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7更新:关于“前世有个约定”:看到最后才发现公主和驸马也有个“三月之约”,虽然表面是男女主和张绍民的约定,但由于张绍民是驸马的影子,这种约定是谁和谁的不言而喻。
先有冯素珍和李兆廷的三年之约,李兆廷迟到了,这事儿没成。
后有三月之约,张绍民、天香如约而至,这次总该成了吧?
我也想过这歌词会不会写的是冯素珍和李兆廷,因为假如说前四句说的是他俩,那也说得通,电视剧结局确实是“折腾来折腾去,到最后还是我和你”。
但是一看那句“梦中人千留万留留不住”我就知道冯素珍和李兆廷BE了,抵不过日久生情。
——前世有个约定(前世=吃下毒饼假死之前,约定=和李兆廷的三年之约)今生有份缘(今生=当上驸马之后,缘=和公主的缘)折腾来折腾去到最后还是我和你(最初比武招亲就是公主打败了所有男人,结果最后还真的娶了公主)——茫茫人海中偏偏我和你梦中人千留万留 留不住(梦中人=李兆廷)陌路人走进了心里(陌路人=公主)——世间姻缘 最是离奇(离奇的原因:女人和女人结婚)刀光剑影 生离死别(事情败露以后,皇帝要杀冯素珍,临刑前一夜公主与驸马在狱中互诉衷肠)可歌可泣罢了 罢了 从此就罢了(一不做二不休?
)死一遭 活一遭(理解1:冯素珍在与东方胜结婚当日自杀,后又化身为冯绍民活着。
理解2:冯素珍为了李兆廷心死,后又慢慢恢复活力)死活这一遭(这一次我一定不要放弃了)——↑这歌词让我觉得驸马一不做二不休和公主在一起了,不过片尾曲又是个悲剧,下次分析片尾曲。
2021.6.6
平心而论,这部电视剧拍的相当不好。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看起来太廉价了,服装,化妆,道具,乃至背景都洋溢着一股三线小城市的影楼风情,让人看重不了,硬质量上就不过关。
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割裂感严重。
这倒并不是因为为了过审强改结局造成的一点点割裂,而是整部剧集的人物设定,性格就不统一。
就拿皇帝来说,一个场景里还是腹黑感十足,下个场景就变得极度昏聩。
新女驸马里的人物塑造是极其失败的,因为人物没有完整而统一的人格,所有的人物只是在为编剧想到的段子(并不能称为情节,因为情节也几乎没有接续)而演出的木偶,不是鲜活而完整的。
但是毫无疑问,我喜欢《新女驸马》。
音乐是女驸马这部剧里面做的很好的地方,不管是片头曲片尾曲,还是两首插曲,都让人印象深刻。
枝上花真的是好婉约一曲子,不管是词还是曲,都很哀伤而动人,如唐人诗里写的佳人那细腻的闺怨。
卖相思相比较起来就欢脱了不少。
还有一点就是一些小东西设计的挺有趣的。
比如公主守则,比如活宝,比如木鸟飞木鸟飞木鸟高高飞。
虽然全剧真的很割裂,但是这些小东西单拿出来看还是不错的。
如果服化道能达到《上错花轿嫁对郎》的一半水准,把剧情改的再自然流畅一点,凭着这份小心思,《新女驸马》也是一部佳作了。
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公主驸马的感情了。
并不是说编剧把公主驸马的感情发展写的好,而是最后两集在两位女主精湛的演技下所表现出来的感情让人动容。
两位演员在前面压根没有对公主驸马的感情多做刻画的情况下,靠着自己的表演,硬生生的把驸马与公主表现为一对经过重重磨炼,最终发现彼此之间对于对方那深藏于心中的感情的爱人形象。
我久久不能在看绍民/素贞与天香公主的天牢诀别时不被感动,那种被克制的深爱,爱在心头口难开,此生恐再无相见之期的悲伤太让人心弦波动了。
“公主,你对我这么好,可是我一直在骗你”“我以后再也不会出宫了”还有两个人交替握着对方手指的小动作。
一切爱恋不曾被言说,却早就已然走进心底
【#上错花轿嫁对郎#】中的#黄奕#也确实是很美的,但总感觉要归功于艳丽的妆容服饰,头饰那么多,还有小卷儿,看起来很像西游记的妖精妆……而且里面还有个#李佳璘#扮演的#杜冰雁#做对比,现在看起来似乎美得更胜一筹呢虽然在小时候看是觉得两位主角美得平分秋色,主要是我的脸盲症在小时候看这部剧时尤为突出,觉得她们简直长相一样好吗,傻傻分不清的……现在看来虽然她两脸型确实也是有些像的,但由此也更加说明了因为此剧妆容太过娇艳,都有点盖过演员本身的容貌了吧……估计一个长相一般的人有那样的妆容加持,也会是美艳的,所以#李玉湖#美则美矣但美得也很正常啊……更有一点,里面淡妆容的男装杜冰雁的美貌严重下降,足以见得成就那部戏美女的妆容功不可没啊黄奕在里面演技是否也有点稚嫩呢,瞪眼转眼珠大张口撅小嘴演的觉得有点过于刻意……幼时觉不出来且从小偏爱小燕子活泼搞爽朗性格类型的女孩,所以才会觉得两个女主中更喜李玉湖罢剧情嘛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热热闹闹欢天喜地圆满的人间喜剧,看的不过是一场欢喜而已……【#新女驸马#】里面秀雅的女儿妆的脸蛋才是堪称完美!!
公子装的俊美也是百看不厌啊!!
越看越迷人越看越喜欢(不过可能主角人设也有加分),就像《步步惊心》里面的刘诗诗一样,非常耐看!
女配里面#舒畅#确实也是一绝,圆圆脸大眼睛的长相实在可爱死了!
不过戏份太少些,动摇不了女主的美。
#天香公主#现在看来脸是真大啊,特别是跟驸马站一块的时候对比太残酷了,幸好公主胜在性格灵气十足。
黄奕在此剧演技简直神了,表情眼神表现得都很细腻,女扮男装举手投足很自然,驾驭得游刃有余 迷死人啦!!
台词特效虽然有些确实很穿越雷人,但是大可当作《太子妃升职记》样的雷剧看起来也是相当搞笑啊!
另有一部分台词来源古文颇为风雅,剧情也是关乎人性富有深意值得回味!
定情曲古韵悠扬,背景插曲逗趣洗脑,主题曲和片尾曲也都饱含深情可能此剧更优势的地方在于是一个人的大主角戏,对角色着墨更多,人设简直不要太厉害:天下第一美女之貌、状元之才、武功盖世、医术了得、还会抚琴、性格也是0瑕疵这种惊世奇才让人不爱都不能吧 我都迷恋上这个女驸马了 怎怪得公主爱上她了呢(尤记得小时候还有一个叫#孟丽君#的大女主戏貌似也是一个完美人设,看来也要去重温一下了)编剧让公主爱上她确实百合味好重,但也是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吧,这等人设的驸马,公主不爱那才叫不合理呢!
公主人设也是讨喜得不到了啊,性格爽朗搞怪,对爱情主动,思想新奇行为个性,身为公主爱物不是世间珍奇却只是甘蔗这种普通人都随手可得的东西,感觉瞬间拉近了跟我们这种平民百姓的距离啊,小时候都想过也要像她这样每天拿跟甘蔗装潇洒呢男主长相确实不帅,但也算顺眼,也还是有些个人特征的……主要是黄奕演技好啊,对他也是付诸爱意的眼神,我也是信了剧里每个人物都很立体,以前的电视剧确实质量高很多啊,不像现在大部分的电视剧,配角纯粹是为了主角的情节需要存在的,没有丝毫自己的性格可言……这剧让我对黄梅戏《女驸马》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黄奕把黄梅戏词里的“眉清目秀美容貌,满腹经纶文采高,天下举子我见多少,只有她才算得当今英豪!
”诠释得淋漓尽致吧!
然而看这剧的人居然这么少,评分这么低………………哎
冲着黄奕又看了一遍。
不得不感慨,真是个宝藏女孩:女驸马身上完全没有李玉湖的娇俏可爱,也没有小燕子的寂寥冷清,女装温婉仙气,男装了又让人完全可以无视女装,简直英气逼天飒爽到爆......这部剧其实挺有意思。
再看时才发现好多老面孔:小丫头舒畅、悲情反派鲍蕾、阴狠太监韩童生、“天下第一猛男”自大狂乔振宇、微微一笑很可爱的黑子,就连隔壁狠毒的袁春望,在这部剧里摇身一变成了呆萌呆萌的太子。
演技更不必多说。
那还是个演技与颜值同样重要的年代。
公主刁蛮可爱,驸马文韬武略满腹经纶,都可以在当时还很年轻的演员身上得到体现。
皇帝面对女儿宠溺,面对儿子恨铁不成钢,以及最后boss属性显现时的老谋深算,都让人直呼演技爆表。
这部剧还有些哲学的味道:红豆与黄豆:乞丐婆婆的红豆与黄豆是善与恶的较量。
王公公心狠手辣,唯独对乞丐婆婆仁孝有加;乞丐婆婆一路救人,只杀了王公公。
创造与毁灭:太子醉心木鸟,一开始我只觉得荒唐,但当他抱着木鸟站在一群因他而死的人中间,无神地说:“我只想做木鸟,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变成有生命的,多有意义啊。
”帝王之道,非狠不可,又怎么能容忍你如此仁慈?
炼丹与炼人:所有线在皇帝身上集合。
一方面他荒淫无道,依赖国师炼的丹想长生不老;另一方面他洞若观火,利用国师的野心,练就同样绝情的太子。
皇帝是被动与主动的合体,也是这部剧里最耐人寻味的人。
此外,精湛的打戏(如果不看剪辑的话)、有意思的插曲、公主驸马甜蜜的日常,都是这部剧的加分项。
当然,吐槽点也不少。
除了公主驸马几身服装外,其他衣服简直可以用“乱七八糟”来形容。
整部剧里的衣服要么是皱皱的涤纶,要么是bling bling闪瞎眼不知道什么料子的东西,宫女们腰间是廉价的飘带,西域美女露着脚脖子穿着小白鞋,木青霞当贵人后的发型简直就是鸡窝.....真想吐槽皇帝不挑食。
台词更是不忍直视,让人直呼开车现场,不想展开不想展开。
最最要紧的是故事没啥逻辑:冯素贞去考科举应该是为了给她们家平反吧,可当了驸马好像啥也没为家里做呀,扳倒仇人也全靠运气。
欲仙帮为啥要把杏儿抓到假皇宫?
想炫耀?
这不是把炸弹送给敌人炸自己吗?
乞丐婆婆为什么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欲仙帮那群家伙居然会隐身?
有这么强的技能怎么会打不赢驸马?
公主守则这么难背吗一共才三句话。
整部剧里几乎哪儿都没有守卫谁都可以自由进出啊。
公主知道驸马是女的伤心欲绝,然后马上粘着张绍民不放真的合适吗……好吧吐槽了一大堆还是可以送四颗星给黄奕的,毕竟是我心目中女扮男装温润如玉第一人呢~
刚第二遍看完这部电视剧,很迷黄奕的男装扮相,别有一番清秀的帅气,男生都比不上。
她的女装也格外秀丽,在这部戏里真是没得挑啦喜欢里面的男人都对她念念不忘,真够痴情的,公主最后都被她吸引了,连东方胜那个莽撞小子,也霸道的真心爱着她人能做到这个份上,死而无憾啊。。。
剧中经常出现的背景音乐,叮叮当当的身音,总让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很迷幻亦或是很诡异?
这个电视剧不同于一般的宫廷片,这个导演似乎加入了一点意识流的拍法(这个我也不太懂,不知道说得对不对),一些荒唐的举动其实道出了很多东西。。。
概括下目前看的三个故事,因为这篇同人作者很博学,又不会事事加以解释,不少地方我都没看懂,只是理解了个大概,所以每看一点都得捋一捋。
第一板块「侯爷的假皇宫」:《伪宫记》,给侯爷作大死附加了个理由,他这么做是为了使得大儿子获得兵权,然后把小儿子扶上王位。
(虽然这个侯爷又聪明又悲壮,但我还是喜欢原剧的侯爷,那个侯爷更有人情味,死前都不忘劝菊妃放弃野心,和小皇子两人好好活着)第二板块「太子的木鸟」:《木鸟记》,把太子改造成了一个合格的储君。
(唉……为什么不能让刘长赢当呢?
虽说刘长赢的性子就像管仲临终前对鲍叔牙的评论,太刚太直,做皇帝会吃苦头,但最起码他心怀天下,可太子所求只是做木鸟,不论是原剧还是这篇同人,他在乡下过着苦日子也未曾抱怨一句,仍然每天天未亮就起来研究木鸟,这跟邓稼先有的一拼,可所有人都逼他当皇帝)第三板块「东方胜的新娘」:《奔放记》,这章读起来觉得思路特别混乱,因为好几件事同时进行,不同角色来回切换,而且作者的风格是只讲事实、不提供心理活动和计划过程,比如我压根儿就不知道驸马打算跑路的事,她就跑了。
逃跑动机全靠读者自己想。
看完后觉得能理解七八成,我捋一下:主线:东方胜识破了冯的身份,冯素珍也知道他知道了,然后还发现自己和公主慢慢有感情了,在双重压力下她决定跑路,和父亲一起找个深山老林隐居。
但是跑了一半又觉得这样不行,其一驸马跑了公主丢脸;其二皇帝昏庸国师搞事,这就是个烂摊子,让公主一个人应对这些她于心不忍;其三自己之前也答应过公主除掉这群坏人然后扶她哥哥继位,她想守信。
因为这些原因她跑了一半又回去了。
回去以后东方胜来找她,冯素珍说你要是站太子公主我就嫁你,但我就是不喜欢你。
东方胜觉得心里很憋屈,这时公主不失时机一通劝,给他说服了,东方胜决定不蹚小皇子与太子争王位的浑水,在与冯素珍和解后去边境保家卫国。
支线1:因为《木鸟记》的结尾太子御敌有功,老皇帝嫉妒了,不开心他的蠢儿子忽然变得这么厉害这么得民心,于是派东方胜把太子箍在那个边境小城不让他回家。
太子继续留在边境科研,这次是火药。
同时已经成了公主的人的王公公引导皇帝读《天工开物》,各地方官也都上书夸奖宋应星,这既分散了老皇帝对太子的嫉恨,还让宋先生可能在未来进一步发挥大用,这条线下一单元应该会继续讲。
支线2:驸马处理军需事宜,并在一次公务后意识到刚刚受战争洗劫的北方即将面临饥荒。
她要“南粮北调”,于是混在商队里溜出城,和商队一起南下。
事实上“南粮北调”只是个借口,她虽然是真的打算做成这件好事拯救千千万万可能被饿死的老百姓,但真正目的是跑路——因为东方胜发现她身份了,也因为她不敢再和公主进一步加深感情了。
这条线我没看懂的地方很多,因为对古代地理、商业都不怎么了解。
支线3:只是一笔带过,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继续写,就是程墨曹墨两大墨商的竞争,现在这两家的头领分别是一个八面玲珑的小伙和一个耿直正义的姑娘,这两人的互动很有意思。
支线4:公主忽然意识到冯素珍的运气有多么不好,她理解了冯素珍的脆弱。
这两个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写得很深入,值得玩味,冯素珍在公主面前既紧张、又从容,我之后单独再分析吧。
——「皇帝的接仙台」在《木鸟记》就起线了(各种横征暴敛),但接下来的《奔放记》仍然不是重心,也就是说这个同人第二个、第三个板块都是原创剧情,一武一文。
第三板块《奔放记》这名字取得让我一头雾水,看完之后明白了。
冯素珍已经跑路了却又为了公主折返,这是奔向一个人;东方胜在先后与冯素珍和公主秘密对话后想明白了,决定不再蹚浑水,也不再纠缠冯素珍,这既是放过,也是放下。
这个单元的主角是东方胜,也是杨惑笔下最让我喜爱的角色。
如昨日所说,这部同人绝大部分角色都一心家国大事,连那个可爱的杏儿都是王公公安插的人,这种凝重严肃的氛围一直让我喜欢不起来。
可是偏偏东方胜是个例外,纵然作者加了“具有边关驻守经验”,“工作能力强”,“为人鲁直”这样的属性,但他的主要属性还是和原剧的侯爷一样:想要甜甜的爱情。
这种人设使得东方胜与这篇同人的其他角色不一样,他很可爱,像个要糖吃的小男孩。
各种剧情设定也是有趣,比如认真学习诗词,让我乐了好几次。
最后东方胜在公主的诚恳劝说后决定放下,找冯素珍比武,并且为了赎罪有意挨了她一掌,说了两遍“一笔勾销”,然后策马而去,这里还是挺有男子汉气概的。
虽然冯素珍就没欠他,只有他欠冯素珍,这句一笔勾销让人无语,但是他起码不搞事了,也不会作死了,也算是个好消息。
公主救下的人+1。
2021.6.7——果然,接下来就是处理政务这种读起来让人头大的内容。
作者一看就是专注搞事业的人。
太子被迫变成心有百姓的好储君,公主是带过小皇侄的具有十年工作经验的长公主,原剧中一心恋爱的侯爷在这里居然也是个愿意以死换来儿子兵权的事业男。
不是说这样不好,但是我确实更喜欢原剧里那些拥有不同的志趣的人们,不是说每个皇宫里的人都要喜欢处理朝堂上的事、都要斗得你死我活,侯爷就是专注于爱情,王公公就是热爱金豆,太子就是想做木鸟,这样的他们才是丰富多彩的,我是因为他们这种看似幼稚的心性才爱上了这部剧。
2021.6.6——我觉得第二个板块「太子的木鸟」应该是全文最好的单元剧了,叹为观止,想不出来后面写什么样的内容才能超越它。
战争场景的描写让我想起权游倒数第二季守夜人们在北境以北守长城。
不止是战争场景写得好,太子在精神上的成长更是亮点,他是一点点、一点点懂得百姓之苦(不光是宋应星教得好,下乡体验穷人的生活,也是因为老皇帝坏得不给百姓留活路),最后又在战乱这个催化剂下一夜之间长大。
关于太子作者还补充了一点,这是看剧的时候我没想到的:taken for granted. 他从小锦衣玉食不用愁什么,所以把一切看得太理所当然。
虽然飞鸟和我想得不大一样,但导弹发射的一刻还是高燃。
公主眼里有泪光是因为她终于救了哥哥——不是救他的命,而是医好了他的心病。
这个设定挺好的,并不是把太子强扭成明君,而是还是让太子亲手做出了能飞的木鸟,并且这个木鸟还有水车都是对百姓有价值的,和剧里太子那句“给死物赋予活的生命”遥相呼应,而且有所延伸:活的生命,不止是器物有了生命,也是给百姓带来生的希望。
最后我真的太讨厌这个老皇帝了。
这场战争能打起来全怪皇帝发行假国劵,老皇帝所谓的权谋都只是自作聪明,现在公主也觉得他自毁长城。
剧里没打起来不能说他有多英明,只能说走了狗屎运了。
如果说先前公主还觉得父王和宋应星是各有各的立场,“利弊是利弊,是非是是非”,那么现在和宋应星的高尚相比,老皇帝就更卑鄙了,难怪宋应星对太子寄予厚望。
——杨惑笔下的张绍民城府得叫人心惊,这里不能当成驸马的影子,完全就是一个原创人物。
但因为人设变了,这样的张绍民就不是公主的张大哥了,而是皇帝的张丞相,这样的人是不太可能喜欢公主的,他跟皇帝最配……俩腹黑。
这篇同人确实是很花心思,各种逻辑链的推导,一些更有深度的内容的挖掘,期间提到的许多典故也都是有据可考。
作为这部电视剧的补充读物非常好。
——第三板块「皇帝的接仙台」:和电视剧一样让人心梗,这皇帝就离谱。
这剧情真是又魔幻又写实,因为历史上这种劳民伤财大兴土木的皇帝多得很,比如嬴政。
作者是个写实派,把自上而下的层层盘剥、如何从老百姓那骗钱的过程分析得无比细致。
看到这才理解上一板块为何作者要把公主驸马安插在边境小城,这样读者才能更加切身地体会百姓之苦——刚才还为水车高兴呢,转眼就是苛税重税从天而降。
这个从皇宫到民间的环境切换是亮点,因为看电视光看皇帝怎么胡闹了,只有把摄像头放在百姓中间才明白这是什么恐怖故事。
让我不适的地方在于皇帝还觉得自己做得特对,自己牺牲特大,牺牲自己的名声以接仙台为名敛财然后留给太子一大笔钱,公主对此的心理活动居然也是有点佩服父王。
可问题是,国力真要上去又怎么会国库空虚,用什么方法不行,怎么就非得要通过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敛财呢?
卑鄙就是卑鄙,无论如何都不能洗成帝王权术!
看得出作者很想把皇帝塑造成一个很厉害的角色,但是这真的吃相太难看没法洗。
同时,需要感谢作者塑造了宋应星这个人物,他的存在让我觉得心里很踏实,因为有人愿意为小人物忧愁,为小人物说话。
这一段,怎么说呢,把皇帝塑造得太高大了,但并不是一味地捧一个角色,而是从好几个方面揭示了皇帝造成的民间疾苦,存在两方的拉扯。
——第二板块「太子的木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段写得很接地气,农民们边唱歌边干活,看到水车能够借风力自动灌溉农田便一起欢呼起来,老百姓的幸福如此简单朴实。
这段剧情完成了好几个功能:让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太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科技与政治建立联系(从而为太子成为明君做铺垫),同时公主驸马也因为一直在一起慢慢有了感情。
公主告诉驸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看到这愈发觉得驸马真可怜,什么都不知道没见过,或者说古代女子没有不可怜的,冯素珍和祝英台好歹比杜丽娘幸运。
天香公主她不是古代人,是现代人的剧本写的,所以她很自由,我也觉得改编剧里就需要这样一道光,去成为其他人(驸马,菊妃,王公公)生命中的光,不然太压抑了。
宋应星那句关于木鸟的话我觉得说得特别好,关键是确实有科学道理:人要吃饭才有力气,水车也要吃饭才能干活,水车吃的饭是风。
同理,想要木鸟能飞,就要给它吃的。
——这是一个拿了这部剧的剧本的公主救人的故事,由于是团灭,所以她救的对象也囊括了这部剧的所有主要角色,包括反派。
目前看来王公公的命是保住了,最后就算让他死肯定也是以好人的身份去死。
红豆终于快要赶上黄豆的数量是一种圆满。
驸马也需要被医,医她的关键在于医心。
公主说得太对了,冯素珍有才华有思想,可是没人关心这些,没人关心她想什么,只关心她的婚事,连她自己也这么认为,真是太傻了。
剧里菊妃那番话与其说是说公主,不如说是22集选择了妥协的驸马,驸马的确被杀死了。
这里最大的难点是再来一次不代表人心是可以改变的,皇帝还是那么阴,菊妃还是想她儿子当皇帝,你说这怎么改?
而且牵一发而动全身,随便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可能改变未来,就比如说剧里公主啥也没做驸马还舍不得走,读档后的公主一不小心表白了驸马反而差点被吓跑。
——皇帝还真的是不论在原剧还是这部小说都腹黑得让人厌恶,资本家无疑。
倒是男主,原剧我觉得他挺好的,只能说不够出类拔萃,但也算得上正直勇敢,还帮冯素珍照顾她爹。
这个同人有个地方加得挺好,就是男主视角回忆两个人两小无猜,他小时候为了取悦冯素珍会时不时把小玩意儿扔进冯家的墙内。
能有这样的细节说明作者是一个能克制自己的人,不会因为不喜欢李兆廷就不好好写他。
同时,尊重事实,因为冯素珍和李兆廷的确感情很深忘不掉对方。
但作者因为不喜欢李兆廷的确把他丑化了,李兆廷明知王公公派红嫣去勾引驸马是想设计陷害,他仅仅为了验证自己猜想就不报信,还偷偷扒在窗前看,想知道驸马到底是不是女的。
这也太自私愚蠢了,想验证可以有别的方法,干嘛非得默默按下王公公的毒计不表?
如果驸马身份败露那她就是个死,也嫁不了他呀,这段我觉得写得不行。
——「侯爷的假皇宫」这个故事无疑是这篇同人小说第一个大板块,对应于原剧14集。
昨天看电视看到这段我整个人都是懵逼的,这是个没有电脑的时代,但侯爷就像一个沉迷网络的宅男,玩的还是《模拟人生》。
杨惑把整个故事换了个血,对逻辑进行重新梳理并查漏补缺,写了个“吞狼驱虎”的故事。
在这种逻辑下各方势力的行事都变得有方向有动机,皇上智商爆表,侯爷也不差。
同时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若读者和观众看到某个地方觉得懵逼,这一定是剧情采取了非常规的、现实中不存在的逻辑。
我倒不是说杨惑这种改编就优于原剧,因为原剧本就是虚幻与现实相结合的,不能完完全全当成权谋剧来看,假皇宫其实可以视为一种象征,是侯爷心中怨念和不甘的实体化,正因为copy皇宫是荒谬的、现实中无法实现且没有意义的,所以才会接近于“梦”,而那也的确是侯爷的梦。
原剧的这种表现形式是天马行空的手笔,而杨惑则改得扎扎实实,拥有了逻辑性,各有各的好处。
——「政治老师云:量变产生质变。
本章洗白太子智商进度条10%」「本章洗白王公公进度条30%」看到这个“作者有话要说”就能感受到作者的辛苦……我能理解作者的遗憾,因为这个剧不管是王公公、侯爷,无不是抱憾而终。
不是说王公公不能死,但他最终也没有浪子回头,老奶奶怎么积累红豆都抵不过黄豆的数量,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去死,这对母子俩来说都是巨大的遗憾。
对于一个反派,这样坚持坏到底其实是立体的,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因为本性难移,更因为坐在那个位置就只有越来越变态、越来越利欲熏心。
王公公是个坏人,但孝顺,他的恋物癖(金子)也让他的心理变态有迹可循,这是个可怜又可恨的人。
再说太子,其实我觉得太子从来就不笨,只是对从政没兴趣,他格格不入的原因在于他就是喜欢搞科研。
为了制作能飞的木鸟百折不挠,失败了也不气馁,不断提出新的设计并亲自动手实验尝试,如果放在今天会是伟大的科学家。
太子最后在一系列的冒险、见了太多恶人恶事、以及失去所爱后变成一个明君,这真是个悲剧,仅仅因为他是太子,就必须强扭成明君么?
2021.6.5——这是个非常有名的《新女驸马》同人,我正在看,以书评的形式记录一下。
——开头暴击,为什么这么有才情的女人死于生儿子,而且就因为头胎是女儿,为了给男主传宗接代就要顶着巨大的风险生育?
看得出作者很瞧不上李兆廷,不过我感觉他并没那么不堪,不至于为了生儿子让女主冒生命危险。
前面作者还说他总是撺掇别人当出头鸟,倒也不一定,毕竟他又不是重臣老臣,说话没什么分量,此举只能说明他忧国忧民却又不够聪明,因为他做了和陆游一样的事,陆游也是因为撺掇老臣被贬的。
公主的周游天下写得真有感觉,她不是没了驸马就不行,而是照常过自己的生活。
驸马嫁人之后失去自我成了生育工具(真的会这样吗,这不是个智慧的女人吗?
),公主却还是骑着毛驴啃着甘蔗的闻大侠,自由又快乐,只是心里有一片角落有些落寞。
——冯素珍的两个女儿的名字:李襄,李甜→香甜。
香→天香公主甜→甘蔗是甜的所以驸马心里想的还是公主才给女儿取了这个名,那她为什么那么执着于给李兆廷生儿子?
只能说剧情需要冯素珍去死了,拥有同样能力的男人和女人在那个时代有着判若云泥的际遇,女人要么为生育而死,要么为一家老小操劳到老,对冯素珍这样的女人来说后者似乎更悲惨。
——看个同人居然看到现在,我完全看入迷了,这真的写得很优秀,虽然驸马稍微弱了些,一而再再而三退让,为老公生儿子而死不说,还要放过害她全家的王公公,但公主的塑造是很棒的。
看的时候一直在嗟叹,这不就是电视剧歌词“最近的人是我和你,最远的人是你和我“的写照吗?
还是很虐的。
最大的感受是时间积累下来的感情来之不易,如果一下回到好多年前,我还有记忆,她却没有,一切都要重头来过,那我估计得崩溃,就跟回到高三首先面临的是高考还得再考一遍可是我都忘完了的问题一样,还是别回到从前比较好。
2021.6.4
讲真,编剧的聪明之处是架空历史,只是bug太多,在皇榜中暴露出“大明XX年”,然而简陋寒酸的朝堂、皇室寝殿、府衙、走来走去都是那一条街的背景,无一不在像观众们展示着这是一个贫穷的剧组,更无从谈起具有哪个朝代的时代特色了。
喜食丹药的皇帝,木匠太子,在熟知明朝历史的人看来确实有踪迹可考,卖官鬻爵在历朝历代似乎都不可避免,这么明目张胆倒是新鲜,颇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剧中台词也可见一斑,想必编剧对于社会中的某些现象了然于胸,有心批判一番也未可知。
纵观古今,民间传奇小说中总有愿为女子写上浓重的一笔,花木兰、穆桂英、冯素贞等等,虽然有些故事并不可考,人物也可能为虚构,但也说明女子中不乏博学多识、雄才伟略之人物。
过去的大女主们通过自己的才学在男人主导的世界杀出一条血路,现在的大女主戏大多淹没在后宫争斗里,要么是恋爱脑,要么是女人撕逼,通过争宠把自己熬成了男人的唯一最爱附属品。
古代科举考试,在进入考场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要进行全身检查,有的朝代还需要沐浴更衣,以防止夹带;所以我们的冯小姐是怎样进入考场的呢?
剧中并没有给出答案,全凭自己想象;之后中状元打马游街需要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然而我们的冯状元依然布衣,还要同榜眼探花并排,这难道是方便编剧安排她们聊聊天,突出“好大的醋味”?
在结局里老皇帝曾说,冯素贞是因为欺骗了他女儿的感情所以一定要死,所以说如果当时冯素贞真的喜欢公主是不是就不用死呢?
老皇帝知道冯素贞的才华是可以辅佐太子的,所以一直善加利用,皇帝可以不在乎被绿而愿意放过菊妃,所以你看他对身边的女人还是蛮怜香惜玉的。
剧中不只有bug,剧情还很跳脱,(武打动作和明显的替身我不想说了)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删减版,这有可能是后期剪辑的不衔接,也可能是编剧之间的不和谐,还可能是剧组资金匮乏,当然也可能无需纠结,所以我理解为这是大明王朝的平行时空,也就是另一个地球的大明王朝,在这个平行世界里,服化道可以融合,言谈举止可以不用拘谨,思想可以超前;一切都可以与众不同!
剧中人物个性鲜明,老皇帝深谙驭人之术,太子保命为头等大事,菊妃为爱不计生死,老侯爷爱江山更爱美人,东方胜虽霸道却又痴缠,王公公贪财不择手段、似孝却不孝,一剑飘红游侠总被多情恼,张绍民当官只想谈恋爱,公主多情空余恨,刘长赢正直没心机,张馨嫁鸡随鸡隐山野,李兆廷莽撞没担当,刘倩委屈求全救情敌,冯素贞蔑视男权与皇权,但是古板又固执,冯绍民全剧颜值、身段、学识、武功、医术、智商担当,完美!
★★★★为了黄奕和乔振宇多加一星。
重看这部剧,才发现剧情天雷滚滚,逻辑不通,漏洞百出,特效鬼畜,但是很多配角塑造得很好,让人印象很深刻,小时候看的留下印象实在太深刻了,演员们演技也很好:会泡菊花茶的菊妃,最后在接仙台杀私生子子后自杀;乔振宇的东方胜啊,最后为了冯素贞而死,真是痴情;无处不在,仿若NPC的老人家,到哪都给人吃毒烧饼毒馒头,太监儿子干坏事就放一颗黄豆,她做一件好事就放一颗红豆,哪哪都有她;太监王公公皮笑肉不笑的笑每次听到都很难受,他喜欢金子的癖好也是很显著了哎呀呀,金豆子水洗手,只爱金子,不爱珍珠银票;那个菊妃的情人东方胜他爹东方侯也很奇葩,造了一座皇宫,请了一堆演员,演皇帝,菊妃什么的,最后自己死的时候也死在假皇宫菊妃的寝宫里,菊妃泡了一泡毒菊花茶给他;一剑飘红吃断肠草的剧情也印象深刻,逻辑奇葩,自己吃了度给公主;公主行走江湖叫闻臭,本名天香,记得小时候不喜欢闻臭这个名字,公主喜欢骑小毛驴爱吃甘蔗也有印象;太子天天研究木鸟怎么能飞起来,我以为最后飞了呢,结果没有,是折纸上扑腾当做飞了起来,还记得那把椅子一坐上去就魔怔变了一个残暴君王的剧情,也记得他登基后大臣要喊“木鸟飞木鸟飞木鸟高高飞”代替“万岁万岁万万岁”也是奇了;那个国师真的长得太像郭德纲了;皇帝整天扑在长生不老丹上,原来一颗都没吃,真是机智,他啥事儿都知道,还做了很多手办,要弄死一个的时候,手办人像就毁掉,菊妃手办里放了一张“免死”的纸条儿,最后中了阴阳断魂散手上蜘蛛长大了就挂了;剧里的妃子除了陆毅老婆演的菊妃,其他都好丑啊,尤其是那个木贵人,是国师的欲仙帮的木护法啊,真的丑,声音还很粗,辣眼睛;公主那个庄嬷嬷,天天念叨公主守则的,也很神奇,但是居然丫鬟有个是舒畅演的,没认出来;主演黄奕的男装扮相实在太好看了,还有那首歌居然至今还会唱,就是古筝出场的时候不忍心看,筝码摆错了,更不用说弹了,就是随便拨弄两下;对李兆廷,刘长赢,张绍民一点儿印象都没有,我还以为李兆廷没几集就进牢里去了,然后女驸马去考状元救他呢,原来整部剧都有他啊,刘长赢和他妹刘倩的剧情也都不记得,居然还给李兆廷另配了刘倩,简直了,张绍民喜欢公主,反正也不记得他;还有对于欲仙派的人从地上冒出来,从树里钻出来真是印象深刻,一直觉得神奇,念念不忘;看完觉得,小时候真的不能看乱七八糟的东西,会一直记得的。
《新女驸马》剧情只值3分,为黄奕在这里的扮相可以加一分。
其实看的时候就在想为啥会看上那小子,你自己都可以考状元,怎么会喜欢那个一点本事也没什么大特色的男人。
l黄奕在这里的男装可以吊打现在很多网剧的女扮男装。
看得到出来的是女扮男装但是确实有一股英气在。
不像现在的网剧,女扮男装一看都是娇气,哎,我要是哪个登徒子,逮到这种的不得绑走勒索。
里面黄奕有一个落地的动作很好看,很帅。
小时候看这部剧就对驸马和公主印象很深,现在重温之后,更喜欢驸马和公主了,编剧把他们写得很出彩,果然还是以前的剧本写得有意思,心水得不行。
重温完就在找驸马和公主的同人文,可惜没有接的很好的,不知道编剧是谁,不过还是给写出她们的编剧点赞,也给演绎出她们的演员点赞!
驸马的女装一般但是一到男装就特别出彩,她们俩才是女扮男装的正确打开方式!
或许是因为结局改成正剧格式,所以在没能看到她们最后在一起后反而心欠欠的,希望还能遇到这样好的剧,好的剧本,出彩的演员。
很早以前放假在家捧着电视的时候看的
黄弈的鼎盛时期,对乔振宇的反派和深情印象深刻。
以前看的,不怎么记得了。
这个妹子扮男装真的很惊艳!!!!
啊咧,我想问舒畅演的谁?
当时真的被黄奕惊艳到了,男装女装都好有感觉啊
儿戏 闹剧 无聊 多一星给黄奕颜值后面又看了全剧的讲解版……这啥意思……一星都多了
某个喜欢的博主推荐的,在b站上看了cut.结局强行bg差评,驸马公主这么明显的情投意合硬是为了过审烂尾了。三星给黄奕颜值,男装风流俊俏,女装倾国倾城。
奶奶看啥我看啥~
浅磕一口公主驸马,除了黄奕的扮相(还有乔振宇)没什么好称道的了
除了记得自己看过之外什么都不记得了
黄奕好美,但我重点要记得是乔振宇的角色,奠定了我从小喜欢反派的基础
现在看来剧情其实很荒诞,但是至少想起来的时候,仍有几场印象深刻的戏,很多人物其实蛮讨喜的,考虑到现在的电视剧质量,还是推荐吧。
我就记得我当初觉得黄奕是多么好看。。。
公主是真的爱上她了。
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古装剧,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看得还很感动的说,现在想想当初的剧情感觉真傻。。
剧情乱七八糟,打戏是看过的有史以来最粗糙的,真的没见过一个镜头左右翻转重复播放来完成的打戏,唯二可取之处就是演员演得好和配乐好听吧
剧情较之原版可谓改得是面目全非,女主竟然文武双全了!男主远没有男配帅,也没怎么发现闪光点,感情主角光环都加持给女主了?
没有逻辑的人才会干出没有逻辑的事
解说看完 其实想看百合 但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