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的种族对立,白人警察对黑人的执法不公导致误杀,对整个警察系统的不信任导致逃亡,而逃亡途中,几乎路遇所有黑人都向他们投来赞许目光。
平民莫名其妙变逃犯,逃犯莫名其妙变英雄。
一出很平实的魔幻现实主义。
女律师主导一切。
是因为她案子不顺才会找男主出来吃饭,并在警察查车途中不断push,并且在事发后力主逃跑。
这种种行为对于一个律师来说都有些不可思议。
当然以片中女主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她能成为律师其实更不可思议。
或许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她当天的心情实在是太糟糕了。
其实在逃亡途中所有人都对他们提供了帮助,是不分肤色的。
无论独自抚养孩子的白人警长,还是女主舅舅的战友,都没因他们是黑人而区别对待,相反最后出卖他们的倒是黑人。
肤色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但歧视这种东西是很主观的,这并不是白人和有色人种的矛盾,而是歧视有色人种的白人和有色人种的矛盾。
大多数不带有色眼镜的人无辜的被卷入其中。
而孩子枪击警察,就是矛盾激化的结果。
当被敌视的人具备多重身份,那他每一重身份都会成为目标。
反抗的对象是白人警察,虽然他不是白人,但至少是警察,沾点边就不算错。
或许这就是想要成为英雄的孩子在开枪前的心理活动。
但一个人的身份太多了。
再扩展,白人、警察、男性、所在州、所在地、年龄段、近视眼、左撇子。
事态不断激化的结果就是没人记得起因是因为什么了。
各种不同身份,各种不同阶层的矛盾不断激化。
当戾气到达一定程度,就没有原因,只有对抗了。
而人类最终会毁掉的就是人类自己。
小男孩说“我也想成为不朽”“我可能活不过今天”。
青少年确实容易怀着莫大的激情,愤恨。
他在人群因为警方的投掷物四散奔逃的时候可以继续大声抗议,叫嚣。
也会想“成为不朽”,去贯彻他的正义,去做和自己崇拜的人做过的事“在警察头上来一枪”。
但是死的不是一个动手动脚,会对他吼叫的白人。
而是一个有着一样肤色,对他好言相劝的黑人。
可能是因为些许“背叛”的意味吧。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更为冷酷、悲惨。
影片有着浓重的政治意味,明显的政治诉求。
小男孩的枪声,也许意味着这样的仇恨、矛盾也只是会带来更多的荒诞的悲剧吧。
对我来说,似乎男女主角的死并不意外,我觉得随着二人在车里的云雨之欢。
那个时候才是影片真正的高潮。
随着那一声枪响,它才把我拉了回去,从二人充满着爱与生活的亡命天涯中。
仿佛那时候我就看到了电影的结局。
一定如同这声声枪响,冷酷,残忍。
就像男主讲述的那个故事:“小孩是做爱来的”。
那种现实的冰冷感与荒诞感着实令人着迷。
(有一些剧透,也有个人观点影响观影效果,提前说明。
)在我看来, 其实这是一部讲述种族歧视的主题,其中还包括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的冲突。
最近这类主题的电影太多了,比如《寄生虫》、《燃烧》、《小丑》甚至《绿皮书》等。
是否也预示着人类意识的进化,大家越来越开始思考这类问题?
在《皇后与瘦子》中我印象很深的是,刚开始男女主角就体现了其特别阶层的属性,虽然都是黑人,在美国属于没有地位的一个阶层,但男主角与女主角本身也存在阶层的不同。
这在他们的饮食和观念方面已经体现了出来。
事情的发生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警察查车的时候明显带着歧视欺负男主角Slim,Slim已经习惯了忍气吞声去适应自己的角色,但身为律师的女主角Queen(我感觉男女主角的名字就起得很好有意识)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所以跳出来指责白人警察,导致一系列的暴力最终误杀了这位白人警察。
两人走入逃亡的不归路。
期间两人受到黑人群体的尊重,甚至有年轻人去模仿,充分反映了这个不可磨合的阶层对立。
最后的镜头是最让我感动的,当一群警察面对两个手无寸铁的逃难人,命令他们趴下,与其说是害怕他们俩,还不如说是害怕一个阶层的崛起。
Queen & Slim这时候都没有动,这是经过一系列逃亡过程中自我意识的觉醒,其实不是生死的问题,而是身而为人的尊严问题。
警察再一次误杀了女主角,这次的男主角已经跟被查车的时候完全不同,他抱起女友的身体,毫无畏惧或者说无奈悲愤地走向警察(其实这时候已经可以预示到结局,我是被这段感动得热泪盈眶),最终倒在子弹的扫射中。
你想从一个低的阶层抬起头进入一个更高的阶层,谈何容易,但人类发展的趋势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没有人希望终生被奴役,哪怕失去生命,也要维护做人的尊严。
继续补缺补差,今天来看黑人民权题材作品《皇后与瘦子》。
美国电影《皇后与瘦子》作品类型:剧情主要演员:Daniel Kaluuya、Jodie Turner-Smith故事概述:逃出白人包围圈之始末上映时间:2019年11月27日在美国上映
作品获奖一览:
一部纯粹的作品,讲述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关系,当然侧重点在于“批判白人至上”及“黑人平权诉求",这样的片子,近年来不少见,如:耳熟能详的《逃出绝命镇》、奥斯卡摘金之作《绿皮书》、年度必看美剧《有色眼镜》...皆是这样的套路,相比之下,本作有其相识之处,却绝非照单全收,就拿结局而言,本片的结局更贴近现实、更为真实(非童话结局),更为“美国化”。
简短截说,进入简评。
先看一下剧情。
人物:Queen、Slim
起因:白人警察找茬(持枪挑衅),结果被Slim误杀。
经过:开始逃亡 ->劫车(白人车主)->送医(误撞黑人,送其就医)->寻求帮助(Uncle Earl),警察闻讯而来,继续逃亡 ->途中意外(车辆故障、需要维修)->日久生情(干柴烈火)->找寻Earl的老战友Shepherd(邻居揭发,警察如约而至)->逃亡最后一战/一站(试图通过私人飞机出镜,被出卖)
结局:两人被射杀
再看一下剧中几个值得关注的场景。
1,黑人老哥的振臂高呼
2,黑人与警察对峙
3,白人退伍老兵的礼遇(知恩图报)
4,黑人警察口中的“鹿”
5,黑人兄弟的“出卖”(从道德层面来看,十分龌龊;从法律层面来看,正常操作)
6,出现于黑人街区的巨幅画像
这些场景,融合在一起,述说了两个显著问题。
1,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关系,数百年来、根深蒂固“白人至上”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化解的。
2,见利忘义者不分人种,这些内心中的黑暗面,眼目怎么辨识?
人心岂能猜透?
最后说一下笔者对于本作的些许思考。
1,本剧结局十分真实,没有脱离现实,值得称赞。
(因为一部现实题材作品最关键的就是“真实性”)2,正牌律师选择与警察对峙并劝诫伤人者出逃,这一系列举动是否有违常理?
在下不清楚,需要仔细了解一下相关条例。
3,于情于理,如何选择?
什么是“绝对正义”?
什么又是“相对罪恶”?
说不清道不明。
简评终。
编剧★★★☆☆(故事不算高逼格,但结尾处理确是“实实在在”)导演★★★★☆(剧本、演员的选择,很具代表性,拍摄作品的意图显而易见)演员★★★☆☆(Daniel Kaluuya依旧老三样,瞪眼、张嘴、微笑,演技长进从何谈起?
)剧情★★★★☆(轻松、真实,有一些甜蜜,有一些苦涩,这是“现实人生”滋味)视效★★★★☆(与配乐相比,略差一些,但镜头的工整度、张力,依旧老道)音效★★★★★(配乐够亮)推荐度★★★★☆(堪称《逃出绝命镇》现实版)
两个初次见面,互看不顺眼的人,绝对不会想到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只有彼此了吧,其实剥去种族歧视的外衣,从互看不顺眼到你是我的真爱略微有点狗血偶像剧了哈,逃亡风景一路经过田园到海边,倒是打破了我在传统美国电影里经常看到的黄沙漫天的公路印象,黑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也是挺温暖的,甚至白人也伸出了援手,所以好人坏人不分肤色种族是电影要传达的价值观吧,最后就差几米不让主角成功逃脱难道是美帝也有广电总局不让过审?
哈哈开玩笑了,就像那个男孩说的,需要永垂不朽的英雄成为人们的信仰吧。
爱情+犯罪+公路,很像雌雄大盗的公式。
最后Queen和Slim两个人对望之后被打成筛子可能也是在致敬。
这个片子还增加了种族元素,警察执法和群众站队中,除了法律和犯罪的对立之外,还有黑人和白人的对立。
但不管是它传达的the two of us against the rest of the world的感觉,还是他们因为self defense打死警察后,黑人们对警察群起而攻之(电影院里还有人欢呼),并且视他们为英雄,都不能让我信服。
大概是他们俩本来一开始就是blind date,没有太多火花,女主也打算回家,结果遇上这个事儿之后俩人的“结盟”没有雌雄大盗里一见钟情、心意相通的“结盟”让人信服。
另外他们也没有意图要对抗带偏见执法的警察,it just happened,其他人遇到了也可能这么做。
所以他们两个人、这段关系、这件事的不特殊性让我没办法抛开道德和法治社会的框架来看这件事。
从头到尾我都在想,你们觉得自己没错的话为什么不直接自首,做律师的Queen没有信心打赢这场官司?
抗议全都无疾而终了?
夸一下海报真的好看,还有一路上的风光让我想起了南方的杜村。
丹尼尔·卡卢亚(《逃出绝命镇》《黑豹》)将主演环球新片《皇后与瘦子》(Queen & Slim),已定档2019年11月27日北美上映,明年1月开拍。
该片是一部复杂的剧情片,讲述一对黑人男女“皇后”和“瘦子”第一次约会,开车被警察叫停。
之后的发展跟《逃出绝命镇》就不一样了:两人因自我防卫杀死了那名警察,随后没有自首,而是一起亡命天涯。
希望藉由这个爱情故事探索美国的社会和政治。
女主角皇后正在选演员,计划用新面孔。
《无为大师》《头号玩家》的丽娜·维斯编剧,她的《无为大师》导演搭档Melina Matsoukas执导,这也是后者首次导演电影。
剧本是基于《百万碎片》作者、争议作家詹姆斯·弗雷写的一版剧本进行改编,新电影公司Makeready注资。
应为平民有枪,所以警察压力大,压力大所以容易开枪,黑人犯罪率高,所以警察容易对黑人开枪,再加上种族外来主义什么的。
黑人为什么犯罪高,应为穷,为什么穷?
黑人说社会不公平,歧视什么的,歧视当然是有,黑人也有自身懒惰不爱学习等问题,谁先改?
改多少?
改多久?
黑人先改,不管你愿不愿意就是这样不公平,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你爸妈和别人爸妈基因也不一样,生下来能力环境都不同。
时间,要好久,美国建国几百年了,有改善,在进步,继续吧·枪支人人都知道,枪支协会的游说,能说上的话都给钱,再加上自由思想不用给钱的一部分,美国宪法规定美国人民拥有武装反对暴政的权利,修改宪法很难。
算了,这是自由的代价吧。
过了,果然中用才是王道吧·生活没有安全感啊,真的要每个平民都要这么居安思危吗?
祖国母亲照顾一些也挺好又有不信任的问题
俩主人公死于白人警察暴力执法?
死于制度压榨黑人没有生存权?
都不是,他俩死于想自由的心理,而这也是眼下美国人民的普遍心理,不仅仅是黑人,白人也一样(大公司大团队如果没有有色人种还要被告歧视),总之大家都不想被压迫。
主人公听话配合执法毕竟你拐弯就是没打转向,女主人公不要不顾警察再三警告仗着自己是律师下车就哔哔哔哔,发生了命案明知道有摄像头记录还想跑什么脑子?
最后竟然逃跑的目的地是古巴我去你找格瓦拉去吗?
退一万步最后警察让你们跪下你们立刻老实配合执法跪下,这一切会发生吗???
…………新世纪以来,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美国梦已碎,世界之巅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美国人民整体透着一种害怕,害怕承认自己的失落甚至失败。
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他们从来不懂,于是他们就要从内部找原因,什么政府管理不力,警察暴力执法吧,林林总总其实只是一个问题,自由惯了的美国人民只相信自己,不相信政府。
可是你们当年独立宣言既然选择有政府管理而不是原始社会各家管各家,那就应该相信政府,可是美国人民恰恰是最不相信政府,这导致了他们社会的整体矛盾根源。
怕执政党太利于自己于是要两党互相监督,怕遇到暴政于是持枪权利坚决不废除,都是源于这种心理。
你们想自由没错,错的是都大家想自由,还都想太自由,你的自由肯定妨碍了别人的自由,别人的自由自然也妨碍了你的自由。
这种矛盾怎么解决?
是牺牲自己的自由成全别人还是牺牲别人的自由成全自己?
毫无疑问自私的大多数人类肯定会选择牺牲别人的自由,于是这只能导致矛盾激化冲突愈演愈烈。
还是那句话,自由引导不了人民。
人这种动物就是要强硬管理才高效。
遇到暴政怎么办,历史上例子比比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王朝一直在更新迭代不是吗?
担心小趋势,设定制度试图对抗人性弱点,忽略了大趋势,这就是美国提倡自由这种社会制度最终必将导致失败的深层原因。
大学英语里一篇课文说United States is not a melting pot, but a salad bowl (美国不是文化的熔炉,而是一盆各种文化夹杂在一起的沙拉)。
——题记看完这部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心情跌到谷底。
很多时候事情的发生或者不发生不是因为你的能力而决定,而是因为你的肤色或者你的种族所指的刻板印象。
电影里的男女主角,也就是海报上的皇后和瘦子,在电影里都有着正常的背景,皇后是个律师,瘦子虽然没说是什么工作,但是电影里对他父母和家庭环境的特写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和普通甚至是中上层白人家庭一样的家庭,唯一不同的是瘦子的父母是黑人。
是的,这部电影也是讲述黑人在美国遭受的不公平对待的电影。
上一次看丹尼尔卡卢亚(本片男主角,扮演瘦子Slim)是他主演的《Get Out(逃出绝命镇)》,一部爽片——它套着惊悚片的外壳,用近乎戏谑的方式讲述关于种族的刻板印象,比如黑人擅长篮球、短跑、爵士音乐以及器大活好。
这一次,丹尼尔卡卢亚的角色则是用一个残忍到心碎的故事讲述黑人的另一个刻板印象,喝酒、藏毒、喜欢犯罪以及肯定来自于贫穷的家庭或者背景。
电影在开场的十五分钟已经驳回了这些黑人的刻板印象,瘦子不喝酒,瘦子车里没有毒品只有运动鞋,至于那场枪击都是因为警察先开枪之后造成的防卫过度。
同时,电影的各种特写镜头也暗示没有上帝视角的警察看到的只是两个刻板印象里的美国黑人青年——在看到瘦子的车在行驶途中方向不稳,立即向电台报告的是“怀疑醉驾,虽然没有现场证据”;在翻后车厢里看到崭新的运动鞋的时候,脸部特写镜头似乎在暗示他认为这些新鞋是偷来的;所以最后,当皇后开始对警察说你没有权利对我们的车进行搜查的时候,警察情绪失控,造成了最后的惨案。
这个过程完全是对刻板印象的完美定义——不在乎个人的差异,而根据过去的传闻或者事件定义一类人或这个一个人。
在皇后和瘦子跑路的过程中,这种刻板印象始终把随着他们的公路之旅。
跑路遇到的黑人爸爸手握拳头说“雄起”;黑人酒吧里的黑人酒保说“你们在这里很安全”;舞池里的黑人女子对他们的点头也可以被解读成“兄弟,这里有我们,不要担心”;还有之后放走了他们的黑人警察都在说一个刻板印象——同一肤色的人一定是帮助同一肤色的人,哪有自己人讹自己人的道理。
至于跑路一开始碰到的隔壁州的白人警长,皇后自己都说“他是警察,他说要帮助我们都是为了抓住我们”;那个加油站里用瘦子的枪指着瘦子的白人男青年,谁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只是要摸摸枪呢?
白人对黑人,警察/平民对逃犯,哪有信任可言,没有错啊。
也正因为如此,在他们跑路到佛罗里达州的时候, 来接他们的黑人用一把枪怼着他们的脸,他们只是很惊慌,而观众却没有意识到怼上脸的枪背后的暗示。
在警察迅速赶到他们截住他们飞往古巴的飞机的时候,很多观众都认为是他们点儿背,甚至认为是那对白人夫妻出卖了他们——谁让他们不同肤色的?
尤其女主人还说如果把他们交给警察,能获得25万美元的奖金,那么房贷也就还清了。
刻板印象不止抹杀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也让人放松了警惕,轻而易举地失去了判断能力。
西装革履的都是上等人,大金链子大金表的都是黑社会。
这部片子虽然不是真实的故事,但是灵感来自于震惊美国的白人警察枪杀黑人青少年的案子。
这个案子简单来说就是一个17岁的黑人青少年去买糖吃,路上碰到白人警察,白人警察认为一个黑人穷小子不可能住在这么好的社区,于是拔枪杀了这个青少年。
之后,就是席卷美国的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开始反思在马丁路德金——就是那个发表《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的马丁路德金MLK——之后,美国社会的黑白两立,或者各种种族之间到底怎么了。
以十字架为符号的救赎也贯穿了这个公路逃亡之旅。
瘦子一出场的服装是深蓝色高领毛衣,领子外面挂着一个精致的小十字架,他在吃饭前要祈祷;住的房间里都有十字架,开的车里都挂着十字架;开车经过的田野边树立的电线杆远远看也是一排排的十字架。
这场救赎似乎在自己人帮自己人,以及白人也有好心人的旅行中就要完成,让人误以为这部电影就是黑白和解大团结的故事。
然而,十字架最后也只是一个挂在墙上的符号,真正的救赎并没有到来;暗合了瘦子说的关于自己童年问家里人“小孩是从哪里来的”的故事:奶奶说“小孩是从上帝那里来的”,瘦子戏谑地说现在他知道了孩子不过是一场雨云交欢的产物(此处是在没法用电影里的原话baby is from a f***,被屏蔽了)。
真正的救赎仍然没有到来,关于美国不同种族之间到底是更平等了还是更隔离了仍然没有定论,刻板印象似乎是越演越烈。
比如去年评价两极的《Crazy Rich Asian(追金奇缘)》,讲了一个华裔有钱有地位的故事,之后加州等华裔众多的地区出现了针对华裔的抢劫案,毕竟谁让华裔都是crazy rich呢。
再比如如果你在说一个故事的时候,一直说起一个地区或者肤色,那么就一定是种族歧视。
刻板印象的出现是人类大脑提炼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的表现。
如果一直看到关于某一个种族或者某一个群体的正面或者负面的消息,那么之后人们对于这个种族或者群体的印象基本都是正面或者都是负面的。
要破除刻板印象,人脑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比如如果看到一个人,不要根据肤色、着装或者工作去判断这人的善良与否、好坏与否,而是需要不断接触和了解来判断一个人。
同时,社会舆论的引导可以帮助消除或者减弱刻板印象,比如华人不是只会读书、不会运动;黑人不是穷,而是缺乏机会;等等。
刻板印象的消除没有捷径可以走,就像这部电影里的公路逃亡,没有终点,只有看似陷阱和真的陷阱,以及一个接一个的刻板印象。
这就是为什么不能放弃思考,放弃学习,否则轻轻松松走进陷阱而不自知。
啊,好累啊,竟然没有捷径,这不禁让我悲从中来。
3.5 观感舒服,浪漫I'll kiss all ur scarscan i be ur legacy封面酷炸
很現實
本来以为是个黑人版雌雄大盗,结果没有那么简单
传统黑人题材,过程是个公路片,结局还是有点心疼的
操
真好啊 真好啊 黑白之间永远没有信任 永远,还有,美国根本不是移民国家,
唉😔
探身窗外,感受自由的风,海边蜿蜒的公路,奔向自由的车行,赋予了逃亡最后的诗意。生命在自由前戛然而止。两个年轻人被警察欺辱,只因为皮肤的颜色,意外的枪击,把他们推上逃亡之路。希望他们成功却知道终不会成功,这个世界是要杀人偿命,电影一定要宣扬正义。世界正在一个看似正义实则满是污流中前进。
剧情确实有点单薄,但是人物刻画的比较出色,不仅仅是主角还有众多配角。因为 dash cam 的存在,其实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只有黑人社区包括黑人警察才愿意去提供帮助。可惜的是也不包括全部黑人,还有一部分只是在乎钱。
挺摇滚的公路片,不做作。导演情绪控制的很好
各种作,没想到一路上仍得到很多同情。
2020-52。本来想约个姑娘吃饭然后啪啪啪,结果对方只是因为他长得怂所以才来,更没想到的是对方是个杠精,路上又遇到了个一个白人杠精,两个杠精吵起来啪啪开枪,他就只能亡命天涯了。
Blacks help blacks
和逃出夺命镇比,种族歧视的梗表现的就太拙劣了。编剧太生硬,逻辑看不懂?为什么这么高的分?看不懂
旧瓶装新酒
是个音乐片儿吧……
前一小时非常喜欢,甚至大于《绿皮书》,可惜后面拉垮了“你宁愿被抓也要和我跳舞吗?”I want a guy to show me myself.I want him to love me so deeply.I'm not afraid to show him how ugly I can be.I want him to show me scars I never knew I had.But I don't want him to make them go away.I want him to hold my hand while I nurse them myself.And I want him to cherish the bruises they leave behind.
黑色公路
熬过开头都还行,我对于网友质疑他们为什么不为自己辩护的看法是就是一个自大的高高在上的旁观者的指责,"为什么不自首",正是因为她是律师,她所接触的法律体系让她知道审判他们都是什么人。不过剧情倒不是重点,五星给题材和风格
导演故意加大黑白人矛盾,以弱者姿态歧视扭曲白人,除却故意制造的种族矛盾,是一部很浪漫的公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