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喜欢Eason.第一个小高潮发生在清晨,两人出发旅行前一起吃早餐时.等待泡面的那短短三分钟.四目相望,甜蜜而温馨.无须只言片语.此情此景足以.之后的一切动人心魄.虽然最后舍命潜水一幕很是感人但刻在我脑海中的始终只有那一话.最后的清晨的早餐.....
多年前看了一部电影,当时觉得非常不错,这几天就决定重新看一遍,也许是近几年看的电影多了,变得吹毛求疵,现在一看,整体剧情不错,但细节的BUG真不怎么样!
1、王志文在停车场与对方谈判失败,对方来人抢货七八个人有枪,王志文这边两个人没枪,结果对方抢货后疯狂逃窜,王志文抢枪后将对方一一击毙!
2、王志文作为一名杀人如麻的悍匪,在与陈奕迅的对峙中,却开枪接连失误,打死兄弟,打偏陈奕迅!
而秦海璐在看到王志文死后,将车开下海准备淹死周丽琪,却同样打偏陈奕迅,且不补枪!
3、电影回放之前剧情说陈奕迅不会游泳,却能下潜入河底救出周丽琪,然后又莫名其妙的游不上来了!
唉,只能说,一部好电影剧情细节的不可忽略!
因为喜欢周丽淇而找到这部电影,因为还有实力派演员陈奕迅、王志文、秦海璐而有些欣喜。
其实并不特别喜欢中港两地的合作产品,总感觉有些不伦不类,但总不乏一些特别的推荐之作,比如这部。
周丽淇和陈奕迅本是平凡至极的情侣,因为琐事每日争吵,但是在王志文给他们带来的凭空灾难面前,两个人坚定不移的爱情让人感动,多不容易多难得,真正的生死与共相比也许就是这样诠释得。
B.T.W.港片的名字起的比大陆版的好太多。
支持一个
《爱·作战》,04年的香港电影,广电总局觉得这个片名容易有歧义,于是在内地引进的名字叫《枪林恋曲》,名字无所谓,但可以看出内地电影制度的无聊。
一个·把电影分成了两个部分:爱与作战,有的人很钟爱这部电影,但我觉得电影的这两部分衔接上有一种断裂感。
爱的部分为爱情小文艺片,作战的部分完全是枪战片,各自独立来看都是不错的,但合在一起有难成佳章的感觉。
前部分男女以爱的名义相遇、同居,寡淡之后争吵、分手,分了就分了,似乎谁都没失去太多,都不亏欠对方;后半部两人在和悍匪的作战中似乎又找回了当初的爱,甚至献出生命,这难道都是人的本能吗?
爱很难永恒,爱只存在某个时刻,在另一时刻你可以不爱,甚至可以移情别恋,某一时刻你又能拾起当初的爱,忘记现在的爱。
所以主角最后所谓的为爱而死,我也难以感动。
说说主创,当初下载这部电影也是因为它是郑宝瑞的作品,《狗咬狗》是神作级别,虐人的剧情让我看到了陈冠希和李灿森爆发式的演技,于是乎搜导演的其它作品,这部《爱·作战》评价很高,说是被忽视的作品,就四处搜下载。
陈奕迅除了歌以外演戏也是很好的,但是就是不演“高大全”的角色,总让人觉得角色都有点“贱”;周丽淇这部里怎么很丑呢,为什么当初觉得她在《天行者》里很漂亮呢,就和李彩桦、应采儿、陈慧琳一样,当初觉得特别漂亮,现在觉得普通;内地的王志文、秦海璐演悍匪夫妇,都很出彩,但难免水土不服的感觉。
其实,说推荐某部片子,并不一定要他获过什么样的奖,也不一定要创意多么出人意料,甚至不需要导演演员有上佳表现,真正会打动你的片子,可能只因为那一时,那一刻,你觉得那片子里的人好像你。
知道陈奕逊是因为《十年》,还算好听的歌子,从这里知道了他是个不错的歌者。
看这部《枪林恋曲》(比较喜欢这个名字,一个是因为爱.作战太直白的翻译了,虽然点题,但是缺少一些味道,但更是因为这片子的确像是一首歌,一首恋曲,不现实,很艺术,有忧伤,但美丽)也是很偶然的机会,很少看港片的我,随性的看了这样一部,大陆香港,二流演员,一般导演,只有监制还算有些名气的片子。
不过看了就被吸引住了,相对来说,真的没想到陈奕逊能够演出来这样的味道,普通平凡人,深深爱着却不会表达,老实憨厚被朋友欺负,左右维护却又难以两全,但一点点被命运逼入角落,有时候真的好像冥冥中有一双大手,把你玩弄在股掌之间。
无论你怎样拼尽全力去抗争与挣扎,却还是会在时间与空间的种种巧合面前节节败退。
但,我们终有一个办法,即便我们无法改变命运,我们也可以拼死抗争,即便终会失败,我们也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虽然人有时候要懂得放弃,有时候要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但任何人都有一个底线,都会有决不退让的一件事情。
是因为爱,所以作战。
也希望能够有值得自己去作战的爱。
用片子里的结束语来结束:爱若要一生相随,但愿能作战到底。
我在上高三时,偶然的一天中午在电视上看到了这部影片。
那时我正着迷于陈奕迅的专辑“七”,于是好奇的开始看他主演的这部影片。
对于情节,我觉得是很不错的。
两个人处于分手的边缘,然而突发的事件却让两人的心从新聚到一起。
他们一直是相爱的,只是因为时间消磨了激情。
当他们意识到彼此的重要时,却分隔在了生死两边。
当我看到结局时,他拖着中弹的双腿爬到水边,嘶声力竭的喊着她,然后跳下水,寻找她,救出她......最后的他被卡在水下,吐出最后一口搀着血的水,而她依然反复于水面吸气、水下救他,不愿相信他的死亡,我真的是哭的稀里哗啦的。
无辜卷入了一场战争,他是个懦弱怕事的人,从害怕到无畏死亡,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对她的爱。
感情线是这部电影的亮点之一。
当然还包括王志文与秦海璐的感情线。
我想打三星半,没有选项。
很多人说感动哭了,我是真的没接收到。
觉得这部枪战+爱情的组合有点不伦不类。
并不是这种组合不好,但是它的比例不应该是这么分配的,几乎五五分成了,让你看完之后说不清到底看了哪种类型的片子。
就比如一副画,它应该是有个主色调的,看了才会让人舒服,试想一下如果一幅画一半全是蓝色,一半全是黄色,而大色块上面点缀的有红有绿有紫,就是没有这两种主色,结果会是什么样?
是不是感觉视觉很忙,审美有点混乱?
感觉编剧塞了太多的东西分别演绎“枪战”和“爱情”这两件事,但是最后反而哪一个都没有交代清楚。
就枪战而言,最起码它应该是严谨和刺激的,但是这里面的细节简直不忍推敲,或者说用不着花多少心思细想,到处都是bug。
首先绑匪偷了陈奕迅的车,又把它开走了,那为什么还要停在不远处,还躲在后备箱里呢?
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只能说是为了等陈奕迅和警车的到来,前者是为了铺垫后文,后者大概就是体现绑匪的残暴吧。
然后疗伤可以在车上,偏要去陈奕迅的家里,他明明说了家里有人的嘛!
好吧,就当是回去拿药棉神马的吧。
在陈奕迅家里做饭那场戏真是莫名其妙的温馨啊。
王志文打电话交易白粉的镜头显得那么的经验老道,结果到了交易地点才知道原来是乡下来的土鳖,以为只是单纯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可以搞定呢,一点后备手段都没有,硬拼啊?
抢白粉那帮人也是绝,连个枪都不带,就敢放狠话,以为80年代古惑仔街头火拼呢,喂,那可是白粉啊!
这场戏演的简直是太简单粗暴了!
秦海璐的出场让我瞬间想到了《西游记》里妖怪们的把戏,瞬间跳戏啊有没有?
陈奕迅他不是和尚,你确定你这点小把戏真能骗他上当?
那可是生死存亡的时刻,要多伟大的人格才能在那个时刻还去关心一个不相干的人的死活?
既然是有意为之,就不应该存在假设的巧合啊!
在高速公路上那场戏倒是惊心动魄,陈奕迅演技大爆发,可是嫉恶如仇的劫匪居然只是用“你看你闯了多大祸”的眼神看了陈奕迅一眼,就这么算了。
其实我一直都觉得对于绑匪的人格刻画有点自相矛盾,对警察对巡警都残暴至极,对陈奕迅一对小情侣却格外宽容,去陈奕迅家里的时候干嘛要鬼鬼祟祟的,一枪打死周丽淇不才应该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吗?
秦海璐在押运车外面赶走周丽淇,其实是想救她吧,拿了血袋回去的路上还推心置腹了一番,最后居然为了杀她不惜犯险跳车,那你之前还说什么“希望你们能一生一世”的屁话啊?!
再来说说感情线,整部电影的感情线简直比“作战”部分处理的还要粗糙。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安排男女主角在乡下认识,这对于后面的剧情既没有铺垫作用,也没有推动作用,纯粹为了不平凡在抖机灵,无法理解。
电影前十五分钟,摘录了男女主角在都市生活的几个片段,跟朋友们在简陋却热闹的小店吃饭,点餐的细节,短短几分钟既交代了男女主角正被平凡的琐碎搞得心浮气躁,又生动的刻画了身边人的不同性格,在回去的路上因为等不等红灯而发生争吵,因为有了第三个发泄对象而彼此伪装起对对方的愤怒。
这些小细节都处理的非常微妙。
看到这里我以为会看到一个如《十二夜》一般精彩麻辣的爱情文艺故事。
到了旅游当天,吃面关窗的镜头就显得有点过于拖沓,不过为了后面精彩故事的期待,我忍了。
停车场分手是这段感情戏的高潮,建议看粤语版本的,国语版陈奕迅的配音太吵了。
接下来是陈奕迅在出租车上看到两人的情侣通讯手表,开始后悔了,要司机掉头回去。
然后,狗血的劫匪就出场了。
接下来基本上就是两个人各种惦念,各种维护,各种奋不顾身,各种自我牺牲。
这本身就有点矛盾了。
如果你欲意是想歌颂爱情,你前面就不要铺垫那么多的争吵,甚至还分了手。
如果你是想表达爱虽然会争吵,到了关键时刻还是愿意为对方死,这本身就是错误的爱情观,看看,大纲都不对。
所以它表现出来的观点,既前后矛盾,又站不住脚。
因为你仔细想前面那些争吵的根源,已经不仅仅是在“琐碎”这个范畴里了,根本只差一步就点到要害,这两个人从兴趣爱好到生活习惯,再到理想追求都是大不相同的!
旅游出发前甚至感受到了强颜欢笑的影子。
陈奕迅为了跟女朋友去旅游哄她开心,还跟朋友翻了脸,感觉就是在尽最大的努力在挽回。
这十五分钟的细节是很精彩的,但放到整个电影里来看,它却是失败的。
入手点就不对。
根据前面的剧情,接下来应该是陈奕迅回去找周丽淇,俩人和好了,然后陈奕迅说我们去旅行吧,车子回来再找。
然后在旅行的时候又出现一些小矛盾。
终于在欧洲两个人不欢而散。
回来之后经过一番波折,发现原来各自以前都有不对的地方,女的任性,男的敷衍,最后要么安排一个机缘,俩人破镜重圆,要么虽然最后懂了,却也永远的错过了。
这就是纯粹的一部爱情片了。
如果要表达后面的意图,前面就不要安排那么多争吵,至少甜蜜应该多于矛盾的,才够有说服力吧。
一对处在分手边缘的恋人,用什么立场来证明爱情的伟大?
谁的生活每天都那么惊心动魄呢?
爱情终究要归于平淡,一个不能陪你平淡的人,再轰轰烈烈又有什么用?
爱情可以超越年龄,距离,性别,疾病,生死,却往往输给平凡的琐碎。
说白了,能为你死这一点靠肾上腺素就能解释了。
尤其是刚分手的恋人,其相爱程度可达平时的十倍不止。
所以直到最后,这部电影也没有感动到我。
有点为了煽情而煽情,全然不理逻辑性。
真的很可惜,如果能够再多花些时间去精雕细琢,会是个不错的电影,可惜空有一副花架子,没有深究的价值。
一对分手边缘的恋人、一群嗜血的杀手,构成了这部更多描写爱情力量的电影。
其实影片中这对恋人很真实,因为他们像很多人一样,彼此间有很多不和谐的地方,比如兴趣不一样啊、爱好迥异啊,但是又被彼此所吸引。
在面对生死考验的时候,他们做出了超越自身的表现,也许这会让很多人感觉夸张,但是,爱情的力量有时候就是那么强大!
在看书,顺手在pps上点了个片子看。
是冲《爱·作战》这个片名去的,加上片名后面括着Eason和周丽淇的名字,猜这大概是个无聊的爱情片,正好用来当背景声响就书。
倒是没想到这片子的剧本倒是写得很曲折。
现时代编剧的水平跟高空蹦极似的,一旦写得曲折了,不合理的地方也只能求“别像个筛子似的”,能勉强兜住里面那点东西也就行了。
用一对寻常的情侣被日常生活折磨得几乎断绝的关系,跟一对亡命夫妻在没有日常生活的情况下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放在一起,互相作战,是个很新鲜的想法。
男主兀自说“你要我煮饭就煮饭,下水就下水,我不会游泳的”,后来匪头儿一看他下厨的样子就断言“你不会做饭,平时都是你女朋友在照顾你吧”。
一边说着,手势娴熟地把罐头就拿过去,还要加骂一句“没用的东西”再想想刚才在停车场男主角吵架时那副做了多大牺牲的样子,不禁让人发笑——处处迁就,因存了“迁就”的心思,不是心甘情愿的,所以去做饭是做,但潜意识里不肯好好的做,也就是为了避免当下跟女朋友吵架,以后再拿出来当成吵架的资本罢了。
倒不如一个匪头儿。
我特别喜欢男主跟女主在停车场吵架那一段。
见过男女朋友吵架,真的就是这样,相爱的时候都肯迁就的,一旦爱得少点,或者要吵起来就把以前的迁就拿出来翻旧帐,觉得自己委曲了,对方过份,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然后就开始“你既然blahblahblah,为什么臭着一张脸,摆脸色给谁看啊”,最后就是什么你偷看A片,上厕所不关门,你洗澡不收拾头发,鞋子乱丢之类的事情了。
我很怕这种没事用吵架来催心肝打发时间的娱乐方式,曾经一度地想:谈恋爱这种事情实在心脏弱一点都不成。
你看这剧里的男女主角,在危难关头一副恨不能代对方去死的样子,俨然深情,可是过不了几日,又要因为你借钱给朋友没有通知我,你想去欧洲我要去关岛,之类的事情吵起来。
《爱·作战》既是为了爱而作战,而爱情本身,又何尝不是一场兵不厌诈的战争?
匪头儿最后说“你们活得太容易了,不懂得珍惜生命”,把“生命”两个字换成“爱情”,好像更适合本剧的主旨。
跟经不得推敲的本子比,影片的细节处倒很用心,足见导演下了功夫的。
有几场戏影影的有点银河二游的感觉,不过镜头语言上始终差了那么一点,具体说不上来,感觉在表现手法,节奏控制与气氛之把握上似乎抓不住人的心,我看着看着就要走一会儿神。
比如前面15分钟交待男女主角及身边一班朋友的关系与性格自然是必要的,但是一片断一片断地时间上穿插得很厉害,再加上影片一开始没有摆出悬念,就琐碎无聊得让人看不大下去。
为什么不将男女主角的分手戏剪一句在最前面,后直接王志文拿枪指着Eason,然后再将必要的背景一一地用一个片断剪出,既利落又抓着人看下去。
像影片中这样处理,也太实在了。
对这片子也就这点儿了,说有多好,实在也不至于的。
但是网上一查只有几百万的票房,那的确太说不过去了。
Eason的粉比太不给力了。
不过这种“捞过界”的明星也是叫人为难。
刚刚顺手查了一下老王的《恋爱通告》,一看那剧情,就直接的nc无极限,烂片有把握——大概也只剩“究竟能烂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了。
可是你叫我不去看一眼吧,又不甘心。
希望票房好吧,真觉得对不起其他的电影人,希望票房差吧,又觉得老王可怜……相比老王这种的,Eason算是演技很好的了。
虽然不是那种精细可品味的,但胜在真实放得开,相比同剧的女主角周丽淇在跟匪婆秦海璐飙对手戏,接起电话时那两句没有起伏的“不要,不要”,在香港他这一辈儿上那都可以称上“专业”水准了。
可惜他拍的莫名其妙的喜剧倒不见得比这部正剧卖得差了。
后面就是针对王志文去的花痴部分了。
虽然心水王大叔很久了,敢对着好友作大无畏状腆着脸说“他咋整都好看”,但作为一个负责的颜控,要公开开口赞他“帅”,我良心上还是有点为难的。
然而这部片里,王大叔那是实实在在的帅了。
他那副大概七八级台风就能吹跑的身板(母上语)穿着一身黑,套头毛衫还捋起袖子,真是酷得一匹。
我流着口水都看出点田村正和大爷的意思了(当然作为老爷的fan,还是应当补一句老爷要俊俏多了)。
而且这两人演戏方式上也有点类似,王大叔虽不像正和样那么端出面(正和样是坚定的把所有角色都拉到自己这边,绝对不肯屈尊去靠近角色的),但骨子里也不是那种能“融入角色”的随和,一定是在自己身上找到跟角色通的那一点,然后把角色拉过来。
所以看他演的谁谁谁,都是“王志文的某某某”,不可以是别人。
演得像固然是像,却始终是独一份的。
可是“悍匪”这个定位跟王大叔的本性大概去得太远了,王大叔从来没想过刀口舔血是种什么样的生活,没钱没文化是种什么样的心情,他倒也不装,就自自然然地演变成“高智商犯罪分子”了,观众冷不丁一下也就被他的沉着自信给骗过去了。
特别是后来Eason奋起大反扑,王大叔倒下那一句“哎哟”都是带话剧腔的,听得出这个匪头儿是过了普通话甲等考试的(汗!
)。
酷自然是酷,残忍也是残忍,多面也是多面,气场那是一贯的强大,但就tmd不像个悍匪(王大叔那绝对是把“tmd”这三个字念得最有文艺腔,语调最多变,声音最好的一个),饶是这样还不少人夸他演得好来着,王大叔你真牛!
2005年的时候正流行影碟出租,某天意外拿错了自己想要的电影,于是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看了这部枪林恋曲。
那时候的自己完全被煽得一塌糊涂,以为这是一个多么动人的爱情故事,为结局唏嘘不已。
然而时隔5年后,再看这部电影,我仍为这样的结局感到难过。
没有什么比这更残忍,当自己决定对爱的那个人好的时,TA却不再。
无论那个人是自己的爱人还是亲人。
再看的时候,我忽略了那些煽情的小情节,这一次我从电影里获得的讯息不再是爱情故事的本身。
而是爱人之间需要的,彼此尊重相互退让懂得珍惜。
现实残酷,或者两个人可以另辟捷径,避开拥挤。
而不需要和众人挤在一条大陆。
故事的开始,周丽淇抱怨陈奕迅的种种不是。
一个人看色情光碟,陪她潜水时黑面,煮饭故意煮烂饭……而陈奕迅的解释是,你希望我做的我都做了,你还想怎样?
有时候,生活繁重。
不要让那些细碎小事遮掩了爱的本身。
经常会听人抱怨,维系婚姻靠的不是爱,而是相互的忍让。
其实两者并无不同,忍让难道不是基于爱的前提吗?
如果一条路,有些人走着走着不再专注眼前的荆棘,而是看向了两旁的风景,忘记了自己开始的初衷,那么不爱就不爱了罢。
可故事的结尾,陈奕迅对悍匪说,我从未为她做过什么,我为你们做过的比她还多。
周丽淇看着陈奕迅吐出最后一口血迅速下沉时,也终于意识到,她再也无法为那些在意的事生气了。
一起突发的事件,让一对情人分手却又最终明白对方对自己的好。
如果没有这件事,是不是他们仍然像平常一般,各自心怀牢骚,压抑不满?
非要在不可挽回的时候才明白这样的道理,是不是一种讽刺。
王志文的沧桑为他更平添几分陌路英雄的悲剧感。
虽然他是个贼,可他是个有情有义的老大,是个疼爱妻子的老公。
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就像王志文所说:“你们这些人都活的太容易了。
”我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3.5。终于不用费尽心力去找粤语版,讲粤语的就粤语、讲国语的就讲国语咯,多好!其实他亦是爱你,你亦是爱她的,被生活打磨殆尽的爱意在无端卷入一场离奇的贼案中重新被发现被珍视,简直是天真烂漫可爱无邪的郑保瑞。爱是忍耐,爱是包容,爱就在身边。
演技:6剧情:4综合:4.8
很感人,陈奕迅很具爆发力的表演,王志文和秦海璐的患难夫妻表演也很到位,但感觉整部影片明显煽情过度~~
在看到静侬拿血那段之前,几乎想关掉打发了。但原来这部戏越到后面越精彩。编剧导演都拿捏得很适度,剧本虽然写警匪,但是很真实。的确是枪战加爱情的好片。对了,E神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戏~! 爱若是一生相随,便为他付出到底。
从一半看起,在酒店的电视里。因为没有看上半场,所以觉得很惊险。最后的结局悲得很唯美。
从南昌到景德镇的大巴上看的这个电影。我能说其实不难看吗。
氛围感营造得不错 但故事有点狗血 非要上演这种极端事件来表现患难见真情和情比金坚的老套戏码 若不是几个演员演技撑着真心没法看
坐车的时候在车上看的。
看过最扯的片子 没有之一
终于补看了这一部,冲着编剧里司徒锦源的名字。故事讲男主陈医生一天内发生的一场离奇遭遇,裹挟着叙述一段若即若离的感情,这是一部极致分裂的电影,一边是银河风格的绑匪线,各种突然而至的意外和急转直下的命运,一边是强行粘贴进来的一段爱情救赎戏码,女友如果不掺和进来,男主也不会死,命运总是做出最坏的选择,最终走向了一条bad ending,反倒很适合做互动选择剧的改编。
故事又俗又没劲。配乐好听,但太恢弘了,感觉这片子撑不起来。
”爱若能一生相随,但愿能作战到底“,又在电视上看过,后半段很走火
不行 最后的台词和主旨土得来太过搞笑了 eason真是个尽职尽责的医生🧑⚕️
编剧和导演比较弱,演员的演技很强大
如果单纯作为一部类型片来看是没什么意思。影片刚开始就感觉是隐喻中港关系、回归前途,映后谈嘉宾也说到了这一点。97-04年间,香港电影的结局大多都是悲剧收场,显示了当时港人对香港前途的悲观。王志文是很典型的北方佬形象,而陈奕迅就是香港男人的形象,两个女人虽然立场不同,但都能体会对方的苦衷,所以一开始都没有伤害对方。处处都是对zz的隐喻。还有各种台词“这里是香港,不是马来!”、“不管你事啊!”都印证了实际上郑保瑞导演拍的不是一部简单的类型片。97前后香港电影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于拍的可能是爱情片,但背后却隐藏着各种对于中港未来关系的迷茫。嗯,很期待之后去看《悲情城市》,之前是拍的台湾,放在现在看,或许这里也是悲情的一座城市了。
所谓非典型警匪片,但硬伤太多.带着硬伤去表达情感,往往会被人忽略共鸣.编剧是司徒锦源,导演是郑保瑞,其实这部戏中很多细节上的东西都是可以避免的,却没看到你们的用心.
王志文秦海璐乱入
呜呜可怜的eason
秦海璐和王志文是这部电影的最大亮点。有时候香港演员是演不出内地演员身上的那种利落的风格。
电影名字,爱-作战 直接点题,连接了两段故事,结尾那句煽情的话也照应了这个主题。因为爱,敷衍也是因为爱,作战就是因为爱你。只是觉得这部戏枪战戏不像枪战,交易白粉不专业,抢劫银行也没抢到,杀警察只是为了杀警察,逃命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还有莫名其妙的要个护工去不断救人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