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爆吹爆!!!电台这一季在拍摄手法,剪辑,配乐,故事,脑洞上都比第一季优秀太多!!!片头很有气氛,不舍得跳过!除了悬疑恐怖,还多了些温情搞笑,已经在越来越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一定要接受来自自来水的安利,接下来是每一集看完的小想法(涉及剧透哦)01只能活一个这个取景溪流旁边树林中间就很容易发生事故!特别女生在林中被惊吓得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的时候,我的呼吸也紧张起来。
看到一半,有人说是恐怖游轮的故事,心想这个多元空间重叠轮回的梗已经被玩过太多次了,包括第一季(不思议辞典)里面就有电台两个空间重叠但是做出不一样的行为的故事。
再继续看着,也觉得纳闷,难道是自己杀死了自己?对黄衣女子去摸身上口袋的行为纳闷?这是为什么?然后那个计数器可能是我没观察到,没看懂没看清是什么(后来看评论和弹幕才知道),这个故事脑洞还可以,多个空间中自己不断杀死自己,只能存活一个,但是计数器的作用有点没弄明白。
02人生修改器开头有点偶像剧的味道,搞笑轻松的氛围,本来以为要说一个有得必有失的故事,结局反转,细思极恐,喜欢这个脑洞,一度以为是至今最佳!到最后才发现所有人都拥有这个人生修改器,世界瞬间变得陌生可怕,那个男生走过来缓缓低下头询问,愿不愿意出售,可想而知,他那么高的分数都是通过这种手段得来的,结果也不想而知!03美杜莎病毒在希腊神话中,怪物美杜莎可以用眼神把旁观者变成石头。
男主收到的就是这样的图片,能够让注视到的人定格石化一段时间,好奇心促使男主不断去打开这幅图,不断去探索“真相”,细看就会发现电脑时间的流逝之快,当男主走出办公室,发现不仅是自己,而是所有人都看到这幅图片的时候,鸡皮疙瘩就起来了。
有说是讽刺低头族沉迷手机的现在,通常年轻人一玩手机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仿佛就被不断偷走的时间一样,不断蔓延,最终会变为一个时间“石化”的未来。
看完之后觉得比第二集佳!(清洁大姐真的超吓人啦)04 消失的尸体首先原谅我没看过忌日快乐(汗😓),但是这种面具很渗人的慌!对以下存疑:为什么这个杀手要带着面具入室行凶?为什么杀狗的时候狗都没有逃跑挣扎叫唤?为什么卫生间的人察觉到有人在外面会化妆装死?这种情况不应该反锁厕所门然后报警吗?
为什么给刀那么多镜头,我还以为等那人从楼梯返回之后会发现到已经不在了,然后化妆师拿看刀在身后?最后出现的第三个人是谁?
杀人动机是什么?消失的尸体有两层反转,第一次是指化妆师在浴室的尸体消失,第二次是指被惊吓的行凶的人尸体消失。
这集,应该是有致敬吧。
05床底惊魂记哈哈哈,这一集,画风突变,变成了搞笑热血番!本来如果一个人睡的话,失眠的时候很容易胡思乱想床底会有什么,没想到是这么“有爱”的故事,感谢没有制造恐怖!想起了超时空同居,莫名的缘分!两个人胆子真的很大,要是我,早就被吓得开灯求助了,哪里还敢再次去看床底,哪里敢走下床,哪里敢因为茨威格和门外的标语而燃起斗志,服还是最服拔萝卜的后期,本来配乐还没起,两人鼓足干劲的样子脑海中就冒出拔萝卜了,实在是相得益彰!最后,小女孩可能要早恋了(嘿嘿嘿)06 不等价交换为什么两个病床上的人莫名其妙就交换身体和灵魂了?为什么女生要陪护在医院里边,看起来很真情很用心的样子?没有说清楚为什么第一次动手之后没能致死反而送进医院了?
演员演技还整体在线,小哥哥很帅!谁知道另外一人因祸得福,反而躲过一劫能够有新的复仇计划呢。
07 无头人像馆洁癖小姐姐再次上线(撒花撒花)很喜欢这一集的画面构图和打光,感觉不那么穷(狗头)的感觉,有质感。
看着画中的人逐渐消失然后集中出现在一个相框里,就感觉越来越不妙,但是小姐姐还是很镇定,8错8错,像我这种胆小鬼边看只能祈求弹幕高能预警!
个人感觉,这一集的设定很棒,表面上这是一个能够帮助不法者逃离制裁,逍遥法外的地方,谁能想到所用的方法不过是用相机让他们永远消失罢了,快门按下的瞬间,身体和灵魂就被摄入进去了。
其实这个完全可以延展开来展开一个大故事,为什么摄影师会有这样的能力,为什么他要这么做,那些来找他业务的人又是有什么故事。
另外想起了不思异辞典里面消失的房客的那一集,也是照片摄灵的故事,被摄入到照片里的人有一天会从里面跑出来,另外还有未来照相机这一集,预测未来却依旧无法改变的浅藏辄止。
相机📷是一个很好用的恐怖元素啊!
08 爸爸去哪了很容易自然哼出那首歌曲~~很喜欢剪辑的这种横拉式的镜头,看起来超级爽,把小孩从小爱玩玩具,大一点了爱看书不理会母亲,再到长大后约会女友的过程通过几个穿插的画面表示出来,看的时候会觉得这母亲很温柔和耐心,也会想到标题爸爸哪去了,是因为父爱的缺失孩子才和母亲缺少应有的交流吗?
球球误入小黑屋,感觉这个禁忌的房间应该上锁才行,既然禁止孩子去打开,怎么着也得设置点阻碍吧!
难说好奇害死猫!看到这渐渐惊悚,这是一个剥夺孩子喜爱的东西的房间,命运无法改变,联系到最后孩子说喜欢爸爸多一些,可以猜测到爸爸是因为这个原因被消失的。
这是多么畸形和恐怖的母爱,多么占有欲强烈的母亲,不知道孩子打开门之后会是怎样的故事,或许可以出个续集?09 减肥口服液社会对于胖子的恶意太多了8。
越来越多的女性追求极致瘦的审美,胖的人会因为体重充满自卑,不敢放开与人相处,瘦的人会嫌弃自己不够瘦,永远在减肥的道路上。
该片警惕所有妹子要爱惜自己身体,不要滥用减肥药,放弃对体重的执念,接纳现在的自己,自信造就美丽,而不是美丽才会带来自信。
很多女孩弄错了美丽和自信的因果关系。
10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晋书》根据虞喜的记载略记为:“王质入山斫木,见二童围棋。
坐观之,及起,斧柯已烂矣。
”目前最佳最喜欢的一集!衣湿乐队和不思异的合作!旧壶装新酒,山中一天,地下已千年,观棋烂柯。
很喜欢配乐和旁白,感觉做成动画会很不错!说明了不思异不仅是悬疑恐怖,还拥有很多的可能性!11夜半迷离曲啊啊啊 倒数第二集了!!就要结束了!!不舍,这样优秀的短片根本看不够啊!!!这个大爷挺欠的,都不通融一下,然后有一些常用的恐怖片元素,比如心跳加速慢慢的回头,比如场景切换,比如灯光昏暗,制造出京剧人偶复活的悬念,有点不大明白为什么那个男生最后站在了门口?
国产版的《世界奇妙物语》。
《只能活一个》、《人生修改器》、《减肥口服液》属于老梗新编,《美杜莎病毒》警世寓言,《消失的尸体》强行反转,《床底惊魂记》惊悚喜剧,《不等价交换》最意外,《无头人像馆》类似于《关灯后》单纯吓人,《爸爸去哪了》剪辑方式牛逼,《寻隐者不遇》最有韵味,《夜半迷离曲》最诡异惊悚;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集,将前面的故事巧妙串起来,并且主角倒带回去重新开始的设定也非常有趣,兜帽男就是现实中的导演,站起来继续播放磁带,打破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剧名“不思异:电台”的主题也在这一刻升华!
总体来说,因为很短所以有些集数故事性不是特别强,有点莫名其妙,单纯以大开脑洞为主,埋坑能填能够自圆其说就很厉害。
制作成本低,服化道粗糙,演员演技也较为生硬。
挺棒的片子 第一次看完了片带着问题翻遍了所有的剧评和解读 “消失的尸体”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解读又不敢回去看第二遍 在这里求个解答是看了电台才回头去看辞典 显然第二季电台不论从内核创意到手法方式都高明出太多 第一季大多数故事都是纯吓人 而第二季是在多个不同的维度探讨可能性 方式是新鲜的 适当留白给予的不同观众的想象力和思考更是需要功底
经典的4:3屏幕,黑白画质,要借助英文字幕才能看懂的正儿八经文言文旁白,重演了一个烂柯人的故事。
樵夫上山打柴,遇到一个幽静的小院子,正房里窗明几净,一旁桌上香烟缭绕,似乎主人刚出去不久。
山中小屋孤立在此,其主人不知是何方的隐士。
樵夫多次拜访,而屋内的情况每次都一模一样,刚刚燃起的线香,一动不动的乌龟。
始终未见有人。
樵夫心中愈奇,茶饭不思,怕是主人回避自己,便上了柱香,在屋内等候。
谁想一觉睡至天亮,炉内香已燃尽,乌龟也从桌边爬到了另一头。
樵夫推门出去,未觉得有什么异样。
直到下山,云雾散去,樵夫举目四望,先前的小村庄早已沧海桑田,高楼林立,有如海市蜃楼。
画面逐渐推开到满屏,音乐响起。
樵夫背对着屏幕发呆,他在想什么呢?
至于先前几次,樵夫也在屋里待了片刻,但回去后的时间未大变。
也许是因为最后的那柱香。
樵夫本属于外界之凡人,他的时间在动,屋子并没有,所以几番查看屋里都是一模一样的场景。
但当他插入燃香的那一刻,樵夫的时间便跟小屋里所有东西的时间绑定在了一起,慢了下来。
于是乌龟,线香,从樵夫的视角看来,都变成了以正常的速度发展。
于是早上醒来,乌龟动了,香也尽了。
看似风平浪静的一夜,殊不知外界已轮转千年。
若有屋主人,那他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神仙,是隐居修炼的道士,还是故意戏弄凡人的精怪呢?
而他上一次上香,是否还是在茹毛饮血的神话时代呢?
如果你也对看书看电影写影评这些感兴趣,欢迎来加入我们【不正经评论家】(目前已进行到第5期),详情请点击本人主页或私信。
第二部电台整体水平高于第一部,但是优点明显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是剧情方面,还是bug很多,在某一些剧情里尤为显重,但是也同样凸显了个别剧情的精彩。
我看很多人说故事细思极恐啊,但是如果给我漏洞感你细思下来就更多漏洞了,非常有种不经推敲的感觉。
整合一下,全篇十二集里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第一集,脑洞还可以,不过演员演技有待提升,一度让我看着就很出戏,虽然是短篇,但是也不隐晦的交代一下背景就直接就剩俩女的在一个野林子里互相残杀我觉得剧情给我很不成立的感觉;其次不喜欢夜半迷离曲,这篇应该是全剧里最有恐怖感的一集了,不提这男孩为什么偏偏要拿走娃娃,可能觉得大爷喜欢娃娃就夺他所爱报复他,但是你还想拿家里去是咋着?
都没考虑过扔了吗?
结局交代了大爷继续捧娃娃唱戏而男孩成了灵魂,这完全就是画蛇添足,去掉结尾把前面的情景多铺垫一下会更高级;然后很莫名的就是无头人像馆,为什么都没头就女主角拍下来之后有头,为什么这么多人会聚到一个相片里,没错你都不交代当然随你怎么想怎么发挥可以称之为脑洞大,但是太过空洞给人一种莫名其妙故弄玄虚的感觉;
从没想过在戒掉悬疑片的第十个年头,我会因为一部叫《不思异》的系列网剧,再次证实“真香定律”。
没有冗杂的剧情,没有长达半年的战线,一季十来集,一集七八分钟,却总能给你带来直击灵魂的刺激。
《不思异》是由一群喜欢研究幻想题材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制作的悬疑奇幻迷你网剧。
之前的《不思异:辞典》,被称作“迷你版《世界奇妙物语》”,在豆瓣上拿下了7.6的高分,征服了无数悬疑片迷们的心,当然也包括小鉴这个难得看悬疑片的怪咖。
《不思异》系列网剧将故事深深地扎根在日常生活中,来源于生活,得到的效果又能高于生活。
其中既有悬疑类型的都市怪谈,也有偏脑洞的幻想。
《画画》中,主人公似乎是现实版的“神笔马良”,画一个苹果,衣柜中就出现一个苹果。
画一叠钱,衣柜中就出现一叠钱。
画一个没有手的美人,然后柜子里就出现了一双缓缓向外扒拉的手。
《失忆》中主人公陷入杀人失忆、吃药恢复记忆、再次杀人失忆的死循环。
行李箱里面躺着的尸体,腿上盖着一块白大卦的细节,是在向观众暗示着死去的人就是视频中的医生。
还有《家教》中的纸娃娃,娃娃诡异的造型和邪门的嬉笑声一直在小鉴的脑海中挥散不去,还有自动开启播放的动画片,一度让小鉴心慌不已。
而沙发无故凹陷下去的细节,也似乎在向观众透露这儿有不明物体存在。
这就是《不思异》的系列网剧,短而精,他们擅长捉住观众的心理,在片尾结局时戛然而止,不主动讲述结局,反而留下一个悬念,供观众细细品味,自行脑补,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所以,和众多忠实粉丝一样,等了好久,小鉴终于等到了《不思异:电台》!
KKK,更新之后一口气撸了5集的小鉴,可谓是大写加粗的满足!!!
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刺激的感jio,来,follow小鉴,带你们先来一波初体验......《只能活一个》和好友外出旅游,发现森林里躺着自己的好友。
一边是死在地上的好友,一边是正在扎营的好友。
随后,一边是死在地上的自己,一边是目睹自己尸体的自己......
突然出现的斧头,满脸血光的好友,这是真实还是梦境?
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哪一个是真正的好友?
说实话,小鉴真诚地希望你们看完之后来留言区和我讨论一下......《人生修改器》一个类似手机的工具,动动手指,就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命运和性格,修改自己的人生。
但,一天只有一次修改权限的修改器,真的不会带来重大bug吗?
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秘密呢?
话说,这是一场人为的闹剧还是都市未解之谜?
我真的不想剧透,这种刺激感,我想还是寄几感受会更赞!
《美杜莎病毒》一张只要点开就会使手机电脑自动关机的图片,在整个城市大范围传播。
空荡的办公室,还有点开图片就会自动跳到5分钟后的反常设置。
办公室还有一个和图片长得极像的保洁阿姨。
这是来自办公室同事的恶作剧?
还是因为一张照片而引发的末世危机?
想知道答案吗?
请记得回家戳视频去看。
《消失的尸体》小偷入室盗窃,被主人人为假装的尸体吓到转身就走。
回头仔细确认时,扮作尸体的主人静悄悄地从身后飘过,把小偷吓到晕厥。
然后,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主人找到室友一起来看小偷时,倒在浴室中的尸体......成了丧尸?
人间蒸发?
或是依附在浴室的某个物体上?
嘿,就不告诉你!
(来自纵观全局者的傲娇!
)《床底惊魂记》深夜睡觉时被子被无形的力量拉扯,一言不合就把被子扯下去,这操作真是像极了那个和你抢被子的人。
只是这次,真的是“人”和你抢被子吗?
床底是藏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吗?
说实话,看完这一集之后,小鉴一度不想去看床底下,这是要小鉴睡前日常检查一遍床底的节奏啊!
没有炫酷逼真的特效,也没有夸张的妆容设计,更没有资金众多的大制作。
《不思异:电台》继续简单的镜头和细心的场景布置,用电台讲故事的形式,将一个又一个充满悬疑和奇幻的故事在夜晚娓娓道来。
从办公室到卧室,要不要这么贴合我的生活一直过着两点一线生活的小鉴,没见过北方寒夜的四季如春,没去过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每天的生活大抵就是毫无波澜的一汪水。
生活啊,你可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于是在看了《不思异》系列网剧之后,小鉴枯燥无聊的日常开始加入了许许多多奇思妙想。
为什么会对《不思异》系列网剧欲罢不能,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它为我找到了真实生活中所缺乏的刺激感。
这一次的《不思异:电台》很多剧情其实就是咱们日常生活的再现。
办公室中的独自办公,或许下一次加班的时候,因为网络上的一张图片,你也会有恍然间觉得时间过得好快的错觉。
回家在卧室中独自休息,以前的你或许也曾经幻想过房间会出现一些不明物体和不明力量,但这一次或许你还会有点小期待呢(原因嘛,你看完《床底惊魂记》这一集就造了)。
生活化的剧情,让观众更加有代入感,同时还少不了适当的脑补。
从而全方位地感受这部网剧给我们带来的心跳体验。
下一次,就像《不思异:电台》一样,看剧+脑补,你的生活也不会让你失望的。
从音乐到画面,这次的奇幻剧有点调皮自古深情留不住,最是套路得人心!
咋说呢,有些时候明知道是来自悬疑片的套路,却还是忍不住让自己沉浸其中。
于是,跟着这第一视角的镜头,听着这让人心生寒意的背景音乐,咱们的心便一直悬在嗓子眼,等着那个想看又不敢看的画面。
当然,这是一般套路,在这一次的《不思异:电台》中,习惯了肾上腺素飙升的节奏之后,这一次还有点小调皮。
抢被子时候配上《拔萝卜》的BGM,港真,小鉴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片场,我以为会出现什么让我紧张的画面,结果是......
emmm,你赢了!
(一脸苦笑.jpg)认真研究图片,背景突然切到人物的后脑勺,关照惯例,下一个镜头应该是什么不一样的画面。
结果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一脸懵逼的保洁阿姨和我!
哎哟我这小心脏呀!
这一波悬疑奇幻片真真做到了出其不意,适当适时地减缓了像小鉴这种悬疑片小白的紧迫感。
这一波皮,要加鸡腿,双份那种!
淡化悬疑,奇幻外衣背后藏着一波反套路你以为悬疑片只有飙升的肾上腺素和无止境的观后脑洞吗?
这一次,你将会拥有不一样的东西......
反套路而行之,除了细思极恐的设置,还有反转的结局。
《不思异:电台》实力诠释什么叫做来自悬疑片的反套路。
(让开,我要来一波小小的剧透了!
)比如说《床底惊魂记》的床底竟然是个美女,话说俊男和美女发生什么故事了呢?
最终结果是什么呢?
嘿,这么重要的信息点,我就不明说了。
《人生修改器》的最后告诉我们努力的重要性,自我的独一无二,不要羡慕别人,只需要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但结果真的只是你以为的正能量吗?
《不思异:电台》这种紧张的悬疑片,仅仅是为了和你摆金句吗?
(你的想法不要太简单哦,年轻人!
)以上答案,请自行去视频中查找,无参考答案可提供(嘻嘻嘻,爱我你怕了吗?
)
轻恐的剧情加上偶尔的调皮,还有这甘之如饴的金句,《不思异:电台》你值得拥有!
激动地和你们分享了这么多,小鉴差点就忘记告知追剧地点了。
《不思异:电台》已于3月25日西瓜视频首播,昨天在B站等全平台上线了。
此乃春困时期,《不思异:电台》实乃上午醒瞌睡下午醒神的必备。
最后,附上一张追剧表,小鉴在评论区等着你们讨论哦!
下面是我对每一集的一些解读和疑惑完全剧透!!!
慎看 ---分割线---第1集 只能活一个 这一集复看了两次,最后跳转到特定画面找了些线索,但仍然是无法清楚地把一切串联起来成一个逻辑行得通的故事。
所以当前我的理解是:空间A中,红衣女1(就是刚开始搭帐篷的红衣女,下简称小红1)和蓝衣女1(就是刚开始搭帐篷的蓝衣女,下简称小蓝1)在湖畔边。
随后小红1到树林里砍柴,此时有一只兔子,碰见了被斧头砍死的红脸蓝衣女2(下简称小蓝2),这里我认为是进入树林的小红1进入了一个不同的空间,称空间B。
小红1恐慌中回到湖畔,即逃离了空间B,回到空间A。
见到了原来的小蓝1,她大概是以为自己看错了什么吧,但是这种设定很蠢,为什么不能直说自己遇到了什么然后和小蓝1一同再回去。
总之小红1又作死回到了树林里。
这次树林出现了两只兔子,我觉得这种情况是跟刚刚小红1从空间A穿梭的空间B一样的,某一只兔子也进行了空间的穿越所以这里出现了两只兔子(导演好像比较喜欢这种隐晦的表达手段来暗示帮助故事解谜的点)。
这时小红1见到了另一个死掉的自己,称小红2。
在小红2身上有一个计数器,数字是900,暂且认为是当前空间里小红的个数。
这时候又一个小蓝3出现抢夺东西(抢夺的应该是斧头而不是计数器),随后小蓝3在追到小红1后被某一红脸小蓝砍死,这里我觉得红脸小蓝是小蓝2,则这个空间不是小红1第一次进入的空间B,而是新的空间C。
在空间B里是小蓝2被斧头杀死,而在这个空间C里是小蓝3被杀死。
到这里为止我认为小红1,小蓝1都是普通人,就是说最初每个人都是普通的,生活中并没什么岔子。
而后来出现的他们(也可以说是后来的他们)都是知道这个法则的,小红,小蓝分别在一个空间里都只能有一个,所以小蓝3也就是是另一个空间的一个知道规则以后后悔把斧头给了小红的小蓝1,所以要抢夺回来来杀掉同空间的其他小蓝来让自己存活下来。
所以在那个空间C里的小蓝2把这个规则告诉了小红1,而她红脸的原因大概就是已经杀了很多个小蓝了。
最后一幕,小红1看到计数器的数字已经变成了899,则意味着又一个小红死了。
最后画面切到了两个小红相遇,与其他人的解读不大一样,我认为这两个人并不是来杀掉我们主角视角的小红1的,也就是说最后的画面不是又帐篷里转到帐篷外的,而是切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场景。
所以我认为这两个人的相遇是在小红1看计数器前的事,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厮杀,有一个死掉了,所以数字变成了899。
故事走到这里结束,后面的故事走向应该是小红1目睹了更多的小红相杀,也看到计数器数字的变化后知道了这个游戏规则。
后面她也会像其他小红小蓝那样去杀别的自己,所以我们看的是这个法则下的小红逐渐了解游戏规则的记录,每个小红经历了这样同样的事后都会变成这样。
第2集 人生修改器 这一集比较轻松,氪金玩家收买别人的天赋点成为人生赢家,开头的傻子就是以前挺聪明的后来因为把智力给卖了才变成这样。
第3集 美杜莎病毒 当人们看到那幅图的时候会进入石化状态,所以他们认为他们看不到那幅图是因为手机电脑设置了在无操作的情况下息屏,这时候人就看不见图片了。
不过此处有一个bug,你图片打开后就算息屏你恢复清醒了,再打开手机电脑,图片还是大图状态或者说是能看到的状态,那不就进入一个死循环了吗。
映射了当前时代的人们一旦玩手机电脑便会在无意识中消逝了时间还有一个有趣的点是最后尽管男主已经知道了大家都在看那幅图石化住了,但还是忍不住扭头去看他们在看什么。
我觉得是针对比较清醒的人,尽管他们清楚的知道玩手机电脑不好,但还是会控制不住自己。
第4集 消失的尸体 这一集是我觉得最不解之一的,结合了B站评论区大神的观点和跟朋友讨论得到一些简单的推理。
特效化妆师想整蛊好友就把他叫来,自己假装自杀(所以他蹲坑的时候在翻看恐怖图片想看看出血恐怖的妆容是怎样的)。
(这里说明一下这个整蛊能成功是因为整个屋子只有厕所亮灯,朋友会慢慢找到全屋唯一亮的地方,然后朋友会先再外面叫化妆师,叫了一段时间发现没人回应就会好奇打开门去看看里面,然后他就会发现化妆师死在浴缸里了)这时候杀手进来了,把小狗给k了,小狗发出惨叫,化妆师听到以为朋友进来了,赶紧提裤子化妆做好一切准备躺在浴缸装死。
然后杀手发现了死去的化妆师,吓懵了,忘了拿刀就走了,然后又回头拿刀被化妆师吓到头撞马桶上。
然后是朋友进屋子,在一楼到二楼的楼梯上,化妆师跟朋友说报警,回到厕所发现杀手不见了,连马桶的血迹都被清理了。
这里我认为是杀手后来清醒了过来发现化妆师是耍他的(判断的可能点1.想明白了那个浴缸的人并没有真正的死掉,而是故意吓他的 2.听到他说报警,反应到自己被耍了),然后把自己的血迹清了,躲在二楼的某个暗处在厕所外背刺前来的二人。
想不通的点:1.杀手进门后先是照了下镜子再到处游荡的,后面朋友进来也是有这个镜子的镜头,会不会有什么寓意。
2.如果是按照化妆师整蛊好友这个思路来的话,那么他本来是想在哪个点进行整蛊计划的揭露,也就是说他是想在朋友拉开帘子后吓到就立刻哈哈哈哈笑他,还是怎样。
3.为什么化妆师离开了又要回来厕所,而且当他看到杀手时是表示惊讶的,那么就是一开始他并不知道拉开帘子的是杀手,那么他原本的计划不是被拉开帘子后立刻取笑朋友,那该是怎样的呢。
4.最后一幕杀手又戴着头套进到屋子里了,隐约可以看见手上是有刀的,那就是说他回来并不是因为忘了把刀带走,那么为什么他又再次回来了。
5.一切的一切,杀手到底是不是杀手,还是普通的小偷,因为他的手段和表现并不像一个杀手。
如果是杀手,那么他的目标是化妆师吗?
如果不是杀手,那么他为什么要在最后杀死那两个人。
6.如果最后杀手没有杀死两人,那么为什么杀手又会回来,他没有任何理由再回来了,所以我才觉得最后是他杀了那两人,因为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落下必须回来取。
第5集 床底惊魂记 这一集因为看到豆友大神 @薛定谔的喵星人 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我甚至觉得这就已经很接近官方解释,就不自己瞎分析了。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130661/第五集这个视频看了不下十遍,有些画面反复地一帧一帧看,也百度了很多东西,再综合一些其他看法,谈谈我对这个视频的理解。
首先,这绝对不像有些弹幕里说的,是一个喜剧,也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这个视频,初看搞笑,细看最极恐的一个!
它讲的是一个人格分裂的故事,小女孩,她的父母,其实都是一个人,而小女孩及其父母,都是这个人幻想出来的人格。
(至于谁是本体,后面再讨论)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视频里多处出现了大量小细节暗示男女主是同一个人。
第一,男女主的床和被子。
细心的人都发现了,男主的床是白色的,被子是黑色的,而女主的床是黑色的,被子是白色的,而且他们的床和被子的款式都一样,只是颜色不同,导演在用这个来暗示男女主本也是同一个人,只是人格不同,一黑一白。
并且,两个人衣服上的图案也都是熊,不过男的熊大点,女的熊小点,一大一小。
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两人家里很多地方都相似。
女主家的床和被子
男主家的床和被子第二,女主日记本上茨威格的那句话:勇敢是处于逆境时的光芒。
乍一看以为是句很励志的话,其实不然。
茨威格的名言茨威格这个作家,代表作有:《象棋的故事》:德国法西斯将一名象棋手囚禁,他无比空虚孤寂中靠一本偷来的棋谱培养了象棋才能。
但这种没有棋盘、没有对手的长期自我对弈使得他精神分裂乃至疯狂。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十三岁女孩和作家相爱然后被抛弃和忘记,女孩临死前以信的形式将自己的故事告诉作家。
《心灵的焦灼》:奥匈帝国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偶然结识了下肢瘫痪的少女艾迪特,出于同情常去陪伴、关心、帮助她,天长日久,使艾迪特萌生了爱情。
霍夫米勒发觉艾迪特倾心于自己,便惶然不知所措。
经过一番痛苦、矛盾的内心挣扎,霍夫米勒出于同情和怜悯而答应与艾迪特订婚,但旋即后悔。
艾迪特得知霍夫米勒毁约,痛不欲生,跳楼自杀。
霍夫米勒因此带着沉重的负罪感而抱恨终生。
茨威格在视频中的出现并不是个偶然,从他的代表作可以大致推断整个故事前半部分:女人精神异常,男人是医生对女人进行治疗,长期的相处过程中,女人对男人产生了好感,然而男人却并不爱她。。
后半部分等会接着说。
如果说女生日记本的茨威格暗示太过隐晦的话,那么男生家贴的海报可以说很赤裸裸了。
男主家贴的海报——fight club(拳击俱乐部),是一部很经典的电影,关于精神分裂的,里面的主人公就分裂出了两个人格,篇幅问题就不介绍了,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
男主家贴的搏击俱乐部的海报视频中还有很多细节可以看出现实中的女人是精神异常。
比如,男女主睡觉的时候门都是开着的!!
试问哪个正常人睡觉不关门的?
想想就毛骨悚然。
女主睡觉,门开着不关
男主睡觉,门开着不关再比如,男女主明明都是一个人睡,却都在床上放了两个枕头,因为另一个枕头是女人幻想出和爱慕的人一起睡的。
还有,女人在另一个枕头下藏着一个手电筒,这也很不正常,因为没事谁会在枕头下放一个手电筒?
说明经常有晚上用手电筒的需求,才会随身放一个,至于为何不开灯要用手电筒,大家自己想。
女主枕头底下的手电筒还有床和被单,大家不觉得特别像精神病院里的床和被单吗?
以及视频的最后,为什么没人关灯,灯自己灭了?
还有爸爸给孩子讲故事,妈妈却在门外听着,爸爸出门了,妈妈才突然出现,并且没有露脸,只在阴影中出现了一个轮廓,仿佛一直在黑暗中等着爸爸出来。。
太多的反常都在暗示着我们。。
视频中途出现的拔萝卜bgm更是诡异的不行,本来是一首很欢快的儿歌,唱着唱着却突然变得惊悚起来,这也是视频里最明显的一个暗示:这不是一个温馨搞笑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个惊悚故事。
接着说故事的后半部分,并猜测几项疑点。
1.男人、女人以及小女孩三个人格的关系及含义:三个人格其实是同一个人,按照视频的结尾,应该是女人和幻想出来的男主结婚并生下了另一个小女孩人格,这是他们的关系,但我觉得他们的含义不止于此。
男性人格,代表的是暴力倾向,他的内心是被暴力愤怒和嫉妒支配的;而女性人格,则是本体人格,或者说第一个出现在身体的人格,她代表的是柔弱和多情,爱慕医生却又深埋心底,而小女孩则代表的是童真善良美好的人格。
当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简单,他们还和后半部分的故事有联系,这个等会继续说。
2.扯被子并不是单纯的扯被子,扯被子其实是三个人格之间争夺身体的控制权。
这个很好猜测,因为如果视频拍扯被子这段,只是想让男人格和女人格结下一段姻缘的话,那么,视频最后又是谁在扯小女孩的被子?
总不能这么小的女孩也能通过扯被子找到一段姻缘吧?
所以显然,扯被子的含义是三个人格在争夺身体的支配权。
从视频结尾男人的话“如果我们其中有一个人放弃了,就不会有你了”,可以推断出,小女孩人格是两个矛盾人格在争夺身体控制权的冲突中诞生的,在两个男女两个人格争吵冲突的过程中,现实中的本体不堪其扰,非常痛苦,于是诞生了小女孩这个人格,她的出现就像现实中大人吵架小孩子的作用一样——劝大人不要吵架了,也就是说当两个矛盾人格谁也无法夺取身体控制权时,小女孩人格就会出现,取而代之,夺得身体的控制权,以停止无休止的痛苦。
视频结尾男人的人格显然在欺骗和安慰小女孩,因为小女孩人格睡觉的时候老是感觉有人在扯她的被子(被大人的人格争夺身体控制权),所以大人的人格编了一个故事来欺骗小女孩,以让她不要在意被扯被子(被争夺控制权)。
然后等小女孩人格稍稍安心的时候,大人的人格就又开始抢夺身体控制权了(视频最后一幕,小女孩被子被抢)。
3.谁是身体的主人格,或者说第一个出现的人格?
从种种迹象来看,我个人觉得是女人格。
有几点理由:一是在视频里有个画面,女人从床上爬起来,不光看起来比男人格高。
都快和窗帘等高了,这实在太高了。
不排除是演员的本身的身高很高,但我觉得也和拍摄手法有关系,应该是从下往上去拍的,所以才显得高。
我个人猜测导演用这种拍摄手法,就是想凸显女人格是主人格。
从后面两人扯被子(争夺身体控制权),最后一个画面是男人格被扯倒了,这也太不正常了,男生的力气居然没有女生大。
这其实也表现的是这个时候女人格还是主人格,对身体还占有主控制权。
男人力气不如女人大
女主身高与窗帘等高二是视频最后男人说话的声音,实在太温柔绵软了,特别的女性化甚至可以说是娘了,不像一个男人的声音。
这其实也可以解释,三个人格的本体就是个女人,男人格说话的时候就是本体女人在自言自语,所以声音才听起来这么女性化。
4.故事的后半部分?
从视频结尾来看,男性人格的身高已经超过了女性人格,女性人格最后甚至都只在阴影中出现了一个轮廓?
这是否在表明,此时男性人格已经占主导地位了?
而男性人格占主导地位后,是否会做出过激的事情出来?
女孩房间墙壁上的那句“do something amazing”是否在暗示着些什么?
继续解答。
阴影中出现的女人轮廓,此时已经矮于男人了5.关于那张全家福的真伪?
我的理解部分是真的,部分是假的。
四个老人是真的,三个人格是假的。
因为三个人格可以是假的,但小女孩的(外)祖父母没办法是假的,所以问题来了,这张照片的原型是谁的一家?
很明显,是现实生活中女人所爱慕的男人一家的全家福,在现实中它无意中被女人看到了,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外)祖父母是真的,三个人格是假的,那么照片中原来的三口之家去哪里了?
诡异的全家福大胆猜测,是被占主导地位的男人格杀了!
这也是故事的后半部分,现实中的女人因爱生恨,爱而不得,逐渐被男人格争得控制权,最终将所爱慕的男人一家全杀了。
然后在自己的世界里,用三个人格取而代之,假装自己和所爱慕的男人组成了幸福快乐的家庭。
而现实中,女人因为精神分裂,没有被判决死刑,而是被送到了精神病院,这也是为什么房间看起来像病房的原因。
小女孩墙壁上的“do something amazing”(做一些疯狂的事吧)为故事的后半部分提供了证据。
另外,如果有人觉得我是过度解读的话,片头的这个故事名字的英文翻译说明了一切:“Psycho beneath the bed”(床底下的精神病人)。
这个标题的信息量可太大了,我们甚至可以从中大胆推测出,现实中的女人是怎么杀掉一家三口的:偷偷躲在床底下。。
当然这部分延伸的过多了,不作太多讨论。
Psycho beneath the bed同样我也有这个疑惑的点,两人在发现对方的时候的惊叫为什么要加上野兽的叫声,是想要暗示些什么吗?
我只能想到一个无厘头的解释就是男主叫的不好听,不够惊讶,所以加上野兽的叫声来更突显他的惊吓程度,导演并无意要让观众知道那是野兽叫声。
第6集 不等价交换
本来不是这类片子的爱好者,加上胆子有些小,所以基本没看过。
但是拗不过同事一直安利,想着一集几分钟应该也不会有太吓人的,结果看了之后却被刺激到怀疑人生?
很难想象我一个男的是把电脑屏幕放在一米开外缩小了屏幕看完的。
但是让我害怕的不是什么一惊一乍的画面,而是这部剧的脑洞真的有种让人细思极恐的感觉。
不得不说这部剧对压抑气氛的刻画还有镜头细节的突出都非常精彩。
要怎么说呢,它和国产片之间的差异就好比你花一个来小时画个妆可能只是变白了一点,而美妆博主花一半都不到的时间可能已经画出来个蒙娜丽莎了。
再次推荐一下,《只能活一个》《寻隐者不遇》《消失的尸体》很烧脑,适合与朋友一起看并讨论剧情,《床底惊魂记》能拯救对黑灯卧室有恐惧感的胆小人群,《不等价交换》《人生作弊器》探讨的是人生,《爸爸去哪了》《减肥口服液》讽刺了社会现象……你可以按口味来看,但是看整季绝对不会让你后悔。
目前不思异电台看到了第五集,从这集的故事来看,不思异电台不愧为国产悬疑的新星,而这个故事,无疑是可以给五星好评的。
第五集这个视频看了不下十遍,有些画面反复地一帧一帧看,也百度了很多东西,再综合一些其他看法,谈谈我对这个视频的理解。
首先,这绝对不像有些弹幕里说的,是一个喜剧,也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这个视频,初看搞笑,细看最极恐的一个!
它讲的是一个人格分裂的故事,小女孩,她的父母,其实都是一个人,而小女孩及其父母,都是这个人幻想出来的人格。
(至于谁是本体,后面再讨论)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视频里多处出现了大量小细节暗示男女主是同一个人。
第一,男女主的床和被子。
细心的人都发现了,男主的床是白色的,被子是黑色的,而女主的床是黑色的,被子是白色的,而且他们的床和被子的款式都一样,只是颜色不同,导演在用这个来暗示男女主本也是同一个人,只是人格不同,一黑一白。
并且,两个人衣服上的图案也都是熊,不过男的熊大点,女的熊小点,一大一小。
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两人家里很多地方都相似。
女主家的床和被子
男主家的床和被子第二,女主日记本上茨威格的那句话:勇敢是处于逆境时的光芒。
乍一看以为是句很励志的话,其实不然。
茨威格的名言茨威格这个作家,代表作有:《象棋的故事》:德国法西斯将一名象棋手囚禁,他无比空虚孤寂中靠一本偷来的棋谱培养了象棋才能。
但这种没有棋盘、没有对手的长期自我对弈使得他精神分裂乃至疯狂。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十三岁女孩和作家相爱然后被抛弃和忘记,女孩临死前以信的形式将自己的故事告诉作家。
《心灵的焦灼》:奥匈帝国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偶然结识了下肢瘫痪的少女艾迪特,出于同情常去陪伴、关心、帮助她,天长日久,使艾迪特萌生了爱情。
霍夫米勒发觉艾迪特倾心于自己,便惶然不知所措。
经过一番痛苦、矛盾的内心挣扎,霍夫米勒出于同情和怜悯而答应与艾迪特订婚,但旋即后悔。
艾迪特得知霍夫米勒毁约,痛不欲生,跳楼自杀。
霍夫米勒因此带着沉重的负罪感而抱恨终生。
茨威格在视频中的出现并不是个偶然,从他的代表作可以大致推断整个故事前半部分:女人精神异常,男人是医生对女人进行治疗,长期的相处过程中,女人对男人产生了好感,然而男人却并不爱她。。
后半部分等会接着说。
如果说女生日记本的茨威格暗示太过隐晦的话,那么男生家贴的海报可以说很赤裸裸了。
男主家贴的海报——fight club(拳击俱乐部),是一部很经典的电影,关于精神分裂的,里面的主人公就分裂出了两个人格,篇幅问题就不介绍了,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
男主家贴的搏击俱乐部的海报视频中还有很多细节可以看出现实中的女人是精神异常。
比如,男女主睡觉的时候门都是开着的!!
试问哪个正常人睡觉不关门的?
想想就毛骨悚然。
女主睡觉,门开着不关
男主睡觉,门开着不关再比如,男女主明明都是一个人睡,却都在床上放了两个枕头,因为另一个枕头是女人幻想出和爱慕的人一起睡的。
还有,女人在另一个枕头下藏着一个手电筒,这也很不正常,因为没事谁会在枕头下放一个手电筒?
说明经常有晚上用手电筒的需求,才会随身放一个,至于为何不开灯要用手电筒,大家自己想。
女主枕头底下的手电筒还有床和被单,大家不觉得特别像精神病院里的床和被单吗?
以及视频的最后,为什么没人关灯,灯自己灭了?
还有爸爸给孩子讲故事,妈妈却在门外听着,爸爸出门了,妈妈才突然出现,并且没有露脸,只在阴影中出现了一个轮廓,仿佛一直在黑暗中等着爸爸出来。。
太多的反常都在暗示着我们。。
视频中途出现的拔萝卜bgm更是诡异的不行,本来是一首很欢快的儿歌,唱着唱着却突然变得惊悚起来,这也是视频里最明显的一个暗示:这不是一个温馨搞笑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个惊悚故事。
接着说故事的后半部分,并猜测几项疑点。
1.男人、女人以及小女孩三个人格的关系及含义:三个人格其实是同一个人,按照视频的结尾,应该是女人和幻想出来的男主结婚并生下了另一个小女孩人格,这是他们的关系,但我觉得他们的含义不止于此。
男性人格,代表的是暴力倾向,他的内心是被暴力愤怒和嫉妒支配的;而女性人格,则是本体人格,或者说第一个出现在身体的人格,她代表的是柔弱和多情,爱慕医生却又深埋心底,而小女孩则代表的是童真善良美好的人格。
当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简单,他们还和后半部分的故事有联系,这个等会继续说。
2.扯被子并不是单纯的扯被子,扯被子其实是三个人格之间争夺身体的控制权。
这个很好猜测,因为如果视频拍扯被子这段,只是想让男人格和女人格结下一段姻缘的话,那么,视频最后又是谁在扯小女孩的被子?
总不能这么小的女孩也能通过扯被子找到一段姻缘吧?
所以显然,扯被子的含义是三个人格在争夺身体的支配权。
从视频结尾男人的话“如果我们其中有一个人放弃了,就不会有你了”,可以推断出,小女孩人格是两个矛盾人格在争夺身体控制权的冲突中诞生的,在两个男女两个人格争吵冲突的过程中,现实中的本体不堪其扰,非常痛苦,于是诞生了小女孩这个人格,她的出现就像现实中大人吵架小孩子的作用一样——劝大人不要吵架了,也就是说当两个矛盾人格谁也无法夺取身体控制权时,小女孩人格就会出现,取而代之,夺得身体的控制权,以停止无休止的痛苦。
视频结尾男人的人格显然在欺骗和安慰小女孩,因为小女孩人格睡觉的时候老是感觉有人在扯她的被子(被大人的人格争夺身体控制权),所以大人的人格编了一个故事来欺骗小女孩,以让她不要在意被扯被子(被争夺控制权)。
然后等小女孩人格稍稍安心的时候,大人的人格就又开始抢夺身体控制权了(视频最后一幕,小女孩被子被抢)。
3.谁是身体的主人格,或者说第一个出现的人格?
从种种迹象来看,我个人觉得是女人格。
有几点理由:一是在视频里有个画面,女人从床上爬起来,不光看起来比男人格高。
都快和窗帘等高了,这实在太高了。
不排除是演员的本身的身高很高,但我觉得也和拍摄手法有关系,应该是从下往上去拍的,所以才显得高。
我个人猜测导演用这种拍摄手法,就是想凸显女人格是主人格。
从后面两人扯被子(争夺身体控制权),最后一个画面是男人格被扯倒了,这也太不正常了,男生的力气居然没有女生大。
这其实也表现的是这个时候女人格还是主人格,对身体还占有主控制权。
男人力气不如女人大
女主身高与窗帘等高二是视频最后男人说话的声音,实在太温柔绵软了,特别的女性化甚至可以说是娘了,不像一个男人的声音。
这其实也可以解释,三个人格的本体就是个女人,男人格说话的时候就是本体女人在自言自语,所以声音才听起来这么女性化。
4.故事的后半部分?
从视频结尾来看,男性人格的身高已经超过了女性人格,女性人格最后甚至都只在阴影中出现了一个轮廓?
这是否在表明,此时男性人格已经占主导地位了?
而男性人格占主导地位后,是否会做出过激的事情出来?
女孩房间墙壁上的那句“do something amazing”是否在暗示着些什么?
继续解答。
阴影中出现的女人轮廓,此时已经矮于男人了5.关于那张全家福的真伪?
我的理解部分是真的,部分是假的。
四个老人是真的,三个人格是假的。
因为三个人格可以是假的,但小女孩的(外)祖父母没办法是假的,所以问题来了,这张照片的原型是谁的一家?
很明显,是现实生活中女人所爱慕的男人一家的全家福,在现实中它无意中被女人看到了,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外)祖父母是真的,三个人格是假的,那么照片中原来的三口之家去哪里了?
诡异的全家福大胆猜测,是被占主导地位的男人格杀了!
这也是故事的后半部分,现实中的女人因爱生恨,爱而不得,逐渐被男人格争得控制权,最终将所爱慕的男人一家全杀了。
然后在自己的世界里,用三个人格取而代之,假装自己和所爱慕的男人组成了幸福快乐的家庭。
而现实中,女人因为精神分裂,没有被判决死刑,而是被送到了精神病院,这也是为什么房间看起来像病房的原因。
小女孩墙壁上的“do something amazing”(做一些疯狂的事吧)为故事的后半部分提供了证据。
另外,如果有人觉得我是过度解读的话,片头的这个故事名字的英文翻译说明了一切:“Psycho beneath the bed”(床底下的精神病人)。
这个标题的信息量可太大了,我们甚至可以从中大胆推测出,现实中的女人是怎么杀掉一家三口的:偷偷躲在床底下。。
当然这部分延伸的过多了,不作太多讨论。
Psycho beneath the bed视频还有疑点没解开,比如两人在发现对方时候的怪叫声,似乎像老虎和猪或者熊的叫声?
反正一定是野兽的叫声,导演为什么要在人的叫声外配上野兽的叫声呢?
似乎有深意,但又琢磨不得。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不思异版本太多,不确定看哪个版,听说这个版好评如潮,勉强看了看,看完一头的???
这啥呀,一会儿玩猎奇,一会儿玩恐怖,一会儿玩悬疑,这是效仿以前圆谷拍的《不平衡剧场》吧?
知道人家冷门,就没点创意?
还用jump scare,真低级啊?
这吓人水平是模仿的《黑相集》?
你要是有鬼就是有鬼,别套用在人身上,人又没十八般武艺,真以为自己在写西方人眼里的公案小说?
一个个都飞檐走壁?
一个个都三头六臂?
你这是断案的,如果有武侠就别断案了,拍成打架的都比这个爽每集水平只有最差,没有比较差,一集比一集态度摆烂,你要是没经费就别丢人了,没有正规的剧务人员就不配叫正规电视剧。
你这网剧不就博个不用审核的面吗?
自己拍,还没什么水平,自娱自乐。
跟隔壁《平行森林》似的,一个人拍拍给自己玩也就算了,还好意思让别人给你分?
你这就大学的作品罢了,清水崇都直呼内行了,人家的《校园怪谈G》拍了好几次才成功的,你这粗制滥造还滥竽充数。
笑了,前有《平行森林》抄袭《心灵杀手》,后有这部《不思异》抄袭《聊斋变异》《猎奇大作战》。
一个字,顶,真是抄袭大国!!
短剧的思路很对。注意到现在的歌都只有三分钟了吗?papi酱都从15分钟的短视频变成了1分钟的短视频了。现在节奏太快,大家的思路也非常活跃。短剧往往就忽略掉无聊的起承转合,展现一个idea,这很重要。但是短剧的成败也非常依赖于idea的好坏。否则就要看技术呈现和视觉风格了,比如说爱死机器人。
除了美杜莎病毒还行其他都…
寻隐者不遇和衣湿加一星
最后的串联很生硬,有几个故事不错
有几个还挺吓人
并不是很优秀…甚至不知所云…
良心剧
挺好的,一口气可以刷完,但有些的确故弄玄虚了。印象最深刻感觉拍得比较有意思的是那个《床下的人》。某几个故事明显在划水…
没有评价的那么好,基本每个故事都有影子,买点儿那集道具是哆啦A梦,结局是爆漫王里的漫画构思,不过也还行吧
我对泡面番要求不高,总体观感不错。说个趣事:我在手机上看《美杜莎病毒》一集,视频放到男主逃出屋外,正要回头时,突然接了一个黑屏镜头,我在想:“创意不错啊。”点手机看一下时间轴还剩多少,结果毫无反应。我就好奇现在视频的交互都这棒吗?然后按了一下开机键发现是我想多,只是手机没电了而已……
看了三集 一般般 弃
3.5。制作和故事都有升级,集集磕脑洞,种种铺垫都是为了结尾的不寒而栗。
短小的中国奇妙物语。
还不错,想起tvb以前的《奇幻潮》和日本的世奇系列
第一集就被尴尬的表演和粗糙的化妆惊艳到了,故事有新意可惜拍出来很业余
1,恐怖游轮2,金手指天赋属性重置,有钱无敌,有反转,值得二刷。3,低头族4,惊悚搞笑5,床下恐怖元素创造的脑洞,海报暗示精神分裂6,灵魂互换7,照片杀人8,妈妈占有欲9,减肥过度10,古诗词新说,挺有意思。11,最恐怖的一集。12,串联前面11个故事。整体7.8分
打五分的没人看过九号秘事和黑镜吗。不可思议。 没明白导演想表达什么。10分钟想讲道理又不够,想讲故事又没道理。只能卖卖点子。叫短的不可思议:点子
3.5。最后一集脑洞很大。
第一集直接copy《湮灭》的配乐啊,剧情也有点模仿的意思,几个奇幻剧集和世界奇妙物语系列差远了
有点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