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这应该是我看过的《蜡笔小新》剧场版里最有深度的一部。
之前有一段时间很无聊,就在网上搜索《蜡笔小新》的所有剧场版来看,可能是个人水平的关系,其它的剧场版算是好找的,唯独这一部很难找到高清并有中文字幕的。
(无字幕版倒是能找到一些。
)今天看过之后,貌似让我找到原因了:这是一部很棒的动画电影,但是……不是属于蜡笔小新的……前半段(大约整部电影的2/3)气氛是很压抑的。
除去片头5个小朋友快乐的抓鬼游戏跟欢快的片头曲之外,故事情节让人觉得很沉重。
失去友情、忘记本我……这样的事情,并不适合低年龄的小朋友观看,他们还没有这样的阅历,很难在这样的故事情节中找到共鸣。
这样的故事设定,加上不够丰富的搞笑成分,恐怕会使这部剧场版失去一部分原本支持蜡笔小新的低年龄观众。
(或许这就是我之前不太好找到高清带字幕电影的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电影的前半部分是一部很棒的剧情片,成年人还是会继续爱着小新吧小朋友就不好说了。
5条红内裤出现,春日部防卫队登场,时间开始流动。
《蜡笔小新》的剧场版也终于正式开始了。
情节终于欢快了起来,就如5人的口号一般——“Fire!
”燃!
真的很燃经过一番典型“小新式”的激烈战斗之后,终于胜利了,大家也顺利回到了春日部,但是 小椿却不在。
原来她也是电影里的人物。
之前的迷惑终于顺理成章了起来:镇长没有信任外来的风间,却很信任小椿(带她去禁忌之地);镇长一直在欺负外来人(侮辱美芽,劳役广志 等)却对看起来很好欺负的小椿很平淡(还让她在自己家里打工);小椿知道镇里的事情,而且没有记忆消失的迹象(小新向其告白,她说“娜娜姐姐怎么办?
”小新都忘了娜娜了。
);看到是小椿告密,镇长的异常愤怒;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小椿从来没有提及自己在春日部的事。
小新猜想小椿在春日部的事情,小椿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这一点使我开始对小椿是否来自春日部有了怀疑。
结局果然被肯定了。
)结局让人有些遗憾,小新再也见不到小椿。
小椿在答应小新要一起回春日部的时候,很难过吧。
小新终于可以回到春日部,她的脸上却依旧蒙着一层悲伤。
这约定,却是道别。
有人说,这样的结局很合理,这就是人生,人生总会留有遗憾。
但是,这可是《蜡笔小新》的电影啊。
小新每次留给我们的不都是Happy Ending吗?
对于卷入电影的人而言,是在趋同的环境下保持自我还是迷失自我?
事在人为还是屈服于(不)可抗力?
大多数人从后者麻木不仁再到自我觉醒,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
意识的觉醒也是推动人们从“不动”到“动”中产生质的飞跃。
对于镇长而言,逆势而为,不会有好结果。
想挑战规则,让自己成为规则,然而假象难以掩盖真相,终究还是抵不过众人之力。
另外,大家奋力反抗还因为他管理方式不人道,大家都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人,合作共赢的想法根深蒂固,怎么可能屈服于西部弱肉强食的生存方式?
对于小樁而言,即使剧情推进到最后,她会消失也要送所有无辜的人离开,完成自己身为“有意识”的角色使命。
小樁太好了,我甚至无法用文字来形容人物形象的鲜活。
最后,意难平的是小樁没有办法和新之助一起回春日部。
小新那一瞬的心动,终究只是大梦一场。
如果忘记自己是谁的话,就没有办法回到真实的世界。
谨记自己到底是谁,为回到真实的世界而努力。
看到风间说出真实的想法,看到小葵几乎忘记了哥哥,看到小新快要画不出左卫门。
一次次的泪目。
最后在西部世界中,正义战胜了邪恶,全局结束。
再一次感受到《蜡笔小新》思想性和娱乐性的完美结合。
长大之后,才发现越来越明白他在讲什么了。
(ps.呆神最后变身的发型超萌)
在新的西部世界莫名其妙的出现下,往日的美好与自由和对未来的向往在这里消失掉了,而让我不能离开的是形成已久的生活,或许是成立的家庭,也可能是需要被填饱的胃,还有被认命的自己。
在他重新为每个人安排好的新生活下,大家都开始麻木了,面对可怕的后果也闭上嘴,好像生下来就该存在这些法则,不过镇长用极权的手段来掩盖的背后真相却一直在警惕着我应该要清醒。
或许有天会被人利用 敢于站出来发言的充满勇气的自己。
会被人穿上红内裤的特殊标签,然后再一顿奇思妙想的幻想下,消灭了镇长,终于能回到本来的世界了。
可是回去后一切可以说变了也可以说没变过,困住自己的还是自己,应该做还是不想做的选择权还是在别人手上,敢于站出来的勇气也被周围的环境而灭了下去。
(可能是我的偏见添油加醋了,但一部好的作品100个人看会有一百多种看法)
本片从头至尾最主要中心思想应该从日本本身的角度出发给日本小朋友们宣传不要忘了自己是春日部男孩,虽然目前受美国文化和军事的影响和渗透但要坚持自己的国人根性,不要忘记自己来自哪个国家,自己的文化是什么样的,应该是一部日本爱国教育动漫。
其实蜡笔小新这部电影对文化的渗透还是蛮厉害的,我们应该师夷长技以自强。
西部荒漠上,太阳在天空正中悬着,一家人就这么走着走着,也不知能走到哪里。
小镇上,风间当上了警长;正南和妮妮成了夫妻;阿呆成了隐士,而共同的,大家都忘记了彼此,以及,家乡春日部。
当上了警长的风间,对着曾经最好的朋友小新胸口一记重拳,“我根本不认识你!
”,殊不知这一句话深深刺痛了小新。
可以说风间是作为小新这个团队中举止和思维最接近成人的孩子,他一直认为其他四人是幼稚的,而现在的警长生活他自认为对他很“适合”,所以他抛弃了那些幼稚的朋友,抛弃了那个过去幼稚的自己。
性格懦弱的正男性格依旧,因为没有工作而把家务活全部包揽了,但他找到了他的公主妮妮,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找到了他可以为之努力为之辛苦的对象,虽然日子苦了点,但他还是很开心,很满足。
懦弱的他也能扛起他肩上那小小的担子了。
当他向已经不记得的小新开心介绍他的“honey ”时,他的笑容是发自真心的吧。
妮妮也当上了她梦寐的小公主。
在春日部时,她在团队中就经常表现出干练,霸道的一面,经常能打消团队中的退缩之气,甚至有时还把正男打哭,而且常表现出自己迫切想成为大人的一面。
如今,她终于如愿以偿,不但过了一把大人的瘾而且在家中地位很高,对待正男时的那种居高临下,显然一个一家之主,让正男不敢反抗,而看小新时那不屑的眼神,也更是表现出她的霸道。
一直深藏不露的阿呆果然没有辜负众望,一个人在小镇外的山上居住,时刻提醒着自己是谁,朋友是谁,春日部是哪,双叶幼稚园是哪……这让阿呆与前面三人形成鲜明对比,使人们为坚守本心的阿呆而感动。
阿呆的戏份一直不多,流着大鼻涕也不爱说话,但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让人惊觉:原来还有阿呆啊!
这就是大智若愚的阿呆,作为团队中最稳定的存在,没有什么出彩的举动,却几乎没有缺陷,就像是队伍中的一把安全锁。
为什么大家都迷失在这虚幻的电影世界中忘记了彼此呢?
为什么来到这里的人们都迷失在这里呢?
我想是因为大家都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人们来到了这里,从受着每天的压迫而反抗无望,到只要还能勉强生活就继续下去吧,久而久之,竟也能默默承受下来,慢慢试着面对到接受这样的生活。
生活还能变得更糟吗?
也许吧,但至少现在还能活下去。
当美芽在酒吧哀怨的唱着“忘了吧,忘了吧,忘了故乡,忘了家人。
”,当正男大声地告诉小新“我现在很快乐”,当风间义正辞严地告诉小新他不是小新嘴中那个低级的风间澈,当小新和阿呆拼命想也想不起春日部的事时,他们接受了现在的生活,享受着或被享受着,他们已经被原来的世界遗忘了。
是啊,如果我生活在春日部的话,也许是一户好人家的大小姐,我的家一定很大,爸爸妈妈都很慈祥,还有很大的狗和暖炉,平时都会穿很漂亮的衣服……如果能回去的话,一定会很快乐,但这些毕竟不是现在所能想象的。
当大家都对回到春日部快要放弃的时候,小新还坚信能回到春日部,他努力让自己不忘记原来的人和事,和阿呆天天训练不让自己忘记,但在这么一个连太阳都不动的电影世界中,这简直是太难了……偷偷搞研究的老人还在一遍遍地被马拖着,时间也随着一天一天的过去。
小新顶着挨打的风险,终于忍不住过去安慰了老人,老人也说出了压抑在自己心中的话“我就是无法压抑自己想搞究的欲望”。
这不正是和一直坚持要回到春日部的小新的心情是一样的吗?
都是在其他人默默接受了这不公的生活并习惯它时,自己内心依旧不放弃去改变、反抗的初衷。
这种无情的对比更是突出了两人内心的坚强和伟大。
我们应该为这种默默地坚守鼓掌。
终于,生活的无情打破了虚假的宁静,风间被免职,正男和妮妮的生活也不再甜蜜,大家终于开始面对最初的问题——我从哪里来?
我还能回去吗?
我应该怎么回去?
大家又团结在了一起,共同战斗。
最后镇长被打败,一个大大的“剧终”在天空中绽放,终于,大家又回到了家乡春日部。
这就是小新,在自己已经画不出肥嘟嘟左卫门时,在已经快要忘记小白时,在连小葵都已经不记得自己的时候,在大家都已经快要放弃时,他依然没有放弃回家的信念,仍然为回到春日部努力着。
这就是小新,在妈妈被镇长辱骂时,冒着被杀的风险冲出来保护妈妈,不让妈妈受到伤害。
正是因为有小新以及向小新一样坚守着的人,我才能说:人是留不住的。
而电影最终演完了吗?
我说没有,因为他留给了我无限的感悟和感动,因为它还在我的心中一直播放着。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是那演不完的电影,那留不住的人。
真就楚门的世界动画,不同的是… 在这个世界,人被分成了2派—当地人和外来人。
而外来人又可以分成2派—想要从这个世界逃出去回到现实世界的人和想要逃离现实世界留在这个世界的人。
Q1: 要是人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待在的那个世界,人们是不是就都能收获幸福了呢?
另一个世界到底会成为帮人们实现幸福的“Plan B”,还是只是沦为loser们的避风港?
Q2: 失去了记忆的那个自己还是不是自己呢?
是人的血液肉体决定了他是谁?
还是人脑中的记忆思维决定了他是谁?
结局贼有意思,很惊喜,很有趣,让人会心一笑的那种感觉吧…
“直到我发现自己画不出肥嘟嘟左卫门的时候,我真的慌了。
”讲真,这部片子的寓意实在太大了,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从许多方面去解读,命运,人生,梦想,社会,宗教,女性主义甚至政治,以及我想不到的其它层面。
<图片2>片中从现代都市不小心穿越到电影的静止时空里,后来不得不生活在西部拓荒时代贫瘠蛮荒之地的人们,被邪恶无理的规则所束缚,渐渐失去了从前的记忆,变得懦弱又麻木,忘记了世界本来的样子。
正因如此,他们无法对抗强权,找不到回归现实的出口,永远永远都得生活在虚幻的荒野里。
这一切都让人脑洞大开,不自主地会联想起很多事情。
想起很多被束缚,和被一点点忘掉的东西。
想起本来应该捍卫,但是因为懦弱而放弃的东西。
想起自己一直以来被灌输,但其实应该质疑的东西。
想起一些明明是错的,但是没人站出来反对的东西。
想着想着就怕了。
为什么一些事情人们明明对此深恶痛绝,每逢提起便咬牙切齿,可却总是能见到它一遍一遍地单曲循环式地发生,久而久之人们也不再关心它为什么还会发生,而只关心它如何能不在我身上发生——那很可能是因为我们都被封印在一个『故事』里而有始却无终。
对此,十多年前蜡笔小新的一部剧场版讲了一个细思极恐、细思极悲的“好”故事,《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
小新进入到一个像《楚门的世界》一样封闭、像《千与千寻》一样异化的美国西部电影时空中,这个世界中人们总是像推石头的西西弗斯一样重复着无尽的苦难而不得解脱,小新发现原来是『时间』停止了,所以他要给这个故事一个『结局』、一个『交待』。
尤瓦尔在《人类简史》中反复陈述人类文明发展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凭借讲『故事』来构建的价值系统,但像小新的这个故事就是因为结局被故事主角封印了,才导致了曲终人不散而面面相觑的荒诞局面。
对,这里的故事就像那些孤魂野鬼一样,迟迟不肯面对自己的命运,甚至还利用这个故事去去奴役、支配从春日部过来的人们。
所以“与其给文明以岁月,不如给岁月以文明”,于是小新大声呼唤出了那三个字:お~わ~り~(结~束~吧~)。。。
第一次看小新的剧场版感动的落泪,小新之前的剧场版看的时候就会觉得煽情和搞笑的部分综合的很好,或者根本就没有煽情,就是很可爱的冒险故事。
但是,夕阳下春日部的男孩不一样,可能是因为小新和小椿太动人了。
小新朦胧的爱恋太让人共情了。
可以大胆地承诺回到现实世界要和喜欢的人做得事了;也会有害羞,被拆穿喜欢你的人会不好意思;还会发现自己喜欢的女孩就算不是自己的理想型也还是心动了,在陌生的世界,懵懵懂懂地喜欢。
小椿就像这部电影的精灵,安静温柔沉默。
小椿是第一个向小新他们家伸出援手的人,也一直陪伴小新和提供情报,温柔地接住小新的喜欢。
我真的好喜欢小椿,也好喜欢这部电影里面描述的她和小新朦朦胧胧的心动,有种在荒野喝到了水果汁的幸福感。
虽然最后的结局很悲伤,小新也许就会像在电影世界里面一样,回到现实世界也会慢慢忘记电影世界里的事;但是,小椿看电影的每个我们都不会忘记你。
评分这么高
剧情简直完美。最后的火车追逐戏也真是热闹。
看的第一部蜡笔小新剧场版~出人意料的好~电影院穿越和故事的整体设定都太棒了~能感受到导演的强大~后来查了下才知道原来导演是热带雨林爆笑生活的那个水岛努~这就难怪了~╮(╯▽╰)╭牛逼~
讲春日部防卫队 在电影里打败了镇长,然后全剧终回到现实世界。挺好看的,但是没有《蜡笔小新之呼风唤雨!大人帝国的反击》感人,或许我长大了,或许你不在我身边陪着我一起看,所以少了些欢乐吧。希望长大的你们永远像个孩子,一直有着欢笑。
一般,没有感动,笑点也是一般。只能说他们打斗的时候脑洞清奇。电影的立意确实不错,如果不努力变得更好,人停滞不前,那么时间也没啥意义了,一天和十天都过得一样。
不喜欢西部片
阿椿真的很可爱,不过电影里西部米国人都一副反派脸,根本分不清队友,把阿椿救下来交给队友时我还以为又给送敌人手里去了。结尾很平淡,阿椿就这么消失了,意犹未尽
还没看完
是因为我对西部片没感情?
前一阵子有个话题“你最想活在哪个导演的电影里?”,我是怎么想也想不出,把范围缩小到一部电影呢,还是想不出。这几年来开始看电影,是想住在里头吗?倒也未必。『我不想只当一个普通人,虽然希望梦想能实现,可就算实现不了,那依然是我的梦想』Ps:片头曲终于用回原版啦 PPs:能在小新这听到这么多country也是有趣~
西部片+科幻片?厉害的。
还不错,喜欢小椿
这部评价一直很高,但我实在是不喜欢进入电影世界后几个人性格的改变
三星半吧
9.6 太强了!万万没想到封锁住的三道铁门李居然是「全剧终」!这可比《咒》结尾的满嘴牙牛逼多了,因为人们总觉得门后是怪物,原来还可以是文字,但它却具有比怪物更大的杀伤力。后半部的架构主要借用了美国西部电影的创作规则,其它地方又都布满了细节和创意。既是美国人,又是日本人,两句话透露电影跨国译介问题。剧里剧外人物画风不同。马拖人计时。电影需要我们,电影在向我们求救。→电影到底需要我们干嘛?电影只拍了一半,需要人们合力去完成。一般认为是是人类需要电影,需要逃离到虚构世界,原来电影也需要人类,没有人的创作又何谈电影呢?在电影中忘记现实,在现实中忘记电影。但总会留下什么,一份淡淡的爱恋。音乐好浪漫。拉康,电影世界对里面的人的塑形与改造,忘记过去。《不散》《一秒钟》《天桥上的魔术师》。
在怎么说,我也是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
时间静止之时,发现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去做。
楚门的世界?
看完略失望吧,立意真的不错,不过剧情还是略套路
高达9分却是这样的质量,很失望。看到一半的时候大概就猜到小椿的来历,打斗场面也普普通通味同嚼蜡,既没感受到想象力的丰富,也没被热血到。而且可能是长大了,再看蜡笔小新里对大龄女性的丑化已毫无趣味,不对这部童年回忆上纲上线,但是一句无聊的cliche它完全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