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
Samsara,转生幻梦(台)
导演:路易斯·帕提诺
主演:Amid Keomany,Toumor Xiong,Simone Milavanh,Mariam Vuaa Mtego,Juwairiya Idrisa Uwesu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老挝语,斯瓦西里语年份:2023
简介:年轻人阿米德(阿米德柯曼尼Amid Keomany饰)正在照顾一位即将离世的老妇阿梦(席梦娜米拉万Simone Milavanh饰),他随身带着〈西藏度亡经〉,为她朗读典籍中生死奥秘,帮助她能顺利往生。阿梦的人生即将灭熄,阿米德的成年生活才正要开始,他乘着小舟顺着湄公河划行,遇到年少僧人毕恩(熊图莫Toumor ..详细 >
(4+)如此美丽,或许是最适合电影院的电影之一;只有第一部分的局部像邦哥,中间部分与我们产生互动,共同感受着色彩,声音对感官的冲击,也跟随着进行时间,地点的穿梭/跳跃,第三部分如同纪录片,于是落入更加日常化的表达,显得有些重心偏移。人死羊生,生命轮回,万物平等,但确实存在着刻意,在每一部分的尾声都要由各自人物来亲自说出主题。
看着那棵树,尝试理解它,想象你自己是一棵树。
长达15分钟的闭眼部分让人很难不想到《地球最后的夜晚》里半途进入的3D梦境,可以说两者都是在用纯粹的感官体验来无限趋近于写意时刻。单从这部来说,虽然自己身处的空间没有改变,但确实随着音效和隔着眼皮所透进的颜色变化,迷迷糊糊的完成了短暂的旅行
中阴让人蓝屏,投胎有点取巧。自然之美和衔接过度倒是很宁静,但这类片不是都靠这个叠时长么……
中间那段惊悚频闪建议游乐园鬼屋引进,声场挺吓人。至于主题?除了理念先行,没啥出彩的。
4.2
如果是21:9的话会更美
阿彼察邦护眼版
怎么形容呢。每一个景色在胶片镜头下都是如此的美丽,组合在一起就觉得差了点意思。半梦半醒之间,并没有达到邦给我的身心愉悦的感觉。以及冥想的时间有点长,真的会睡着……
能用表现主义讲述一个万物有灵的故事吗?那大概是不行的,象征和神秘全然是虚实两个不同领域的暧昧形式。红月的导演退步了,他明明有链接两者的天赋,但这部电影里的具象掩盖了超验。
南柯一梦般的奇境,仿效中阴身转世通道中的黑暗之光强烈刺目,勒令观众陷入无垠的迷茫未知与对来世的期待之中。壁画经幢上的图案叠画显现于自然空镜与皮肤纹理间,化作轮回机制开启的符咒。小羊的眼睛是神秘的白板,让人不由猜疑前世老妇的宿慧究竟残留几分。精致而巧夺天工的影像
为什么这么糊
镜头绝美,而神神叨叨的神学主题如此即可,导演自以为是的炫技手法,包括如同大型洗脑一样的电影院现场灵修反而令人作呕了。
8.2 灵魂出壳的触觉穿透了影像的距离,基本上是对前作《红月》全盘推翻,用日常的民谣替代了僵死的姿态,行过阴阳两界。
关于死亡与重生。太多美妙的画面了。
对观众的感知能力、放映环境都有极高要求。个人随着前面的剧情被催眠,又在声光轰炸中逐渐清醒,这大概就是导演想让观众体验的“轮回”吧。但是抛开这层颇为大胆的视听创新,讲故事的能力也是真差。
叠化 轮回 灵魂在世
就为了表达转世轮回?
带有实验性质的片子,可惜我那天有点累睡到昏死过去。
很像一个生怕作文跑题而三句不离题眼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有点文采但没任何可能性,趣味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