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的续作。
打分全在技术和开头那一小节上。
出来之后看到评分颇高,又陷入“我这次是不是又偏离大众口味”的迷惑里。
本片一直让我有强烈的违和感,下来之后想了想这种奇怪的感触由何而来,到吃饭时突然明白了:来自于制作方做的其实是一个美国社区故事。
一对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某一天突然遇到一个蓝领工人家庭,带着他们好友遗孤小孩来投奔。
对方粗鲁无礼但正直,心思多爱讲究的中产家庭想让好友遗孤和自己家娇生惯养的女儿配一对,遗孤喜欢的却是工人家的女孩。
年龄定位大概是高中生,恋爱的苦恼重点在于“没有隐私”。
接着遇到了绑匪,中产家庭和工人家庭齐心协力化解危机,再穿插一些“当爸爸的都有不容易和不足的地方”之类互灌鸡汤,然后大家一起快乐的生活。
这样一个以明显的美国式常见的社区矛盾为基调,生活习惯冲突为主线展开的剧情线,套上任何一个常见美剧人物设定都能炖出一个换汤不换药的相同故事。
除了细节还能体现一点原作年代背景设定外,换成现代背景完全没问题。
顺便说一句,本片的高中生主角的恋爱脑情节频出,并不是子供向。
我那一排旁边的小孩看睡着了。
失望。
无法否认细节铺垫得很好,但我不喜欢这个剧情,尤其是是男女主的爱情故事,男主本来就是智人,他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群体,而这也是他一直追求的明天,我觉得他如果想留在树屋完全没问题,突然说什么女主才是他的明天,WTF!
性转一下一位女性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同类自己父母的好朋友,可以过舒适的生活了,然后那男的说爱我就跟我一起走,去过颠沛流离的生活,我真的给他两巴掌!
还有代入了文明父母的视角:几个野人闯进我家、玻璃打碎、墙撞烂、浑身酸臭味,都跟他们说了家里的规则是不能吃香蕉,你来到别人家就得遵守别人家的规则,然后你不遵守规则还到处搞破坏,还要嘲讽我们,最后导致我们经历一场本来就不应该经历的灾难,最后我还得接受他们和我们同住吗?
天大地大,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完全可以自建一个系统,真的受不了莫名奇妙的扰乱
从本片能够看出梦工厂在制作动画方面越来越成熟,也逐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在诸多动物的表情动作处理上更显现出制作工艺的精良。
同时也继承了前一部诙谐与幽默,其故事情节也是对上一部的延续。
本片在前一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不少全新的人物,每一个角色都被塑造地非常鲜明,由此让整个故事更加饱满。
同时着重突出了亲情,加上固有的爱情与友情,使得所有角色之间的关系愈加融洽与温馨。
除此之外本片没有刻意强调原始人与文明人之间的各种差异,而是表达两者能够互帮互助,和谐共生,融为一体。
这一立意是许多观众们更乐意看到的。
有一些剧透,建议你们看了影片再来看文字。
迪士尼的动画片其实我是不太了解的,也没看过几部,但是前几天被男朋友拉去看了《疯狂原始人2》之后,就准备去把迪士尼的作品都翻出来看一遍。
太震撼了,被迪士尼的动画效果震撼,更被其中所赋予的深刻意义震撼。
相比《疯狂原始人1》来说,这一部显然想要表达的更多。
我能看到整个制作团队想表达的所有核心思想,并不是因为我是成年人就只能看到它想传达的东西,有些少儿观众就只能看到夸张的动画效果,搞笑的情节。
不分年龄层次,似乎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欢乐点。
因此作为全家人一起去看的贺岁大片,《疯狂原始人2》完全没问题。
那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值得讨论的地方在哪里呢?
我想是在于它把许多复杂的道理简单化,再热烈的表达出来,让屏幕前的所有观众在大笑的同时思考:什么是人,什么是爱。
什么是隐私。
什么又是世俗和现实。
故事延续上一部,接着说盖跟咕噜家族一起生活,与小伊产生爱情,一起寻找他们两个人的明天,这时候就出现了第一个影片想表达的问题——什么是人,什么是爱。
咕噜家族一直是群居的。
他们每天都在一起,一起寻找食物,一起一级戒备,对抗外来势力,晚上睡觉也要叠在一起,互相依偎着才能睡着,可盖要带着小伊去寻找他们的明天了,这意味着他们的家族不完整了。
在这里,最突出表达的就是小伊的爸爸瓜哥。
他是最先也是最强烈的反对盖和小伊离开他们的人。
在一系列令人发笑的情节之下,不仅隐藏的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不舍,还有他对自己传统观念的高度认可。
“一家人就应该一直在一起”,这是属于他们的家族文明,他们爱的方式。
你能说他为了自己不惜毁掉女儿的幸福吗?
你不会,相反你还会回想到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也是那样,生活在一起,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你会觉得小伊的爸爸其实有点让人心疼,他是一家唯一的男人,是顶梁柱,这个家族不能因为他而散了,所以当盖要带走小伊时,他没有办法去接受。
但在遇到文明人一家之后,他的世界观又一次受到了冲击:为什么每个人要有自己的房间,不仅要分开睡,竟然还要有自己的隐私?
隐私这个词对他来说是陌生的,对他们一家都是,可别的家人很快接受了,而他像一个孩子,依然不知道自己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文明人一家的首次出现就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家族。
文明人家族会像现代人一样独自生活,会树立高高的围墙来保护自己,会有自己发明的工具,人性化的家具,穿着舒服的拖鞋和衣物,有条不紊的生活。
不像咕噜一家一样有什么吃什么,走到哪里睡到哪里。
在这样安稳的生活里,顺理成章就诞生了晓晓这样的孩子。
从小没有走出过围墙,没有受过伤,一有危险就会立马钻入父母为她准备好的洞里保护自己。
我能从中感受到编剧想说的:我们在父母限定的安全领域中生活,或许真的不叫活着,只是没有死而已。
她像极了我们21世纪的孩子,在父母的层层庇护下,渴望冒险,渴望与围墙外的孩子交朋友,所以遇到盖和小伊时,友情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其实看到小伊知道,盖小时候就和晓晓是朋友,并且两人很亲密时,我抱着之前看偶像剧的逻辑,我觉得她们之间会有误会,会有冲突。
让我没想到的是,小伊和晓晓迅速成为了朋友,并且丝毫不在乎中间还有个男人的存在。
看到这里让我觉得眼前一亮,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两个无论是个性还是家庭环境都不同的女孩,因为对彼此生活轨迹的好奇,开始一段友情。
小伊带着晓晓跑出墙外,带她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伤疤,那是她成长的勋章。
作为一个观影者,小伊和晓晓的友情是让我在整部电影中最感动的。
再说回这两个家族,他们在一起本就有诸多不和,各种观念的摩擦让他们产生矛盾,最终因为盖应该留在文明人家族陪着晓晓,还是跟着咕噜一家接着流浪这一问题关系开始瓦解。
之后便是拳猴家族的出现,让他们被迫联手,一起对抗外敌。
看似老套的剧情,编剧其实加了很多伏笔。
比如盖给小伊送的画有他们俩的小石头,奶奶的假发其实是个精灵,看似凶狠的蜘蛛犬却帮了他们大忙,小伊的花生小拇指最终救她逃出了拳猴的魔爪。
这一切看起来都很荒诞无稽,但正是他们的出现弱化了本身剧情单调的问题。
我只知道当雷霆狂花出现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沸腾了,这就够了。
谁说只能英雄救美,当一群女人团结起来的时候也能有巨大的力量,他们合力救出瓜哥,盖和菲尔,就连晓晓的妈妈也跟着一起疯狂起来。
雷霆狂花组合的出现让我感觉我好像在游戏厅,他们都是一个个的游戏人物,是我带着他们冒险,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让人紧张的情境之中,整部影片无疑是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至于女权的说法,好像有不少人提到,但我个人暂时还没有感受到。
我认为女人们结合起来一起对抗拳猴,救出男人们,是他们爱的表现,也是故事发展到这里不可避免的情节。
可以说编剧在这里是有意让观众感受到女人们也是可以干大事的,不只是脆弱无助的,可应该也没有上升到女权这个高度。
影片的结尾构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
咕噜一家和文明人一家和谐的生活在了一起,盖和小伊也找寻到了自己的明天,不过也离他们的家人不远。
这象征这各大文明是可以同时存在,和谐共处的,每种文明只是不一样,却没有哪种文明更加高级之说,将影片的高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我知道很多人在说这部片子野心大,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满的快要溢出来。
可是作为一部迪士尼动画,单单只是动画效果,脑洞大开,笑点密集,已经满足不了部分观众的观影要求。
他们其实也渴望看到更多,毕竟对这部动画片的期待值是很高的。
虽说表达的元素很多,我依然没有觉得整部电影呈现混乱的感觉。
编剧在叙述整个故事大纲时,顺势插入了一些小的,引人深思的情节,做到了对整个故事的填补扩充。
在我看来,整个制作团队是表达欲很强,却也准确地把控好了欲望的发出点,不突兀不生硬。
细节太多了,三言两语说不完,反正我觉得值得看,不亏。
作为动画片续作,本片几乎和第一部一样出色。
它没有重复首部的冒险和青少年觉醒主题,另辟蹊径居然讲了一个与美国当下问题很贴近的故事:红脖子与白左从最初的各种矛盾冲突到最后再度融合。
瓜哥一家是野生穴居人,类似美国的底层红脖子;而所谓的“betterman”(翻译成文明人还是挺熨帖的),处处拿腔作势,自认高人一等,表面各种仁义道德,实际却自私自利,正如某些白左一样。
这种讽刺性,且不说是否合理,确实是黑色幽默味道十足,也让影片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倒是与伊斯特伍德批判媒体和政府部门的《理查·朱维尔的哀歌》有异曲同工之妙。
即使单从动画片角度看,影片也是想象力丰富,笑点多多,画面绚丽!
特别是一众雷霆狂花“英雌救壮”的桥段!
配合着女子金属乐队的火爆节奏,加入犹如金属乐队MV式的运镜,又女权又酷又有趣!
大概唯一的遗憾,是影片结尾比较随意,用几个细节和一场战斗就消弥了叛逆青春期、独立出家庭、“文明”与“野蛮”的冲突等等矛盾。
还是过于好莱坞式了。
当然,指望一部商业动画片认真深入地去探讨这些大问题,也有些奢望,毕竟已经看得很开心了。
由美国环球影业出品的动画电影,由乔尔·克劳福德执导,尼古拉斯·凯奇、艾玛·斯通、瑞安·雷诺兹等联合配音。
该片讲述了原始人咕噜一家在寻找一个新的家园途中邂逅了文明人一家,两个家族间的生活方式有着天壤之别,从而发生了一系列矛盾的故事。
经历了逃离洞穴、挺过末日危机之后的原始人咕噜家族,咕噜一家决定寻找新家园。
中途盖伊已成了咕噜一家中的一员,但让瓜哥头疼的是,盖跟女儿小伊每天你侬我侬,还妄想组成只属于两人的小家庭。
就在咕噜一家人饥肠辘辘之际,他们发现了一片高墙内隐藏着食物丰饶的沃土,原来开辟这片世外桃源的文明人夫妇霍普和菲尔是已经去世的盖的父母的朋友。
在最初的热情款待后,一心想要撮合盖伊和女儿晓晓的霍普和菲尔,发现咕噜一家成了绊脚石,为了把盖伊抢过来,他们用上了攻心计……在其间,野蛮的咕噜一家和文明的贝特曼一家闹得不可开交,盖和小伊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
影片在欢笑之余,还讨论了家庭、女性、儿童教育、文明社会、原始人社会还有爱情的问题。
所有的问题都出现在原始人家庭和文明人家庭之间观念与文化的碰撞及摩擦。
这些矛盾都是我们在现实社会中遇到过得冲突,当把影片内的细节联系起来时,无一会惊叹他的构思巧妙,一部顶级动画片的水平能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
值得大家一看~
这个虎妈徒手把那么大的水果残渣扔过高高的围墙,把那么大的石头抡起来掷出去,这力量让我好生羡慕。
在跟文明人相处的过程中,她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不卑不亢;面对危险,她反应迅速,有勇有谋;被文明人驱逐,她那种又野又稳的反应,极具感染力;在文明人遇到危险时,她毫不犹豫地维护同伴,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伟大的妈妈。
虽然是一个配角,但她强壮的身体、坚强的性格、有爱的灵魂,她这我这里是满分。
《疯狂原始人2》是一个隐喻要素极为密集的电影。
比较明显的一处是贯穿始终的对什么是“cave girl”(洞穴女孩)的争辩。
就算是生活在伊甸园般的“明天”,也不过只是鎏金牢笼。
拥有走不出的围墙,就和生活在洞穴中别无二致。
不突破自己的局限冲向新世界,所有人都是狭隘自我的cave girl / boy。
而我们终其一生寻找的美丽“明天”,只有追逐着心中的光而不是眼前的光才能到达,它只能由我们的自我意志来定义,而不是真正的某个物质实体,到这里,故事已有些存在主义的意味。
还有个印象深刻的,是老奶奶曾经领导的女性部落“雷霆狂花”,我曾在英国旅行时见到过一块展览板,上面说,古代女性战士会自愿削去一半乳房,以提高弓箭的使用效率。
当所有男性被围困献祭时,老奶奶告诉众人,(不需要依靠男性) 没有雷霆狂花想不出来的最好的点子。
我的心中立刻想起了所有骁勇的女战士,充满智慧勇气而从不吹嘘自己。
传统与文明的两块打火石相碰时,故事到了尾声,我们的世界究竟该以谁为参照轴去理解呢?
也许都不。
“文明”更像是传统的一个分支思路,它不是一切的准则,仍需时时向它遗忘的美德学习。
真正的真理需要放之四海甚至宇宙皆准,真诚,善良,互助共赢。
Follow the light, and you will reach tomorrow.追随光明,你便能到达明天。
真的很爱母系部落,即使似乎下一秒两个女孩就要开始雌竞了,但她们的反应却是让人惊喜的“my first girlfriend”;Eep不仅生命力强,在情感上也很敏锐,察觉到墙内的世界是Dawn的cave,两个女孩一起出去冒险;雷霆姐妹们一起去救男人的场景也很好玩,还有最后Eep揽住Guy的那个吻,原始人真有意思啊!
好喜欢Eep这样生命力旺盛,横冲直撞的活泼形象,她在Guy面前表演cave girl那段相当直爽可爱。
整部电影节奏明快又好玩,想象力丰富跳跃,内含了个人隐私/独立人格发展与家庭之间的矛盾讨论,是大人小孩都适合看的合家欢电影了。
//Eep和Guy闹矛盾分手那段也很感同身受,“Then I guess we have two different tomorrows.”以及“If something hurts this much, maybe it means you do care. Maybe it's something worth fighting for.”Just be brave. 勇往直前,横冲直撞下去吧。
//开头Guy一直追寻的tomorrow,在片尾也呼应了,“you are my tomorrow”,我的明天,就在你身边。
纯粹的情感总是能反复打动人啊。
即使能感受到这只是成熟商业片里杂糅的元素之一,片尾总该大团圆,但也算有诚意,能打动人的就是好电影。
怎么说呢?
跟孩子一起看这部剧还是很快乐的啊。
嗯,外国的动画片还是很有意思的,应该说还是领先了中国的很大疑问,而且里面的有很多内容也是比较新颖,想象力非常的丰富,特别是小孩子很喜欢看和家长一起呢,就等于是一个亲子游戏了啊,我想很多句都给我们母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快乐的时光,包括之前的一些嗯马达加斯加的企鹅电电力。
充满了说教的人设、台词和剧情,墙也好、家也罢,文明与自然、冲突与和解,全都了无新意,唯一的新意大概是米兔时代让英勇的女性去拯救被俘的男性。眼花缭乱的炫技既加分也减分。加分项是各种充满想象力的合体动物造型还有原版配音。(本片及其前作在美国口碑都很一般,而前作在豆瓣进了TOP250,“文化差异”。)【广百金逸】
IMAX效果真好,有好几段仿佛在玩USJ,我觉得这大猫我能看它一整天。
说起来梦工厂现在也和迪士尼似的塞满了政治隐喻 不过这部对“进步”的揶揄未免有些尖刻 最后代表原始人的爱心之石和代表betterman的玉石擦出火花作为大和解也有点和稀泥之嫌 在主流向左的好莱坞 动画制作的意识形态却往往倾向古典美德(甚至不鼓励个体运用理性解决问题(在沉睡魔咒中特别明显 这部中就仅仅就矛与火象征文明成果的反噬稍作调侃))同时也融合了很多进步思潮去重构童话故事 像是这里的女性雷霆战队(中间有个男花瓶)拯救相互掐架的男性 也绝对不是彻头彻尾的传统美德叙事 这么想想挺玩味的;当然就片论片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想象力才是最大法宝 坦克的黑眼圈太可爱惹 艾玛斯通的哭腔好魅惑
好看到哭,从头嗨到尾,全程欢乐又刺激,笑点炸裂不输第一部。老少皆宜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成长的自己,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传统与现代家庭的观念冲突,孩子和大人眼中的彼此,现代社会的弊病与传统价值的回归,“有隐私才有独立人格”,简直是为当代中国量身订制的动画片。个人独立意识,家庭意义的转型,女权主义,男性的衰落,一部动画片撑起全新家庭观。
近几年梦工厂、迪士尼、蓝天、照明,手牵手走向“看个闹腾”的同质化。什么都想来一点,又什么都不敢触碰,投机的价值观呈现是为了迎合,而不是教化,最后自然是既丢了真诚和天真,又没捡来成熟和深刻。
Girl power的事还是好评,金属雷霆狂花拯救男性同盟。可是文明人只有自私虚伪,大家都该拆了家到野外扎堆睡?哈士奇版六眼蜘蛛看得人脊背发凉。
什么鬼
野蛮和文明都是相对的,讨论得简单幼齿。没意思。
我应该是少数对这个系列,喜欢第二部多于第一部反倒是第一部在我这显得老套,就是将《冰川时代》的那套剧情变成原始人第二部的笑点更密集,剧情也更丰富,依旧是父母的过度保护,上一部“走出洞穴”,这一部“翻出墙外”,除此之外没有俗套雌竞,原本以为女主和晓晓要为了男人撕逼一番,没想到人家成了闺蜜,男人什么靠边去,女性要活出自己最后的雷霆狂花很燃很炸,冲锋陷阵救男的,这段我很喜欢,平时都是瓜哥保护一家子,这次反过来也不错晚饭上的撕逼场面堪比动画界“小时代”之顾里生日一环扣一环的食物链,拳击猴绑架了三个男的,其实拳击猴背后还有超级大猩猩各种混搭出来的动物,看得略感吓人最后盖和小伊告白很感人,明天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你
故事冲突、发展、困境解决,所有的一切都是烂大街的桥段,大杂烩图个乐子也要配色这么花里胡哨的。提不起兴趣,太闹腾了。
比起第一部的单纯欢乐,这一部明显有更多诉求——女性主义的张扬,男性在家庭地位中的唱衰,文明与蛮荒的对峙,以及隐隐显露的环保主题等,糅合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建墙、破墙大有意味,你以为墙内一定安全吗。
没有了第一部的冲击感,变成了平平无奇的动画电影创意
第一部就不怎么喜欢来着,第二部依旧emmmm,讨厌的因素很多……
想象力是挺牛,但理念跟第一部差太远了,充满了反智反文明的优越感,并且堂而皇之地屁股决定脑袋
依然是家人与梦想冲突、几经波折最后和解的故事,类似套路被拍太多了。很商业是真的,但很好看也是真的。场景很有想象力,动物拟人化实在是太可爱,Imax效果让观影体验增长了不止一点。强烈推荐imax,充分领略技术的魅力,很多场面是让人直呼“哇”的程度。
原始人家庭男人的中年危机
妈耶,居然重启续集了。
21_083。隔这么久我完全不记得第一部讲啥了。就挺合家欢的,合适新年上的那种,你说它难看它也不难看,你要说它好看也就是这样了
剧情乱七八糟然而又一气呵成,饱和度高到令人头晕目眩
好笑,想象力也丰富,但整个故事太模式化了。让人从头至尾都沉浸在一种缺乏惊喜感的愉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