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绝望的世界,让人失望的社会。
对于无奈的现实,疯狂的“想象力”似乎才让人觉得自己活着。
打破了那些规则和习惯,我们依然改变不了这个社会,孩童般的恶作剧,似乎为自己为他们复仇了,其实也只是一些单纯的善良的愿望。
我们不是英雄,也不是救世主。
死过一次的Tetsu(厕所清洁专家)似乎才更加明白我们活得是多么卑微。
他以为他疯狂的行动似乎打破了这种虚伪的冰冷的外衣,他以为他是救世主,但是唯一能够得到救赎的人只是自己。
如何才能毁灭一切?
毁灭自己,才是最好的毁灭方法。
Tetsu和Chiaki Kuriyama(女药剂师)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
想要毁灭这一切,最好的方法就是毁灭我们自己。
但是当Ryo Kase(警察)终于下定决心也结束自己的生命时,命运却特别喜欢捉弄。
我们只能这么肮脏地活着?
抑或是怀着渺小的希望。
当这些规则不再适合我们的时候,我们又无力建设我们的规则,像Ryo Kase一样茫然地叹息吧。
因为我们真的只是卑微的人类,在这个如厕所一般肮脏的世界。
PS:这个电影的音乐真的不错。
[天堂失格] 失格即失败 失败的人生 失败的关系 失败的世界 小田切让演绎的疯狂躁动笑容神经质的厕所清洁工 独眼的以在公寓制造硝化甘油为乐的药剂师栗山千明 以及懦弱的郁闷刑警加濑亮 诡异的一直旋转的镜头 绝望狂躁在不断的旋转中层层推进 一直觉得 是不是片尾加赖亮抛起的硝化甘油项链如果落地爆炸一切完结是不是会更好 是不是 恩?而 期待 是不是某一天自己可以遇到一个戴黑超大墨镜拎装满硝化甘油试管手提箱的独眼药剂师然后得到一个可以瞬间轰然毁灭的美丽项链 不符合理想的世界 肮脏混乱的世界 惺惺作态的人 纠结的关系 丢不开的记忆烙印 逃避面对不肯承认不肯妥协的事实 一切 就完结 这样的世间 怎么可能出现天堂呢 对不对是的 虽然自己一直非常努力积极的生活 但 内心里黑暗绝望充满可怕欲望的世界观却是不容毁灭的 我 知道知道月亮么 如果没有地球的反射 那里不会有一点点的光亮和温暖 只是一颗坑洼丑陋冰冷的大球而已
“三岔路口任我徘徊 左摇右晃见不到顶端的摩天厦美妙世界 任我舞蹈消失的也好 生存的也罢 大家都在舞蹈 即便是朦胧的远方 也让它开遍鲜花吧海市蜃楼……海市蜃楼……”片尾曲颓废的男声,很惊艳。
“我找到消灭一切的方法了”,结果只是用毁灭自己来结束这肮脏的一切。
小田切让在片中的表现的确出挑,始终跳来跳去,像只好动的猴子。
加濑君奔跑的样子也像是在哭泣,始终脏兮兮的白衬衫,在厕所里被上司揍得好惨。
喜欢他们合伙报复社会的那几十分钟戏,伪装绑架拯救被家暴的小男孩那段很有爱,看他们两个笑的可欢了。
对于栗山千明,我只记得她对大叔说的那句“拥抱得太紧会爆炸的”。
结尾处理的比较有意思,加濑大叔将自己瘦弱的身躯埋在地沟里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想死却还是没死成,真是讽刺。
就像混乱失序的片尾曲钢琴伴奏一样,半音来回反复,戛然而止。
哪里有什么天堂,继续舞蹈吧。
在两间厕所里面徘徊,刚刚结束了《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那个时间漏洞的厕所,又转换到了这个更加肮脏的厕所,看着人生被重重抛离之后的那种边缘。
虽然两部电影都采用了厕所的镜头,但是显然所讲述的故事却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小田切让观看此片,从未看过他的任何一部影片,也就自然没有任何了解。
所以起初,我都不知道哪一个才是他。
还有的就是在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之后,才知道扮演那个傲慢的厕所清洁工既是小田切让。
他的表情,面部的表情总是让我有一丝似曾相识之感,我知道这么说有些傻,但是我总觉得他和某些面孔有着相似之处,有些像韩国的张东健,但是比张东健更富有异域风情,并且那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也却不是任何人都有,只有他才具有。
他的表演,夸张地带着一丝孩子气也带着一丝坚韧的执着,我想象那样在镜头面前表演,是个很冒险的事情,至少我觉得导演就冒着很大的风险,只是这样的表演方式却也很好的表述了情节。
本剧没有惊喜之处,虽然每一处都刻意带着某种城市的烙印,也在极力刻画着青年人在社会中,被重重抛离之后的孤寂和自我放逐,但似乎未能更进一步,有些流于表面了。
但,我很喜欢导演运用镜头的想象力,那没有局限的摆放以及画面的色彩,还是让我深感,剥丝抽茧地般将我灵魂深处的痛,掏出来。
看来就算是边缘的人生,也是需要对这个世界充满想象力才行,每个人的人生,总该有些意义。
2009-9-21
所谓的想象力,又有谁能真的说清楚呢?
三位主人公在命运里苦苦挣扎,想要毁灭一切的欲望,也是想象力在作祟吧。
喜欢影片的旧旧的色调,仿佛这就是主人公生活的不堪的世界。
凌厉的剪辑风格,让人印象深刻。
影片的人物设定,我认为是最吸引人也是最精彩的一笔。
在这样凌乱不堪的生活里,也许世界也只能变成碎片。
这类题材看得不多,在我的标签里叫做“黑色故事”。
即使下载的文件分辨率很低,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
故事情节很冷酷,叙述方法很文艺。
三个主演气质都挺到位,加濑亮和栗山千明给我的感觉一如既往,小田切让则是让人惊喜了。
凭此剧拿了大奖?
怪不得,应该的。
心纯如水的satorare君变成了癫狂创意的犯罪分子,而且还极具说服力。。
说到报复社会的愿望,还是千明的“毁灭一切”比较理想,和公平。
但那又不是一管管炸药就能实现的。
所以,现实生活中还是让自己变强大比较靠谱。
没有人帮你报仇的,还是让自己变得不需要报仇吧。。。
“无欲则刚”放在这个语境好像也说得通。
电影结尾也没有完全打开地狱的大门,一生一死一下落不明,导演还是对社会存有希望哒。
纵然人生已是一坨屎,也不妨碍我就这样活下去。
艺术形式上很待见剪辑和节奏,还有上字幕时的片尾曲也很喜欢。
天堂只是一个名词吧,没有任何意义的名词,三人的演技都很不错,可怜的加赖被打的死去活来,可怜的小田切,不知道他知不知道这么做的意义,可怜的栗山千明,最终也不知道她能干嘛。
就是这样的一部片子,小男孩的故事还是感动了我,在冰冷的社会寻找温暖,本身就意味着毁灭吧。
即使有人说活着就是希望,可是,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因为看过《69》,所以期待李相日的近作。
当代日本电影的一大风潮,就是偏嗜心理分析。
于是崛起了一些善于用没有表情的表情演出深刻情绪的演员,浅野忠信、洼冢洋介都是。
除了稀淡的表情,常见的主题还有对死亡的耽溺、对人生的冷漠、对社会的敌意与绝望等等。
栗山千明,即使没有表情,也有种难驯的孤傲写在轮廓鲜明的脸上; 小田切让,时而高贵时而不羁,疯起来跟妻夫木聪有点像; 加濑亮,那样的发型与口鼻,那样闪烁于善恶之间的神态,很适合诠释非主流的对象。
让这三个人相遇,便有了这样一部被称作“向Fight Club致敬”的《天堂失格》。
影片开头颇有点cult的味道,佐以节奏强烈的音乐,真是又凌厉又感伤。
片尾曲《蜃气楼》曲调十分怪异,却很有将影片气氛一以贯之的效果。
记得早前看《涩谷二十四小时》,结束时忽然响起UA的《水色》(《盛夏的果实》原曲》,感觉就很奇怪,好像电影放错了一样。
电影配乐所起的作用,正像黑泽明在自传《蛤蟆的油》里一直强调的:是影像与音乐的乘法。
人生总是有缺陷的,比如电影中三个失意的人。
可是又因为缺陷的存在,故而萌发对“想象力”的渴望。
世界不该是这个样,世界应该是怎么样?
向行恶的人复仇,虚构一个公平有情的天堂……可是又该如何将这些美好的碎片拼合起来?
向“一切”复仇,破坏身边的所有……渐渐无力承载,渐渐地当现实超出自我的想象力,生命又将向何处去?
如此这般,便觉得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部电影的结尾也有其用心,既像是讲完了一个荒诞故事,又像是埋下伏笔任尔评说。
意思是不喜欢的人终于看完,可以去干自己的事了;而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则尽管继续活动兴奋的神经,思考下去。
http://bodhicat.blog17.fc2.com/blog-entry-126.html
用这样的“节奏”和“速度”来表述这样一个主题太不过瘾了,中间好几次我承认都有点想退出,总算忍住了。
除了暴力和冷酷切入了点深度,除了音乐和色感搭对了些调调,其余的,都无法跟FIGHT CLUB比。
就算个人喜好小田切让,这角色差那边厢的彼得还是老大一截,而且老在肮脏的厕所里泡着算怎么回事儿呀,模仿的痕迹太重;小身板的加濑亮白日梦没醒的模样还行,一到喷血的镜头就让人叉气得不敢正眼看;栗山千明大家都说表现很冷,我怎么就看出点僵硬来,那炸弹项链还算有点特色。
其他角色不堪一击,可以忽略不计,提都可以不用提。
想喷的就来攻击我吧。。
这是实话哈。
我还是满心期待看69吧。。。
最后一记可能遭井喷攻击的,我还是想说,实话哈,“想像力”?
这片子的主题也不怎么样。
[是這個世界讓我們絕望 還是我們使世界變得絕望]問題總是又待商榷,而新的問題又會出現。
從頭至尾根本沒有搞清楚三個人的名字,這好像也已經不重要了。
那麽重要的是什麽?
小田切讓穿到死的骷髏頭鞋;戴大黑超的栗山千明從小就少只眼;加瀨亮無論在哪都挨揍的淒慘;不小心殺死孩子的持槍老乞丐;小田切讓的父親捨不得收不到音的收音機以及死前吃的那些;聽説栗山千明男友加瀨亮是女兒恩人而突然大哭的母親……這些。
甚至有開始出現的蛋糕。
被孩子踩坏。
那麽,其實誰都和那只被踩爛的蛋糕一樣,有紙盒遮在外面,也還可以食用,但其實早就黏糊得和沼澤裏的淤泥沒什麽差別。
小田切讓對加瀨亮說,“你缺乏想象力。
”他也說“這個世道需要想象力。
”大英雄之類不過是玩笑話。
想象力過多才是個人的本質。
所以。
消滅一切的方法不過是消滅自己。
空氣中有太多餘灰。
世界是在無力的我們眼前變得蒼白以及腐朽。
絕望是人間本質。
不如和栗山一樣帶着彈藥遠走高飛。
不管世界再残酷,生活仍将继续。如果复仇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世界就真的好简单。唯有自己妥协,别人不会为你而改变~其实生活里也不都是坏事,如此戏剧化的方式都救了警察,命不该绝不是么。
神卡司
山寨
加瀨亮你可不可以不要再演神經病啊。
李相日很融入用这样灰暗的色彩去描绘生活,三个不同身份的人以一场荒谬的交会完成对天堂所代表的理想主义的报复。日影的风格一直青睐这样的青春、残酷、人性、毁灭与日本社会的压力是分不开的。
喜欢片尾曲!!!!!!!!!
不好意思由于是Fight Club的脑残粉所以只能给3星。形式相近然而意义上相去甚远。通篇是日本最擅长的复仇与毁灭,以及脆弱不堪的善意。比起FC来这样的主题狭隘好多。不过小田切和加濑都是好演员。而且小田切在里面实在太好看了。
日本男人走路走不稳.日本女人和男人说做只是说说而已.也许有些好电影不能先看.就像有些人一辈子也就遇见一次.和FC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有搏击会的影子与猜火车的厕所..配乐不错
★★★☆
只有日本才能出产的电影
消灭自己!
音乐好听 小田切的各种神经病肯定是本色出演- -+
韩国导演的日本电影
竟然不是欢乐系的....后面的结尾是什么啊......
我就好这口
有点意思。都市暴笑疯狂革命。
理想和現實始終有無法跨越的鴻溝。
日本果然很适合这种电影。。。能说变态么?大家都是受压抑的人。。。
其实我不大喜欢这样的片子,我不大喜欢这样表达自己理想的青年们。未来有很多条路可走,他们却偏偏选择了最偏激的。毁灭一切最好的方式就是毁灭自己。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