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儿灰了,叶儿黄了,没有供暖的重庆,外面风嗖嗖,屋里寒浸骨,里外都凉透了。
冷淡的日子,最宜宅窝煲片,看美人如画,在故事里有血有肉有灵魂,一眼万年,眉眼牢牢刻进心里面。
如果说《火腿火腿》的女主是沙漠中盛开的野蔷薇,那么今天要讲的故事主角,就是暗夜里蝴蝶,墨色肌理下,斑斓微光如绸子般柔美动人,神秘而摄人心魄……
《一个完美的结局》有着不太完美的相遇,却很写实,很容易的,就戳中了大部分画地为牢,在婚姻中麻木的女人心。
故事里Rebecca,一如生活中的大多数因为“年龄到了”迈入婚姻的情侣,生孩子、拼事业,不温不火的夫妻生活日复一日,寡淡而无趣。
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子,却早已埋下伏笔,微小变量带来的蝴蝶效应随时可以引发一场海啸,只是Rebecca的海啸,是同性而已。
如果没有那场邀约,如果公司财务没有出现问题,如果丈夫表现得不那么冷漠,如果没有发现疾病的征兆,如果从未近距离旁观过别人的激烈爱情……生活也许就这样将就着过。
可是没有如果,如同电影开始断断续续落下的点结成网,情欲画面如魅影闪现,压抑紧凑的音乐,女人们总是迷失在在自己编织的网里,浮光掠影的念头抑或浮现联翩的白日梦,却从未消逝……
仿佛命中注定,痛苦与欲望交织如熊熊烈火煎熬着Rebecca,促使她试探性的迈出了第一步。
彼时的Pairs是一名高级应召女郎,黑发如瀑,出场便美得肝颤。
有悖于常规X工作者或风尘或妖冶,浓墨重彩如烟花般绚烂,Pairs一席黑色西服套装,颀长的身影慵懒却带有侵略性地往床上一坐,灯光暧昧,微张的一双眸子隐在浓密的睫羽中,如深海暗涌,神秘莫测。
开口语调缓慢,似耳侧吹气,是禁欲系的撩。
美人当前,Rebecca就像屏幕面前的我,紧张无措得像个不谙情事的少女。
当然,更多的是不可思议,太年轻了!
这不是Rebecca要的那个,可以当女儿的年龄差对于中年富阿姨来说冲击太大,这一次Rebecca拒绝了。
奈何变化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长久的压抑,模糊的渴望在见到Pairs后有了轮廓,欲望无限放大,阴差阳错遇到对的人,Rebecca的第二次邀约,情理之中。
再次相见,Rebecca摘下婚戒,精心打扮,甚至事先喝了点酒,很是(假装)从容。
三分钟后,在Pairs的撩人攻势中沦陷,落荒而逃。
慌乱中,婚戒掉在了酒店。
这也成为Rebecca打开心结的契机。
婚姻已成事实,纵然平淡,但率先打破陈规的那个人难免会有愧疚感,毕竟一段婚姻,除了爱情,还有扯不断的亲情。
婚戒丢失,Rebecca想当然的误解Pairs是见钱眼开的小婊砸,可是面对Pairs的“戒指珍贵,是价值还是意义深刻”的神提问,再一次陷入纠结。
哪怕哀莫大于心死,但是真的从丈夫口中确认这段婚姻的意义还是让人凉透了心。
婚戒在丈夫眼里,不过是一个花了大价钱买来的物品,又何况人?
没有回馈的隐忍,瞬间显得可笑而没有意义。
婚姻羁绊解除,事情眼看着就要朝着水乳交融的大和谐局面开始策马崩腾,结果第三次约会,关键时刻,Rebecca又又又逃跑了。
屏幕外的我一脸问号甚至有点想自己上。
如果生命快要走到尽头,是选择保住晚节,还是遵从内心为自己活一遭呢?
“这关乎你后半生的幸福,我只想要你过得开心,仅此而已。
记住,现在还不晚。
”偶然听到女儿和朋友的对话,Rebecca沉思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一顿操作猛如虎,财产转移,Rebecca修改了遗嘱,财产重新分配,为女儿赢回了她应得的那一份。
大事已毕,一辈子的大部分为别人而活,剩下的日子,为自己。
杜拉斯说,“比起你年轻时的美丽,我更爱你现在饱受摧残的容颜”。
Rebecca一生追求完美,完美的自己,完美的婚姻。
甚至接受了丈夫以“丰胸手术”当礼物。
可现在,裸露身体的Rebecca并不完美,松弛的皮肤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但正如Pairs所说。
“所有这一切,这些不完美的事,完美地使我们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自己,这就是你。
”卸下心防的rebecca尽情舒展,在和pairs的缠绵中找到自我,感动落泪,这一刻,她不是一个妻子,不是一个母亲,她是最完美的自己。
这一段表现得很唯美,触碰抚摸和亲吻绵长而细腻,情欲流露丝丝入扣。
Rebecca高潮那一刻,甚至有点感动。
如果故事就这样结束,它算不上一部好电影,虽然女主颜值确实能打。
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细腻的情感刻画似乎也经不起推敲。
平淡的婚姻不是爱情,谁又能肯定Rebecca和Pairs这段不是单纯的肉体关系?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的“爱情”未免太过浅薄。
好就好在,Pais也不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双向救赎,脆弱温情也能化作利刃。
就像影评里说的那样:“它像一把利剑穿入你的心底,就算拔除还有永不愈合的伤疤,让人不得不时时回味,激情又伤怀。
”这里就不剧透啦,留个悬念。
好的电影总能在里面触摸到自己的情绪,没感觉的话,至少女主的美丽也值得驻足1小时。
上次荐影后台有人要汁源,不好意思这次补上,公众号会话界面回复影片名字可get大礼包。
鱼稚子是一个啰哩吧嗦的公众号,记录生活,专注做梦。
一个孩子到了婚龄、自己已经绝经的女人一生中从未体验过高潮。
在好朋友的鼓励之下,被动而保守的她选择和一个女孩进行尝试…这部电影出自导演Nicole Conn之手,她拍过不少les电影,至今我看过三部:《埃伦娜》、《诗中飞舞》和本片。
个人感觉她动作戏拍得一般。
在这部电影当中,床上的戏份非常重要,但是电影中呈现出的并没有达到我个人的期望。
不过有两个小细节还挺让我意外的。
我注意到女主隆过胸,腹部还能看到妊娠纹,本以为是演员自己身体上的小特点,没想到在电影中也提到了这些部分,感觉挺少见的。
另外,这是我印象中第二次看到高潮之后流泪的情节,这个点很触动我。
上一次是在《吻我》当中,那里面的床戏我很喜欢。
尤其是其中对于高潮和退潮的种种细节的体现。
看后我产生了一个问题,:直女会否因为身体上的欢愉而爱上一个女人?
高潮是否具有这样的力量?
对于一个从未经历过它的人而言?
我的答案是:不会。
最起码这不是唯一原因,或者这种爱不会持久。
前面我提到女主性格中的保守,这与她和一个女孩儿进行尝试似乎有些相悖。
不局限于这部电影,很多人有这样一个想法:女人之间的sex算不上真正的sex。
自以为是的男人这样想,一部分男权规训下的女人也这样想。
挺蠢的。
一开始看影评以为就是一个很扯的中年富太太爱上高级应召小姐的狗血电影。
结果看了以后觉得影片对人物的内心刻画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吕贝卡那种作为女人的矛盾焦虑渴望与作为母亲的坚强执着交杂的心理状态。
吕贝卡身患重疾,同时又面临着夫妻矛盾,女儿的心理创伤,家庭关系维持等等困境,可以说处在四面受敌的状态。
直接说出来可能觉得设定很夸张,但这其实就是很多已婚妇女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的集合。
而这位吕贝卡也像很多母亲、妻子一样,忽视了自己——忽视了、回避了自己作为女人,作为个体的需求与渴望。
作为女人,她渴求温存的爱抚,浪漫的情调与水乳交融的享受,作为人,她渴望一份专注、深刻、全情投入的爱,她渴望作为“吕贝卡”,而不是作为“某某太太”,被真正的理解与接受。
她有很多话想说,很多恐惧堵在心头。
几十年来,她都遵循传统女性的角色,她忍耐丈夫的势利和专横,压抑自己对性和“家庭之外生活”的渴望,她习惯了把自己的存在缩减为“家庭主妇”的标签。
所以当她听了朋友劝说,鼓足勇气决定一试时,内心焦虑万分,当她见到极富魅力的帕莉丝时,更是自卑心作祟。
但是在死亡的推动之下,她终于选择了放开自己,敞开自己的内心。
作为本质上的自己,与帕莉丝相爱了。
她接纳了真实的自我,也照亮了同样背负创伤生活的帕莉丝,启发她发展了自己的艺术才能。
当吕贝卡告知帕莉丝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当帕莉丝将自己心中埋藏多年的沉痛往事向吕贝卡倾诉时,这两个渺小脆弱的小人物紧紧抱在一起,眼中含着泪水——能够向一个人毫无保留地倾诉,能被一个人完完整整地接纳,能被完全地尊重,温和地关爱,是多么美好的事。
我始终相信,或者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爱情是灵魂净化的开端。
烦恼对于不同的阶层的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内容。
穷人的烦恼是如何变得有钱,或者说是如何不被金钱所支配。
而有钱人的烦恼则是在拥有了金钱之后,如何才能获得情感上的依托。
这两个问题,如果换位思考的话,基本不是问题。
穷人因为抽不出时间去考虑除填饱肚子以外的问题,因此不会因为没有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而抑郁。
对于有钱人而言,如果这个世界仅仅是为了变得更加的有钱的话,如果一切问题都可以用金钱来解决的话,那都不是问题。
但是现实对于这两个阶层来说都是相反的。
虽然很多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具有着相异性。
但是世界各地的人们似乎都遵循着同一个道理。
“书生爱上青楼女”。
当然,本片中的这种现象并不属于这一类。
“书生”是不存在的,但是后者却是永恒的。
无外乎用一个家庭主妇的形象来进行另类的解读罢了。
对于有钱人来说,灵魂伴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因为在得到了物质满足之后,如何在精神上容光焕发则是一个永远需要面对的问题。
丽贝卡是这样的一个人。
对内,得不到自己丈夫的关怀,对外却一直要维护一个女强人的形象。
这对于她而言是一个非常要命的压力。
生活不睦总是一切问题的开端。
丽贝卡无法从这样的环境中解脱出来。
看似对于自己的好朋友们找安慰嗤之以鼻。
但是自己的内心却像火一样地燃烧着。
压抑已久的情感都是需要释放的。
但如何释放,丽贝卡自己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这就有点糟糕。
这一点可以从他陷入到派瑞思的爱恋中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来。
第一次的丽贝卡是非常的紧张的。
虽然这样放纵自己可以获得一丝丝意想不到的快感。
但是对于首次尝试的人来说,总是会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忧。
丽贝卡的担忧远远胜过这样的生活方式带给她的刺激。
于是,第一次的见面失败了。
第二次,服务方按照丽贝卡的要求为她推荐了最优人选。
这个时候的丽贝卡则是有了一丝丝的理智。
通过了比较以后,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于是,这一次的会面依旧是不欢而散。
丽贝卡不是一个随便的人,因此在不断尝试中她一直在试探性的迈出自己的步伐。
第三次丽贝卡完全的平静了,但是也仅仅是面对着一个陌生人不会感觉到有负罪感或者是紧张而已。
这一次的丽贝卡依旧是试探性地迈出了自己的步伐。
或许仅仅是一步,也是对于今后最好的铺垫。
丽贝卡迈出了一步。
正是这一步让她在今后的时间里陷入到了欲望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了。
痛苦来源于质疑,而质疑总是会在一件重大的事情发生之后才开始的。
丽贝卡自知属于自己的时日已经不多。
因此才下定决心好好地让自己最后时光过得精彩一点。
但是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尝试。
丽贝卡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
派瑞思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青楼女子。
丽贝卡与世界上每个国家流传过的故事主人公一样。
对于这位青楼女子竟然产生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感情。
自古以来书生总是会爱上那个痴情的风尘女子的。
而丽贝卡与派瑞思的故事如果发生在国内的话,杜十娘应该不会怒沉百宝箱。
而在本片中这个故事却有了不一样的结局。
似乎每一个喜欢上青楼女子的人总是会劝说她从良的。
丽贝卡也不例外。
在劝说失败后,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跟自己的女儿坦白自己的过往,然后将这个重任让自己的女儿承担。
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这就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可能这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结局。
大家用正常的思维一定不会想到这样的结局到底如何完美。
但是这对于丽贝卡而言,对于他有所“亏欠”的女儿,对于她一直钟爱的情人。
对于这两个曾经有过痛苦过往的人。
同样是都需要救赎的人而言。
这个结局似乎是完美的。
人们往往在寻求刺激的时候,总是会趋向于寻找同类的。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有着短暂的可以相处的灵魂伴侣。
生命稍逊即逝,或许出于繁忙中的我们是时候思考下未来会不会完美的问题了。
完美的结局,也是悲剧的结局。
但或许这是另一种完美呢。
两个人互相心理生理安抚,留下美好的印象,从不信任到信任,逐步的。
对外遇有抵抗的瑞贝卡,他的丈夫从来没有满足过她,为了临死前想有一段美满的性爱过程,在好友的促使下,几次三番一步步的深入,从内心纠结,逃避,直到逐渐的去接受或者说适应杰西卡来满足她的性爱过程,可以说这一段细节描写的真的很好。
最后那些竟有些小小的感动,很温暖。
人总是要为满足自己而活着,哪怕快死了,也不能让自己后悔的离开。
不枉来这一世。
出现在电影第一幕的Paris,惊艳了这个八月午后的时光。
我深深被她的美所迷住,只是电影之中的角色分配似乎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美而不艳的Paris,与我们传统认知里的肉体出卖者的形象并不符合,她的身上甚至看不到铜臭的痕迹。
即使整部电影里,她的client形形色色,但是她内里的纯粹却从未被破坏。
我承认,第一眼我就喜欢了Jessica所饰演的这个角色。
反之对于Rebecca,第一印象却并没有那么的喜欢。
她总是显得有些急迫,她把自己禁锢在时间的分段里,所有的事情按部就班;她对她的丈夫有着莫名的怒火,她对她的家庭有着淡淡的忧伤,她看向女儿的眼里总有说不出的歉意,她无时无刻不在隐忍。
她看向好友与她的爱人时,眼里的羡慕呼之欲出,以至于反复说道“你们何其幸运,你们何其幸运”,不得不说,Rebecca这个角色的悲哀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出来,我害怕这样不幸的角色,怕她如老妇般絮叨自己的不幸。
还好,她的隐忍不允许她这样做。
其实很难想象这样两个人会有怎样的交集。
Rebecca的隐忍在好友的面前支离破碎,她对爱对幸福的渴望使她同意了好友找个同性尝试的建议。
两人终于要见面了,尽管始于一个意外。
即使Rebecca多年的循规蹈矩迫使她在最后时刻放弃,但是她还是记住了Paris这个有些与众不同的女人。
生活的愤懑,好友的幸福,刺激她鼓起勇气再次去找Paris,这次没有意外,最初的那个与她同岁的人来了,可是她却发现她不愿意了。
爱情在这一刻似乎开始萌芽。
我最喜欢这部电影里,反复多次的描画到Paris蜷缩的样子。
蜷缩往往代表着缺乏安全感,Paris反复将这样的自己刻画在纸上,各式各样的纸上,同样的线条,同样的点触,反反复复,那是她内心最无法忘怀的伤痛。
纯白色的背景里,只有她自己,着黑色的睡裙,蜷缩着;或是在堆满礼物的桌子边上,蜷缩着。
她一边怀念一边伤痛。
正是这样简单的刻画方式,诠释了Paris内里难以描绘的不同之处。
也许这样的情节有些矫情,这样的手法有些做作,但是我很喜欢,喜欢这种简单方式却蕴含复杂情绪的方式。
在Rebecca自己内心挣扎的几次里,Paris来来去去,每次Rebecca落荒而逃,Paris无从所措。
当Rebecca终于下定决心时,Paris似乎有点倦了,在一瞬间差点逃离。
幸好,只是差点。
当Rebecca犹豫不决之时,最初的肉体买卖已然变质,如果所有人爱情最初未确定之时的那种惶恐,患得患失,无法放下,却丧失勇气向前迈出关键的一步。
Rebecca对于爱的向往,Paris的坚持,终于爱情开始了。
只是两个人所有的关于爱情的情节,都是在那间318客房的床上发生,于是我又开始疑惑这真的是爱吗?
Rebecca是真的爱上了Paris,还是单纯迷恋她曾从未获得过的高潮?
而Paris对于Rebecca,是不是仅仅为了单纯的金钱?
性在这部电影里,是不是意味着更多的东西?
至少此时,我并未能在电影里找到更多的解读片段,也未能更深刻的去解读出我想要的答案。
我试着去猜测,从其他的细节里试着去寻找他们关于爱的痕迹。
Paris讲完她的罪之后,在Rebecca的怀里哭出声来,想象中的那个自己,不再漠然落泪,情绪爆发,她打碎了蓝色玻璃的花瓶,然后将散落一地的碎片和花泥拼成一副画作,划破的手上,鲜血洒落在玻璃碎片上、洁白的地上。
揭开伤口所结的未平整的痂,流出的鲜血代表对过去的原谅与忘却,然后从新包扎起来,一切都会好的。
Paris的伤口,开始渐渐愈合,她开始要放过自己。
Rebecca逐渐解开对自己的枷锁,她开始获得内心的自由,她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她生命已时日无多,当自己的子女知晓时,她试图去掩盖,她害怕孩子们会难过,因为那是一个母亲最后的尊严;但她对自己的丈夫却并没有那么多的情绪,她面对愤懑难过的丈夫,只是淡然说道不用再报希望,她已时日无多。
也许那刻,她突然发现自己丈夫对自己也许是有爱的,只是她所需要的感情在另外的人那里找到,所以她并没有太多的感动了。
她作为一个妻子的责任,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似乎已然履行完了,那么剩下的,她只需要对自己的爱人做一个交代。
在电影的最后几个情节里,隐隐告知Paris为了Rebecca(也许是因为心结已然打开),放弃继续“服务别人”,我想,这也许是她对自己的爱所需要履行的一个义务。
Rebecca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帮助Paris,并告知她自己已走到生命尽头的事实。
分离永远是痛苦的,但好过不告而别,剩下那人在莫名的情绪里独自伤悲。
我所期待的幸福,是两人能够厮守到老,所以对于这样的结局,其实我不太能够接受。
即使Rebecca最初所期待的生理上的愉悦以及内心的passion,最终都得到了满足,而且附带着打破对自己的禁锢,完成了保护女儿的心愿,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幸福;Paris最终也走出了那段无法释怀的过往,从回忆里放过自己,再次获得爱情,并成为了优秀的画家。
两个人似乎都没有遗憾了,真的,毕竟她们有过爱。
死亡从来不是最可怕的东西,因为再怎样生命都会走到终点,Rebecca注定会走在Paris的前面,两个人终究会有分别,只不过是时间的远近罢了。
但我依旧会遗憾,Paris今后的人生,Rebecca再也无法参与了。
第一感觉是R太老了,然后去网上搜了一下她的资料,大概六十几岁吧,能够保持成这样,真的很不错了。
而且她长得挺好看的,年轻的时候肯定是个大美人儿。
第一眼看到P,就觉得她好有气质,好漂亮,好年轻,身材非常棒,真不愧是模特。
要是R是年轻的,这部剧的颜值简直爆表。
在剧中的两个角色,最终都走出了孤独,获得了自我的救赎。
可是说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吧。
“生活是琐粹的,但不知怎么就有一种力量把它们连接起来”“正是所有不完美的事,才造成了完美的自己”最后R的女儿和P相遇,让人看到了有故事发展下去的可能。
如果一开始就是R的女儿和P的故事,那颜值真是杠杠的。
片尾曲很好听,喜欢这种调我觉得这部电影对两人的生活和孤独表现得很好,但是对两人爱情的刻画和递进不是很入微,床戏太多了,难道在这里,性意味着爱么,通过性然后感受到爱?
不过不管怎么样,最终两个人都坦诚相待,并拯救了自己。
为了下载这部电影的未删减版,找了好久都找不到资源,要么就是没字幕,不过最后总算找到了,这里要感谢一下悸花les字幕小组提供了未删减版和字幕。
非常感谢。
不过有些小遗憾,就是画质不是高清的,而是标清。
这是一部重在刻画人物心理的心灵之作。
如果归在les片中,它没有《看不见的世界》那么唯美,也没有《男孩不哭》那么深刻,更没有《阿黛尔的生活》那么贴近你我他。
如果作为伦理片、爱情片,还没有我喜欢的跌宕起伏经得起推敲的剧情,但是它像一把利剑深深穿入你的心底,就算拔除还有永不愈合的伤疤,让人不得不时时回味,激情又伤怀。
女一号用它仅剩的短暂生命打造了完美的自己,带着快乐与遗憾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完美的句号。
看到简介就迫不及待的在网上找资源下载,想象着两位主角的惊艳相遇和不平凡的爱情。
最终还是没有失望。
Barbara Niven用她出色的演技完美刻画一个中年妇女Rebecca Westridge一直循规蹈矩维持自己看似美满的生活,却行尸走肉般活着,内心如同一潭死水,对家庭的付出都是理应如此,而不是因为爱而享受着这种状态,终于在生命的终端开始奋力反抗,却又力不从心的那种胆怯、渴望、纠结的矛盾心理。
她的眼神、表情、可以让人不用看字幕看此电影,并跟着她内心的起伏而起伏。
纵观中国的现状,多少妇女没有这样的感受,被生活束缚着,为丈夫、为孩子操劳一生,没有了自己。
如果遇到一个仁爱的丈夫还好,如果遇到像剧中这样虚伪、自私的男人,更是一生痛苦。
Jessica Clark的出场更是惊艳的超出了想象(不是在剧中的出场,而是她俩第一场对手戏),180的身高,完美的身材,性感的嘴唇,勾魂的眼神,一下把这个中年富豪太太的气场压了回去,在她面前你可以放下一切,仅仅是一个女人。
之前不认识她,在看完之后百度的,在现实生活中她也是les,其实不管她是les,双,还是直人,最重要的那样的气质让你着迷。
我想剧中的Rebecca也被这样的气质所打动,从来不知道何谓激情的她脑海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勾魂眼神。
但是被现实控制太久的她当然不能一下接受,于是仓皇而逃。
只要爱过的人都知道那种心跳的感觉。
她必然不能抗拒。
其实缘分这个东西真的很重要。
天时地利人和都要具备,只要一个点有偏离,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就像剧中Jessica Clark扮演的Paris所说的就是无数个点组成了整个事件。
几个回合之后,她的最后防线终于崩塌。
Paris不愧是高手,挑逗的那么恰好。
看到第一吻的时候她主动吻去又向后撤那一下,Rebecca迫不及待的变被动为主动,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性爱的描写有些太唯美而没有很到位。
两人眼神的交汇、手指的触碰、还有做爱时温柔是亮点。
不得不说如果换演员肯定达不到这种效果。
Jessica不愧是真les,当她轻轻的唤“Rebecca”的时候我的整个心都融化了。
跟她在一起,六十岁的女人竟然开心的像一个少女。
完美就完美在女一号找到了人生中缺失的passion和从未体验过的orgasm,她陷入了爱情,完美就完美在就在这个时候她患了绝症就要离开人世。
要么她们一定会面临被丈夫发现,被儿女谴责,在矛盾中失去了爱情一开始的色彩,甚至互相的缺点暴露以后的种种不愉快。
最后两人相拥的一幕,Rebecca哭泣留恋的眼神可以让你的心碎一地。
关于剧中Paris的心理我看的不是太透彻,艺术性特别强的大篇幅刻画她痛苦懊悔的心理状态,我猜测一开始对这个老女人只是“戏弄”,但后来她的纯真,善良,热情,以及从未对任何人说过的“I love you",最终她还是陷了进来。
终于她放下过去、不再自责不再堕落重新开始一段感情。
我觉得剧中最痛苦的应该是她。
化茧为蝶的艰难终于走出来,握在手心的爱人又突然消失。
两次失去挚爱是怎样的打击。
没想到电影最后她用已逝爱人的支持办画展竟然露出轻松的笑容。
可能为了她跟Rebecca的女儿的相遇创造唯美的画面。
但本人觉得有些过。
总体来说是一部体现女性爱情美好、一部有诚意的好片。
值得一看,值得引发人们的思考。
每个人在剧中可能都可以看到自己的一面。
两位演员演技很到位,从好奇陌生的相遇,到后来亲昵的抱在一起聊天的眼神、表情的变化,体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Jessica Clark带给所有les的幻想,哈哈)希望多出像此片一样的心灵之作,有想法者一起探讨。
在近两个多小时的时长里面,有很多静物以及暗示的镜头,感觉拍摄者是想表达他在这个故事里面的一些想法,但我现在还渗不透。
回到电影情节,里面确实是有一些成人化的东西,无论是肉体上还是情感上面,整个故事的主旨也不是按照女同性恋她们俩的情感来牵扯的,我感觉更是以金发姐姐,所处的一个状态,她的家庭,她的年纪,以及他她自身情感归属。
让我感动的是,金发姐姐葬礼照片的那个镜头。
一切的恍然大悟,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我觉得拍摄者他在拍摄一些画面的镜头时,会有更深的含义。
而面对里面的黑长直妹妹,她也许是受过伤,然后使自己就从事性工作者以来,分解自己的注意力,但他对金发姐姐的感情也许是在慢慢慢交付的过程当中,金发姐姐的突然离世了,可能会使她再受打击,又也许会让他重新振作。
从结尾来看,也许黑长直妹妹是重新振作起来了,但是以我自己认为,若以我来出发的话,我应该是学会了伪装。
顺便最后说一点,黑长直妹妹确实直头发比较好看,但好看归好看,她说话太慢了,那个节奏让我有点无法控制自己的吐槽情感。
【电影美学】几年前就看过这部les电影当时只觉得噱头大过实感,一个印度裔年轻貌美的高级应召女郎救赎了一个白人上流阶级却罹患癌症晚期的家庭主妇没想到这部影片,过去好几年我到现在才有情感精神上的震撼特别是当我意识到政治文化和文化政治的概念之后 越发体会到这样的故事能浮出水面多么不容易生和死 爱和欲 都有了呈现和思考[可怜]演员演技都很棒用著名文艺评论家布鲁姆的话说,为无爱的布尔乔亚社会重新引入爱的欲望。
中产阶级女性寻找X高潮的故事
演着很激情,看着木有激情啊。拍摄很美。
Jessica Clerk美直了。
女二挺美的。
里面那个娘T简直美爆了,而且这个演员本人也是公开的les
一星没商量
什么鬼
你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活在当下,别太委屈自己吧。2018年我才体会到这些,片子是我的菜,颜值也够,为什么不五星呢?管别人给几星,让我笑和哭,于我而言就是满分。
女主太欲了,但说话真的好慢,学了一下笑场到尬住
电影带有导演强烈的个人风格,谈不上喜欢。整体看还不错。Deadline越临近,人的效率越高,更加果决勇敢随心,但如果没有和Paris的相知相爱,瑞贝卡是做不到这些的。人生中总有悲伤的部分,不妨碍可爱的、开心的那部分,二者不必捆绑。A Perfect Ending,完美的结局。
救赎与被救赎的凄美爱情故事
瑞贝卡这个角色塑造是成功的,但是派瑞丝这个人物明显站不住脚啊;难道自责害死了男友所以做应召女郎是救赎或者赎罪或者惩罚自己的方式?难道瑞贝卡病逝了就可以化解这种自责反而重拾创作激情?为了文艺而文艺真的要不得。
低俗的电影
女二实在太美了
看得出导演很喜欢特写,拍细节,虽然情节推进比较慢,但是主演演绎得不错。年长,有经验的女一把初次担纲主演的女二带得很好,配合得很是默契。最后离别拥抱的那场戏,让人看着挺感动的。PS:那些由点组成的画很有创意,也很美~~
密集恐惧症都犯了
看见友邻说快进女女床戏时,我觉得我快进过不少,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现在知道了
帅拉
不是我喜欢的type~
删减版把重要的镜头切掉了,感情发展变得单薄,但是其中那无言的情感还是得以流露。美女在阿姨怀里大哭,还有阿姨在跟美女道别的时候,都是催泪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