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天下 (2008)7.92008 /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 剧情 古装 / 罗灿然 / 王灿 曾安琪小时候就很喜欢的剧,很喜欢的四人组,这种群像游历天下惩奸除恶的剧不管是在任何年龄阶段都会让我爱上。
男主楚天佑很有风度,仪态端正,能文能武,留下了很多印象深刻的台词,“人生在世,轻尘栖弱草,何时风雨,难料。
”“花开富贵,不谢。
”“心照不宣,心照不宣。
”“桐间露落,柳下风来。
”小时候看这部剧知道了许多成语,知道了庾信的《小园赋》,也对这样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君主格外有好感。
女主白珊珊,将军后人,母亲也是女中豪杰,这样的家庭中生出一位清丽佳人,武功高强,却也见识广博,嫉恶如仇对待苦命之人又格外善解人意,喜欢男主也勇敢袒露心意。
作为一位女性,她对待同为女性的其他苦命人非常能够共情,对待小朋友也格外关照。
温柔带刚,是我超级喜欢的女主角形象。
楚天佑初遇白珊珊四人组中的开心果,丁五味,是一个很有趣的人设,出场是宛如市井泼皮,后来就会发现他虽然贪财却从不贪不义之财,医术高超,对待穷人格外心善关照,经常布施,从小在外流浪也让他对于市井生活和官场黑暗有着深刻的理解,再后来知道其与父亲的隔阂以及主角团帮忙化解矛盾,更让这个角色格外饱满。
主角团之四,赵羽,男主的竹马之交,相伴十几年亲如兄弟。
同样是将军之后,忠义侯,小小年纪时便主动作为少主替身替少主赴死,不负忠义之名。
随天佑游历天下之后也是作为武力担当,一把大刀威风凛凛,多次发挥关键作用。
这个角色很容易成为武力工具人,但是剧里演绎格外好,面冷心热,也会医术,偶尔也会说一些调侃丁五味的话,有一种冷幽默感,格外有魅力。
从剧情来看,一部早期的剧难免有些缺陷,比如单元剧女性主角总是过于软弱过于善良,受尽苦楚又大团圆。
但是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养子不教谁之过》一篇中恶少何耀祖与父亲在公堂上的一番辩驳与对峙很引人思考;《寿止公堂》中县太爷面对违背国法的亲生父母的困顿无奈以至于身死魂消;《当归》中巧妙设计了双线,主角团之一的丁五味与父亲化解恩怨的同时,汪恩伦罔顾妻儿老母攀附宰相之女,最终被拆穿流放。
在我的心目中,这部剧属于我的白月光剧,虽然后面两部剧情愈发敷衍以及最终没有结局,但是第一部优秀的演技和台词,良好的服化道依旧足够让我反复观看。
尤其此后再也没有如此吸引我的主角团人设,每个人个性鲜明,我就更加难以割舍。
相信在平行时空,他们依旧一起打闹逗乐,游历天下,惩奸除恶。
龙游天下四人组
以前没有很多的电视剧看,也不看美剧韩剧,整天只能看那几部电视剧,还记得当初浙江卫视每天一下午好几集连播,然后就整天在家看,有时候被一些事情耽搁会错过某几集,就会觉得很难受,觉得这部剧算是很好看了,当时很喜欢男主,觉得他超级厉害,小女生的心里总有一两个英雄形象,喜欢比较厉害的人,还记得当时还做过梦,梦到自己是女主呢!
😂一想起这部剧满满的都是回忆。
《龙游天下》这部剧的剧情很雷,服化道太差劲,男主和各单元的女主都很圣母(父)白莲花,人设也存有较大的瑕疵,男主和女主感情线不太明显,全剧都基本上贯穿孝义这个主题,而且部分行孝的表现是愚孝,其故事情节完全虚构,有些情节不合理,男女主撒的糖太少,剧情拖拉,破个案太磨叽,三部了,太后还是没找到,男女主的爱情结局也没交代出来,而且一部更比一部差。
可即使如此,我仍然很喜欢这部剧,我看了它十多年了,它是我童年的美好回忆之一,我非常喜欢那个温润如玉、英俊潇洒的国主司马玉龙,通过这个角色,我深深地被王灿的演技折服,成了他的忠实死粉,我也很喜欢美丽善良、敢爱敢恨的白珊珊,丰神俊朗、重情重义的赵羽以及些许滑头、自恋却很善良的开心果丁五味,被他们之间的共患难的友情感动过,也曾经被白珊珊对楚天佑的感情的执着与付出吸引过……曾安琪沈世朋以及扮演丁五味的演员的演技也很不错,为四人组点赞!
很早很早时候看的一部剧了,小的时候看的津津有味,哪怕是到了现在,仍旧认为是一部不错的剧,剧里以孝道为主线,讲述了友情,爱情,以及在情感和正义之间的取舍……司马玉龙,赵羽,丁五味,白珊珊,他们一路行来,除贪吏,罢贪官,每个角色都演绎的非常好,也许在有些人眼里会觉得有点雷,但是我仍然觉得这部剧真的是一部良心剧。
整体剧情偏弱智,4星是打给所有演员的,即便是配角演技也都很棒。
四人行听到长贵述说洪秀兰事件经过,赵羽和珊珊就说洪秀兰深明大义,有冤屈。
逻辑不合理。
为什么无味“作法”,小香就肯出来?
段英红孕期11个月,就凭“不用”居然一直没请过大夫。
在百善庄撒石灰,怎么排除不是府中人的脚印?
找回小年后还依然待在古井,不符合正常思维。
饰演长贵的演员演技太好了!
撕下伪装后眼神也变了!
赵羽保护吕家棋,跟着魏庆林就好了,最后放着魏庆林、段英红对小香下手。
吕家棋知道洪秀兰背叛,整个时间始末半点没作为。
既然只凑齐证人就开堂审案,剧情完全可以向前推进,起码早一集结束。
同伴被围殴,丁五味即便不能帮忙,也不需要躲那么远。
寿止公堂篇早点指派上官审理案情,也不会损失郭展鹏一个好官。
可能是按剧情发展顺序拍摄的,后面逻辑顺畅多了。
汤瑶好好一个白富美,为了个垃圾杀人,还把垃圾当宝,想下辈子再做夫妻,余秋琴还能谅解汪恩伦和汤瑶在一起,意图自尽,都不值。
服了汪恩伦的无耻,汤瑶为了他服毒自尽,还好意思让余秋琴等他流放回来,余秋琴居然还愿意接受他,恶心。
国主真的很帅啊,风度翩翩儒雅,满足了所有少女对梦中情人的幻想,很楚留香范。
游侠范。
为了国主打四星,而且感情戏很少,不像别的片那么黏黏腻腻。
童年的回忆。。。。。。。。。。。。。。。。。。。。。。。。。。。。。。。。。。。。。。。。。。。。。。。。。。。。。。。。。。。。。。。。。。。。。。。。。。。。。。。。。。。。。。
原来这剧都这么多年了,因为我本人真的很喜欢带点悬疑类型的电视剧,所以这剧不管以前还是现在都还是挺吸引我的。
剧情节奏现在看来是有一点点慢但是不妨碍看剧。
以一个单元一个单元案子的形式很吸引人,无论从哪个单元看都能看懂,这点我觉得很好。
说说剧里面的人物,司马玉龙我还是喜欢叫他楚天佑,更亲切一点吧,不得不说气质真的没话说,我曾经一度心里的翩翩公子就是形容他的。
珊珊我也超级喜欢,虽然她和楚天佑一直是心照不宣的关系,但是看剧的人都绝对认同他俩是一对。
赵羽衷心爱主,五味虽贪财但本质良善,主角团的每个人物都很有魅力。
可能有点遗憾,以前一直觉得还会有续集,但是一直没等到,国主寻母一直没有寻到,就我个人而言,龙珊这对最后没有表明真的在一起有点意难平,好爱这对。
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机会看到续集。
附上一张我最喜欢的图,虽然是错位图。
首先,我很喜欢这部电视剧,可能是喜欢剧中的气氛,有搞笑,有难过,有气愤,有无可奈何,剧情节奏慢,但并不是别人说的拖节奏.一部电视剧,如果分单元的话,一个单元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的话,一个单元就变成了一部剧,太短的话大家未免觉得没讲清楚.我给了4星,是因为我觉得演员们的演技都特别好,就算是一个店小二,一个小配角,都可以把角色诠释的很好,还有就是因为剧中表达的孝义.不管是被误会,被陷害,善良的人总是那么善良,而国主也会讲究证据,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我不是很清楚为什么有的人说这部剧是"雷剧",是他们对"雷"有误解吗?画质是很不清晰,但是那时候的电视剧都不是超清,1080p的吧,特效做的有点假,可能是那时候的抠图不成熟吧,但是现在的抠图也不成熟啊,要不然怎么会让观众发现抠图呢?还有很多细节都因为弹幕才发现的,从楼梯上滚下来的五味,是本人没错,没有用替身,打戏也有很多特写,用替身的地方不多.在何耀祖父亲在公堂问审的时候,王灿有几个特写,脖子上,额头上都是汗,我在网上看了这段戏的拍摄花絮,王灿是坐在椅子上的,每次NG,他都不怎么动,等开拍的时候会再次轻轻整理一下衣服,可是别忘了,他手里是有扇子的,在这段时间他都没有用手中的扇子扇风,可能是不愿意在自己身上浪费时间吧.外景拍摄也很多,演员说话都会喷雾气,手指特写的时候都是发红,发胀的.所以我在想,这部电视剧到底拍了多久,热的时候,冷的时候都有.还有一个就是台词,这部剧的台词很有档次,不像有些白话的不能再白话的白话文了,看电视看得就是舒服,哭哭笑笑,打打闹闹,最怕的就是某些电视剧看起来会很难受,会觉得很尴尬,看不到演员的台词和表情想表达的是什么,生气?难过?无奈?高兴?电视剧,看的是剧情和演技,之前选演员都是选合适的,现在选演员都是选好看的.我记得这部剧里有很多地方,演员们的眼神包含了很多东西,比如国主对于五味的无奈,对于恶人的愤怒,表达的都恰到好处.而且,有些笑点是包含在眼神里的,仔细看了就会明白.可能有些人就是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电视剧,就像有人喜欢偶像剧,有人喜欢古装,有人喜欢破案的.但是我觉得,不喜欢可以不看,不需要去诋毁.如果是因为喜欢这类型的,然而电视拍的不好,也希望能理性一点.之前的电视剧可能技术方面是硬伤,但是现在的电视剧除了花钱多,有很多小鲜肉,其他的能拿出手的就没有了吧.令人敬佩的是演员,哗众取众的明星.
最近没什么剧看了,又看了一下这部剧,还没看完,满满的回忆啊,虽然过了大概10年了,看的点有所不同,但这种老朋友再次相见的感觉才是最让人感慨和珍惜的。
现在看剧都比较喜欢嗑cp,我也不例外哈哈,龙珊没有结局真的是最大的遗憾了,没有第四部,真的遗憾。
小时候看的时候一直在幻想最后应该是龙龙找到了母亲,然后带着珊珊回宫,从此,一生一世一双人,琴瑟和鸣,岁月静好。
小羽还是他最好的兄弟,五味执掌太医令,或许回宫以后宫里发生的事还可以拍一部呢,唉,只可惜没有了。
有人说没有才是最好的结局吧,有时候遗憾也算一个不错的结局。
真的超喜欢国主,灿哥演技真的好,希望灿哥多注意身体。
还是喜欢叫他龙龙,哈哈。
真的这么多年过去了,看了再多的古装,最爱的依然是他,真的真的,没有人能超越他。
最近再找出来看,画质很糊都丝毫挡不住那种惊艳,气宇非凡,谈吐不俗,仪表堂堂,一表人才,啊,真的词穷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再看还是止不住地尖叫。
最开始看的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怎么形容那种惊艳的感觉,现在才知道这真的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最好写照,真的,无人能超越,此间仅此一人。
以下评论是之前在度娘空间自娱自乐的,终于在豆瓣安家,就搬过来撑下场面,免得最后被人说是水军 下文写于2009-02-15,楼主洋洋洒洒五千字的评,NC粉要掐架请认真,谢谢!
============以下是下文原文照搬的分割线================ 话说,在寒假的时候才知道有《龙游天下》这部戏。
看电视台的宣传短片,还以为是轻喜剧,所以便从第一集开始看到三十八集。
这部片子据闻收视很高,说实在,整部看下来之后觉得很失望。
能整部看完纯粹是想知道编剧能不能在其他小细节方面弥补大体剧情的不足,结果还是失望非常…… 既然看完了,自然应该写些东西才对得住浪费掉的精力。
这是个架空时代的古装故事,所以我不会太纠结史实的问题。
只是探讨一下情理上的问题。
全片有四个单元故事:《养儿不教谁之过》《棺中产子》《寿止公堂》《当归》。
首先说说演员。
这部戏的演员全部都不认得,组合上确实很有新鲜感。
然后抛开不合理的剧情来说,演员都演得非常好。
各有各的的特色,该喜该悲的地方都收放自如。
人物塑造上,四个主要人物里丁五味的塑造是最为成功的,个人觉得比司马玉龙出彩多了。
贪财的小混混角色在很多片子中都有,《御前四宝》里面的林天宝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其实韦小宝才是最深入民心的= =)。
本来一开始也以为丁五味是林天宝一类不学无术的人物,后来被丁五味劫富济贫的实际行动还有医学素养所折服。
由于编剧的一些脑残,反而觉得玉龙这个角色过于嚣张。
因很多所谓的“一语道破的睿智”的内容非常肤浅,但却让大家都傻傻地问为什么之后才说出显而易见的道理。
剧情的细节评论我只写比较有毛病的部分,然后现在试分析这个故事的起因和不妥。
其实,几人结伴游天下并惩奸除恶的电视剧并不少见。
《康熙微服私访记》《傻王闯天下》甚至《少年包青天》都属于这一类的故事。
《龙游天下》中,玉龙是为了寻找失散多年的母后而出宫的,而且最初是只身找寻的(赵羽是李老中丞后来才遣去的)。
其实玉龙为长时间微服私访的条件不具备,换句话说,其实这个出游的决定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首先,玉龙复国不久,整顿中央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的。
如果朝中支持叶洪父子的朝臣不多的话,为何要玉龙再现才实现复国?
叶洪他们真是残暴的话,世人不知玉龙尚在人世的话,农民起义就是在所难免的。
再来,玉龙为了寻母而长期荒废刚刚复国的政事,非常容易造成权臣之乱。
除非遇上的全部都是赵毅老将那样愚忠的臣子。
因为五味并不知道玉龙的真实身份,同时剧中也没有表现玉龙有特使带着政事找他处理的情节,所以玉龙是完全放下政事在出游,就算是体察民情,也是太不负责任的国主。
而且,如果由于玉龙复国之后就达到天下太平的状态的话,这个说法就更荒谬了。
最后,虽然亲自去找生母非常有诚意和孝心,但是作为一国之主,不可能这样漫无目的地长时间周游他的国土。
而且更有可能的是,如果太后在生只是一个传闻的话,玉龙不是赔了江山又折兵吗?
《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虽然康熙也到处微服私访,可是他是一次一次出去的。
玉龙和康熙的处境是完全不同的,主要是政局上的稳定性不同。
好,其实寻找生母只是编剧为“龙游天下”编造的一个理由而已,真正的目的还是“龙游天下”而已,并不是“龙寻生母”。
所以忽略这个不合理的理由才能发展后来的故事,不然我实在无法理解玉龙此行既然是为寻母,为什么会在何耀祖缓刑的那一个月无所事事地呆在那个行馆?
所寻之人是谁,是楚老三的长辈,五味也是在《寿止公堂》那一章才明白过来。
如果玉龙一直都是为这个目的而行动,根本没可能避开五味的注意。
那么《养儿不教谁之过》里面那缓刑的一个月,按照现行剧情看,玉龙他们就是无所事事了。
《养儿不教谁之过》的前半部分发展还算顺理成章的。
不过,明明蔡文星在公堂上被冤枉的时候赵羽是有随文星一起到杨老爷家的。
至少赵羽可以做蔡文星的时间证人,当场质问礼品店的老板蔡文星是何时去订购聘礼的话很容易可以洗脱蔡文星“谋财害命”中“谋财”的目的这点。
可是赵羽却是无动于衷地在旁听整个审问过程,可见赵羽对于玉龙虽然是忠心,但是个愚忠的臣子。
何耀祖明知玉龙身份还是坚持行刺计划,单单这点已经死有余辜。
而且在他去刺杀萧天赞之前他已经明知屠龙会派人去行刺他爹了(姜虹啊),所以说“他为父抱不平”而去行刺纯粹是为他减罪的一个台阶而已。
而且,他既然没有害死蔡文星,拖到自己决定跳崖才告诉周芸儿一人,也显得何耀祖非常地别有居心。
情理上,何耀祖都是完全没有无罪释放的道理,所以最后居然真是无罪释放让人非常狗血了一番!
简言之,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而且,其实他爹就非常明白自己的儿子“非死不可”的道理。
鱼肉乡民、强抢民女、弑君……他自己都判自己“灭九族”,可见他明白其中的严重性。
所以,耀祖她妈在国主赦免她灭族之罪之后是根本没有去求国主放过何耀祖的理由。
她儿子的罪行已经消灭了她可以上诉的权力。
她想留后的做法没有错,可是她会以此威胁周芸儿就是非常不明事理的表现。
还有,何大人救了周芸儿也完全不应该让周芸儿有主动愿意与何耀祖洞房的“报恩”行为。
首先,周老爹间接死于何耀祖之手。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何家是穷人惹不起的,然后就算救了芸儿2次也顶多算个恩怨抵消。
再来,周芸儿心爱之人也毁在何耀祖手上。
对于一个弱女子,父仇、夫仇(蔡文星虽是其未婚夫,但不是何耀祖的话两人根本不会“生离死别”),已经足以毁灭她的全部。
其实,本身何夫人提出要芸儿帮何家留后的这点的时候本身就是对芸儿的羞辱,但是周芸儿居然以身相许来报救命之恩,可见是个自取其辱的女人。
选景上,蔡文星虽是书生,可是他的家明显比周老爹的家漂亮多了。
客厅布置雅致,还有打理得很好的小花园。
一点不像穷酸书生的家…… 《棺中产子》这一章故事里面的穿帮和漏洞比较多。
先说穿帮,后面说剧情上的漏洞。
我是在电视上看的,只看了一遍,所以就不能指出具体出现的时间和截图了。
看完我提出的几个穿帮之后,有兴趣大家可以再去找找或补充。
首先,是出场人物的衣服。
这个故事中,玉龙主要穿的是全身白的那件和紫色的那套(下文简称白衣、紫衣)。
但是在长贵的住所(竹林一带)与百善庄的场景交换之间频繁出现场次上的混乱。
第一次混乱是4人在初听长贵讲秀兰鬼魂之事那里。
本来玉龙等人都在听,这时玉龙是穿白衣的。
然后随着长贵的继续述说,镜头一转,本应坐在那里没乱动的玉龙的白衣变成紫衣了。
后面还有好几处,明明玉龙是 “赶往” 竹林或百善庄的,但是从A地点到达B地点之后衣服不是白衣变紫衣就是紫衣变白衣。
简言之,就是他是“赶往”就不可能有换衣服的时间和必要。
所以这是场记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吕家棋身上。
首先,吕家棋刚刚回到百善庄是一身蓝色的衣装。
吕家棋在花园见到小香的时候都还是蓝衣,但是后来众人在大厅审问小香的时候,吕家棋的蓝衣变成了芦苇色的衣衫。
剧情上,这一个过程是连续的,所以吕家棋是没有换衣服的时间的。
还有,吕家棋回来后秀兰第一次和他见面那段是下雨了。
可是接着英红和老夫人去找他的时候,家棋换了衣衫没有问题。
问题是湿透的头发彻底干了。
他头发如果不是彻底干了会梳那么标致的发髻么?
没有吹风筒的年代,那么长的头发干得那么快……同样,这是场记的问题。
然后就是魏庆林第一次在古井里面发现鬼婴儿那里。
刚刚发现棺材的时候,棺材的盖子是半开的。
可是当魏庆林走近棺材之后,棺材盖却是闭合着的。
剧情中,这两个镜头之间道理上是应该没有人碰过棺材的。
可是棺材盖的开合度的不同,是不是恰恰证明了井底有鬼…… 这个故事的不妥之处非常多。
首先整个故事丝毫没有提过“大夫”这一点就非常脑残。
英红假怀孕要隐瞒吕家上下的话,无论如何都会有至少一个大夫给他们说话,但是在产婆被杀之后玉龙等人却对如何证明鬼婴儿是英红所生这点上一筹莫展了,这非常不合情理。
简言之,就是找到那个一直给她看诊的大夫,连是否有怀孕这一点都明瞭了,还执着那孩子是不是她生的吗?
还有英红首次抱着孩子回到百善庄的时候,吕老夫人不可能没发觉那个婴儿绝对不是初生婴儿的。
小年就算不足月,也没可能还保持刚刚初生的状态。
初生婴儿和出生几天后的婴儿相比都很不一样了,英红不知道不奇怪,但这是不可能骗过老夫人眼睛的,除非吕老夫人本身没生过。
. 然后就是井底的棺材。
井底的棺材是长贵买来放到井底安置秀兰母子的。
但是井底除非有第二个出口,否则我实在没法明白那个棺材到底是怎么完好无损地搬进去的。
而且,古人对于棺材是很忌讳的。
生人睡棺材是不吉利的,长贵既然让秀兰母子藏身井底,可以在那里搭床给他们,何必睡棺材?
难道还真是觉得棺材遮风挡雨、保暖舒适?
还有秀兰本急于把小年送回百善庄,玉龙说这是“母爱的伟大”。
本以为是说百善庄的条件好,比较适合小年的成长。
谁知道接下来玉龙说的原因是为了“认祖归宗”。
听到这点,彻底倒下……孩子跟着秀兰吃不好穿不暖、万一一个三长两短,还认什么祖归什么宗?
这点就此作罢,就后来玉龙任秀兰把小年送回百善庄,说这样做有利于破案,其实最后完全没起作用。
这样做纯粹是制造一个小香和五味救出小年的机会而已。
其实要说不妥的话《棺中产子》从一开始就很不妥。
如果一天有四个陌生人来到你家门口说了一番和玉龙一样的话,你会放心让四个来路不明的陌生人在你家自由行动吗?
明白编剧只是为制造一个玉龙等人住进百善庄的理由而已,但是玉龙的理由非常不够说服力。
而且玉龙四人的这个组合,怎么看都不可能是除鬼军团,实在太可疑。
最狗血的还有抢孩子那里,其实两个人都是没当过妈妈的假娘。
从丁公公说明的抢孩子规则里面已经可以意识到会伤害到孩子了。
但是无论秀兰还是英红,都没有提出对这个规则的异议。
两人抢一物时,如果各执一边也势必会造成物件一分为二的情况,何况小小婴儿?
所以如果真爱孩子,在没动手抢之前,秀兰就应该已经意识到这点。
所以就算她不当场提出异议,也可以在丁公公说开始抢之后,选择完全不动手。
可是秀兰是在动手抢了,看到了孩子痛苦才于心不忍。
可见她对孩子的爱并不够伟大。
(有人会说不抢的话怎办?
这里可以设置英红支持抢,然后还嘲讽秀兰怕抢不过才不抢的,自然五味此时帮腔的话会效果更好。
最后才挑明不抢是怕这样抢会伤及孩子,才显得秀兰对于孩子的一切都设想周到啊!
) 从何耀祖那两三集的莫名煽情开始,直到《寿止公堂》,故事的始末才正常合理得多。
《寿止公堂》的集数不多,案情也不复杂。
但至少剧情的发展合情理了。
看到姗姗被郭舒羽误伤,真的替姗姗不值。
而五味的医学素养也算进一步挑明了(在《棺中产子》那里辨药材也很厉害,可是还真没想到五味是真的懂医的)。
非常遗憾的是,明明玉龙等人在一边旁听郭展鹏审家人,为什么不及时阻止他自刎?
郭展鹏死了,但是这个案子实质还没有结案啊,郭舒羽一定不可能活的。
既然郭展鹏是个正直好官,为何不保他性命?
江秋萍就十分明白自己与郭舒羽的罪过,所以没有求儿子轻判,这点非常明白事理。
但是郭舒羽居然希望儿子徇私,可知他真死不足惜。
到了《当归》,除了“回放镜头”频繁、重复、太长,非常让人不爽之外,故事还是蛮可爱的。
五味的那个猜兄弟姐妹的江湖诀磨蹭了很久,但是结果和我想的一模一样。
因为他把答案公布之前是要先问清楚正确答案,很明显这就是骗局了。
虽然汤瑶自杀了,可是本身的判决就是没办法实行的。
很明显就摆明了“我就是出去了,你拿我怎么样?
”的架势。
其实本来看《龙游天下》的开头就在想他怎么找到太后,但是结局却是继续游。
所以之前提过的权臣问题完全就是没有解决的。
玉龙离宫甚久,朝中必有大变。
想是编剧无法招架宫廷政变一类的争斗,所以适可而止留下很多发展空间。
其中很多人看好的“龙姗恋”也是一个无限发展的地方。
不过个人认为这一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不是我无情无义,而是姗姗是孤女,太平之世的一国之后是有很多讲究的,这是其一。
第二点是,现在的剧情看来,姗姗喜欢玉龙是板上钉钉的。
但是玉龙从来没有表现出是男女之爱那种喜欢姗姗的表示。
从玉龙一直没有表态的言行看来,更大程度像是他明知道“天下女人都会钟情于他”的那种心态。
误吻、相拥、差遣……“从容”二字可以概括玉龙的态度。
让人觉得玉龙不是真爱姗姗就是这份“从容”在作怪!
觉得外型上还不如让姗姗和赵羽在一起算了…… 纵观全剧服装造型雷点不算太多,但就是玉龙四人明明没有行李包,何来那么多衣物替换?
戏,我也不想再追究了……编剧本身有点脑残,然后剪辑技术不高明,煽情也做得太刻意,尤其是那首十足苦情戏的片尾曲,《龙游天下》的定位变得匪夷所思。
然而,报纸上居然说“苦情”也是这个电视剧的卖点之一。
如是说,非常明显的拖剧情做法……所谓的“苦情”部分,一定会出现片尾曲的配乐,真是非常雷!
囧!
王灿演技超赞 白珊珊很清秀 五味搞笑贪财但有正义感有良心 沈世朋的赵羽真的好帅啊 这四人搭配特别好 剧情也经典 第一部值得推荐 第二部不好看 第三部一般
小时候炒鸡喜欢国主……好帅呜呜呜想看棺中生子……又有点害怕
好像是一年级开始看的,后来到广州也和我妈一起看过。片头曲很洗脑,现在还记得“金银财宝摆两边”。整部剧的背景其实是有点扯的,编剧应该不通历史,夺位战显得很幼稚,但是案件方面还是不错的。每次国主亮出身份,惊呆众人的时候,就有种爽文的爽感。
艹 羞耻的童年
我爱死龙姗cp了
我的楚楚呀!倘若本王行事有所偏私,或荒疏朝政,耽于逸乐或靡费财货,尔等也都要悉心陈说,极力劝谏于我,让我得以改过。像你等如此贪虐之恶官吏、劣蠹吏,在世间上多留一日,则民多受一日之残,国多受一日之害;你等一日不斩,则贪酷一日不止,国法一日不彰,斩
很小的时候看过 现在看真的要被有些角色气死😑
刚开始还没什么问题,后来什么鬼剧情,杀父杀夫仇人还可以愿意嫁给他?还能原谅他?还一帮人去同情杀人犯?说了不能违背法律最后杀人犯还能放出来?
小时候真的天天在电视跟前蹲守,那时候特别喜欢赵羽赵侯爷,简直就是我喜欢高冷男神的始祖,最近又重温了一遍,虽然是轻喜剧,但现在看底色其实是有点苦情色彩的但主角团还是挺爽的,尤其是每次国主和侯爷表明身份的时候简直就是初代大爽文哈哈哈哈唯一的缺点就是节奏有点慢,完全可以加快节奏,多讲几个故事,其次就是第二季我的赵羽怎么换人了啊,真是遗憾
哈哈哈哈哈哈哈都不好意思说看过,而且默默觉得男主还不错……
看到某站吐槽龙游三观不正…童年回忆,为了避免有滤镜我还特意重看了,虽然长大后是觉得剧情有点套路了,可再怎么说也不算三观不正啊…太强行吐槽了。除了cp是我的意难平,一直没觉得这剧有什么问题。
太魔怔了,基础是古代小故事,看起来好违和(比如杀自己儿子的,真是好爹,还有亲自的,太假了,20多岁在民间对有个贪污那么惊讶,是傻白甜吗 ,另外很喜欢玩解密游戏是脑筋急转弯或者民间小故事修改的?),,,
其实剧情我全忘记了……但是因为这个剧好像在小学毕业手册的“我最喜欢的明星”里写了王灿∠( ᐛ 」∠)_
解说一点
这皇帝天天不管国事 怎么还没亡国。。。
虽然也是爱过的童年回忆之一,但这种台词一半废话一半说教,主角一半无脑一半装逼的儿童剧能过及格线我是不服的。
【一】颜值气质不用说,小时候看过的剧,到现在隔段时间就会回顾。突然想起来评分,是因为看了某些up主的解说。【二】热衷于童年老剧,现在热播剧也能瞅瞅。我们不是现在的流量明星粉,没有多少人维护,也不会出现粉黑大战的情况。【三】我们的剧不是流量大剧,也不是完美的神剧,我们接受吐槽,但不接受跳看,故意曲解的错误解说。寿止公堂不看就算了,居然说从头到尾没找过王后,王后可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线索,一条明晃晃的主线!!还说剧杂乱无章,四个单元标题摆在那。某些辣鸡up,粉丝血书求了一年求来的,你好歹尊重下粉丝把剧看完再解说吧。总之,任何剧都不该无中生有,歪曲剧情,自己都不知道剧讲的啥就乱说带节奏。想赚钱却不愿花点时间时间看剧(哪怕你只看过不多的几集,总好过故意曲解)为吐槽而曲解事实本事真的很ex
忘了是哪个频道了,反正以前看电视就看很少的台,电视剧看完一部再接着看下一部。
真的是小时候的最爱,国主举手投足间已将君子展现。王灿便是最合适的一国之主。剧情略显拖拉,制作粗糙,怎奈导演没钱,特效演员取景都是那么随意,原本期待了十年了第四部,也是到今天为止才明白,太后,永远找不回来,楚天佑和白珊珊的恋情永远无法发展,丁五味永远无法进宫面圣,猜到只瞒了他一人的秘密,即便有人投资,重找一批演员,续写了最完美的结局。也不再是曾经的龙游天下了。这是一代人童年的回忆,无法替代,让那最美好的回忆与最理想的结局,随着时光流逝,永记于心吧这部剧真的不值五星,可为了我们找不回来的欢乐,仅以五星为祭
补标: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这个系列好像拍了很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