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机

하이재킹,亡命劫机(台),劫机1971(港),Hijack 1971,Hijacking

主演:河正宇,吕珍九,成东日,蔡秀彬,文柔强,林亨泽,郑雨琳,文宇振,全英,金哲允,金钟秀,金东旭,崔广日,林世美,金善映,朴智娥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4

《劫机》剧照

《劫机》长篇影评

 1 ) 乘客们是心里想去朝鲜的吧

乘客们是想去朝鲜的吧,影片几乎全程默认协助劫机者,只有秃顶商人短暂的独立反抗了下。

后半程劫机者背对乘客,战斗机射击导致劫机者短暂失去行动力等无数次可以制服控制劫机者的机会都老老实实的待着不懂。

甚至片尾副机长与劫机者僵持对抗中,乘务员看都不看的走了过去也不帮忙敲晕劫机者。

综上这些说明大家心里是想去朝鲜的吧。

哈哈哈哈~

 2 ) 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

 3 ) 生命至高无上

1971年韩国F-27航班劫持事件改编,剧情与史实肯定有差距:当时该飞机是被21岁的金尚泰劫持,但飞到三八线时被9架韩国F-15战斗机和高炮预警射击拦截,只能迫降在东草以北的海滩上,机上的安全员曾经与金尚泰搏斗,飞机降落后,有部分乘客下机时,也就是降落3分钟后金尚泰引爆了随身携带的3枚手榴弹,当时炸伤16名乘客,机身也有损坏,副机长也被炸身亡。

但我们重要关心的是导演想表达的内涵:南北韩在当年的意识形态之争都是非人道的,北韩积极实施劫机事件,并高额奖金悬赏,但真正能够兑现奖励以他们的信用来看恐怕难以实现,这种虚假的洗脑欺骗,也确实能吸引另一边被迫害的人士铤而走险。

而南韩这边的1971年正是朴正熙统治的白色恐怖年代,对一切与北边有关联的人用栽赃、清算等恐怖非法手段进行意识形态清洗。

而副机长的行为是抛掉意识形态,一切以人的生命为本,空军飞行员时拒绝向被劫持的民航客机开炮,民航副机长时,时刻与绑匪周旋想法保全乘客生命,并在己方战斗机准备射击之时,利用技术躲避防止被战斗机击中,不仅身压炸弹,还能平稳将飞机降落海边,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全生命,因为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只有这样的价值观才是文明世界的主流。

 4 ) 记住了蔡秀彬

1971年的韩国真人真事改编, 当时正处于朝韩经济发展的分水岭, 1970年代之前, 朝鲜经济和生活水平要高于韩国, 70年代后韩国搞了改革, 各方水平才逐渐赶超过朝鲜…… 在那个落后年代的韩国,航班选座是需要乘客自己赛跑抢座, 先到先得,且飞机上可以吸烟, 扶手上有烟灰缸。

行李也没有硬性要求,乘客可以抱活家禽登机。

所以, 安检显然也不严格, 自制炸弹就顺理成章上了飞机。

导演金圣翰, 这是他的长片处女作,整体中规中矩,精彩程度恰到好处的个人英雄主义, 主旋律电影。

一架飞机拍出了扣人心弦的故事, 近乎密闭空间的正邪对峙,紧张刺激,除了前半小时有点慢条斯理, 后面的节奏感都很强: 枪战,爆炸,肉搏,空战,失重, 颠簸, 迫降等等商业元素一应俱全。

包括男主角河正宇也是质量保证, 他的电影好看率很高,所以有理由相信刘德华即将上映的劫机影片《危机航线》铁定不如本片。。。

个人评价:三星(6-7分)的电影, 勉强可以看;而4星(8分)的电影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PS: 空姐的演员蔡秀彬,在片中的形象特别养眼,被她的颜值圈了粉,未来会持续关注她。

 5 ) 避雷个人英雄主义政治片

被豆瓣近期热门惊悚片榜单种草的一部韩国电影。

是由1971年韩国真实的两起劫机事件改编。

不太懂历史的看完也大概了解了韩国朝鲜之间强烈的意识形态冲突。

但…真的很难看。

因为!

过于强调男主的个人英雄主义了吧!

离谱的是,飞机上遇到劫难,大家都是坐着不动的,都是不会帮忙的,全靠着男主副机长力挽狂澜??!

整个一个莫名其妙,看到一半就想退出的那种。

灾难片还不如看看《釜山行》和男主的另一部《隧道》,再不济看看《中国机长》😅。

这个片子狠狠避雷,政治片误入了。

 6 ) 合理改编的真实事件——《劫机》

《劫机》是导演金圣翰的处女作,虽然有各种瑕疵,但总的来说完成度很高,对真实事件也进行了合理化改编,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朴素的人类情感,批判意识形态至上时代,看一看也算了解历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世界劫机案件频发,动不动就有政治团体或走投无路的个人劫持民航飞机,目的地一般都带有政治色彩的敌对国,比如从大陆到湾湾,韩国到朝鲜,西柏林到东欧,西方到阿拉伯国家。

碍于当时机场简陋的安检,歹徒不需要太多伪装就能混上飞机,然后就是利用枪支、炸弹、刀具挟持空乘人员,威逼机长改变航向。

一旦得逞,目的地(敌对方)都会给予金钱奖励,从而实现阶级跃迁,也就是说原本走投无路,如今鲜衣怒马。

《劫机》中河正宇塑造的副机长确有其人,不过身上给加了不少传奇经历,亲眼见证战友驾驶的飞机被劫持,怕误伤乘客不忍心开炮。

退役后成为民航副机长勇敢的劫机犯搏斗,身负重伤的的情况下驾驶飞机平安着陆,救下乘客。

电影是拍爽了,实际上,歹徒在迫降后一次性引爆三枚手雷炸死副机长,扎伤若干乘客,与之搏斗的是安全员,也就是全片大部分时间被绑起来的帅哥。

乘客有没有和歹徒搏斗,当年新闻好像没说,不过也不能苛责乘客,毕竟害怕是人之常情。

但是,要说但是,韩国人给大家的感觉是大事小事都不忍,随时跳起来飞脚,为啥在飞机上明明几个男人一起,按胳膊抬腿就能制服歹徒,愣是没人出手呢?

阿美莉卡根据911黑匣子录音拍过一个,不过结局不太好。

反倒是此类题材轻易不拍(印象中就一个《代号美洲豹》)的东大有成功的先例。

2012年,新疆上空的民航有6名歹徒试图劫机,至于是想叛逃还是学911不清楚,被机组人员和乘客联手制服。

新闻很短,据说当时情况非常危险,歹徒手持凶器,机组人员和乘客很多负伤,个别歹徒也重伤,就是说飞机上进行了一场小型肉搏战,这种题材要是拍成的电影,肯定完爆《劫机》。

河正宇是比较喜欢的韩国演员,个子不高,肤色不白,看起来很像容貌英俊的普通人,演技却是真的好,与同时代表演比较激烈的影帝相比,他的演技深沉内敛。

2015年《暗杀》中与全智贤的歪头杀至今难忘。

不过2020年被曝出吸毒,实在有点出乎意料,不过韩国演艺圈乱的很,这个也属于常规操作,闭门思过不到一年,就利用奈飞的《苏里南》复出,演艺事业似乎还上了个小台阶,这让龙太子等一干劣迹艺人情何以堪。

本片中,他饰演英雄副机长,天才般的演技给这个人物赋予了层次丰富的性格,让一个编剧写出来都觉得过于夸张的角色,看起来真实的如同邻家大叔。

这就是一个好演员对角色的提升,换一个小鲜肉,肯定是一场灾难(想起另一部韩国电影)。

金圣翰导演在空难动作片中难得反思了南北意识形态对立,当时南与北都有点走火入魔,明明是刑事犯罪,居然还要表扬奖励,这种做法与小孩子斗气有什么分别。

片中对劫机犯犯罪动机的描述看得人怒火中烧,遇到这种事,谁能忍,没搞个卡车炸弹去撞青瓦台已经算是大善人了,不就是想去朝鲜吗,应该放行。

话说回来,朝鲜当时经济发展比韩国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在苏联大哥经互会的扶持下,朝鲜人民生活水平很高,韩国当时在朴正熙军事独裁下推行财团工业化,老百姓生活还是很苦的,韩国人偷渡去朝鲜是大概率事件。

朝鲜当时的统治者金元帅对国际法和规则并不认同,或者压根不在乎,去日本绑架个老百姓,拐骗个导演、演员都不是事。

至于接收劫机犯,扣押技术人员更不在话下,这种事完全做得出来。

生活在安全的祖国,每次进机场都要被检查的明明白白,虽然有点烦,好在安全啊,上飞机睡一觉就到目的地,不担心出幺蛾子,多好。

片中抢座位的一段非常搞笑,把儿子看的一愣一愣的,那个时候飞机上抽烟喝酒带只鸡也是可以的,毕竟航空业起步没多久,现在的金科玉律都在摸索制定中。

PS:工作告一段落,开始恶补电影,不过还有《黑神话》要玩,日子真是充实啊。

 7 ) 劫机|我要从南走到北

故事讲的是从南到北的事儿,有年代了。

放到现在,不被说成脑壳缺了才怪。

但是,在那个年头,还是有人“铤而走险”的,至于为什么,其实也很容易解释,因为,北边有宣传上的需要,南边过去的,会被当成英雄对待。

在这次的劫机事件中,飞行员觉得对民航开火,相当不人道,所以选择了放弃。

在他的认知里,反正民航过去后,还是会被遣返的,至于劫机犯,那是北边的事儿。

可是,世间的事儿,哪有如此简单的。

领导早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这不值一提的人道主义,埋下了严重的祸根。

而作为飞行员,无非是因为看到民航飞行员是自己的哥哥而已。

事情的反扑,来得相当剧烈。

虽然,大部分人员被遣返,但机组人员被强制羁押,因为北方确实缺技术呀。

而且媒体竟然还报道了劫机犯到了北边后,风生水起,不仅被当成英雄,而且还奖赏了泼天富贵。

说不说,这媒体也没长什么心眼子。

遣返回来的,就平安无事了么?

也不是。

所有遣返人员,包括九族,都必须接受严密监视,防止卧底。

飞行员因为哥哥被羁押在北边,自身家庭也小有波及。

而自己,在民航一直混成了千年老二。

想掌机?

门儿都没有。

这一次,仁慈的机长决定给飞行员一次单独起降的机会。

肉眼可见,必然要出大事儿啊。

此时的候机楼里头,劫匪正在给学渣解释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这都搞不明白,就会撒丫子跑步是吧。

说不说,当年的机场,和草台班子也没太大区别。

赶个飞机,还要抢座位,压根没听说过,真实孤陋寡闻了。

这种场面,还能指望什么安保呢?

被劫过一次,有关部门是一点也不长心啊,官僚主义害死人。

劫机犯的目的,很简单。

因为媒体宣传过,带飞机过去,就赏金200万,还是美刀。

不过,这小孩大概不知道,到了北边,你坐拥200刀,也花不出去呢。

然而,你以为劫机犯的目的如此单纯,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小孩儿,是上个劫机犯的弟弟。

因为哥哥劫机了,他的生活也就彻底垮了。

在当局有意无意的“暗示”下,彻底被孤立,彻底被针对。

这套手法,看起来非常眼熟。

当下,被太多的官僚玩得闲庭信步般自如。

一个“分子”,即便被遭遇不公平待遇,那也是相当正常的。

一旦,这种玩弄还能得到默许,那只会愈演愈烈。

小孩儿之所以走上这条“不归路”,完全是“逼上梁山”。

一个人,能有多恶,取决于“纵容”。

当这种有意无意的“纵容”成为自然,那人性的“恶”会毫无忌惮的放肆。

岳飞都能死,况且一个小孩。

这次的飞行员,经过上次的“人道”后,也是体会到切肤之痛。

这一飞机的人,背后还有“九族”牵连着呢,你怎么能忍心?

只是,小孩也是这么想的。

你们不是没亲身经历过我的痛苦么,那么,大家一起吃苦吧。

故事最后,以飞行员一个人牺牲的代价,成功化解危机。

这是一个关于劫机的故事吗,大概不是。

这个故意恶魔化北边吗,大概也不是。

飞行员大概是必须死的,只有他死了,自己的妻子老婆才能挺起胸膛做人。

人们可以接受一个烈士家属,但绝对不能接受一个叛徒的九族。

 8 ) 意识形态对立下的生命至上。

这部《劫机》改编自韩国真实历史事件,剧情比较拖沓看到很多评论说一飞机的人干不过一个绑匪,要读懂这部电影,就得首先了解一下这个时代背景。

在韩国1969 年 12 月 11 日,大韩航空从南韩江陵飞往首尔金浦机场的班机,在起飞 10 分钟后遭到北韩特务劫持,改飞至平壤。

这起“大韩航空 YS-11 绑架事件”两个月后,机上 39 名乘客被北韩送回,但是其余 11 人,包括 4 名机组员与 7 名乘客,至今仍然下落不明。

1971 年,类似的事故又再度发生:一台编号 HL5212 的大韩航空班机,同样在起飞遭到歹徒劫持,同样被要求飞往北韩,而《劫机》便是改编自这起 1971 年的“大韩航空 HL5212 绑架事件”。

一开始因为南北韩紧张对立的政治关系,只要有飞机企图飞越三八线,南韩空军都会将它打下,而北韩空军亦会出动。

在电影中有第一架穿越过边境的飞机,瞬间就挑起他们的敏感神经,认为是机长要把飞机开到北方去投诚。

而此时身为战斗机出身的机长泰仁,违抗了上级的命令,剧中上级有一句台词,“你引以为傲的人道主义,会有多少人因此牺牲”因而他被撤职。

当时正值朴正熙独裁的白色恐怖时期,汉江奇迹的背后实则是一堆工业泡沫,各种意识形态的清洗下,苦的终究是老百姓,剧中主角龙大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此人在南韩极端反共的狂潮下,蒙冤受难,家破母亡,因此带炸药劫机,企图投奔北韩领奖200万。

天真的年轻人以为这样就可以活的更有尊严。

当时正值朴正熙独裁的白色恐怖时期,汉江奇迹的背后实则是一堆工业泡沫,各种意识形态的清洗下,苦的终究是老百姓,剧中主角龙大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此人在南韩极端反共的狂潮下,蒙冤受难,家破母亡,因此带炸药劫机,企图投奔北韩领奖200万。

天真的年轻人以为这样就可以活的更有尊严。

剧中两位人物塑造的非常饱满立体,一边是高压政权体制下的牺牲者,另一边是泰仁这种身为机长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者。

这种意识形态的较量,抛出一个既是引人深思的哲学问题“究竟是活着最重要还是有尊严的活着最重要?

”片中龙大说:死?

活着更可怕。

吕珍九饰演的劫机犯龙大,突破了以往的暖男形象,皮肤干练黝黑,空洞的眼神疯狂而无畏,为了丰厚的奖金拉上机上数十条人命作陪,是一件丧心病狂的事情,但是在这种特定事件中,他就是一个绝望的悲剧性角色,家变成叛国贼、被地方人士刁难,母亲在家活活饿死,这种同归于尽的绝望让他不得不走上劫机这条道路。

从一开始乘客抢座位、抽烟和母鸡上飞机的种种行为已经为劫机提供了一种合理性,反映了当时航空业规章制度的不完善等,我们都知道航空规章的背后都是很多血淋淋的代价换来的。

龙大引爆了一枚手榴弹,迅速控制了驾驶舱,飞机陷入一片混乱,感觉大部分乘客在这种恐惧又危难的时刻有一种不合常理的冷静,好像有点削弱了事件的真实感。

但在空中战斗机驱逐的场景中,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电影高潮,先是泰仁90°垂直操纵飞机这种高难度飞行特技,泰仁舍身扑手雷,南北韩两军空军对峙、客机躲避飞弹瞄准、等等刺激的动作片段,最后,泰仁用虚弱的声音对着对讲机跟乘客说,我们会在海边的沙滩上降落。

他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坚持用自己生命来守护整个机舱乘客的生命安全。

除了没有答应妻子活着回家。

由河正宇饰演的泰仁这个角色正气十足,不论是第一次劫机还是第二次被劫机,他都表现得非常冷静沉着,始终以乘客的人身安全为信仰,这是在意识形态下一种难能可贵的英雄主义。

 9 ) 从另一个视角看永远说不完的南北之殇

电影就整体事件而言,主角显然是两个,劫机犯龙大和机长泰仁。

我并不认同很多网友说的,糙哥独角戏,功力太好对手接不住等等。

实际上,就从角色刻画上来说,首先龙大这个角色比泰仁深刻、清晰,其次,吕珍九的功力可不是盖的。

这部比起其它讲述南北伤的韩影,让我体尝到一点“新鲜感”,也很受最近看得书《不做告别》影响,专门在百度上了解一下故事发生背景,心有戚戚。

之前对韩国最深刻的印象是500年的李氏王朝,汉江奇迹等,但对笼罩20十多年的白色恐怖,真是了解不多。

在跟着剧情进入冲突前了解下这起事件发生的背景。

电影中龙大说了这样一句台词:在南边的无名小卒,到了北边也能荣华富贵。

是不是听起来很魔幻?

看惯思密达影视作品中脱北主题,猛然看到这句话,有点懵。

劫机犯龙大是刚从监狱里放出来的底层青年,他出狱回家看到的是被饿死的母亲,尸体上爬满了蛆。

龙大是被栽赃才入狱,因为他的哥哥在北边,是不是一名GC主义战士电影里没有交代,但不妨碍当地的警察耍手段诬陷龙大是亲共分子,被强行带走。

1971年,还是朴正熙独裁的时代,自南北停战后,整个60年代韩国是全球最穷的国家之一,整体社会持续白色恐怖的高压政策。

龙大这个角色,就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展出来的蝼蚁代表。

他的劫机举动充满了狂热的天真:去北边,可以不挨饿,可以不被打,可以活得像个人。

如果说龙大的悲情在于他身为底层,是军事独裁年代反共强压政策的牺牲品。

那么,电影中另一位主角机长泰仁,则是从另一面映射出南北分裂之痛。

泰仁之前是一名空军飞行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由于一时犹豫抗命,致使一架被劫持的客机飞越边境线进入北边。

虽然,后续经过交涉,释放了大部分乘客,但机长也是泰仁的朋友,一直没有被释放。

而被释放的人员回到韩国后,不停的被监视、拷问,甚至跟踪。

即便回到了祖国,但只要去过北边的人,就失去了祖国的信任。

更糟糕的是,受到周边人的排挤,大家都躲的远远的,因为怕被贴上亲共的标签。

一直没有被释放的机长,那留在家中妻儿的境遇,可想而知。

其实,泰仁当时有机会可以拦截飞机,只要他能够打中发动机就能迫使飞机降落在韩国境内,但这样做大概率也会将飞机爆掉。

当时那架飞机机长看到泰仁过来拦截,被枪指着脑袋的他悄悄对泰仁摇了摇头。

事后,泰仁多次回想朋友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呢?

让他开枪射击吗,这样至少能当个英雄,祖国会善待他的家人。

别让他开枪吗?

那是几十条人命,身为机长以乘客安全为第一责任,即便知道可能不会再回到祖国,或者回来后也会被当成叛徒、奸细,过着没有尊严的生活。

比起龙大,泰仁在那个时代是有选择地,但可能也因为如此,会更痛苦。

但遗憾地是,没有更多地戏肉能撑起河正宇呈现出地思想斗争。

所以,我说吕珍九饰演的龙大,倒是通过被诬陷、母亲惨状等2、3个场景,就把劫机犯这个角色的时代悲剧感刻画出来了,当然,这孩子的表现力也是杠杠的。

电影只有完成度,没有饱和度。

只是沿着事件发展将叙事捋顺了,但角色塑造都不太行,比如此类型中最重要的乘客群像,都很脸谱化,两个乘务员和一位机长(成东日),都没有体现出角色亮点。

应该是编剧比较弱,导演其实还不错,对于场面调度和气氛拿捏有的放矢。

总的来说,虽然是真实事件改编,但紧张刺激的气氛远没有呈现出来。

如果站在朝鲜南北民族的大背景下,各角色以及剧情,有可玩味的空间。

 10 ) 遗憾未能到4星的电影

河正宇和蔡秀彬的表现值得五星(但绝对不属于糙叔的顶级水平),剧本背景和拍摄手法在韩影水平里算中规中矩,剧本细节扣一分,吕珍九扣一分。

故事背景由劫机结合了南北韩矛盾,相比于<中国机长>,空中的激烈紧张程度没有<中国机长>跌宕,但故事本身结合历史背景更有厚度,原本也可以有更多延展方向:既可以以灾难片去侧重描写空中的戏剧冲突和人性,也可以侧重在在那个时期对身份成分的错误认知(既知道打压成分有污点的人是错的,又都不去反抗而只知道注意自己的成分),也可以塑造个人英雄主义(类似萨利机长)。

但事实是三个方向导演都去刻画了,却没有一个侧重,这种既要还要造成每个方向都没有引起观众足够的共鸣和共情,看到了危险的来临但也没有足够的紧张感,看到了反派可悲的人生和动机但也没有产生同情或反思,看到了机长的人性及担当但也没有特别的感动,这一切都源自于导演和编剧完全迷失了重点。

该刻画描写的地方,并没有去更多铺垫:比如以个人英雄主义视角,泰仁空军时期就为了保护客舱乘客的生命而拒绝执行军令被退职,甚至要面对“是拯救50人的生命”还是拯救“1000人的成分清白”这种抉择,他到底有怎样的心理活动,经历这些事件有什么思考,我们都一无所知,只知道这是一个“天生善良”的英雄。

没有描画这些,反而描写了泰仁喜欢哪个烟的牌子、喜不喜欢吃海鲜这种无意义的细节;以历史事件角度,第一批被劫持到朝鲜的乘客及家人到底收到了怎么样的迫害?

对那个时代来说,到底是被击落坠亡更惨,还是活着被劫持到朝鲜下场更惨?

龙大这种成分的人,如果不去当坏人是否能在当时的韩国社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下去?

以戏剧冲突角度是否机上乘客可以加入更多情节去反应人性(借鉴釜山行),比如刚上飞机被嫌弃的老太太对比出事后的冷静和奉献?

比如老板和秘书面对灾难后相处是否有变化?

比如那个当过警察的乘客自己和歹徒搏斗时其他男乘客的猥琐和冷漠?

比如帮助学生的富家女的善良从何而来?

也是什么都没有描述,反而描写“跑步抢座”、“鸡上飞机”等这些也是毫无意义的细节。

这部分其实也是大部分三星和四星级别电影的区别:三星电影基本不会考虑某些情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是单纯的呈现;四星电影会有侧重性的渲染和留伏笔,让观众跟着导演引导的节奏和方向产生共鸣。

这里扣一星吕珍九单拉出来扣一星。

我认同很多观众朋友的留言,龙大的确是个有一定人物深度的角色;但很遗憾最让我失望的也是吕珍九没能承接好这个角色:一个一生都活在哥哥的反叛阴影里,受尽了欺辱和针对,最终在母亲惨痛去世后彻底黑化。

这本是一个相对饱满的角色,但我接收到的吕珍九所呈现的只有单纯的愤怒,怒目圆睁+歇斯底里,可以说是非常典型刻板的反派角色。

两种反派让人印象深刻:一种是让观众同情他的遭遇和黑化的原因,同时他身上还同样拥有人性的光辉,会让观众产生“他也是被逼无奈,本质上是时代的悲哀”,比如恐怖直播的凶手,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明明劫持了那么多无辜的人,但他只要一个道歉而已,而且刻意不去伤害任何人质,甚至也试图帮助过人质,却始终敌不过底层人民被国家的漠视,又或者像阿祖、小丑这些;另一种是坏的让人牙根痒痒,没有人性、道德、尊严,让人恨不得透过屏幕去消灭他的坏种,比如糙叔的<追击者>和刘亚仁的<老手>。

而吕珍九的诠释,有他和学生对话时体现出来的品学兼优,有他因成分问题被烫的一身水泡,有他看到母亲尸体时的绝望,可最终反映出来的只有疯狂:我要去朝鲜,一定要去,必须要去。

一个疯子在准备伤害别人的时候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哭闹要玩具一样,是没什么可同情的,也没有那么可怕,只要顺着他或者制服他就好了。

但如果一个冷静的人告诉你他已经看透了一切,只是淡定的希望让你体会一下和他一样悲惨的遭遇的时候,这才是最可怕的,你只能求他,因为你也害怕他的境遇….总结来说,槽点在整体没重点、反派太刻板、节奏和铺垫功力不够,优点在河正宇和蔡秀彬表现值得看一遍,原来韩国历史上有这样的英雄用生命同时拯救了50多个人的性命和1000人的清白,也有这样视成分至上的荒谬时代。

《劫机》短评

在国家利益面前,你的命不算命。

7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还行

套路且成熟。

10分钟前
  • Feixiang
  • 还行

不是,这片分那么高是怎么回事?全程五毛特效,民用飞机各种过载和战斗机操作,还有一飞机的废物乘客看得我血压直飙

14分钟前
  • 电饭锅
  • 较差

没有安检的自由乘机时代。

17分钟前
  • Jason
  • 还行

前三分之二平平,交待时代、前序关联事件背景、劫机犯的动机和乘客群像,如流水账。华点在后三分之一,快过境时紧急硬拉翻肚皮掉头,前后紧张感猛增,感叹韩片真是务实太多,尤其拍这样的类型片,不搞花活不耍油帅。同样是煽情(无论是煽人情还是民族家国),不是靠撒钱来事儿就能煽好的。成东日演技真好。还是最喜欢《萨利机长》。

22分钟前
  • Paige.C
  • 推荐

究竟谁是劫机者?意识形态!

26分钟前
  • 鬽影縫匠
  • 还行

如今中韩两国不仅相互借鉴,连选题上也开始趋于一致,中国有危机航线,韩国就来了一部劫机。该说不说工业底子决定了下限不会差,但你要说有多好吧也不见得,不过是韩国流水线的作品罢了。可以看到后疫情时代韩国电影产业也在极速萎缩,没有了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制作规模,整部电影显得太过平淡和索然无味,空有廉价煽情和韩式主旋律

27分钟前
  • 🙈🙉🙊
  • 较差

最后的20分钟,可以给满分,真的,好好学学吧,国产的电影啥时候能拍出这样,就知足了。

28分钟前
  • 不懂不装懂
  • 力荐

期待拍摄大韩韩空007航班事件~

31分钟前
  • 非魚
  • 还行

现在韩国人拍电影在特技上的预算只有五毛钱嘛?可惜了河正宇的演技

33分钟前
  • 深溪虎
  • 较差

假的要死…真按照机长那个开法,乘客早就把苦胆都吐出来了,劫机的人会更惨,因为他根本没在座位上没有居安全带,早都不知道摔成什么样了…一般人没有经过训练,光那种失重和气压早就晕死多少次了

38分钟前
  • 翘翘
  • 很差

虽然有瑕疵,有乘客作死,但是确实是节奏明快,刺激感强的电影,值得五星好评!

40分钟前
  • mayu2862
  • 力荐

《韩国机长》

43分钟前
  • 超威懒猫
  • 较差

挺难看的,小河接点好的算我求你了😭

44分钟前
  • DA_JR11
  • 较差

非常好看,别的不多说。

46分钟前
  • 沙子
  • 推荐

第4496-劫机犯不是华颐吗,没哥哥罩,想跑路到朝鲜了?

50分钟前
  • 黄岛
  • 还行

河正宇不是卖力鼓吹自己每天三万步吗,怎么还能中年发腮这么严重?

55分钟前
  • ゆゅ
  • 还行

中规中矩的劫机案件,设置在朝韩对峙时期算是一个亮点,但也没有发挥出太多这背后的内容;全靠河正宇一人撑着,剧情进度拖沓、劫机者与主角的交锋也丝毫没有紧张刺激之感,勉强五分

60分钟前
  • Rex
  • 较差

历史背景没有用好,情节略拖沓,可以一看……

1小时前
  • 康斯坦丁
  • 还行

三星半,多的半星给真实。1971看似是重点,实际上在讲1969年那次啊,该死的北傀。“不就是死吗,活着更可怕”,军事独裁下的zz折磨,于是就有了“自己人”劫机越三八线,而生命至上的机师偏偏丢了自己的性命,真是讽刺。南北分治背后的黑手不仅培养了怪胎,还是最大的劫机者。

1小时前
  • hangai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