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看到一个故事泪如雨下:小美是个问题少年在和家人争吵后决定参军 在军队里看到军犬想要成为一个训犬师 军官不相信她但是最后通过努力和机会真的有了一只天赋异禀的军犬伙伴 在一次战争任务中虽然都身负重伤还是帮助队伍找到所有地雷帮助军队打死了敌人 可是回到队伍后狗狗却无法恢复到之前的训练只能退役安乐死 小美想要领养却因为军队的规定被拒绝 因为军犬有伤人的可能性 最后小美奔走相告成功领养狗狗陪她走完最后一程 自己也因为这个伙伴的出现人生有了转折和意义拉回上帝视角:这个战争是伊拉克战争。
而我在为一个侵略他国土地的政府的英雄主义所感染 却对面为自己土地奋战的人民没有感到一丝同情心和同理心 在他们眼里美国政府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是好意却多管闲事带着枪来我家劝架的邻居 还是从警察局赶来制裁我打了我老婆的执法人?
或者本国人认为是前者 而美国政府坚信自己是后者 我为自己的眼泪感到可笑 排除在某种政治正确的前提下 我是多么政治不正确 执法人是“人民”选出来的 但邻居不是 这可能就是区别吧 总是在想一个问题 当一个国家的政府对另一个国家进行侵略时 是人民的意志还是“人民”的意志 当这个词一层层带上帽子 意思可能就会在向上传递中被曲解 参军的小美是否知道自己参加的战争是因为什么?
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
参军意味着保家卫国?
这是一种荣誉?
等等 这都非常合理 即使当他带着武器踏入异乡时 他也会这么合理化 因为大家都这么做 所以这肯定很合理 因为被亿人拥簇的总统都这么说 这肯定很合理 如果她的邻居们都这么认为 而她却深深怀疑和痛恨这个行为 应该早就会把自己逼疯大部分的人就像羊群。
前两天玩狼人杀要把我逼疯,在他人竞选警长的时候我因为没有给表露自己身份是全场唯一预言家的人投票而成为众矢之的 大部分的人发言是我也不清楚情况我跟着你们投 而这中间只需要有一个披着人皮的狼人带节奏说你不投票代表你怀疑预言家的身份你一定是狼人而被全票放逐 虽然我只是一个持有怀疑态度的平民orz 狼人杀真的是让我很丧 第三天怒气卸载我想表达的是很俗套的:投票权是神圣的。
代表把自身权力赋予在一个人手上 他会做我想让他做的事情 即使实际上我也不知道我未来想做什么 我只能通过他的经历即使是被粉饰过的假设他会往对的地方做 我放弃这个机会 那么就给和我对立想法的人更多的机会 但是我随波逐流的投上一票 那么也有可能是为未来的罪行埋上伏笔看到有人说新冠是灭霸的一个响指 这个说法真的是很贴切了 在电影里有人站在灭霸的角度认为灭霸做的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但是在现实里我们只是普通的人 没有人希望突然被消灭的是自己
剧情有一滴滴老套,女主因为挚友突然去世生活看不到希望加上父母离异带来的双重压力选择加入海军陆战队逃避生活,然后遇到另一个挚友战犬瑞克斯,它的出现让女主的人生又重新鲜活起来。
然鹅由于一次爆炸袭击女主选择退役,想要收养瑞克斯却因为部队以及兽医的原因不得之,就在女主每天浑浑噩噩混吃等死之时,女主她爹(可以说非常顽强了毕竟被自己媳妇儿和最好朋友绿了还能依然乐观面对生活,女主一点都不像她爹…)说:“人这一生之中,总会遇到几个人,是值得你为之付出的,无论你需要什么帮助,我都会尽一切努力去帮助你。
这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爸爸,而是因为我对你的爱,让我可以战胜一切。
我希望你能够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待工作,对待战友的死,对待生活。
”女主重拾信心通过舆论以及政治方式成功收养瑞克斯并且陪它度过余生。
讲真这部电影并没有有多惊艳毕竟剧情实在老套,但是也是正常,而且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结局也很温馨。
最喜欢的狗狗电影在我心中依然是《忠犬八公的故事》啊,不可动摇。
Rex这个名字不错,以后我养的狗也要取这个名字。
在复联当道漫威粉横行的五月院线,我认为写这篇文字还是有必要的。
在被复联淹没的《后来的我们》和《战犬瑞克斯》两片之中,我发现有一股清流,很有必要抓出来放大一下。
这股清流如一条暗河,隐藏在这两部影片的另一条线里,或许观影中不会太在意,但我觉得影后在遍地谈论漫威的声音里,向他们很现实地喊一声:父母、家、亲情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我也没想到自己能把这两部电影联系起来,也是很偶然,吃了把野馄饨,就突然想叨叨了…先从《后来的我们》来说,片中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实际上总体来说只是一个衬托,只不过受刘若英《后来》歌曲的效应,让相当一部分观众的焦点只放到了爱而未成的这场情殇上。
那么他们到底为何未能走到一起?
只是因为他没能主动迈上地铁?
并不是。
而是在于对“爱”和“家”概念的认知上,这是俩人最根本的分歧,是未能走到一起的本质原因。
电影刻画俩人的爱还是很逼近现实的,就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单纯之“爱”。
但是,女主要的那个爱,并不是说一起奋斗出了房子,那就证明这是真爱,同样,女主要的那个家,也不仅仅是“房子”,父亲的幸福也不是搬到城里治好眼。
男主父亲的一封信实际上是电影的点睛之笔,直到那封信出现,再回过头看,父亲的角色是如此之重要。
父亲的爱,男主也是不曾完全理解,男主给父亲的幸福,也无法契合父亲的心灵。
再看父亲对女主,片尾那封信说明父亲最后实际上已把女主当做了自己的女儿,而且女主对父亲的照顾,也已不是单纯地爱男主而礼节性的爱屋及乌,而是当自己父亲一般照顾。
我不管刘若英导演的意图,但我个人很坚定地认为这封信作为点睛之笔体现出了影片的最高立意:亲情是爱情的升华,是绝对压倒一切的。
那么影片中到底是谁做错了?
谁都没有错。
是的,没有错,只是彼此交错。
再看《战犬瑞克斯》,虽然主题是讲述了女主与功勋战犬的情谊故事,但是女主的那条家庭线更具现实意义。
影片中我认为有两处比较关键的台词,一是在女主被上司训斥的时候,二是在女主与部队恋人初识的对话中,询问对方为何来参军。
对于女主来说,参军实际就是上司那句看似无关轻重的训斥,把参军作为逃避现实的避风港。
而在我看来,战犬实际也是女主心灵的另一个避风港。
从影片来看,虽然女主父母离异,但母亲与继父应该都是关爱她的,去参加她的典礼、会问她万一壮烈了是不是会第一时间通知到他们、继父让她穿好衣服再出去、母亲为她准备圣诞礼物、买狗…但是,女主并不理解或理会这种亲情之爱。
亲生父亲的戏份不多,刻画地也不深,但是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也是决定性的。
他支撑起了一个真正父亲的形象和应尽的职责,在女主最低落的时候做她最坚强的后盾和慰藉之所,甚至是心灵导师。
汽车报警女主以为是炸弹,父亲连忙安慰她、前爱人邮寄礼物给他,父亲问她要不要他出面摆平前男友并直接去扔礼物,当女儿说卡片留给她時,父亲很干脆的头也未回就来了句:你不需要!
当时我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特么才是爹!
这爹才特么是男人!
父亲给女主打气的话虽然只有几句,也不是多么出彩,但对影片来说意义非凡。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最值得观众反思的现实意义就是:狗,可以做你的心灵伴侣,但是,你是否因此沉溺其中,而忽视了身边用心爱你的真爱至亲?
狗,通人性、忠诚可靠,你可以跟狗说人话,亦可相伴生死到老。
若你生活在这个社会,那么身边或许还有美好的人和事更值得你去感受。
综看两片,巧妙的是,都是父亲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似乎暗示着那些背后的爱都如父爱一般,坚定如山、沉默豁达、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母亲节刚过,父亲节未至。
在这漫威当道的院线中,两部影片体现的现实生活意义和家庭亲情观,正是漫粉群体这个年龄段所需要深刻反思和对照认知的。
人之用心,之幸福,莫过于安康快乐能爱有所终。
世间万物生灵皆有爱,皆应心存感激,皆应得以善待,莫顾此失彼,莫相散于彼。
呃,青岛这家的野馄饨好吃,皆因入味。
对于初涉长篇电影的加芙列拉来说,《战犬瑞克斯》整体来看其实是头重脚轻的,电影在后段的节奏上开始出现了失衡,其既没有足够客观的去展现战争对双方所造成的伤痛,围绕女主负伤归国后的生活展开,也显得尤为冗长松弛,这使最后大团圆式的结局,看似对女权 、 狗狗和战争都做出了落足,但却并没有使电影的情感在导演所预想的克制中得到真正的升华。
诚然《战犬瑞克斯》存在着节奏掌控的问题,在对战争的着墨上也欠缺了应有的深度,但这份以真实为奠基,超越人宠之情的的羁绊,仍旧在最后给人留下了真挚的感动。
还行,以动物为主题,催泪是必须的,讲述了战场上的一些事情,紧张感把握的还不错。
剧情好像没啥特别有特色的(看过就是看过了的感觉……),但是这也是它的现实之处(基于真人真事改编),现实就是有精彩有平淡,丰富多彩而又乱七八糟上述就是个人比较官方的一种评价,下边开始胡扯。
目前找炸弹等还是离不开战犬之类的啊电影中,瑞克斯是寻找炸弹的战犬,利维是它的训练员。
在美国惹出的各种战争中,瑞克斯他们会去到前线(比如伊拉克),在部队行动过程中,作为先行小队,寻找沿途中的炸弹,确保部队安全通过。
他们并不总是走在最前边的。
如果是进入房屋之类(有视野遮挡的地方)的,会现有几个人在前边探路,确保没有敌人在;如果有人,就先由这些人制服他们,然后瑞克斯他们再进去找炸弹。
如果是视野开阔的地方,那就是瑞克斯打头了,一路开始嗅。
可能它嗅的时候有个覆盖范围,剩余的人都跟在这个范围内慢慢前行。
电影描述这一段时,节奏感还是把握得不错的,让我想起《战狼》。
当时大家看这部片的时,一阵好评,一方面是这种战争的残酷、紧张和大家被燃起的爱国之情,一方面应该也是国内这种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的战争片还是少。
《瑞克斯》这部片其实这点拍得也很棒,只不过主题有点涣散,所以最后看下来就容易得到还行的结论。
但因为它是基于真人真事改编,所以确实是在描述一个人和一只狗的故事,零零碎碎是必然的,也更添真实感(现实并不是每个细节都很精彩,也并非目标明确,更多的就是自然而然)。
扯远了,拉回来说找炸弹💣感觉现在似乎很先进了,但是还是离不开战犬。
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土炸弹用仪器没办法检测,或者电影拍得年代有些久远了(确认了,是年代久远了,现在都是用仪器,只不过还是会保留军犬做备用方案,据说这些狗是有编制的,待遇比人都好,反正吃得贼棒,而且也基本是自然老死)?
不过狗狗真的那么聪明的吗?
它毕竟是靠闻的,如果确定仪器没法检测,只要想办法破坏掉狗狗的嗅觉(比如很臭的味道,电影中也有提到)……嗯嗯,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要破坏掉狗狗的嗅觉,而且做得自然而然(比如是个垃圾堆),还隐居在其中,他们自己首先不好过;如果不够自然的有异味,那就是肯定有炸弹。
这种的,是不是可以从远处直接抛炸弹之类的直接引爆………………(确认了,是最简单、最笨的方法……)值得付出一切的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狗狗利维退役后,与瑞克斯分开,整日思念,可能也患了战后xx症之类的吧。
她爸爸当时说: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那么几个人,值得你为之付出的值得付出的,不一定是人;可以陪伴的,也不一定是人。
本就是抽到一张体验券,恰巧是做为人种,而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人。
电影中讲述利维为了争取领养瑞克斯,通过媒体、政客、民众等等,甚至最后在成功领养后,成为明星似的人出现在大众面前。
电影拍摄的总让人想要非议:靠着这只狗狗出名了吗?
开始找特权了吗?
云云云云首先,即使是,也无所谓。
到人前、聚光灯下,偶尔体验那么一遭也不错,难道有机会,体验一下又怎样。
或许清高,说这些名声都是浮云,那就不要在乎甚至职责别人拥有名声;或许羡慕,那更不要口是心非的小肚鸡肠的腹诽。
其次,媒体只是手段。
毕竟,如果没有这些努力,瑞克斯就被安乐死了。
而对于利维来说,它是值得付出的那一个。
就像你我想要付出的那个唯一。
妈呀,又是一部让我哭的稀里哗啦的片子。
很多人说拍的很平淡,但是我看的很感动,可能是因为是女性导演的女性视角的呈现,所以作为女性更能感同身受吧,如果是养狗的童鞋估计比我还要感同身受!
其实影片确实拍得比较朴实,更像是以女主视角的一部纪录片,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感觉很像,尤其是伊拉克战争的部分,和战后回家后的不适应,感觉同出一辙。
战犬的部分绝对是加分项,它们忠诚,勇敢,机敏,可爱,关键是片子里的瑞克斯真的是太帅了,看的我好想去养一只德国牧羊犬!
影片后半部分,看的我是稀里哗啦的,女主说是瑞克斯教会了她什么是爱,让她从缺乏关爱的不良少女,转变成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爱的战斗女英雄。
看着他们分别时的痛苦,就想起当年养的猫,每次想到,就觉得很愧疚。
女主和狗狗都演的很到位,情绪拿捏的很好。
唯一我觉得有点遗憾得是,影片在女主和狗狗建立感情的部分有点草率,没有代入感,总觉得缺了点是如何建立起信任感的剧情。
之所以这么感人,还有个原因就是因为这是真人真事改编的,所以特别的真实,是我们真真切切可以感受到得感情!
德国牧羊犬雷克斯,很像游戏《辐射4》里的狗肉,女主与狗肉的搭配很恰当,故事也很感人…… 梅根·利维有个不和谐的家庭,她妈妈和她父亲最好的朋友吉姆上了床……在男友去世又无工作的情况下,梅根·利维报名加入海军陆战队……本来一等兵梅根分在巡逻队,但因醉酒在宪兵司令部办公室外小便,被罚至军犬处清理狗舍……兰斯被其训练的军犬雷克斯咬伤手后,雷克斯归了梅根训练…… 训练结束后,梅根带着雷克斯至伊拉克服役,被安排在安巴尔省拉马迪营地……此后,梅根带着雷克斯立下很多战功,排除了许多炸弹,救下许多士兵的生命…… 此后,梅根因伤回国疗养,服役期结束后,听说雷克斯也将退役,申请收养雷克斯。
但兽医检查雷克斯时,发现雷克斯性情暴躁,填表说明它不适合收养成为宠物,使梅根的期望成为泡影…… 雷克斯去阿富汗服役后,梅根一直关心雷克斯的安危,不断给军队打电话询问……雷克斯十岁时正式退役,梅根想尽办法要收养雷克斯,先是找负责退役老兵扶助基金的参议员求助,后是寻求市民签名协助……梅根的执着被媒体关注,报纸、电台纷纷采访报道了该事件…… 因有大人物关注了梅根的事件,梅根最终如愿以偿的收养了雷克斯……
感觉还是MeganLeavey这个译名更合适些 着眼点不在乎英雄主义也不在乎女权主义 而是以一种平淡却又真实的视角纯粹的描写了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与大多数好莱坞电影不同 不落俗套美国经历过伊拉克以及阿富汗战争的退伍军人 国家虽已给予了他们足够的保障 然而内心的伤痛却是轻易难以抚平的 在此衷心希望世界每一处都能够和平至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退伍军犬 他们所付出的并不比人类少 甚至人类是为了自己而他们是为了人类 他们是忠实的伙伴是并肩作战战友更是亲密的家人 安乐死对于数量承载的流浪猫狗们来讲的确可能是个不错的归宿 而这里却并不适用 诚挚地希望能够看到更加完善的机构回归影片本身 故事讲得确实不错 节奏掌握却略差强人意 总体来讲还是值得一看的
战犬瑞克斯 (2017)6.82017 / 美国 / 剧情 传记 战争 / 加芙列拉·考珀斯维特 / 凯特·玛拉 汤姆·费尔顿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题材本身应该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但是呈现出来的效果感觉不尽如人意。
因为喜欢狗狗特意去看这部电影,但是从头至尾几乎没有让我感动到流泪。
我看其他关于狗的电影都是会被某一处打动心弦泪流满面的,这部电影起承转合太多太杂,重点片段又不突出,实在难以打动我。
但看在这是真实故事改编的份上,有一些难度,和我对主角人物有一点敬佩的私心,打三分好了。
文章属于红颜秀影原创,禁止抄袭!
红颜秀曾经为大家介绍过一部讲述流浪汉歌手和猫咪之间互相拯救互相依赖的感人电影《流浪猫鲍勃》。
在影片中鲍勃不仅帮助主人戒掉了毒瘾,在主人最落魄的时候陪伴他,甚至还帮助他交到了一位善良可爱的女朋友。
这是猫中极品啊!
一位暖男一只黄胖子这样的组合令人大呼治愈,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这部电影也是关于动物的,和《流浪猫鲍勃》里治愈系的组合相似,
这部电影则是彪悍的德国牧羊犬+海军陆战队女汉子的故事,别样的帅气炫酷,又有着细腻的女性情感,《战犬瑞克斯》
《战犬瑞克斯》在中国的知名度并不高,欧美一年后才与国内上映,不过电影的女主角大家一定不陌生。
是大名鼎鼎神剧《纸牌屋》里用美色与智慧和总统大人弗兰克过招的小记者!
也是2016年因为《卡罗尔》被奥斯卡提名“最佳女配角”的鲁妮玛拉的亲姐姐凯特玛拉。
《战犬瑞克斯》在豆瓣的评分是7.2分,IMDB7.1分。
这是一部还不错的传记电影,因为有可爱的狗狗,所以整部电影并不枯燥。
《战犬瑞克斯》根据一位海军陆战队下士的真实经历改编!
故事讲述了梅根利维因为自己好朋友的意外身亡、和父母的相处不融洽,决定离开家庭告别自己沉闷颓废的生活,去军营里从头再来。
严纪守律的她与她的军犬一起在伊拉克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在梅根·利维的训练之下,起初略带敌意的雷克斯与她成为了坚定的战友,战场上两者相互依靠。
在一次行动中,梅根·利维和军犬雷克斯都不幸被炸伤。
梅根利维离开了战场被送回了家,雷克斯则继续在战场和军营里。
在双双结束战争使命后,梅根·利维意识到雷克斯已经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开始了领养雷克斯的尝试,可是军队里的条条框框和雷克斯暴躁易怒的性格一直阻拦着她……
虽然《战犬瑞克斯》和《流浪猫鲍勃》、《布里斯堡》、《丘奇先生》、《一条狗的使命》一样都是老美的治愈系煽情催泪电影,老美这类电影层出不穷小,玩不好就有陈词滥调之嫌,红颜秀已经很难被深深打动。
但《战犬瑞克斯》的好几个场面还是让红颜秀抑制不住想流泪。
其实《梅根利维》的叙事手法和故事推进都很普通,类似流水账似的直线发生。
人物的动机、故事的发展都完全符合逻辑也在观众们的预期之内,就连梅根利维最后成功领养狗狗都不会让我们感到惊喜,所以故事本身并不是很惊艳。
与绝大多数美式主旋律的叙事策略一致:迷失自我试图找寻自己的妹子、乖巧治愈的狗狗、拯救世界的美国大兵、还有美国人民热爱的棒球。
影片的着重点在主角战后创伤的恢复,这也就体现了女性导演对情感的处理有先天的优势:细腻又不做作,深情却不歇斯底里。
女主角卡特玛拉的演技深邃也不夸张,在她一次又一次心烦气躁的给军队里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能领养雷克斯、对着母亲送给她的小狗大声吼道:“你以为它可以取代雷克斯吗”,包括她每一次哀伤的垂目或者怅然若失的眺望远方都刻画出了一个失去了因为在战场上曾经救过自己性命的狗狗而失魂落魄的女性形象。
在这类人与动物的故事为重点的电影中,动物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第二主角,雷克斯虽然戏份不多,但它和同类型电影《一条狗的使命》、《流浪猫鲍勃》中灵气满满的动物一样,奉献了极为精彩的表现。
在战场中,雷克斯跳起来咬着一位军人的背包救他的样子令人心疼。
女性导演虽然对于感情戏的处理有着先天优势,但是对于战争场面的刻画就有明显的不足。
在阿富汗,梅根利维和雷克斯一起搜查军民的住所、缴获武器的场景和经历明明可以刻画的险象环生、危险重重,(实际情况应该也是如此,毕竟排查炸弹这个工作是充满了难以预料的危险的)然而导演对这些场面却一笔带过,没什么说服力,也没带给观众心灵上的震撼。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挺大的遗憾。
看惯了温水煮青蛙似的温暖治愈的人与动物之间温情、互相理解式的电影,偶尔在其中加上一些激烈的战争场面,不仅会使视觉、节奏感上更吸引人,也会使影片温吞的氛围更有冲击力,更加吸引人。
女主角一直在强调“它是一个战争英雄”,实际上爆破的场面刻画的尤为不足也过于草率。
总的来说,《战犬瑞克斯》在各种大片为主的五月档,绝对是一部平淡温情,细腻温柔的传记类“清流”。
一个不被人理解,在生活中孤独挣扎的女生遇见了一只懂她、与她并肩作战的狗狗,雷克斯的出现不仅拯救了她的生命,也拯救了她的生活。
这个真实的故事本来就足够感人,但是这类电影的叙事方式却一直有些单一、剧情转折也不温不火,完全在观众们的预料之内。
或许在将来这类电影能够像《极盗车神》对于打打杀杀、砸钱砸特效的飙车类动作电影的突破、《银河护卫队》对于装酷、打来打去、配乐恢弘的超级英雄类型电影的突破,也对这类人与动物互相拯救的类型电影有突破的话,才能更加深刻的震撼我们的眼球和心灵!
- END -往期文章回顾爱死了《复仇者联盟3》,全英雄上线、点燃了全宇宙!
全美超模的“耻度”电影有三宝,女神、百合、古堡墙!
《看不见的客人》的导演,给这部国产片打了五星好评!
烂番茄“双100%”的末日美剧,豆瓣却只给了5分!
这是一部苍井优“耻度最大”的电影,十级人渣的故事!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661493/
略微有点平淡,流水账一样把Megan和Rex的经历叙述了一遍,不过人和狗狗之间的关系还是很感人。
这个题材能拍得这么无聊还是很厉害的
狗狗不错。电影不错。
拍得挺烂,剧本糟糕得很
纪录片Blackfish导演首部电影,程式化主旋律作品,主题没有太多新意。Kate Mara演技不得了,很多战争场面和设定像同为女性导演的《拆弹部队》。狗狗元素很讨巧,但是真的是很催泪。在暑期大片档,这样一个细腻而耐心的故事真是一股难得的清流。
虽然剧情很套路 但是有狗就够了。
有種“說不上有多特別但是我就是感動了”的感覺。後面Megan為領養Rex做的種種努力,真的是挺讓人感慨。人和動物之間的感情,雖然無法用言語表達, 但有時卻對對方影響更深。
In the end, you don't leave because you have somewhere to go, you leave because there is nothing keeping you there.Rex让她重新学会与生活碰撞,而她给Rex展示生活该有的平凡与安宁。
2023.1.22 大年初一在家看,纯粹是消遣娱乐。
就那样吧…
一个战争后遗症的扬基球迷,带战友回家。
感觉上导演拍的有些寡淡,不过片中的女主在战场上玩命混到退役也只是下士+紫心勋章而已,论剧情肯定没有《战狼2》玩得那么嗨。当然《战狼2》也算不错了,主旋律里面可以评五星。影片最后有真.雷克斯和梅根的介绍和视频,突然觉得很感动,一下子想到了《美国狙击手》的结尾。连电影海报设计都。。。
狗子好帅气!!😃千万看清楚不要买错国配版,特别出戏🙃
后面有些无趣
还行,故事讲得四平八稳
无聊
没什么复杂剧情,一人一狗一父一母一班长一男友,一部视频流水帐,而已。价值在于一个人的成长,从无意义到有意义,从等待到努力,从堕落到成功,重要的是建立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懈努力。顺便看到伊拉克战场的紧张感,以及军犬在战场上的使命,其实就数分钟而已,抱歉,剧透了。本片的另一个价值在于爱与情感,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男女的沟通,但是,这些沟通都被人与狗的心心相印打败了,难道没有感悟到什么吗?一个只会说汪汪汪的狗,居然征服了一个不相信父母朋友长官之爱的女子,然后,她们相互征服,我反思当你与另一个人没有建立好关系,是不是因为你说得太多了?
为了逃避生活的利维参军入伍成了狗狗瑞克斯的主人,在伊拉克立下战功的好搭档却因为一次事故,只能退出战场人狗分离,利维还认识了个帅气的拿她打趣的男人。从战场回到军队后想尽办法找到瑞克斯和他在一起。可惜天不从人愿,想带走瑞克斯的利维被拒绝。
这种故事至少得拍出点情感变化吧,然而就连这一点都没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