投入和仔细,起码这真是一部用心完成的作品,只是这一点,就已经很难得。
然而这些过于刻意过于精致的镜头,这些因为青春和不成熟而过于支离破碎的镜头,也是这部电影最终没有跨过那一步鸿沟的原因之一。
一个导演如果有很好的摄影和构图的能力,那么他就有潜力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大师。
但是前提是他要能讲好一个故事,这条标准不是用来衡量大师的,这是一条区分好导演和不那么好的导演的一条基本的分界线。
《阿嫂》这个不错的故事结构没有能变成一个不错的故事,是因为黄精甫还没有讲好一个故事的能力。
给人的感觉是他已经开始关心更高层面上的东西,在完整地表达出他的故事以前。
他精心地设计了故事的开头和发展,但是结尾却草率得让人不可思议;他认真地作了每一个人物设定,但是却没有注意到这些人不但过于理想化脸谱化而且缺乏交代;他在自己的海报上都写出了这部电影的重点,但最后大家都没有能看到这个重点。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表达很多,所以往往忽略了自己叙述的能力。
还是青春的代价。
另一个付出青春代价的人当然是刘心悠。
其实作为一个新人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令人欣慰了,虽然她的表演是青涩木讷了一点,但是跟这个角色原本设定的气质上还算是比较相近的,而且这跟黄精甫把故事砍得支离破碎有很大关系,不能全怪刘心悠。
至于其他的演员,曾志伟,黄秋生,任达华和方中信表现都有相当出彩的地方,但是考虑到他们本身的演技和对于这种类型角色的熟悉程度,所以也没有什么好让人喜出望外的感觉。
相反刘烨和林嘉欣都让我比较失望,不是他们演的不努力,而是给他们的角色实在不适合他们。
我一直觉得刘烨是已经定型的演员,至于林嘉欣,我个人非常喜欢她,但是她实在太过斯文甜美,导致她的戏路也不宽。
气质对一个演员来说真的是致命的,跟演技没有关系。
用文艺片的方式来拍黑帮片,是一个很大胆也很值得期待的主意。
我们都太习惯银河映像镜头下那种黑色的,张力十足的黑帮,有一些新的尝试总是好事。
虽然大家的审美习惯导致一时之间很难接受,但是我们要相信这个世界是多样的,也是包容多样的。
(P.S:这部电影的海报很有意思,是模仿《最后的晚餐》设计出来的,想想剧情这个设计也真是够别出心裁的。
《全职杀手》里面有句经典的台词:再烂的电影剪出来的宣传片也会很好看的。
这个定理应用在海报上似乎也能说得过去。
)
第一次看的时候是高一,那时还没有很透彻和深刻的明白这部电影.刚刚在电视上重温了一次<阿嫂>.真的真的很垃圾,完全没有黑帮仇杀的感觉.像是小孩子游戏一样的打斗,而且格外的不真实.最后撞车大战之后,他们那些黑衣西装人竟然一同出来推车,装完人又推车,难道在玩碰碰车吗?最唐突的一幕是最后林嘉欣的一句对白 "因为她可以改变世界"彻底晕倒.感觉一部黑帮片变成了文艺风格,而且文艺得不深入,黑帮就更不想提了全靠一众明星撑场,如果他们开拍<黑社会3>就好了.呵呵.导演应该去拍青春文艺片吧,港产文艺需要你
很想用两个刻薄的字形容这电影——垃圾可无论如何,总还是有些于心不忍最起码,cast还不赖黄秋生,任达华,方中信,这3个越来越有男人味的老酷哥一出场就让人有还想看下去的念想更何况还有黑帮老大专业户曾志伟,以及内地影帝刘烨不过刘烨在这片子里算是废了……想在香港发展也不用这样毁自个儿看得出,剪接和过场做的很用心玩了很多花样,放了很多心思只是,越是这样,越是让片子有一种太浮的感觉完全没有了黑帮片应有的凝重真对不住导演一番苦心的用大气恢弘的音乐来营造气氛特别是其中的两段动画,本身美的很单纯但放在电影里……失败此外,编剧让人有拖沓之感用林嘉欣来出演大姐头的角色,是比较有票房吸引力的想法无奈,林嘉欣实在是拿不下这种类型的角色即使摄影哥们用的角度都那样了,还是毫无霸气她现在的深浅,只演出大姐年轻的部分就该over了不难想象,如果这个角色换吴君如来演,效果会是如何不同林MM另一个很失败的片断是她打儿子的那场戏情绪明显太不到位,毕竟还稚嫩,阅历问题而且,抽儿子嘴巴前后两个镜头之间,明显情绪衔接不到位以至于导演后来不得不只用她的声音来唬弄过这场也不难想象,而如果这场戏让潘红来演,她会表现出怎样内敛的神情片子里让人找不到北的地方还很多海边救人的桥段真是白痴到极至而后和白痴快递造型的小红帽再相遇,更是可笑的让人抓狂还有那富丽堂皇的佛殿,简直就是巴洛克式的教堂主持带发修行,竟然还有一辫子这还不算,后来还穿着雪白的袈裟,很帅的用武士刀砍人切菜玩有意思的是,寺内除了主持,似乎没有其他和尚了奇怪,是谁来点这上千只蜡烛的呢?
是谁把佛殿擦的更法国餐厅般亮堂的呢?
哦,不,哥们记错了,最后出现过两个武生,跑的衣袂飘飘,花拳秀腿了两下结尾,大型碰碰车派对型车祸后竟然出现偌大一个黑帮团体对一个小mm上下集体紧张,人人神情焦虑的场面算是明白了,原来根本就一大型偶像club,顶着帮会的头衔,追星而已最终关于开心的台词,关于生日的设定,还有结尾歌曲的风格让整个电影风格忽然为之一转,成了一青春励志的偶像剧,导演不可谓用心不良苦全剧唯一一个让哥们不骂娘不嘲笑的场景是在该剧中超低水平演出的刘烨叔叔,死的时候,拿出手机来电显示上显示对方的名字只有一个字——‘她’ok,总之,演员都不错,演的都很烂,导演一定是很努力但,努力不是制造垃圾的借口,尤其还浪费了那么多好演员
f*ck!! 看完以后只有火气。这导演能不那么装屄吗?
用拍成文艺片的方式掩饰大量没有逻辑的情节。
刘心悠很像我这辈子第一个爱上的女孩。
这是小妹传奇 慢镜分镜多到想吐 圣母你好 圣母再见 这就是不黑化的下场
这个感觉很有模仿To的味道,从剧本到摄影到配乐都很To……!除了中间奇怪的漫画片段和最后一分钟的结尾拉低格调以外,其实真的很不错_(:з」∠)_但是其实和阿嫂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要被片名误导,否则会觉得文不对题(笑。
完全被片头音乐所吸引
2007年
结尾真狗血.....
相当高级,高级到大家都没接住,若再补充半小时内容,可能会好些。(3.5)
慈悲用错了地方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香港旺角百老汇
可惜啊 ,败坏了一群影帝
感觉故事还没展开就结束了。气氛烘托差劲,张弛控制不平衡,所以没有一个角色被演完整了,都是草草的这样那样了,尤其是刘烨,都不知道在干吗呢就死了。故事其实是很不错的,唉,没弄好。演女主角的那个女孩像个没灵魂的充气娃娃,从头到底好像没有独立过。林嘉欣在里面究竟咋回事啊,以前对她还是很期待的,sigh……
一大帮好明星拍出了一部烂片,秋生扮相很好,电影架构也很吸引,结局那个真的挺想吐槽的,女主角死在西瓜堆里。。。
整个核心主题非常不稳,基调也是飘忽不定,牵强生硬随处可见,女主的粤语可谓别扭。而除了黄精甫在玩弄各种导演技巧外,整个故事空洞平淡得实在令人无语,即便我觉得故事还有许多挖掘空间,但故事本身的一塌糊涂还是让人看不到多少希望,剧情发展得每丝每毫都不痛不痒,就更别谈什么挖掘空间了,也难怪司徒锦源作为编剧,在银河映像始终排不到一线,归根到底还是平庸
小白兔勇鬥大灰狼
刘心悠最后的那个表情,爱上。
觉得林嘉欣演得大姐太好了。。。曾志伟很囧。。。。刘烨略囧
这群影帝!!!没有枪战,,,而是车战!!!
很久没有看这么2得片了,真的是很2很2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