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人常把猫冠以好吃懒做的名号相比,日本人对猫似乎有种特殊的情感,这一点从风靡大街小巷的招财猫就可见一斑。
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有本小说叫《我是猫》,如果换做其他动物,想必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说来日本的导演也很爱拍猫,像纪录片《猫咪物语》,动画片《甜猫私房照》等都颇受欢迎。
仔细想想猫咪慵懒随性的形象倒是很契合倡导慢生活的日本电影,所以当看到以创作日式小品见长的荻上直子选择以猫为主题拍摄出的这部《租赁猫》时,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电影《租赁猫》的情节十分简单,小夜子是一个很有“猫缘”的姑娘,为了不让络绎不绝的猫在家中堆积成山,她决定把租赁猫当成自己的职业,就这样小夜子过上了每天拉着小车沿着河滨为猫寻找值得托付的主人的日子,在这期间她接连碰上了老伴去世后独自生活的老婆婆,家人长期不在身边且有着香港脚的中年大叔,喜欢把任何人和事分等级实际上内心很空虚的租车店女店员,以及现如今沦为小偷的中学同学,这些人无一例外都过着无人慰藉的人生,正是小夜子和她的猫的出现为他们填补了内心的空白。
从大体的故事上来看,影片走的是典型的治愈路线,对于向来不缺乏此类风格的日本电影来说本片想要脱颖而出的确需要些过人之处,但这一点对于已经有着自己一套的荻上直子来说并不是个问题。
从刚出道的《吉野理发之家》,到风格确立的《海鸥食堂》,再到把简约发挥到极致的《眼镜》,一路走来荻上直子都很坚定地遵循着自己内心的声音,也因此攒下了一批固定的拥趸者,从她一系列的作品中观众能够感受到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并会潜移默化地被片中的人物所影响,虽然这些角色不会单举着拳头大叫干巴爹,但她们随遇而安的处世方式却为如今这个快节奏的世界注入了一丝宁静。
所以当观众看到《海鸥食堂》里认真制作料理的小林聪美,《眼镜》里大跳广播体操的罇真佐子,或是《租赁猫》里拉着小车手拿扩音器的市川实日子时,心中就会出现一个叫自己慢下来的声音,自然而然地心态也会随之变得平和起来。
虽然影片在剧情上力求从简,但细节上的巧妙插入使得片子看上去丰满了许多。
比如片中有多处对“洞”的隐喻就起到了强化主题的作用,无论是中年大叔袜子上的破洞,还是租车店店员吃的甜甜圈上的洞,亦或是小夜子自己衣服上的破洞,这些看似巧合的安排都是为了与心中寂寞的洞相呼应,而缝补这一动作则暗示了心中的洞已被慢慢填平。
在片中还有一处梦境照进现实的桥段,不管是梦中为猫分等级,还是现实里为车分等级,小夜子对这种分级的做法都表现出了深恶痛绝的态度。
在她看来人的价值是取决于被多少人爱,而不是靠外在的物质条件取胜,哪怕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C级女人,只要心存善念懂得感恩就会拥有A级的人生。
我想这个观点同时也是导演想通过电影传达给观众的,因为在社会上存在着太多的世俗偏见,像一个女人如果脸蛋好身材好就能被划分到A级,但这个标准在哪里却没人能说得清。
除了这种带有寓意的细节设置外,对仗工整的段落式结构也是本片的一大特色,虽然在不同的段落中小夜子都会遇见不同的租猫客,但编剧刻意安排了犹如排比句式的相似桥段,让观众在不变中感受到变化的戏剧张力,同时也为影片增添了喜感。
说到喜剧效果,荻上直子的作品向来不属于能令人捧腹的类型,甚至它的笑料还透着些怪里怪气,但无疑这种另类的幽默也成为了其标签之一,所以当我们看到片中住在小夜子隔壁的大妈是男扮女装时,应该就没那么意外了。
说到底电影表面上是讲猫,最后却还是要回归到人的本身,而作为片中绝对的主角,小夜子的情感脉络一直是电影的主线,这个白天租赁猫,晚上替人占卜,偶尔还会炒炒股票,写写曲子的单身大龄女青年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儿“不务正业”,而她墙上贴着的“今年一定要结婚”的目标又暴露了其恨嫁的心,也难怪在奶奶死后小夜子日日与猫为伴,寂寞之情自是无以言表,记得张楚有首歌叫《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歌中这样唱道: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空气里都是情侣的味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要是照歌中唱的那样,落单的小夜子无疑是个“可耻”的人,就连隔壁的大妈也说她上辈子一定是只蝉,所以这辈子才会讨猫的喜欢而不是男人。
如果本片走的是爱情励志的路线,结尾肯定会为小夜子安排一段完满的爱情,可荻上直子偏偏属于那种会让主角自我愈合的导演,这也正是她作品的独特之处,毕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编剧为你安排称心如意的桥段,自己心里的洞往往还是要自己去填,当然这个填并不是要你关上门来自我疗伤,相反它是一种心态上的彻底打开,是一种通过治愈他人来完成自救的途径,正如小夜子通过租赁猫来安抚每一个孤独的人的心一样,她们用互相取暖的方式证明了孤独的人并不可耻。
整部电影呈现出的极简风格直接令人感受到了一种生活的常态,段落式的小故事令整部电影小巧精炼了,或许导演也是考虑观众在缓慢节奏下耐心,这样的设置本身就很贴心。
尽管在导演的镜头中猫似乎没有刻意的成为主角,也没有费尽心机的摆弄可爱的小萌物,但正是这种最原始的记录令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效果,猫咪在画面中的不被限制的随意进出成了影片的一个特点,导演似乎用这种还原式的方式最大程度的表达了对喵星人的热爱,静态的镜头仿佛是在纪录着生活的细节,无需过度的修饰。
其实这部电影并非传统意义上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整部电影的四个故事还是以人为核心的角色,而猫咪在其中扮演的仅仅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无论是爱猫的老奶奶通过猫来怀念亲人,还是碌碌无为的中年男女,电影似乎是拍给寂寞的人,告诉他们治愈寂寞最大的良药就是通过可爱的小猫,的确死寂的生活中若能有这样的一只可爱的萌物能令生活重燃生机,电影多次重复了一句话“填上心中的洞”,现在社会的人心中总有着许多难以愈合的伤口,都在拼命的弥补却越努力越徒劳,从猫身上人或许能找回失去的爱,以此来填补自己心中的洞。
很喜欢这样安静的电影,尤其是镜头、画面中所传达出来的那种感觉,从一部电影中得到的一个小时的满足可以支撑平时生活的繁杂,或许就像影片讲述的那样,人们似乎的确需要点儿什么才能得到一份片刻的宁静,尽管电影中给出的答案是猫,但影迷的答案却是电影。
“你的前世是蝉,所以总被猫追。
”尝试记录看过的电影了,从《租赁猫》开始。
虽然很多人吐槽说剧情一般,可我还是好喜欢这种治愈系啊。
市川实日子从《西瓜》里就是治愈的风格。
有时候觉得画面穿越回三茶,很静谧。
(看着实日子拉着一车猫咪在街上大喇叭喊“租猫吗”,总想到家里面街上老头儿卖豆腐,莫名喜感啊哈哈哈哈。
)老奶奶挑选猫,从一车猫里面选出一只十四岁的老猫,因为“都是老婆婆,应该能相处的很好吧。
”实日子梦见去租猫公司的时候,前台小姐给她介绍ABC三种等级的猫,A等级名品猫吧啦吧啦吧啦吧啦,B等级训练猫吧啦吧啦,C等级……前台小姐停顿了一下,语气一变说,是杂种猫。
知道是个梦之前,还是蛮有意思的。
如果一定要给每一种东西分出等级的话,我应该是哪一等级呢。
为什么要分这种等级呢。
如果伦敦甜品店的甜甜圈是A级的话,奶奶炸的甜甜圈应该是C等级吧。
可是对一个人重要的话,无论是怎么样的都是最好的,谁在乎等级呢。
还有一点很感动,租猫的时候要通过审查,租猫人会确认自己如果出了意外猫咪会有人接走照料。
商量价钱的时候,租猫人都会担心养猫人收钱这么少会不会生活困难。
看上去都是寂寞的独居,但是又很有人情味。
怎么才能活得这么大格局呢?
好咯。
说完了,下一部要看的电影是《一代宗师》。
喜欢日式的夏天,酷热,慵懒的蝉鸣,苍白的阳光,风铃的声音,清洁舒适的榻榻米。
日本人总是随口说"好寂寞呀“,却又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屋檐下,什么都不做。
似乎是很害怕寂寞,却又充分享受着寂寞带来的安宁和淡淡的忧伤。
想起安妮宝贝笔下的安,常常说”我只恋物,不恋人“。
漂泊不定的生活,恋人,朋友,不断失去,却会把喜爱的杯子一直带在身边。
惯用的物品里总有一种踏实的依靠和满满的亲切感。
日本人大约是最看重这一点的,不论多么普通的东西,都做得很精致,恰到好处。
猫婆婆的小屋子,看起来杂乱,但是各种柔软的垫子,藤条椅子,小圆桌,奶奶的贡台,拼在一起非常美好,穿着碎花衬衫和松垮的仔裤小夜子躺在地毯上,干净的没有任何化妆的面容,随便挽起来的发髻,有一句没一句的和猫咪对话,满屋子的小猫们,慵懒地走来走去,或者静卧不动。
这样静谧的场景,和悠长夏日真的是很搭。
把结婚作为一年生活目标的小夜子,大概也只是说说而已吧。
寂寞是生活的一部分,无聊也是一部分,可以一整天躺着不动,饿三次肚子,也可以在院子里特意搭了竹子轨道,只是想让单调的素面变得有趣起来。
也许可以一直这样生活到老吧。
009|《九条命》&《租赁猫》周末在朋友家撸猫,乐此不疲地玩了一天“你的手不能放在我的爪子上”的游戏。
虽然他前一秒还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感觉被摸得很happy,下一秒就用爪子推开我并伴随撕咬,但总体来说人猫氛围非常和谐。
除了翻脸比翻书还快,其实猫的各种行为都让人猜不透。
他们好奇心旺盛,不好好吃猫粮却喜欢溜进人类的厨房,要爬上人类的餐桌。
他们上天入地,会想方设法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莫名其妙地就跟某样东西过不去,非得闹个“你死我活”。
还会搅乱毛线团、用颜料作画、偷偷喝酒、在你准备睡觉的时候不停挠门并伴以惨叫,甚至随处大小便……有时候人也纳闷呢,这猫,是疯了傻了还是成精了?
电影《九条命》里,编剧给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怪异行为强行安排了一种解释:猫的身体里住着人的灵魂。
故事讲述了狂妄自大、忽视家庭的的工作狂汤姆·布兰德,某天阴差阳错地被困在一只名叫绒毛裤的宠物猫的身体里,为了重新回到自己的身体,他只能听从宠物店老板猫语者的要求,尝试在猫的身体里做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这是一部非常老套的奇幻喜剧,故事情节很弱智,bug也很多。
但是假“绒毛裤”在家里的所作所为,还是能引起许多猫奴们的感慨。
不听话的时候它们太可恶了,可在你伤心难过的时候,又是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们,软软地趴在你怀里,陪着你。
长期被父亲汤姆·布兰德忽视的女儿说,绒毛裤在的时候,觉得好像自己的爸爸就在那里,并且这种感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
在电影里,这句台词是想表现女儿与父亲心有灵犀,她感知到了布兰德被困在猫的身体里。
不过我想,即便这是一只普通的猫,带来的慰藉其实也是一样的。
人是需要陪伴的,这是宠物存在的最大意义,当然,这种陪伴是相互的。
在日影《租赁猫》里,女主角小夜子因为太有“猫缘”,家里聚集了许多流浪猫,于是她便开展了“租赁猫”的生意。
之后,她遇上了独自生活将不久于人世的老婆婆、被女儿嫌弃脚臭不能和家里人一起生活的中年大叔、把一切事物都分等级对待但内心空虚的租车店店员和曾经有过医务室之缘,如今变成小偷的同学。
这些人的生活简单乏味又无趣,今天虽然活着但明天就可以去死,是小猫们的出现,填补了他们内心的那个洞。
导演荻上直子行事的风格,是从来不会让电影中出现的人物被他人治愈的,人物都是通过自我纾解,努力自愈。
但唯独猫,是可以给人力量的存在。
市川实日子推着车,拿着扩音器一路喊着“租赁猫啦”,小奶猫们软软的,挤作一团,这画面只看到就感觉要被融化了。
猫不像狗,互动性不强,脾气也更各色,它们的存在,是一种默默的陪伴,它们的出现往往很神奇。
有一年我独自出外旅行时,被领导突如其来安排的工作打乱了计划。
那一整天,我都没有出门,就窝在青旅的大客厅里加班,到晚上心情简直糟透了。
老板的两只猫,不知道从哪玩回来,一只娇羞的小可爱,一只霸气的山大王,全跑来我身边,趴在我的腿上,陪我工作。
这只是小可爱我跟它们絮叨了好多废话,山大王像听懂了似的,完成工作后,它还陪着我走回了房间,目送我进门,喵喵叫了两声,转身走了。
这只是山大王《流浪猫鲍勃》里,鲍勃也是神奇地出现在男主角的厨房里,赶也赶不走,还陪着他去卖唱,一人一猫的组合十分吸睛。
鲍勃的存在,不仅仅改善了男主的经济状况,还帮助他成功戒毒,重新做人。
日影《为什么猫都叫不来》里,梦想当拳击手的亲狗派光雄,在家门口遇到了被人遗弃的双胞胎小猫。
视网膜破裂的光雄无缘拳台之后,一度颓丧不已,小黑叼回了一只壁虎交给光雄,这意味着小黑是在“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不擅长捕猎的对象教授捕猎技巧”。
这个举动燃起了光雄的斗志,刺激他重新拿起画笔,走出了拳击梦的阴霾。
《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咕咕是一只猫》、《老师与流浪猫》、《山中的汤姆先生》、《猫咪后院之家》、《猫和凶相大叔》、《猫咪跟踪狂》……日影里关于猫的电影,真的太多了,风格都很相近,剧情寡淡,但温暖人心。
我不知道猫是不是有感知人类情感的力量,也有可能它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深深打动了这些四脚兽。
猫的存在是如此的神奇,它们厉害啊,和老虎是一家子!
可是它们又柔软得很,肉乎乎暖暖的。
我猜,猫可能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吧。
感谢特邀嘉宾炉石的出镜。
以上,首发于公众号(Ji-Danny)
我可真不敢说自己爱猫。
大概5、6岁的时候被挠过一回然后有点轻微过敏、后来又被爱伦坡的短篇《黑猫》吓坏了之后我就对任何小动物都抱有了某种警惕,到现在如果觉得一只猫很可爱的话,也不过是摸一摸它的地步。
这种对于小动物、尤其是对于超萌超文艺的猫科动物的没那么喜欢常常让我觉得匪夷所思,据说容易觉得孤独的人会倾向于养宠物,我觉得包括孤独在内的很多事情我都害怕,但是我一直都没有过养宠物的打算。
然而却又很多关于猫的零星记忆。
比如有一年的暑假被留在学校写论文,晚上去图书馆的路上被一只猫缠住脚踝吓得的不敢动,纠结半天脱身后去小卖部买了鱼罐头一块一块的丢给它吃;还有一回已经工作了,单位宿舍楼下有不少野猫,有一只不知怎么就待在我们房门口不肯走,我想了想就去买了炸鱼给它吃;再就是现在,学校的猫听说是搬校区时好多同学把它们装进口袋里带来新校区的,也还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被缠住一回后,我就成了一个包里随时都放鱼香肠的人(所以我同时也是个惯于用食物表达情感的没品位的人)。
租赁猫的姑娘拉着小推车拿着小喇叭拖着长长的声调喊“租赁猫”的样子让我想起从前读过的三毛的了不起的理想:大概是要当个收破烂的,看看有什么可以挑挑拣拣的,猜猜每个破烂背后的故事,或者当个回收酒瓶的,骑着车子晃晃朗朗的,欢欢喜喜的各家各户的蹿,总之,就是这种匪夷所思的、甘愿将时间用于无用性但又让人觉得现世平安喜乐的、类似于卖梦的职业。
如果一定要追寻某种规律的话,看上去轻描淡写的荻上直子也许是有一些更大一些的关注面在里面的吧:电影里出现的各色租赁猫人物依次有老人、中年人、职业女性、少年,以及不尴不尬如女主角相同年龄并有着共同青春记忆的年青人,而每一个人,或者每一类的人,都存在这各自的寂寞,存在着各自内心的空洞。
而我最喜欢就是荻上直子将抽象的寂寞的空洞表现为具象的洞的方式:独居的老奶奶为儿子做的布丁中心处被吃掉的那一点空洞、中年危机的不讨家人喜欢的大叔袜子上破洞、女职员甜甜圈上的空洞、以及少年时代朋友的蚂蚁洞。
这种具象的方式让寂寞和孤独成为了看得见的东西,我们这位租赁猫的姑娘于是也可以大大方方的指出他们的寂寞,大声的宣传到“寂寞的人都来租赁猫呀”,坦然的跟他们说“寂寞没什么好丢人的”。
《悠长假期》里长期和濑名保持联系然后认为濑名的琴声里总缺了那么一点什么的教授有一次跟濑名说:濑名君是个狡猾的人的,因为濑名君从来不说寂寞。
那种又寂寞又虚荣的不想说的心情给人的感觉如此糟糕,所以这部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里频频说出的“寂寞”就像大热天的冰镇啤酒打开时那一瞬间的泡沫,让人蓦的生出一种长须一口气的轻松。
而最迷人的是,这种寂寞一旦说出来,好多类似黑洞的东西也立刻拥有了夏天般的金黄色,不再让人觉得那么的沉重,不那么的颓废,寂寞的声音也不再是冬天暗夜里的风声,而成了夏日林梢的蝉声。
当然这并非表面看上去的如此轻松,或者说这轻松的金黄色的夏天有过漫长的成形的过程。
租赁猫的姑娘自己在回忆里淡淡的说出曾经的内心风暴,想想呀,若不是痛苦过的人,再恬淡性格的年轻姑娘大概也不会安于这样一种生活和职业吧,当少年时的朋友和她回忆起学生时代说“真羡慕那时的你呀,因为你虽然没朋友但却并未显露过寂寞的神情”时,她一定也是惆怅的吧,村上春树对此是说过实话的:“哪里是喜欢一个人呀,只不过是交不到朋友罢了”。
所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种老生常谈的话也不是没意义吧,能看穿别人寂寞的人不知道会不会宁肯自己没有这种禀赋,因为某些共鸣虽然让人心生安慰但归根究底还是沉重。
拥有了这种禀赋的女主角用来表达“懂得”的共鸣方式是租赁猫。
我常想猫这种坏脾气的爱发嗲的薄情的动物得到了我们那么多人喜爱是不是因为在它身上我们投射了自己的某种性格:就是那种特别奢望的、希望自己即使如它那样的坏脾气但还是会被宠溺着任性的贪图爱的想法。
想到这一点却又会对人的性格不那么悲观了,同样执着于“疗伤”的吉本芭娜娜早就在《厨房》里写过:实在觉得熬不住的时候可以养个宠物呀摆弄些植物呀甚至养个孩子呀,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看看自己的界限在哪里,所以如果我们真的去养一只猫、去温柔的宠溺的如女王般对待它的话,我们可不可以把这当作某种观察自我:去弄明白爱是怎么给出去的,是怎么得到的,是怎么维持的,毕竟猫猫也不是只是卖萌,女主角不也碎碎念到要去弄猫的食物,要去打扫猫的厕所什么的吗?
所以,即使微小如养一只猫也是一种改变,是一种对寂寞状态的努力。
电影里第一位租赁猫的老奶奶(超萌的说,有一种上了年纪的老猫的神态)在租赁猫时说,因为已经到了连养猫都害怕会在猫之前死去的然后害怕死后猫会无人照顾的年纪,然而又实在孤独,所以只好租赁一只猫。
从前我一直以为变老的某种迹象大概是如我一样的表现:也许从前是不喜欢宠物的,但却也开始慢慢喜欢了,开始试着喜欢了,甚至想着也许有一天会养一只陪伴自己,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你可能会衰老孤独到养宠物都要斟酌的地步,于是这个理由让我如此的不停流眼泪。
所以我忽然非常的希望自己也能够逢到一个租赁猫的姑娘,落落大方的跟她说:好寂寞呀,租一只猫给我吧,我对猫有点过敏,也说不上特别喜欢,但是我想试试看PS:花草、树木、风铃、杯子、花衬衫、拖鞋、水果、啤酒著名豆列“看日剧,过生活”真不是坑爹的,每回看日式电影或日剧里所展现的静物之美都让我觉得生活之美,有种强烈的要“过日子”的感觉
文/斯瑪特清新風格的日本女導演,想將深奧的人生哲理放進簡單的生活裡揉和。
看她的影片就像品嚐一杯味道香濃不甜膩的高纖無糖白豆漿,既養生又營養,完全不會感到無味。
從她的《海鷗食堂》開始我便一路跟隨到最近的新作,觀察她對作品裡面的情感總是拿捏得恰到好處,不忘提醒感人溫馨、片段式表演的誇張詼諧幽默、淡淡的人生哲理,輕鬆自在地享受生命著,就像是她拍出來每部作品獨一無二的生命力量。
我們看不到那種傳教士的口氣教誨觀眾該如何去思考或應該怎樣體驗生命,反而是隨著電影時間裡面的放鬆劇情學會去領悟,「あ、そうですか」,原來是這樣,人生也可以這樣簡單的下去。
要說是她的電影是療癒系也可以,但我覺得比較貼切形容是自我身體裡面免疫細胞或血小板的自療系。
從《海鷗食堂》裡,幾個過了中年的女子忽然興起去芬蘭去開一間日式食堂,整個故事也可以說是圍繞在人生最簡單的慾望「吃」、「活著」兩個核心主題,但你看不到豪華的大吃大喝,而是樸素到甚至不加調味料的新鮮蔬果、透明的白開水。
與《樂活俱樂部》裡連貫的意念「早餐」「刨冰」,再度結合了「旅行」的回歸,繞了一大圈還是回到日本島上,到《吉貓出租》雖然整個主要劇情發展不過在幾間房子裡打轉,但也隨口帶到了「旅行」「回歸」兩個層次上面:地點是夏威夷但是沒去成,女主角卻開著租來的車沿著海岸線,領悟到「愛」才是珍貴的無可取代,沒有差別等級只剩最高級。
LV,GUCCI,PRADA再昂貴的一線品牌,也都比不上一件死去的奶奶親手手工縫製的毛衣,那些無謂的追求比較似乎都是多餘且累人的。
《吉貓出租》用貓來暗喻人類心中空虛的填補,故事大致上可分成四個段落:影片開始直接切題至1.老奶奶親手做的果凍2.中年男子襪子的破洞3.租車女職員的甜甜圈4.女主角自己心裡的洞影片裡煩人的鄰居不斷提醒她前世是蟬所以才沒人要,但其實她不是沒人要而是只會有ㄧ個不多餘的人要,而蟬(暗示)她的生命有多珍貴卻也稍縱即逝,如此短暫卻洪亮的鳴叫,使得整個夏季生機盎然。
她的影片像個世故的小女孩,既清新甜美卻又懂事乖巧,比起每天為了活著而活著的忙碌都市人來更有價值的生命活得更自在,她是簡單地卻成熟得晶瑩剔透。
就拿說故事的技巧來說她懂得如何畫圓圈,故事開展後總會完美無瑕地回到自己的核心,如同她每一次的旅行,總是知道目的地在哪裡,讓我覺得很忌妒,她不是盲目無知。
不同的是大部份離開家的人,總是一直在尋找「所謂的家」,無聊且虛無的追尋像尤里西斯,像公路電影沒有盡頭,而她就是清楚地知道盡頭就是自己,她如此的透徹生活,不是庸碌的。
貓(物質)其實都是填補不了空虛的,再多、再美味的食物永遠也無法填飽循環的飢餓感,唯有透徹的領悟和完美的愛才能彌補那巨大無比的空洞。
她作品裡有滿溢著對生命的熱誠,卻懂得知足與珍惜,擁有後的不貪心且輕輕放下,看了會被莫名感動,因為她對生命的認知同她領悟後的思考,對於她的理解「真正的需求」一點也不多餘,看完她的電影,就像買了一件極簡的設計作品,該說的都說了,沒有說的也會在電影結束後在心裡慢慢發酵。
这篇评介是我的猫李察德写的,他非要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私猫片单,说:这些都是猫咪如何把人类变好的故事,恐怕以后他也会经常写猫片吧……电影的名字叫《租赁猫》(又名《吉猫出租》),讲的是一群猫在人类开设的“60元吸猫店”里卖身的故事。
乡村宅女小夜子祖传一屋猫,从奶奶开始,她家就做着“廉价租猫”的生意,由此她们都被叫做“猫婆婆”。
猫婆婆招猫有绝招:随身带零食猫婆婆大龄、高瘦、长得不好看,但却有个能羡慕死猫奴的特异功能:她的招猫体质。
各种温柔可爱的小野猫四面八方向她投奔而来,她也来猫不拒,统统收留下来。
住可以住,租金照付!
但猫咪怎么赚钱呢?
出去卖啊!
于是乎,这些“素人”小猫咪们就在一次次被装进筐里,被车到田间小路上,用小喇叭招客的过程中沉沦……哦不,成长为一个个知性、疼人、进可攻退可受的职业技师。
“轻重可以吗?
哪里不舒服告诉我”“租猫了,租猫了……寂寞的人想租猫吗?
” 这是猫婆婆的循环小广播。
这年头,小广告几乎没人搭理。
要做生意必须得主动。
而猫婆婆总能在人群中发现最丧的那颗星,走上前,热烈得像久别重逢那样问一句:“60块租猫了解一下?
”(日币1000圆)。
呐,片中讲了这样四个租猫的小故事:
①寂寞是人心的蛀洞 橘猫婆婆14岁了,这天她被一个田园风精致打扮的老太太看中,带回家。
老太太很温柔,擅长做果冻,家里有钱房子很大,但儿子离家后只剩她一人。
老太太原本有只叫桃子的猫,老伴去世后陪了她很久,然后桃子也走了…… 她说:“一个人生活很寂寞,很寂寞。
”
老太太本来不敢再养猫,怕死神随时带走自己还断了小猫咪的活路,她知道儿子是靠不住的,他猫毛过敏。
但橘猫婆婆不一样,她贴心地安慰:“老姐们憋怕,没准我走在你前头。
” 在一人一猫两个婆婆互相解闷取暖了一段时间后,老太太去世了。
租的猫有个好处,就是有单位能回,橘猫婆婆很快被接回去。
还猫当天,老太太的儿子打开冰箱,发现自己母亲生前留给自己的整整一柜果冻,这是他小时候最爱吃的。
每一颗果冻上被挖掉的洞,都填上了奶油。
这晚,老太太的儿子靠在冰箱上吃着果冻,后知后觉,自己的心被挖去了一大块。
②你看得出我寂寞吗 几个月大的奶牛酱刚出道,怯生生的,但越是这样的幼齿越招大叔喜欢。
奶牛酱的第一次,给了个脚臭到能把袜子腐蚀出洞的独居大叔。
臭大叔因为太臭,常年无法跟妻女亲密接触,自从家里有了狗,他的地位又降了一级。
奶牛酱跟臭大叔的包养期是一个月,属于短租,这之后他就得回到妻女身边同住。
一想到从此以后就要身处被嫌弃的低气压里苟活,臭大叔就控制不住计几了,他要放纵一次!
没想到,一个月后臭大叔跪着向猫婆婆讨求,要给奶牛酱赎身。
他说,自己脚臭,没想到奶牛酱竟好这口,他俩是天生的羁绊。
没见过世面的奶牛酱就这样,接了一次客就从良了。
而臭大叔这边,因为他还是很臭不受家人待见,但有猫每天对他迎来送往的,他变得很快乐。
所以,永远不要为自己改变不了的那部分羞愧,真正爱你的人会同样爱你那不规则的形状、刺激性的味道。
③没有人在等着我 一两岁的长毛三花妹妹是公认的“心机婊”,她深谙消费心理学,知道出场顺序决定地位高低,所以她从来不跟罗罗们抢着在第一时间迎客。
她总是静静地在不近不远处观察客人,端庄、娇媚却一声不吭。
这样,当客人不经意瞥见她那如画一般的模样,都会心里一咯噔:“天啊噜,哪里出现那么美的猫?!
”(虽然这招遭到其他喵强烈控诉。
) 这天,她便是这样俘获汽车租赁公司职员眼镜妹的芳心的,妹子见到三花妹妹时惊得甜甜圈都不要了。
眼镜妹工作12年,天天向客人解释汽车的高中低档区别,她习惯了用价格标识身份高低,渐渐养出副势利的眼。
而单身、平胸、矮个的她却也在分级制度中沉底,自卑。
相比高档会所里的名种猫,三花妹妹虽然被分为“低级”,但直戳眼镜妹爱的靶心,甚至在中箭的一刹那,击碎了她固化的优劣概念。
“窝告诉你们,再贵的猫拉粑粑都是臭的”三花妹妹让她明白,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是最高级的,反过来看被三花妹妹看中的自己……也许也赛高了吧?!
人一自信就容易走运,后来眼镜妹抽中了自家公司提供的夏威夷旅游大奖。
所以,千万别拿他人的标准为自己定价,在南极的企鹅看来,北极熊跟萨摩耶也没两样。
④骗子也有真寂寞的时候 “好想结婚啊”是猫婆婆一直挂在嘴边的话,这是她心里的洞。
她成天忙着管理团队、做买卖,上百个猫经由她手交给了别人,而她却给不出自己。
这天,有个帅帅的混混要租猫。
猫婆婆不借,因为这人从小偷鸡摸狗。
他俩中学时总是凭实力在保健室相遇,一个管对方叫女巫、一个管对方叫骗子。
“夏天让你想到什么?
”骗子问她。
“大麦茶,”她的回答老气横秋。
“当然是啤酒啦!
” 骗子说喝酒就来瘾,去买了几瓶跟猫婆婆喝。
被风吹过的夏天、猫咪、帅哥、冰啤酒……哪个女人受得了这种诱惑?
平日里,猫咪们用爱供养着猫婆婆,他们能力都很强,有的帮她炒股赚了几亿,有的帮她给客人做占卜,有的跟她一起编曲混音…… 她看上去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个爱自己的人。
会占卜的猫师傅但骗子到底是骗子,之后再也没来找过她。
他走前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害羞地说“小夜子”。
“嗯,我会记住的,”他说。
但谁会相信呢?
他是个骗子啊。
不信归不信,喜欢归喜欢。
猫婆婆在失恋中发现:“原来这世上还有猫咪填补不了的洞啊……”
对于逝去的热爱也好,还未达成的梦想也好,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也好……这些曾安放过幸福的洞,空着就好。
这样,我们就能顺着洞的通道回到最初,在那里重见美好。
这就是猫咪x院的服务宗旨:治愈你不是为了让你停留,而是,让你加油!
PS:关于租赁猫这生意,国内已经有人做了,但因为有动物保护人士抗议“频繁更换生活环境有害猫咪健康”,该生意貌似是黄了。
欢迎关注这只小猫咪写故事的公号
不经意间看到这部电影,是在2020年,回到豆瓣,也是在2020年。
原来,很早之前就已经关注过它。
疫情让人们有时间去看看原来mark过的种种,这部电影被我关注,当然是因为有个猫字。
很慢很慢的节奏,很平常很平常的日常,有规律的台词不断重复,就像是自己写的日记。
但是,这部略显冗长的电影竟然让我没有中途弃剧坚持看完了,然后,就像是早就知道结局一样,安心的关了电视,回味生活的平常之美好。
一个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猫女,和一群“作陪”为生的猫儿,成就了别人的生活,也成就了自己的人“猫”生。
一如既往的阐述着日本人的惯性日常,人生百态,坚强外表下的柔弱内心,空洞茫然中的希望之星,即将觉得无聊时,突然又被剧情拉进,神奇的体验,让人静心的一部影片。
荻上直子非常工整呢,关于洞,老太太在果冻上挖了一勺,然后用坚果填补;中年大叔的破袜子,接着用粉线歪歪扭扭地缝起来;主动出击的租赁汽车前台小姐,想着怎样吞掉甜甜圈中间的洞;最后是谎话男同学,一脚踩掉蚂蚁洞。
女主角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不,你要填补的是心里的洞。
”她的心里有没有洞呢?
她感到寂寞空虚吗?
那位邻居老太太(男扮女装)说了,没人爱呦没人爱。
有了猫儿之后,大家变好了吗?
老太太去世,儿子世界的框架倾倒了;大叔和家人团聚,却没有好脸色看;前台小姐去了夏威夷,然而还是要回来面对一尘不变的无聊吧?
谎话男,嚷嚷着要去印度,结果又偷了啤酒回来被警察找上门。
夏天到底是什么呢?
童年的冰棒,一个人吃凉面,以及第一口啤酒。
心口的洞,是天生就有的,还是长大后不得不弥合的伤口?
“来,给姐姐抱一下。
”最后,市川调戏着小鲜肉,哈哈哈。
没关系,大家都有洞。
画面好看,剧情较弱。主演演技过于平淡,配角演技又过于浮夸,没太大感觉。
洗完澡回来看,发现还能连的上
不知所谓。。非常无聊的剧情。。虽然调调各种小清新某些桥段还有点小温暖但是仍然不能给它加半点分。。。
一颗星仅仅给电影中的猫,即使猫,它们也不够出色,浪费了偶这爱猫人士的期待。整部电影,慵懒,程式,沉闷,无聊,估计也算是岛国的奇葩片了。四个相同的故事,估计只是想说人世百味,那些单身的人们各有酸甜苦辣而已。不是好电影,不推荐。
电影还行,但是有很多猫,超超超好吸!
有点过分了。 没有真实性则么可能是个美好的故事
“有很多非常寂寞的人,有很多无法救助的悲伤,所以今天也想借给寂寞的人猫,填补内心的空洞。”荻上直子总能拍出这样令人向往宛如梦境的片子,有自家的小院,有猫的陪伴,在不得不消磨的慵懒炎热的夏日,喊着“租赁猫”、“租赁猫”……
虽然很治愈,但是真的有点不知所云…… 给寂寞空洞的人,租赁猫,让陪伴一点点填补心灵的空虚?都怪我不是一个爱猫人士,才无法感受到导演的意图。小夜子的本职工作到底是什么呀?好想知道哦。
就像甜甜圈上面的洞
流水账
レンタネコ~~~ネコ~~~ネコ。只有在日本又养猫的人才能体会这部电影的感觉吧
有柯基宝贝无需租赁猫
一群善良寂寞的,一堆治愈可爱的猫,一部懒洋洋的电影,或许能补上你寂寞这个洞。
借人喵咪 手留咪香
猫这种生物,真是天生自带治愈技能呢~
窗外稀稀拉拉的下著小雨,躺在床上看這部按摩心靈的電影真是享受。看荻上直子的片子總有腦子裡釋放酚類物質的治愈感~小劇場式的剪輯很有日本電影的特點,在簡單到程序化的敘事中可以找到填補心靈的方法。
日式小清新
有点小新意 猫都不错嘛 特别是歌丸先生
寂寞而热爱小动物的人,内心究竟是怎样的?感觉只有生命或者精神即将消亡时,才会选择猫的陪伴,因此作为一直以来用猫来治愈都是误解,猫只适合于送终。
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