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可能含有剧透,请观看电视之后阅读哦。
这次的剧评有两部分,前面部分是剧情简介和剧评,后面请允许我针对女性的家庭和事业的问题唠叨几句,不喜欢看唠叨的可以只看前半部分哦。
谢谢理解哦,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起讨论哈。
<图片1>《业务部长 吉良奈津子》在今夏一众女性主役的剧中可谓独树一帜啦。
问题一提出来就深刻,“女性是否能够兼顾家庭和事业呢?
”第一集一开篇,首先旁白加分好评,带着童话感的“女王”的减轻了本来可能太过沉重压抑的氛围,为整部剧诸如了一抹闪烁亮色。
让整部剧的感觉更加平衡柔和。
休产假三年(先别羡慕啊,剧评之后咱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哈)的女主,曾经的广告女王吉良奈津子重返职场,却被上司(话说这个叔叔自从《半泽直树》之后就不觉得他是好人啊)明升暗贬的调到营业开发部当部长,其实是个烂摊子,目的是逼她离职。
女主顶着家庭和公司的压力,作为一个雷厉风行干练女性自然想做出点成绩证明自己,为了拿下广告合同先找到了曾经欣赏自己广告而来寻求合作,却被自己忽视而得罪的寿司连锁店老板。
强硬不服输的吉良吃了一次闭门羹后终于和以前被她s过的原下属现总监言和,业务部本来懒散的下属也肯出手相助,然而还是没有拿下广告,还成为老板和竞争对手压价的砝码。
另一方面,认为女人应该守护家庭的婆婆对她十分不满,虽然开朗却没有生活能力的丈夫也有些小小的抱怨,可爱的宝宝无人看管请来的保姆又好像有目的不纯。
曾经的“女王”将怎么样应对接来下来自家庭和事业的挑战呢?
不得不说这部剧目前的节奏真的很好,第一集里面对过去的总结流畅简洁明不枯燥(以及有趣的旁边)。
女主对家庭的温柔和在职场上的干练转换自然而真实。
骑着自行车带着可爱宝宝去托儿所,喊着bongbong的妈妈,也是穿着职业套装高跟鞋的部长大人。
特别应该说一下“高跟鞋”这个细节,阔别三年回来的女主在进入大门的时候不经意的扭了一下脚,细微却又明确的展现了女主对于职场的“生疏感”。
虽然失落不能重回热爱的广告部,却迅速的振作精神。
虽然为人妻人母,却仍旧是以前那个有主见的女性,不放弃工作,甚至保留自己的姓氏,这一点值得赞扬。
(等下去查一下,因为一直听说日本结婚改姓是法律规定,虽然改成任何一方都可以,但是实际上基本都是改成男方的姓氏,除了入赘的。
但是另一方面看综艺节目,又提到现在日本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出现“夫妻别姓”的情况。
)女主性格设计的起点不错,很好的衔接了以前趾高气昂的不听人言的总监大人,“被生活磨平棱角的女王”重回职场也没有一下子变得情商爆表亲切温柔。
这一点可能成为女主魅力的减分项,但是却更加真实,也为以后的转变做出了成功的铺垫。
目前女主还是那个高傲的女王,更直接说努力满分,专业强悍,但是情商堪忧。
<图片2>当然,第一集的时候女主对“不低头”这件事做出了解释,在努力的目标前也诚心的拜托了以前的下属,可以说是开篇一来在性格方面的一种发展。
<图片9>被大策划案包围,虽然精力上的确会更少的给予小公司是事实,但是没放在心上也是一个理由。
虽然现实,但是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她难以与成长起来的连锁店老板互信合作。
而且居然对寿司老板没有任何了解,对于过去的策划没有复习研究就前去商谈,才发现自己当年的忽视伤害了对方本来对她给予的期望真的有点过分啦。
<图片3>自省之后第二次行动,虽然感觉老板的确受到了感动,但是一方面长久的伤痕不是那么简单能够抚平,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者也不会以一时的感动来决定那么大型的策划归属。
顺便说一句,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龙平那个广告虽然感动,但是实际上不适合老板吗?
一来,老板失去儿子,而这样被儿子带去吃饭回报父母恩的广告画面更会触痛他的心。
反而是父母带着儿女愉快温馨吃寿司的场景可以让他开心一点。
二来,每个商品定位都不同,不一定格调高得就是好广告啊,又不是拿去获奖。
对于老板这样价廉物美的寿司连锁,就是欢欢喜喜吵吵闹闹干脆明白的洗脑广告最合适啦。
言归正传,女主到目前只有热情,却仍然缺失一颗体贴和理解他人的心(智商爆表情商不足啊)。
感觉正是这一点才是女主在本剧中最可能的成长空间。
龙平的角色外冷内热,气质出众,沉默寡言,偶尔的开口几句或意义深刻或吐槽精辟都让人印象深刻。
<图片4>
<图片6>丈夫的演技还是很不错的,可是泰造叔的脸好出戏哒。
<图片7>还有daigo,夫妻双双把剧上,是在攒奶粉钱对不对呀?
可是daigo的演技真是十年如一日啊。
<图片8>小宝宝超萌超可爱,声音脸蛋儿都可爱。
但是,才和(美女)保姆相处了一天就这样,让人好担心啊。
<图片10>感觉接下来,事业上女主必须做出一定的成绩才能避免部门被撤,一般来说可能需要全员振作,旧同事帮助(龙平),以及进一步的自省,在家庭的危机下,顶住压力千钧一发才能拯救部门。
但是这样有点俗套啊。
至于家庭方面,婆婆的反对,保姆的插足和上位,老公看起来不是个特别有主心骨的人,感觉十有八九会出轨,不知道会不会发展到离婚呢。
但是以日剧编剧抽风一样的不按常理出牌,或者加上现实的原因,更倾向于这样的结局:女主情商上升是肯定的,但是部门还是被撤,丈夫出轨离婚,但是自强不息的女主带着儿子和龙平一起开个工作室,有没有新的爱情不知道,但是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及还有未来。
下面是关于女人家庭与事业的唠叨,请选择性心平气和地阅读哦。
作为单身人士,如果见解有误请友善指正哈,谢谢。
还有就是这只是一个人的观点想法的聊天,不是两性关系研究报告啊,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而已。
女性在全世界也没有绝对和男性平等的地方,绝对的平等也是对女性的不平等。
东亚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但是反正不平等是一定哒。
改姓氏这事儿先不说了,咱们没有哈。
就说说婚姻与工作。
先说一下上面在“三年产假”那里说了不一定是好事儿,为什么?
因为这样会使得女性在社会,尤其是职场更加艰难。
换位思考,一个老板也不喜欢员工休息那么长时间没办法工作还保留职位,回来还得想办法安排是不是?
所以,产假越长,越使得更多企业对女性员工避之不及。
当然,这也算是歧视,可是你怎么证明呢?
公司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说不适合不采用,独独真正的原因不提及。
那么有人说了,男女一起强制休产假会好一点。
一些欧洲国家已经执行了,虽然很有争议。
那么会有用吗?
一定程度上会。
注意,必须是强制的,这里也只谈强制的,要是能选择的话估计绝大多数男性会选择不休,不然回来领导给脸色看或者职位不保怎么办。
女主本身生理的原因,以及哺育婴儿不得不休,那么如果男方不强制,女方必须休,你说男方有多少会主动休?
那么是不是强制产假就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难题,不是。
一方面男女的休假长短差多少,平均吗?
女的三年,男的一个月有什么用?
但是,如果说两性平均时间,又是否能真的合理呢?
收入高低,工作性质都不提,就说照顾孩子和家庭,男女能达到同等的水平吗?
不可否认,也有男性温柔细腻善家事,但是整体呢?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整体上大多数时候就是女人在照顾孩子,做着家务。
女性工作而男性能同样的水平照顾好孩子做好家务吗?
暂且还不说女性心思相对更细腻,和婴儿之间的母子牵挂等等。
中国的确时兴双职工,但是回到家里男女双方同样程度照顾孩子做家事的家庭有多少呢?
有多少不需要把养育孩子的责任转嫁给岳母或者婆婆的呢?
如果想自己养育,夫妻双方的工作怎么办?
孩子太小不能上幼儿园,不放心不愿意请不起保姆的怎么办?
实话实说,夫妻都工作又想自己养育孩子的太难。
难得像是一个无解之题,却又不得不解。
除了一定程度上强制双方产假,制定制度措施保护女性就业之外,我个人感觉最必不可少,还有育儿和家务的“工作化”,也就是说将一直以来视育儿和家务为婚姻无偿义务,慢慢合理程度上向视之为工作转变。
即家庭工作性质要向社会工作靠拢。
家庭主妇或者家庭主夫的地位要被保护(物质上和观念上双方面),一方面就是一旦一方放弃社会工作专职照顾家庭和子女,那么另一方的薪水能不能强制同时发放给双方。
另一方面观念引导和转变也非常重要,不然像是日本这样在薪水上给了保护的情况下,还是地位差别巨大。
所以只有,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正视家庭劳动的价值,另一方面在法律规章制度上加以保护可能才有缓解这一难题的可能性,不只是薪水,还有社保等等方面。
其实,热爱工作的女性大把,想呆在宝宝身边亲自照顾教育的也大把,但是就算是想专心照顾孩子家庭的女性甘愿放弃工作的也很少,暂且不说男性一方的收入是不是足够支撑全家费用,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旦经济不独立,就必须依附于男方,继而各种没地位,没尊严,甚至面临失去婚姻,孩子,正常生活的危险。
如果家庭工作真的可以趋向和社会工作的平等,观念真的开放到男主外女主内和女主外男主内大多数人都能一直同仁,那么大家,无论男女其实都能更加自由的安心的做更好的自己吧。
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复安利以及多次说《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是神剧的真正原因。
除了精彩的剧情演技帅哥美女搞笑吐槽,真正让这个剧上升的是其内涵,是编剧的思考,社会责任感和远见。
是打破传统思维的一种新思路的试探。
当然,无论社会工作者还是家庭工作者,紧随时代脚步,不停地汲取最新的知识,才是最好的对自己的保护。
每次看到社会新闻,看到男女地位的真实情况,“剩女”这样的词大行其道,男人做家务温柔体贴女性做家务理所应当,男人做家务都是帮老婆做的,以及一些落后地区生个女孩送人的,女性不能上桌吃饭之类的。
此时此刻,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歧视女性的,以及很多歧视而不自知的男女老少,真是让人又失望又疲惫。
我一向更多喜欢平权这个词汇,因为它更能准确的表达真正的追求。
不是谁压过谁,而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让各种性格的男女都能更真实自然的生活。
但是,作为既得利益者的男性,又能够有多少肯眺望一下未来,小小的“he for she”一下呢?
反观上述文字都觉得是不是理想化到不切实际。
可是,还是不能放弃吧,就像是一百年前裹着小脚只能被称为“xx氏”的女人们不敢想象今天女性拥有的自由一样,几十年后或者上百年后真的有现今无法想象的平等吧。
祝福看到这篇影评的善良温柔的朋友们都能和真心疼爱体贴自己的可人儿在一起,幸福快乐哦!
很真实啊,不论是女性在职场上受到的歧视还是母亲重返职场面临的艰辛。
女主开局就陷入了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里,身为日剧主人公既没有点嘴炮金手指还拖着一堆每一集坑她一次的下属,即使是在金牌策划高木小天使的加持下,到第七集之前没有一件事是成功的。
有人说女主干啥啥不行闯祸第一名,但是他们可能忽略了女主是跨部门空降部长,之前又是绝不低头的女王属性,总要有成长的时间的,在第七集太刀川道歉时,女主不就发挥了她不同于普通人的优势,反套路了一波,成功逆转了局势吗。
在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女主的主人公特质才逐渐显现,对她不肯服输这一特质的不断强调,才使得最后几集她垂死挣扎,硬闯董事会议这些剧情看上去励志而不算离谱。
可以说,这部剧和现实的差别,就在于现实中的女性并不会有一个在危难时帮助她的高木,她们只有放弃事业回归家庭或是为了事业离开家庭两条路,更甚者,可能就是女主挣扎失败老公出轨成真的结局,即没了事业,又没了家庭。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讨论母亲职场生存的剧,虽然它的主人公不那么强,没有国产大女主见神杀神见鬼杀鬼的逆天能力,但是它的的确确营造了一个十分真实的空间让我来思考女性对事业和家庭的两全是多么艰难,如吉良般打了鸡血工作起来不要命的女性都差点想辞职回归家庭。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想到这里越发觉得,寻找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真是很难,就算两个人是以爱为原因结婚,在对家庭付出的占比上都会生出许多争吵,许多矛盾,更何况两个人没有爱呢。
这个世界对女性的恶意很大,对男性的要求也很苛刻,我想只有各退一步,打破男女之间对于家庭分工观念的刻板印象,才能寻求到一个合理的办法解决这件事。
这个剧6.5分有些低了,个人认为7分应该是有的,还有一分送给菜菜子姐姐
短评写不完,就改成影评发表。
这是一部关于女性结婚生子后回到工作奋斗的故事,以松岛菜菜子40多岁演这部戏刚好适合。
这部戏里编剧对日本现代社会里的传统观念刻画得入木三分,女性结婚后出来工作就要被社会里各种男性歧视,里面女主所遭受的性别偏见、歧视、职场压迫遭遇全都是日本当今社会对职场女性压迫的血淋淋的现状写实。
这部戏里,女主和里面的女性角色遭受来自各方阶层的明里暗里的嘲笑、偏见是编剧对日本社会不偏不倚的客观描绘。
里面台词的功底与人物性格的刻画,都能看得出编剧的用心良苦。
但是,这部戏里所呈现的,不是一个全面拥有现代化思想观念的日本,而是用着现代化科技工作生活但思想却腐朽传统的日本。
这样的日本里,女性依然是男性的附属。
结婚后的女性,不能以工作为中心,不能为自己事业奋斗,而要默默地为家庭付出一切。
如果想要去做自己要做的工作,还得下跪讨好结婚后的男方。
这样男女不平等的社会观念在日本居然是常态。
或许,日本要改变的不是科技化的运用,而是对女性地位的提升,对女性的尊重。
只有改变了整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观念,日本才会真正走入一个现代化社会里。
说白了,这部剧其实就是披着现代化的传统正剧。
女人与男人在工作上最大的差距就来自于女人要生孩子。
本来同样起步朝着目标攀登的一帆风顺的时候,女人因为有了孩子不得不停下脚步。
经过很长时间的修整,再次起步攀登时,身边的人已经换了几波,同时期的同事早已经到达顶峰,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顺便从上向下观赏着正在辛苦攀登的人。
经过了育儿期重新开始工作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还要分散出精力来照顾孩子和家庭。
所以事业中成功的女强人都需要付出的更多。
一不小心就可能失去平衡,生活变成一团乱麻。
但是,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节奏,一不小心变成家庭主妇就是悲剧了。
很欣赏女主对工作的执着,虽然出现很多措手不及的事儿,但是依然很开心。
活出自我,生活才会更精彩!
松岛菜菜子曾经是日剧女神,代表作众多,引领师生恋姐弟恋潮流的话题之作《魔女的条件》,《大和抚子》,《冰之世界》,和丈夫结缘的《Gto》。
前几年的《家政妇三田》收视率更是爆表。
看这部剧时不少评论说菜菜子老了,作为四十几岁两个孩子的妈,她皮肤身材和脸都保养得很好。
剧情一言以蔽之是广告女王休了三年产假(日本福利真好!
),回到公司后被公司常务派去了三个月就要整个裁掉的部门当部长。
重返职场,她事业受挫,家庭矛盾,展现女主角战胜内忧外患,重新为职场接纳的过程。
估计结局是圆满的,主旋律是让日本不愿意结婚生子的职场女性放心,虽然经历坎坷,道路崎岖,最后女性还是能够家庭事业两手抓,所以大家快去结婚生孩子吧,再不生日本要没人了。
女主角吉良重返职场,发现创意部回不去,营业部也就是销售部不好做,不但要三陪,客户有时还要性贿赂。
后院同时起火,老公怨声载道,因为经常要他去接小孩,影响他的接待和娱乐,日本员工下班后喝一杯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总是不去是不行的。
但是老婆一上班就无法按时下班,偶尔还要通宵或在双休日工作,老公没有现成的晚饭吃,还要早早下班回家结束应酬给孩子做晚饭,享受惯了全职太太照顾的老公自然心生不满。
女主角工作不顺九集,最后一集终于拿下大饮料公司三年100亿的广告合约,超额完成指标,常务也迅速翻盘洗白,拯救了公司的合并危机,并保留了营业部没有裁员。
女主想过辞职回家带孩子,但终究放不下工作,公司同事拍了段视频她就泪流满面想回去上班,毕竟上班获得的成就感比带孩子获得的成就感多太多太多了,喜欢自己工作的人真的很难放弃工作一辈子带娃。
女主的老公也看不下去了,鼓励太太去上班,最后接送小孩做晚饭的任务落到婆婆身上。
看完全剧我的结论是:1.女主角向我们再一次证明上班比带娃开心,2.全职工家庭要带娃必须依靠保姆或老人,但是保姆未必靠谱,还是老人比较靠谱。
说实话,剧里的老公和老人都算不错,大多数日本男性是不赞同太太婚后继续工作的,大多数日本老人是不负责带第三代的,而众多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女性不愿意在婚后放弃工作,一辈子做全职主妇,所以迟迟不想结婚生子,造成日本生育率逐年下跌(今年貌似有上升,政府的生育现金激励措施可能有了效果),我的两位日本女友在东京沉迷工作,不想结婚,三十出头,只为找一个支持婚后上班,能分担家务和带娃的老公。
我在中国的朋友们四分之一未婚,事业风生水起,感情生活丰富多彩。
四分之一已婚无孩,同样过得自由而充实。
四分之一已婚有孩,让双方父母照顾孩子,自己忙工作,每天到家七点以后,陪孩子玩一会儿学一会儿,还有四分之一为了自己教育和扶养孩子放弃了高薪的工作。
事业和家庭是否能两全?
我觉得基本不能,因为人的精力和时间只有这些,选择了一些,就要放弃另一些,两者兼顾就是两者都没有做到最好,保持着马马虎虎的平衡罢了。
我自己有孩子也有工作,自己扶养孩子之后我在工作上的付出不可避免地减少,虽然依然认真完成工作,但是钻研的劲头是没有了,因为我要花很多时间钻研幼儿园攻略,幼升小,小升初,确保孩子的教育,还要给孩子做晚饭,保证孩子的健康。
也有人把做饭都交给钟点工,那孩子长大记住的是钟点工的味道,不是妈妈的味道。
更有人把小孩整个交给钟点工,是钟点工的教育水平高还是妈妈的教育水平高?
哪个人和孩子相处对孩子更好?
答案不言自明。
电视剧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吉良请的钟点工看似专业优秀,获得孩子喜爱,其实问题多多,眼看就要把吉良的老公拉进出轨的漩涡。
有人说东亚文化圈把孩子当做妈妈一个人的事,其实不但是东亚,西方如美国法国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相对男女平等做得好一点,女性就业相对平等。
女性赚到更多的钱的话,老公废话就少一些,更愿意帮助些育儿,也可以请钟点工分担些家务。
我在西方国家生活的女同学里,产后继续工作的只有两位女律师,因为她们收入特别高,远超老公,其他不管硕士毕业还是博士毕业都要在家育儿很多年。
所以真的不要相信那些工作孩子都搞定的传说了,传说的主人公一定是管生不管养。
如果真的事事亲力亲为,那她放弃的是自己睡眠和休息的时间,难免英年早逝。
想要同时拥有工作和小孩,老公必须给力,可以帮忙育儿和家务,或者老人给力,可以照顾孩子起居,但是教育是老人无法代替的,还是要孩子父母来。
(由老人主要抚养第三代似乎只有中国有,在日本和美国都是闻所未闻。
)我一直记得cnn一档访谈节目拜访成功的美国事业女性,问她孩子工作双丰收的秘密,她说她做生意有钱,所以请了佣人和家庭教师帮忙,然后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才能处理好工作,教育好孩子。
一般人做不到。
普通人就是像吉良一样挣扎着努力勉强平衡。
生了孩子以后,男人依然像单身一样工作,女性的生活却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做妈妈和职业女性几年下来最大的感受。
白板+框框女人啊一手是事业一手是家庭,天枰如何平衡着实伤透脑筋幸于老公志明婆婆 贤良有情人相助没遇到闸南没魔狱职场与小三最后有个三人合框只苦了那有情人两手一抹空,只有一番情男人哇该怎么办?
太幽默的一部反婚反育电视剧职场女强人女主中暑被村民救了后两人结婚生子?
生了个丑男宝休了三年产假重回职场结果被明升暗贬,下班回家还要给男宝拿蛋糕,老公在家也要等着女主回家做饭给男宝过生日,请保姆被婆婆阴阳不负责,被老公出轨,公司里男上司男部下十个人能凑两百个心眼针对女主,明明是下属也能突发恶疾超雄附体针对女主前几集女主一直碰壁简直让人怀疑编剧是不是有什么虐女癖,一到结尾所有男宝都美美洗白,老公出轨但没做爱,下属想搞事但悔过,老板使绊子但是信赖女主,连婆婆也开始体贴女主帮扶女主,然后咱女主呢?
女主觉得对不起儿子,选择辞职做家庭主妇了。。。
还好最后回归了,不然21世纪还在写封建糟粕的编剧可太糟糕了婚后想去上班还得谢谢老公的体谅,如果这就是日本女人的价值观,那我无话可说始终认为,如果婚姻和工作都是在让渡一部分自我,两者相较之下,也绝对是婚姻让人失去更多,只有劳动生产才是实在的话语权女主和高木cd可以说是全剧为数不多的正常人,松岛菜菜子好漂亮好年轻演得也不错,可惜是这么个💩剧情,剧里的广告公司也和我印象中两模两样。。。
高木cd是什么年下工具人,想起来了用一下逗个乐,没想起来就无事发生(ps老平都这么努力地演奋斗批了看起来还是松弛,第二人格出演辛苦了
吐的昏天黑地的于是这几天在家工作,一边写邮件一边半听半看了这部剧。
Natsuko已经是事业有成了,为什么请个保姆还那么内疚还要先求丈夫同意?
同理的,她理所应当被认为要照顾小孩,接送幼儿园,做饭收拾。
丈夫偶尔做一次就是大发恩典的样子。
这是在证明日本家庭主妇文化的根深蒂固吗?
我以为这个年代已经不这样了。
那是如果natsuko都是这么一个艰难又内疚的状况,或许日本的家庭分工并没有与我想象的先进程度持平。
这么想来,我司的日本员工们全员都是没有孩子的38-45岁女性。
每个人都特别努力工作 - 我曾经以为是大家一定要在工作和孩子之间选一个,因为选了career路线,所以才没有孩子。
但是我问她们的时候她们也没有这么觉得。
但是看完这部剧我觉得还是有这么一个二选一的抉择的,但是我司的日本女性们似乎并没有特别地认为这是个抉择,自然滴就到了40岁,没有再能要孩子的机会。
或许否认这个抉择的存在会让自己好受一些吧。
我司的日本总部产假是一年,很好奇三年是政府规定的还是剧里公司的特殊规定。
公司社长说我们曾经有一个员工,连续怀孕,拿了两年的带薪产假,然后休完了就辞职了。
感觉社长心里很不爽,但是这也是我的计划啊。。。
不过作为纽约部,能休两个月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也没啥担忧的。
看其他的评论说营业部里各种大家相亲相爱看得很无聊,但是我倒是真心觉得这正确反映了日企的文化。
大家真的跟家族一样,掏心掏肺的,没什么私下的时间。
动不动就加班到深夜或者周末,而且每个人都要出席。
“大家”的概念非常强,作为部长更是觉得担负了手下人的信任和人生。
真的把什么事情都看得非常的重,每个人都是如此,我自己稍不注意也就被吸了进去。
在纽约部完全不用那么上心,但是想到日本部的同僚们,在家工作两天都是愧疚得不行(在家工作对日本部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待遇),尽管没人care还是抄送了每天的工作进度给日本组。
将心比心吧。
说到日本和美国的文化差异,我在决定要孩子之前就计划了要住家保姆,能outsource给保姆和housekeeper的事情,我真心觉得没必要做。
natsuko累得那样,回家后叹着气还要收拾丈夫在厨房的一片狼藉。
为什么不请家政呢???
以夫妇两个人的工资,请人来打扫这是no brainer啊???
还有觉得壮太差不多也该独立一点了,动不动就找妈妈,一分钟自己呆着都不行。
可能是头三年被惯的,在这一点上中国美国的小朋友都做得更好一些。
还有关于natsuko不想要婆婆帮忙这件事情,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不用那么内疚。
我真的无法理解国内大家要妈妈婆婆帮忙照顾小孩的都是怎么处理婆媳/妈妈问题的。
我觉得就算挣得不多,所有的paycheck都用来供保姆都是划算的好决定。
小孩子总会长大,失去的那几年的工作经验对长期的个人升值的负面影响远远比几年的paycheck要大得多,这么想就自然滴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因为保姆贵就放弃工作自己养。
整个剧还算励志,涨了很多见识;有几点想法:1、家庭与事业只有女人才需要考虑如何平衡,男人就想当然的搞事业,无需考虑家庭。
吉良是个很好的妈妈,关于孩子的事亲力亲为,工作再忙都不会忘记给儿子准备明天上学需要用到的东西;虽然工作很忙仍然每天接送儿子上学,工作忙不过来会拜托丈夫去接,还要跟丈夫说抱歉,丈夫下班有时间搞社交没时间接孩子,还会各种抱怨(我寻思孩子合着就是女主一个人的呗?
)出轨保姆,虽然没有发生实质关系,但是接受保姆的邀请就已经是出轨了。
保姆就是一个典型的绿茶,“我只是心疼giegie”的梗用在保姆身上很贴切。
(保姆这条线或许只是为了让吉良的危机经历再多一点吧,属于内忧外患,危机四伏)2、在独立自强的女人这里男人所起到的角色是什么?
吉良的办公桌上只有儿子的照片,没有全家福。
为了儿子选择不离婚,甚至差一点就要离职,回归家庭,幸好暗恋者高木用一条感人的宣传片把她重新带回了职场。
为了儿子故意忽视高木对自己的爱慕(我觉得吉良应该是明白高木的暗恋,只是没办法放弃家庭,只能选择忽视)。
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本身就很强大,要照顾好家庭还要处理事务,在这里面好像几乎没有男人的参与。
丧偶式婚姻不得不让我好奇现在的男性在家庭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为什么可以理所当然的享受下班后安逸的生活?
3、本剧最不喜欢的一点就是关键时刻总是高木出手相助,好像再告诉我们女人再独立再强大还是得找个男人依靠。
明明女主也搞过策划,编剧愣是强行降智,非得高木来救火;还有很多都是这样,让我很不理解。
【大法准备换水果,备忘录里好多当初思路没理清楚觉得写不够好没发的东西短评放不下也不想再加工就直接放长评啦。
】记着E9是跳着看了,E10弃了。
当初还给了五星呢后来崩了之后改了评分连状态都不知道怎么改……现在有点想再减一星不过还算了吧……非常非常心痛,觉得大概不会崩以后下一集立马急转直下,各种直男癌,以此为教训以后追剧都长了个心眼……-分割线这剧每回到最后都是大写的FLAG也是服气EP4的case感觉很赞 高木和女主那条线开始渐渐明朗起来 周围人居然都有这个感觉 虽然感觉身边随便一个人都会是坑EP5 “再迷茫再不知所措也绝不动摇” 高木关于白色的那段诠释特别喜欢“我的风格是什么” 虽然看似已经能独当一面但原来早就遇到瓶颈了啊 水族馆里的白衣少年敲美 也还是只有某人才能够化解“你可不要离婚啊” 这潜台词是个路人都听得懂 只有她不会往心上去吧看到了这会儿就特别心疼高木QAQ 要是老公稍微正常点的是个好人的话 他可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啊EP6 “我是来带吉良小姐走的” 啥都不说了从第一回就在等上车到底啥时候啊QAQ
这部剧的编剧一定是傻了……
要不是新装B站小电视还不懂我,也是不会推给我日剧。浴室时隔八百年看了一部日剧,真的无力吐槽,这剧情,这价值观,到底凭着什么勇气制作出来的?恕我对日本的风格太不熟悉,细节也很想吐槽。又想到了几年前在日本旅游,电视里放的音乐现场,两个饭日多年的朋友也不禁感叹:这个我小学时候的风格一模一样。
这部剧看到最后我到底看了些什么??
话题是很好,工作家庭难以两全,但是女主太讨厌,自以为是又能力不足还特别作,保姆这条线有点莫名其妙,高木那条线也不知道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开头比预想的好看,菜菜子女神看不腻!后面保姆小三什么的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龙平上剧,迷妹的夏天♡ 菜菜子实力演技,题材也很棒呢!期待后续~ ~
冲着松田龙平和 DAIGO 去的,却被日本社会风气逼得一集都快看不下去。所以女性在日本真是生存困难,丧偶式育儿看来真是社会主流,而且难道不是老子赚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请个保姆还要经过其他人同意,我简直???虽然社会似乎人人和气,没有激烈的言语争执,然而简直被家庭和公司等级压得喘不过气来,加上女主的情商……也是,让人看不太下去……大概是我现在的生活没有牵挂,经济独立,实在是看不懂为其他人的期望而活的人是如何能够继续咬牙坚持的。而旁边也实在是太大河剧……最初高木启介的人设是我继续看下去的唯一理由,但越看到末尾,越觉得这些人对待感情确实难得的理性,没有无语的过激行为,不失礼,冷静不逃避。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条理,规避了内心的愤怒与隔阂,这是我觉得此片最大的亮点,所以在最后各自都找到了各自更适合的定位。
山下达郎的主题曲很加分。菜菜子演的职场女性性格有缺点,但为工作拼尽全力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让人感动,而且维护下属不推卸责任。老公的角色和那保姆太讨厌了
一集之后,剧情越发开始玄幻。
真的就是每集看菜菜子女神的笑脸治愈。。。剧情本身也是太落俗了。。。
弃
剧本太糟了……到后面几集居然开始靠剪之前的画面来撑时长,角色也会对不同的人讲同样的话,太可怕了!靠松田龙平看完。像柴犬般的大头儿子也很可爱。
挺好看的,写实剧,评分有点低很奇怪。里面好多被批判的梗很多高分日剧都有
龙平和菜菜子,发乎情,止于礼,很好。菜菜子依然是女神。
[2集弃]亏我看完第一集把这部吹上天了,本来我觉得虽然套路感有点重但瑕不掩瑜,但看了第二集这剧情也太老套了吧??如果平时不怎么看日剧的人可以看看没什么问题,如果也看过上上季的[家族的形式]和上季的[宽松世代又如何],这个真的不用看了。
我女神菜菜子一出场那一刻我终于找回了久违的日剧的感觉!就是这个感觉!
这几集让我感觉本季最佳的心都有了,后面几集假的不行,都快看不下去了
当年因为这部入坑的龙平
今夏全是浪费卡司编剧硬圆剧啊,出了一半时在订阅号上看到安利产后女性工作家庭如何权衡,觉得题材很不错就找来看了,最后编剧玩了我们十集什么都没说…
为什么我觉得这么好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