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青芸好美好酷!!!
爱爱爱!!!
影片选择了很容易触动人心的题材,女儿不顾父亲反对跟小混混私奔,与家庭决裂,育有一女,而当初的小混混不知所踪。
10几年来二凤没有回过家,在小渔村靠帮人讨债独自抚养女儿阿梅,阿梅因为妈妈讨债被童鞋霸凌。
菜市场阿梅捡到钱包👛被人骂作小偷,二凤没帮她却一直质问,气走了阿梅,直到醉醺醺的钱包主人说得蟹蟹阿梅,围观众人和二凤才知道错怪了她。
紧接着阿梅就被犯罪分子掳走。
二凤骑着小摩托一路追罪犯的汽艇,直到需要坐车去西贡……虽然本片剧情乍一看有些落入俗套,但那种所谓烧脑片反转反转再反转就不是俗套了吗?
在前黑帮成员阿直家、黑帮老巢、火车上的几个大场景灯光,红蓝绿黄紫这些明艳而多变的色彩,看的时候情不自禁想起了意大利1977年经典恐怖片《阴风阵阵》里的光效,大片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等各种颜色的灯光。
而贩卖儿童人体器官的黑帮,对儿童和普通成人来说,正是绝对的恐怖所在,光影上正好致敬《阴风阵阵》。
文戏上,美中不足的是影片里没交待为何二凤独自抚养女儿。
二凤在离开大哥之后,大哥上了一炷香,当时我以为大哥会跟着二凤去救外甥女,结果她哭着的时候,是警察跟随而至……这时候大嫂怀着孕,可能大哥顾忌这一点才没去帮二凤吧,唉……酒吧里二凤曾经的小妹也压根不管事,完美贯彻了人走茶凉的优良传统。
本片拳拳到肉噗噗噗砰砰砰,打得很爽!
而且二凤并不是一路开挂见佛杀佛见魔杀魔,她经常被小喽啰打倒,更显真实。
第一次跟黑帮女老大对决时,二凤几乎惨遭秒杀,被沉江后我差点以为完了……而最后火车上二凤跟黑帮女老大决战那场戏,打得尤其爽,小瑕疵是没把女老大抛尸到火车下面→_→最后阿梅童鞋知道她妈妈是大英雄,从此对阿梅也尊敬了起来。
阿梅也抱着二凤说学武功,除暴安良,薪火相传……最后吐槽一下,这个影名真的会先拒绝掉一大批潜在影迷,光看名字窩还以为是国产农村妇女的艰辛生活……
曾经火遍网络的《越狱》刷新了我对电视剧的认知,此前我还没有看过一部类似的剧,其剧情紧凑,悬念丛生,人物鲜明,让我欲罢不能。
它成功勾起我追剧的欲望,看完后我迫不及待地去到相关的美剧论坛,搜寻和越狱同类型的剧。
遗憾的是,我至今未找到一部能和它媲美,勉强类似的有《迷失》和《二十四小时》,虽略为逊色但聊以充饥。
可是看完这为数不多的几部后,我又陷入到剧荒难耐的状态,直到电影拯救了我。
我发现在剧情的紧凑程度上,电影似乎更胜一筹,毕竟要在两个小时内说清整个故事,自然不能拖沓。
于是我将注意力转向电影,开始在电影的世界里漫游。
显然我是一个对很多事情都容易上瘾的人,两三年的时间里,我大约看了六百多部电影。
起初只看些动作大片,随着喜爱的加深,我拓宽了观影的类型,口味开始多样化,科幻类、悬疑类、历史类的我都很感兴趣。
当我忘我地沉浸在五彩斑斓的电影世界中时,忽然一个声音提醒我,我已经好久没有追剧了。
就在我沉迷于电影的那两三年,很多优质的美剧诞生了,当然我都无暇去看,只是陆陆续续关注了一些信息。
那时的美剧比从前已经精炼了很多,一季的容量由原来的大约二十四集缩减到了十集或十二集左右,很多剧在豆瓣上的评分都特别高,有时我也会忍不住看一两集。
我慢慢发现一个“netflix”的标志经常出现在一些美剧的开头,一开始我以为那是一个电视台,后来才了解到它是一个在线视频平台,在国内被称为“网飞”。
在我印象中,网飞出品的原创剧大都非常优质,那时比较有名的有《怪奇物语》、《纸牌屋》和《超感猎杀》,当然,这几部我并没有看过,我看过的第一部网飞的原创剧是《毒枭》。
我看《毒枭》已经是在《越狱》的十二年之后了,品位自然发生了变化,我不再一味追求剧情的紧张刺激,而是希望通过剧情了解一些社会现实,自然而然地,我更喜欢《毒枭》这类题材的剧。
我太爱《毒枭》这样的剧了,地道的拉美风情,七八十年代的场景,大毒枭们的犯罪纪实,活脱脱的魔幻现实主义。
此片的导演曾经执导过巴西有名的犯罪电影《精英部队》系列,对拉美文化了如指掌,此番执导,自然如鱼得水。
之前我也看过一些贩毒题材的剧,但多为欧美题材,看多了就想换一下口味。
我想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而纪录片又不过瘾,网飞则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自己投资,让当地导演执导,最后在自己的平台上播放,这样创作出来的剧既能反映所在国的社会现实,又不会受到所在国的文化氛围限制,因为它们并不一定当地上映。
继《毒枭》之后,网飞又推出了一部反腐剧《黑金高墙》,堪称巴西版的《人民的名义》。
这部剧依然由《毒枭》的导演执导,在国外备受好评,imdb上评分高达9.1。
虽然国内关注它的人很少,但它十分合我的胃口,因为它拍出来许多社会现实。
整部剧聚焦巴西的一起重大腐败案,涉及政客、商人、毒枭和总统。
我对巴西这个国家了解不多,在我印象中那里资源丰富,但是贫富分化,而且毒贩遍地,治安不佳,尤其是里约热内卢,那些建在半山腰上的贫民窟已成为许多电影里面一道亮丽的风景。
以前看《上帝之城》,就已经感受过那里的贫穷和混乱,后来看《精英部队》,就更加加深了这样的印象。
巴西似乎是一个民主发展不太成熟的国家,经济也乏善可陈,新闻里听到的都是些高层腐败、政党斗争和和偷拐抢骗等,这部剧让我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
以前我对印度电影毫无兴趣,因为觉得它们无聊且冗长,我不喜欢那些平庸的歌舞和经不起推敲的剧情,还有那些三毛钱的特效和浮夸的慢动作特写。
但最近几年的一些印度电影改变了我的看法,我惊讶于就连印度电影都在进步。
它们的制作水准已经在朝好莱坞靠拢了,而且本土特色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很多电影都聚焦于各种尖锐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性别歧视、宗教冲突和教育体制等等。
虽然这些电影对社会的改变并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从长远来看,这未尝不是一些了不起的推动呢?
就在这两年,网飞相继推出了两部印度剧《神圣游戏》和《德里罪案》,属于犯罪类题材。
它们没有热闹的歌舞,而是以冷峻的视角描述一个真实的印度,一个存在着黑帮和腐败警察的国家。
这类电视剧的迷人之处在于,你能从中窥到你平时无法触及到的社会阴暗面,能深入了解当地的社会形态,而不是来自于一些道听途说的刻板印象,如果你对世界充满好奇,这无疑能满足你的好奇心。
经过几年的打磨,网飞对犯罪题材的打造已经炉火纯青,我好奇查了一下近些年网飞出品的罪案剧,发现优秀的作品居然不少,比如墨西哥的《矮子毒枭》,西班牙的《可卡因海岸》,德国的《柏林之狗》,等等。
可能由于国情不同,有些剧在国内还没有那么火。
如今的漫威在塑造超级英雄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工业化流水线的生产体系,它能精准地把握市场的需求,从而创造出观众想要的电影模式。
不过,同样的类型看久了,观众自然审美疲劳。
然而网飞却暂时不用在这方面担心,因为他集合了全世界优秀的主创,难怪有人说,网飞是就像是自助餐,虽然不是盘盘菜都合你胃口,但你总能找到你爱吃的。
很幸运有网飞这样一个平台,用心把全世界优秀的作品收集在一起,配上不同语言的字幕,让世界上的人有机会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享受观影的快乐。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微信公众号,搜索“无梦之秋随笔集”,还有很多其他精彩影评)
今天看的这部电影,名字叫做《二凤》。
我第一次看一部越南电影,看完之后,我觉得这部电影真的很不错哦,其实虽然剧情十分老套,但是这部电影着实十分吸引我。
最吸引我的地方大概就是整部电影之中的打斗场面了吧,打人的动作行云流水,让我觉得十分过瘾,更加过瘾的地方就是女主打人的时候,打的是一群男人。
把这群男人打的满地找牙,而且每次打人的时候,我都觉得女主超级帅气,打斗场面真的十分对得起观众,原本我以为打斗场面要结束了,结果完完全全没有要结束哦,打斗场面继续十分精彩地存在着,然后让我看的十分十分过瘾。
大姐大名字叫做二凤,二凤长得超级漂亮,符合我对于女主所有的期待,二凤原本是一个风月场所的老大,怀孕了之后,二凤离开了这个地方。
找到了一个偏远的乡村,在这个偏远的乡村里面,二凤依靠着帮别人收账过日子,原本以为日子可以一直一直这么平淡地生活下去,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二凤的生活还是被打扰了。
二凤的女儿被抢跑了。
“二凤:也许我找错了地方,但是你也抓错了人!
” 二凤说:“也许我找错了地方,但是你也抓错了人。
”二凤的女儿被一个犯罪组织抓走了,原本生活在一个很小的乡村里面,但是有一天因为自己的女儿被抓走了,二凤一脸懵逼。
然后二凤飞奔出去,去追自己的女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凤找到了自己的女儿,虽然剧情很老套,过程很辛苦,但是这件事情也就这样完成了。
也不知道这群抢别人女儿的人是怎么想的,如果我是这群人,遇到了这么能打还这么锲而不舍的母亲的话,我立刻马上就放人,我才不跟这个人耗着,让她一个人惹那么多事情出来呢。
虽然这群人很豪横,但是这群人还真的是有点傻乎乎的。
这群人通过船只运走了阿梅,二凤先是跳进河里面,被坏人拿着棍子把手打进去。
然后二凤又抢了一台电动车追了上去,(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才知道,其实在越南的时候,所有人都是需要带头盔的。
)追了上去的二凤一路上也遇到了很多人阻挠。
这段真的是极其极其搞笑了哦,因为这段场面之中,我想不到有什么惊天理由可以让这伙人依靠人力物力来阻挡二凤一个人。
二凤的女儿被抓到了西贡这个地方去,然后二凤一路追到了西贡。
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二凤曾经的回忆,二凤在这个地方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二凤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情。
然后二凤找到了自己曾经的小妹妹,让小妹妹动用自己的人脉帮自己找找女儿,小妹妹直接拒绝了。
再后来的时候,二凤又去找了找自己的哥哥,哥哥也拒绝了自己的妹妹,还把自己的妹妹吵了一顿,吵完之后,妹妹走了。
二凤又去报警...然后警察也不作为,于是二凤从警察局发现了线索,一个人走上了寻找女儿的道路。
好在最后二凤找到了自己的女儿。
“世情薄,人情恶。
” 二凤走到了自己西贡这个地方的时候,回忆一点一点地堆积了起来。
这些回忆在二凤的脑袋里面变得越来越清晰,变得越来越深刻。
但是其实整个故事是没有讲述清楚的,我不知道二凤为什么会生下这个小女孩儿,如果是我小的时候,我一定会不敢生下女儿的,因为我不想让我的女儿这样生活着,我一定不会选择让女儿出生,而且我也不会在身为一个黑帮老大的时候,生下一个女儿的。
所以说,这大概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吧。
“世情薄,人情恶。
”二凤回去了之后,自己之前的小妹也不帮助自己了,自己之前的哥哥也不帮助自己了,这大概就是“世情薄,人情恶”了呀。
我想了想之后,觉得还真的是。
除了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子女真心付出之外,好像就没有别的人了吧,想了想真的是如此如此凉薄,如此如此不开心。
不过越南电影还真的是不错哦,我现在爱了爱了。
不错的电影,整场都在心惊肉跳中度过,女主功夫不错,反映出的人贩子们太狠心了,女人本弱为母則钢,现实生活中也会为了孩子不惜一切代价的👍👍👍二凤,挺你!
不过女怪那个演员也不错,虽然是反面人物,但动作一气呵成,招招要命,主要肌肉💪了得,佩服这些敬业的演员!
二凤作为母亲可以说是好样的,值得每位母亲深思的是,孩子的世界很精彩,我们要相信她(他)们
这部越南电影《二凤》拍得非常好。
很接地气,表现了越南当地的一些生活状况。
作者通过女主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在黑暗恶势力的面前,女主处于弱势群体中的正义,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最终的黑暗恶势力,终将会被正义摧毁,母爱的伟大和力量,无可比拟,女主光环下的正义永远是光明的象征,生活中到处都是希望。
影片中的武打动作场面也十分精彩,观影中一直为女主捏着一把汗,生怕剧情有翻转,女主最终战斗到了最后,很精彩。
爱既是软肋,亦作盔甲。
怒一为救女,二灭罪行。
《二凤》,一部越南影史票房冠军、拍出了比好莱坞大片的电影,打斗激烈、动作流畅、看点多、细节表现突出,可以说是众多优点集于一身。
女儿阿梅被国际人贩抓走,二凤孤身一人拯救女儿。
作为一个母亲,拯救女儿的心情最是感人至深的。
生猛+轻盈 说说这部电影,《二凤》。
个人觉得还是有噱头,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女性版的《飓风营救》,不过小弟倒是有不同的想法。
《二凤》在故事模式与《飓风营救》差不多,但从表现形式还是内容呈现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大白话来形容,特色不同,卖点不同。
《二凤》这种类型的作品,实际上就是香港时装动作片的既视感,尤其是同类型下的女性动作片。
没错,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风起云涌的“打女电影”。
比如《霸王花》系列、《皇家师姐》系列、《杀手天使》、《轰天密令》等,同期也涌现出了杨紫琼、胡慧中、杨丽菁、大岛由加利、罗芙洛等“女打星”。
《二凤》在特色和卖点上,与上述这些电影是一样一样一样的。
话说,当年那些“打女电影”里,女主角都强势的不行,而且专揍男人,但凡这些片子男性角色基本都一副狗吃屎的样子,比现在平权、metoo这些不知强到哪里去了。
只不过时过境迁,“打女电影”火了10多年之后,随着香港时装动作片风光不再,以及女性动作明星的青黄不接,而退出了主流历史舞台。
后来的《赤裸羔羊》和《夕阳天使》这些电影,也是昙花一现。
但如今这类电影稀缺并不是落伍,而是真的很难拍。
就像《二凤》这样的片子,国内拍不出来吗?
当然不是,《二凤》叙事和节奏都相当一般,我相信国内的制作水平,拍出来一定比这个好看,但有没有人愿意拍是个问题,有没有女明星原因演,更是问题。
因为时装动作片里,这些“打女电影”,卖点非常明确,一是动作片的危险系数,二是女英雄打男人。
生猛的时装动作片首先来说,时装动作片这个概念,是功夫片的分支。
除了年代背景相对固定外,最显著的特点是动作场面的多元化。
格斗不再追求功夫套招上的硬桥硬马,而是突出激烈,枪支、飞机、汽车、轮船都有参与,实在不行桌椅板凳抄起来就打,而且场地要求极高,不是在楼顶上打就是飞驰的汽车上打,危险系数越高越好。
据元彪回忆,嘉禾公司以前拍动作片,都会在敞篷门口摆一部救护车,随时准备送人进医院。
就拿《二凤》来说,对格斗场地的要求也是体现的上述特征,除了里面的追车戏,动作场面都是走生猛路线,开场女主角拿板砖拍人,就很有特色。
还有修车厂大战,改锥、锤子抄起来就打,异常凶悍,结尾车厢里狭小空间里的打斗则是追求技巧性,但也少不了二凤跟女反派如摔跤一般的生猛格斗。
这就是本片的一个特色,也是东南亚动作电影的特色。
完全是cult电影、B级片的感觉。
话说当年香港电影最火的时候,东南亚是主要市场,我相信本片的导演,一定是看港片长大的。
本片跟当年的香港动作片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且拍摄方式都是“土法”——那种刻意追求生猛刺激的打斗。
如今在以《谍影重重》《飓风营救》为首的动作片中,快速剪辑和追求技巧性格斗大牌子方式已是主流,但《二凤》还是采用这种相对原始的技法,这就是本片与《飓风营救》最大的不同之处,打斗不追求快速凌厉,而是追求生猛直接。
你也可以说这样的拍摄方式“落伍”,但本片这种老派技法,所追求的这样“返璞归真”的拍摄方式,其生猛感是新派动作片无法达到的。
尤其是东南亚动作片,似乎对《谍影重重》那种拍摄方式很鄙夷,格外喜欢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呈现动作场面,看来当年香港电影影响力真的很强。
就像惠英红这名从打女到影后的女星,说起当年拍动作片的经历,就表示“还是像以前那样拍,人家会觉得老土”。
但东南亚电影偏偏就这么“老土”。
也是物以稀为贵,正是这种老派的技法,造就了《拳霸》《突袭》《黑暗侵袭》这样生猛刺激的动作片,也不是酸,华语电影能拍出这样的效果吗,当然可以,只不过没人再用这种“土法”拍而已,毕竟如今明星这么精贵。
《二凤》同样如此,只不过肯定不如《拳霸》《突袭》这样的片子爽快,毕竟角色是女性,侧重点还是不同。
轻盈的打女电影以前古装片、功夫片为什么不主打女性?
已故功夫大师刘家良一句话点破:“女演员就算打得好,观众亦不会接受,只觉得她在做戏。
武打片失去逼真感,还有什么气氛?
何况,大部分女演员拿起刀枪来,总是姐手姐脚不像样,还是用男的俐落。
”(所以当时出了一个能打惠英红有多么稀有,直接第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但动作片可就不同了,动作场面的多元化,带来的是摄影技法的更迭,女明星打不好?
可以依靠特技手段,如威压、剪辑甚至替身,将其变得很逼真啊.而且时装动作片的阳刚气质比古装功夫片减弱了很多,在这种环境下,杨紫琼、杨丽菁、罗芙洛、大岛由加利等或学过真功夫、或从舞蹈演员转型的女星横空出世,带起了一股“打女”的潮流。
这些“打女”不仅外形美丽性感,而且动作轻盈敏捷,较之功夫男星们的僵硬动作,“打女”们运动起来姿势潇洒,轻重缓急,错落有致,说白了,不仅要打得好,而且要打得美。
二凤的女主角吴青芸,也是学舞蹈出身,身法没的说,虽然电影里大部分时间灰头土脸,但也豁出去。
在东南亚动作片生猛的环境下,她肯定是不占优势的。
所以这部电影在“老派动作电影”拍摄方式的基础上,对镜头还是进行了更新,电影的镜头运用和动作设计,都是为了突出其轻盈、潇洒感,女性的灵活与男性的僵硬形成一种错落。
电影的角色配比完全如此,二凤面对的都是比自己高大威猛的角色,甚至连女反派,也是肌肉型,要的就是这种差异感,灵活VS笨重。
所以本片前半段几场打斗,一直在拳拳到肉的生猛和身形轻盈之间找平衡,女主角也是真能挨揍,菜市场打斗直接把人家踹到榴莲上,一天一夜的故事被打倒了多次,再加上越南农村那种荒蛮的猎奇感,看得让人很新鲜。
后半段,她从医院苏醒之后的几场打斗,则把二凤当铁金刚用了,只是简单直接的PK,不如前面几场打斗来的精彩。
所以这就是“打女电影”与传统男性动作片不同之处,主要是要突出打斗的美感,反而生猛起来,看得都疼。
说到这里,就必须要暴露年龄+嘚瑟了。
当年香港的“打女电影”,一度让我如醉如痴。
别来无恙小时候不缺电影看,因为舅舅是开录像厅的,离我家也就是走路10分钟路程,我老去那看电影,后来老妈不让去了,因为我还是小学生,总出入那些地方不合适。
不让去,咱就把录像带拿回家看,每次都是一拿好几盘一大口袋,看完再换,反正不用花钱。
而且当时还小,外国片鸟语听不懂都,字幕懒得看,所以主要是看港片。
回想起来也是很疯狂,那时一天差不多一部电影的节奏,很多连名字都不知道(多年之后,我再看某片的时候,有时会发现,原来这部电影我曾经看过)。
当时主要以成龙动作片、喜剧片为主,看得多了,就有些腻了,就想找点“好看”的片子。
我去找舅舅说明来意,咱舅是自家人,当然知道我脑子里想得什么,于是事先把那些“好看”的片子都藏起来了,把一些他认为人畜无害的片子留给我,其中就包括各种动作片。
我当时也不知道,就看着封面挑片,就找那些封面小姐姐多的电影,我以为是“那种”片子,结果满不是一回事。
虽说失望,但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甚至欲罢不能。
因为这些小姐姐们长得又好看,打的也好,真的跟成龙那些动作片不一样。
所以那时女性动作片火不是没有道理,连小儿童的我都知道亮点。
而且这些电影里,也有擦枪之处,比如打斗下来女主角越打衣服越少,有时穿个小背心,身材真的好,港片那种吸引观众的噱头大家都明白,我贼喜欢看。
尤其是当年看一部动作片,女主角贼能打,长得也美,片子里有段场面,为了潜入反派巢穴,被人用枪指着,脱光了衣服进行身体检查。
虽然没露点,但这种镜头当时看得我面红耳赤,喉咙发干。
而且那盘录像带也有问题,竟然没名字,后来我找了半天,才找到这部电影名字,叫做《天使行动3:魔女末日》,女主角叫做李赛凤。
知道我前面说“打女”为什么没提李赛凤了吧。
这个“凤姐”是我小时候的梦中情人啊。
所以来说,这种女性动作片,除了上述那些特色和亮点外,也有情怀的因素,毕竟当下这类电影很少,像是吕克贝松的《安娜》,从拍摄技法上来看,倒是更像女版的“谍影重重”。
简单说这部《二凤》更加纯粹一些,完全是“打女电影”的翻版,生猛+轻盈,这位“凤姐”也是豁得出去,真敢摔。
而这样的片子,不新鲜,咱也能拍的出来,只是没人拍而已。
所以就当看个乐了,在这个时代,显得弥足珍贵。
公号:电影文酷dreamcrowflim微博:乌鸦·火堂
越南是中国最近的邻国,但中国人对越南的了解仍然有限,这也没办法,毕竟去越南出国游玩总是要花时间的,就算去,也顶多去大城市浮光掠影一通。
至于农村、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这些个细节就难以把握了。
更不用说了解越语叫Giang hồ,汉字写作江湖,意为黑帮的那种人群了。
这些东西,越南一般人都是羞于向外界展示的。
媒体偶尔会讲讲江湖斗殴,但更多是说江湖被破获。
幸好,这部电影就给了大家一个最直观的了解越南城乡生态,以及越南边缘人生存状态的剪影:之所以说是剪影,是因为前半段从乡下到TPHCM的街景是真实的,TPHCM城区里的街坊也是真实的。
看到二凤沿着河岸狂奔,我想到了我在顺化搭大巴要去岘港,但是下错了车在会安的乡间看到的田间地头,以及越南亚热带的毒太阳。
看到二凤搭着货车从乡下砂土路进入大都市的八车道高速路,类似最接近的感觉莫过于搭着大巴沿谅山、北宁一线从河内外环进入河内内环,最后在还剑湖畔与巴亭广场一带徜徉,一个忙于建设、发展,于是社会有空腔的环境就这么慢慢露出来了。
为了四百万盾的工资,边上的人会选择进城,但也有不打算进城的,当阿梅说要攒钱凑网箱养鱼(很有可能是巴沙鱼)的时候,这点安排是有点意思的。
当然,这片的核心还是“江湖”的流变。
越南黑帮有个传统,他们大都不会选择继续做犯罪组织,而是要寻求起势,找个合法身份。
譬如平川派就找了保大皇帝要警察,西贡的华人恶霸姚杰南当了南越的义警,岘港的铝合金商人铝武做了“秘密警察”。
在阮查理被禁的《堤岸风云》里,这些细节是能看到的。
如果你肯去Youtube的越南网剧频道看看,估计能看到更多。
这其实也是越南的时下趣味,所以二凤成了越南史上最卖座电影(2000亿盾),而她最后上了VTV1台新闻联播的表现,也证明了她的确回归主流啦。
相比之下,火车大战和打斗就是这片需要满足娱乐成分的部分。
这部分不多说什么,我只能破口大骂摄影师,这个运镜的晃动让人感受到了怀孕的呕吐感。
光影和色彩都成了催吐的一部分。
之前看的动作都是以男的为主,女的一般都是配角,二凤的打斗行云流水,看起来一样过瘾,作为主角一点也不逊色,并且还有一条感情路线,既体现了二凤的刚强,又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女性的柔软,为母则强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凤的打斗动作很帅气,每一招都带着霸气,简直就是霸气侧漏啊,敬她是条汉子!
很值得二刷的动作片
比较实在接地气的片子,越南实际情况如影片中一样;女主角够猛,动作精、准、快,打得淋漓精致,看得很爽;为了孩子,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甚至可以用生命去替换;护士很是自带幽默光环,化解了紧迫感,带来了一些笑声;虽然和我国武打片有些差距,但是,不看过,你怎么知道是不是你的菜,值得一看。
越南能拍成这样也算很不错了
女版《飓风营救》秉承了东南亚动作电影的一贯风格,动作凌厉、简单粗暴。三颗星都是给的动作戏,文戏部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只是让一位美女在大荧幕上舞刀弄剑的越南电影你真的这么忍心吗?
#电影频道不得不承认人家也在进步...ps:国语配音说的也是西贡,但字幕整了个胡志明这一出。这政治正确把我整乐了
很好看的动作片,真的很好,就是画面太黑了。
看得我啧啧儿牙疼
这种简单粗暴的动作片看着真爽。女主力量不够,格斗技却非常的厉害。最后两场动作戏很精彩。
现在随便一个东南亚国家拍的武打片都比港产武打好看多了……
越南人长得好像中国人
吴青芸的想法和尝试值得敬佩,但片子差点意思
好厉害呀,一个人就端掉了整个团伙…女主总有使不完的牛劲,就算被打成泥,只要想起学武术时候的教诲,就直接原地复活,没事儿人似的继续挥拳。
俗套+不合逻辑
女主不容易。
拳拳到肉,动作设计很精彩,最后的BOSS战酣畅淋漓
与其说是越南《飓风营救》,不如说越南版《杀破狼3》
不该这么低
97分钟18秒 越南女版飓风营救,女主凭借过硬武戏打出国门
带着两星的期待值来看,确实也就是个两星片吧。主要是故事实在是太智障了,好莱坞每年能产出这种剧情推动一根筋式的复仇动作片没有一百部估计也有八十部吧,总不能因为奶飞挂了个越南出品的牌子就降低标准你说是不?
好莱坞救小孩剧情(飓风营救之类),全程就当爽片看
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看一部越南电影,其实也不是什么优秀作品,看起来电影是想好好的说一说女主的往事,作为故事动机,可惜支离破碎的情节起不到这个效果,加上动作也没有特别的干净利落,只有几个很精彩,使得最终的效果是不文不武的
跟哈利·贝瑞2017年的那部【绑架】一毛一样,完成度却还不如那部好莱坞B级片,越南这版的主要问题是情节展开之后,bug像筛子一样碍眼,只有上帝知道故事为什么能推动下去,越南导演属于还在摸索类型片是什么的阶段。动作戏明明动了刀,连个血浆都不撒,打光还像【疾速追杀】系列一样花花绿绿,导演却不知道这些花花绿绿的颜色有什么意义,基本上就是糟心的网大水准。之前有参与一个类似的项目,国内这种涉案题材审查立项太多事,这片子在设定展开之后,基本上把各种会走偏的方向都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