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樾的作品最近频繁在抖音上刷到,先是和吴镇宇在舞台上飙戏,之后便是这部电影的动作集锦,能文能武令人大赞。
作为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国家武英级运动员,他演出的作品很多,可大红大紫的影视作品却不多。
早期知道他还是连城诀的狄云和西游记的孙悟空,如今偶见多是电影中的动作反派,并非是他实力不济,可能还是机遇的缘故吧。
曾经有段采访是问吴京和吴樾对打结果会如何,吴京说那我得打120,虽有谦虚的成分,但也足以说明对吴樾实力的肯定。
这次吴樾饰演一位因伤退役的UFC选手,去跟一帮黑社会小混混打,有点大材小用了。
本来剧情就有些俗套,好在情节把控紧凑,可对手太弱导致吴樾的实力也没有完全展现,令人期待的动作决战变成了搞笑的教训模式,只能说不够燃,功亏一篑。
吴樾退役后是一个海鲜市场的小商贩,为了过上好日子,与老婆董璇努力打拼赚钱,几次折腾却没能发家致富。
这一次是帝王蟹生意,交了60万的押金,货被海关扣了,要多惨有多惨,马路边吃个饭还能赶上暴雨,真应了那句“人要走背字,喝凉水都塞牙”。
某晚小夫妻两的车被黑社会追尾,结果老大古斌看到董璇后色迷心窍,趁两人分开之际将董璇劫走。
这伙人绑架美女都是老手,威胁吴樾不要报警,否则就杀人灭口。
本来还以为是走私器官,或者要求吴樾代运毒品什么的,万万没想到是给吴樾一大笔钱,作为买董璇的费用。
这老大也挺逗的,把入室绑架干成了非法买卖,要是换做一般人,拿钱走人一拍即合。
在见识到警方的拖延之后,为了救有身孕的老婆,吴樾爆发了小宇宙。
先是暴打高利贷拿了一笔钱,之后找到收钱办事的崔志佳求线索,团灭了黑车交易点,总算是跟到了黑帮团伙。
杀入对方老巢救人的架势,过五关斩六将,前面一顿操作猛如虎,后面古斌怎么这么逗比,也太搞笑了。
好人会有好报的,编剧给了一个大圆满的结局,不忘把帝王蟹的坑给填上了。
脱离原版来看的话,完全是胡说八道的大烂片。
黑社会绑了人还主动给家属送钱,这哪是黑社会明明是红十字会。
公开身份和幕后黑活都用相同的名片,还到处散发,这么作死的组织是怎么生存发展下来的?
剧情嘛,不用逻辑也不用情理,吴樾两只拳头就推进了:哪里有障碍了一通拳打脚踢就解决了,然后再拳打脚踢去解决下一个问题。
动作真的谈不上火爆刺激。
在电影频道播估计都没观众。
由韩国授权改变的电影《愤怒的黄牛》在线上可以看啦!
本片由郭玉龙执导,功夫明星吴樾和国民女神董璇领衔主演,一部典型的犯罪动作电影。
本片的剧情相对简单,讲述的是东南亚某国,男主巴图(吴樾饰)的妻子塔娜(董璇饰)被贩卖人口的集团首脑卡放绑架,心急如麻的男主和好友老焦、私家侦探颂猜三个人一起开始寻找线索,步步为营,最终解救妻子脱离虎口的故事。
影片里男主为救爱人独闯龙潭虎穴,凭借一腔孤勇大战黑帮,以暴制暴,将老实人的愤怒爆发地很彻底。
像一种神奇的力量,令疯狂的犯罪首脑也变得胆怯。
对于动作电影最大的期待,莫过于拳拳到肉的刺激感,就此而言吴樾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毕竟是武术冠军出身,在武打动作的展现上也是干净利落,无可挑剔。
除了近身肉搏,还有刺激的车辆竞速,满屏的荷尔蒙,肾上腺素直线飙升。
影片里吴樾对角色的把握很是到位,从开始的老实人形象,都后期的铁血硬汉,整个人物的蜕变过程自然顺畅,毫无违和感,不由得引起观众的共鸣。
这也是对吴樾精湛演技的最佳佐证了。
作为女主角的董璇,她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惊喜。
董璇曾经用“雪花女神龙”成为很多80、90后观众心中的白月光女神,这次扮演的塔娜柔中带刚。
听到丈夫失败的投资后,温柔的小娘子立即翻了脸,但面对反派追尾撞击事件,他下车维修丈夫并解释说:“我的丈夫只能我欺负。
”面对极端恶意的绑架者,塔纳带领被绑架的女人不断旋转,她的机智表现堪称教科书逃生。
该片最大的亮点莫过于著名喜剧演员崔志佳的加入。
影片里他是“黄牛”的铁杆粉丝,当得知自己正在帮助他的偶像时,拿钱做生意的颂猜立即“暴露”了迷弟属性!
作为地道的东北人,一口优美的东北话,令观众在紧张而刺激的情节中获取到意想不到的“笑果”。
对于影片的评价可以从两个层面诠释:演员角度,每个人的表现是及格的,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可以看出演员们的用心付出,没有看到太突兀的表达。
至于剧情层面,对比同类型的影片,就略显得单薄了。
《愤怒的黄牛》是否算个好电影,可以根据观影需求酌情打分。
如果是单纯地追求视觉效果,那些刺激的搏斗场面和车辆竞速还是及格的。
如果追求的是烧脑推理,可能就不太理想了,可谓...见仁见智吧!
完 | 文:YANCEY / 图:网络
仔细一看,《愤怒的黄牛》其实是一部分很讲究的片子。
条理清晰,布局合理,结构完整,虽然没有石破惊天、突然爆炸式的情节与桥段,但总体步步为营,正统平稳。
符合主角巴图从拳坛隐退、回归平凡、普通与安宁的精神价值与愿望倾向。
然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进一步升官发财几乎是每一人心中每天的梦幻,虽然没有说出来,谁会讨厌钱多官大呢。
在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钱就是一切美好的资本。
为了美滋滋的人生,黑猫白猫都没闲着,黑白两道的人们都在拼命挣钱。
底层有人在打工,有人在做买卖,更有人在赌博,还有人在放高利贷,甚至做人肉生意。
经济就是社会运转的主题与中心,一切看似混乱,其实都在各司其职。
巴图当初打拳击,是为了挣钱谋生,因为伤病才隐退。
虽然,回归平凡,但赚钱发财依然是人生主题
吴樾作为武术冠军出身,其动作戏设计干净利落,拳拳到肉,展现了扎实的武术功底,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演员表现:吴樾和董璇的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
吴樾成功塑造了一个从平凡到爆发的“愤怒黄牛”形象,董璇则将妻子的柔弱与坚韧演绎得淋漓尽致。
3. 主题深刻:影片通过一个普通人的复仇之旅,探讨了家庭、正义与人性的纠葛,展现了普通人面对邪恶时的勇气。
影片不足1. 剧情改编问题:作为翻拍作品,《愤怒的黄牛》几乎完全照搬了韩国版的剧情,缺乏本土化的创新。
老实本分的巴图(吴樾饰)为救被绑架的妻子塔娜(董璇饰),与好友和侦探联手对抗犯罪团伙。
影片时长比原版缩短了近40分钟,导致部分情节显得仓促,人物塑造不够丰满。
2. 情感共鸣不足:影片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东南亚,缺乏与国内观众的共鸣。
同时,部分情节的处理显得过于简单,难以引发观众的深度情感共鸣。
3. 尺度受限:与韩国版相比,国产版在一些“尺度”较大的情节上有所保留,导致影片的冲击力和紧张感有所减弱。
《愤怒的黄牛》是一部以揭露社会现实、探讨人性困境为主题的电影,讲述了一位普通黄牛在经历了一系列不公事件后,勇敢站出来反抗社会黑暗的故事。
影片通过紧张刺激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让观众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一些观后感和思考。
一、影片主题的深刻性《愤怒的黄牛》这部电影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
主人公小杨,一个普通的黄牛,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却始终难以摆脱贫困的束缚。
影片通过小杨的经历,展示了社会不公现象的严重性。
小杨在经历了一系列不公事件后,勇敢地站出来反抗,这种精神让人感动。
影片的主题深刻,引人深思。
例如,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是小杨为了给妻子治病,不得不去卖掉自己的血。
这一幕让人触目惊心,展现了底层人民在生活压力下的无奈。
而小杨最终选择站出来,是因为他看到了更多和他一样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不公平的社会。
二、人物塑造的生动性影片中的主人公小杨,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物。
他勤劳、善良,但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在影片中,小杨的形象非常立体,既有生活的艰辛,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的成长和变化,让人感受到了一个普通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勇敢。
例如,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是小杨在街头卖唱,被城管驱赶。
这一幕展现了小杨在生活压力下的无奈,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美好。
这种精神让人感动。
三、社会现象的反思《愤怒的黄牛》这部电影,让我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的反思。
影片中,小杨所经历的种种困境,其实是我们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例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医疗条件的落后、社会阶层的固化等。
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小杨,也困扰着无数的普通人。
影片中的小杨,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黄牛,但他的勇敢和坚韧,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他让我们意识到,只有勇敢地面对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影片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四、人性的探讨《愤怒的黄牛》这部电影,还让我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影片中的小杨,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愤怒的一面。
他在面对不公时,会选择勇敢地站出来,但在生活中,他也难免会有一些自私和冲动。
这种人性的复杂性,让我想起了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的观点:“人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们之所以表现出善良的一面,是因为受到了教育和制度的约束。
而《愤怒的黄牛》这部电影,正是通过小杨这个人物,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总之,《愤怒的黄牛》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让我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
影片中的主人公小杨,是一个勇敢的斗士,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也能够勇敢地站起来,为自己的权益而斗争。
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不断进步,让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几年翻拍片拍的比较多,无论票房高低,评分高低,如《误杀》《大人物》《深夜食堂》《阳光姐妹淘》其实都没有超过原作画好的标准线,差一点的就是邯郸学步,好一点的也只是锦上添花,原因很简单,原作的故事、表演本来就很棒,在相同的赛道上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后来者自然难以逾越。
可是这一次,吴樾、董璇、崔志佳领衔主演的《愤怒的黄牛》却在爱奇艺上线后,让大家看到了翻拍片的另一种可能性,不仅在动作场面上比韩版更能生猛,更硬核,在剧情和表演方面也呈现了自身的风格与优势,打出了翻拍片的必胜技。
影片的故事与韩版区别不大,讲的都是一场争分夺秒飓风营救,吴樾饰演的退役拳手巴图本来和妻子塔娜过着与世无争的平凡日子,偶尔因为生意失败而争吵,但总体来说还算平静温馨,直到古斌饰演的绑架集团大佬盯上了塔娜,在一个大雨夜把人绑走,巴图被这场飞来横祸彻底激怒了。
故事其实没有太多变化,但是因为地域的转变,从韩国搬到东南亚(实景是在湛江拍摄),剧情不仅没有水土不服,反而变得如鱼得水,富有异域色彩的场景,独特的市井人文气息,彪悍而又怪异的动作特点,产生了类似《唐人街探案》《误杀》和《杀破狼2》的特征,让人不禁感叹这里真是以暴制暴的最佳场景,特别是反派的癫狂程度,放在别的地方可能都会显得太夸张,在这里却变得很合适。
作为影片的动作担当,吴樾几乎全程炸裂,文武戏都在线,在硬桥硬马拳拳到肉的基础上,打出了人物的身份、个性与命运,从昔时UFC的名将黄牛,到甘愿寄身市井唯唯诺诺凭力气养家糊口的巴图,再到发现妻子被绑后不顾一切发起反击的愤怒丈夫,打出了战斗力逐渐恢复至彻底被激发的过程,而不是一根筋的打到底,循序渐进,有章有法,这是大多数动作片都没有做到的。
从这些场面,也能看出吴樾已经突破了动作明星的舒适区,不是单纯银幕上的武者,而是通过不断的打磨和历练,悄然晋身到演技派的行列,包括《澳门风云2》《荡寇风云》以及《杀破狼·贪狼》,他都是在出色的动作戏基础上,塑造出不同风格有血有肉的硬汉,还有《叶问4》里面的太极宗师万宗华,不仅与甄子丹上演两种风格的极致对决,更有精湛的演技把一个在唐人街夹缝中救生存,身份显赫心地谨慎又不失侠义心肠的武者诠释得丝丝入扣。
而这次除了吴樾能打,董璇的表现也是亮点,一直以光鲜靓丽的形象出现,突然变身为处乱不惊的犀利人妻,她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刚出场时夫妻争吵的戏码非常真实,后来自救通过天窗逃出的沉着镇定,虽然没有打戏,但是通过惊恐中蓄势反击的戏码,把另一条故事线演绎得气氛非常紧张。
《愤怒的黄牛》通过这样的表现,给屡次翻车的国产片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那就是不要选剧情太精巧的电影,非常成熟的剧本很难被移植,倒是像这种以动作为卖点的犯罪片,在剧情上容易上手,再加上自身优势的动作,很容易就达到青出于蓝的效果。
《愤怒的黄牛》:翻拍之下的动作片探索2021年,翻拍自2018年马东锡主演同名电影的中国版《愤怒的黄牛》在爱奇艺上线,为动作片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热血的视听体验。
这部由郭玉龙执导,吴樾、董璇、崔志佳等人主演的影片,凭借动作场面和情感内核吸引了观众目光,上映3天斩获530多万票房 ,最终分账票房累计达1891.4万元 。
但它在翻拍的道路上,既有闪光点,也存在不少瑕疵。
从剧情来看,影片讲述了东南亚某国,退役的UFC格斗高手巴图(吴樾饰)与妻子塔娜(董璇饰)平凡生活,却因塔娜被人口贩卖集团首脑卡放(古斌饰)绑架,巴图化身“愤怒的黄牛”,联合好友老焦(杨迪饰)和私家侦探颂猜(崔志佳饰)展开营救的故事 。
这个故事框架与韩版相似,节奏紧凑,没有过多拖沓的情节,迅速切入主题,从巴图发现妻子失踪后的焦急,到一路追查线索,与犯罪集团斗智斗勇,能较好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
但剧情上也存在一些经不起推敲的漏洞。
比如,黑社会绑人后主动给家属送钱的设定,违背大众对犯罪集团的常规认知,显得十分荒诞 。
犯罪集团公开身份和幕后黑活都用相同名片还到处散发,这种作死行为让人难以理解他们是如何在现实中生存发展的 。
而且在剧情推进上过于依赖巴图的武力,哪里有障碍就一通拳打脚踢解决,缺乏逻辑和情理 。
动作戏是《愤怒的黄牛》的一大看点。
吴樾作为武英级武术运动员出身,在片中充分展现了扎实的武术功底 。
他的动作干净利落,充满力量感,每一场打斗都拳拳到肉,无论是街头与小喽啰的近身搏斗,还是深入虎穴与犯罪集团的激烈交锋,都将巴图的勇猛无畏诠释得淋漓尽致 。
尤其是最后巴图在犯罪巢穴的打斗,昏暗的灯光、杂乱的环境,他凭借矫健的身手穿梭在敌人之间,拳脚与武器碰撞出火花,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紧张感拉满 。
但也有观众认为,在动作设计上,缺乏与够量级对手的对打,导致视觉冲击力稍显不足,与韩版中马东锡那种能一夫当关的气势相比,还是有差距 。
在人物塑造方面,主角巴图被刻画成一个深情、有担当的丈夫形象 。
他对妻子的爱,从日常相处的细节,到妻子被绑架后不顾一切的营救行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
吴樾的演绎让这个角色有血有肉,不仅展现出硬汉的一面,也将巴图对妻子的柔情表现得恰到好处 。
塔娜作为妻子,虽戏份不多,但她的坚强和对丈夫的信任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
配角老焦和颂猜的加入则为影片增添了不少幽默元素 。
老焦的憨厚直爽、颂猜的机智搞怪,与巴图的沉稳坚毅形成互补,三人之间的互动妙趣横生,在紧张的剧情中带来片刻轻松 。
反派卡放的塑造也可圈可点 。
古斌曾在《角头2》中饰演白毛一角,狂傲而神经质,这次在《愤怒的黄牛》中,他将卡放的凶残乖张、变化无常演绎得十分到位 。
他的形象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让卡放这个反派角色充满记忆点,甚至有观众表示古斌的反派演出了个人特色,超出预期 。
不过,从整体人物塑造来看,除了主要角色,其他配角的形象稍显单薄,缺乏深度挖掘,只是作为推动剧情的工具人存在 。
影片在价值观的传达上有其独特之处 。
在当下男女平权声浪持续走高,偏激式女权和田园女权现象频出的背景下,影片中巴图和塔娜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的感情,展现出一种健康的夫妻关系 。
他们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在困境中彼此信任、相互支撑,这种价值观的宣扬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作为翻拍电影,中国版《愤怒的黄牛》在保留韩版核心故事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本土化元素和个人风格 。
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原版的束缚,在剧情创新和深度挖掘上有所欠缺 。
它虽然在动作场面和人物塑造上有亮点,但剧情的硬伤也影响了影片的整体质量 。
不过,它也为国产动作片在翻拍和创新方面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尝试,让我们看到国产动作片在探索中的努力与不足,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在剧情和制作上都更加精良的动作电影出现 。
看中国版《愤怒的黄牛》有感: 两部电影对比,我觉得还是韩国版《愤怒的黄牛》好看,内容也多,场面也火爆刺激,直击社会的负面也广,批判和谴责一直是韩国电影的强项,看多了也懂他们的意思,犯罪的都是那些政客和财团。
马东锡是韩国数一数二的能打猛男,可以和好莱坞的道恩·强森,香港的洪金宝媲美,都是体魄强壮,雄浑有力,拳如雷电。
韩国电影的打斗设计看和哪里比了,如果是和内地比,当然是绝对占上风的,曾经一度超越日本,可之前看了日本电影《浪客剑心之人诛篇》,那打斗场面又不是韩国能比的,也不是内地能比的,全程都是真人在打,没有替身,没有吊绳,所以日本电影还没有没落。
我们的电影能在相关题材方面和韩国争锋的只有香港,台湾的江湖片,或是打斗设计都没有香港成熟,像电影《杀破狼》里面的洪金宝和甄子丹对打,吴京与甄子丹的巷子里对打,像电影《导火线》里面的邹兆龙和甄子丹的对打,像《杀破狼2》里面的吴京、托尼贾与张晋的对打,这些都比韩国电影要打的精彩。
看国产的《愤怒的黄牛》其实是看吴樾去的,如果不是因为他在里面主演,这电影我就不打算去看了,整部电影就是他在支撑,毕竟他也是一路打过来的,换了别人除非是武打巨星,一般人不见得打的好。
马东锡虽然身强力壮,让人看到很粗大的肌肉,但是电影的打斗未必是看身材,而是看套路和技巧,像李连杰也不是大壮个子,一样打进了好莱坞,他的电影也没有人敢说打的不好。
赵文卓也不是大壮个子,在电影《碧血蓝天》里面他和连凯也打的很猛,像香港早期的钱小豪、李赛凤、周比利、惠英红他们,都不像是虎背熊腰的大壮个子,可打起来却招招致命,成龙个子也矮,他早期的电影也打的很猛,如《醉拳2》。
动作电影主要看谁是武术指导,一流武行班子的打斗设计肯定很精彩,像那些依靠吊绳,靠替身,靠电脑制作的影视剧,看起来肯定乏味,都是给00后这些小孩看的。
电脑特效的打斗,也不知道在打什么,早期的武侠剧无论是飞起,还是着地都是相互连贯的,招式也很一目了然,像梁朝伟的老剧《倚天屠龙记》就很经典,万梓良的《凤舞九天》也一样很经典。
我对吴樾印象深刻,特别是和古天乐合作的那一部电影《贪狼》,连一向演文戏的古天乐在这部电影里面也是骁勇善战,拳来脚往,就不要说吴樾和托尼贾了。
最精彩的还是吴樾和高战的对打,双方都拿刀力战,两手四刀互相对砍,那场打戏看了会让人不寒而栗,有股被窒息的感觉,无法想象他们在戏外要排练多久才能一气呵成把这场戏打完。
在另一部电影《狂兽》里面,吴樾和张晋对打,反派则是余文乐,吴樾饰演的角色先是一个警察,最后和坏人同流合污,一切都是为了钱,他和昔日的同袍也反目成仇。
吴樾的电视剧很多,能打的电影不多,主要是内地没这方面的人才和想象力,只能依靠香港宣传一下,可香港电影也不会什么片都想着找内地演员,自己本港都一大堆人了,娱乐圈也讲拜码头和各个地盘。
早一批能打的人都老了,功夫电影也一蹶不振,自己的功夫渐渐没落,却看日韩影视看的津津有味,想想真是讽刺。
还能打的真的没多少人了,吴樾、张晋他们能打,都是大器晚成,曾经和李连杰演过戏的谢苗已经长大,形象也不错,功夫底子也好,就是没人欣赏,还有释小龙也长大了,一样是没人力捧。
曾经我在北京做过一段时间的群众演员,听说这一行也有戏霸,比如某个打星很出名,如日方中,他就会压制其他人,不让他出名,除非对方有背景也就压不住他了。
像《愤怒的黄牛》这类题材,又是拐卖妇女,又是人体器官的,只能出内地能拍,内地电影无法走向世界就在这里,什么都要审核,什么想象力都被束缚没了,只能拍些手撕鬼子的神剧,反而沾沾自喜。
什么时候我们的电影里面能看到城市变成火海,警察被打的落花流水,大楼被炸飞,财团和政客极为丑陋,民众发泄不满情绪,那么我们的电影就可以和好莱坞较量了,如果能拍部像《奥林匹斯的陷落》那类型的,我们的电影就有救了。
但是,就算有香港电影在支撑,也是撑不了多久的,香港电影经历了大起大落,剩下几个导演也撑不了多久,陈木胜走了,其他的导演也会有离开大家的时候。
如果都走了,试问还有谁能接班,谁能打,谁能设计好武打套路,都没有人了,那么韩国电影就更能横扫我们了。
毕竟我们没有东西,只能欣赏别人的东西,别人那么小的地方,结果把我们这么大的地方,甚至是东南亚都给征服了。
有些东西靠的是灵感,不是靠技术,技术是给灵感服务的,导弹也是靠人想出来的,没有灵感,没有想象力,再好的技术也是累赘。
比如在汽车上打斗,这就需要想象力,如何设计打斗,如何选择拍摄角度,后期如何剪辑,如果打斗设计的一塌糊涂,拍摄角度也是随随便便,就算是开几千万的车,请了什么大明星,那也是一部烂片。
不要说电影复兴靠想象力,即使是民族复兴也要靠想象里,我们现在的人除了吃饭睡觉真的是一无是处,再对比一下古人,有文化,有思想,有节操,有胆识,有灵魂。
就说文艺方面,就说白居易,在他当时各个阶级的人都知道他,现在还有人不知道李白是谁的,不知道苏格拉底,不知道莎士比亚,不知道霍金,我们的想象力真的都被生活给碾压没了。
《愤怒的黄牛》翻拍自同名韩国电影,以热血打斗与紧张节奏,为观众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视听体验,但也因剧情短板难以成为经典。
影片开场,吴樾饰演的巴图是平凡的搬运工,与妻子塔娜过着简单生活,一次意外让塔娜被人口贩卖集团盯上并遭绑架。
巴图得知后,内心的愤怒彻底被点燃,他与好友老焦、私家侦探颂猜组成小队,踏上救妻之路。
在追寻过程中,他们遭遇重重危机,巴图凭借自身格斗实力,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成功捣毁犯罪集团,救出妻子。
影片最大亮点在于动作场面。
吴樾作为功夫明星,扎实的武术功底尽显无疑,打斗拳拳到肉,力量感十足。
在地下交易所的混战中,他将对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人直呼过瘾;与犯罪集团成员的单挑,高难度动作频繁上演,将中国功夫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满足了观众对动作片的期待。
电影节奏把控出色,从妻子被绑架开始,就迅速抓住观众眼球,后续情节紧凑,毫无拖沓之感,追凶、打斗、解谜等环节紧密相连,使观众始终保持高度紧张和专注,沉浸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
不过,《愤怒的黄牛》在剧情上存在不少问题。
一方面,故事老套,被绑架后营救的情节在影视剧中屡见不鲜,缺乏创新,难以给观众带来新鲜感,整体格局较小,仅仅围绕救妻展开,缺乏对更深刻主题的挖掘。
另一方面,逻辑漏洞明显。
比如反派犯罪动机交代模糊,行事莫名其妙,对被绑架女子的处置方式缺乏合理性;巴图等人追踪线索过于顺利,缺乏必要的铺垫与困难设置,让整个营救过程显得不够真实可信。
《愤怒的黄牛》是一部优缺点鲜明的动作片。
如果你追求纯粹的感官刺激,享受热血打斗与紧张节奏,那么这部电影值得一看;但如果你对剧情深度和逻辑严谨性有较高要求,那它可能无法满足你的期待 。
反派演的好
勉勉强强还可以吧,没有那么扣人心弦,故事线比较简单。也从侧面映衬出别把老实人逼急了,那可是要命的。
故事发生地点强行放到泰国,但又碍于疫情和成本无法实地取材,只能依靠PS痕迹严重的各种塑料招牌和硬插进去的英文标识蒙混过关,但取景、群演和对不上口型的配音等细节又分分钟让人出戏,对于我这种对语言细节尤其挑剔的观众而言,看到泰国的警局、新闻和主人公手机信息竟然全是英文实在是看得难受。动作戏勉强能看。比马东锡主演的原版唯一合理的地方就是吴樾的体型,原版中马仔们面对马东锡那种虎背熊腰的体格还想一股脑往上冲企图将其放倒实在有点想不通。
希望吴越能慢慢的超越吴京
翻抄马东锡的版本吗,故事还算讲下来了,能看
翻拍你不好好抄,给吴越找个理由打人就好好打啊,怎么搞这么脑残的剧情
很简单的剧情复刻,吴樾的动作戏很流畅,再多一些吴樾的个人风格会更好,古斌还是延续了角头里疯癫式表现,当个小头目还行,当老大少了气场。像吴樾谢苗这种人明明有实力却只能在网大里混实在太可惜,潘南奎这种东西出现大可不必
中规中矩,没有亮点,没有槽点。
为董璇小姐姐多加一星
啥啊 20210822 翻拍韩国的 剧情都太假了~硬翻拍啊~
翻拍的,不成功。很演员无关,就是觉得,没新意z
翻拍到像素级了,感觉国人的创新能力还得加强啊
哈哈,这个反派是来搞笑的吗?像个日本鬼子一样。打的还算可以啊,他们说是湛江取景的?我实在没看出来。这些泰国化处理还挺像的啊
真的别逼一个老实人,因为他们一无所有,所以无所畏惧。拳拳到肉打到你服,爽!
给动作戏
买人家版权了吗?还是马叔的版本看着更带劲
四星是冲着吴樾给的。
不错,自己老婆被绑架了,报警了之后,警方一点都不关心啊,居然都没出动足够警力,看来自己的老婆还得自己去救!
翻拍真的需要很大风险 情节基本没改 所有对位的演员全都不如原作 简配就是简配 一般
动作打戏都不错,只是吴樾输在没有肌肉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