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的吓人之处,要么是视觉、听觉上的极度骇人听闻,尤其是在突如其来的节奏中、烧脑悬疑的故事里给你个冷不防或意想不到的场景和结局;要么就是能将大银幕或小荧屏之外的你,通过如真似实的情节,将观者的你拉入这吓人的故事里,在仿如身临其境般的条件下,让你恐彻心扉,寒毛直竖!
《怪谈》便是这样一个集结了三个吓人故事之精华,却又连贯有秩地将观众持续引入到一场场关乎情与爱的骇人故事当中的恐怖电影。
其虽未主力在烧脑的方面,却在一个接着一个看似联系不大,竟又紧密有序的情感升华中,引领你在同学、闺蜜、挚友、美女以及同事和好友间,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之旅。
这三个故事犹如三段人生经历的传奇,而这三段传奇似乎又是许多人在人生中都或多或少有所遭遇的必经:无论是和即将毕业离校的闺蜜间的争风吃醋、友情碰撞;还是和好友及艺术上共鸣有加的美女邻里间的生命摩擦;亦或是包裹着办公室恋情和友情以及办公室政治的许愿纸之谜。
皆在一个个看似平常却阴森气满溢的无意与蓄谋中,爆发出让人不寒而栗的效果和结局来。
而事实上,推动这三个故事的发生发展与骇人结局的源动力,皆因人类那特有且钟意难抛的情与爱。
因情而爱,因爱生恨,再加上因果宿命的无形之手,更能激发出观众们股股的肾上腺素来。
想必,钟爱恐怖加惊悚以及略带悬疑烧脑类故事的人们,尤其是在能尽显创作者智慧与才气的大银幕之上领略这样的故事,岂止是快事。
更是年轻伴侣们增进接触和了解,互敬互爱的大好机会。
还记得青春浪漫恐怖较为发达的好莱坞,常年都会推出此类型片的佳作。
较早的有诞生了尖叫女王的《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有美色和尖叫齐飞的《恐怖蜡像馆》,更有血肉横飞新派恐怖片及电影人的代表佳作《人皮客栈》,还有经久不衰、质量有保证的《死神来了》系列等等。
而这部同样集合了华语恐怖电影人才与好故事的新作《怪谈》,则在很大程度上网罗了以上诸多同类佳片的精彩元素。
更堪称完美地融入当下人们难舍难离的智能手机作为串起情节,甚至是激发恐怖指数的重要道具。
人们每天甚至时刻再用的微信里的“按下说话”、“摇一摇”、“漂流瓶”和“附近的人”竟成了骇人的黑洞,嗜血的怪物让人毛骨悚然、魂飞魄散。
试问,还在低头玩儿手机的你,当微信里传来横死泳池里闺蜜的喘息、说话与咆哮声,你会作何感受?
通过“摇一摇”而结识,看上去秀色可餐的美女,转身后竟是高举屠刀的虐杀狂魔,你敢跟她回家吗?
“附近的人”里有美女,更有阴森可怖的许愿纸阿婆,你还敢许愿吗?
不鬼评影《怪谈》中国银幕上的恐怖故事集日本作家小泉八云的鬼怪故事集《怪谈》曾被导演小林正树撷取改编为奇幻名片《怪谈》(1964),其诡谲瑰丽名冠一时,并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戛纳金棕榈的提名。
而这部号称由《京城81号》原班人马打造的中国电影《怪谈》,同样采取了由几个小故事连缀成篇的结构,每个故事精雕细琢,声色独异,共同的特点是,用惊悚悬疑的方式,揭示了生活中暗流涌动的恐怖。
为了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一头一尾,包括小故事题目,都往手机及某社交软件上靠,当然故事跟这些关系并不太大,没有它们,一样成立。
第一个故事《附近的人》讲的是几个女大学生间“相爱相杀”的故事,青春的面庞,性感的躯体,掩盖不住彼此之间的龃龉,毕业前,终于来了大爆发,让人不寒而栗。
这段让人恐惧、受伤甚至丢了小命的友谊,简直就是“阳光姐妹淘”的暗黑版。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故事的导演田蒙(《倔强的萝卜》)对气氛的营造绝佳,光影声响的精致处理,以及情节的迅速推进,让人眼前一亮,以至一上来就获得了高潮的感觉。
半个小时的故事内,充分融入了鬼片、密室、推理等元素,可谓自信满满,结尾甚至提供了几种可能的结局,并尽量无缝拼接在一起,虽然还是稍嫌生硬,但已是匠心独具,完成度不低。
这个故事说的是,当今社会,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最丑陋的事,可以发生在最美丽的天之骄子之间。
第二个故事《摇一摇》说的是熟女艺术家和青涩艺术青年的故事,以充满情色意味的偷窥始,结果进入一个近乎疯狂的杀戮循环之中。
一个被爱伤了的女人,成为一个以艺术伤人的女人,而一个被爱征服的男人,成为一个自愿助纣为虐的人。
至于艺术青年,有色心没色胆,有爱意,却无勇气,这样的人注定在艺术上一无所成。
这个故事的影像处理上颇为迷人,有点希区柯克电影的意味,某些色调与造型,又有《人皮客栈》之类美国B级杀戮片的感觉。
这个故事说的是,要想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你得先把自己变成疯子;或者换一个角度,爱可以要人的心,更能要人的命。
第三个故事《漂流瓶》,由《京城81号》导演叶伟民导演,在整个篇幅里最长,明星也最大牌——武媚娘的男人李治廷和香港小美女文咏珊主演。
与上两个故事不同,这个故事发生在香港,说的是商业社会人的贪欲问题:其中的角色,有的人色欲熏心,有的人利欲熏心,有的人各种爱占便宜。
而男女主角特别是男主角,基本是一副害羞大于欲望,善良大过贪心的食草男形象,甚至连送上门的爱情,都没有勇气摘取,因此他得以逃过各种劫难,最后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应有的报偿——得到了爱情。
当然,结尾的地方,鬼婆罗兰的再次出现,让整个故事呈现出一种可能的套层结构,男主女主是否最后真能安然无恙,就看观众的理解和喜好了。
这个故事说的是,不该你的东西,你乱要,很危险,该你的东西,你不要,很傻逼。
整部影片看下来,一个比较振奋的讯息是,编导不再执着于装神弄鬼的吓人,惊悚、悬疑以及神秘的力量,都可以成为惊悚片的要素,与其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如多栽点树苗,等林子大了,不愁没果子摘。
另外,集锦拼盘的好处是,观众看一部电影有看三部的赚到了的感觉,而且就算不喜欢这个故事,不可能三个都不喜欢吧——风险系数大大降低。
(文 胡不鬼)
这是第二次本人去电影院去看恐怖片,实话实说是为了某位明星去看。
这是国产电影,所以当你看完整部的时候不要说不惊悚,不害怕之类的如果你没有被某一故事中的画面吓到我只能说你可以试试晚上去墓园偷吃贡品了。
电影结构在国内恐怖片上的突破还是蛮大的,由手机作为线索过渡串联了三个故事。
具体内容当然要各位看官去自己瞅瞅了,对于手机作为过渡是僵硬还是自然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们对于国产恐怖片最大的期待肯定是突破突破了,可我们最最亲爱的总局是不会允许一个尺度,如果你为了自己喜欢的明星去看当然肯定你愿意买单了,如果你为了刺激的话我不如建议你去在乱葬岗玩野战,或者你是为了感受氛围可以考虑给电影4星。
还有关于故事安排的合理性,总结就是跳跃的矛盾,不知道三个导演是否沟通过竟然幅度这么大。
到底是地域还是空间还是时间你最起码给本人一个提示吧,或许是我太蠢了!
你刚刚揭秘了第一个故事内容是杀手心理还是人性自私,姐妹撕逼到底重点在哪里?
不得不佩服黄明演的被鬼上身,估计又有一批妹子自愧不如了吧。
还有三姐妹那么快的故事发展,我甚至连名字都没有记住,以至于到最后只记得杨洋在病床照顾黄明,还有那个嘴边长痣的女生感慨的几声,这个到底是说明了什么道理啊?
第二个故事警察跟踪着男主角为什么不阻止水泥倒下来弄死了姚一呢,我很好奇警察是不是很想让姚一去死呢?
李治廷的是一场噩梦引发的琼瑶言情唯一的吻戏,很可惜那个贵婆婆的出现了,只是几个镜头这还是鬼片吗?
剧情太过于简单了,是为了突出氛围而忘记之前的铺垫,搞得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人只记住老人几个镜头,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发生这些故事呢?
不得不夸奖一句片方的节俭,效仿笔仙请新演员来节省片酬是想投资到特技上吗?
可惜了特技也是二三线水平。
整个电影就记住了杨洋的长发美腿,李治廷小鲜肉秒变大叔,tvb艺人酱油出场。
使徒行者好歹也是男一的跟班啊,在这个电影里面竟然牺牲这么快!
总之希望以后总局能不能审核松点,让我们能够完全去感受一次正儿八经的大陆惊悚片
这是第二次本人去电影院去看恐怖片,实话实说是为了某位明星去看。
这是国产电影,所以当你看完整部的时候不要说不惊悚,不害怕之类的如果你没有被某一故事中的画面吓到我只能说你可以试试晚上去墓园偷吃贡品了。
电影结构在国内恐怖片上的突破还是蛮大的,由手机作为线索过渡串联了三个故事。
具体内容当然要各位看官去自己瞅瞅了,对于手机作为过渡是僵硬还是自然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们对于国产恐怖片最大的期待肯定是突破突破了,可我们最最亲爱的总局是不会允许一个尺度,如果你为了自己喜欢的明星去看当然肯定你愿意买单了,如果你为了刺激的话我不如建议你去在乱葬岗玩野战,或者你是为了感受氛围可以考虑给电影4星。
还有关于故事安排的合理性,总结就是跳跃的矛盾,不知道三个导演是否沟通过竟然幅度这么大。
到底是地域还是空间还是时间你最起码给本人一个提示吧,或许是我太蠢了!
你刚刚揭秘了第一个故事内容是杀手心理还是人性自私,姐妹撕逼到底重点在哪里?
不得不佩服黄明演的被鬼上身,估计又有一批妹子自愧不如了吧。
还有三姐妹那么快的故事发展,我甚至连名字都没有记住,以至于到最后只记得杨洋在病床照顾黄明,还有那个嘴边长痣的女生感慨的几声,这个到底是说明了什么道理啊?
第二个故事警察跟踪着男主角为什么不阻止水泥倒下来弄死了姚一呢,我很好奇警察是不是很想让姚一去死呢?
李治廷的是一场噩梦引发的琼瑶言情唯一的吻戏,很可惜那个贵婆婆的出现了,只是几个镜头这还是鬼片吗?
剧情太过于简单了,是为了突出氛围而忘记之前的铺垫,搞得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人只记住老人几个镜头,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发生这些故事呢?
不得不夸奖一句片方的节俭,效仿笔仙请新演员来节省片酬是想投资到特技上吗?
可惜了特技也是二三线水平。
整个电影就记住了杨洋的长发美腿,李治廷小鲜肉秒变大叔,tvb艺人酱油出场。
使徒行者好歹也是男一的跟班啊,在这个电影里面竟然牺牲这么快!
总之希望以后总局能不能审核松点,让我们能够完全去感受一次正儿八经的大陆惊悚片
《怪谈》是个拼盘,三段故事,三位导演,三种风格迥异的惊悚。
第一个故事《摇一摇》是个姐妹撕逼的故事,玩的是密室游戏,卖的是女色。
校游泳队的四位美女本形同姐妹,但因身世背景和利益出路各怀鬼胎。
姐妹之一命丧泳池,回魂夜三位姐妹前来祭奠,“四人”的重聚拉开恐怖之夜。
故事人物集中,四位美女外加一个管理员帅哥,空间除了泳池就是女更衣间。
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外加一个死亡悬疑的解扣,就是《摇一摇》的全部。
导演田蒙此前拍过《倔强的萝卜》,这次对这个密室故事显得办法不多,除了意图卖弄四位美女的长腿和隐约酥胸,就只剩下一惊一乍的传统惊悚手段。
以女色为卖点的小惊悚去年有过《女生宿舍》的溃败,连齐逼小短裙最后都不过徒增骂名,这几位颜值平平的小美女更加显得庸俗。
第二个故事《附近的人》是个文艺青年约炮故事,走的偷窥线路,玩的是杀戮游戏。
吕聿来化身的苦逼文艺青年暂住艺术村等人,寂寞难耐的他借着镜头偷窥时偶然发现,手机“附近的人”里那枚女子就住在窗口下方的宅院里,而且还是个功成名就的文艺熟女。
通过接触文艺青年发现,这位迷人的熟女艺术家不仅话语个性,作品风格和创作手段更加诡异。
故事中的偷窥者与被偷窥者都在“狩猎”,而猎人与猎物之间瞬间转化,荷尔蒙的诱惑演绎成杀戮游戏。
这部分故事由咸旭初操刀,影像和叙事颇有点新意,有一定的实验风格,且完成度颇高。
第三个故事《漂流瓶》是关于人性贪欲的寓言,人的欲望被突然具象化时,惊悚也就纷至沓来。
故事发生在功利的香港职场,围绕着李治廷饰演的惊悚片后期剪辑师展开,他周遭的人不是色字当头就是利益熏心。
通过罗兰饰演的诡异婆婆给的六张许愿纸,剪辑师五位朋友的欲望突然变成现实,悲剧也接踵而至。
这部分故事由《人在囧途》导演叶伟民操刀,典型的港人、港地的港式惊悚。
而在惊悚之外,叶伟民还以不乏对功利商业社会的揶揄,故事惊悚与温暖均具,评判与文艺兼顾,并在回环的结构中留下悬念与回味,是三个故事中最好的一段。
《怪谈》之名日本导演小林正树用过,他从小泉云八的古典名作《日本名作》中抽取了《黑发》《雪女》《无耳芳一》和《茶碗》四个荒诞而神秘的小故事进行再创作,影片惊悚而唯美,获得1965年戛纳金棕榈和196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并获得戛纳评审团特别奖。
中国《怪谈》并非日本《怪谈》的山寨,而这种的借用并无不可,因为小泉云八的原著本也取材于中国及日本民间传说,是中国的志怪小说的延伸。
《怪谈》涉猎的三个故事均锁定当下,且与微信的三种功能有关,这种主题性使得影片类如系列微电影《微博有鬼》的大电影合集。
【2015年1月25日《京华时报》】
对于谈鬼说怪的事中国人历来极有兴趣。
且不说《搜神记》《镜花缘》就说清中期一部《聊斋志异》就不知道吓坏了多少人。
一生只出过一次远门下了一次江南的蒲松龄没有像徐霞客那样踏足千里游遍神州,却终身在一间破旧的书斋中构建了他的鬼怪天涯。
上起仙界九重天,下到十八层地狱阎罗殿,写有蛇怪、花妖、树仙、鸟灵,鹦鹉、柳树、乌鸦、岩壁都入了话,还兼写市井民情,偷天献祭的炎凉,以至于自成书后上百年至今都影响深远永不覆灭。
究其原因,都和《聊斋》中的聊字分不开。
聊就是谈,有闲谈就有闲话,有闲话就有流传。
因而,一个好故事想要被更多人喜欢最重要的还是要把动作做在“谈”字上。
《怪谈》就是一部以都市奇谈为卖点制作的惊悚片。
这里面“谈”的自然是和都市人生活紧密结合的元素,偏偏这个谈前面还加了一个怪字,有意要把诡异迷乱的定义先提出来,让每个看电影的观众都预先期待,也算是定位精准。
既然是怪谈,都市乱象人生百态,怪字就要做得足够怪足够新颖,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怪谈》做到了。
第一个故事,女泳池离奇死亡事件,将视点放在了大学校园。
四个妙龄女生,一人离奇身亡。
友情、爱情、妒忌、阴谋,凡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校园关系都巧妙融入在这个十几分钟的短片里。
灵异事件发生定在“头七”,人人都有杀人嫌疑,死者又死不瞑目借尸还魂,连环追杀,让人在惊悚之余不由得为当下学生的复杂关系多了份担心。
看片过程着实被几场戏吓住了,也让它成为了三个故事中惊悚程度最高的一个。
第二个故事,女雕塑家神秘画像事件。
导演手法纯熟,运用偷窥、监视器、荒废工厂等惊悚片常用元素将一个女雕塑家的神秘和诡异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漂亮女人历来是人们的谈资,漂亮的艺术女则是谈资中的猛料。
编导有意设置了雕塑作品展览这场戏,虽现实氛围浓厚,颇像我们某年某月某日看过的当代艺术展,但是青天白日下,暗藏的阴谋和浮动的惊悚还是能让人隐隐不安。
最后男主角发现了雕塑家的秘密才真相大白。
最近几年,大都市多兴建艺术区,对于“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家生活的猎奇和他们工作室的探秘让这个短片成为了三个中最具都市气质的一个,虽然结尾难免落入俗套,但惊悚内核的新颖还是具有一定开拓意义。
第三个漂流瓶的故事相对于前两个来讲完全是港产鬼片气质。
经常看鬼片的朋友都知道,泰国鬼片拍宗教,欧美鬼片拍人性,港产鬼片则多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
所以,几乎毫无悬念的,鬼婆罗兰又带着她万年不变的鬼脸出现了。
当然为了与时俱进,男主用了当红小生李治廷,英俊的脸会让人以为自己在观看爱情片,但是总体诡异的氛围和多人许愿后离奇身亡的桥段还是极具有港片气质的,不禁让人联想起叶伟民导演九十年代曾拍摄过的《怪谈协会》。
印象中香港似乎一直是一个能够把鬼故事拍得像真事的地方。
港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宗教神鬼的迷信都为鬼片提供了真实滋生的土壤,也就难怪香港在短短二三十年里拍摄了不少叫好叫座的惊悚片了。
因而,第三个故事在这一点上沾了光,鬼魅的氛围极具代入感,加上有意营造的小太妹、女职员、剪辑师和饭店老板等多次聚会的场景,将“谈”的氛围营造出市井流传的意味,也得以成为三部短片的收尾之作。
《怪谈》的三段式结构虽然在鬼片中不算新尝试,但是结合当下结合流行的现代聊斋本身就非常讨巧,再加上又在岁末年关的档期内上映,也算是给喜爱惊悚片的观众提供了不错的观影选择。
只是,如果本片上映情况不错,不知道片方会不会每年根据当年流行短平快地制作《怪谈》第二部,说不定还会成为国产惊悚片新系列。
文 / 赤叶青枫1964年,日本名导小林正树凭借《怪谈》一片,一举荣获1965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66年每日电影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摄影等多项大奖,亦令“怪谈”二字一时间俨然成了日本恐怖惊悚类型片的代名词。
如今,一部名为《怪谈》的电影在内地上映,走的自然是恐怖惊悚路线,但属性却是纯正的国产片。
这部《怪谈》由叶伟民、田蒙、咸旭初三位导演联合执导,一人负责一个短片故事。
而三个故事虽然分别以微信三大热门功能作为标题,很是吸引时下年轻人的眼球,剧情前后也虽略有联系,但总体来说,却独立成篇。
而且三个故事风格迥异,分别直指人性中的私欲、情欲和贪欲。
对比着看下来,别有一番味道在心头。
《附近的人》:三人成凶,私欲如狂第一个故事名为《附近的人》。
三个故事里,属其最青春性感、香艳撩人。
虽然没有过于挑战尺度,但泳装少女、制服诱惑、洗澡沐浴等人或场景还是为影片增“色”不少。
至于剧情,则是由一个身为游泳健将的年轻女孩突然在泳池中溺水暴毙的事件为引,牵扯出四个闺蜜之间相亲相杀的暗黑真相。
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泳池浮尸、头七、鬼上身、厉鬼复仇、凶手赶尽杀绝……诸多恐怖惊悚片常见元素密集爆出,颇有“先声夺人”之效。
故而明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片中不可能出现真的鬼魂,但如此的连环设计还是令人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而最令人心寒的,是三人成凶的动机,竟皆是出自一己之私欲!
人性不堪如此,友情薄弱如斯,让那张四人当年亲密合影的照片看起来愈发像个笑话。
《摇一摇》:情欲暗涌,虐杀惊魂寂寞闷骚的文艺男青年成天偷窥住在对面的美女雕塑家的一举一动,日子久了,便爱上了她。
只是可惜,一直无缘与之相识。
直到有一天,他通过微信的“摇一摇”终于有机会和心中的女神共进晚餐,本以为是一段艳遇的开始,谁知道他就此滑进了恐怖的深渊……三个故事里,第二个故事《摇一摇》的悬念感稍差,看到一半时,想必有些人已经能隐约猜到结局,但是论视觉效果,它却是尺度最大的一个。
影片前半段压抑情欲,暗涌如潮,后半段奇峰突起,虐杀惊魂!
断肢、刑具、鲜血,杀人狂……全片颇有欧美CULT片的范儿,虽然大多场景只是惊鸿一瞥,但足以彰显其重口味之感,能够过审,着实不易。
《漂流瓶》:人心浮躁,贪欲皆孽《漂流瓶》请来了《京城81号》的导演叶伟民执导,主演则是凭借目前热播的《武媚娘传奇》中唐高宗李治一角而备注瞩目的李治廷和香港嫩模出身的文咏珊。
故而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其台前幕后的阵容无疑是三个故事里最强的一个,其故事结构也是最为精致严谨的一个。
先是通过戏中戏的方式与《摇一摇》巧妙衔接,接着又以梦境的方式剑走偏锋,在尺度允许的范围内探讨人性,再加上故事发生地点是在香港,故而很有几分港式鬼片的味道。
它通过讲述一个年轻的电影后期剪辑师如《死神来了》般的离奇遭遇,展现了商业社会人心浮躁、贪欲皆孽的一面:有人好色,有人贪财,有人总是希望不劳而获……而这些人通通没有好下场!
另外,港产惊悚片的招牌式人物“龙婆”罗兰的加盟如同彩蛋一般令人惊喜,虽然她戏份不是很多,但一颦一笑,都韵味十足,令此片的阴森鬼气倍增!
《怪谈》:李治廷与龙婆搭档出大戏中岛电影《怪谈》起用了近年来国际电影市场非常流行的电影制作模式:组合式。
它是用三部精短的电影故事组成的一部近2个小时的电影,虽然看起来三个电影故事完全不搭界,但是,其整体构造还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甚至与我们当下每一位观众的成长与生存、交往类似。
看《怪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甚至可以把该电影称为:微信时代的电影“三部曲”。
在丰富的信息沟通时代,对于人与人之间的陌生的“不陌生”,已经不是问题,我们随时可以通过微信功能来完成从陌生到相识再到朋友的瞬息过渡,而这些充满不确定的虚拟空间因素,也让电影充满了玄机,再加上惊悚、诡异、穿越、先知的协调与融合,大大加强了电影的丰富性,同时也给观众赢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实际上,这个时代的虚拟成分,已经完全吞噬了我们的安全意识,而这些充满古怪离奇的故事,被电影中的人物的欲望无限的放大,这或许就是我们当今生活时代的社会缩影。
而电影所表达的就是在这样环境中成长与生存的中国年轻人的故事,它的现场感也让所有的观众感受到或者联想到自己在身处的环境中,所面临的危险,也是这般的“一步之遥”。
电影剧情分别从微信的“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三种当下人极其热衷的交往方式展开。
特别是在第三段落的李治廷与“龙婆”的戏份,更有看点。
它不单单因为电影故事的奇特吸引观众,更是演员演的好,而李治廷与“龙婆”的搭戏,看出他们不同的电影艺术经验与深厚的表演功底,而“龙婆”的表情与动作会让我历历在目,看长时间里都无法忘怀。
作为本色演员,李治廷凭他朴素的演艺,博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这在2013年电影《一夜惊喜》中扮演张童宇就有所体现,因此,他仅凭在《一夜惊喜》中饰演痴情暖男张童宇的优秀表演而一举拿下“第14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受瞩目表现’奖,演技实力受到充分肯定。
而2014年主演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的男一号李治和电影《怪谈》中出色的表演而成为电影电视两栖中的焦点人物。
李治廷在电影《怪谈》“三部曲”中是最后一部倾力出场的。
这一段的电影故事是从一位年轻的电影剪辑师的梦开始,而他的梦境与它经常剪辑惊悚电影有关。
不过这种梦境并不是要按照我们的想象路径完成,它的“悄悄”转化,却让电影从惊悚拐入了“未来”,这是我们观众没有想到的。
实际上是电影进入了未来的梦境,李治廷知道了他将亲历的未来所要发生的一切,而这一切正是李治廷拿了龙婆给他的六张许愿纸后而发生的。
但是,不管怎样,通过一种梦境进入自己的未来,这样与将要发生的“未来”完全的一致性,甚至通过他的”先知“来改变“先知”的路径,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也是一件“乐此不彼”的事,而电影从悲剧到喜剧的过程,也是那么的自然与特立独行,因此,电影被观众喜欢阅读的系数更高了。
电影从这些极富生活气息的细节入手,从中发掘出诡异惊悚的故事的同时,运用更丰富的因素,使电影的阅目感更加强大,我想,这正是电影导演与演员们辛苦付出后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电影《怪谈》犹如当代的“聊斋”,“怪”中不怪,而生命与生存的隐喻却相当的,足见导演的价值观与艺术观的高屋建瓴。
电影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没有了踏踏实实的生命与生活元素,再“好”的艺术也没有观众喜欢,也自然没有了市场,只有扎根在生活土壤里的艺术,才是真正获得广泛支持的艺术,电影也是如此。
不经意间,在拐弯的街角出现了一位女孩。
这是我在打开电视看到最最独特的偶像—杨洋,仿佛恍惚之间迷上了她。
11年,我和许多人一样经历着奋笔疾书的时候为了理想埋头苦干,跟大多数人一样,励志给自己的青春不留下遗憾,闯下属于这个年纪的一片天地。
那年我初二。
也是从我们的初二开始,便在这个人身上刻下了太多不可磨灭的记忆。
关于友情,关于梦想。
那时候,我守着自以为是的圈子,背离一大堆世俗的界限与规定,以为在特立独行地走着那些所谓庸俗的人们不敢走,甚至不敢想的路。
我甚至以为那是成功。
现在回想起来,也无所谓幼不幼稚,甚至会有所怀念。
那才是那个年纪最应该有的生活状态吧。
如今,我在这个点上,我回首过往,尽是唏嘘。
四年来,我在这个人身上,望着她的梦想,数着花开花败,听着四季轮回。
时光留在我身上的,满是尘埃。
以前被我拒绝的烟圈,也在我指尖点燃。
你们当时说我矫情,我觉得只是还没到时候吧,这不,最终,仍是没能避免。
说到矫情,我还不得不说说你们这些说我们只会追星的三观不正的年轻人,我们喜欢上了她愿意为她守护一场关于未来的博弈,我不是无法自己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只是佳人一枚怎堪看她受尽苦楚,她是登上了一个闪光的舞台,别人都是以为她未来星途坦荡,却不知道她在背后的默默忍受才换来几部电影和一张ep,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她不觉生活不公?
如今坐在网络的一端,却只能看着微博里那她寥寥几篇,然后独自一人,默默感伤。
曾经你们以为不懂礼仪的我,拽酷的混迹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察言观色,将所有私人的喜好与态度,裹挟进心底深不可测的漩涡中,带着虚伪的面具与他人附和。
曾经不可一世,满不在乎的我们,也终究一天,在现实面前跪地求饶,为了生计,疲于奔波。
这是四年来我最大的感受。
偶尔会在某个光影交错的瞬间,想起那些单纯的过往,温暖得伤感着。
只是不知道你们是否和我一样,在回想起那段日子的时候,总有一股暖流,在心里拂过,游遍全身,带着淡淡的温馨。
只因我们互相挖苦,反目成仇,又能和好如初。
生活啊,总是强迫着人们做些不愿意做的事。
记得她淘汰那场,我有好几个瞬间,缓不过神来。
原因是回忆一次觉得愈发残忍一次,四年了总会少掉那些当年陪伴她的人。
然后一起疯狂的人越来越少,直至剩下我一个人。
直至剩下我一个人,留在这座不堪回首的当年。
我问过你们,会后悔吗?
你们总是会豁达地笑着,说着一定会经常再见的谎言。
其实我知道,后悔也要去做啊。
其实我知道,你们怎么可能忘记,我们为了那位坚持的女孩,毅然站在人口攒动的路口,像等待审判的罪犯,努力地申辩。
努力着,为我们的偶像梦想申辩。
尽管经常会有异样的眼光,刻薄的嘲讽;尽管我们有时会像乞丐般的被施舍;尽管我们经常不被理睬。
但是哪怕只有一声友好的掌声,一句鼓励的话语,我们便会欣喜地整夜亢奋。
其实我知道,你们怎么可能忘记,我们为了坚持了那么久的喜欢,多少次因为在别人的几句无心之害便恨不得灭了全家,巡演的喉咙,终极pk的坚持。
我们到底依旧乐此不疲的是什么。
只是生活,催促着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考虑。
当一座城市,再也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又何苦为难自己。
其实我都知道。
后悔也要别去。
送给坚持过的洋葱,在《怪谈》上映前最后的心声 无关影片
半夜11点多去电影院,相当于包场看的恐怖片。
不好看,讲了3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大学四年同窗的一个女生在游泳池里被她的一个舍友不小心杀掉了,然后一位爱慕她的男生和她的舍友合计用闹鬼的剧情抓住那个杀死她的舍友。
第二个故事:一个女雕像艺术家在荒郊野外买下一个废弃工厂,在工厂里折磨杀人来进行艺术创作。
第三个故事:带有死神来了的味道。
男主得到一个婆婆的6张许愿纸,他和朋友在上面写上了自己的愿望,没想到都一一实现了,但在愿望实现之后却都死掉了。
男主的愿望是和女主拍拖,当他知道要发生什么那时候,再犹豫要不要拒绝女主。
第三段《漂流瓶》有点意思,港式鬼片情怀
奔着文咏珊来的,很好看诶
不错,不过音效有点……
三部短片,串起剧中人的多舛命运。惊悚之余,不乏港式旧电影的温情
绝对不是那种卖弄假鬼怪的低级恐怖片,是一部集犯罪、血腥、变态、梦境等元素的纯正惊悚片,聚焦都市年轻人的内心欲望,虽然有很多瑕疵,但是是一次值得鼓励的尝试,不论是尺度还是故事完成度都甩了国内同类型影片好几条街。
第一个靠尖叫吓唬人,零分。第二个靠黑夜吓唬人,零分,第三个靠李治廷,两星
虽说是手机 但更像是微信功能介绍
还可以,已经算是大陆非常不错的恐怖片了!
下日本版的下错了,抖音上的剧情都比这有意思
第一个故事中女主那样对待朋友的态度真的可以说善良吗?第二个男主的猪脚光环太晃眼。第三个感觉眼前一亮啊,男女主的颜值真心不错🌷
恐怖片
选角很好,都是帅哥美女,情节不白痴,不是突然智商上线然后开始反击,而且快速做出反应,电影里的尔虞我诈,阴暗面也很有意思,非常不错的片子,分数这么低太不公平了!!!
8分给小文的颜值
故事值两星,文咏珊惊艳加一星,老外的审美有问题吧,朱珠能算美女,cao.
最后一部的规格就是比前两部高了一个level,内地跟香港导演的专业度上还是有差距啊。
故弄玄虚却又恐怖不起来,剧情不够曲折和深度,毫无张力
真是算给国语恐怖片观众洗了洗眼睛。类似于泰国恐怖片的段落式各不相关的故事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好看程度程递增趋势。真心值得从头到尾完整看完。第二个故事算是恐怖故事里的经典小段子,看着真人版还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不错不错,要是再出2就好了。
有缝衔接
国产剧,都是看到心塞,也不恐惧
不知所谓,不过泳衣内衣都挺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