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三遍这部电影——热血青年看热血电影。
即使是既定的梦想成真,即使是乌托邦式的如有神助,这样的电影,依旧让我一次一次的老泪纵横。
因为,有梦想就是了不起啊,实现梦想就是了不起啊。
哥哥那么努力的做音乐却屡战屡败,而弟弟Hide一心为满足父母的愿望做牙医,却意外一举成名。
看起来很丧,却实在是天作之合。
如果没有哥哥的助攻,弟弟不会成功;如果没有弟弟的天赋,哥哥也许就此会放弃音乐的道路。
一切的一切,全都是阴差阳错的恰到好处。
就像《道》的歌词中唱:“在独一无二的时刻,找到自己的答案”。
其实这部电影,除了实现梦想的故事,更让我触动的是哥哥弟弟的父亲,这名医生。
从小到大,听到太多陈词滥调——找稳定的工作,找福利好的工作……努力学习就是为了生活的安定……烂透了你们知道吗?
我听见这种话就恶心。
虽然这位父亲看似集权又霸道,但我却从未在他口中听到上述类似的话。
希望自己的儿子从事医生的工作,不是为了上述理由,而是希望他们可以做对社会有价值的工作,做能被人需要的工作。
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才希望自己的孩子同样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心情。
另外,在父亲治疗的18岁心脏病女孩告诉他,是音乐给了她活下去的力量的时候,父亲意识到了音乐也是心灵的医生,因此也理解了孩子们的坚持。
这位父亲的精神,也是弟弟坚持不放弃做牙医的原因。
音乐是梦想,但做牙医是他对始终尊敬的父亲的成全。
如果两个都能做好,那又有何不可?
总之,去成为别人需要的人,就是对的。
我们需要这样的主流价值观。
有梦想就是了不起。
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可怕的是,更多的人把一成不变当做成熟的祭奠,把磨平的棱角当做是与世界的和解。
2018年,我们有伸张正义却被当做违禁词的岳昕;有毫无人格还被莫名其妙保护的田佳良。
有人跳楼,用生命试图换来纯净的世界;也有人拍案而起,只为无法忍受的黑暗禁锢。
这个世界在变好吗?
我不知道。
我看到更多的黑暗被揭露,也许是因为我慢慢拥有了在假象中探寻本质的能力,又也许是不好的事情越来越多。
被上一辈人搅混的水,试图再次把新一代的年轻人淹没。
我看到已经有人被淹死了,已经有人快死了,还有人正趴在岸边不知进退。
比起今天,我更喜欢明天。
我希望明天是阳光明媚。
看着Hide为想出歌词发呆到深夜,看到他们因为自己的音乐影响了他人而感到欣喜,我知道这才是我眼里的年轻人。
也许稚嫩,也许笨拙,但我们在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好。
被腐蚀的白骨森森然,吓得来人不敢前进。
去你的吧!
老子踩碎你们,再从你们的灰上踏过去。
就是这么不要脸,就是这么一往无前,就是要永远肆无忌惮。
奇迹,那天如此重要。
送给将要到来的五四青年节。
送给属于我们的青春。
编剧把起起伏伏的境遇和模棱两可的青春表现出来了,在我心里是一部很棒的片子。
饰演魔戒中咕噜一角的演员在杀青的时候把魔戒拿走了,这是编不出来的彩蛋,是成年人的童话。
原来GReeeeN这个乐队真的存在,在模棱两可里真的有绿色的青春,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希望吧。
大部分人可能没有汉德的天分,但绝对大概率有同款扼杀天分的老爹。
痛苦不会因为转移而消失,只会在自我复制过程里完成一次次扩张。
我一边叹气汉德老爹口中那些换汤不换药的否定,一边理解他成为牙医的选择,这是模棱两可中的喘息空间,是为了父母能更好过的妥协。
中间有一幕最让我心痛——汉德妈妈的纠结。
因为人都夹带着私心,在选专业的时候他妈妈曾经当面描绘过儿子当上牙医后的样子,在汉德第一次落下大学学业之后,低着头走上楼被拦住妈妈,原来她也和老爹统一口径了。
比起说汉德是一个没有主见,背负着其他人梦想的人,不如说他是一个不会撒谎的人。
因为没办法对自己撒谎,所以才会两次拒绝后自己敲开哥哥家的门。
因为无法对别人撒谎,所以才一定要和父亲坦白。
因为没办法对梦想撒谎,最后他成为了牙医。
在硬币抛下的那一刻,他没有办法对心中所想撒谎,所以看起来那么理智那么善变。
但这不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吗。
“嘻哈养不起我,我来养嘻哈”这算理想与现实的一种和解,如果大部分人都不具备天生吃这碗饭的天分,这样迂回的方式就成为了普通人的理想主义。
汉德最后说,我自己也不确定现在做的是我的梦想还是其他人的梦想,但我只知道我不能停止自己一直写歌的冲动。
模棱两可的青春,是主流与边缘的拉扯,我们身处时代的洪流间也看不清楚何为正确,于是抱着一定要有答案的惯性焦虑地随着浪潮向前卷着,希望触及灯塔和海岸。
但加入不抱着前浪,任由自己在危险中,凝望着眼前这片广阔的大海,享受一下模棱两可的青春又会怎样呢。
好的作品能描绘出普通人那隐晦具体拉扯的青春,也谢谢GReeeeN给我们演绎了一场很棒的剧本。
2017-6-22 10:34《奇迹,那天如此重要》(2017)。
豆瓣7.8。
平静的青春,燃烧的青春。
很佩服现实中真人原型们的执着和勇气。
松坂桃李形象挺颠覆。
菅田将晖又演了一个完全看不出和以往任何人物哪怕一丝丝相似的影子。
特别注意到他连走姿都彻底改了。
穿上白大褂的温柔的年轻牙医简直好看到透明。
兄弟俩的亲情着实戳心。
好想有个这样的哥哥,也好想有个这样的弟弟,影片以人气组合GReeeeN的名曲《奇迹》的背后创作故事为蓝本,但剧情稍显寡淡,乐队其他三人完全沦为背景人物根本没立起来。
片尾曲感觉到了好听。
可能一直以来喜欢这个从不露脸的大热乐队的歌迷对这部电影会非常有感触的。
做音乐就跟人的所有爱好一样,慢慢的会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音乐那么久了,且还一直不由自主的坚持着。
剧中的哥哥和弟弟,两人虽然同在颇为严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但选择却不一样。
哥哥不惜离家出走也要做音乐,虽然弟弟也喜欢音乐,但弟弟为了家人还是选择了成为一名牙医。
其实,他们都无法抗拒音乐的魅力。
偶然间得知了这个电影,当时并没有抱很大的期待去看,但是看完后感觉还可以。
首先,整个电影下来我感觉很流畅舒服,没有那种很刻意的成分,演员的表现很自然,虽然剧情略显单薄。
其次,电影里的歌真的是太棒了,我之前不知道牙医这个组合,单纯就是被电影吸引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了这个组合,他们的歌很励志,很有想法,前一阵子我期末复习好几次都感觉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听一会他们的歌感觉又好像恢复满满的能量😊。
最后,我想说一下演技,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场戏就是哥哥在台上表演的时候,虽然我没有见识过真实的在那种场合唱歌是什么样子的,但我感觉他演的不错,我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仿佛他有什么情绪相对我们诉说,不论是激昂的青春,亦或是愤世嫉俗的愤怒。
当然其他人的演技,颜值也都很好。
当然,我就随便写写,你们也就随便看看吧。
如果人生注定是一张马拉松的话,那么刚开始跑得快与慢可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坚持不懈地跑下去。
我是今年才开始跑步的,最初可能只是因为体检时医生说我缺乏锻炼,所以想着更多的是怎么样让自己更健康一点,从刚开始的1KM,3KM,10KM等等,我发现慢慢的,都会爱上,因为每一次进步会让自己更加想要坚持跑下去。
做音乐也是一样,慢慢的会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音乐那么久了,且还一直不由自主的坚持着。
剧中的哥哥和弟弟,两人虽然同在颇为严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但选择却不一样。
哥哥不惜离家出走也要做音乐,虽然弟弟也喜欢音乐,但弟弟为了家人还是选择了成为一名牙医。
其实,他们都无法抗拒音乐的魅力。
哥哥一心想成为很有名气的歌手,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可惜天赋不够,终因受不了唱片公司的束缚而团队解散了。
弟弟按照父母的意愿考上了牙医,这种孩子应该说是别人家的好孩子吧,学习好,又听话懂事,又人事了父母眼中所谓的被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体面的好工作,而不是像哥哥那样不务正业。
哥哥终于发觉弟弟有唱歌的天赋,于是将弟弟及弟弟的同学四个人组成个小组合发唱片,因怕被学校及家人发现,所以他们集体带上牙齿面具出唱片,还挺可爱的呢。
唱片首次出来,就大受欢迎,但是弟弟因为终日练习音乐的原因可能学习成绩却有点落后了,所以弟弟有点退缩了,不想因为音乐而耽误了学习,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三小只里面的小凯同学,我在看高能少年团结尾时才知道,他在录节目的同时也在高考,不过听说高考成绩还不错,这样子的人肯定 是付出了很多的,这背后的努力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我始终感觉,人无法一直同时专注于两件事且都做到最好,但奇迹总会出现,一如小凯。
弟弟跟哥哥说了自己不玩音乐后,自己也挣扎了好久,其实最欺骗不了的是自己的内心吧,其实的他是喜欢音乐的,但是为了尽孝为了让父母安心又不得选择他们钟爱的医生职业,相信他自己肯定也很痛苦,生活中肯定有很多这样的人,就连我妈也是希望我能安安静静的当个老师就好,哈哈。
几多挣扎后的弟弟终于想通了,继续玩音乐,,,,此处省略剧情,最后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认可。
别问我怎么得到的,自己去看,去感受。
其实整个片子,简单来讲就是在用一部片子教会我们什么叫做坚持二字,而且是有多么的不容易,但只要坚持下来了,那么接下来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着你。
以前我只听说过晚上12点钟的腾讯大厦的样子,但是我并没有真正去关注过它,但昨天当我晚上10点经过时,我看到的是基本每层的灯基本全部是亮的,我本来以为加班到这个点的我真的是好累好想休息,可是大厦里的灯光却依旧那么光亮如初,我相信里面有很多像弟弟和哥哥一样的人在不断地坚持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里面的人应该都是梦想家,他们在一步步地计划着去实现他们的梦想,虽然很辛苦,但是它在成长,毕竟长大的过程就是一个痛的过程。
今天是破壳日,小伙伴们一个个在祝贺我,但我并没有特别开心,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所以他们问我现在最想干嘛时,我说,我只想好好的睡到自然醒,他们说我傻了。
哈哈,可是现在这个点神经质的我却又睡不着了,为了纪念一下自己,就看了这个电影,感觉自己现在正是剧中所体现的那样,要做一个对得起自己内心的人,只有那样,你才会不找任何借口地为之努力,并将其实现。
最后,加油!
致所有努力的小伙伴们,坚持下去,明天的我们一定会笑得比今天更灿烂。
《奇迹,那天如此重要》主题曲好听但是暂时没搜到。
主要人物有两个,哥哥和弟弟,他们的父亲是位德高望重的医生。
哥哥玩摇滚,服饰夸张,性格比较冲,在外和乐队的其他三个成员玩音乐经常晚归,爸爸男和哥哥冲突很多次,甚至动起手来。
哥哥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不久被一公司签约,但是乐队和制作人有很多矛盾,一群人就都散伙了,哥哥陷入迷茫,思考接下来的人生该怎么过。
弟弟乖巧懂事(表面现象)循规蹈矩,按照父母亲的意愿学医,虽然曾经落榜,但是最后还是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医科大学。
上了大学之后加入学校音乐社团。
几个人组成小乐队写了几首歌。
在哥哥男的帮助下,可以成hit了。
于是哥哥男就卑躬屈膝地求他的前制作人,一开始,大便脸制作人根本不care,但是后来听了他们录的Demo后觉得很棒很棒就帮他们成名了。
中途弟弟曾经迷茫了一段时间,到底是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音乐呢?
还是听从父母做医生呢?
后来弟弟选择了自己真正喜欢的音乐,但是牙医事业也没落下。
所以说啊,主角就是那么强大,得到的同时也不会失去,换成我们普通人就不行了,想躺床上的时候就不能坐在沙发上(一个不恰当的比喻,whatever. )另外还有一个人物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叫结衣,心脏病活不久了,爸爸男是她的主治医师。
爸爸男建议她立马做手术,但是那个时候正赶上结衣要考美术大学,所以结衣觉得很痛苦,很纠结。
但是他听了弟弟男乐队的歌,觉得充满了力量,也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当她把弟弟男乐队的歌给爸爸男听时,爸爸男也感动了。
后来,弟弟跟爸爸男摊牌,请求爸爸同意他做音乐,爸爸男也同意了。
人真的很奇怪啊,自己的亲生儿子那么耐心地跟你沟通你却想不开,别人几句话竟然能让你耳根子突然软掉,儿子和路人孰轻孰重呢?
plus, 父母不应该太过分搅和孩子的生活,因为你喜欢钢琴或许他(她)喜欢二胡,你喜欢西瓜或许他(她)更喜欢柚子,who knows. ╮(╯▽╰)╭
大儿子JIN酷爱摇滚乐,自己组了乐队,但一直混迹于小场所,在音乐之路上并没有什么起色。
在身为医生的父亲眼里,医学是一项能够治病救人、对社会具有贡献的高尚职业,可已经成人的儿子每天却无所事事地混日子,所谓的音乐也只不过是心智未成熟的人玩的游戏而已。
虽然是父子,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经常说不上三句话就是一场争吵,在最激烈的一次争吵中,气得老父亲要拿起日本刀砍了这逆子,JIN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因为哥哥的叛逆让父亲的失望,小儿子HIDE则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考入医科大学来获得父亲的认可,可是不管他怎么努力,他在学习上的天分并不足以让他迈入医科大学的门槛。
在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这件事上的局限性后,他决定学牙医,牙医的门槛比医科大学要低一些,最终他也如愿踏进了牙科医学院的大门。
履行了父亲的愿望,HIDE也一心立志好好学习最终成为一名牙医以报答父母,但业余时间的他爱好也是听音乐,并且到了大学里,有了大量空余时间,他也开始尝试着写歌,并且跟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成立了一支乐队。
弟弟成功考入了牙科专业,哥哥JIN的音乐之路也终于迎来了曙光,他们的乐队被经纪公司看中,决定为他们出唱片。
他兴冲冲带着乐队画报和CD小样回家给家人看,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然而父亲依然固执地认为音乐是对社会毫无用处的东西。
在家中无法得到父亲的认可,在外面音乐之路也开始出现挫折,乐队的演奏怎么也达不到经纪人的要求,甚至一度与经纪公司闹僵。
乐队成员们坚持自己的音乐风格,可在经纪人眼里,你们必须做出改变,采用更为迎合大众的唱法,死守自己的音乐风格是无法出道的,可改变自身风格显然已经违背了他们热爱音乐的初衷。
创作理念的冲突让乐队出道无望,音乐之路也戛然而止,为了生活成员们不得不自寻出路,乐队也处于一种解散的状态。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音乐之路中断的JIN这时候收到了弟弟HIDE的请求,请哥哥为他写的歌制作一个小样。
正好事业受挫无所事事的JIN很快就给弟弟做好了,拿到小样的弟弟带领他的乐队开办了第一场校园演唱会。
在这个小小的演唱会上,弟弟所在乐队的成员们尽情享受着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在他们的音乐道路上,没有渴求成名的压力,也没有因生活所迫的压力,音乐于他们而言仅仅是一项纯粹的爱好,也正因为这份纯粹,使得他们创作出来的音乐没有世俗的羁绊。
而相反在哥哥这边,音乐被赋予了太多额外的期望,在出道成名的道路上,成员们也渐渐意识到他们想做的音乐与大众能够接受的音乐是存在距离的,很可惜的是,这段距离并不是通过努力能够弥补的,因而从乐队解散的那天起,注定他们无法再回到音乐的道路上来了。
第一次演唱会的反响非常好,JIN也意识到,也许能在音乐之路上走得更远的并不是总是把热爱音乐挂在嘴边的自己,而是把重心放在学习上的弟弟。
于是他放下面子,重新找到经纪公司,希望他们能听一听他弟弟的现场录音碟。
果然,经纪公司很欣赏他们的歌,并有意为他们出CD,这个消息一下点燃了乐队小伙伴们的热情,就在大家兴高采烈地以为就此要出道成名的时候,弟弟HIDE突然一盆冷水泼过来。
HIDE依然坚信自己会成为牙医,会成为父亲希望他成为的人,而当前,他们也必然要以学业为重,为最终成为一名牙医而努力,而音乐,则仅仅只能作为爱好。
弟弟的选择让JIN不得不又去经济公司,请他们暂时不要为乐队出专辑了。
可他刚说完,这边HIDE又登门表示,他之前想错了,其实他还是想在音乐之路上能走得更远一些,希望自己的歌能被更多人听到。
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让经纪公司很是恼火,你们以为这里是小孩的游乐园吗?
但为了弟弟的音乐之路,JIN只能在人家面前一个劲地点头哈腰以表歉意,为了弟弟的音乐之路,他放下了自己所有的尊严和面子。
碍于HIDE写的歌确实好,经纪公司才勉为其难地答应继续帮他们出专辑,可新问题又接踵而至,一旦出专辑,自己玩音乐的行为必然会被父亲知道,而视音乐为洪水猛兽的父亲一旦知道两个儿子都在搞音乐,必然会大失所望大发雷霆,哥哥还一本正经地对经纪人说:
那怎么办呢?
请经纪公司不要公布乐队成员的面容。
最终,在JIN的软磨硬泡下,经纪公司终于答应为他们做不露脸的宣传,并给他们制作了符合他们身份的LOGO——Greeeen。
他们的专辑很快摆到了唱片店的架子上,虽然在不起眼的角落只有一张,也还未得到大众的 认可,但妈妈还是开心地要去请店长再多摆上几张。
然而出专辑,也意味着要在音乐领域耗费巨大的精力,写歌、创作、排练,无不侵占着他本该用来学习的时间,甚至是上课时间HDIE都沉浸在创作当中。
不好好上课,挂科是显而易见的事,而且不是挂一科,是全部挂,甚至面临着不能升大二的留级风险,这也让父亲大为震怒。
父亲的教训让他再次决定放弃自己的音乐之路,因为他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也不想让父亲失望,更不想像哥哥一样不被父亲认可,可是他喜欢的真的是从医吗?
他为什么不能遵从自己的内心呢,甚至连女朋友都发出了灵魂拷问:你是为了父亲才活着的吗?
为自己而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
愤怒的哥哥找到他,推搡着质问他你写的歌词里那些梦想啊、自由啊、未来啊难道都是骗人的吗?
你为什么就不能敢于做自己呢,你比我有才华,我想做音乐却无能为力,你才华四溢却自甘放弃。
也许是哥哥的怒吼打醒了他,也许是女朋友的失望唤醒了他,明明自己喜欢的是音乐,为什么就不能勇敢去追求呢,仅仅是因为父亲认为音乐无用吗?
可父亲眼中无用的事物正是他真正擅长也热爱的啊。
HIDE一直在欺骗自己,骗自己喜欢学习,喜欢从医,可事实是他连真正的医科大学都考不上,而在音乐的那片空地上,他仅仅用业余时间写出的曲子就被经纪公司看中,出了CD摆在了音像店的货架上。
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违背自己意愿地活着,是最痛苦的事。
也许,是时候该为自己而活了。
为了弟弟,JIN甚至可以去向顽固无情的父亲求情。
直到乐队的专辑已经摆满了音像店的货架,事实证明他是完全有天赋在音乐这条路上走下去的时候,HIDE终于第一次直面像一座山一样横亘在他面前的父亲,只有跨过了这座山,他才能真正心无旁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们的人生中或多或少会面临来自家人的压力,因为家庭教育的不同,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因为人生之路的不同,因为个体与个体间彼此独立的思想,也许你想走的路并不是家人希望你走的路,你想做的事也无法获得他们的认可,这时候又有多少人敢于迈过眼前的大山,去遵从自己的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呢?
但这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你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吗?
有多少人穷极一生都没搞清楚——我到底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顺便说下,电影中的GReeeeN乐队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哦,LOGO正是这个LOGO,乐队四名成员也确实是牙科专业的学生,且真的没露脸,而音乐制作人也确实是其中一位成员的哥哥,所以这部电影其实是为这支乐队量身打造,是他们的传记电影。
他们的歌也很好听,主打曲就叫《キセキ》(奇迹)。
RT 因为是牙医的故事 所以很难评价这个电影本身精彩不精彩 因为心理加成太多了 大概10年前就听过他们的歌了 当时虽然也喜欢但又说不上特别喜欢 真的迷上他们的歌还是因为看了 rookies这个每集都爆哭的片子 那个剧情配上キセキ这首歌真的😭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 这首歌依然是一听到就觉得很燃很感动的 对他们本身并不是很了解 一直觉得又是牙医又有如此的音乐才能简直太赞了 看了这个电影充分了解了果然看起来多么成功的人都有曾经的迷茫挣扎 也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坚持才能有后来的成就 苏打演的不错 不过村长是让我很惊讶的 眼神传达出的情绪感觉很到位 他演技原来这么好吗😀成田凌这扮相都要认不出来了…キセキ被作出来的时候真的很感动 音乐真的有治愈心灵的力量 而且可以传播给很多人 简直太赞了
可能是我期待太高了吧,因为村长和苏打都是很喜欢的演员。
但是这样一个故事也不错,应该说是真事儿吧。
确实,能为别人带来帮助和希望的工作很多很多,不是只有传统意义上那些正经的工作。
就我自己而言,没有音乐的话感觉会活不下去。
烦躁的时候,不听音乐的话就很难平静下来。
也是因为音乐,让我知道了很多优秀的人,去看他们为了梦想所付出的努力,去读他们的故事,真的带给我很多的勇气和力量。
hide(松本秀人)的话,只要看着他笑,就觉得世界充满了希望。
他的天真,他的奇思妙想,他的自信,都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让我很想要努力去接近他,努力变成一个很优秀很善良很自信的人。
还有Yoshiki那种向死而生的精神,是我所崇敬的。。。。。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就是:因为电影的主角也叫hide,第一次听到哥哥叫他的时候,倒回去确认了好几遍,然后瞬间出戏,不过马上想到确实有一个牙医叫hide,因为和秀秀同名,瞬间好感度up up 。
哥哥是很喜欢的一个角色,虽然有些固执,但是为了梦想愿意付出一切,并且坚信自己所做的事能为别人带来希望。
虽然后来转做幕后,但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达成自己的愿望了吧。
看到小女孩对医生爸爸说“我想活下去”那里真的鼻子酸了 学医可以救死扶伤 音乐一样能治愈心灵 给人以力量 真棒。像Hide说的 学音乐永远都不会晚 而如果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才是真的人生!最后我还想说 看一下日本的青春片 没有无病呻吟的彷徨忧郁 没有堕胎劈腿深夜买醉 简简单单用音乐造就人生的积极向上,一首《奇迹》也让人印象深刻。
苏打最帅的一次了
邦画剧情惯有的各种毛病都凑齐了
原来这片还有流星啊,当年完全忽略了他的存在,光顾着花痴村长了。一定是眼镜封印了他的颜值,现在他完全是超级帅哥啊。
套路满满,但是苏打好好看啊,唱歌也好好听啊!P.S. 好幸运啊又买到一场见面会票,导演出席了,只是好想吐槽旁边的翻译姐姐,完全不知道翻译了点什么。散场后导演被迷妹们重重围住,保安小哥都要抓狂了。(笑
真实的故事,但拍得有些庸俗,情节套路,就牙医的歌还不错。看完发现一番是桃李,但看着怎么感觉苏打才是主角。。。PS:小林薰演得真好,完全没有食堂老板的影子。
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说好了要当牙医,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异想天开,歇斯底里,扭曲的人设,兑水的鸡汤。日本电影容易犯的错误,这片子一条都没落下。
整个片子的色调都是想象中的样子。十年前开始听牙医,清新又独树一帜的凉爽感,今天终于看了这部。很喜欢。
金属老哥帮牙医老弟boy band出道,这是《重金属双面人》反向有丝分裂了吗?是去努力成为对世界有用的人还是去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been there done that,但现实中能兼顾两者的牙医乐队真不容易啊
非常平淡的故事,因為喜歡Greeen和蘇打看了這部電影,大學時期迷上Greeen,他們的歌曲真的好勵志。
一般般,歌还行吧
只会存在于日本的故事。比起弟弟的励志,我更在意哥哥的音乐团体令人唏嘘的遭遇。
平凡的片子但有打动人的地方,因为两首好听的音乐加一颗星。
日式雞湯
一开始觉得哥哥那边也太刻板印象了吧,最后好家伙,弟弟这边是真的。。说是音乐片感觉更像是家庭片了,另几个团员完全没说到了
剧情其实也没啥,毕竟结果都是知道的,觉得哥哥真的超级好。然后多一星给曾经挺喜欢greeeen的我。很久不听了觉得歌还是好听的!
青春为什么这么要紧与及大陆青春片为什么这么要命,还真是未解之谜,美式超级英雄般的奋斗青春,日式成长蜕变青春,与及中式特供的堕胎青春史,这么比下来,作为看青春片是用来追忆青春的人来说,我还是选择蜕变。
作为自传电影来说真的挺无聊了。除弟弟以外的剩下三个人既没有姓名,又没有性格。
音乐治愈人心,电影治愈灵魂,一部虽老套但充满正能量的日影,苏打歌影双栖完全无问题,第一次Get到了村长的帅,话说重金属真的没有市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