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第三季

Versailles Season 3

主演:乔治·布莱顿,亚历山大·维拉赫斯,斯图尔特·鲍曼,埃文·威廉斯,艾莉莎·拉索斯基,泰格·伦岩,乔·谢里丹,马修·麦克诺提,史蒂文·库门,安娜·布雷维斯特

类型:电视地区:法国,加拿大语言:法语年份:2018

《凡尔赛第三季》剧照

凡尔赛第三季 剧照 NO.1凡尔赛第三季 剧照 NO.2凡尔赛第三季 剧照 NO.3凡尔赛第三季 剧照 NO.4凡尔赛第三季 剧照 NO.5凡尔赛第三季 剧照 NO.6凡尔赛第三季 剧照 NO.13凡尔赛第三季 剧照 NO.14凡尔赛第三季 剧照 NO.15凡尔赛第三季 剧照 NO.16凡尔赛第三季 剧照 NO.17凡尔赛第三季 剧照 NO.18凡尔赛第三季 剧照 NO.19凡尔赛第三季 剧照 NO.20

《凡尔赛第三季》长篇影评

 1 ) 不如叫:新时代怎么跪舔路易十四或独裁者,或霸道总裁

看到曼特浓夫人和那个鞋匠的爬升之路,就能明白法国为什么会是流血如河的法国大革命,匍匐在国王脚下并不能给自己光荣。

靠他自己是永远不会发生英国那样的光荣革命,共和政体的,曾经被国王践踏在脚下蹂躏的怀有满腔怨言的屁民,一旦主子哪天扔给他一根骨头,他舔起来比谁都狠,而咬起自己的同类也更狠。

法国在18——19世纪,政体轮回切换,实现了多少曼特浓夫人和鞋匠攀龙附凤的梦想,又有多少这样的宠儿跌落生涯,人头滚落。

毕竟金子塔尖位置很小。

可悲的是发生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这样的提出现代民主社会契约论的土地上,可见有种人只有在自己得到惨痛的教训后才会试着醒悟,而此时别人又不乐意了,而后复此轮回,最后我希望跪舔君王的电视剧少拍一点,霸道总裁、英明皇帝之类的,真的恶心人,一群人天天意淫当皇帝应该怎样,还设身处地的为皇帝着想,《康熙王朝》《英雄》《凡尔赛》少一部是一部。

毕竟君王只能是少数人的梦想,。

 2 ) 第三季: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纯纯吐槽,不吐不快!

前三集很无聊到几乎要弃,凭着一股对第一季的爱和执念,吊着一口气看完了第三季。

如果说第一季充满了理想与建功立业的理想主义,那么到了第三季路易已经是权欲膨胀、自大虚荣与暴君的化身了。

触摸仪式时,虽然知道不可能但还是希望立马出来个刺客把国王崩了,专制集权国王这操作真是太傻冒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历史如此,但本剧你到底是想弄那样?

是讽刺,还是沉迷美梦?

这些都没交代清楚,沦为流水账之后,莫名其妙王室大团圆草草收尾。

何必!

既然此剧有现代人民主的冷静,不妨再拍拍十四打十几年仗把法国打得山穷水尽;财政大臣去世后帝国赤字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巴黎人民起义情绪暗流涌动直至火山迸发;所谓千古帝国的大梦颓势已现;法王精心挑选的礼服早已骚满华袍…波旁王朝江河日下、法王的权力如指尖流沙,越想紧攥,流逝越多。

黑暗、沉寂、孤独、病痛带来的折磨、亲友逝去的痛苦、长夜无人问津的呻吟…然后话锋一转,像是观摩一出独幕剧,导演说这些都不需要观众同情,这是一个逆流而动的专制君主应有的下场。

毕竟他也只是普通人,现代人智慧的头脑与闪烁着自由光辉的灵魂早已不会再相信“上帝之子”这样的话术。

然而本剧也没有这样,它在好不容易通过很多人之口塑造起“路易也不过凡人而已”的思想后,又试图维护起路易的主角光环来,于是在最后强行上演了一出十分别扭的父子说教、畅想未来的戏码。

第三季的拍法可以说非常不讨喜,一边保持现代人民主的冷静,一边又要照顾到这个天然与民主为敌的主角的主角光环,于是整部剧时不时让人出戏成了它的宿命。

同时也可以看到在表演技法、拍摄方式、剪辑以及妆容上多有学习《教父》。

王权可不是血与泪铺就,而是血与财富铸成。

不让观众成谜于天朝上国和千古一帝的迷梦中,这部剧做到了!

但这也恰恰是本剧的致命之处,如果观众无法与角色,尤其是主角,产生共情,随着主角的经历心潮起伏,那么电视剧的意义又何在?

不如去看纪录片来得实在另外:这部剧好像非常喜欢色令智昏这个梗,法比安中计一次不长记性,搞完老妈搞女儿,路易就更不用说了…为这若隐若现的女祸论扣两星

 3 ) 一篇严肃认真的剧评——关于为什么在朋友圈一片恶评如潮的情况下我依然给了高分

第三季出来以后,基本这个本来就很北极的圈就更北极了。

总结一下观众们给出恶评的理由主要以下:1.曼夫人上辈子是不是刨了编剧的祖坟?

2.编剧你敢拆我骑姬cp?我刨你十八代祖坟!

3.这胡编乱造有没有底线了?

我14不可能是野种!

以上的抱怨在本作看来根本都是nonsense,鉴于这是一篇严肃,认真的剧评,本作接下来就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争取,尽量)。

曼夫人有没有刨编剧的祖坟不可考,但这部剧的曼夫人确实非常biao。

不仅实力代言GTB,圣母biao,而且biao到作为女主居然连累男主到人人喊瞎的地步(要知道GTB可不是讨人嫌的代名词,想我十元妹子当初演的GTB可是人见人爱,弯男掰直,直女掰弯)。

但平心而论这一版的曼夫人是我所看过的影视剧里人物形象最可信的一个。

所谓可信并不是说和广为流传的历史形象是不是吻合度百分百,而是说人物的设定和她的言行是否一致,是否刻画的让人信服。

作为一个死囚的女儿,童年不幸,颠沛流离,初婚不得不嫁给一个残疾老头,读过很多书,有思想有文化,懂得克制情欲去积攒好名声,能挤掉年轻貌美的一众情敌最后嫁给国王,并让花心的国王从此收心,你们觉得这样的女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是le roi soleil里的白莲花?

还是l‘allee du roi里恬淡的知性女子?

在凡尔赛第三季里我看到的是一个虚伪而不自知,聪明睿智坚定坚强,控制欲强道德负罪感沉重,有强烈的野心和欲望却也极度的渴望粉饰太平的中年女子,这样的曼夫人不再是传奇里沦为八卦女主角的天降狐狸精,不再是经过包装和美化之后命运的宠儿,不再是一个善有善报的童话故事里的单薄的正面楷模,她是一个有血有肉,会挣扎,会痛苦,会彷徨,会渴望的女人。

观众们讨厌曼夫人何尝不是因为这个人物过于贴近现实,所谓既当又立,不过是人之常情。

至于被这位“既老又丑”的女主连累的男主14,客观来说他选择曼夫人是非常合理的。

观众和剧中的吃瓜群众普遍的误区就是觉得女人的年轻,美貌是终极竞争力,然后最常见的逻辑就是:她能有我真心待你么?

你为什么选她不选我?

(国产剧常见逻辑台词)。

从第一季领便当的sophie她妈,到这季贡献了所有傻白甜的sophie的姬友小公主,他们状似不经意却又准确的提及这个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潜规则要求。

但是,14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男主,历史上,他对初恋玛丽的爱,绝不仅仅因为玛丽长的好看(据说他俩很可能没有睡过),他和王后冷淡的夫妻关系也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表姐土肥圆(一个宅女和一个大明星怎么也谈不到一块儿),至于后来选了曼夫人和容貌本来就没有一点的关系(据说历史上,他第一次见曼夫人以为见到巫婆了)。

撇开历史,在这部剧里,14对每一季的女主都是走心的。

这倒不是说他有多爱她们,至少他的择偶标准从来都跟青春貌美无关,作为青春貌美代名词的sophie从头到尾和14没有任何性张力。

鉴于本剧的主旨是宣传兄弟cp(我是严肃认真的),所有的女性角色,与其说是14的感情生活,不如说是他内心欲望和自我认知的各种映射(我很佩服所有的编剧,在一个耽美故事里从头到尾只讲bg居然这样的毫不违和,这样的主旨鲜明,立意突出,足见功力)。

这一倾向从第一季就非常明显,Henriette是终将逝去的童真和青春,Montespan是躁动热闹又容易迷失的中年,到了曼夫人这里,所有的一切归结在他每次的表白之中:你让我相信这世上有更好的人;不管过去如何我只爱你现在的样子;看到你再受委屈这一切都不足为虑。

这与其说是14对第二任妻子的表白,不如说是对积攒三季之后呼之欲出的自我的表白。

14想成为一个不受制于人,没有迷惑,没有恐惧的帝王,这是他希冀的未来。

为了这个理想,他一意孤行,他苛捐重税压榨自己的人民,他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和教会对着干,他把侄女推进火坑,拒绝采纳colbert的意见,这位财政大臣在郁郁寡欢中过世,他失去了王后,失去了Fabien,失去了父亲,失去了人民的绝对爱戴,差一点失去了弟弟。

但是,我要说,50岁的14不再像年轻时那么可爱了,但是他成熟,从容,坚定了,对自己认定的事不再犹豫摇摆,他不会从噩梦中惊醒,不用在艺术中寻找自信,也不再恐惧失去(即使他很难过)。

他不会对弟弟乱发脾气,也不会冲动的去挽留自己的兄弟,他只是笃定的说:他会回来的,他只是气定神闲不为所动的问:你到底站不站在我这一边呢。

他平静的说:这是唯一的办法,他平静的说:朕不怕死,他平静的说:这件事我们俩要一起承担(这在第一第二季里是不可想象的事)。

曼夫人所做的只是比任何人都贴切的明白国王的心声,她每一次的谈话都是从:这是为了你的王位,为了法国出发的,这也是她最后能成为14唯一的女人的原因。

事实上,第三季相比第二季反而有很多地方在致敬第一季,比如祈祷和弥撒,比如对人民的收买人心,比如对待医学科技的迥异态度(器官标本),比如对待王后出轨,比如对待无辜的女孩,比如洛林的背叛(这些并不是矛盾而是编剧有意为之,一个50岁大权在握毕生成败在此一举的帝王和一个25岁前途未卜的少年天子之间,同一个人,但人总是会变的)。。。

而曼夫人类似于弟媳一号,充当了反映14心声的角色:对待过去,对待人民对待新教对待弟弟。。。

归根结底,从第一季的第一句话,已经注定:国王的终极目标是绝对的权力,没有权力,你岌岌可危,法国也岌岌可危(参见S1E1——by 奥地利的安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即使再痛,你也要和过去的自己诀别,不抛弃过去,就不会有未来。

但即使如此,14说:我不会放我弟弟走的,我们是注定要羁绊一生的。

所以14忘记初心了么?

并没有,如果说曼夫人象征14的欲望,菲利普就象征他的初心。

他并不是不知道人民在受苦,并不是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有所弊病,也不是不在乎他的作为会让人伤心,站在上帝视角你可以说他选的不对,真正的权力是民心,但是14在当时的背景下,有西班牙的王位,有教会的自主权,有欧洲的霸权,有美洲殖民地的新版图等待开发,你是他你又该怎么选?

14可能有他的时代局限性,就如同第一季他展现了自己的时代超前性一样,两相对照这是一个完整的14。

无论怎样如同主题曲中唱的那样,他是国王,他做出了选择。

这个世界上没有万全之策,我们能做的长情不过就是永远不要忘记。

另外,我有一个脑洞,其实14选择曼夫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女人和他最钦佩的母亲一样是个永远有办法,永远打不倒的智慧女性(也许也可以称为biao),所以第一季的Anna会选择饰演过曼夫人的DB女士来饰演,可能一开始就预设了这种呼应关系。

(以上说三季编剧断线,前后不搭的我认为是无稽之谈)。

接下来说一说骑姬cp粉要给编剧寄刀片这件事。

由于本作坚持认为这个剧的本质cp是兄弟,而且虽然很接受骑姬,但本作本命一直站兄弟,所以对于骑姬粉的悲愤心情首先很抱歉并没有办法感同身受。

先不说历史上他俩那种互渣,互biao的群p关系为什么会被粉丝美化成真爱一生(如果认为非受迫性习惯性劈腿,和习惯性给对象拉皮条,甚至涉嫌qj非homo群体这种事是真爱的话,那本作无言以对),要我说剧里的这一对比历史上可爱的多得多的多,但称为真爱还是要打个问号的。

菲利普确实某种程度爱着洛林,但是这种爱和他对哥哥那种:我知道我瞎了眼,我知道选了你我要流很多眼泪,我知道我跟你无法和解,但我就是要跟你在一起去面对命运的苦难的那种爱是不一样的(话说,用双子座来比喻彼此的关系,这口糖吃的我猝不及防)。

他会为了哥哥变得不认识了痛哭流涕,消沉出走;但是洛林变了,他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想不到他如今那么有勇气了。

洛林是一个好人,坏人,英雄,懦夫,忠诚,出轨,这些事菲利普其实不怎么在乎,他爱洛林的地方在于:洛林会一直需要他,陪伴他,爱着他,支持他;洛林懂得那个花天酒地,幼稚可笑的外表背后真正的菲利普有多少的求不得,又有多少的不得志。

三季以来,骑姬的感情一直和兄弟的感情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兄弟cp,就不会有骑姬cp。

那么第三季为什么要暂时性的拆这个cp?

我倒觉得cp粉你们错怪了编剧啊,编剧完全是为了给你们发糖才这么写的啊!

按照我之前分析的那样,你们觉得王弟和骑士之间那种“爱情”能有什么好结果么?

他们50岁了,一旦没有了性的吸引力,不再一起寻欢作乐变着法的叛逆发泄,一个五毒俱全的胆小鬼和一个心有所属,总是存在一些不可能的幻想的小公主他们还会坚定的在一起么?

所以,他们两个需要成长,而这个成长在彼此的身边是不可能完成的。

于是一个叫Delphine的大龄寡妇出现了,虽然第一眼我觉得她能当骑士的妈,但静下心来,这个充满勇气和主见的女人美丽的蓝眼睛和富有魅力的笑容说服了我,她值得骑士的倾慕(并不一定是爱情,而是一种倾慕)。

一个有勇气,一个浪荡不羁的外表下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骑士让王弟重新认识了他,也终于真正的爱上了他。

这个故事很happy ending啊,骑姬的cp这一刻才终于从兄弟cp的桎梏中独立出来,从此虽然公主依旧心有所属,但他终于可以真正平静的接受现实了,而骑士在他的心里真正的有了一席之地。

最后说一说历史考据粉,以及一些伪历史粉提到的这个剧胡编乱造的问题。。。

这个本作只能说非常无语。

这个剧其实最胡编乱造以至于后来有点圆不回来的点,在本作看来是第一季的弟媳一号,不仅性格完全大变,连和王弟的婚姻状态也硬要改编(第一季看起来,他俩终于决定好好当夫妻了,准备要孩子了,结果弟媳死了)。

其实性格改了无所谓,但是王弟和弟媳的两个女儿接下来的出场就很尴尬。

结合第一季王弟说:我不在乎他是谁的孩子,他是我们的孩子的情景,本作完全不觉得他会是那种对女儿说:这是谁啊?

以及粗暴的扇女儿耳光的男人。

但是仔细想想,他从第一季就反复强调:我想要个儿子,所以,大概这种不负责任可以用重男轻女来勉强解释。

撇开这一点,这个剧除了在某些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发生方式上展开了一定的想象力,但基本算是符合历史走向的剧情。

我们来看:首先争议最大14的血统问题,这是个很无聊的争论。

你要是看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的时候这样ky,我觉得语文老师可能会罚你去操场跑个10000米吧。

第二王后出轨,这和第一条是一样的,而且你怎么知道王后没有出轨?

你拿什么证明?

另外一个女人出轨了,你就能说她不再忠贞么?

相反的王后是最让人同情的女性角色,她骨子里的忠贞和对14无望的爱反而在这一切剧情发生以后更让人动容了。

第三,曼夫人没那么biao。。。

这么说得同学们那你倒是给本作一个理由,如果曼夫人是个知性豁达的好女人,为什么在历史上和剧里一样率真不做作的二夫人就像这个剧里一样始终很讨厌她?

而且由于这个剧里王弟,骑士乃至蒙夫人都比历史上要正面和让人同情,如果曼夫人不biao,以上大伙不就成了无理取闹,仗势欺人么?

还是说你们希望爱豆还是有点缺点才叫完美?

第四:本剧剧情线索虎头蛇尾,神罗皇帝出场虚张声势,苏菲的叛变毫无作用,巴黎人民的反叛不知所谓,法比安最后冲回去尤其莫名其妙。

这么说的同学,本作只能说1.可能喜欢夸张的剧情冲突的观众不适合这部剧,争夺西班牙王位,抢夺比利时主权,撼动法国宗教构成,挑战王位间接影响国家税收和经济,导致日后法国大革命这样的动作都叫虚张声势和毫无作用,那估计只有召唤三体人毁灭太阳系才能叫大手笔了吧。

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政治博弈。

3.巴黎人民的反叛为什么一定要有什么结果?

难道做一件事没有结果,不可能成功,你就不做了?

而且提这个问题的同学本作以为一开始就没有抓住本剧的核心,编剧明明用的是开门见山的论点提出方式,你们是怎么把pouvoir看成民心的?

这是一个权力必有代价,梦想和现实必有冲突的故事啊。

从来没有人说折中修正路线是正确答案有木有!?

4.法比安为什么冲回去?

冲回去就一定要是为了起作用?

法比安是本剧主要人物之一,又不是什么触发剧情npc,他为了良心的救赎冲回去怎么了?

杀过很多人,拆散过很多家庭,光看字面我们都会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因果,报应不爽。

所以沦为阶下囚是法比安必然的结局,而剧情只是让我们看到,这样的必然有无奈,有惋惜,有悲怆,而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老生常谈。

最后,本作一如既往为这部剧打call,不能说尽善尽美,但这部剧很值得细品。

在叙事方面本作始终认为点到为止,小中见大是这部剧的优点,(这个属于个人喜好,有人觉得这样留白过大,妨碍剧情理解)。

用象征的手法来定义人物,用写实的风格构建人物也是本作很喜欢这部剧的一个地方。

最后的最后,为本剧第一男主喊个话:这一版的14不是最帅的,不是最苏的,但是是本作觉得最有气质的一版14,很好的糅合了一个伟人(明星)和一个凡人双方的特点,塑造自然,光鲜起来blingbling当得起剧中所有人的迷恋,普通起来就真的特别普通毫无光环。

也唯有如此,兄弟俩的cp才能充满动人的张力。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感谢波旁姐妹花带来的三季美好体验,青山绿水,江湖不见。

 4 ) 心疼王后:路易,看到你的微笑,我就不害怕了。

《凡尔赛》里面的王后昨天下午看完最新的《凡尔赛》第三季第五集,看到王后病重然后弥留之际,听到她对路易说的话,真的很难过,甚至比第一季里面亨利埃塔之死还觉得难过。

至少亨利埃塔还得到过国王路易的真心,还有自己丈夫菲利普的心疼和怜惜。

而王后呢,她从始到终都没有得到过路易的真心。

没有得到过路易真正的关爱。

她握住路易的手,对他说“亲爱的路易,你要经常笑啊。

我16岁那年嫁到法国的时候,所有人都很冷漠的看着我,只有你温柔的对着我笑,看到你的笑容我就不害怕了,在这个异国他乡里面我就仿佛不是一个人。

” 王后知道他们不是普通人,没办法拥有自己想过的人生,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去完成。

但是她又对路易说“你也只是个普通的男人”是啊,一个普通的男人,也会疲惫和懦弱,不是钢铁般的坚强和百毒不侵。

从头到尾,其实最理解路易的人也最明白路易的国王之位的人其实还是王后啊。

可惜路易一直都没有看到,也从来不会想去看。

在她被病虫入体,发疯一样的去找路易说我就是要见我的丈夫,他到底在哪里,那一刻也许是虫子的毒害让她有点歇斯底里,但是更多的难道不是因为这是隐藏在她心里的那股子怨愤么?

她知道自己出轨了,和非洲王子睡了,和匈牙利国王睡了,但是她虔诚的请求路易的原谅了。。

即使最后她曾经动摇过想要联合匈牙利国王给自己的弟弟联姻以保住西班牙不被分割,但是最后她还是偏向了自己的丈夫——路易十四。

想起了自己作为法国王后的职责,想起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回到路易的身边去。

路易说她背叛了他,从她背叛的那一刻起她就别想得到他的原谅了。

然而呢,王后大喊:“背叛?

你有什么资格谈背叛,你情妇无数,日夜让我独守空房,时刻令我蒙羞,让我作为一个国母却饱受他人怜悯嘲笑的目光,你有什么资格谈背叛……”这一段话,让我觉得王后真的很可怜,她其实一直都深爱自己的夫君,一直都是站在路易这一边。

我为什么会觉得更心疼王后,因为她一直都是一个背景一样的站在别人的光环下。

从未获得过别人真正的尊敬和爱戴,就算是路易出征,她作为代理国政的时候,大臣们也是口服心不服。

菲利普也不怎么样尊重这个王嫂,反而是礼节性应付她。

宫廷上下唯一一个真心对她的可能也就只有二夫人了,从头到尾都是真诚待她,哪怕她被王后当枪使了一回也不自知而继续诚心的和王后往来,二夫人可以说是很单纯和可爱了。

其次是远嫁。

通常欧洲的王室联姻都是很早就从王子公主们很小的时候开始物色了,都是国家之间的利益联合,很少有互相喜欢而闻名于世的。

王后弥留之际也说到了她很小的时候就来到了法国皇宫,没有朋友,没有家人,远离故土,弥留的心愿居然是想要回到故乡马德里看一下日出,感受一下故乡的阳光洒在身上的感觉。

证明王后在法国在凡尔赛是过得多么寂寞啊,这么多年都没有融入法国,都没有一点作为自己最后的安息地的想法。

再联想到我自己的家人和我自己,我有个姐姐也是远嫁,远嫁意味着你和过去的一切都要割舍掉,意味着你一年只能回一次家,甚至有的要几年、十几年才能回去一次。

这这种感受我从高中的时候我就一直从我姐姐身上体会过。

并且从我家人想念她的情绪中体会很深,好在她现在过的还可以,经济上不用担心,也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再想到我自己(我不是远嫁,我未婚),我从大学开始就一直在杭州,离家里1700多公里。

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工作以后甚至更忙,连给家里打电话都要抽个时间出来。

所以你想那个时候的远嫁意味着什么?

爱上一个人从来就是画地为牢的开始,王后的一生是不幸的,也是悲哀的。

爱而不得其实真的才是最伤人的,又离不开,躲不掉,日日看得见的是他与别人的恩爱欢好。

束缚着她的是王室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不知道历史上的王后怎么样,反正《凡尔赛》里面的王后真正的打动了我,让我觉得这就是真实的王后,这就是一个历史上的路易的王后应该有的样子。

端庄、大方、仪态庄重。

默默的在丈夫背后支持他,爱戴他,尊敬他。

另外补充一句关于曼夫人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部电视剧,第一次对女主这样婊气十足的行为感到恶心的。

编剧用力过猛了,曼夫人确实很有心机,也很白莲花,历史上也有很多关于她的记载,但是也没婊到这个程度吧。

第五集最后的一分钟的镜头,我真的觉得王后实在是死的太可惜了,王后的衣物和挂饰一件一件的给她穿戴好准备安葬,那边路易十四就迫不及待的和曼夫人啪啪啪了,恶心得比吃了苍蝇还难受,还是生平第一次想弃剧,还是自己喜欢的欧洲历史剧。

王后好歹和路易几十年的夫妻啊,但凡看过这个剧又不懂历史的,曼夫人是洗不白了……

 5 ) 曼特农夫人是个很天真的人

我感觉曼特农一开始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她就是走一步说一步。

一开始能进皇宫就挺好,后来受到皇帝重视,又惶恐又害怕,也许也有点惊喜,后来又对权力有了渴望,后来被打发进修道院,这一步才真正激起了她对于权力的欲望,所以最后上位以后变得有些极端。

但是她还是没有对仇人赶尽杀绝,她只是辅佐国王,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独尊天主教,排除宗教异己,其他也没干什么出格的事。

你们为什么不喜欢曼特农夫人?

我觉得她仅次于皇后,是个挺好的人呀。

 6 ) 果然真正的国王永远会让别人牺牲

只能说太真实了,国王样永远不会牺牲自己,只会牺牲别人。

第一季第二季我还相信他真有什么伟大的地方,想要实现一番雄心壮志,能做出一点好的事情,但三季结束,一切都是假的,假大空,国王用一个假大空的什么目标,目的其实就是让别人牺牲,来达成他的目的罢了,可曾见他自己牺牲过什么?

他两次操纵王弟的婚姻,说得再冠冕堂皇,轮到他该牺牲的时候呢?

他却只想着自己的快乐,不愿意娶不爱的女人,过于虚伪了一些。

还有他所谓的成就,不都是靠别人取得的吗?

依靠自己忠诚的王弟,大臣,士兵,百姓。

他真以为是他自己了不起了吗?

他和最后一任情妇就是虚伪的代名词。

在他身上,我看不到任何一点好的东西,他剥削,压迫,操纵,伤害,利用他人。

还有他永远无法满足的贪婪,这就是一个阴险的侵略者。

现在的路易依稀可见未来法国侵略军的影子。

马夏尔真的为国王鞠躬尽瘁,然而国王永远只会把所有人当成可利用的工具人,太多人迫于他的权力和他制造的假象爱他服从他,所以他从来不曾珍惜,辜负了一人但依旧会有新人爱他。

索性恨他的人也很多,源源不断,永无止境。

希望他余生都在恐惧和仇恨中度过,正如他每日传达给所有人的一样。

至于王弟,欺骗了我的感情。

我以为他忠诚,善良,最后也不过是选择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他所有与国王的争执,不过是担心他也会成为被牺牲的那个而已。

他的本质就像他对他女儿做的那样,只要牺牲的不是他,他会坚定地站在国王那边,维护他的统治,就如同他最后开的那一枪。

 7 ) 铁面人、海外殖民地、曼特侬夫人、VS德意志皇帝和梵蒂冈、撕毁《南特赦令》是主要线索

一如既往的超精美制作,宫殿建筑、内饰、人物服饰、细微到元青花瓷都有出现。

第二季引入了威廉奥兰治,这一季引入了德意志皇帝利奥波德并将法国、德意志与梵蒂冈的三角关系作为中心,西班牙则是作为待瓜分的果实,奥斯曼与荷兰充当配角,至少在第三季如此。

德法都想与西班牙联姻,可怜的西班牙;法国与罗马的关系,合作到彼此威胁到谈崩,有些英王亨利八世既视感。

路易十四最终确保自己作为法国天主教的最高权威,罗马教廷的垂直管理体系继英国之后又痛失一个强大的君主国。

简言之第三季的国际关系较第二季更立体丰富。

每一集的最后几分钟堪称戏剧反差高潮,一边是凡尔赛骄奢淫逸一边是科尔贝被民众暴力致重伤;一边是皇后被人下毒一边是路易去修道院迎回曼特侬夫人;一边是皇后刚去世尸骨未寒一边是路易和曼特侬夫人鱼水之欢;一边是火枪手们在撕毁《南特赦令》的背景下逮甚至是屠杀新教徒一边是国王迎娶曼特侬。

也正是由于曼特侬夫人的缘故,第三季的性爱场景明显少于前两季,也从侧面反映了路易十四个人轨迹的变化。

铁面人居然作为一条重要支线也是本季一大创意,无论历史学界迄今如何纷争,至少剧里有了明确答案。

路易十四非路易十三亲生子,不管是不是生育能力,总之为了确保万世一系,路易十三促使铁面人和其王后“交欢”生下路易十四兄弟俩。

但这涉及国本正朔天大的秘密,故有了铁面人被长期关押。

而路易十四为了法国的利益不被罗马要挟,亲手将毒酒递给了“生父”并说还给他真正的“自由”,这是全季最令我咋舌的。

要知道在儒家伦理体系的我们看来无论出于何故,子杀父绝对十恶不赦,但剧中的呈现却有种为了不留给梵蒂冈及别国势力操纵法国的机会,路易十四此刻不是儿子的身份,而是代表法兰西捍卫全民的利益,竟还有些超脱与崇高。

凡尔赛的贵族文化,警卫的巡逻,每个房间的隐私和服务之间的取舍,细微之处再次反映了制作精良和历史代入感。

说到历史代入感,永远只有接近不可能逼近更无法等同,十七世纪臣子贵族面对国王的敬畏眼神,是21世纪现代政治体制演员永远无法复原的眼神和举止,不能苛责,依然不错了。

最后,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如美洲的新奥尔良频繁闪现,但没有在海外殖民地展开真实戏份有些小遗憾,猜是预算有限。

 8 ) 【Monchevy/骑姬】鸡尾酒上的一颗樱桃

正正经经嗑过的第一对CP,第一次四处搜寻各种cut,第一次上AO3,第一次写lofter,第一次翻译小车车都献给了王妹和他的爱人。

骑姬相恋于少年,菲利普曾在路易十四的授意下两度娶妻,但仍然和骑士相伴四十余年。

这一对在BBC《凡尔赛》一剧中被称为全剧唯一的“真爱组”,而剧外两人的扮演者虽然都是大直男,也天天在Ins上秀恩爱。

(秀得好!

请你们继续保持!

)压弯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是Evan Williams的颜,尤其是第三季的金发碧眼真的是本人最爱,王妹也是蓝眸黑发顾盼生姿,令人心生无限美好。

另外两人从性情的默契咬合到在剧中的人格变化都使我毫不犹豫跳入深坑。

虽然剧情和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有所出入,甚至不可避免地out of character,但磕CP这种事情开心就好啦。

第二季初,骑士意大利流放归来坦白讲,菲利普和洛林无论在剧中还是在历史上都曾经脚踏多条船,以至于我研究历史的室友认为,秉承着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两人和对方厮守不过是追求片刻的火热缠绵,谈不上什么“绝美爱情”,甚至算不算爱情都有待质疑。

但我解读出的是骑姬之间斩不断的羁绊,甚至超乎于爱情的长相依随,而令多少人求之而不得,只能一顿猛嗑。

历史上,骑姬从小一起长大,洛林年幼时出落得越来越美而被王妹觊觎,然而他既不是王妹的初夜,也不是王妹当时想要大方承认的恋人,当时王妹的目光被年长成熟的吉什公爵所牵引,或许作为男宠之一,洛林真的就只是“鸡尾酒上那一颗樱桃”(原句是Vlaho和Williams的ins互动,Vlaho称Williams“You're the Pina to my Colada”),所有的温存都只在一瞬间而已。

亨丽埃塔和利兹洛特初嫁时,也都颇得王妹一时欢心,但最终劈腿的劈腿,吵嘴的吵嘴,只有洛林一人自始至终相伴左右。

他争取各种机会向王妹表露心迹,为美人一笑不惜参与宫斗(不是),数次被下狱流放,王妹不会不知道他算计自己两任妻子的小算盘,那又怎么样呢,相比于形婚的妻子,他鸡尾酒上的樱桃自然更无可替代,他也依然情愿向哥哥屈服来换心上人回到自己身边(剧中菲利普两次出走凡尔赛,最后都为解救洛林归来)。

和任何一对恋人一样,经受住年岁的考量是最基本的考研,但是对于骑姬之间特殊的关系来说,这正是他们最可贵的地方,因为彼此本都可舍弃这样一段在当时显然并不被尊重和理解的感情。

有人说洛林不过就是王妹的寄生虫,攀附着王室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剧集也很大程度地污化了洛林),然而历史上的洛林虽然的确贪财,但出身并不低贱,战场上又骁勇善战,靠着原有的爵位和私产,绝不是离了王妹就不能自给,也的确有多次机会可以获得成功的人生。

如果他真的是彻底的享乐主义者,为什么不离开王妹,自己坐拥一屋男女宠侍呢?

除了爱情,我也不能找到其他的解释了。

剧集里洛林好吃懒做,不爱出门,更不像王妹有“我为祖国开疆土”的豪情壮志,邀请王妹出门散步都会被说“你今天哪里怪怪的”……但历史上,洛林随王妹出征,这也一直是两人感情升温的契机。

早在并肩作战之前,洛林就曾因接受他人的决斗挑战而声名大噪,王妹也是从那时开始对其迷恋痴狂,视为一生挚爱。

战场上的洛林用爱发电,冲锋陷阵,负伤而归,王妹在自己帐内好生照顾,一门心思都在爱人身上,回国后更央求哥哥将洛林留在自己身边终日厮守。

就算洛林只是为王妹出征的吧,不是真爱又有谁能拼上一条性命博红颜一笑呢?

剧集里的洛林满嘴的法式情话说得天花乱坠,本人觉得王妹其实就好这口吧,那么迎合一下自己爱人的情感需求你情我愿又有什么问题?

王妹常在宫廷中身着女装和洛林并肩挽手,两人互喂食物旁若无人地亲吻调情,这般纵情声色真的是置世俗眼光于不顾。

剧集中对两人的感情有不少大尺度的真实还原,比如十四在王妹房间拉开窗帘他光溜溜地怀里搂着洛林。

对不起,但看完我的感觉就是当场暴毙。

上文说过,骑姬事实上并不能说是对方的唯一,王妹就不用说了,洛林被流放到罗马的时候他可是一夜一床的男宠,而洛林据说其实是双性恋,史上也曾与不少贵妇有染,这在《凡尔赛》第三季也有所体现(昂热公爵夫人那一幕真的是没眼看……)。

第三季的真爱组剧情真是要把我虐哭了,最后唯一的棉花糖还被二夫人搅成了大团圆酥心糖。

但事实上两人定型于第三季的性情转变可能也是我真正感到这份感情纯粹感人的地方。

王妹其实转变不大,一直都是好弟弟、好丈夫,他自己口中的“老好人菲利普”,洛林就不一样了。

第一季他除了油嘴滑舌就是拈花惹草,差点因为一夜风流交付性命,把纯情无害的王妹撩得脸红心跳,唉其实我最喜欢这个时候脑子里装满蜂蜜的洛林;第二季从罗马回来,他学习和利兹洛特相处,因为王妹假意亲昵的男宠而吃醋甚至要开枪自杀,但最后却在王妹遇险时挺身而出帅气开枪;第三季他已经因为出众的时尚品味当上了宴会总管(尽管被曼特农那个绿茶婊一句话罢免了),和利兹洛特交好一起照顾小菲利普,消极抵抗十四废除《南特赦令》和迫害新教徒的种种恶行,甚至为了昂热夫人再次入狱和王妹翻脸,真的和前两季大有出入。

其实第二季王妹就已经表示过,他有自己想做的事情要去实现,洛林说要保持享乐主义的人生信条的时候他甚至说,那我们要好好考虑一下未来了。

第三季开头的时候洛林被王妹拒绝的时候说,也许你没有注意到,但凡尔赛里的一切都改变了,当然,包括他洛林自己。

他知道如何明哲保身,但仍然要为欣赏的女人豁出去,我看到的是成长,是成熟,尽管是为了另外一个人。

纵然,他在被王妹拒绝之后追求昂热夫人(这个年纪很大、性情刚烈的女人),甚至一厢情愿地想要和她结婚,对王妹来说无疑是一种背叛。

王妹当时忙着忧心他和哥哥的正统身份、应对罗马教皇的威逼,也无暇顾及昔日爱人的心猿意马。

但第三季的最后王妹为解救洛林回到凡尔赛,帮他送走昂热夫人,并且主动重修旧好,他要求洛林说Je t'aime的时候,两个阔别的爱人简直就是近乡情更怯。

时光流转,人情是非,原来我看着你的时候,还是和当初一样的心动和紧张,“从前的争吵跟纷扰不计数”。

第二季末,王妹上战场前和骑士吻别,“J t'aime and je t'aimerai toujour.”剧集中有一些特别酥的细节,洛林迎接菲利普征战归来和菲利普等待洛林从狱中回家的时候两人都是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只要有洛林在场,菲利普绝对少不了和他的眼神来往;王妹出征之前那句“你值得一个更好的我”两人在圣克卢宫门前时王妹的傲娇一踢和骑士的宠溺一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还是喜欢剧集的成分多一点吧,毕竟历史上的糖……除了二夫人的信之外都好难磕到,Evan和Alex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美好的互动啊,时不时发糖吃。

回到现实的我真是无语凝噎,磕CP对当代女大学生而言其实毫无营养,由于是男男甚至也没有什么付诸实践的机会,但骑姬的爱情真的给我了无限的欢乐(和堕落),有时我觉得爱情就应该是这样简单的,为什么总是要去想那么长远的以后呢?

重要的难道不是此刻你在我手心,我也希望未来的时时刻刻都如此吗?

人总是歆羡自己所得不到的吧,虽然我得不到,但能沉浸在王妹和骑士的半世情缘里,我已经满足了。

PS嗑这对还让我收获了宝藏爱豆Evan Williams,除了一年一度祝王妹演员生日快乐之外他在ins上也是一个特别积极阳光的人,经常参加各种advocacy/initiative,疫情期间还搞过小型播客出了自己的新专辑,这么好看一张脸去演戏多好啊!

但他坚持说自己首先是个singer并认真唱歌呜呜。

EW我永远的爱豆!

 9 )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三季的路易让我看到了自己

路易选择用一种濒死的体验,纵身一跃跳下悬崖,在濒死的独特快感中重新找回自己。

在发现自己是私生子的事实后,路易迷失自我,究竟是冒名顶替之辈还是路易大帝,他不懂为什么帮当在了解真相之后还能坚定不移地相信他,把他作为自己的信仰。

我不知道真实的太阳王路易是否如此,但剧中的路易不仅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但人性的复杂的确令人惊叹。

失去雄心的狮子也许只是迷途的羔羊。

没有人能像一台机器一样永远高速精密地运行,更何况机器也需要维护检修。

曼夫人不是一个讨巧的角色,她不甘心,于普通情妇的角色,更不同于路易之前的任何情人,有时她更像是路易的精神导师。

她有自己的野心,但在凡尔赛宫,谁又是淡泊的呢,至少她带给路易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给了路易最需要的,即使最忠诚的大臣们也不能给的东西。

 10 ) 唯一不会改变的事,就是所有人都在一直改变

第一篇小文章,就献给这部制作精良的法剧。

追到第三季,看到曼特农夫人真的很气,但是最后发现其实她就是芸芸众生的很多人,有欲望,却为了表面的体面试图压制,直到最后放弃压制,光明正大追求自己想要的到第三季,对于路易的感情就更加复杂了,当然也是因为人物的塑造更加复杂,在前两季中,路易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非常的慌张,就像现阶段的我。

这个时候的他经常怀疑自己,半夜噩梦会找他弟(骨科我还可以再站八百年!

)但是他有梦想,有权谋,广于纳谏,也更有人情味。

但是在第三季中,他丢失了一些东西,虽然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会在半夜惊醒,更加自信,战胜了过去,但是他也不再听得进去建议,愈发盲目和自大,这样的结局让我对路易又爱又恨。

恨已经解释了,爱是因为我明白他是人,不是神(虽然他自己始终不承认),他会犯错,当然,相对应的,他丢掉了很多人再聊王弟,我最爱的王弟!

这一季中王弟仿佛和十四互换了剧本,王弟成了那个收拾残局破解困境的人,真的非常非常棒!

然而这其中的剧情也使得王妹(不是)的形象更丰满。

他是一个好丈夫,对待公主其实蛮好的,他也是个好儿子,对待亲生父亲非常的好,也能看出来他非常渴望家庭的温暖。

但是,他实在不是个好父亲,对待女儿残忍的态度让我非常难过,可能也是因为从小没养在身边,没有什么感情吧。

并且,在这一季中,王弟和十四的感情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第一季中,十四问王弟,Do you have my back?

Then what you think where I am? 可以看出,王弟虽然表面老和他作对,其实内心非常尊敬他哥,并且愿意倾其所有帮助他哥的。

然而在第三季中,当国王问到(没错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他哥)你站在我这边吗?

弟弟没有做出回答,他已经失望透顶了,这次的出逃甚至没有任何坚持就回到了凡尔赛,因为他已经明白没有任何意义了,他的出逃已经不会威胁到国王,他哥会为了权力时刻准备放弃他,所以他,也选择了放弃他哥,此时我认为国王真正失去对他最好的人。

但是,在大结局,峰回路转,我想,王弟和自己和哥哥和解了,他短暂的放弃了,却发现无法割舍,而他哥遇到的每个无法与人交谈的困难时,他都在,我想,这就说明了一切问题。

虽然我丢失了很多人,但是只要你还在,就好

只要这俩继续相爱相杀,我还能再战五百年再说本季最惊喜的角色转变!

洛林骑士!

很多朋友说第二季中对洛林骑士非常喜欢,因为发现居然他喜欢王弟要更多。

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觉得第三季的人物塑造更棒,更丰满!

很多人说编剧拆掉和王弟的cp非常生气,但是我倒觉得骑士和公爵夫人的爱情非常动人,因为在剧中编剧没有仔细交代骑士和王弟爱情开始的原因,但是对于骑士和公爵夫人的爱情却讲的非常罗曼蒂克。

两人一个带着偏见,一个带着小心思开始的交往,最后却以灵魂的契合和赠以自由为结束,真的非常感人。

三季中洛林骑士的成长最惊喜,也最能称之为成长,因为十四和王弟都或多或少丢失了初心。

当然,最后他还是回到了他曾经试图逃脱的环境里,但是没有办法,无法挣脱,无法挣脱。

同时,我认为这段感情中洛林的成长也与王弟的和解相呼应,最后促使两人和解的正是他们两方的进步,相信他们以后会相处的更好,也更懂得如何爱人然后就是我凡尔赛大总攻法总!

这季圆了我苏菲党一个梦,然而虽然be了。

法总在这季也从一个工具人成长为一个有思想的总攻,明明可以选择离开却最终还是没有放下,如此浪漫却又痛心的结局!

最后的最后,私心想讲一下大臣考伯特,一个许多人不会注意的配角。

但是其实他热心,有能力,对待国王和国家鞠躬尽瘁,甚至有超脱于那个时代的民主观念,即置国家于国王之上。

他充满怜悯,同时追求公正,在生命的最后也在完成公务,让我不免想到,一个国家的制度,可能充满问题,但是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才能使得这个国家努力的运转。

当然,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期望人类能够设计出更完备的制度,而不是寄希望于某个人的力挽狂澜,因为历史证明,这样的人,只会成为后世唏嘘的谈资,并不会为一个命数将近的帝国延续更长的时间。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表白GB小哥哥和Vla,演技超赞!

表白全剧组!

尤其是这季的服化道,完美!

完结撒花~

《凡尔赛第三季》短评

路易做为国王天生的骄傲,使他战胜了一路上的敌人,无论这些敌人是敌国国王,掌权的红衣主教,憎恨势力暗中的诡计,亲友的背叛等等。生世带来王权合法性的威胁和自我怀疑,也无法改变生来即为国王的命运,痛苦、残酷和孤独

6分钟前
  • Vicky
  • 推荐

编剧是多恨曼特农夫人,优雅知性虔诚给写成了作恶多端虚伪绿茶婊,还敢抢我王妃的孩子。。这破剧也就奥尔良公爵王妃和洛林骑士一家三口能看了

10分钟前
  • 黑胡椒
  • 还行

剧情到了结尾有些草草收场的感觉,但这么考究的剧还是多给一星吧。王妹,王妃,洛林才是本剧最可爱的人。曼特农女士戏太多了,她让十四一步一步走向错误的道路上。法比安可惜了!

11分钟前
  • 二册的眼镜
  • 力荐

人设全崩,剧情拖沓,男主花样做作,想看电视版gv的同学可以完全避开第三季了,这部剧的导演恐同。

16分钟前
  • 1980
  • 较差

洛林这三季下来成为此剧人设多变性格丰满的角色。第三季人设崩塌,剧情衔接的最差,人民暴动情节也没有特别拿出来渲染

17分钟前
  • 易峰情书李
  • 还行

新时代怎么跪舔路易十四或独裁者,或霸道总裁

20分钟前
  • 虫蠹
  • 推荐

王弟抱着小孩的那一刻,我笑了好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2分钟前
  • I am lazy
  • 力荐

曼特农夫人真的给我biao到了 看得我想念起了蒙特斯潘夫人……说来说去还是亨利埃塔最好了

27分钟前
  • 28
  • 还行

帝王总是帝王,再美化,也无法改变剥削老百姓的事实

31分钟前
  • 祭殇
  • 还行

一个君王,被塑造成恋爱脑,老太婆说啥是啥,不能理解

34分钟前
  • momo
  • 很差

最讨厌的绿茶婊上位了。 还是最爱菲利普公主和洛林骑士。

35分钟前
  • Frida
  • 力荐

爛尾暴怒,直接棄劇(狗頭) 我還是一個無產階級👌

38分钟前
  • 思麓
  • 很差

客观上印证了那句话,没有一个建立在好大喜功之上的盛世值得赞美!所有所谓伟大的君王都是为了自己的虚荣与野心残酷地对人民敲骨吸髓!讲真,做为外貌协会资深会员,冲两兄弟的逆天颜值也能看下去。但再好的皮囊也没能抵挡住心中愤慨!看时一万遍地诅咒14这个狗皇帝,刚愎自用、穷兵黩武、残暴无情又恋爱脑,一生被各种奇怪的女人控制,对老百姓的奴役与压榨令人发指。就该当被火刑的女巫所言,让熊熊的革命之火把旧世界全都毁灭了吧!让无以承受的苦难与愤怒如火山爆发,用君王的头颅与血来偿还吧!最后一集结尾得仓促又奇怪,莫名其妙地让各种矛盾强行和谐。 最招唾沫和板砖的是曼特农夫人,编剧好像和她有仇,把它刻画得无比虚伪、拧巴、绿茶婊兼恶心,演员选得又差强人意,简直就是一凡尔赛老女巫版的大麻雀。真实历史上应该不是这样的人。

39分钟前
  • 闻诽自明
  • 还行

2018.08

43分钟前
  • 木易雕
  • 还行

糟了失去看的记忆了

44分钟前
  • 滋滋YES猫堡
  • 还行

剧情放飞到不能自控i。

46分钟前
  • 手机没电
  • 较差

看到你们都不喜欢曼特农夫人我就放心了,说好的善良理性大方呢,这tm就活生生圣母绿茶婊,抢我王妃孩子简直不能忍。路易自从和她在一起之后也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贪婪,愚蠢,蒙德斯潘亨利尔塔总结路易变化简直精辟准确

47分钟前
  • 七辰
  • 还行

十四:爱卿,这是什么东西这么好吃,寡人好喜欢,快给寡人再来一碗!编剧:王上,这是屎,是微臣专门给您准备的!

48分钟前
  • The 星星
  • 较差

烂尾

49分钟前
  • PetitCerrito
  • 还行

差评哦 简直和第一二季差了10个国产电视剧

54分钟前
  • K_Karin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