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我的《多想和你再见一面》影评。
首先我先说一下,这部电影我完全是冲着此沙看的。
(虽然听说过《多想和你再见一面》的剧本拿过夏衍杯,本子是得到过业内认证的,题材更是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的正能量题材,但是依我的顿感,没遇到沙沙之前我怕是不会主动找来看这电影的)时间限制,我还是先把对此沙的颜值夸夸先略过(以下省略几百字)吧。
(声明,本影评严重剧透,不剧透我不会写)看完第一感受:历史书成精塞我糖吃。
这感觉就像在吃一颗名为“爱情”的糖,这里边儿裹着历史,一段澳门回归前后的历史,但它并不严肃,而是温情的,是澳门写给祖国的一封情书,溢出的满是饱满真挚的深情,这个深情通过男女主平凡而又浪漫的爱情故事体现出来。
有人说人物平面,剧情老套,我反驳。
首先,这影片从开头到结尾讲的都是一对平凡的有情人的爱情故事,“天定的缘分,注定的爱情”把这部影片串的死死的,这段爱情故事十分完整。
情节确实不够跌宕起伏也不够猎奇,但通过主演们自然的演技和贴近现实的剧情,这影片的人物们都稳稳落地了,纠不出人物人设和行为逻辑上的不合理和错误。
藤本树的《再见绘梨》里有这么一句话:“自己决定怎么样回忆起一个人”。
这片子真实到就像是一对相爱到白头的爷爷奶奶其中一位掏出胶片讲了个故事,还比较主观地省略掉了不想要的部分,只剩下了“甜”(好像泰坦尼克号里的最后也是一个老奶奶在讲往事,突然有点理解为什么安排乔明庄和sandy是因泰坦尼克号萌生情愫了,都是那么让人心动的浪漫)。
我闻到了试卷的味道。
角色们说出的好多台词都可以圈出来当考点且疯狂点题“澳门回归,耀武扬威”。
片中有很多的隐喻。
让我印象深刻的“邹润发”和女主“sandy”片段:①“邹润发”的表:“sandy”问“邹润发”为什么戴两个表,“邹润发”答“一个代表香港时间一个代表澳门时间”:“sandy”:可是它们都不会走”;后来女主送了“邹润发”新表,说的啥忘记了,大意就是要用大陆的时间(说错勿怪),跟上时代发展。
②sandy对邹润发求偶嬉笑地说出的形象批评,邹润发说“我全都可以改”。
好一段中式含蓄(虽然我也不了解那个时期发生了啥),女主“sandy”一下子从“人”升格为了澳门,“邹润发”为香港,(接着也可以联想到男主乔明庄是大陆)澳门委婉地劝或批评了香港一下。
那现在来具体说一下电影。
此沙:原声配音,此沙的声音真是中气十足,开局才几句话就给我一种“今天谁也别想骗我”的正气感。
对不起我真觉得有点好笑不过此沙唱歌还是不错滴,音色好听到我不敢认(音伤是误解)。
怎么看乔明庄和sandy这段爱情?
我觉得是两个人都在青春朦胧的时期,敞开了爱的心房,“我看上你了,我觉得你不错,我喜欢你”,于是才72个小时,就许下了等待二十年的爱情承诺。
二十年确实太长了,但在那个“车马都很慢”的年代,中间发生一些凡人不易跨过的小挫折,相伴的缘分就错过了,放在那个年代似乎也说的过去。
乔明庄:是个有梦想的穷穷的京华大学建筑系大学生,人帅帅还纯情但嘴笨笨的,来澳门考察拍桥咔嚓拍一下女主,哇!
她好美哪里都好可爱,乔系草就开始冒星星眼一眼情定终生被迷得神魂颠倒:我要挣钱跟sandy打电话,我打工一个可以顶五个,为了钱我可以出卖我的“美色”!
(乔明庄独有的那份羞涩又让我想起了曹文轩笔下的羞涩的男主形象);sandy: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窦的功劳也很大),明媚可爱又自信勇敢的澳门女孩一下就迷倒了一个土帅的京华大学生,想必也更是姿色过人,才能这么轻易地就拿下了卞晓榕这等明艳大美御姐又争又抢都拿不下的系草。
卞晓榕:“我喜欢你是我的事,与你无关”。
姐姐拿出一副我要捉个压寨夫人回家(压寨夫人乔明庄)的土匪头子气势,把乔系草攻得像个小孩。
但姐姐我的爱情追求比较高级,我要他真心实意爱上我!
邹润发:痞痞又帅帅、路见不平拔刀一声吼的街头小子,对sandy疯狂示爱,但后来哪怕组建家庭了也能和当年的初恋做好朋友。
作为一个爱情片,一个献礼片,甜甜的爱情有,家国情怀有,主演们的演技和颜值有,摄影团的对时代的还原有,剧本的获奖也有,无良的营销号和不知哪里来的渣渣粉请不要苛责太多,说什么“扑”,“粉丝不抗票房”来引战、制造话题。
献礼片谈不上什么扑不扑,粉丝也不是用来抗票房的,演员还是得靠演技和作品说话。
总之,这个故事简单但经得起深解读和时间的考验。
怎么讲呢,这个电影剧情没有用什么猎奇桥段去刺激观众的爽点,好像只是一部温馨的、清新的、规整的、平常的爱情片,但值得回味的点又很多。
乔明庄和珊蒂的相遇似乎经常遇到雨,初见时澳门的雨和雨中的舞蹈、志愿救灾时的瓢泼大雨、再次分别时隔着的车窗和窗上的雨滴....乔明庄和珊蒂的重逢总是和烟花有关,十年二十年一起看烟花的约定,实现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又是那么难,然而他们最终在灯塔下重逢,珊蒂看到了乔明庄留下的泰坦尼克号电影票和大头贴照片,烟花绽放的时候他俩相拥在一起,我心里只想着,真好,上天终是成全了这对恋人。
乔明庄和珊蒂到底是有缘还是无缘呢,说有缘吧,但是想到珊蒂孤身来北京见乔明庄的误会,和珊蒂爸爸病重时珊蒂意识到她和乔明庄在地理上和事业重心上的阻隔,他们两个似乎是情深缘浅;说无缘吧,但是他俩第一次见面就因为泰坦尼克号产生了奇妙的连接,明明已经断了联系两个人还是因为支援救灾再次相遇,明明断了联系但是珊蒂还是在电视新闻里看到了乔明庄的采访,再说了庙里那个算命的都算出他俩的缘分了,肯定是有缘的。
另外影片里似乎有很多“桥”的意象,乔明庄的“乔”和他建筑工程师参与造桥的身份,初遇时在澳门大桥上的乔明庄和珊蒂,还有连接大陆和澳门的那座港珠澳大桥,连接的不仅是乔明庄和珊蒂,还是无数两岸人民的心,虽然是献礼澳门回归25周年的片子,但是切入角度不落俗套,很清新很温情。
出了电影院第一句话就是和朋友说《多想和你再见一面》比我想象中要好看太多!!
就是喜欢看一些纯爱桥段!
沙沙饰演的乔明庄和超莲姐饰演的姗蒂相遇在澳门相遇的48小时的种种互动真的萌得我尖叫!
意外之喜是沙沙在片中唱了插曲。
豪庭!
真的!
不带滤镜地说真的挺好听的,给澳门48小时相遇甜上加甜,像刚出炉的甜滋滋的蛋挞。
最后希望《多想和你再见一面》能够有更高的票房吧,有空我会再去二刷的!
《多想和你再见一面》这部片子,虽然个别情节的设计有点老套、台词也有虚浮感,但看完的那一刻,还是蛮共情的。
今年刚好是澳门回归25周年,电影开篇就拉回到了90年代,大三巴牌坊、妈祖阁、东望洋灯塔等澳门的标志性建筑,也得以逐一呈现。
何超莲、此沙这对帅哥美女谈恋爱,对我眼睛很好。
尤其何超莲第一次演戏,表现有点出人意料,很适配这种纯爱戏。
她演的澳门女孩姗蒂,与北京大学生乔明庄偶然相遇。
对方回京后,两人开启异地恋模式。
即使相隔两地,有20年之久的时间跨度,却丝毫不觉得电影的节奏拖沓。
他们的命运,就像被月老牵好红线,相遇与抉择都在冥冥中自有天意。
影片这个过程中,也将普通人的情感关系与澳门回归、港珠澳大桥建设等历史事件彼此交织,在岁月的更迭下构成互文。
何超莲诠释下的姗蒂,是一个敢爱、敢付出、拿出真心的女孩,能看出她演得足够真诚。
她会努力为喜欢的男孩报考北京,努力打工攒钱为对方买新款手机。
高考完后,她一个人拖着行李箱从澳门到北京,只为见对方一面。
同时她也很勇敢,在看到乔明庄的舍友努力撮合他与另一个女孩后,能狠心斩断联系、独自返回(虽然这个段落多少有点生硬)。
直到作为救灾志愿者,两人再次相遇。
现实的距离面前,各种误解、争执在所难免。
无法陪在身边的恋情,终究会出问题。
黄宗泽演的邹润发这条线,他的追求真正让观众看到了女性在情感上的成长。
“如果我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致敬了《花样年华》,而也正是这张船票,让姗蒂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曾志伟与何超莲之间的父女线,同样也值得一说。
燊记是个很深情的人,妻子早逝后的每天,他都对着妻子的照片说笑,也教养出同样重感情的女儿。
他尊重女儿为爱付出的努力,看到女儿摆摊冷清,会默默请别人偷偷为自己买一份,照顾女儿的生意。
女儿喜欢乔明庄时,他会用超辣牛杂来测试男孩的心性。
女儿被伤害后,也会为她切断乔明庄的来电。
这是真正尊重女儿的“女儿奴”,在悉心保护的基础下,又放手让她大胆去闯、去经历。
所以姗蒂在父亲突然离去后,才能够独挡一面。
从少年时期明媚张扬的爱意,到第一个十年后两人隐忍克制的爱意,再到最后相遇时,释然而浓烈的爱。
姗蒂将生活往前走,有果决,也有深情。
两人在通信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仅靠互相写信联系,却维系深厚的爱意,就像老话说的: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真正的纯爱,也许就是在互不联系的许多年,依旧默默爱着对方。
这部《多想和你再见一面》电影啊,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盒子,一旦打开,就会被深深吸引。
影片的时代背景设定相当巧妙,从 1999 年澳门回归前夕一路铺展到 2018 年。
在那个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北京青年乔明庄和澳门女孩姗蒂开启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异地恋。
那时候,电话亭和信件成了他们情感的纽带,每次等待信件的焦急,在电话亭里倾诉思念的甜蜜,都特别真实。
后来诺基亚手机出现了,这玩意儿本应是拉近他们距离的好物,却没想到因为乔明庄那点自尊心,把姗蒂送的手机归还,这一作啊,就像生活里好多人在爱情里死要面子一样,导致两人的沟通出现大裂缝,误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这就是人性里的倔强和自尊心在作祟,看着真让人着急,可又好像看到了曾经某个在感情里嘴硬的自己。
不过这两人的爱情故事里,也有着超动人的等待与坚持。
乔明庄为了能和姗蒂多说会儿话,拼命当家教挣钱买电话卡,那股子执着劲儿,就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
而姗蒂呢,更是勇敢得很,拖着行李箱就从澳门跑到北京,只为见乔明庄一面。
这长时间的等待和义无反顾的坚持,不就是人性中对美好爱情最纯粹的向往嘛。
而且乔明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从青涩懵懂的大学生慢慢成长为沉稳的工程师,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在爱情里妥协。
以前因为面子不肯低头,后来终于能勇敢地去面对和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这就是成长带来的改变,也是人性在经历生活磨砺后的一种成熟表现。
说到演员,何超莲演的姗蒂简直是灵动得不像话,把一个澳门女孩的活泼开朗、勇敢追爱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沙演的乔明庄也很棒,将那种青涩的内敛和对爱情的执着诠释得恰到好处。
还有曾志伟演的父亲,那可是全片的一大亮点。
他把一位父亲在妻子早逝后的那种孤独与对女儿深沉的爱刻画得入木三分。
每天对着照片说话,用超辣牛杂测试男主对女儿的感情,女儿受伤后默默陪伴安慰,这父爱就像涓涓细流,无声却温暖,充分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亲情的珍贵。
电影里的澳门风情也是一绝。
大三巴牌坊、妈祖阁、东望洋灯塔这些标志性建筑依次登场,仿佛带着我们穿越回那个时代的澳门。
还有黄包车在街头穿梭,公用电话亭静静地伫立,牛杂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满满的都是生活烟火气,让我们更能代入到故事当中。
总之,这部电影把爱情里的酸甜苦辣、人性的复杂多变以及浓浓的亲情和地域风情都融合在一起,就像一场盛大的情感盛宴。
不管你是爱情片的忠实粉丝,还是想感受人性的美好与挣扎,都绝对不能错过《多想和你再见一面》!
在这个季节,当落叶铺满了城市的街道,电影《多想和你再见一面》如同一杯温热的咖啡,静静地抚慰着冬日的寒意。
这是一部关于时间、距离和爱情的影片,它以一种近乎散文的笔触,细腻地描绘了一段跨越时空的纯爱故事,让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重新发现了爱情的力量和美好。
影片中,乔明庄与姗蒂的爱情,如同一幅跨越二十年的画卷,缓缓在北京与澳门之间展开。
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简单的爱恋,更是一段关于坚守和信念的旅程。
在通讯尚未发达的年代,他们通过书信和有线电话维系着彼此的联系,这种沟通方式虽然充满挑战,却也更加珍贵和真诚。
他们为对方精心准备礼物,即使身处异地,也要保持爱情的仪式感,这种对爱情的执着和珍视,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影片中的初冬氛围,如同一首温柔的诗篇,红色围巾、雪花窗花、烟花等冬季元素,为这段异地恋增添了一抹浪漫和温馨的色彩。
影片的圆满结局,更是让人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正如一位观众所说:“初冬看一场圆满的爱情故事,感觉这个冬天也圆满了。
”这部电影与冬天的适配度极高,它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次心灵的温暖之旅。
影片的时代背景设置同样巧妙,澳门回归祖国的记忆,华南水灾、港珠澳大桥建成等大事件,以及黄包车、诺基亚、公用电话亭、《铁达尼号》(《泰坦尼克号》)、大头贴等时代物件,都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感受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情感和氛围。
在表演方面,此沙和何超莲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此沙饰演的乔明庄,带着内地男孩的朴实与执着,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爱情的坚定。
何超莲饰演的姗蒂,则如同澳门的海风,清新而不失热情,她的笑容里藏着对家的眷恋,也藏着对爱情的渴望。
两位演员的表演,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不失力量,让人在寒冷中感受到一丝温暖。
还有曾志伟与黄宗泽加盟,让这部影片生色不少,曾志伟饰演的老爸为姗蒂遮风挡雨,做她最坚实的后盾,姗蒂从北京落寞回家,父女俩在楼道拥抱那场戏看得人泪目。
而黄宗泽饰演的发哥则让姗蒂学会了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两人因一场见义勇为相识,而手上的两只手表代表了发哥还一直停留在过去走不出来,如同姗蒂。
但在他收到姗蒂送的新手表后,决定勇敢面对未来,勇敢追爱。
影片的导演徐欣羨,以其娴熟的艺术手法,将这段情感故事巧妙地融入澳门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展现了澳门这座城市的岁月流转与变迁。
影片不仅是一部浪漫的爱情片,更是一幅生动的澳门城市图景。
作为土生土长的澳门人,徐欣羨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情感。
她表示,《多想和你再见一面》就是一封写给澳门的情书,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观众感受到澳门从历史走向未来的美好变化。
影片中的意象,如烟花和桥,赋予了这个爱情故事浪漫的美学色彩,同时也寄寓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烟花代表了女主角的浪漫期待,而桥则象征着两人之间的连接,体现了内地与澳门的紧密联系。
这种跨时代的浪漫爱情,不仅触动了观众的心弦,也引发了广泛共鸣。
《多想和你再见一面》是一部值得在冬日的午后,慢慢品味的电影。
它不仅让人感受到异地恋的甜蜜与酸涩,更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顾和致敬。
在这个冬日,让我们跟随乔明庄和姗蒂的脚步,一起感受那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纯粹爱情。
这部电影,如同一封写给过去的情书,温暖而深情,让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多想和你再见一面 (2024)5.82024 / 中国大陆 中国澳门 / 剧情 爱情 / 徐欣羨 唐家辉 / 此沙 何超莲
何超莲此沙我瓜几雷啊!
电影开头澳门七子之歌,很感动。
何超莲真是少女感满满,扎着高马尾,好看的嘞。
此沙很帅气,我也想有个这样的男朋友。
尤其那段突来的爆炸吓我一跳,此沙男友力max。
男女主演两个真是俊男靓女,两人还一块去拍大头贴,很般配。
电影片尾曲也是七子之歌,首尾呼应上了。
好好好!
在这个充满喧嚣的世界里,有时候我们需要一部电影来提醒我们,爱情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多想和你再见一面》不仅讲述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更是澳门这座城市变迁的见证。
影片中的澳门,不仅是背景,更是主角。
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与两位主角的爱情故事交织在一起,让人在感受爱情的同时,也对澳门有了更深的认识。
电影的结尾,两人在烟花下重逢,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他们的重逢,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的期待。
这不仅仅是两个人的重逢,更是澳门与祖国的重逢,是历史的重逢。
“千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希望大家都能遇上自己的那个他/她。
图:何超莲文 | 乐一狸提起澳门,你首先联想到什么?
也许大概有三样:莲花、大三巴、赌王。
澳门故事,许久没有影视作品讲述了。
多年来,它像一座飞地。
在内地观众心里,仅存于放假出游和春晚大合唱的阵列中。
现在,终于有一部电影,将镜头对准澳门。
女主还是“赌王千金”何超莲。
喜欢澳门,或者向往澳门的你,激动吗?
看过电影,小狸还是有些话想说。
片名叫《多想和你再见一面》,取自陈奕迅《好久不见》中的那句: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看看你最近改变不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和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很明显,是一部爱情片。
一对男女,跨越南北,在异乡偶遇、相知;又因为距离而疏远、隔阂。
多年后,命运让他们重逢。
重逢时,两个人仍然单身,爱情历经分合,终成眷侣。
很熟悉的剧情和人设,对不对?
小狸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澳门版《甜蜜蜜》吗?!
但细看,《多想和你再见一面》又不是“甜蜜蜜”内味儿。
开篇是1999年。
封神“质子团”成员此沙,饰演北京建筑系大学生-乔明庄。
他在澳门交流期间,遇到了牛杂馆的千金-姗蒂(何超莲饰)。
回归前的澳门,帮派火拼,常在街头制造骚乱。
两人在“乱世”末端偶遇,因共同喜爱《泰坦尼克号》而展开交流。
电影以男女主角的游历,走马灯式地呈现澳门风光。
大三巴牌坊、东望洋灯塔、澳氹大桥……葡式风情的建筑景观,暗藏着殖民时代的历史。
女主父亲(曾志伟饰)经营的牛杂馆,教堂改造的电影院,红绸满堂的妈祖阁,浓缩着澳门市井的风俗、食尚与人情。
年轻的爱情,与城市一起被镜头记录。
那时内地人赴澳,既要审批又有严格时限。
爱情还未说出口,男孩就面临返程。
分别前,两人以一年、十年、二十年为期,相约在灯塔,一起看一场澳门特色的烟花。
电影自称“写给澳门的情书”。
前半段情节,犹如《爱在黎明破晓前》。
浪漫、松弛、唯美,以城市作背景,酝酿着一场惊世的狂恋。
转眼就是澳门“回归”。
男主也回到北京,继续在顶级学府清心苦读建筑学。
两个年轻人,一个打工赚钱,一个节食省钱,为着电话费和邮资,开启漫长的异地恋。
距离模糊了人的瑕疵,却也制造分歧。
俗套的第三者插入,巧合的玩笑误解,男孩要命的自尊心,女孩致命的多疑,让男孩在毕业当口,接到女孩分手的通知。
电影中段来到2009年。
爱情片里常用的大时代背景,再次重现:2001北京申奥成功,2003亚洲金融危机,2009年南方多省水灾……男女主角重逢在救灾现场的志愿团队中。
为救女主,男主涉险负伤。
治伤时短暂的温情,巧妙解开了误解,感情回温,他们再许约定看烟花。
等待重逢的日子里,命运再次发生变化:男孩有一个造桥梦,前往远洋深处监工。
女孩父亲患病、离世,开始接管牛杂馆。
这对异地男女,在对方最需要陪伴的时刻,缺席在彼此生命。
他们不得不再次失约,各自忙碌在人海。
电影的中段,情感线减弱。
人物的生命中掺杂进社会事件,而有了历史感。
短短几幕,将澳门回归后的大事件囊括。
因男主参与建造港珠澳大桥,生硬插入一段大基建的成就和宏伟意义,画风秒变“大国重器”纪录片和“举世瞩目”联播体。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时间来到2019年。
各自人到中年的男女,感情上再起微澜。
女主偶然结识帅气单亲奶爸,却对婚姻犹豫不决。
追求男主多年的富家女,也终于认清现实放了手。
澳门烟花秀当天,两人不约而同来到观景塔。
时间恰巧错过,但男主留下一张《泰坦尼克号》电影票,让女主按图索骥在观礼的人潮中,追到了男主。
烟花绽放,《七子之歌》奏响。
他们相约下一个十年,和未来许多个十年,一起看烟花。
爱情是电影的表象。
本片实为献礼片,纪念澳门回归25周年。
主创努力把爱情、美食、方言、旅游等轻松元素,融进命题创作的献礼题材。
只是这次,投资超1亿的影片预售仅16万元,某瓣开分5.9的口碑,给片方杀了个措手不及。
观众用脚投票,12月的纪念周尚未结束,电影便草草下了院线。
影片的失败,源自人物的面具化和情节的虚浮。
以爱情为名的电影,主人公经历了25年的柏拉图,即便青春似火、几度重逢、身陷多角关系,无论主角之间,还是跟有情感纠葛的配角,都是发乎情止乎礼的友好距离。
全无《甜蜜蜜》中活色生香、戳心误解、纠缠背叛、越轨挣扎的真情实感。
电影场景中的澳门,也像风光片般静美如水。
片中的澳门人除了做生意和恋爱,似乎没有其他的快乐、烦恼或困境,甚至没有表现日常的社会交往。
故事的环境如精致的塑料背景,在始终正能量的宏大叙事中,穿插着小人物点到为止的恋爱经。
那么,纵使你是封神质子,或者“赌王千金”,亦或老戏骨曾志伟、黄宗泽,新晋流量白澍;都无法拼凑一个骨血畅通的人物,有血有肉的故事。
景很美,人很鲜,歌很甜,话很满,只能反映预算很足,过审很顺。
而一个荡气回肠的时代,和时代风云里的活人,要有爱恨,才好在大荧幕屡屡相见。
澳门的故事,空出了一块,期待下一部澳门电影,能真正博采而众长。
有一说一,爱情电影能拍得如此清新、不落俗套真的很难,《多想和你再见一面》以澳门回归祖国20余年来的时代变迁为背景,讲述一段跨越内地与澳门的纯爱异地恋,这样的设定相较于当下聚焦现代年轻人情感生活的作品,无疑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毕竟在那个通讯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只能写信、打有线电话,这样的背景设定不仅为故事增添了一份怀旧色彩,也让观众更加珍惜当下。
故事开启于1999年,内地男孩乔明庄与澳门女孩姗蒂结识,两人真心相爱却一路磕磕绊绊,但他们曾在大三巴牌坊前许下十年之约,转眼20年后,港珠澳大桥落成,两人历经风雨后重逢,这一次,他们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选择了坚定地在一起。
何超莲诠释的姗蒂,是一个特别勇敢,特别敢于付出的女孩,她很努力且真诚,她一个人拖着行李箱从澳门到北京,只为见对方一面。
在遇到黄宗泽饰演的发哥之后,她并没有选择与自己的生活背景成长经历更加相似的发哥,而是依旧坦率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这是我第一次看何超莲出演的电影,蛮可爱的,从少年到青年,俏皮到成熟,都完成得很好。
曾志伟与何超莲之间的父女线,同样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燊记是个很长情的人,妻子早逝后他每天都对着妻子的照片说笑,也教养出同样重感情的女儿,他会用超辣牛杂(牛杂是真的香)来测试男孩对女儿的情感,姗蒂被伤害后,他没有责怪,不问缘由,只是默默地安慰女儿,这才是对女儿真正的保护。
影片里的时代痕迹很明显,澳门回归祖国是80、90后一代人的记忆,华南水灾、港珠澳大桥建成等大事件,以及黄包车、熟悉的诺基亚、公用电话亭、电影《泰坦尼克号》、大头贴等时代物件,让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观众再次怀念和感叹时间的易逝。
“我挂住你”,这句深情的话语仿佛能穿透冬日的寒风,直抵人心。
而那句“正所谓,前世五百次回首望,换来今生擦肩过”,更是让人感受到了缘分的珍贵与不易。
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与温暖的《多想和你再见一面》适配度简直满分!
非常值得推荐!!!
ps:另外,真的被电影种草了澳门,想去逛逛,澳门的地标建筑(澳氹大桥、东望洋灯塔、妈祖阁、岗顶剧院、大三巴牌坊、澳门旅游塔等),以及美食(牛杂、凉茶等),再去妈祖阁求签等,期待明年的澳门之行。
兩人居然可以彼此耽誤20年?戲裡男主生於1979年 約等於80後了 我真的笑了 黃宗澤好油「不怕富二代敗家 就怕富二代想證明自己」 演技可以回家找老公學習 畢竟家姐應該不會教佢 哈哈哈哈哈
这部电影也很好,各种转场什么的,通过短短2小时不到讲述了一个大陆和港澳地区的故事,让我非常想去港澳那边去玩玩吃那边的美食体验那边的风土人情。虽然没抽到我但是我想写在这篇里面。这个故事很经典的反映了一些异地恋的真实写景,我看到主角先通过信→老年机→智能机,却因为各自的生活和距离而产生隔阂,因为相隔太远缺乏交流产生误解。可以说他们超级有缘分,命运让她们相遇又相里,还好在十年后的灯塔下他们再次相遇。沙沙的普通话变得更好了,唱的配乐也超好听,电影的转场很自然,故事也不尬。
剧情真的无聊又老套,男主演技比女主还差。。。最后还非要强行大团圆
多想和你再见一面,第一站路演深圳站,何超莲,第一部担任女主的作品,男主此沙也帅演技很好,愿相爱的两个人,不管距离多远,时间多久,都能幸福在一起!!!大家都去电影院看吧~
演技其实没有很烂,就是有一点不适合做主角,不同情感连接的有点不够丝滑,从配角开始做起应该会比较亮眼一些。虽然说了一些好话,但确实本子有点烂
富二代弯道超车
赴約彌足珍貴。
男主也太丑了吧 这个垃圾电影能赚钱就有鬼了
剧情虽然简单但是处理的很细腻,两个人在时代浪潮中相爱错过再相遇。男主太帅了,很适合大荧幕了,真懂了什么叫电影脸。何超莲表现意外不错,挺自然的。作为献礼片是及格的。
此沙还有点良心的就别再出来吓人了,什么破烂演技跟老脸
开头是标准粉红泡泡爱情片,中间的主题变成了时代的变迁,夹在其中的人越来越现实和无力,尽管结尾男女主相见又回归浪漫,但其实中间提到的两地分居,男女主职业选择的矛盾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感觉是纸面上的完满,所以还是差一口气。我朋友说别担心,现实中的土木狗终将失业,失业之后陪老婆卖牛杂逆袭成小老板获得澳门身份证每年享受zf派钱,是很具现实意义的happy ending,我笑着笑着就哭了,好一曲土木人的悲歌😂
在澳门回归的时代背景下,男女主的十年之约十分令人动容,在特定时间回到同一个地方看烟花,这是多么浪漫的约定。看完电影特别想去澳门玩一圈。影片让我深刻体会到,有些人一旦错过,即难以再见。它不仅是一部爱情电影,更是对人生中那些无法挽回之痛的深刻诠释,让人观后久久沉浸于那份怅惘之中。
虽然是在澳门回归的背景主题下,但是两个人有颜值,演技一般般,剧情也太老套。最后女主和男主又是多年之后有成就之后再次相遇。
此沙很帅!何超莲演的sandy很生动,让人惊喜。片子就是爱情故事,但因为想容纳的话题太大了太多了,剧本层面就已经单薄,又想致敬澳门回归25周年,又想阐述这几十年的事件,又想以爱情片角度吸引观看,结果就都不出彩。可惜了这么好的时机和话题
电影开头澳门七子之歌,很感动。何超莲真是少女感满满,扎着高马尾,好看的嘞。此沙很帅气,我也想有个这样的男朋友。尤其那段突来的爆炸吓我一跳,此沙男友力max。男女主演两个真是俊男靓女,两人还一块去拍大头贴,很般配。
有一种现代快节奏浮躁都市里难得的久违的老派温柔和浪漫。整部电影和男女主的感情就像涓涓溪流和纯净的氧气一样清澈温和,是很清新舒服一部温情纯爱片,很适合工作后疲惫的夜晚窝在被子里慢慢看
影片在多线叙事方面表现出色,算命先生等支线与男女主的情感发展主线相互交织,巧妙地展现了男女主在大学初恋、职场拼搏中的变化历程,那种为事业努力奋斗的氛围感营造得十分贴近日常生活,让观众极易产生共鸣。不问前程,但念旧情,影片在对旧情的追溯与新情感的探索中,虽有瑕疵,却也不失为一部能引人深思的爱情佳作
沙沙的第一步男主电影!
献礼片 中规中矩 元素杂糅 当《天堂电影院》碰上《爱在黎明破晓前》…
适逢重要纪念节点推出的应景作文,不敢奢求能有多么高质,但胜在拍片思路不是用“事件”带出“故事”,而是规避宏大讯息先讲“故事”。怎样来说,也就是一个小打小闹、虽有瑕疵但无硬伤的爱情片。即使玩票意味明显,但何超莲表演上并没有那么不堪,甚至有些地方可见流畅;其实已经好过脑内闪出的一堆“震撼内娱”的名字(显眼包)。在年代符号上做得太假已是最大问题,精致的“港风”棚、整洁的市景…回归献礼无数多部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