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时光的编剧问题比较大。
女二女三女n都是坏人这种设定韩剧都早不屑用了,国产剧还在依靠此来制造矛盾。
中国的编剧就不研究下怎么讲故事能有足够的戏剧冲突又不过分狗血么?
女主第一集出场简直就是没有教养,令人生厌,五六集以后慢慢变好了,越来越可爱,越来越讲道理。
长得漂亮,身材也好,后面有编剧加成,应该会越来越好。
胡歌,这是连着看他的第三部戏,前两部大好不提。
由于题材限制,这一部给他的发挥空间不是那么大,但是仍然是比较流畅自然的。
我对上海男人没有丝毫恶感,他演出来的就是我理解的上海男人的样子,好脾气,体贴。
作为半个粉,光看他谈恋爱也可以妥妥地看个二十集。
然而,袁浩这个角色,让我想起一部美国电影Something borrowed的男主角。
这样的人,不是不好。
相反,他很好,但却不够勇敢,不敢承认爱已经不在了,拖来拖去伤害所有人。
袁浩,并不是恐婚,他恐惧的仅仅是和姗姗结婚,因为是不对的人,也许曾经对过,但现在不对了。
很可惜,时间浇灌出的并不总是婚姻,就像我有几个朋友都是将近十年的感情以分手告终,有的甚至是不甘心分手而结婚最终还是以离婚结束的。
袁浩不渣,他只是有很多人都会有的人性上的弱点。
姗姗也是委屈的,作为一个女孩子操持一切,主动求婚,还得不到回应,不被爱还得不到一个直接的答案,没有被好好的对待。
我理解的有些特别强势的女性,并非是主动选择了强势,而是觉得自己不强势就撑不起局势。
如今的女编剧,也不知道为什么跟女性那么大仇啊,女二是留美留得不通人情世故了,人话都不会说一句;女三干脆是个bitch。
最后果然是欢喜冤家的女主胜出。
胡歌,很神奇地,不管在哪个编剧手里,都是小公举呢。
听说他上学的时候就是一直被众人呵护着,现在如此,将来大概也会。
看到18集看不下去了,快进的想法都没了!!
不看了!
一,坏的女主人好的开头,好的女主人坏的开头。
二,多种广告植入.........三,18集后面太泡沫了,不值得看下去了,我是看不进去了,要说琅琊榜,伪装者是良心大戏,这个大好时光,素材对于女主人的转变真特么太昧着良心了,这冰冰演变成绿茶婊 ,初来乍到的清纯的一塌糊涂。。。
然后。。
总结,起初的几级确实不错,梦露的反串确实演的很赞,这是真的不错,不错还是哎...................
琅琊榜,讓我被胡歌徹底粉了。
這劇毋庸置疑是年度大戲,胡歌也把這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是劇本和胡歌同時造就了梅長蘇。
經歷傷痛,鳳凰涅槃的胡歌,能夠真真切切將自己融入梅長蘇,痛梅長蘇所痛,憂梅長蘇所憂。
胡歌與梅長蘇的靈魂碰撞中,悟出了更多活下來的意義。
而袁浩這個角色,完全就是一個被女性包圍,被動的一個男主,再加上婆婆媽媽,狗血般的劇情,與琅琊榜中梅長蘇成了鮮明對比。
也讓我們有一種宗主掉入婚姻裏智商堪憂無法直視的落差感。
但,我們必須要將梅長蘇和袁浩這兩個不同定位的角色分開。
從演員本身的角度,這兩個角色都給了胡歌啟示。
所以,不要說胡歌接戲不長眼,只顧人情不長眼。
袁浩,一個33歲的被催婚男,一定程度上跟胡歌是相像的,在生活中被催婚的孝順兒子胡歌,我相信他通過這個無奈的角色一定有所共鳴。
其實我自己看了王麗萍的這兩出《生活啟示錄》和《大好時光》也對其中的想帶出的主旨產生了共鳴。
孝敬而努力順從父母即使他們在催婚;普遍的有心機的女性心理;大齡剩女巴不得把所有準備好就差結婚的心態。
雖然有些劇情演技牽強,但一切都是在我們身邊發生的。
其實生活本來就如此狗血,電視劇只是把所有的狗血事情放在了一起並增加戲劇性。
我也看得出角色其實挺像胡歌本人(雖然我說了這句話也許被人噴)。
其實,聽了幾個胡歌的訪談,感覺胡歌很可能就是常年被劇本包圍,有時對自己生活感到無能為力,力不從心。
他說過:“我在劇中飾演的角色不是智商高就是知識淵博,但殺青後回到自己的住所,就像一個憋了的氣球,不知所從。
” 他很多好劇都是太脫俗了,而王丽萍老師這些婆婆媽媽的劇,也許能夠讓他從戲劇的層面了解狗血且俗的生活。
劇情本身不會太出彩。
一來王丽萍老師的劇就那麼個套路;二來很多新演員的拿捏不太好,所以給整部劇是劇減了不少分。
但胡歌可以通過這個角色成長,這是肯定的。
一個好演員,怎麼可能每一部作品都是很高分的呢?
沒有這些各式各樣的角色給演員的啟示,怎麼可能造就一個好演員?
最後的最後說一句,這劇 不是胡歌 我是絕對絕對不會看的,因為我本來說就很少看內地劇肥皂劇。
對了,我是腦殘粉。
:)
一想到要在一部电视剧下面写评论,我从脚趾头开始就是拒绝的。
奈何,看了几眼此剧,胸中有感,不吐不快。
这世上,就是有这样一类人,或者说偶像,明明在每次的设想和观赏中,无数次你都把他当成你身边的人种,幻想着种种相识相知的场景,看着他的一颦一笑、音容笑貌,你又确信那不是幻想,他就是活生生生活中的人。
可当他在荧幕上古装上身的每次出场,却又让你深信,他不是我们生活中的人,他也不是偶像的虚幻人,他就是逍遥哥哥,他就是江左梅郎,一身古装,气质温和,丝毫不差。
从少年时期,他一身潇洒,带你走近仙侠世界,特别是对于像我这些彼时对于游戏和网络世界丝毫无接触的人,不啻打开了一扇新的世界大门,更不用说那些本身是游戏迷的人儿。
那里的爱和情,都来得仙气十足,没有卿卿我我,亦不需缠绵悱恻,却是那么肝肠寸断,令人为之动容。
仙一中,他和灵儿的玩笑亲吻,和月如的轻轻相亲,那么美,而又超凡脱俗,除了美好,没有更合适的词了吧。
于是,他成了我们一代人的逍遥哥哥,无人能出其右。
而自此之后,我看的所有仙侠剧,都是你。
再到后来的宁采臣、董永、杨延昭、郭靖、马承恩、景天、易小川,期间人生经历人生最大起伏,还好,没有沉寂下去。
还记得他的贴吧里唯一把他炸出水面的一次,是一篇别人所写的将他所塑造的每个角色都以对话的方式,讲述本人为何会接受此角色,将其纳入自己的角色塑造库。
每一个人物都因其一定存在意义或对于本人演艺经历充实感而被一一接受,而这也是,为什么喜欢他的人,会一直低调不声张的关注着,他所塑造的每个角色,尤其是古装,大家都认可,也觉得,对,那就是他。
而这些古装剧中,清一色,都没有欲望和现实羁绊,哪怕是情爱,也只是轻爱。
也因此,这一身仙侠古装气息将他包裹住,以至于,当他在生活剧中出现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也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太对劲。
才会一度有他和闫妮亲吻到让人报警、被夏冰冰哄得团团转善婊不分让人不禁大喊要弃剧。
他的灵气、他的阅历、他的容量,在这些现代剧里,尽了力,却,不明显。
反而,那么生活气息,三十多岁、事业成熟、性格沉稳、好友二三,熟悉的上海生活场景、现实生活物品代入,有亲吻、有爱欲,这么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怎么,都不能让观者接受。
不知道,在他自己的内心,这些是可以收入角色库充实人生的吗。
没有根基和阅历的都市情爱,于他而言,应该,不会有多大深度和留下生命痕迹的吧。
翻看他微博,也能感受到,拍摄过程中,能让他有记忆和值得表述的,也就是重回十年前校园今昔对比的时刻,只因此情节能映射过去青涩和不懂人生漫漫一切皆变的经历罢了。
山东妹子晓晨,现实中该是有过心动的吧,如此有内涵、有人生的人,如何不让人青睐,带着成人的心动与爱欲。
在逍遥哥哥之前蒲公英里的程灏,二十出头的青年当起爸爸却也像模像样,暂且让我们认为只因彼时还没有逍遥哥哥,所以他的第一部男主都市青年粑粑的形象也差强人意,青涩而又努力的塑造着可能的形象,在岁月还没有留下沧桑痕迹的时候。
只记得,看到此少年时的干净和美好的感觉。
就好像在自己二十二岁的年月看到他复出后的景天,想象着可能的潇洒及超脱。
他的十年,何尝不是我们的十年。
再回头看旧日的自己,何尝不是鲜嫩、澄澈到不食人间烟火、不知岁月人间。
带走的都是青涩,留下的,皆是人生。
最终,他从画面中走了下来,走向了生活,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和回忆。
追了几遍琅琊榜;看了所有花絮;为胡歌注册了豆瓣;为胡歌注册了微博,瞧,以上就是迷上胡歌后做的事。
不过,大好时光是个什么鬼,第一集我就看不下去了啊!
春兄开车別人(如果在路上我也气死了)以及为旗袍俩女人撕逼的人设太可笑了。
为了胡歌的颜硬撑了下去。
想说的一点就是:防火防盗防闺蜜确实是对的,夏冰冰把春兄当成了闺蜜,春兄可没有。
春兄早就爱上了闺蜜的男友,不管外表怎么装,手还是伸得太长。
如果不是冰冰的人设这么渣,早就有人揭竿而起抱不平了。
看着给胡歌搭戏的女子只有刘亦菲、刘涛、宋轶过得去眼。
今儿就不吐槽三女友了,总比程锦云强。
许亚军的《一年又一年》、《李春天的春天》也是我爱的剧,这里就不评说搭给他的二离三婚的老婆了。
韩东君——明媚的小鲜肉让那样的人糟蹋,看到他俩的亲热戏时我都反胃了。
另外,因为超级喜欢胡歌,胡歌还喜欢这部轻松的剧,还是打四颗星吧。
一颗给胡歌的颜,一颗给胡歌的演技,一颗给韩东君的颜,最后一颗还是给一个叫胡歌的男子。
三天左右的时间,看完了去年大热的《大好时光》。
其实这是第二次看了,第一次看的时候一集弃了,实在忍不了这么没有cp感的女配跟胡歌谈情。
不管怎么说,第二遍是看下来了,选角什么问题,后面会仔细写下自己的看法。
虽说这部戏被网友们喷成了筛子,但还是值得好好说说的。
确实承认,这部戏槽点真是多,多得需要成体系吐槽。
不过,我也觉得这部剧还是有别于一般的大陆言情剧的,能看到编剧想要创新的想法,而槽点恰恰是因这些并不完善的创新而生。
首先,整体分析一下这个剧。
以袁浩的三段情为主线,推动这个故事发展。
主要呈现袁浩对感情的变化以及自身的成长,亲情友情辅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使故事内容更丰富。
这部戏里面几对恋人的情路历程,可以归纳为:80后剩男的选择、70后折腾夫妇破镜重圆、90后小情侣勇敢闯围城、50后叔叔阿姨黄昏恋人未满。
这样的设计也体现出编剧的用心,想要通过不同年龄段对爱情的追逐和守护,来体现感情的多样性。
主线,袁浩的感情,三个女朋友,代表他在不同阶段对爱情的不同要求,珊珊坦率独立(极左了),冰冰甜美贴心(假的)、晓春的真诚宽容。
三段感情,难忘的初恋、轰轰烈烈的热恋、细水长流本着结婚去的踏实恋爱,代表他在感情中不断走向成熟,从茫然不舍,到热恋时冲昏头脑,到最后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爱情、应该守护怎样的女孩。
接下来说说人物形象。
主角袁浩,优点一火车,上进、孝顺、体贴、义气等等,但是他有个很致命的问题——优柔寡断。
三段感情,他基本都是被动的,他都是被女孩推着往前走,分手也是拖泥带水,比如跟夏冰冰,都了解了她如此不堪,还要怜惜她一个人来上海打拼无依无靠,最后去酒店想要帮她续房租,其实就是一个点。
他看了夏冰冰留下的视频之后,心又软了。
也许他不会觉得,或者说不想承认自己还有余情、仍有原谅的打算,但是如果没有老董出现,说不定袁浩就真跟夏冰冰破镜重圆了。
他骨子里的优柔寡断,助长了他没有莫名的责任感泛滥,以及认为不提分手就是缓解伤害。
珊珊性格果断,为人直率,所以她认识到两人不可能继续之后,就提出了分手。
而夏冰冰呢,以她这种心机婊的个性,她已经看穿了袁浩的个性,掐准了他的软肋,只要她继续装可怜,只要她一直缠着袁浩不要分手,袁浩未必就能狠下心甩了她。
袁浩这个角色,其实是有层次的,人物也是在进步的。
他一开始对待感情就是很迷茫,对初恋的不舍,让他坚持了十年早就逝去心动的爱情。
分手后茫然无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爱情。
偏偏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单纯可爱、善解人意”的夏冰冰。
对比初恋女友珊珊的过分直白、强势、所谓的“美国做派”,夏冰冰简直就是袁浩心目中的天使:十分柔弱,却又处处坚强不给人添麻烦;她温柔体贴,温言细语,善于聆听;她孝顺老人,心地善良。
夏冰冰确实很心机,在心机滤镜下的她确实惹人喜爱,袁浩对她一往情深,甚至可以说冲昏头脑,不能不说是有对比的因素。
好比刚吃完夹生的大米饭,就给端上一碗浓稠香甜的白米粥,是不是觉得后者美味得胜过所有美食?
三个女票。
定位:珊珊,初恋光环;独自一人在美利坚打拼的女会计师;一身所谓的美国做派,有主见强势、直率坦诚、不迂回,健康饮食爱护牙齿,自强不息、善用法律维权。
夏冰冰,清纯可爱理想型;一人闯荡上海滩的舞蹈老师;察言观色、嘴甜脑子好使,会示弱、会带着让男票十分受用的心计谈恋爱;物质拜金;耍心机、撒谎高手。
茅小春,爽朗率真、乐观幽默,好老婆;美女长相+女汉作风;孝顺老人、耐心细致;细腻温柔,坚强勇敢。
分析:珊珊这个人物并不是反面人物,她这么不招人喜欢,崩塌的人设要负上主要责任。
客观地讲,珊珊的角色定位是没有太大问题的,特点鲜明,优点缺点兼有,又带有初恋光环,应该是很有观众缘的。
对袁浩工作及单位的点评、去袁浩好基友朱涛的咖啡馆“吃饭”、积极主张袁师傅也一同前往美国,这三件事分别代表了珊珊对袁浩本人、朋友、亲人的看法和点评。
与其说珊珊小瞧袁浩,不如说珊珊不懂换位思考,也不明白感情的基础是平等。
袁浩一直生活在上海,毕业后独自打拼,做到了一家旅游企业的副总;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平常还有相熟的保姆阿姨照料饮食起居,没有大富大贵,也是自得其乐的温馨安宁的生活;没事的时候,他跟好基友朱涛,在“混搭”咖啡厅里一边撸串一边喝咖啡,也是自在快活。
可以说,在珊珊回来之前,袁浩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有目标、有后盾、有乐趣,这是他自己打拼的成果,也是他前进的基础,可以说是他30多年来生活的全部所得。
但是珊珊很主观地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袁浩所珍视的一切,不假思索地指明袁浩公司小、不规范,吐槽袁浩的好基友朱涛胸无大志,就连对袁师傅也是软硬兼施,并非以孝顺为第一准则,而是几乎是以“为你好”为名“逼”着他一起去美国。
一方面珊珊毫不掩饰地真身示范“拿口不择言当直率坦诚”,她对袁浩的种种点评其实就传达了一个意思“你混得也太怂了,可是没关系,我很优秀,而且我不嫌弃你”,另一方面珊珊在感情中主张“我的就是好的,你就应该接受”。
如果说定位中珊珊的强势独立直率可以算作个性鲜明,那么随着情节的推进,这些鲜明的个性已经明显极左了。
她不但严重打破了两人在一段关系里的平等,把“我”作为感情的准则,打着一切都是为了爱情的旗号,处处体现出“我已经纡尊降贵跟你结婚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把所谓的自己优秀观念强加给袁浩,并且认定对方不认同就是不懂得为两人的将来考虑。
珊珊没觉得自己做错,然而袁浩已经受到了伤害。
应该没有人会想要跟俯视自己、同情自己,以及百般挑剔自己的朋友,对自己亲人装样子的人共度一生。
所以袁浩不可能跟珊珊在一起。
冰冰这个人物,从设定上来说,是一个很受一部分男孩喜欢的。
柔弱,让人有保护欲;故作坚强,让人怜惜;单纯可爱、嘴甜聪明,相处起来轻松。
而且,冰冰与珊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强势,一个温柔;一个时时剑拔弩张,耳提面命提醒袁浩:你再不努力可就追不上我了,一个视袁浩为完美男神,恨不得天天夸:老公你真帅;同样是结婚,珊珊一直在用最直白的方法,逼着袁浩点头,冰冰则是使各种小心机,让袁浩越来越离不开自己,把自己的想嫁袁浩的念头,变成袁浩急着要娶自己的想法。
不是说提倡耍心机,而是说在真诚待人的前提下,做人要讲究方法,最好要用能让对方接受的方式提出要求。
摆正心态的话,这叫情商高;跑偏的话,这就是心机婊。
很可惜,夏冰冰这个角色属于后者。
不论是从情节推动来看,还是从人物对比(与女主茅小春)来讲,这个人物的人设也崩塌了。
还是那句话,三个女票,都是本着对比原则,突出男主袁浩在感情道路上的曲折前进,以及内心变化与人物的进步来设置的。
从一开始来看,夏冰冰的心机都属于小心机,还勉强可以算作情商的一部分,连她的闺蜜茅小春得知之后,也没有揭发她,就是让她好自为之。
被爱情冲昏头的袁浩更是带着男朋友滤镜看人,在他眼里,夏冰冰就是最纯情最可爱的女票。
如果没有后面夏冰冰人设崩塌,耍心机使手腕达到丧心病狂,袁浩依然愿意相信夏冰冰的心机无伤大雅,只是为了讨自己喜欢。
包括夏冰冰物质拜金,买了一屋子包,袁浩也站在宽容的立场相信了她的谎话。
至于老董,要是袁浩最终没能亲眼目睹,恐怕他也没那么容易就彻底跟夏冰冰分手。
其实,夏冰冰的心机真的只能算是小心机,也就是说她根本没有精明到正地方。
袁浩这个人对什么都能看得很开,尤其在母亲的问题上有很深的心结。
夏冰冰只想着怎么讨好袁浩、讨好袁浩父母,力争做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男朋友袁浩的心意。
真正善良情商高的人,在面对问题时,会尽量做到不伤害每一个人,包括自己,同时还能为自己争取到应有的权益。
然而若是只想着怎么哄得周围人高兴,然后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不关心是否有人因此受到伤害,那么顶多能算精明。
在袁浩生日当天,夏冰冰只是忙着做一个得体的女朋友,力劝男友与母亲重归于好,上演大团圆结局,就是丝毫没有考虑到袁浩复杂纠结的心情。
从这一点来看,她不仅不是袁浩心目中冰雪聪明的可爱女友,就连心机也是前线表面的。
后面夏冰冰的人设越来越崩,一个是为了推动情节,没有挑事的,故事怎么进行,另一个是为了衬托女主的爽朗真诚、心无城府。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剧的节奏有点问题。
其实整个故事的时间跨度并不大。
珊珊回国是请假,具体多久忘记了,我自己猜的话应该也就是半个月,最多一个月时间。
夏冰冰手受伤打了石膏,按照伤筋动骨一百天的算法,她跟袁浩恋爱也就是三个多月的时间。
另外就是朱涛的老婆怀孕,也是一个计算时间的点。
可以说,整个故事的时间跨度就是一年。
那么再来看节奏问题,觉不觉得夏冰冰跟袁浩好像谈了很久很久的样子?
三段感情,初恋珊珊就显得特别炮灰,最后跟茅小春恋爱也不够长,还赶上了失明,这样来看,重心就有点偏了,女主的存在感弱了。
中间这段感情抻的太长,就注定要放大夏冰冰性格上的缺陷来推动故事发展,同时为了不让女主戏份旁落,也要放大女主的个性。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来了,男主正跟女配谈恋爱,那么女主的戏份怎么添?
必定要跟男主有关,女主才能称之为女主,才能进入主线。
所以女主茅小春有成为女汉婊的嫌疑。
口口声声说是男主的哥们,可是经常很“巧合”地出现在男主身边为其排忧解难。
从这一点来看,夏冰冰几次因为茅小春与袁浩走得过近而生气,不是没有没有道理的。
然而后面她人设崩了,心机耍过了。
第三,中间节奏过慢,显得珊珊妈庞阿姨这个人物留在上海显得刻意。
最开始的时候,她为了给女儿鸣不平,留在上海,要报复袁浩。
后面误会解释清楚了,她还留在上海,目的就成了单纯谱写黄昏恋了。
茅小春是个好青年,是个有缺点的好青年。
茅小春是三个女票里面待人最真诚、最好相处的,不单是对袁浩,对其他人也是。
她是个医生,对待病人都一视同仁,耐心细致,温柔亲和。
老患者袁师傅、难缠的庞阿姨、亲生母亲印月,哪怕是之前来寻事的艾奇,她都能做到认真负责、善待患者。
第二,茅小春做到了善解人意,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袁浩与母亲的心结,在一群小孩当中,只有茅小春考虑到了袁浩的苦闷与为难,站在袁浩的立场上开解他。
袁浩的公司成立,茅小春注意到他没接到活儿,所以把科室出游的事交给了袁浩。
且不说后面发生的矛盾,以及男女主必定要出现在同一事件里的定律,单看这个行为,茅小春是一个心细体贴的称职朋友。
女主茅小春最大特点就是女汉属性,爽朗、大方、随和,不事儿精。
在生活中,这样的女孩还是混得比较开的,男生女生都不会反感。
如果她还长得比较美,那么估计会有很多男孩去追求她。
拥有这样人设的角色做了女主,势必要放大她的特点,增添戏剧性,也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
总体上来看,茅小春是个好青年,是个有缺点的好青年。
敢让女主有缺点,这是勇气,也是进步。
但是主角身上的缺点必须要慎重选择,主角可以有带着缺点,但是主角不能招人烦。
那么茅小春在第一集里面的表现就已经踩到雷区了,女汉属性也不能不讲理啊,为了增加戏剧性也不能以破坏女主人设为代价。
而且在后面的集数中,因为女主戏份不能缺、节奏过慢、与女配要有对比,女主茅小春的人设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崩塌。
比如说,在闺蜜与袁浩交往之后,还私下与袁浩有来往,虽说每一次都是巧合,但是也能反映出茅小春的女汉属性已经过渡到有失分寸了。
从这一点来看,故事确实是以崩塌女主女配人设为代价来推动情节发展。
至于最后两人终于在一起了,可是集数也不多了,还赶上了失明这么狗血的梗。
在此就不吐槽了,说点优点。
前面费了那么大的劲,送走了珊珊,看穿了冰冰,总算迎来了女主茅小春的春天,原本就有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思。
袁浩忙活了一大圈,才发现原来最适合自己的姑娘就在自己身边。
经过了两段不成熟的恋爱,他已经变得成熟了,他已经学会了去谈一场本着结婚去的恋爱,所以他跟茅小春的感情早已萌芽,渗透在两人相识相处的点点滴滴之中,不再需要轰轰烈烈讴歌爱情的高大。
(这种模式其实挺好的,拿捏好分寸的话,还是很动人的)另外,失明这个梗确实狗血,但是这狗血洒得还不错,毕竟这是患难见真情的最有效方式。
袁浩对茅小春的悉心照料、不离不弃,茅小春内心波动,情绪变化,也都在正常范围内。
难得的是,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失风趣幽默,称得上是苦尽甘来。
再说说其他人物吧。
优质鲜肉罗一洋,人帅、心善、三观正,放着富二代不做,偏偏来搞自主创业。
自己颜值高,还不颜控(其实你可以颜控的)。
这个人物真是满满正能量,特别拉好感。
就是在袁浩生日的时候,自作主张,一心想着可以上演母子团圆的戏码。
也算不得缺点,只能说是年纪还小,以前生活也过得比较幸福顺遂,没法一下子就领会到什么叫设身处地。
也好,人物形象更丰满了。
魅力腊肉朱涛。
我觉得这个角色很有意思,演员功力也到位,把人物塑造得立体生动、魅力十足。
老好人袁师傅,绝对是个好父亲。
他一个人带大儿子,辛苦自不必说,难得的是他没有让人感觉到丝毫的愤懑和怨气,反而总是以宽和待人。
对儿子,有些事情他不明白,可能不太支持,但是他选择试着去理解,然后百分之百支持。
袁浩生日那天,他给做了长寿面。
他没有采用强硬的态度去教训儿子,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渗透:袁浩你喜欢吃的这个面,其实是你外公教我做的,你念念不忘的这个美味,其实跟你母亲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希望儿子与母亲和解,但是他放在第一位的,还是儿子的心情与感受。
再说说茅小春的养父母。
当她的亲生母亲找上门来,养父母将小春的工作地址和联系方式交给了小春生母,这体现了他们的大度。
当然他们也是有顾虑的,怕自己与女儿的关系受到影响,怕女儿受到伤害。
无论遇到什么事,父母最先考虑的是什么呢?
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受伤,到底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所以小春养父母会有顾虑,怕不让她们见面会给孩子留遗憾,又怕他们见了面小春伤心,犹豫着给小春打电话,又怕生母只是去看看并没有透露身份的意愿,白白惹得小春难过。
剧中的另外一些人物,安总、艾奇、戴森林等等,就好像公司额外请的合同工,尽职尽责完成工作,领完钱就走人。
他们来搅搅浑水,推波助澜,搞搞破坏,做完坏事之后就迅速离场,一点不拖泥带水。
从人物形象上来说,不完善的地方太多了。
一个总经理,护短也就罢了,还是非不分、公报私仇,找人跟踪抹黑,这总经理有这么闲的吗?
情节方面,真的是巧合太多、梗太老,人物背景基本就是贴标签,比如说珊珊的身份,我觉得换成律师也行,工程师也行,根本没体现出会计的特点。
袁浩公司的派系斗争,也很儿戏。
算了总经理都拿工作当宫斗玩,还指望副总经理能玩出什么层次呢?
总结来看,核心人物有成长,主要人物有缺点,人设容易崩,情节新意不足、狗血偏多。
优缺点兼有之,只盼大家在大好时光里,再接再厉,共同努力。
因对《琅琊榜》的喜爱,迫不及待地等到了《大好时光》,当看完第一集的时候,我内心已经对这部剧不抱任何希望了,首先,为了制造欢喜冤家的气氛,居然在第一集把女主角变成了一个毫无教养的泼妇,在接下来的几件事中,女主角根本就是一个对人有偏见,心胸狭隘的泼妇,这和直爽的区别,也许,编剧自己都不知道。
其次,巧合事件太牵强。
这部剧从头到尾并没有什么逻辑性,所有故事的发生都是巧合,都是突然。
这给观众带来的不是惊喜——是惊吓。
前女友的归来,回美国,冰冰的出现,母亲的突然愿望强烈的相认,与小春的各种毫无征兆的偶遇,心情不好出来散个步都能在同一个地点遇到小春也在看海。
编剧不会认为大上海是个小花园吧?
再次,广告植入的时间长得和看广告一般。
一个唯品会不仅出现了五六次,居然直接教你如何操作唯品会了;光明牛奶,还有那个什么鲜牛奶,居然一次一次重复牛奶的种种好,你确定这不是一部推销产品短片?
最后,还想吐槽一下演员,我不知道雪儿为何会选择现在的扮演者,两大男神也拯救不了你的“美”了,这部剧,既不能靠剧情吸引观众,亦不能靠颜值吸引眼球,演技也并未达到一个高标准。
这注定将是一部回不了头的狗血剧
看完了有几天了,说说里面几位:(以下吐槽针对角色,不针对演员)1号女友姗姗:国外是不是月亮都比中国圆啊,各种看不起国内的,装也是一种病。
2号女友舞蹈演员夏冰冰:虚伪,爱慕虚荣,演员演得还是不错的,看的大家分分钟想上去打她。
3号女友实际上的女一号茅小春:我想说实际生活中遇到这种女的,大家真得防着点。
因为1,2两种属于比较容易看出来问题的。
茅小春这种更防不胜防。
以朋友的名义,和闺蜜的男友联系密切,而且茅小春明知道自己喜欢袁浩,却没有和袁浩保持距离,而是放任自己越陷越深,行为上没出格,思想上已经背叛闺蜜了。
要不是编剧把夏冰冰写的太渣,吸引大部分火力估计茅小春也会被骂。
现实生活中你们谁会希望自己老公和其他女的关系密切,即使没有超出朋友范围,那也绝对是一种危险因素。
男主袁浩:真正的好男人应该只对自己老婆好,对其他女人保持应有的距离。
对其他女人亲密就是对女朋友的伤害。
我想没有哪个女的会愿意自己老公有几个异性密友的,这种男人适合做朋友,不适合做恋人。
PS:虽然剧情没新意,人物槽点一堆,不过这样的人其实挺具有代表意义,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真不少。
几位年纪大点的演员演技都不错,年轻的胡歌演的挺好,其他几个演技太一般。
一直不知道有这样一部电视剧,多年已只看新闻与纪录片,其次是中央台节目。
直到近日今年才发现还有这样一部电视剧,意外地觉得好看。
这部剧的演员形象好,从主演到配角,服务精致得体,透着一种时尚感,却又不是那种街头文化的时尚,符合东方文化的含蓄内敛。
看起来很舒服。
不知何时,国产剧的服装已如此高档,实在是一种进步。
剧情没有什么狗血吵架堕胎之类,剧中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
袁浩劝茅小春,要原谅自己的母亲,去找母亲。
母亲病房外茅小春犹䂊不决,袁浩制止了她后退的行为,推她进入。
一推一挡之间,无言胜有言,演员的肢体动作到位,美而且传递了内心的活动。
袁浩劝说小春要见母亲时,才发现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尽管袁浩已经三十多岁,而且有父亲陪伴成长,还是能看出母亲的离婚行为给孩子造成的伤害。
演员说话时,以一种低沉的声线怀念的方式倾诉出,带观众一起体会这个受伤的孩子的心声。
没有争吵没有喧闹,静静地倾诉更让人意识到不要轻易伤害孩子。
茅小春儿时被抛弃的经历,生母日后的后悔,也提醒着大家对待婚姻态度要端正。
否则都会受到伤害。
有一个细节也很可爱。
袁浩与第二任女友在屋中亲吻,按照某些套路可能床戏来了,吸引观众的眼球。
可这部剧中灯灭了,原来是袁浩父亲把儿子叫出来,制止儿子的亲密行为。
教育儿子要慎重。
为这样的情节点赞。
这样才是正面引导年轻人处理婚姻与爱情的典范。
这才是一部好剧。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当初满怀期望,最后弃剧而去?
然后又在某个无聊的时候,因为胡歌而重拾这部剧?
我只想说一句,幸好我木有放弃。
我就说说这部剧里感动我的地方吧。。
首先我要说的是姗姗一开始她出场各种自带装逼的气场让人太讨厌可后来渐渐明白,其实这就是人家的生活姗姗是一个很强的女孩,她和袁浩都很认真,很对她们的青春负责。
正是因为这种责任感使他们坚持了十年可是十年真的太久 两个人各自成长 拥有不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疏远是必然最令我感到的是他们分手的那场戏 有些人不是不想留 而是留不住 就如逝去的青春一样我很羡慕姗姗 她有袁浩这样的好男友 至少他们分手时是祝福对方的 至少他们曾经拥有过的爱情没有被玷污 至少他们以后还可以如亲人般来往 这也不负当年爱一场了。
再说冰冰,这个角色真的不讨喜,但现实生活中就是有很多这样的女孩,而男生往往对这样的人没有多少抵抗力。
虽然她很坏,可她最后离开的姿态让我想起她也是个追求爱情的女孩。
最后说下小春,这个妹子典型的外强内柔。
人是一个大写的好人,真正的善良的人,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袁浩吧最后说说我挚爱的胡歌吧。
胡歌的袁浩简直完美,能力到人品都很赞。
不了解的人会觉得袁浩烂桃花,其实他只是善良不愿解释伤害别人罢了。
胡歌的演技很好,袁浩演得有血有肉,很真实。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不要心急,你总会遇到属于自己的真爱的。
还可以,就是有些情节有些演员有点坑爹。
教科书233
还可以,我还是看完了
比生活启示录差了一百个旋风十一人
虽然剧情有点扯,但是有的对白还是挺有哲理的,尤其让我感受到了“有爱真好”!世界还是有很纯粹很真诚的爱的!
胡歌的现代剧扮相还是挺帅的,喜欢王晓晨
王晓晨好可爱啊,喜欢这类女生
其实挺狗血的,无奈演得好,弥补了很多。
如果不是对男女主比较有好感,大概我会打一星吧
看的輕鬆加愉快,節奏太慢情節太狗血但是沒辦法這是大陸生活劇嘛。我對韓東君應該是真愛否則我怎麼能為了看他而一直忍受著他旁邊那位官配雪兒呢。。。大家都看胡歌,這劇我就看女一和無心了。另,該劇女配演技普遍挺高啊。劇本情節,久不看這種狗血劇這次在B站彈幕護體下還能堅持看下來。
支持我胡歌,但是请编剧大妈放过我胡歌吧!!!
3星都是给老胡的,剧情是什么作死的节奏
女主可爱男主帅,我不管我就要打五星
看了下片花,实在不知所云,俗套不真实的伪生活剧,这个编剧以往的作品都是6、7分的居多。裹脚大妈剧。这下看看胡歌粉还有脸吹良心吹正剧不。一星给韩东君
把小春闺蜜的戏砍掉,姗姗的戏减少,雪儿换人,整个18集的剧,就是一部好剧了。这剧最不给力的地就是几个女主演一个比一个难看(除了王晓晨),茅小春戏太少,还是挺喜欢茅小春这个角色的,感觉演的也不错,袁浩和他爸爸演的也挺好,既然剧组缺钱就整个18集的电视剧多好。
凭着强大的意(nao)志(can)力(li)给出第三颗星
对于王丽萍 还是多少有点感情 毕竟是童年回忆之一 家长里短的很温情
好闹腾。梅长苏历尽留洋作女、谋财渣女后好不容易看清身边的真爱,结果对方身为眼科医生竟然瞎了,瞎了……
胡歌今年上的这几部剧可圈可点,这部接地气,里面女二太能作,袁浩赶紧甩了吧。
前两集看的我尴尬哭了 狗血撒的满天都是 两个女主跟胡歌一点cp感都没有 刚刚从琅琊榜哭回来看这个分分钟想弃剧 也不知道胡歌出于什么心态接了这种本 我这崩溃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