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点映场刚看完,凭良心讲算是很合格的喜剧片,个人感觉比抓娃娃差一点,在及格线上,节奏抓的很好,笑点很密集,但是不尴尬。
我个人感觉主题虽然在家庭,但是以电动车系统失灵作为这个承载主题,反而让人挺反思现在过分智能化的新能源电车,如果系统失灵了该怎么办,包贝尔的演技倒是中规中矩,算平常发挥,反而是小舅子唐人和亲家母蔡明老师发挥效果最好,其次是丈母娘角色也特别逗,老婆王智的表演也很不错,可能承担是亲情煽情部分,所以发挥空间被限制了。
我喜欢里面夫妻俩人矛盾的部分,可能是能让中年人共情,特别是加入双方亲家矛盾,反而丰富了矛盾主题,显的没那么单调。
最逗的是,插入泰国交通警还有艾伦路怒男的角色,调剂了整个剧情节奏走向,填充了很多关键部分,很好玩,虽然结局煽情部分略微有点尬,结局反转有点俗套,仍然不掩盖全场大家都在大笑中渡过整个俩小时。
路演部分,唐人还有宋木子绝对搞笑担当,包贝尔王智还有导演反而都很拘谨,最逗的还是蔡明阿姨,一直在插科,全场笑点都在她,很好玩哈哈。
这就可以了,还要啥自行车!
翻拍的,本子没啥问题,已经避了不少雷了,整片节奏流畅,笑点密集,所有的演员都在状态,这就可以了,还要啥自行车?
知足吧说说演员,本人一直以为,包贝尔其实是被低估了的一个好演员,有演技,可塑性很高,可咸可甜,可俊可丑。
但没有好本子啊,所有本人钻研的精神也不足,如果有足够的托举,相信小包可以成为影帝级的。
另一个被低估的,克拉拉,很难过。
看过她早期的作品,她的经历,明明可以成为影后级的,不知为什么坠落到现在这样子,在影视不发达的他乡演些无聊的花瓶摆件,真的是可惜了。
在喜剧电影层出不穷的当下,由包贝尔主演的《根本停不下来》以其独特的剧情设定和幽默风格,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这部由林珍钊执导,集结了王智、蔡明、艾伦、常远、克拉拉、贾冰等众多喜剧明星的影片,不仅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更在不经意间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亲情与信任的思考。
剧情梗概与角色亮点影片讲述了职场失意的中年男人李同风(包贝尔饰),在一次看似平常的出国之旅中,遭遇了汽车刹车失灵的惊险事件。
这部“永动车”在高速路上狂飙,身边的亲戚朋友七嘴八舌,昏招频出,一场关乎生存与死亡的冒险就此展开。
包贝尔在影片中展现了他出色的喜剧天赋,将一个既搞笑又怂的中年男人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而王智则打破了她在观众心中的“秋雅”滤镜,真实呈现了一个二胎宝妈的家庭囧事烦恼。
蔡明老师更是继续发挥她的“毒舌”技能,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笑料。
幽默与温情并存《根本停不下来》作为一部喜剧电影,笑点密集且自然,无论是包贝尔驾驶失控汽车时的惊险场景,还是艾伦穿着粉色衣服招摇过市的搞笑瞬间,都让人捧腹大笑。
但影片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幽默上,它更通过一系列事件,展现了家庭成员在面对生死关头时的情感升华。
特别是影片后半部分,当一家人经历了生死考验后,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包容得到了升华,让观众在欢笑之余,也感受到了深深的温情。
翻拍与原创的碰撞值得一提的是,《根本停不下来》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法国喜剧电影《一路不顺风》的改编。
虽然故事主线相似,但影片在角色设定和情节细节上做了大量本土化处理,使得故事更加贴近中国观众的生活。
这种翻拍与原创的碰撞,既保留了原作的精髓,又融入了新的元素,让影片在保持幽默感的同时,也更具中国特色。
观众反响与影片价值影片上映后,观众反响热烈,不少观众表示,这部电影不仅让他们笑得前仰后合,更让他们在笑声中体会到了家庭的重要性。
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仿佛是我们生活中的缩影,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让我们反思了生活中的种种。
总的来说,《根本停不下来》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喜剧电影。
它用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信任与成长的故事,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
虽然影片在某些方面存在争议,如翻拍痕迹明显等,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主题仍然让它成为了一部值得回味的佳作。
对于喜欢喜剧电影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无疑是一次不可错过的观影体验。
如果每年的烂片也有劳模奖章的话非包贝尔莫属,因为他的出片速度和资源几乎赶上了以前的老港星,每年连主演带客串的影视作品最少有近十部之多。
我以前说过包贝尔只要不刻意模仿宝强,演喜剧我还是能接受的。
大家爱看就看不爱看就关掉。
某些黑粉真的没有必要既讨厌包光头这人又非要看他的片子,看完了还来一通辱骂和牢骚。
影片是翻拍的,由于本人对喜剧中的泰国梗不感冒(包括以前的泰囧)所以就只当看个乐子。
关于影片本身就不啰嗦了,说说题外话。
1、近几年喜剧表演方法的整体收敛。
大概是在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风行的那几年,有可能是沈腾和马丽的爆红让相当一部分喜剧演员产生了错觉:以为靠着浮夸和狗血表演还有大量让人尴尬的谐音梗就能让人笑,让自己大火。
这些人中既有开心麻花的铁杆成员比如王宁、艾伦、常远等人也有东北一帮喜剧人,事实证明一种抖包袱耍笑料的模式观众不可能都爱吃,而且就算爱吃月月吃年年吃也早吃腻了,所以就算沈腾和马丽还一直坚持自己的表演模式的话,迟早也会被观众抛弃,所以这几年我们看见沈腾和马丽都尽量避免参演闹腾式喜剧,开始积极尝试转型。
而一开始靠着浮夸演技还有戏接的王宁、艾伦还有常远等人现今几乎无戏可演或沦为客串、男配3号等等。
可以看到,最近的一些喜剧影片中常远表演收敛了许多,没那么“贱”了,艾伦也没那么“傻”了,作为观众看着也舒服了许多。
我个人觉得星爷和港式无厘头的表演风格不适合大部分喜剧演员,事实也说明如此。
2、有点搞不明白克拉拉这个人,在中国也混了这么多年,中文还是烫舌头,每年的网大总有几部会出现她的身影,而且基本都是没有任何演技和让人印象深刻的花瓶角色。
我说中国钱就这么好挣吗,非要赖在中国。
看看其他几个韩国艺人像秋瓷炫,李承铉他们好歹中文沟通没问题。
3、王智肉眼可见的老了,以前对这个演员不了解,初看她在《夏洛特烦恼》中的扮相还挺有初恋女神的韵味。
最近看的《棋士》和本片可以明显看到王智已经没有少女般的皮肤和韵味了,皱纹增多,脸也开始老相了。
其实王智演技可以的很有感染力,在 《夏洛特烦恼》 中主角是沈腾马丽,他俩太抢眼了,而且王智的角色基本也算花瓶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
近几年她的作品也开始多了,也开始关注到她的演技,希望她越来越好吧
这是一部家庭喜剧&公路电影,看电影的初衷是我岳母想看蔡明老师。
不过真被电影内容惊喜到了,笑中带泪。
尤其最后王智和包贝尔车上夫妻坦诚那几段对话,给我和孕妇媳妇都感动哭了。
家庭生活中难免各种琐事,电影里的角色可以映射到每一个家庭成员,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确实可以给一个男人提供无穷的前进动力,和媳妇岳母一起看这个电影非常应景,可惜我没有小舅子。
[捂脸]
包贝尔奉献了入行以来最好的演技,李同风是全片所有冲突的戏眼,却不是笑点所在,这就很高级。
从他回家开始,遇到的每个家人都给他不同程度的惊喜(惊吓),预示着后来在失控的车子里,他们依然会给他足够多的惊吓。
果然,妙哉!
李同风是全片情绪最稳定的那个,他一直在想方法解决问题,这当然得益于他妈的教诲:出了问题就解决问题。
就算全车人吵成一团,快要打起来了,李同风一直在冷静的开车,思考,怎么让车停下来。
而且最终,脱困的方法是他想出来的。
可以看出,李同风是做大事的人,只是目前不太顺利,他只需要一个机会,所以他拼命想抓住这次机会。
虽然命运给他开了个大玩笑,车子质量不行,他及时收手,相当于提前止损,更说明他在商场的老成练达。
王智,女一,把一个怀着二胎被丈夫冷落的脾气愈发乖张的宝妈演绎的入木三分。
她卡在车窗出不去时,立马回身陪着李同风赴死,这才开始全片第一个感人的桥段。
当然在李同风最后只身赴死时,他流着泪听完那些没有听过的语音,才是全片最大的泪点。
蔡明老师,把一个刻板教条、控制欲极强的的前学校教务处主任演绎的惟妙惟肖。
宝刀不老。
小舅子,他真是除了带货啥也不会,天生脑残,性格跟他姐很像,这个角色就适合唐人演,不用化妆。
丈母娘,性格软糯,全家的黏合剂,装行李箱的衣服是她收拾的,但蔡一挑刺马上被王智揽过去了,她一撇嘴缺并未发作,很真实。
全片暴走的艾伦,贡献了全片最大的笑点,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并没有刻意搞笑,自然才是王道。
以至于后来看他一出场,就忍不住笑了。
是啊,一个喜剧版的疯狂的麦克斯(艾伦),怎会不招笑呢?
常远,重复自己以往的角色,笨蠢呆,刻意了。
宋木子,他终于找准自己的赛道了,全片第二笑点。
张佑维(可惜闫佩伦没参演)、叶浏、马旭东、王喳喳、吕岩一众实力派喜剧人完美发挥,笑,可以不用搞,也能出来。
而且更好。
满分!!
《根本停不下来》一部超級幽默、搞笑、解壓的好電影,在心驚膽戰中,父母、夫妻、兒女,朋友,在生活中产生的小间隙,小矛盾、得以化解,和好如初。
在啼笑皆非中體會到,想要家庭和睦,信任、包容,缺一不🉑,🈶爱的家、才能其樂融融。
最喜欢影片中的小灿,无忧无虑,笑容灿烂。
我们在欢笑中思考人生,在感动中领悟人性。
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用笑声去化解困难。
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和收获,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根本停不下来》的翻拍路径暴露了中国喜剧电影的类型化困境。
作为法国公路喜剧《一路不顺风》的合法改编版本,其本土化改编仅停留在表层符号置换(如定速巡航故障→电动车失灵、父亲角色→蔡明饰演的母亲),却未能触及文化语境的深层转化。
原版中“代际沟通”“中年觉醒”等普世主题被简化为中式家庭伦理流水账,矛盾解决依赖“断桥逃生”的魔幻设定,导致情感逻辑断裂,观众被迫接受“奇迹式和解”。
这种创作投机性本质上是资本对市场安全区的妥协,以明星阵容掩盖叙事惰性,折射出中国喜剧对翻拍路径的过度依赖。
包贝尔的表演转型在本片中陷入方法论危机。
其擅长的市井反派气质(如《大人物》中的阴郁张力)与喜剧所需的松弛感产生美学冲突,瞪眼、嘶吼的程式化表演在封闭空间叙事中加剧了角色扁平化。
蔡明饰演的教导主任婆婆虽贡献了部分笑点,但“刻板印象+金句输出”的角色塑造方式,实则是春晚小品角色的银幕平移,未能突破喜剧表演的窠臼。
群像喜剧的失败更在于演员间缺乏化学反应——艾伦、常远等开心麻花系演员的客串沦为功能性“笑点工具人”,其表演与主线叙事呈现割裂状态。
全程无尿点 合适下饭剧有些评论吐槽了是翻拍 呃 不翻拍像我这种人一辈子也刷不到原片 感谢制片团队翻拍不带脑子看 非常合适 也不喜欢动脑以下内容可能剧透 介意勿看更多一点了解在珠三角地区 小区生活的业主 的心理活动生活 工作 事业 女主人设 恋爱脑 为了家庭付出一切 贤妻良母男主为了老婆不受委屈 尝试创业 冷静 有责任心小舅子演的很二逼很入戏 笔者这里感受到了做姐夫的操心码字好累 先不码了
本来是当下饭的肥皂剧来听声的,没想到这部电影意外的精彩了!
包贝尔的经典角色除了赵公子,又可以多一个李同风了。
这部电影模仿改编了法国喜剧电影《一路不顺风》中的一些经典桥段。
电影笑点比较密集,对于笑点低的人来说,是一部难得畅快的喜剧电影。
除了一些经典喜剧桥段,整部剧带着家庭的矛盾与温暖,笑中带泪,将生活中的一地鸡毛糅杂在一场生死时速中展开,自然巧妙。
整部剧的演员演技在线,都将自身的角色给立住了,使得电影虽然跳脱但并不违和。
但演技基本上也都没有那种特别亮眼之处。
王智的演技一如既往地好,也一如既往地没有太多记忆点。
直到剧情发展到后半段,包贝尔饰演的李同风开始演技爆发,将一个中年男人的无奈与辛酸、爱与担当多层次的表演开来,经典了几个镜头。
PS:《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的那些个喜人们,眼熟又亲切,不知道背后贡献了多少好笑的创意呢?
无语
笑得停不下来,让我笑得很痛快的一部剧!
弹幕“这一家真难杀”笑发财了
偷房本的老公,颐指气使重男轻女的婆婆,啥也不会净添乱的弟弟,唯唯诺诺的母亲,女主简直地狱模式。告诉大家随便结婚随便生孩子的话,就会坐上一辆速度140迈刹车坏掉的破车,所有人加速奔向毁灭。
这个剧情…,多少不把观众当人了,弱智到极限。
其实算这几年包贝尔序列里比较能看的了
哈哈哈,笑点不少,算是近几年少有的还能让人开怀大笑的喜剧片,出乎意料之外
就挺烂的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原来撤档后改上流媒体了,还挺好笑的。前半段纯喜剧,节奏流畅,借着《生死时速》的设计,把观众牢牢拉住,一些可能脑残设定在喜剧语境里化解了尴尬。而从整个家庭人物设定来看,带有《港囧》的影子,可惜这些人物没能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换谁都可以完成规定情境,显然只是为了把影片推向一个“符合规定”的结局,当然煽情也是必要的条件。包贝尔也开始显老了,但这要是宁浩+徐峥的组合,唐人小舅子的角色显然是他的。蔡明丈母娘这个人社感觉是直接从春晚下来的毒舌老太,表演的心不在焉。王智作为妻子角色在片子里是个正剧人物,在飞驰的汽车里对她很是担心,不过是多余的情感。车外一些配角丑角很是搞笑,无脑笑点。
蔡明哈哈
包贝尔真的是一个喜剧演员么?全程一点都不好笑啊,跟说自己因为带娃皮肤变差身材走样(其实一点没有)的王智搭戏,简直尬到飞起,一车六人感觉是六个世界的风格,活生生六个脸谱而已,根本不搭。全程我只有在艾伦的小粉车那里有笑意,黄面包车真的是太尬了,能看出主创是想踩电车卡bug的热度,但是拍得如此之尬,让我这个油车死忠都觉得是尬黑了。
明白了两点;1. 新事物要等待,不要轻易拿命去尝试;2. 不要和蠢货为伍,更不能称为亲人,不然就是无尽的麻烦。
感觉这投资挺大的网大啊,因为是改编剧本居然感觉还能看。
本来是小成本的套路翻拍,但也不乏是部有笑点的公路喜剧。最后落点濒临“失去”才懂珍惜,家庭琐碎却是温暖日常!有笑有泪,虽简单而平凡,却也自有家人的意义。
我妈看得很开心。
剧情庸俗,包袱无聊。蔡明现在应该缺钱,这种戏都接,演技完全体现不出来
不错和合家欢,豆瓣评分已经没啥参考价值了
真的开了一路的车,还是很流畅的。
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