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这部电影,徐峥一人担任了导演、编剧、监制和主演这四个角色,一人分饰多角,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一开始很多人并不看好这部戏,但是谁能想到这部戏彻底征服了来观影的群众,不仅是票房火爆,口碑也不错,可谓是名利皆收,大获全胜。
但凡成功的喜剧片,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自然而然“顺”出来的笑点。
作为《泰囧》的导演和主演,徐峥说,这部电影的笑点是随着情节而来的,很大程度上出自表演,而非浮夸的坊间段子。
所以我们看到影片节奏把握的很好,有起有落,让笑的岔气的观众有点舒缓的时间。
《泰囧》中的笑点都是以系列形式出现的,而不是散落的,仙人球系列、人妖系列、葱油饼系列、范冰冰系列、老婆系列,让人耳目一新。
难得的是,这些笑点不仅仅是单纯的喜剧元素,他们同时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动力,喜剧之中更混杂着亲情的感人和对生活的反思。
最后徐峥放弃了跟黄渤的油霸的争夺,用心的跟宝强一起护着他的仙人掌,还陪着他完成他要做的一项项事情,而他最后也跟妻儿团圆。
在足料的笑点之后,徐铮也让人看到了他作为编剧的用心良苦。
很少有国产喜剧片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希望徐峥以后能有更多佳作,更希望国内的有些所谓的大片认真点,不要觉得观众傻,好糊弄,糊弄我们的作品,那票房和口碑也就糊弄了……
这部片子和人在囧途1无论从人物,故事还是风格上都如出一辙。
都是两个男人在旅途上,前半部分徐峥扮演的白领对王宝强演二愣子各种欺骗利用,制造笑料,最后两人被这趟旅途折腾得狼狈不堪,白领情绪失控。
后半部分升华主题,白领被二愣子的单纯善良所打动,虽然没有跟二愣子在一起,但是做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并与二愣子成为至交。
主旨思想都是教育大家要多多关心老婆孩子,不要欺负旅途中遇到的一些看起来有点二的朋友。
这种风格活像一部加长版的春晚小品。
徐峥是一个有喜剧气质的演员,但不能算是一个很有喜剧天赋的导演。
喜剧导演必须具有的一个特质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让观众意想不到才会笑得出来。
可惜在这部片子上,很多的笑料是观众可以提前预见的,这已经丧失了一个导演讲述故事的作用。
而最后的煽情部分更进一步证实这只是一部包裹着喜剧外衣的温情小品。
能看到徐峥想拍好一部电影的诚意,可惜在喜剧部分缺乏想象力,在温情部分又缺乏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力,这两部分都让我觉得很做作。
我既没有被愉悦到,也没有被打动的感觉。
听说有观众在影院笑到缺氧,难道说大家的生活压力已经大到把观众的笑点拉低到这种程度的地步了?
如果这片子都能拿5亿票房,我只能替大陆的电影市场感到悲哀。
看样子稍微有点资源的人,随便撺掇一个轻松点的电影就能赚钱。
我也是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人,只想到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段子,人傻钱多速来。
两年前的一碗夹生饭,重新翻炒出炉。
您不知道已经馊掉了么?
或许是被《生活大爆炸》或《相聚一刻》或糗事百科们吊高了笑点,或许是豆瓣的高分给了我过高的期望,本对这部电影抱有期望的我在看了王宝强和徐铮打电话撞词之后我就放弃了把他当成喜剧电影来电影院找乐子的目的,转而成了我猜测笑点如何进行的练习题。
整部电影,作为喜剧电影,笑点俗套,人物脸谱化,加上炒冷饭,不禁让我大失所望。
我只真心的笑了两次,第一次是葱油饼SPA那一段,尽管我之前已经猜到了王宝强赶鸭子上架会使出做葱油饼的手法,但是王宝强还是给了我惊喜。
第二次是最大惊喜范冰冰出场,无他,完全是因为给了我等屌丝逆袭女神的心里满足感。
其余的?
这是喜剧电影么?
黄渤翻护栏摔下来这是俗套吧。
电梯里边说汉语以为别人听不懂被人骂2B这种笑话烂大街吧。
徐铮摸错房间这在囧途一上有是吧。
猪一样的队友肯定会在你形势刚刚好转的时候扑灭他。
上网卡被气流吹掉,笔记本被水浇,汽车里边倒油霸把整瓶倒进去你肯定能猜到吧。
林林总总,看的我冷笑不断。
你丫的喜剧能不能不要这么弱智,可不可以不要这么俗套?
这部电影笑点多是由王宝强这个二逼无穷大,纯天然扫把星引起的,大家笑的不过是他的二,他的傻,和他每次爆发时的理直气壮以及犯错之后的那句:I am sorry. 这种看人犯傻犯二自己获取满足感的心理着实不好。
特别是身为犯傻的屌丝拖家带口的走在拥挤的人生道路上被各位开着跑车的高帅富官二代们轻松超越同时当傻子看。
感同深受,这是何等的杯具。
说到这部电影的正能量的。
心事重重又内忧外患的商人徐铮与弱智儿童乐趣多的二逼无敌扫把星青年王宝强演绎一路囧途,徐铮在王宝强的善良,乐观,孝顺,相信人,对人掏心掏肺等这些正能量的引导下,对他的感官从厌恶,到利用,到误解再到最后被感动,并完成心灵的救赎找回心中的幸福并赢回他终于认为重要的家庭。
这种喜剧电影大都会有个最终皆大欢喜的美满结局以给人期许。
但是,这种组合这种结局我已经在人在囧途一里边看过了。
我为什么还要搭上时间搭上金钱去看一个让我冷笑不断,靠烂俗的笑料来吸引人傻笑的电影。
本来对人在囧途一的老套表示勉强还能接受。
但是过了两年,这碗夹生饭回锅炒了一番又端上来了。
您这是什么保鲜技术?
不怕饭馊掉么?
鉴于身边有个笑点很低的欢乐少年,我不能转身离去。
但是要我浪费两个小时去看一下两年前已经看过的电影,看了十分钟就对结局猜出个七七八八,通篇笑点至少能猜中一半。。
对不起,这种烂片我还是不奉陪了,我还是先在座位上睡一会。
麻烦电影结束后再叫我。
幸好,这部电影还是有让我触动的地方的,在徐铮和王宝强开车从黑社会受伤逃出的路上,一小段上坡的油柏路路面上在好像是有水一样。
这让我想起了我大学时住海边的一段时间,中午骑车走路回家到上坡的时候,总能看到路面上好像有水一样。
这只能说是误打误撞吧。
为了避免被人吐槽,以下解释些东西,1,不要说我装清高,装文艺。
我都屌丝了这么多次了,就差长歌当哭了,还文艺那。
文艺文艺你妹!!!!
2,你看不上这个电影,你去拍啊!
我一介屌丝真心不能胜任这种风口浪尖的地位。
但是我去饭店吃饭,如果我嫌饭菜难吃,厨师出来告诉我说:不爱吃别来,或者不好吃,你去做啊。
我还真的只能乖乖的滚蛋走人,再也不来这家店。
犯不着和没有职业道德没有是非观念的人争论。
你是厨师,把菜炒好是你的职责,职责就是您的脸面,您连职责连脸都不要了,有句话怎么说的,人至贱则无敌,那么我只好闻风丧胆落荒而逃了。
你不喜欢看这个电影,走啊。
没人拦着你。
真不好意思,我拿出了我的时间,从我微薄的薪水里边东拼西凑凑出电影票钱没有得到我预期的享受。
我严重的需要吐槽!!
3,有个神句:这种女人要是没有性高潮过,一定会觉得全天下说性高潮过的女人都是装出来为了骗人的。
抱歉,我还真的高潮过。
还真的因为国产片高潮过。
别的不提,单说徐铮黄渤作品。
记得我看《疯狂的石头》的时候还是个炎热的夏天,尽管下午有考试,我和舍友们还是牺牲了午睡去看完了这部电影。
直接导致我挂掉了下午的考试。
之后又看了不下十遍。
台词说话风格在我宿舍影响了半年多。
对这部电影是真的喜欢。
电视剧方面,《武林外传》也能够甩开泰囧好几条街。
真心不能怪我要求高,8.1的石头,7.7的大腕。
要知道很久没有能够让人期待能够给人享受的好电影了。
如饥似渴都不能形容我的饥渴。
看到泰囧8.6的高分,我怎能不心动。
谁知道被骗的一塌糊涂。
真不知道我应该说是我跟不上时代了,还是豆瓣堕落了。。。
结语:你丫个烂片,去了泰国一趟。
哪怕是能够特写拍摄几处风景胜地让我当旅游节目看也好啊。
谁知道仅仅浮光掠影的扫了几个庙。
幸好让我想起了我美好的大学时代,这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作为电影,人在囧途的第二部泰囧。
两年前的一碗夹生饭,重新翻炒出炉,您不知道已经馊掉了么?
真让人倒胃口。
记得人在囧途一给了二星或三星。
泰囧一星,真心不能再多了。
理科搬砖狗还要去搬砖,不然晚饭都没有着落。
匿了。
看到一些评论后的回应:终于还是被人指责文艺小清新了,我也只能冷笑。
您见过不爱喝咖啡的小清新么?
您见过每天穿着劣质塑料似的防静电服穿梭在实验室和办公室的小清新么?
您见过整天张口闭口电阻电容电感镍片case,JIG的小清新么?
您见过能看着电路图发笑的小清新么?
您见过每天早上手抓饼连续吃一年的小清新么?
您见过拿个十年前生产的单反个头卡片效果的大部头非主流柯达数码相机的小清新?
您见过喜欢生吃大蒜葱的小清新么?
你们口口声声指责我:自大,装逼,脑残。
我起码自大装逼脑残的看完了电影,而你们有几个完全看完了我的影评?
有没有看到文中我写的给一星的理由?
到底是谁自大?
谁装逼?
谁脑残?
我好像总是错过很火的片子,可能骨子里就有一种逆反的心理吧,看的人越多我就越不想看,以至于这部片子最后是在家里的电脑上看完的。
也就没法感受到电影院大屏幕,一大群人一起哈哈大笑的乐趣了。
其实像这样的片子你没法用艺术的角度去评论它(当然,我也不懂艺术。
)当我一本正经的坐在电脑前,抱着挑刺的甚至是不屑的心态开始观看时,我没法想到5分钟后的自己会看着电脑屏幕笑得眼泪横流。
单纯的想要圆梦的宝宝,带着商业竞争和合同去到泰国的黄渤徐峥,种种的巧合种种的无奈片碰撞出了太多太多的笑点,并且笑点不低俗(就这点就比港囧强N+1倍)也不是网上的段子,它所有的笑点是由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来一一展开的,观看的同时也感叹徐峥的倒霉。
这部片子得成功在它的票房上已经得到充分的验证。
而不得不提的是徐峥,对他一直以来的印象就是猪哥哥和李卫当官里面的李卫,所以实在想不到他还这么有才。
自编自导自演,从泰囧这部片子看来,他在编导方面也很有天赋,至于演,在催眠大师里也看到了他的演技。
其实泰囧已经到达了这样一个高度,那么接下来任何囧的出现也就注定了会被观众带着吐槽的心理走进电影院,比如这次的港囧,无力吐槽。
1我觉得,对于一部喜剧来说,不被骂,不让人觉得蠢,不让人觉得毫无逻辑一切为搞笑就已经算成功的了。
所以对于一部国产喜剧来说,能做到《泰囧》这样我真的要“交口”一下。
何况作为从小学看《春光灿烂猪八戒》就变徐铮脑残粉的我,“交口”二字倒过来我都是愿意的.............2对我来说,《泰囧》是有诚意的喜剧,而不是像很多片子一样只是段子集。
它的笑点大部分都是和剧情、人物有关系的,而不是如同春晚小品里插上一句“你太给力了”一样生硬只为搞笑。
比如大量的由徐铮骗王宝强说他睡了黄渤老婆引出的笑点,包括王宝强对徐铮说“你把他给睡了?
”等台词,还有绿帽子等。
而对于剧情来说,那是黄渤追徐铮的原因之一。
还有关于范冰冰的部分也引出了很多笑点,范冰冰也是剧情重要一环。
甚至假如给片中笑点都分类的话,大部分笑点都可以分到相应标题成为系列,关于仙人球的,关于范冰冰的,关于人妖的,关于葱油饼的,而这些都在推动剧情:通过仙人球徐铮才发现“油霸”有害,通过王宝强的“和心里的范冰冰度蜜月日记”才让徐铮心灵发现开始珍惜身边的人。
总之就是让笑点变得不只是搞笑的工具而已。
3泰国和片子本身也很相融,有些情节和泰国有关,整个片子的画面也很泰国很热带。
画面也不赖,色彩丰富也清新。
配乐也挺好,没有刻意搞笑的感觉。
转场也都算有趣,也有制作感。
节奏把握也挺好,有张有驰。
被黑帮追赶后有徐铮独自在公路上的平静,徐铮被王宝强从楼上一盆冷水泼下洗脑后有放孔明灯的缓和。
被蛇咬的段落后也有烤蛇肉聊天的缓冲。
有些部分处理很聪明,包括开车横冲直撞这个老桥段,只是王宝强加了一句“这个和电影里一样”就显得有趣很多。
而且之前还有在给车打不着火时王宝强说的“这怎么和电影里演的不一样”做为铺垫。
细节处理也不差,比如开头交代王宝强把东西都装进塑料袋为后来徐铮和他在河里之后手机还能打电话做了铺垫。
以及王宝强开口闭口"我妈说...."也为他后来关于妈妈的温情戏份埋了伏笔。
徐铮、王宝强、黄渤几乎都是演自己最擅长的角色:倒霉成功人士、纯真的二逼、狡猾的反派,完成得很好但没惊喜。
黄渤的戏份有些少,有种不平衡的感觉。
范冰冰在结尾出现,虽然完全是个花瓶角色但美成那样也真的算“物尽其用”。
出场时配上《当》够大胆效果也很好。
片尾滚字幕几乎没人离场,因为花絮真的太好玩。
都说看完片尾字幕是对电影工作者的尊重但干巴巴坐那看白底黑字张三李四真的难以坚持吧。
加上花絮画面简单易行为什么没有太多电影用。
徐铮的导演处女作就能做的这个程度太不易,我想徐铮和宁浩合作多了也有偷学吧。
4但对于影片里传递的一些观点我并不认同,尤其是陶虹因为孩子不希望失去爸爸就维持婚姻关系不和徐铮离婚。
另一方面我认为,孩子不想失去爸爸这个理由也不足以作为陶虹从坚决要离婚到去泰国找徐铮这个转变的理由。
另一个不满是关于授权书那条线的收尾,太轻描淡写。
授权书是徐铮到泰国整个行程的目的,也是黄渤追徐铮的目的之一,居然就花了几秒撕掉就结束了。
抢授权书都花了那么大篇幅但完结却草草交代了事。
还有就是关于油霸有毒这件事,实在太弱,徐铮研究多年却没发现有毒,却因为仙人球沾到了才发现,这件事多少有些不合逻辑。
以及徐铮冲去给王宝强拍泰拳照片时大喊“泰---国---传---奇---”我觉得有些蠢。
有些桥段也有些老,包括走错房间,徐铮和王宝强同时打电话可以接上对方的对话,这些都快用烂了。
徐铮看到王宝强给妈妈的蜜月日记那段我个人觉得太煽情了一些,有些过头了。
5能告诉我徐铮用的那部大屏手机是什么牌子的么,又容易中病毒,传张图还那么慢,汽车一压就粉碎,他真的需要一部长虹小志玲。
或者诺基亚。
6国产电影里能作为烂片标签的演员、导演实在多到能编本索引。
光是快乐家族参演的电影剪在一起应该都能不眠不休播到世界末日。
真的,假如世界末日我被压在石块下只能看《娜娜的玫瑰战争》的话,我宁愿死——我觉得看的话应该会死的更快。
对我来说,徐铮是差不多可以发放质量保证书了,有他参与的电影至少应该都不会太差。
《泰囧》作为喜剧很合格,作为国产喜剧很成功。
徐铮快筹备下一部片子吧爱你哟-为什么很多人的反应都是:“你说国产片好话你麻痹肯定就是水军五毛””你居然还打了五颗星你说你到底是不是帮徐铮口了!
“我觉得它有五星是因为它超过了我的预想,就好比我以为自己会吃纯正的屎但吃到了巧克力味的屎,即使还是屎吧,但已经超过我的预期了......----------------------------------附赠快乐家族全体出演的中国第一部宠物贺岁喜剧大片《快乐到家》预告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xMDc4MzU2.html李维嘉变装造型是圆了他的梦顺便出柜吗......再附赠 《春光灿烂猪八戒》 豆导钮承泽剧照一张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453933157/再赠猪哥哥小龙女剧照一张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634448612/又赠《卷睫盼》半首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wMzU1NjA=.html词:美是初见 燃起爱情火焰 燃烧在茫茫东海边缘 随着风飞翻 卷睫盼 明眸璀璨我捉不住 你若即若离的手指尖 爱是因为你 美丽被还原 我知道有一千种可能 是与你相恋 睁开眼 闭上眼 难得难弃的缘 天赐的 地护的 永不变 望眼欲穿 终于走到我面前 相拥不相视 在胸襟沾满了泪水 再难阻断 这份感情到海枯到石烂 我有心 我有泪 也曾无悔 这一段情 喜欢的人 你的一瞬是我的永恒
也许多年以后,我们回看《人再囧途之泰囧》会发现,中国观众想看的只是一部正常的喜剧罢了。
它未必是个神作,未必要有原创,未必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到来,但是,它成功了。
2009年,我看完宁浩《疯狂的赛车》,迫不及待想跟所有人宣告:宁浩的时代到了。
结果,时过境迁,宁浩相继遭遇两次打击,前途未卜。
提这个是因为,徐峥和黄渤都出演了宁浩《疯狂的石头》,宁浩还一度引领了内地喜剧电影的潮流,但最终泡沫破灭。
《泰囧》则是徐峥导演的第一部长片,虽然他已经年过四十,但依然算是个新晋导演。
相比偷学现抄的《人在囧途》,《泰囧》也没打出什么“原创故事”,它就是老老实实地耍嘴皮子,玩一部喜闻乐见的喜剧罢了。
如果从片名说起,《泰囧》主打的受众人群是年轻人,也就是现在电影院的消费主力。
囧字源自网络的流传散播,如果对这个字有所认知,对网络语言的风潮更替必然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自然也能适应片中的诸多调侃逗趣(2B、奇葩等等)。
《泰囧》并非第一部把“囧”字放进片名的电影,台湾的《囧男孩》,徐铮、王宝强主演前作《人在囧途》,它们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中间更有《囧探佳人》、《车在囧途》等脑残电影的存在,它们争相刷新了烂片的下限。
正因如此,我总想一再强调,其实未必需要强调《泰囧》有多好,只需看看内地喜剧的类型片是有多稀少奇缺——就连进军内地的香港导演,他们的脑子也好像进了水。
基本可以说,《泰囧》紧凑流畅,不拖泥带水。
电影在多数时间都是徐峥和王宝强的二人转对唱,导致黄渤的存在更像单纯的功能服务,只为引出更多的笑料。
开篇序幕简单交代了徐朗身上的两大矛盾冲突,一是工作的挑战,一是家庭的危机,它们互相制约。
结果,不仅徐朗如此,“第二男主角”王宝和“真正男配角”高博也是,尤其是王宝孝敬母亲的美好心意,它还成为了电影埋设的重要伏笔。
正因如此,当徐朗解决了自我问题,其他两个人的问题也随之解决,这便是人见人爱的喜剧,不添堵。
当然,由此带来的缺点是人物性格的相似,这些不足略过不提。
一定要总结优势长处的话,我觉得《泰囧》营造了一个多重高潮,即徐朗翻看王宝日记、徐朗和高博解决问题(泰拳大战)以及王宝高攀范冰冰,它们很好地消除了观众的疲惫感,而且重心各不相同。
日记部分是情感的高潮,直接打开了人物内心。
徐朗和高博部分是场面的高潮,虽然未必有酒店段落平行蒙太奇的冲击力和爆笑能量,但也算合情合理。
范冰冰的出场则是电影以外的高潮,它把故事引到了现实当中,因为明星身份的范冰冰是一个真实存在,是最接近现实的情节部分。
有人总结说,那是屌丝完成了对女神逆袭。
可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那是电影在骗人,但又心甘情愿被骗。
这就像泼水节那,徐朗简直是故意打开笔记本电脑让王宝泼水,观众明知会有事发生,但电影还是要去表现从天而降的大水,这是因为,王宝对徐朗的地毯式轰炸破坏没有完成,它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没到最后一张牌就不会停止。
表面上,《泰囧》的笑点好像更多是来自台词对白,尤其是王宝强的一味扮傻,那简直让人怀疑,他这辈子就只能演此类角色了。
但可以看得出,导演徐峥的尝试和努力不止于此,否则电影真变成滔滔不绝的相声游戏了。
徐峥加入的一部分内容是天然的影响因素,几个人来到泰国,他们必然要接触当地的风土人情,寺庙佛像、人妖大象,这些地域特色的东西少不了。
再者就是电影本身的引用,像盲打误撞闯进帮派交易,玩了一把黑吃黑,然后是开着吉普横冲直撞,把异国街市撞得鸡飞狗跳稀巴烂,类似戏码就是港片的翻版重演。
最明显的一幕莫过于让演员穿上衣服装和尚扮女人,纯属恶搞型的性别反串,这是港产喜剧的低俗传统,也是最寻常的搞笑手法。
显然,我们看得出徐峥的用心和努力,他编导演一体,却没有偷懒或者急功近利去扒一个故事,止步于肤浅肉麻矫情作呕的搞笑。
因此,当贺岁档电影不再玩深度,不再黑乎乎或惨兮兮,《泰囧》表现得不必压抑,轻松好笑,观众的热捧自然是可以想见的。
【http://yule.sohu.com/20121213/n360326771.shtml】
在看泰囧之前,在微博上看到“傻逼国家的傻逼奇迹”之语的时候,我自己也是冷哼一声:看人家票房高了就酸成这样,出息。
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起码自我反思了一下:你凭什么在连电影都没看的时候,就妄自判定批评之语是出于嫉妒?
实际上,关于泰囧的评论,已经成了这么一种趋势。
因为票房的大卖,这片子已经批评不得。
业内人士批评,那就是犯了红眼病酸葡萄心理自己净拍烂片还妒贤嫉能。
非从业人员批评,那就是装逼犯自命清高观众们都用脚投票了你y还说个p。
但是,连指环王都有人说不好看,连阿甘都有人说评价过高名不副实,连肖申克都有人骂装逼。。。。
一部泰囧,怎么就成了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作为一个喜欢《夜店》喜欢《人在囧途》的影迷,泰囧那就是一个结结实实的失望。
虽然泰囧跟人在囧途一脉相承,都是一穷一富在一条越来越灾难的路上折腾最后回归家庭的故事。
但是人在囧途里,有车辆、酒店、天气等各种环境的问题,其中一部分是相当真实可信甚至我们在生活中都碰到过的,虽然都凑到一起有点极端,但还不至于过分到让人嗤鼻。
再加上徐铮王宝强的对比碰撞,我自己反正是笑到脸裂。
但是到了泰囧,王宝强成了唯一的灾难来源。
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把徐铮的图毁掉。
人是会有审美疲劳的好吗,审丑疲劳的更快好吗。
人在囧途里王宝强还有好心办坏事的时候,在泰囧里他就是一神经病好吗。
而且在咨询如此发达的今天,在徐铮的同事黄渤能够轻松装入手机病毒安装跟踪器的时候,徐铮的秘书,在有了那个庙的照片的情况下,就是找不到庙的名字。。。。
徐铮在情急之下把自己的手机扔出去之前还是留下了手机卡是吗?
既然他能收到老婆的短信与电话,他怎么就不能给自己的秘书打一次,告诉她用google图片把内庙的图上传之后搜索,一分钟就可以找到庙的名字了好吗。
还有,谁先找到大股东谁就能拿到授权书?
大股东是摆设吗?
y自己没有脑子没有判断没有打算吗?
2边既然在研究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不一致,难道不会早就拼命联系最大的股东争取他的支持吗?
这一条不是在任何商家或者科研机关都是最最重要的吗?
家庭和工作就是一组完全不能调和的矛盾是吗?
徐铮只有放弃千辛万苦做出来死去活来争到手的成果,才有资格回归家庭?
徐铮忙于工作顾不上家庭的时候,他老婆怎么就宁可离婚也不能自己带孩子去趟海洋馆呢?
这他妈算个什么设定?
最后,请告诉我一下,范冰冰是为嘛出现在王宝强的面前的?!
如果是徐铮给她讲了一个孝子安慰生病的老妈的故事她来的,那这就是一个类似《奇迹》的温情故事。
如果是徐铮作为一个有钱人拍出一摞钞票在她面前,她就过来拉着王宝强的手“听说有人要找我度蜜月?
来嘛,我们合个影”既然影片不肯花半分钟的时间给我们个交代,那就是说,随观众自己想象喽???
十多亿的票房,真的都是屌丝yy出来的咩?????
在这部影片里,王宝强不再是当初那个纯傻,而是有了一定的文化和见识的傻,而是那种很认真很追根究底的傻,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话是,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在此我想借用一下,傻子不可怕,最怕傻子有文化,你想想吧,傻子要是有了文化,长了翅膀,那事情可就大了。
王宝强现如今的表演和当年小沈阳在春晚《不差钱》里穿裤子跑偏一炮走红有的一拼。
借鉴,不妥私信删。
博客原文(字号比豆瓣大,看着不费眼):http://neotalks.org/cn/tai-jiong-review.html电影看到后半段,我回头看了一下影院,场子很满,不少是情侣、闺蜜或基友周末结伴前来。
电影里有几场高密度的搞笑场面,基本上看到这些就可以值回票价,加上后面徐翻看王旅行日记的煽情部分,就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人对一部贺岁电影全部的期待,如果再加上最后范冰冰在雷人背景音乐中的亮相的话,这部片子完全可以说是「超越用户期待值」了。
可是,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倾向于认为徐峥和黄渤应该有那么一点点野心,拍一部搞笑的电影是他们已经为人所知的事情了。
他们想要表达更多。
徐朗(徐峥饰)是一位精明的企业家。
无论是在辛苦研制四年后获得成功后的喜悦,还是在四年中几乎放弃家庭和个人生活的偏执,或者是在泰国酒店餐厅几乎本能性的给王宝(王宝强)构想「加盟商」的商业故事,又或是他和昔日同窗现在死敌高博(黄渤)之间的明争暗斗,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都是在企业家身上看得到的几种特质:对成功的渴望,对事业的承诺和对商业模式的敏感。
如果没有这些细枝末节的刻画,整个故事就会如同是架空在无厘头上的闹剧,还是能让人发笑,但绝对缺乏后劲,没有让我这样的观众对号入座的反省。
所以我自然的对号入座了。
我没法判断电影院里面的其它人是不是也会这么想,也许他们不觉得企业家这几个字和他们有任何关系。
出电影院的时候我说:其实在泰国的这一段事情,就是徐前面四年辛苦创业的一个浓缩版。
如果拍他们研制那个「油霸」有多难,那么这个电影就难看死了,所以只好拍这个闹腾的版本:街头飞车、异国情调、人妖和黑帮。
其实回头想,一开始徐和高只是嘴上逞强互相挤兑,后来是手机跟踪定位,再后来就变成了追车动刀拳拳见肉。
直到最后,徐交了底:两个人谁先获得大老板的授权,谁就拿到了人生的金卡,才能兑现过去四年的努力。
这样的场景多么逼真啊,在现在创业的圈子里,多少人都重复演出这样的戏码,又有多少戏码其实比电影里面看起来夸张的戏码还夸张。
最后的大老板的处理方式其实没出我意料:要求徐高两个人坐下来谈判。
真正回到谈判桌的时候,高才发现徐已经不在乎了,不管他出多么优厚的条件,徐都不动声色。
因为徐发现还有更重要的价值,比那些三七四六的富贵要值钱。
镜头特写徐峥穿着破裤子在石板地上跪滑过去,让傻了吧唧的王宝强脏兮兮的踩在自己的肩头,完成了生命中精彩瞬间的抓拍。
徐导很地道,那台相机从始至终都没有交代是什么牌子的。
所以那几秒钟,我眼泪流了下来。
电影演完了,走出电影院我还是控制不住,跑到一边自己哭了一会儿。
一边哭一边觉得自己这两年真的挺不容易的,然后也觉得徐峥从贴着猪鼻子演春光灿烂猪八戒到现在自己导演一个大电影更不容易。
我觉得一部电影一定要有点贴近人心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的花两个小时讲一个故事或者干脆做成炫技的屏保。
回想这一年看过的所有电影,似乎只有这一部和铁甲钢拳让我觉得心被触动了。
看那一部的时候,似乎我正需要勇气和鼓励。
现在这一部,告诉我要回到最初的起点来对待周遭的人事。
最后想说的是,快要三十岁,对事物的评价其实越来越实际,以至于对打动人心这几个字的要求越来越高,并非我吝惜打一个五星评价。
大家都说《泰囧》好看,很搞笑的喜剧片,要我去看。
抱着用一部喜剧来给我的生日当天划一个圆满句号的想法,看完才知道,你把它当一部单纯的喜剧来看,未免太肤浅。
你把它当一部人生励志片来看,未免太凝重。
现在读过书的,都不敢写影评。
为什么。
写深了,说你过度解读,水军类。
写浅了,说你才疏学浅,败类。
左右不是人,索性随大流唱大戏。
可是我从来不认为有什么东西是叫“过度解读”。
你看一花是花,那你得到一朵花。
你看一花一世界,那你就得到一世界。
你能读出作者或是导演未曾想到的东西,那是人生万象,是人心一面镜,你看什么在外,映照什么在内,那是你笑了自己的愉悦,演了自己的戏码,收了自己的养份,又或者是伤了自己的心,与旁人毫无关系。
所以,你觉得此片是能深读,还是浅看呢。
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过一段囧途。
很多人的最开始都在寻一个“老周”——人人都有的那个人生目标。
远大,高雅,找到了他便可瞬间得到人生升华。
这让我想起那个佛家的故事,有俗家问得道高僧:你得道前都做些什么呢?
高僧答:吃饭,挑水,砍柴。
俗家再问:那得道后呢?
高僧笑答:吃饭,挑水,砍柴。
俗家嗤笑:有何分别?
高僧摇头:得道前,吃饭想着挑水,挑水想着砍柴,砍柴想着吃饭。
得道后,吃饭即吃饭,挑水即挑水,砍柴即砍柴。
道是此时此刻,道是无处不在。
俗家大悟。
徐朗和王宝,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两类人的写照。
一类,不在乎吃饭,顾不上挑水,更忙不到砍柴,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老周。
若为老周故,吃饭挑水皆可抛。
一类,吃饭即吃饭,挑水即挑水,随遇而安,砍柴时若是能见到一抹晚霞简直此生不枉人世走一遭了。
他们的人生和王宝一样,清晰得很,不过是一条一条的任务,完成即是得道。
徐朗高尚,王宝惬意,谁也没有错。
有些人永远是徐朗,有些人一辈子做了王宝,有些人却半途从徐朗变成了王宝或是半途从王宝变成了徐朗。
这变化之间,影响人心的,也不过就是,你觉得是砍柴挑水更重要,还是寻找老周更重要。
前两日,有人评价某人写的一篇文,说宣扬市井美好,实属低俗。
说没吃过天山雪莲,便号召大家都来啃地瓜,说地瓜便是人间美味,肤浅。
当然,各有侧重,无关对错,我却想到:究竟什么是雪莲?
究竟又有几人,敢说自己真正是吃着雪莲的?
徐朗的老周和这位雪莲先生,大概有异曲同工之妙。
圣经里说,人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葡萄园。
有点类似于佛教里的西天。
徐朗在剧情里说了一句话:西游记么?
我拿个授权书怎么就这么难。
大家很容易想到,西游记里的唐僧,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
这当中,八戒最不专心,到了高老庄,便想当上门女婿;看见嫦娥,只想随她奔月去;到了女儿国,又想留在红粉间。
用一句我书中的话叫做八戒的心中没有远方,只要有女人的生活就是故乡。
所以王宝,也有点类似于陪同唐僧的八戒,也有点类似于我们这些啃地瓜的人。
徐朗惦记着西天,看起来心无旁骛最是超脱,一心想要“得到”,不愿被世俗困扰到头来却是老婆要跑路同事要反目,反倒成了最被世俗所困扰之人;而王宝,贪恋红尘,情迷冰冰,人人处处是风景,随时随地剪刀手,只要看到孔明灯就有希望,到头来,他却成了这部剧里看似最幸福最惬意超脱的一个人。
不仅仅能坚持做着幸福牌儿葱油饼,还完成了囧途任务,还抱到了美人。
而徐朗发完那条“我迷路了”的短信之时,便是他心中渐渐开始转向王宝的趋势。
那场大雨和那次抛锚,都来得恰到好处。
前两天我转发一条微博,上书:stop and think。
我想那边是徐朗的停下来好好想想的时刻。
麻木前行已经茫然,不如,stop and think。
当然,对于女人们而言,你会选谁陪你走完人生囧途呢?
徐朗太没情趣,王宝过于傻逼。
因为高咖往往不会儿女情长,低咖又实在拿不出手。
这个难题是亘古话题,我想有些东西是不需要固定答案的。
在各自的追求中,在各自“迷路”的时刻,再各自找到自己的“护照”的时刻,你总能悟道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三分徐朗七分宝,还是三分王宝七分朗,人生偏颇或是平衡,都是寻道,都会得道。
你想成为做油霸的人,还是用油霸的人?
做油霸的人改变世界,用油霸的人丰富世界,我们是个组合,是“泰国传奇”。
人生路途之囧便在于此,你怀揣目标,匆匆前行却往往山穷水尽;你缓行歌唱,逢春观花,遇夏赏鱼,却总是转角就走到柳暗花明。
所以此时此刻,仍在囧途之人,愿得一日天朗气清,你看清前路,悟得什么才是你人生的“老周”。
此时此刻你若问:那《泰囧》究竟是个喜剧,还是个励志剧呢?
我问你:人生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或者像有人说,是个动作剧和恐怖剧呢?
你若回答:就是个合格的爆米花剧,看完回家洗洗睡了,万事安好,哪有你想得那么多。
其实我心想,就国内今年这剧情票房水平,大新年的能做出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全家老小能看懂,故事剧情讲完整,我都要阿弥陀佛了。
此时我便要恭喜你,把任何一部电影,或是人生,都当做是爆米花剧的人,实属世界最幸福的人了。
而我们大部分的人,这般的俗人,都会有点小心思,想着在爆米花外还悟出点雪莲来。
手里捧着地瓜,往嘴里塞着爆米花,还有点怯怯地梦着雪莲,是悲是喜,只好冷暖自知,任君点评了。
为毛我一直不待见王宝强。永远演傻逼
一部比较合格的喜剧片。不过缺点东西,比如一个让人爆笑的点,比如足以流传的台词。
意料之内,情理之内,所以感觉没有传说的那么好,笑料还成但不够有趣,感觉中间成了风景片,不够紧凑,节奏不够好,高潮和舒缓过度处并不到位,最后结局也稍显奇怪。但和大家一起看还是挺乐呵的,结尾一起看NG也很有趣。总的不错,3.5到4星吧。
不是抄的就是很狗血笑料不足剧情牵强
不知道《当》响起的时候冰冰有没有一种奇妙重生的感觉,虽然姐在《还珠》只是演个小丫头,这年头还不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这个。。。真的好笑吗。。。你们知道8.6分有教父3吗?
有趣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本年度看过最好看的国产喜剧片了,强烈推荐!"宝宝,我错了。。"啊哈哈哈哈哈( ̄▽ ̄)
要笑死了好嘛
结尾的《当》配上范冰冰的出现是最惊艳的!!全程无尿点!
笑点颇多,虽然段位整体不高,但足以让观影现场笑声不断。在岁末大片扎堆政治气息愈来愈浓的时刻,还是情愿无限放大这样一部轻喜剧的调剂作用。片尾范冰冰出场确实亮点,剧中有共用《神探加杰特》动画片头曲《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第4小段——“在妖王宫中”,听来倍感亲切。
笑中有泪,煽情适度。满怀诚意的徐峥导演处男作,当之无愧的年度最佳国产喜剧。且看群雄逐鹿贺岁档,狭路相逢囧者胜。
喜剧中的经典,真的很搞笑,宿舍里几个人一块儿看的,笑到合不上嘴,特别喜欢黄渤。
插曲真棒
让我欣慰一点的是,看着#泰囧#的豆瓣评分从离奇的8.7分滑落至7.6分,国人浮躁狂欢,豆瓣还是最终回归到理性。算是喜剧片中上之作,但7分档最合理。//@封新城: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傻逼国家的傻逼奇迹。
预计在荷兰拍的《人在囧途之何炅》会在明年贺岁档和大家见面。
喜剧,是一切吸金大法的不二法门!无论2亿、3亿、5亿……甚至更多,《泰囧》,将给来年的中等成本类型片注入活力,恭喜所有年轻导演。
泰囧比人在囧途华丽了很多,但是却不如人在囧途搞笑,但是贺岁档去看感觉也蛮不错的!
三傻大闹清迈。笑点泪点都戳的很准,感觉是去做马杀鸡的。
正如我預期的那樣,此片笑果一般。從看到預告片的那一刻起,我就降低了期待值。劇情一般,靠的完全是三位主演的表演在撐整部戲,焦點全放在了王寶強身上。他那奇葩版的思維真是能害死人!黃渤作為配角明顯收斂許多。徐崢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處女座太鬧騰,僅僅合格。讓人看過就算。票房若佳皆勝在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