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政民演技封神的一部电影十年前的电影,放在现在已经是“科幻片”了,大家的思想观念还是“进步”得太快了。
男主固然纯爱,但如果换作女主视角来看,其实付出比男主更加多。
前期在酒馆那一场,在女主视角来说相当于是骗财骗色了。
男主入狱期间,居然没有新恋情。
男主出狱,女主得知他得了癌症以后,居然还能和他重修于好,在医院照顾他……真的没有比这更痴情的了。
男主出狱后还钱其实也只是勉强做好本分而已,他确实欠女主太多太多了。
这如果放在现在翻拍,观众肯定会觉得是科幻片,现在的感情观太“超前”,太自私了。
一开始想着给三星(剧情还是比较俗套),但是中间插曲实在是太好听太好哭了,而且男主演技真的很好,完美诠释了一个猥琐邋遢,满嘴脏话中年男人的隐忍和辛酸。
女主很清纯漂亮,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演技对比男主来说就有点过于用力了。
ps:看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细节:男主要金盘洗手,高利贷老大斗七问男主怎么还私自借出去的钱,男主的回答跟女主当初的回答一模一样。
这个前后呼应,也暗示了男女主其实是同类人。
故事:一个混混,因为犯法被抓紧监狱,之后发现自己身患绝症,想要留在监狱里治疗,可是监狱不肯。
他放出来之后,回到家,家人对他依旧是不冷不热,他也继续从事要债工作了,在要债的时候,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爱的女人,他为了她给她父亲擦大便(我实在想不出,我多爱这个女生才会做这个事情,哈哈哈哈哈)她父亲去世后,他想给她最好的,把最后积蓄给了她,她一次相亲中发现了事实,她知道了真相,到最后他都是爱她的,把自己叠的心给了她。
我特么一个男人哭成狗,这个片子很棒,导演你要认清自己的水平,不要随便闪回,对自己认识不清晰。
因为比较早的发现男主有病,所以让人早早心痛。
影片讲了一个混混跌跌撞撞地学习如何去爱的故事,爱家人以及爱情。
他本性还是善良和知是非的,包括个人借给好赌的牧师钱、拒收租客孩子上学用的钱……呃,导演,你实在想不出更多的例子了吗?
只有两条?
不过影片中这种追女孩的方式和结果的演绎,总让我担心会给男生以误导,以及给女生造成误导和最终的伤害,其实,在后来也表现出来了,因为他们的做事方式和想到要做的事跟普通人是有差别的,也会影响到他们情绪的底色是不稳定的,也就会给平淡的生活带来风险和危险,例如拿着开店的钱想着去轻松宰几只肥羊最后却被黑吃黑了,虽然有时候这种风格也会给生活带来一些新鲜感和适度的刺激,总之可谓有喜有忧吧。
有时候我们不自觉地会给电影主角带上正义光环,特别是对这种带点浪子回头的励志角色,似乎主角做什么事都是正确的,都是好的,都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心理,可能隐约有一种自我代入感吧?
影片的节奏和黄政民的表演为影片多加一星。
他四十岁,是个混混,一个混混有什么未来?
📍有一天她出现了,他对她一见钟情。
只是…他们的关系有点荒诞,她是欠债的,他是讨债的。
📍他跟踪她了解她,为她还债出谋划策,但她讨厌他,因为他是一个追债的混混。
📍他不放弃,帮她争取只还本金,再帮她免除债务,只不过他耍了一点小聪明,他画了一个蠢蠢的表格,说只要她陪他一天就涂去一个格子,当格子涂满债就还完了。
📍她答应陪他散步和吃饭,他很开心。
📍于是他们散步,她走前,他走后。
他们吃饭,他点了一桌子菜,她不吃,他吃,吃的很香。
📍他还跑去医院照顾她爸,她觉得他没有恶意,慢慢也没那么讨厌他了。
他们依然散步,只是走在一起了。
依然吃饭,只是她也拿起了筷子。
📍她的爸爸去世,他像个真正的姑爷一样忙前忙后,她接受了他。
让他别再当混混,开个炸鸡店,然后结婚生娃娃,他感到知足而幸福。
📍只是命运如此荒诞,一如他们刚开始的关系。
他得了癌症,失去了生命延续的希望。
他遭人算计,失去了全部财产。
📍这样的自己怎么配得上她?
这样的自己怎么能拖累她?
不知实情的她打了他,然后走了,他在绝望中只想毁灭自己,于是他打架,他坐牢。
📍两年过去,他提前出狱,还有一件事没有完成,他要讨回自己的财产,那财产是留给她的,他记得她想开一家炸鸡店。
📍她不要他的钱,他求她,在病痛快要发作时抱紧她,卑微地说一会儿就好,他害怕她发现真相。
📍他要离开这个城市,走之前,又去偷偷看她,她正在相亲,他先笑了,又哭了,接着倒下了。
📍当他在医院醒来,得知她已知真相,开始忐忑不安,他不知道此刻她正奔向自己。
📍当四目相对,他再也无法控制泪水,那些饱含心酸、委屈、无助、害怕的泪水如决堤一般爆发。
她也哭了,他们俩看着对方哭得就像两个傻瓜。
📍她陪他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
📍那些关于爱情的回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漠,回忆比爱情更悲伤。
📍黄政民演的小混混黑、老、土,走路姿势有点不协调,穿件乡气的花衬衫,提个廉价包包,头脑也显得不聪明。
但他演的真好啊!
让你不得不为他心痛掉泪。
居然看哭了……我觉得我沦陷了,虽然看电影掉眼泪不是什么反常的事,但为了这么一部韩剧似的电影掉眼泪我还是觉得自己沦陷了,原来演技好真的就是检验电影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感谢黄政民,我为你掉眼泪了。
前阵子有个新闻,讲的是日本最大的黑社会——山口组成立的官网,并试图改变越来越坏的社会形象,这是一条乍一看很萌的新闻,为毛黑社会也要改变自己的形象?
黑社会不是越坏越好吗?
变好了的黑社会,还算黑社会吗?
一开始我也觉得好笑,但我嘲笑的是提出这些问题的人,因为我知道日本的黑社会是合法团体,也知道黑社会和政府相互制约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但我知道的也仅仅只有这些了,我不知道的那些,这部电影告诉了我。
这个世界上总少不了怀着一颗仁慈的心却干着龌蹉勾当的人,黄政民就属于这种人,而这种人的存在就是对社会最好的讽刺,仁慈是因为没什么文化,而龌蹉则是因为必须要生存,他们没的选,社会不给他们机会,因为这个社会是人造的,但人造不了爱情,所以黄政民觉得爱情来了的时候他勇敢的走到对方面前喊出了那句“我爱你!
”这就是小混混的爱情逻辑,跟他们做任何事情的逻辑都一样,想做就去做咯,但爱情哪儿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至少人家可不这样认为。
人类最大的毛病就是自私,所以黄政民觉得我这么想你就该跟我想的一样,直到被拒绝到自己都快绝望的时候,他才开始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有问题,小混混们都是这样不撞南墙不死心的,但他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凭着直觉做事,因为他没文化,平时基本也没做过啥好事,于是他觉得直接去做就好了,脑子不好想那么多也没用,然后做着做着他就发现自己做对了,然后他就赢的了他想要的一切。
好了这部电影有教育意义的部分就到此为止,至于后面虐的部分实在没什么好提的,我就不去分析它了。
我们要试着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像黄政民这样的小混混最后会赢得美人归,而且是那种女神级的美女?
首先,谈到爱情有个大前提就是人人平等,这是真理,你不用跟我争,搞不清楚这个前提的男男女女你们谈的那都不叫爱情,那叫买卖,你们看连凤凰传奇都懂这个道理,你们居然不懂,你们不觉得羞愧吗?
好吧不提这个,我们继续说爱情,虽然人人平等,但人与人都是不同的,那不同的人怎么去利用这条规则让别人爱上自己呢?
这部电影里的黄政民告诉我们,让别人爱上你不是你有什么就给她什么,而是她想要什么你就给她什么,虽然现实社会不会有电影里那么巧,但这个道理是没错的,这也是黄政民这样的小混混生存的原则,电影里也是这样体现的,他从头到尾都在不断满足身边人的愿望,但他也有他的局限性,这也是所有黑社会的局限性,他自卑,他自卑到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最不重要的人就是自己,他可以毫无保留的去爱别人但却怎么也爱不上自己,于是他生病后对所有人的态度就是隐瞒,所以这个电影讲的根本不是什么伟大的爱情故事,黄政民的的做法也只是成就了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他并没有成就自己和所爱的人。
当你读完我的影评再去看前面山口组的那个新闻的时候,你也许会跟我一样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收好,反而去同情一下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合法黑社会,因为他们现在所做的,只是想得到一点点自尊而已。
一边看一边想到了王朔的《永失我爱》,那是大学时期看的,当时刚刚结束了一段感情,所以看得荡气回肠,唏嘘不已,觉得那是国产爱情片的经典。
如今眼看就五十岁了,还能为《当男人恋爱时》这样“烂俗”的剧情而流眼泪,说明年龄不是障碍。
如果此刻让我这样的老男人在前列腺和泪腺的健康之间二选一,泪腺肯定赢。
影片结束主题歌响起字幕缓缓上扬,正在抹眼泪,老婆下来说儿子卫生间的灯泡坏了得去换,于是吸溜着上楼换灯泡,然后跟儿子说”love you, good night”…年轻时没有结果的爱情总会有两种结果——当时爱自己更多的,后来会成为爱对方更多;反之亦然。
那些从校园情侣成为终生伴侣的少之又少,至于质量如何——那是人家的家务事,外人不能瞎说。
真正的爱情是人生的稀缺品。
好在老天慈悲,给了我们两次机会——年少无知时,和沧海桑田后。
年轻的时候更爱自己,自以为经历了沧海桑田;而长大后的你阅尽千帆,才知道爱的对象不重要,重要的,是爱本身。
如果这句话你没看懂,我能理解你没给这个电影打五分的原因。
不争论不辩论,让子弹飞一会儿。
这些年来,网络小说、网络剧、网络作家大行其道,粉丝凶猛、拥趸无数——耽美的、纯爱的、甜宠的,名词满天飞——但能把“爱情”这个事说清楚的,不多。
你可以不认同我的意见,但你不能剥夺我发言的权利——网管例外。
东亚、甚至东南亚的文化,其实都是大中华范畴里的枝叶——“关关雎鸠君子好逑”,“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十年生死两茫茫,无处话凄凉”,“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浮生六记”,“爱眉小札”,“爱一个人唯一的标准是你能不能为之付出最大的牺牲”,“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我已经无法作出任何表示了。
连笑一下也是不可能的”……都是在说爱,说男女之爱,说人间的爱。
你可以说这是东方的、落后的、不纯粹的、不尽兴的——但是,等你对美有那么一点点审美之后、等你对人生有了一点点的感受之后,就会知道,我错得还没有那么多。
扯远了,拉回来。
《当男人恋爱时》,一个小混混在生命最后一刻为自己爱的人们(包括女友和家人)做出了各种的努力,这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会为此感动的故事,但处理上有一个很高明的地方,就是最后男女主在街头相遇——相对无言,只有泪千行——这是高级的,这是特别东方特色的,这是特别有力量的——不需要台词、不需要回放、不需要主题歌,其实电影在这里结束是最好的,这就是值得我给五分的原因。
你知道为什么——因为你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爱情,所以你才会问为什么。
“与时俱进”只能限于物质的、科学的范畴,不可以用来强加给人性、强加给人性中最美的爱情。
爱情,不是“你好”、“上去坐坐吧”、“我保证不乱来”、“你疼吗”、“对不起”…….那些对这个电影无动于衷的、豆瓣打低分的年轻人啊,别嫌我老、别嫌我唠叨——你们真的是不会谈恋爱、也不知道什么是爱——我不是爱神、也不是会射箭的天使,我只是告诉你们——希望你们能体验过真正的爱情。
其实说了半天,与电影没什么关系——耽误大家时间了,不好意思。
来为黄政民大叔写个影评这片要是换个帅哥演,我真不一定看。
收保护费的抠脚大叔懵然心动遇真爱随后得癌症的戏码,你说俗套,我当然也不会傻到反驳。
虽然导演外加温馨一家人和友情被背叛的桥段也还是没能拯救这片被各位说成俗剧。
事实就是这样,那么多这类型的故事,看着看着就雷同相似的可能性太大的。
可你没看见人家把花美男的男主都换成这样个抠脚大叔了吗?
这也是个亮点啊。
看到这里,你要跟我提国产剧《101次求婚》里黄渤,我就跟你急。
我也很爱黄渤的,可那剧就有点太次。
同样是男主换成丑鬼的创意,同样是爱情,我说那片才俗不可耐,又吹牛皮又不扒现实,还掉进了没有技术含量的三角恋的狗血坑。
《当男人恋爱时》好歹还是有夸点的,它胜在细节的把握,让人物显得很真实。
黄政民的两面性形象,影片开头就告诉你他是个小混混,还是个善良的男人,所以也给后来发生的一切做了可能的说明,有人说这边啰嗦,可我觉得挺有必要的。
你看很多电影,会发现特别像一本入门的编剧参考书,一步一步都还做的挺到位的。
虽然有点平庸,可对于电影来说把俗套的故事讲完整也不是件容易事。
虽然有些地方漏洞显出来,可还是能够包容的。
有个小细节的设置我记的深刻,那就是放屁代表说爱你。
符合人物个性,又格外有趣。
整个片子有点大叔在玩小清新的感觉,还是蛮有喜感的,虽然最后是个悲剧收场。
以前我形容过这类前段是喜剧后段变成苦情剧的片子,好像是《分手合约》还是哪一部片。
我用的词是不伦不类,可这个片子真的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
《当男人恋爱时》开始的空镜头就让你有在二者间喘息的可能,当然还有很多地方都有做这样的情绪转换的准备。
可能这就是大家说的:你给我开头的时候,我已经猜中了结尾。
这样性格的混混角色,谁演谁都招人爱。
黄政民这个抠脚大叔,演技真的算棒的,但我还想说他也靠脸吃饭,幸亏长这么一张丑而讨喜的脸,很有特点。
好角色真的能够让你迅速记得一个演员,第一次认识他是在《新世界》里,也是个有个性的痞子角色,当时就记住这么个人物,但不知道真名叫黄政民。
你要说他演这种个性痞子出色,转眼《当男人恋爱时》后半段的走心戏就让你刮目相看,真的是个不错的男演员。
这片有个地方特别打动我,就是女主知道真相后,两人隔着段距离,面对着站着拼命哭的一段,煽情就煽情吧。
以前对于影片中这样的再次相遇,我会感动于对方的含泪一笑,如今却感动于黄政民哭的变形的脸。
泡菜国的这类片,那肯定是有泡菜味的,反正我是看了的,你爱看不看。
抠脚大叔是男主的爱情片时代应该来火一下。
外挂囧事:打酱油的朴成雄被我当成了李政宰,感谢这片一下让我记住三个韩国男演员的名字。
太逸坐上车瞒过了所有人 到了他想要去的地方无名到死去 皓婷有了新的生活 哥哥嫂子小侄女一切都回归到本该有的样子 爸爸终于还是忘记了所有...... 现实也不过如此默默无名再到消逝 只是留下了后来的皓婷突然想起其实我有过爱情而且他曾经不顾一切.之前有个弟弟其实他总是很善良.他会买给我我想要的一起.只记得他曾经总是在睡前给我捏捏腿......他现在还好吗!?
他又在哪里呢!?
还是好好生活吧 都过去了
6分电影,为了黄政民的哭戏和大猩猩般的步伐,勉强7分。
这部电影像是一个只会写短篇的人非要完成一个大部头作品,显得力不从心。
电影的不足,主观感受,以下:第一,主题不够突出。
电影名字是当男人恋爱时,但是整部电影对“恋爱”的描写着墨实在不多。
其中只有太逸追求皓婷那几场戏,黄政民确实演出了当男人爱上女人时的笨拙和黏糊劲儿,但两人感情为什么升温,铺垫不够多。
如果说有,也就是皓婷看到太逸为自己昏迷的父亲擦身体那场戏,可能是打动皓婷的关键情节。
即便是这场戏,还是让我觉得太过刻意了,反而有一种为了感动而感动的“做作”,并非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时会有的行为。
俩人确定恋爱关系后互动的戏份也很少。
反而用了大量的篇幅在描述太逸和收债社长间的恩怨情仇以及太逸和家人之间的为爱和解。
我认为,太逸这个角色的痞赖感及暴力倾向并没有起到增强他对皓婷深情的反差效果。
感觉他一直浑浑噩噩,即使深爱着皓婷和家人,也依然是一种混沌的状态。
这个可能是我个人审美问题,实在是很难与太逸这样的人共情。
所以我才会发出感慨,电影更适合《无赖汉》这个名字,全度妍和金南佶的《无赖汉》反而可以叫做《当男人恋爱时》。
第二,支线多,情感挖掘不深刻且稍显做作。
太逸和哥哥的感情,前面兄弟打打闹闹可以理解成是家庭成员间一种互动的常态,但是最后嫂子让太逸搬出去后,嫂子和哥哥分别给太逸钱的戏,导演可能是想表达一种“反转”,告诉观众这一家人还是关心着彼此。
但我却没感觉到什么深情,只感觉到剧本的刻意。
本来家庭成员之间吵吵闹闹就不是什么大事,没有必要设计一场哥嫂之间瞒着彼此给弟弟钱的戏,很多余很刻意。
太逸和小侄女的感情,两人相处除了女孩要钱、要礼物时叔叔尽可能满足她以外,就没有其他了,这条支线剪掉对故事几乎不会有影响。
太逸和父亲的感情,我非常不喜欢太逸给父亲捏腿那场戏,尤其那句“爸爸,忘记其他可以,别忘了我给你捏过腿,孝敬过你啊”,即使黄政民眼神多么有内容,情感多么充沛饱满,这场戏的存在依然是剧本的刻意。
如此直白的表现亲情在8分电影里也是很少见啊太逸和社长的感情,社长从来没把太逸当朋友只是利用他欺骗他,太逸出狱后去找社长要钱双方大打出手,直到太逸拿出CT告知对方自己命不久矣。
后面剧情交代,太逸给了皓婷一笔钱,说明社长良心发现把钱还给了太逸。
但社长这条线依然感觉太工具了,似乎太逸对皓婷的爱,没有社长的“助攻”就无法完成一样。
干最后一票是为了赚钱给皓婷开炸鸡店,被社长出卖才能坐牢才能和皓婷分开(为了虐而虐),和社长血拼是为了死之前给皓婷留一笔钱好让她多份保障。
社长对太逸的背叛没有让我产生愤怒或者吃惊(因为前面没有铺垫俩人有多么深的兄弟情),社长最后残存的良知也没有让我为俩人之间还有的情分动容,只感觉到剧本需要社长这么做,别管社长到底是怎么样的人。
第三,韩惠珍表演太过于韩式。
这是一个中性的评价。
韩式的表演在我的理解里就是女主要温婉、柔弱的外表下有着坚强的灵魂。
两人之间的误会一定要在最后一刻解开,悲情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以泪洗面、伤心欲绝是爱的协奏曲,直至最后奏响爱的挽歌。
虽然我说不出韩惠珍哪里演的不好,但是确实没有演的很好,我承认韩剧看的不多,这部戏里,女主就像当年的《泡沫爱情》《蓝色生死恋》一样,随便一个截图你就知道她在演一个为了爱情伤心欲绝的女人,至于是什么样的爱情,我们不得而知。
写在最后,我还是喜欢黄政民的表演。
有几场戏还是很迷人、很性感、很令人动心。
喜欢太逸和神父的两场对手戏,尤其喜欢他把钱递给神父,神父用打开的圣经接住的那场戏。
这部电影像是一个只会写短篇的人非要完成一个大部头作品,显得力不从心。
我在朋友圈发状态,说看了一部韩国电影,足足哭了四十分钟。
大家纷纷来问我是什么电影,我是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当男人恋爱时》这个名字的,这完全就是一个烂大街、俗不可耐的大众名,让人听到的第一反应是“又是什么狗血爱情片?
”,这是一部和《三傻大闹宝莱坞》一样被翻译毁了的电影,不过,冲着黄政民大叔我也得去看这部电影,然后哭成了傻逼。
“男主真的又老又丑又土,有一两个镜头有点像梁朝伟但大部分的镜头都更像猩猩,没有正经职业,没有钱,完全是在地铁里可以随随便便找到一百个的中年民工模样,——但他妈的,这个男人好让人心动啊!
看见他穿红色polo衫想吻他,看见他凹凸不平的脸想吻他,人物塑造这种东西真的太可怕了!
”这位豆瓣网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看这部电影时对男主的感受。
其实黄政民在《检察官外传》里是痞帅的大叔形象,在《特工》里也是充满荷尔蒙气息的中年气质派特工,但在这部电影里却散发一股肢体不协调、说话有些不着调的蠢萌,让人看着发笑又觉得有点可爱。
明明是进过监狱、收高利贷的老混混,却在收牧师钱时因听到最近困难便扔回一沓钱,在严逼乱甩砸场子后听到市场老板把孩子的补习费也掏出来时又扔回一沓钱,云淡风轻地说了句“孩子补习不是还得花钱嘛”,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穿着一身土气且社会气十足的贴身黑衬衫,抽着烟,拎着一个小黑包,走起路来歪着身子弓着背,一米八的高个愣是把自己整成一米七。
这样一个糙老爷们,在对长相清秀、说话斯文,与自己反差巨大的女人动心后变得可爱起来。
以清除高利贷协议为条件让女主(周浩婷)每天和自己约会俩小时,结果一上来就说“干男女之间都会做的事情啊”,被女主误解为老流氓;在新的协议上画了一个小女孩的模样,每次约会后用彩铅在格子上涂色,还说要涂上不同的彩色,为满足女主而释放出爆棚的少女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萌。
保护市场里借了高利贷却一时还不上钱的人,帮女主病重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擦拭身体,给老爷子讲漫画故事,在老人去世后充当“女婿”的角色帮女主处理好丧礼的所有事宜,每次和女主约会都顾着自己吃,笨拙的不知道说什么……就在这样有些俗气、有些粗糙、有些不可理喻的相处中,女主渐渐接受了他的感情。
两个人普通人之间的爱情非常平凡和细腻,就连放屁都在表示“我爱你”。
原以为自己收获幸福的太逸,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之后,不愿皓婷再经历送走爱人的痛苦,为了满足皓婷开炸鸡店的心愿再次进了监狱,面对家人的疏离和爱人的误解,他忍着痛苦,看见皓婷相亲开启新生活后,选择默默消失在她的世界里。
在皓婷得知病情的那个夜晚,两人在街头痛哭流涕的场景,没有拥抱,没有说话,只是哭,让人感受到一种撕心裂肺的痛。
我在想,电影中最触动我的是什么,为什么能够让我从最后的四十分钟一直哭到结束?
是因为一个笨拙不会表达爱的糙汉子内心里的真诚;是因为爱你所以希望能够满足你心愿的付出;是因为怕我离开之后你会孤单,于是希望我的父亲能成为你的父亲;是那句“我本来可以结婚的,结果却他妈的被我搞砸了”的无奈与痛心;是因为深爱所以即使你得了绝症我也要陪在你身边的无私;是因为你是我儿子心爱之人,即使我患了老年痴呆,我也知道要替他守护你的父爱;是因为曾有那么一个人,以满腔真心与付出爱过我之后,每当夜深人静时就会忍不出哭泣,再也忘不了。
这是一部普通人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帅气的霸道总裁和灰姑娘,只是一个有些笨拙的中年汉子在遇到爱情后投入的真心,以及一个不因疾病而选择抛弃的平凡女人。
结婚誓词里“无论富贵贫穷,无论健康疾病,无论人生的顺境逆境,在对方最需要你的时候,你能不离不弃终身不离开直到永远吗?
”到底意味着什么?
虽然很喜欢黄政民,但真的好烂。。。女主还是回去演电视剧吧。。。
多活了几年之后,觉得“绝症”这个看似老套的“梗”发生几率真的不小,也觉得真实的人生比电影更残酷。爱情之所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自然有它迷人的地方。还蛮羡慕女主的,被人曾经那样爱过,但也担心她一生无法忘怀,在对旧人的回忆里郁郁而终。你看,他们最开始只是吃吃饭聊聊天一起走走那样的爱着,多温柔啊,男主粗旷的外表下掩藏着温柔的心。虽然他们最终也没有结婚,但彼此为彼此承担过的苦难,已经超越了大多已经说过婚姻誓言的人了。婚姻不是漫长寂寞的人生找个人签了契约彼此陪伴,也不是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我总有个理想,我向往纯粹的爱。无论富贵贫穷,无论健康疾病,无论人生的顺境逆境,在对方最需要你的时候,你能不离不弃终身不离开直到永远吗。这句愿意要留着,要对着值得的人才说。因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女子也是。
不错,3.5星
这明显不是这个时代的东西了,这就是所谓爆米花电影吧。奇怪的开始和结束承载奇怪的剧情。不如改为当一个男人死亡时,他糟糕与否也不重要。
为了等台版翻拍先看一下原作,女主神似马苏就还满出戏的😂
黄政民演技没的说,分分钟秒了女主。多久没看这么俗套的韩国电影了真俗。
难看死了
四十岁的时候都还能找到怦然心动的感觉 也太幸运了吧 虽然毁在了只字不说的男人深沉感上面 但两人至此都未变过心 她是他很爱的女人 差点就结婚了 他却搞砸了 黄萌萌虽然看起来很糙很粗狂 但演的感情戏在效果上来说 反差得却也很成功
也太感人了吧!虽然是韩国电影很擅长且俗套的梗,但是哪里去找这么清新的流氓啊,太可爱了。黄政民痞萌痞萌的表演太亮眼,以及最后男女主角夜街中对苦那一段实在太有感染力。
191128 ★★★★ 笨拙感情的人。直接的生活方式。一个高利贷追债专员喜欢上了病倒老爹银行柜台女
与期望值差了不是一星半点,特有的韩式狗血还是令前半部的铺垫白搭,黄政民真是实力超强的演员,很多吃紧的戏份都轻松地化解。
癌症 黑社会 女神 坐牢 构成一个男性的yy美好理想国
又是绝症...🙄 但黄政民扔烟头怎么可以那么帅啊
看來得去瞧瞧台灣版,看看這次會不會把《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失掉的那一城給扳回來?
虽然我对黄大哥转型保佑很大的不满。但是在最后的时候真的给我感动的一塌糊涂了。呜呜。
为什么大叔给我老爸的感觉。。泪点又低了。。。
就算那麼俗套還是看哭的一塌糊塗 甩同名電視劇幾條街吖
以为能有什么不一样,结果依然是韩式狗血
这部电影的高分来自于黄政民的演技,无懈可击。
又是一部得病死的故事。老黄的演技真的很猛,演啥像啥,怪不得得了两次青龙奖影帝。女主的三脚猫演技被老黄精湛的演技碾压得体无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