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综合了一切烂片导演的噱头,符合了盲目崇拜的心态。
一上来,主角很忙,站在墙角按着电话键盘,随着敲门声(注意,此时不知道电话是通了还没通,人不管了),穿过办公室开门拿了一个女秘书送进来的文件。
镜头一晃,哥们原来还正在和BOSS下象棋。
my god,法国老板真是平易近人啊。
拿到女秘书文件,挨个读给老板听,周三见谁,周四G20峰会,周五见个国务卿……,我不仅想,哥们莫非是每周通知老板,你今天去见个谁谁谁,明天给我去开个会?
but,注意啦,but,老板说,没见我们有更重要的事吗?
想想也对,这么NB的下属,不得有个更NB的老板啊。
哥们回家接到老板电话,让他去装个窃听器,哥们说,小菜,但我得有东西啊。
老板说:“hold on,左口袋里呢”。
哎呀,真TMD的悬疑啊,对自己人都搞得这么魔幻,就不怕这哥们把衣服一脱,重要器件没了还是坏了,看来作风严谨是特工的必备。
“今天拯救世界了吗?” 老婆见面的第一句话。
想想中国的特工活得真孙子,干了大事还得偷偷摸摸,就怕别人知道。
但是,别说外国特工没操守,丫说了:“你知道我不能说太多”。
这种YY状态,恐怕能壮阳!
还没想完,人果然衣服一脱,go straight to dessert了。
ML归ML,工作也得干。
早上见着老板,先把日程表给出去。
“重点做了标注,其他都是普通事项。
”,老板说,“well done”。
莫非哥们今天第一天上班?
这种约定俗成的工作,还需要给老板解释?
要是每天给我同样来一段,我直接告诉him:“gun”。
来段作文模板:according to what discussed above,暂且不管口香糖的粘性太差以至要用订书机来钉窃听器不顾内部电子元件;申请A4的特工分不清血液和番茄酱;看见戒指的表情就像骂了句“你大爷”…… anyway,我关掉了它。
原谅我,如果不是这么拧巴的情节,我不会这么拼音、中英文夹杂,虽然我平日最讨厌这样。
“老约翰还是一如既往的夸张表演,痞子味十足,但也有一丝单纯可爱嗜好起司堡!这位大叔粗俗调侃的语气,加上风趣的台词,太过瘾了,不过后段让大叔飞檐走壁还玩飞跃,真是难为他一把年纪又一身重肉了不过大叔一枪毙掉的那个妮可倒是很有风味,五官真漂亮嘎嘎”——MTime网友评论
把艾菲尔铁塔当成手枪放在手里,宣告了这部电影确实是爆米花式的轻松类型片。
事实上娱乐元素也够齐全的了,有毒品,有妓女,有枪战,有追逐,有飚车,毒贩,恐怖分子,以及美丽的法国风光,一个都不能少。
名字还是用巴黎谍影吧,千万别带一个爱字。
爱在这里,只是配角到不能配角的点缀而已。
哪天你无聊了,又不想来个思考,或者得出个深刻结论了,就看看这部电影,不会让你失望的。
对了,电影开头的音乐很好听,一个女声的浅吟低唱,并且是巧妙地用收音机换台的方式呈现,一个小小的巧思。
我好羡慕他的女朋友啊!
首先,作为一个心里已经有了别人的女朋友,他的女友能表现得那么全心全意,我只能用一个词来赞叹--专业!
想当年,X人一分心,就被对方发现了,对方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揭穿吧,又没有什么证据,最后她肯定会做泼妇状,到时候就说不清了,不揭穿吧.....恩,这还真没这涵养的,可是你看看人家的女朋友,直到拔枪射向他之前的几秒钟,这哥们还沉浸在美好的爱情中,那句话说得好,真爱其实就是说了一辈子的谎话,如果真爱有纯度,这哥们的真爱真的是99纯的了。
其次,职业!
你想想,一帮男人在前一起攀比自己的女朋友,从港台二线明星到,业余模特,小空姐,抑或高中组的萝莉,最后,一个人在角落里说,我女朋友是个人弹!
多他妈的有震撼力啊!
你想想,不管是明星,model还是空姐,因为需求大,供给多,已经都是产业了,您只要诚心泡,这不是什么难事儿,从怎么偶遇到最后如何打扫战场,要教程又教程,出点钱还有专业的服务公司。
但是,人弹!
我靠, 您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听见过的士司机这么介绍么:大哥新来的人体炸弹,明天就要出发了,今天最后一晚上,你得着?
泡前边那些俗妞,可以用散尽还复来的千金,或者怎么也用不完的感情,但是,泡人弹,您的小命就一条,这可不是电子游戏,输个秘籍您就不死了。
第三,快感!
无数被EX伤的死去活来的恋人套用郭德纲的那句话没有法律管着我早打死你了,无奈之下只好借酒焦愁,同时为了让悲剧更悲剧,大多数人还会酒后一身落魄样的碰见光鲜亮丽的Ex和他的新欢,但是,我们的秘书哥没有让悲剧发生,先是好兄弟扛着大炮帮他把奸夫办了,然后自己在亲手射穿Ex的脑袋,同时,更重要的,还开启了自己职业的新方向,试问大家,这种服务专业,职业高尚,舍身取义甘做铺路石的前女友上哪里去找?
你们谁要是知道哪有告我一下,5毛钱一个我先来100块钱的。。。。。。
这是约翰-特拉沃塔的最新电影。
在这部新片中,约翰-特拉沃塔已不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走路犹如跳舞般优雅,跳舞犹如走路般自然的销魂男。
继《地铁惊魂》之后,约翰-特拉沃塔再度成为“恶魔男”。
约翰-特拉沃塔的这种外表转型并没有给他带来演绎生涯的第三春。
因为他这种风格的演员在这个年龄段再度大闹好莱坞的机率几乎为零。
但跟《地铁惊魂》中的那个恶魔扮相下的真恶魔Ryder相比,《巴黎谍影》中的FBI探员Wax可以说是一个恶魔扮相下的天使了。
与恶魔老棍儿配戏的是英俊小生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他在电影中饰演一个普通话说的有点蹩脚,但还是能让我们听的懂(至少,比《热带惊雷》中的小罗伯特-唐尼强太多了。
)的大使助理Reece。
这是一部R级的动作片,因此观众最在乎的还是动作戏。
对于一部B级动作片来说,52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确实堪称华丽。
半个亿的预算不仅使《巴黎谍影》请来了虽然严重过气,但瘦死的骆驼依然比马大的约翰-特拉沃塔。
也使《巴黎谍影》的爆破戏和飙车戏显得有板有眼,毫不含糊。
而曾经执导过《暴力街区13》和《飓风营救的》等动作片的导演Pierre Morel也是一个将简单粗暴视为美主儿。
因此,这部电影的动作场景总体来说还算说得过去。
如果说约翰-特拉沃塔十几年前主演的电影《变脸》中的枪战戏追求优雅、华丽以及墨迹的话,那么《巴黎谍影》中的枪战戏追求的则是凶狠、血腥和痛快。
属于吴宇森的枪战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恐怖分子Caroline是安插在大使助理乔纳森-莱斯-梅耶斯身边的毒蝎美女。
很明显,她跟乔纳森-莱斯-梅耶斯是真心相爱的。
但Caroline还会将毒蝎气质进行到底,这一点你可以放宽心。
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动作片,而不是一部言情片。
第二,女恐怖分子为了爱情放弃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这违背当下反恐高于一切的主流与这部电影的主题。
第三,如果Caroline真的弃暗投明,那还能显示出两位主角的骁勇善战吗?
青年男性是这部电影的主要观众群。
这群人喜欢什么?
他们喜欢暴力、美女、以及汽车。
在这部电影中出现的香车并不少,但最显眼的约翰-特拉沃塔在手持火箭筒追逐恐怖分子时乘坐的那辆银白色奥迪。
这不是奥迪汽车第一次赞助欧罗巴电影公司的动作片。
但与在《玩命快递》中充当头号主角的奥迪车相比,这部电影中的银白色奥迪S8给人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至少给我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文/金一
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突然无意中看到了这部影片的英文名字“From Paris with love",这部影片的中文名字叫”巴黎谍影”,觉得中文和英文很不搭,一个看起来像浪漫爱情片,一个听起来明显是谍战枪战片。。。
中文名估计是大家看了影片的内容后觉得,实在是和电影内容不符,才改的吧把巴黎和爱联系在一起,用脚趾头也能联想到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可是,这分明就是一部喜剧加动作片,我都分不清男主角到底是瑞斯还是瓦克斯如果主角是瑞斯,那明显的,瓦克斯这家伙果断的喧宾夺主了这哥们太酷了那块头,那光光的脑袋,还有那张脸,长得真像中国一明星徐锦江太像了一出场,太流氓了,满口的脏话,而且很嚣张·然后,简直帅呆了酷毙了,那一路下来,这哥们,男人!!!
太男人了!!!
还有瑞斯,这哥们也太搞了,抱着一花瓶演了半部电影,长得也挺喜剧的,尤其是那两撇八字胡,我真有种想给他剃光的冲动!
还有他和卡罗琳的爱情,恩,这小伙子是个重情义的家伙,我想,所谓from paris with love应该就是他和卡罗琳的那段爱情吧。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她俩真是一对,卡罗琳应该是真的很爱他,他也是还有里面杀人的场景。。。
见一个杀一个,杀人就像杀蚂蚁一样,我实在是扛不住了比喝水还痛快顺便夸一下里面奥迪的司机,恩,车开得不错!
《巴黎谍影》。
6分。
吕克·贝松编剧,皮埃尔·莫瑞尔导演,约翰·特拉沃尔塔、乔纳森·莱斯·梅耶斯主演作品。
56岁的约翰·塔拉沃尔塔挺着肥胖之躯还能在片中上蹿下跳大显身手,这件事本身是令我震撼的,毕竟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在吴宇森导演的《变脸》中的迷人胖纸了。
这个故事其实不错,毕竟有吕克·贝松操刀,它的曲折程度还是在的。
约翰饰演的华斯和乔纳森饰演的瑞斯被临时组成搭档,去调查一宗白粉交易案。
瑞斯只是在大使馆工作,并无特工经验,而华斯则极其粗暴,从不按常理出牌。
华斯带着一脸懵逼的瑞斯一路从华人区杀到巴基斯坦区再杀到黑人区,势如破竹,干脆利落。
但没想到真正的危险其实在瑞斯的身边,他的女友才是真正的恐怖分子,而目标直指会议首脑。
这个片子整体质量没有拉上去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有几点:一是剪辑水平不高,拉不出紧张刺激的氛围;二是约翰·特拉沃尔塔确实身形已过于臃肿,激烈的动作戏已明显应付不过来,所以华斯这个人物的形象也打了折扣;三是这么爽的商业大片,竟然没有安排激情戏,实在不应该。
我个人不喜欢的原因,是片中华人形象,实在太糟糕。
作為Jonathan噠腦殘粉我眞噠是快被花癡弄成大腦癡呆!
這個電影對於我來說五分是肯定噠暸。
緩過神兒來琢磨琢磨劇情確實老套。
很多東西感覺沒展開。
情節是很緊湊但又有些緊湊過頭...女友是恐怖分子這件事兒上絕對有可以深挖噠線索。
怎麼也應該是那種多次交鋒才露出線索來才過癮。
而那女友噠朋友...是出現在新版The Bible裏莫大拉噠瑪麗亞噠扮演者...我實在是覺得好跳戲啊...親愛噠Jonathan妳這個角色也太單純暸吧...用妳噠腦子好好想想妳女友噠好朋友本來就一副中東人長相而且做任務噠時候居然還在妓院裏碰見過...這尼馬都是甚麼幾率!?
用腳後跟兒想都知道她她媽跟恐怖分子絕逼有關係好嗎!
Anyway...本片還是很適合邊嚼爆米花邊吐槽邊看邊消遣時間噠。
一部不像法国电影的法国枪战片!
一开始还是欧洲的气息,但是随着典型的美国人登场,所有的情节就已经变成了一部美裔法国枪战片。
就从刚下飞机的骂骂咧咧,紧接着大开杀戒,连接卫星的高科技,激烈的打斗动作。。。。
似乎一部好莱坞电影的一切元素都齐全了。。。
看完了,就算了。
不会再去想起。
因为,这是一部美裔法国枪战片。
法国青年瑞斯(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Jonathan Rhys Meyers 饰)在大使馆中工作,同时他还是美国情报部门的见习人员,精明强干的瑞斯对“换车牌”,加窃听器之类的任务自然是驾轻就熟,但是他很快迎来了真正的挑战——配合探员瓦克斯(约翰•特拉沃塔 John Travolta 饰)在巴黎的行动。
瓦克斯作风强硬,举止粗暴。
恍如漫画中走出的美国英雄,甫一下飞机,便咬住了毒品的线索一路大开杀戒,先后与华人、巴基斯坦和黑人帮派连番激战……瑞斯对神奇的瓦克斯目瞪口呆之余,也渐渐跟上了他的节奏。
任务接近尾声之时,两人意外发现瑞斯居然也是恐怖分子的目标人物之一,原来恐怖分子们以瑞斯为突破口,试图刺杀赴法访问的美国高官,于是这对临时搭档,迅速整备出发……©豆瓣
This will end in murder 一个无限循环 书里书外
实在是看不下去,只能删了
开头一大段两人对话,让我放弃继续看下去的念头。这种慢节奏的电影,不是我的菜!我把这种电影一般都归纳到文艺电影类型中,反正是看不下去,不推荐!
印度电影拍得这么一般真是难得,其实题材还可以,只是表达的不到位
纯粹靠蹩脚的英语对话撑起的印度悬疑片,80分钟都显漫长。印度的类型片水准依然飘忽不定。
开始比较扑朔迷离和没意思,,随着作家作死的谈话进行,,事件剥茧抽丝的刻画出来,,车站里男给女讲故事,,讲了啥就是发生了啥,,最后一通电话扬长而去,,完成了他利用他人的手为自己报仇,,远程遥控的绝美谋杀。
不喜欢这调调,没看懂
快看睡着了
不论怎么说也是种尝试,至少说明印度电影有那份勇气。但制作的缺乏场内场外的联系,人物之间的冲突,变成一场茶话会电影了,整个电影通过对话推动,但有质量的对话太多了,力量不足。
现实还是梦境,故事还是真实,多线叙事,但整个故事居然可以这么老套。资源错误误看此片,印度英语很难受
浪费时间看了一部漏洞百出的sb片,中途无趣到睡着,醒来坚持着看完= =
其实故事本身还是挺好的,节奏和叙事没把握好,演技也有些差强人意。中间女孩感叹现代教育是生产机器真的是莫名其妙,也不是她说的不对,就是和整个电影的主题和氛围太不搭了
“打破现实和梦境的手段是什么?” “是逻辑?” “突发事件”
我想找到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来找我
剧情又扯又无聊
看到那个鼻环立刻关掉了,接受不了。
叙述创世界,无真幻,意识层
不敢相信评分这么低。开头好吸引我,节奏也适中,整个故事说的够隐晦也够明了!最近看到的最好的电影
片头挺好看的,节奏不行,介绍人物和背景花了太多时间,给后面的冲突戏份留笔太少,eleph(只记得后面四位)的戏份纯属多余,这些完全可以通过作家和三位实验者的对话交代出来,比如主控质问工程师怎么搞砸的,接着讨论eleph的意识和思维状态现状。剧本估计是先写结局再往前推的剧情,所以eleph的行为很刻意,如果主控只是勒令作家封口,他能怎么找到主控?枪杀作家后警方立即到场,出警能这么快吗,而且涉及机密,主控也不一定会被逮捕吧。不太明白医生和工程师为什么一直杵着不走,主控行为不可捉摸一直在威胁他们,他们不怕主控枪杀三人然后伪装现场吗,工程师的手枪也可以圆上三人冲突戕害的逻辑。点子不错,细节不行。
是我喜欢的调调,有《看不见的客人》的感觉,没想到是印度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