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乔纳森·泰普兹
主演:布莱恩·考克斯,米兰达·理查森,约翰·斯拉特里,艾拉·珀内尔,朱利安·沃德姆,理查德·杜顿,詹姆斯·鲍弗,丹尼·韦伯,乔纳森·阿里斯,乔治·安东,史蒂芬·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简介:影片聚焦1944年5月盟军登陆日之前的48小时。该片由乔纳森·泰普兹执导,卡司包括米兰达·理查森、约翰·斯拉特里、詹姆斯·鲍弗等。目前影片已在苏格兰开机,预计2018年上映。详细 >
太着重于其性格描述,却让故事显得轻浮
看完很难不爱丘吉尔
很喜欢这部的角度 虽然对主角人物刻画扁平了些 摄影大赞 镜头剪辑都很精美 一个人要与自己的野心阴影战斗 何其不易 台词写得真美
不管多伟大的领袖也是人不是神
传记片还是不错的
丘吉尔,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国人。
飞机上看的,演员演得不错,通过诺曼底登陆前的48小时,展现了丘吉尔的倔强和伟大
我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巨婴
战胜自己的恐惧和不安~领袖就是要领导人心,给人希望与鼓励~
片名取得不合适 剧本略显单薄 但演员演的特别棒 7.5
怪不得丘吉尔得了抑郁症 不容易
在影院看的,记录。
看摄影
这部片子和《Darkest Hour》对比确实是气场弱了,人物塑造也不如后者那么贴近人们心目中的丘吉尔,不过难得的还是英剧一如既往的以小见大,全片没有一个战场镜头,很多是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个人的白描,但基本没有妨碍观影效果。
内心的剧烈挣扎啊,真不是常人能忍受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豆瓣分这么低,看几条评论说为什么那固执/错误却得出最后伟大的结论。正是缺点中能看出一个人啊,恰恰是选了一个丘吉尔虚弱、错误的角度,刻画一个伟人,是国产逻辑永远不会理解的地方。丘吉尔整个后半生都不断在与“落伍于时代”这个质疑斗争,如敦刻尔克,不反思是最好的反思。
主要拍的是1944年5月盟军登陆日之前的48小时丘吉尔的生活,大片大片的对白中,一次次隐喻的镜头中,藏着无尽的沉默和压抑。想来,那个时刻的他,也是这样的吧。
改默片吧,啊?没懂?意思你闭嘴吧
感觉看了场话剧....大段大段的两人对话,剧情场景极其有限,看着看着就走神了……
和至暗时刻正好对应着看,丘吉尔这等强硬人物也有软弱之时,然而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并不是因为伟人不会软弱,而是伟人很快就能走上正确之路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太着重于其性格描述,却让故事显得轻浮
看完很难不爱丘吉尔
很喜欢这部的角度 虽然对主角人物刻画扁平了些 摄影大赞 镜头剪辑都很精美 一个人要与自己的野心阴影战斗 何其不易 台词写得真美
不管多伟大的领袖也是人不是神
传记片还是不错的
丘吉尔,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国人。
飞机上看的,演员演得不错,通过诺曼底登陆前的48小时,展现了丘吉尔的倔强和伟大
我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巨婴
战胜自己的恐惧和不安~领袖就是要领导人心,给人希望与鼓励~
片名取得不合适 剧本略显单薄 但演员演的特别棒 7.5
怪不得丘吉尔得了抑郁症 不容易
在影院看的,记录。
看摄影
这部片子和《Darkest Hour》对比确实是气场弱了,人物塑造也不如后者那么贴近人们心目中的丘吉尔,不过难得的还是英剧一如既往的以小见大,全片没有一个战场镜头,很多是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个人的白描,但基本没有妨碍观影效果。
内心的剧烈挣扎啊,真不是常人能忍受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豆瓣分这么低,看几条评论说为什么那固执/错误却得出最后伟大的结论。正是缺点中能看出一个人啊,恰恰是选了一个丘吉尔虚弱、错误的角度,刻画一个伟人,是国产逻辑永远不会理解的地方。丘吉尔整个后半生都不断在与“落伍于时代”这个质疑斗争,如敦刻尔克,不反思是最好的反思。
主要拍的是1944年5月盟军登陆日之前的48小时丘吉尔的生活,大片大片的对白中,一次次隐喻的镜头中,藏着无尽的沉默和压抑。想来,那个时刻的他,也是这样的吧。
改默片吧,啊?没懂?意思你闭嘴吧
感觉看了场话剧....大段大段的两人对话,剧情场景极其有限,看着看着就走神了……
和至暗时刻正好对应着看,丘吉尔这等强硬人物也有软弱之时,然而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并不是因为伟人不会软弱,而是伟人很快就能走上正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