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电影只有最后有人站出来的那一小段才让人缓一口气。
作为一名观众,从头到尾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真的是太难过了。
虽然是胜诉了,但始终无法发泄出那么多的负面情绪,然后电影结束了,留给我的还是那些让人历历在目的画面。
也许现实是更加残酷的,也许电影还没有完全揭露事实,单光看完电影,我都觉得怒不可遏。
资本家一开始上来嘘寒问暖,可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无动于衷,那些工人不敢站出来情有可原,但还是无法想象,尤其是女同事们,自己受到的凌辱,还能忍气吞声,刷新了我的底线。
那些女工人如果只是以“活着”为由,我认为这并不能算“活着”,一份工作要受如此委曲,和死了没有区别。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表达女权,还表达了如何做一个人,母亲对儿子的爱,才是女主的动力。
使我眼眶红润的不是那些人在法庭上最后站出来,而是母亲对儿子那无条件的爱。
对比《我控诉》中的法庭审判,法官都在拉偏架,因为权利体系不在弱势一方,谁都想息事宁人。
不同在于,《我控诉》里的主角实际并不关心受害者的权益,只是在意他内心在意的“公正”,而本片的主角是在为自己的权益发声。
本片改编自1988年的真实事件,虽然到现在为止,性别歧视问题还没有本质改变,但历史至少已经有了一定的偏移,原告们也获得了应该获得的补偿。
但这远远不够,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如何形成合适但有效的话语体系。
如果变成争夺话语权,那话语体系本质没变,无法形成真正的相互尊重,只会成为相互抨击。
如果发声过于平静,那么诉求只会在这个寻求刺激信息的时代销声匿迹。
更可怕的是表面“政治正确”,背地相互攻击,那爆雷只是迟早问题。
性别歧视与其他歧视行为一样,都源于偏见和话语权的不平等。
但不同在于,性别歧视更根深蒂固,在文化、生活、教育等最根本的问题上甚至不被大多数人察觉。
现在的话语体系是建立在人们的教育和认知中的,是构成人思考和表达的基础,比如很多人改变不了的“口头禅”和清除不掉的“大词”,都很难自我意识到,更难因为别人的一两次发声而改变。
但这不代表就此认命,或者认为发声者是疯子。
发声者需要不断的发声,才有可能让更多的人对这些“隐匿”的诉求进行思考,思考自己的认知中存在的问题。
而改变的发生需要会这样思考的人的数量积累,需要时间。
愿意承认自己的问题甚至改变自己需要勇气,当沉默的大多数都为勇于争取权益的人鼓起掌,改变就不会遥远。
本片叙事节奏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演员表演都无可挑剔,在这样一个争取女性权益的题材上没有完全设置人群的对立,而是有众多“沉默的大多数”在其中相当有戏份,并且可以看到他们的改变,算是相当克制。
现在的同类题材更容易变成简单的矛盾对立,设置更刺激的冲突来吸引眼球,满足观影感受,甚至让人站队,最后很容易陷入爆米花电影的套路,降低观后思考的可能性。
这样一说,也许在这个时代,寻求改变,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单纯概括剧情的剧透警告⚠>——————————————————————< 1.片头的小女儿玩芭比→暗示 2.父亲的质疑 3.母亲同事的嚼舌 4.岗前男医生体检 5.报到时管理层公然的黄色笑话 6.餐桌恶作剧 7.厄尔骚扰雪莉,乔茜为其告状无果 8.借口让乔茜去检查传送带趁机性骚扰;镜头切换回法庭,老板不以为然 9.母亲对反性骚扰的电视节目回避 10.山姆在曲棍球赛被同伴排挤 11.博比·夏普之妻的当众羞辱 12.母子当街争吵,乔茜在车里第一次崩溃大哭,并不再相信公会 13.乔茜为格洛丽代班,上流动厕所时被整蛊,第二次大哭 14.去公司向老板告状,被“辞退警告” 15.儿子反对她的矿工工作 16.乔茜的抗议引来了shit涂换衣间墙的警告,众女远离乔茜 17.鲍比的威胁警告,第三次大哭,当众控诉无果 18.寻找工友集体诉讼无果 19.父亲以其为耻,母亲支持乔茜离家出走 20.乔茜在集会上发言被喝倒彩,父亲上台发声维护 21.乔茜发言后,余下的女性工友被进一步羞辱(尤其是雪莉) 22.鲍比·夏普在庭上爆出乔茜被高中老师性侵之事,父亲为乔茜大打出手 23.山姆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对母亲乔茜的态度:怨怼→和解 24.律师当众质问鲍比·夏普,后者承认目睹了高中老师的性侵事实;格洛丽站出来后,诸多工友为集体诉讼作证 25.影片在母子户外兜风中落幕
Changed my face , had a wonderful weekend. Here is what I love this Sunday .She touched me long long time ,and case insomnia to me , in fact i 'm surffering from insomnia ,but she brought on insomnia last night really . So I give an instruction of her .
“北方风云”不是好的译名,不如“决不让步”。
乔西是带着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为了生存,到矿场工作,却和其他在这里工作的女性同胞受到性骚扰。
女工友们全部选择了沉默和忍耐,而乔西终于无法忍耐,诉诸法律,孤身一人与势力庞大的矿场斗争,最终赢得官司。
而最重要的是乔西赢得了做人的尊严,赢得了亲人的理解和支持,赢得了矿场上女性矿工的工作权利。
小人物在工作中受到来自工友和来自上司的欺凌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我想,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不要侥幸自己是小部分人。
而同等环境下,女性更容易受到不平待遇,势力小(甚至包括身体孱弱)的人也容易受到欺凌。
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本来就说不清楚。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为恶都是目的极强的策划结果,很多时候只是想那么做。
那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诉诸法律,这只是万般无奈之后被人称道的理性做法。
法制是人类文明的最强佐证,但也是目前人类文明的最无奈之处。
但凡可以靠自己解决的,我想不会有谁愿意坐在证人席上听人责问。
说来说去,实力才是最重要的,这让人很无奈。
最近在看春秋时期诸国争霸的故事,狠狠地被实力这个东西重磅轰炸。
兄妹是可以通奸的,父亲是拿来攫取权力的,数万人是可以被剁成肉馅的,只要你有实力。
现代的公司是可以榨取你血汗的,老资格的工友是可以侮辱你的,比你势强和体壮的人,确实可以在办公室强奸你,这没什么不可以,因为实力决定一切。
当美国军队攻入伊拉克,伊拉克人民对着苍天叫喊:真主阿,请惩罚他们吧!
--弱者,请你不要再相信公理。
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因为我想了想片中的官司打赢之后又能怎样。
矿场付出了巨额赔偿,女矿工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对付每天的性骚扰,然后呢?
“然后”一定是挑起官司的人被无故解聘,新来的女职工仍然被骚扰着,除非矿上女矿工占了绝大多数--那时候就该新来的男矿工受到性骚扰了。
一时的胜利把文明前推进的距离,真的不及头发丝粗细。
当然,这也是“决不让步”的精神可贵所在。
决不让步的人要么在法庭上坚守立场,要么在平时的工作中分毫不让,要么在人群间的斗争中走在最前,要么参与革命以血泄愤,不管怎样,决不让步的人始终存在,始终不断的推进某个进程,或如嫩芽破土,或如青藤绕树,或如火山喷发,使得世界在变化中涌动、发展、更新和毁灭。
片中诸多场景拍的很感人,这都要归功于前半段足够的铺垫。
主演莎莉·赛隆(Charlize Theron)游刃有余,其他诸多演员也都非常精彩,尤其是饰演乔西父亲的演员。
http://logten.iblog.com/post/3742/270299
看完总觉得这部片子诉求太多,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太多,而导致失去了让人能够印象深刻的闪光点。
虽然从头至尾,都是在双线讲述故事,而贯穿始终的性骚扰法庭审理,也试图在把万法归一点,可性骚扰,社会歧视,家庭暴力,母子代沟,很多很多的问题都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里想要说的清楚明白,说得透彻,可在我这却枝节显得过于庞大,无法理清。
这或许和我自己的喜好有关。
故事本身的多重社会意义,以及所涉及到的各种社会问题,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难驾驭性。
女主角塞隆尽管因为此片,让人觉得她想再度以扮丑博得奖项,可我仍然觉得她将这样的一个女人饰演的较到位。
片名:《North Country》(《决不让步》) 年代:2005年 国家:美国 导演:Niki Caro(妮琪·卡罗) 主演:Charlize Theron(查理兹·塞隆);Thomas Curtis(托马斯·库蒂斯);Frances McDormand(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Sean Bean(肖恩·宾)
年少时的Josey就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这个叛逆的少女对于父母的教导置若罔闻,读书时就跟班上的混混纠缠不清。
之后Josey怀孕,在小镇的风言风语,以及父亲的冷眼相待下,离家出走。
漂亮的Josey没有找到匹配自己容貌的归宿,年少时怀孕的Josey一直遭受丈夫的猜忌和暴力,在一次暴力之后,忍无可忍的Josey决定离开丈夫回到在明尼苏达州的老家。
带着两个小孩回到老家的Josey,并没有等来父亲笑脸相迎,这么多年父亲依然没有原谅自己,父亲甚至认为是她行为的不端招致丈夫的虐待。
作为带着两个小孩的单身母亲,迫于生计,Josey决定去当地的矿上工作,这是父亲工作几十年的地方,但父亲得知Josey要到矿上上班,大为光火,生存的压力让Josey没有理会父亲的意见坚持入职。
入职之后的Josey,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一切远超于自己的想象。
在矿业公司女性从事的劳动与男性员工并没有分别,这对于收入颇丰的矿工工作,Josey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让她料想不到的是工作中遭遇的性侮辱、性骚扰。
作为一家矿业公司,公司员工基本上为男性,而在一个相对封闭而又荷尔蒙爆棚的地方,充斥各种各样在文明世界罕见性骚扰行为。
肆无忌惮带有性意味的挑逗眼神,毫无避讳的黄色笑话及污言秽语,放置在餐桌上的仿真性器官,车间里无处不在的性交涂鸦,女工休息室里沾满精液的衣服,以及直接对女性身体带有性暗示的触碰与抚摸。
在矿业公司上班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身不由己的原因,正如Josey一样,需要的是矿业公司的高薪养育两个孩子。
所以即便所有的女工都对性骚扰感到不适和愤怒,也只有忍气吞声和委曲求全,没有谁站出来抗争。
Josey是第一个站出来没有继续配合男性员工性骚扰的女性职员,其遭遇却是男性职员变本加厉的报复。
在一次入厕时,更有几名男性员工推翻了简易的厕所,让Josey全身沾满屎尿。
愤怒的Josey找到工会,司空见惯的工会并没有处理Josey的投诉。
相反矿工中开始流传Josey是婊子的各种传言,Josey开始在车间遭遇羞辱和殴打,在女性的更衣间被倒满污秽之物后,对Josey深表同情的受害女工也认为Josey的敏感连累了她们。
小镇上子虚乌有的谣言让乔西的孩子怀疑Josey的清白,在投诉公司高层无果之后,Josey决定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也捍卫那些沉默隐忍不愿意站出来维护自己利益的女性矿工。
性骚扰在尚未有法律进行明确界定的时代,在大多数场合根本就不会认为是一种侵权或者是一种歧视,而性骚扰和开玩笑模糊不清的界限,让受害者很难在法律上为自己争取利益。
另外即便性骚扰被认为是一种侵权或者歧视,法院普遍也认为这纯属是个人的行为,并不认定雇主需要为此承担责任,这样的认定无疑对于Josey的抗争失去了意义,她知道她不是个例,有千千万万像她一样的职业女性不得不为了谋生委曲求全。
如果没有对雇主的惩处,可以想象这样的职场性骚扰还将长期普遍的存在。
Josey在律师的建议下选择以集团诉讼的方式抗争,在没有先例,也没有其他女性同事站出来的情况下,这注定是一条漫长而看不到胜利的抗争之路。
即便只有三个人就可以提起集团诉讼,对于Josey来说也是艰难的,那些背负家庭重担的女性员工,都害怕这样望不到胜利尽头的诉讼丧失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工作,还毁掉自己已经走在正规上的生活。
在是否认定为集团诉讼的听证会会上,矿业公司最大的胜算就是没有一个女性受害者跟Josey并肩作战,矿业公司的律师集中火力攻击针对Josey品行。
Josey中学时的老师,Josey前男友现为的同事,以及其他的男性工友,他们粉墨登场出庭作证,不过是用谎言证实Josey一贯的淫乱作风,以及Josey荒谬的指证。
在代理律师的针对性质证和Josey自揭伤疤的陈述中,Josey年少时怀孕是因为中学老师的强奸,前男友目睹整个事情的发生却无动于衷。
一直没有从心底原谅Josey的父亲愧疚站起来支持女儿,Josey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破釜沉舟的做法也深深打动前来听证的女性员工,大家纷纷站起来声援Josey,这个时候大家明白尊严比苟且的活着更为重要。
电影改编自真实的生活,故事的原型发生在明苏尼达州埃弗莱斯铁矿上班的单身母亲洛伊斯身上,这个27岁就到矿业公司上班的女性以及身边的女性同事一直承受令人不堪的性骚扰。
从1984年洛伊斯开始收集证据并交付相关部门投诉处理,到1998年获得矿业公司350万美元的赔偿。
历经14年,洛伊斯用最终的坚持赢得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赋予集体诉讼资格的性骚扰案件。
洛伊斯案里程碑的意义在于确认了类似案件的先例,那就是公司就恶意的工作环境,应该向受影响的雇员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判例的确立让美国所有的行业开始认真对待性骚扰问题,但并不意味着性骚扰在职场的禁绝。
2012年,美国联邦法院宣判了一起历史上赔款数额最高的职场性骚扰案。
原告安妮·乔普里安认为在医院工作期间,一直频繁地遭受到了医院里一些医生和工作人员的性骚扰,在她投诉之后,医院辞退了她。
最后联邦法院支持了她的诉求,联邦法院陪审团最终决定判处医院赔偿安妮1.25亿美元,另外还要求院方再赔偿4270万美金作为安妮的失业补偿和精神损失费。
安妮的律师说“无论赔偿的金额有多么巨大,此案已经给安妮的一生造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她已经很难再对别人建立信任感,这是多少金钱都弥补不了的。
”金钱不能弥补一个人在职场丧失的尊严,但是高昂的处罚,一定会让雇主清楚认识到:不能够提供一个平等的职场环境,一定会付出代价。
而为这个平等,又有多少如洛伊斯一般没有放弃自尊和坚持的人。
欢迎关注法律电影公众号“大抵浮生如梦”
这种精神是我们全社会都要学习的,敢于面对敢于说不。
一位朋友说:最怕的就是这种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揭露的都是残忍的社会现实。
为了这份工作还得忍辱负重面对儿子的质疑以泪洗面,最后打赢了官司,获得了尊重。
但是为何16岁那年不去状告那个禽兽老师也不告诉爸妈,这才导致了她爸爸误会了她很多年?
说明那个时候的她内心还不够强大,不敢反抗,当能做主时终于为自己发声。
完全是奔着奥斯卡影后的名头来看这个片子的,买了很久,一直等到最近才看。
片子不错,十分有张力,该紧的时候紧,该松的时候松,把女主角的内心世界刻画的到位,但感觉片子前半部份情节有些拖沓了,有些情景可以删掉,但留着也无妨。
感觉导演好像把每个场景都有特别重点的事情或线索来交待,弄得哪个都舍不得删掉。
让我来剪辑我也舍不得。
很惭愧,这是我看塞隆的第一部电影.南非会铭记这样一个女人,在两年前的那个夜晚,那尊金像让南非为之疯狂.而我们更应铭记这样的女人,她的智慧与坚毅不亚于她的美貌.片子是冷色调的,冷的就像我们看到电影里那些龌龊行为时内心的温度.摄影很灰暗,因为这样一个故事很难让我们用诸如温暖之类的形容词去比喻---如果她像她父亲一直建议的那样,找个男人作为依靠,或许就不会有那些悲惨的遭遇=========如果你是那么想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性骚扰的问题不是她来之后才有,不是只她一人有,而是很久以前的很多人身上都遭遇了的问题,但她们都选择了忍耐.人不得不为生计而放弃尊严是件悲哀,可是如果人不得不为什么东西放弃良知,那就很难称的上悲哀,因为悲哀是人的情感,连人都不是,怎会有悲哀.总的来说,片子的节奏还是略显松散,应该可以更加紧凑一点,毕竟,两个小时的片长已经接近史诗片的长度了.而且个人觉得,在叙事的力度和片中几位反面角色的刻画上,还可以有很大的提高.片尾处法庭上的辩论不大精彩,只称的上感人,因为主人公的律师似乎不是在用法律为武器,而是用感情牌来打官司....怎么感觉很像激将法.....作为男性,看这样的片子很为同胞们的行为感到羞愧.当然,那位父亲的保护女儿的勇气是让人肃然起敬的!作为女性,则应该学学女主角的勇气和坚强.虽然我们都知道人应该学着去适应环境,但是,有时候,是需要明白,上帝不只是给我们适应的义务,他也给了我们反抗的权利.所谓革命,就是如此.而第一个站出来的人,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类人物--英雄.
*年度最佳系列*第54分钟,唉 又心寒又心痛,睇住D路人嘅眼光*我的天啊 塞隆女士真的好美*身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妻子一个工人一个女儿一个朋友,她都太难了*被欺凌的女人认为只要一直忍气吞声就可以避免被欺凌*i don&#39;t need to be taken care of,i want to take care of my son my kids*「those girls are always asking for troubles」i mean serious?*她是受害人,但大部分人对她恶言相加*大家都是人,这世界可以变得更好
3.6星。故事比较老套,叙述还算流畅,但是没有更深一步的升华,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的作品。查理兹塞隆的表演确实不错。
故事主題不錯,並且配了多首好聽的鄉村歌曲,但是劇本編寫功力明顯不足,以致整個表演完全陷於一廂情願,嚴重缺乏說服力。所以,雖然還有美麗動人的查莉茲·賽隆和幾位炙手可熱的明星還是不夠的。
“我仍然是你纯洁的母亲。”
第一个站出来抗争的人,她的坚强笃定都值得赞颂。可只有在大众面前被赤裸裸揭开伤疤,才能获得同情帮助的话,才是真的难上加难。
星光灿烂。老爹抢戏不少。塞隆一如既往地气场十足。Glory也十分出彩。
这类电影,结尾的群体意识醒悟总是感人的。配乐里Bob Dylan的歌非常美。再有就是Jeremy Renner演得真是忒好了,尤其是最后法庭上那场戏...
就是想看
此类影片分数总会虚高
影片情节表达不到位,虽改编自真实事件,但对女主最后为何会赢得官司,在庭上的表现过于戏剧化,显得与现实脱节。也或许人家的法庭辩论规则与我们的大相径庭。总之,剧情张力不够,靠律师临时的激将法而让证人临时改口,从而翻盘,过于草率。
前半段还不错,后半段尤其是法庭的戏份有些拉垮,变成了一种口号式的主旋律,令人感动但逻辑有些不顺。仿佛是因为女主被强暴生子的痛苦往事曝光才导致其它人的立场转变,没有对其它几位女工是如何克服现实困境(怕丢工作难以养家)转变立场作深入刻画。而且身处光鲜环境下却和女主有着类似歧视遭遇的女律师这么一个好的切入点,导演也没有深入探讨一下,很可惜。对于女性的骚扰、歧视和偏见,是不分职业的。3.5星
很多环节和设置都似曾相似 人说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可是这样看来 不幸也是一种通病 相似的症状 相似的药剂 相似的求生心切 另从电影来说 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总透着一种理直气壮的逻辑混乱 让人很是苦恼啊
在女人第一次能够接触到高薪的、男性占绝大多数的行业时,她们被抱团的男人们性骚扰和歧视,感谢在每一个男性占主导的行业的首批女性工作者们的开疆拓土,是她们让法律不断完善,才有了今日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P.S., 妻母非母,只有母亲有自己的工作营生,才能保护自己的女儿,而不是听从父亲的意志,幸好本片中女主的母亲意识到了这一点(家务劳动也是劳动),而父亲也能够有所转变。P.S., 女律师也在职场上遭遇到了男性的歧视,而公司高层期望用女律师来打败女主,哈哈哈哈,真是印证了上野那句“分而治之,是支配统治的铁定法则。”
3.8分这部电影的主要点是被骚扰,这个真的算是一个比较极致的点了,我还真的挺恶心电影当中所存在的那些人的,他妈要是知道自己的崽是这个鬼样子,生出来的时候就会把它丢厕所里面冲掉了。
年纪大了,看什么都想哭。实话说,的确是没有《永不妥协》拍的好,从女性崛起这一方面来看,这部电影描写的没有《永不妥协》深刻,后面结尾反而是感觉有些匆匆忙忙,感觉案子才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反而更多的是表现在女主作为一名母亲和一名女儿的时候的角色,不过这位女性性格也很不错,敢爱敢恨,坚决离开家暴男,并且对自己儿女的爱也是真的,里面我最感触的点是女主父亲站出来和一家三口坐在餐桌上,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当年不敢说出口的被强奸,在同一个地方一家人释怀,不过女主妈妈的性格也很刚烈,以离家出走来抗议爸爸的态度和行为,总得来说还是不错吧,在矿里工作的男的真的见到女的跟个没见过一样,干的事一件比一件恶心。的确在工作权利上实在是太不平等了,即使是那个女律师也是受歧视,特别是在管理层都是男性的情况下做下来也很厉害了。
题材可以,电影拍的太拉,女主发言被打断,还是女主她父亲上台撑腰,女主能获胜还是因为律师的演讲,不然后来的女矿工不敢挺身而出,最后又偏离主题了,女主受伤塑造的太多,反抗的场面只有去公司抗议一段,如果剧情安排女主能和女同事联合谈话反抗而不是丢给律师解决才更好
这张海报......
一味的忍让,只能换来一辈子委曲求全。女性的觉醒!坚强,勇敢,自立,与亲爱的你们共勉
女主迫于生计在矿场工作,除了工作内容的劳累,还要忍受矿工们的调戏和霸凌,得不到尊重,时刻担心自己会被**。生活上不断叠buff,经历了教师的**,男性朋友的懦弱乘2,儿子的误解,老板假惺惺的倾听且劝退,法庭上的**羞辱,她仍敢于与矿场的“平常事”抗争,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坚忍。聚会上邀请她跳舞的nice guy心里有爱有正义但不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却并不想挺身而出与蒙昧的矿工团体对抗。儿时互相有好感的男孩看见她被**却跑开,敢在矿场袭击她,法庭上却不敢指证老师。除却一直支持她的母亲,第一个站出来公开支持她的只有同样也觉得她丢人的矿工父亲,并且正因为他是男人,在员工大会上才有正常发声不受阻挠的机会。呵,男性果然是除了**其他事都怕麻烦的生物。人类的文明,可真叫人失望。
没有人会拯救你、为你出头,哪怕是亲生父母,你跟妈说她会试图推给爸,反之亦然甚至还觉得很尴尬。30年后的今天,这也是女性遭遇歧视和骚扰的常态,唯有像个成年人一样自己站起来面对,能刚就特么正面刚,不能就迂回,生存与尊严是每个人需要为自己承担的最基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