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很擅长拍摄这种讲述底层百姓真实生活状态的电影,这几乎都成为韩国电影中一个主流的流派。
《绿头苍蝇》的核心,其实是原生家庭对于子女的影响,它不仅仅是家庭暴力的,更多的是整个家庭所造成的子女在对应环境所衍生出来的性格和处事态度。
男主和女主弟弟都是延续家庭基因中的暴力因子,两个人都天生暴戾,这种可怕的戾气才是造成他们悲剧的根本原因。
男主父亲临老之后的软弱,其实更多的是监狱生活的折磨所造成,倘若不是如此,我相信,他身上的暴戾之气,丝毫不会差。
然后,原生家庭的环境也会造就女性更多的容忍,女主和男主的姐姐就是典型的这类人,虽然女主相对而言,更加敢于反抗一些,但他们的性格本质上是同类的。
而电影最令我感觉到未来未知走向的就是男主的外甥,这个孩子的暴戾之气很少,却异常的孤僻,这种性格其实更危险。
So actually this is a miserable story of a rascal so nobody was born a villain. It was merely because of the contacts that created a villain and your actions especially for the mass of violence will deeply influence and innocent young child’s mental status and the protagonist movie has amazing acting skills he’s silent but with emotions inside of him from the facial expression you can see him struggling in her mind. And it’s not just about violence of cursing finally I was moved by such a coincidence like the bound between the Rascal and high school girl actually they become very intimate about the guy is the murderer of her mother and a younger brother is his elder brother is the murderer of the Rascal so what comes around goes around like a hula hoop there’s a new boy villain because of some sort of reason so it’s really important for a child to grow in a positive And warm atmosphere so that the contacts and lead him to be a shining and positive young man
也许有的人不懂,幸福的人怎么看得懂?
是,我们都有预感这是个悲剧,我一直有预感导演一定会杀死这个对父亲拳打脚踢的“自己”。
自编自导自演吗?
原来真的是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可怕的生物叫做父亲。
爱?
不得;恨?
不可。
砸断了骨头还会连着筋。
如果没有爱,我为什么如此恨你?
我忍不住伤害你。
我忍不住杀了自己。
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锋利的双刃剑。
我要怎么才能把你给我的血统统换给你?
所以那些幸福的看官们,不劳烦您期盼他死了,他会自己惩罚自己的,他迟早会杀了自己的。
可是那些当了父亲和将要当父亲的人,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不要逼得孩子想揍你,揍了你,他只能杀了自己而已。
这绝对不是一部让人看了舒服的电影。
开始的镜头就是无缘无故的暴力,而且这部分暴力没有内容上的原因,完全是为了向观众告知,接下来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主人公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他满嘴脏话,动不动就动手打人,他的职业是收债的,以打人为谋生手段,这么说吧,暴力就是他的特长,除此以外他什么都不会,什么也不是。
并且导演拍的暴力画面毫无美感可言,手摇镜头无处不在,搞得人头晕为止,暴力镜头则是生猛到底,没有吴宇森的慢镜头,也没有通常韩国电影中美化暴力的各种手段,一点也不酷。
在加上主演加导演面目可憎的脸,刚开始的五分钟实在是有点叫人不适。
但是当你习惯他每句话都带上“西八”,动不动就动手的时候,好戏才刚刚开始。
随着故事的发展,主角身边的人物也悉数登场,他同父异母的姐姐,姐姐的儿子,自己的父亲,收债工作的老板,突然登场的高中妹,以及高中妹的弟弟和家人。
这么些人组成了一个圈,而将这个圈联系起来的纽带则是暴力。
暴力牢牢的控制这主角一家和高中妹一家,令人窒息。
主角的父亲年轻时当着他的面失手杀掉了自己的女儿,害的母亲被车撞死,这可以说是主角暴力的根源,从此主角对父亲也充满了憎恨。
在父亲出狱后,他又是一顿毫无道理的毒打,将父亲打得抱头求饶。
可是父亲已经不再是那个年轻力壮的父亲,而他也不再是那个只能躲在旁边哭的孩子。
父亲的暴力影响了他,现在的他就像原先的父亲一样,生命中充斥着无端的暴力。
高中妹的出现在电影一开始就让这个男人有了除暴力以外的感觉,高中妹是问题少女,她是那么与众不同,她不怕主角,主角也渐渐在她身上找到了些许温情的东西。
以至于电影的最后为了高中妹放弃所有。
然而高中妹也备受暴力的困扰,父亲喜怒无常,处在青春期的弟弟也经常对他以暴力威胁。
她的家庭就是主角的翻版(镜头和情节多次暗示两者的相似性)高中妹的弟弟则仿佛是主角的翻版,因为学习问题,干脆走上了暴力讨债的道路,巧合的是在主角的手下干活。
主角的爆裂性格和粗野态度让本身有些内向的弟弟心存恨意,终于在主角最后一次讨债的时候将主角敲死在街头。
当然,故事也不都是暴力,主角和侄子类似父子的情感以及和高中妹半友谊半恋爱的情感,导演处理的都令人动容。
特别是和高中妹,可以说高中妹是主角的转向标,因为有了她,才医治了主角内心的痛苦,才能让主角下定决心摆脱以前的所有,开始新的生活。
也让这个有些让人作呕的情节开始有了些温情的东西。
可惜生活并没有给人所有想要的,特别是这样一个本来就什么也没得到的人,连最后一个愿望生活也要无情的收回。
电影的结局,所有人,父亲、姐姐、侄子、讨债公司老板、高中妹,大家聚在讨债公司老板开的烤肉店里,其乐融融。
镜头转而回到主角死的时候,几个人撕心裂肺的哭声,造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段出人意料的处理算是最让人叫好的地方。
最后的镜头是高中妹的弟弟在杀了主角消失后回到了街头,做起了当年主角干的事情,将一个小贩打翻在地,一如主角在多年前将高中妹和弟弟的母亲失手捅死一样,让人分不清这到底是弟弟还是主角自己。
最后剩下的也就只是感慨,暴力的衍生只能是暴力!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电影解忧杂货店
首先 这不是一部每个人都适合看得电影 尤其是习惯口水片沉迷于朝九晚五的人们 这是个关于社会边缘人的故事 故事不复杂 悲惨的童年 暴力的起源 穿插于主角殊勋间反应悲剧循环的那个女的弟弟应该是个小亮点 全片气氛压抑 如果就一般观影评论角度讲 我该讲完了 然而 这部电影的看点在真实 这是一部很真诚的电影 梁益俊的自导自演在其中占了很大分量 或许是自传题材 梁益俊演得非常传神 这是一个男人真实的暴力史 就如同片名粪蝇一样 主角殊勋就是这么一个最底层的人物 暴力是他的生活手段也是他的生活态度 他用暴力反抗生活也用暴力逃避生活 作为一只粪蝇 还有什么可以令我害怕的?
在地下世界 他所向披靡 对父亲的仇恨令他逃避亲情 他的小眼睛里无时无刻不透露着愤怒 无所畏惧 他是自卑自负的矛盾体 去学校闹事时 他说:你们在这神圣的校园里他妈的在干什么 他没有女人 他只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是的 那就够了 他想在底层的规则里尽量活得像个男人 至于其他 他选择对着生活发泄但是 人始终得面对最人性的东西 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 你可以诅咒命运 但是等到了最后一刻 你还是得平静的放手而去 他和爱情不期而遇 理智终于战胜仇恨让他接受了亲情 畸形的家庭和多年的仇恨终于都没能阻止他向美好生活中奔去。
故事到了这里 这个角色的生命就可以结束了。
本片的暴力毫无美感 和主角满口的西巴拉玛一样 都是为了更真实的表现边缘的罪恶和主角对于暴力的厌倦 殊勋死去了 像疯狂的英在杀死他时讲得那样:为什么要退缩?
是的 他退缩了 他厌倦暴力选择了他觉得更重要的东西 他已经失去了在这罪恶世界立足的资本 最后 殊勋像一个平凡人一样 亲人围坐在他尸体旁哭泣 他是悲惨的 却不可悲 片中的泪点也不做作 真实刺痛人心 一只绿头苍蝇的死去 微不足道 虽然他是一只奔向幸福的苍蝇
他是只苍蝇,是压榨腐烂物的吸血鬼,身处底层却要以同类人的悲惨为食,虽然杂食,什么都吃,但存在的重量轻的可怜,随时会置身于死亡的威胁中。
可见光谱中绿色处于中间位置,是一种明度不高,稳定、中性的温和色彩。
绿色寸头是他最鲜明的标志,令观者胆怯,而绿色也暗示着主人公内在的秉性,温柔,重情,善良。
绿头苍蝇嗡嗡作响,肆意地飞走,猖狂地喧闹,却不知自己空心的暴戾终将窒息。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片中多次出现的手持镜头,剧烈摇晃制造眩晕观感。
奇特的是导演用它来展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一是残忍的暴力场面或者无来由的愤怒举动,以极端的手法来展现极端的暴躁,配以嘈杂不安的声画场面和跟随人物面部的大特写,加强渲染,突出人物的表面特征;另一种却是美好感情的进行,爱在悄然滋生,但得到即失去,对于身处危险的人来说,美好的获得也是一种危险,甜蜜是一种脆弱的不真实,莫名的愤怒于人于己都是一种危险。
晃动伴随而来的虚幻感意味着注定要失去。
配乐很少,更多是现场同期声的运用,真实感更强,仅有的配乐也让人感受到了金基德电影的柔美和凄凉。
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他不同于一般的亡命徒,在他身上也有嫩绿的单纯,黄绿的温柔,灰绿的痛楚和亮绿的希望。
他也曾是株小草,只是不幸生长于家庭暴力催生的罪恶土壤中,错误引发悲剧,无望的现实导致个体的堕落,使得他沦落为厌恶所属,从而围困于爬满杂蔓的生活栅栏里。
好在尽管他再凶恶,心中却常存良知,尽管他再不善表达,总有人能从他过激的言辞中感受到温暖和爱意。
友情上有共患难的帮扶,亲情上有理不断的羁绊。
生活也予以惊喜,他不孤独了,两个可怜的灵魂相遇相慰,在午夜街头的大排档交换着临时捏造的假名,始于欺骗,忠于坦诚,浪子回头,可带路人违背了传授给受教者的准则,施害者成了受害者,最后流露的礼貌与和善也化为白发人眼中的余晖无法捕捉。
结尾部分有个很精妙的欲抑先扬手法,先使得观众置身于全知视角上,又以当事人的无知和措不及防的回切展现悲剧发生后的第一反应,悲痛的巨大汹涌而出,也规劝活着的人,要好好的活下去。
最后以排挡事件收尾,既化解了早早埋下的悲剧底色,又加重了底层相互吞噬的宿命色彩,很好的将主题上升到社会现实层面。
影片来自于导演的切身体验和真实经历,自编自导自演赋予影片更强的传记色彩,难得的是导演的的自我审视之透彻,暴戾表象下的温柔一隅难以自我阐释,与之和解并洞悉其悲剧般的宿命实在需要非凡的勇气和自我抗解的智慧。
几个家庭不幸福的人聚在一起互相取暖罢了,他们在街上说话,打闹,一起吃饭,一起戴面具,一起感受自己生活中不曾有过的美好与温暖,人世间真的不能确少爱,不能缺少人和人之间的善,不能缺少人和人之间的温情,更不能缺少微笑。
剧中有个地方挺真实的,人们总是对自己的亲人没一点耐心,对别人充满仁慈和耐心。
那个哥哥,在家对女主态度极其恶劣,根本不像是一个哥哥的样子,外出实习工作,竟然不愿昧着良心打人,你说真实不哈哈哈。
被领导教训了一番,临走之前,还得给领导鞠一躬,韩国这等级意识比我们还牛逼。
我说我理解男主的痛苦和矛盾这有点不太现实,毕竟我没经历过。
但我觉得可以用以下几句话理解:刚开始很痛恨爸爸家暴妈妈,妈妈去世后,他更加痛恨爸爸,就算爸爸吃了15年牢饭,他也说“吃15牢饭就能让他的罪孽消失吗?
”,每天有事没事就打爸爸一顿,来发泄他对爸爸的恨。
其实他爸爸已经知道错,活着对他来说也是很痛苦,有些错,已经犯下了,也不可挽回了,我们唯有选择原谅、放下,否则,不管是施暴者还是周围的亲人,都会一直处于痛苦之中,人眼中充满过度的仇恨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唯有放下,唯有放下,唯有放下。
男主的姐姐就做的很棒,可能出于女性独有的温情和善良,也可能是她真的看透,觉得一直不原谅爸爸也不行,何况爸爸已经知道错了,从电影看的出来。
当他爸爸割腕自杀时,男主的矛盾一面显现出来了,要极力营救自己的爸爸,唉,人啊。
最后的转场为啥有点喜感,一群人正笑的开心,突然就大哭起来,哈哈,有点莫名的喜感。
不过,这哥哥杀了男主为啥没被抓,就离谱,看了很多韩国电影,感觉韩国人很敢拍,拍的大多都是社会丑陋的一面,而且还很多,不知道今天为啥有点同情他们的人民,事实韩国国情也是这样吗?
都说艺术来自于生活,可韩国人民处在这样的煞笔社会,我都有点同情他们了。
采访原文☞http://m.koreatimes.co.kr/phone/news/view.jsp?req_newsidx=43032
“我也认为这是一部出色的电影。
”在记者刚刚称赞完《绿头苍蝇》获得了多个奖项后,导演兼主演梁益俊在周四《韩国时报》采访时告诉记者。
“其他导演觉得我恶心。
”这个33岁的头条制造者,爆以独特、尖锐的笑声。
虽然留着和电影角色相同的短发、胡须,穿着耐克运动鞋,却丝毫没有沉郁的神情,也看不出是个满嘴脏话的暴徒。
他的长篇导演处女作《绿头苍蝇》,席卷了从鹿特丹到拉斯帕尔马斯电影节的最高奖项。
自然,梁益俊导演就要不停的接受采访,但他依然能在晚上8:30时保持微笑。
在国际活动上,梁益俊导演说自己很开心被外国影人和参加节日活动者称作“nom”(混蛋)——几乎充斥于全片中的单词。
在法国多维尔,《Breathless》(《绿头苍蝇》英译名)从未与名导让·吕克·戈达尔的《Breathless》(《筋疲力尽》中译名)混淆,梁益俊导演甚至被邀请去见皮埃尔·里斯安,新浪潮杰作的助理导演,很喜欢《绿头苍蝇》,并和梁益俊导演吃了几顿饭。
然而,梁益俊导演似乎并未因突如其来的名气而受到干扰。
“奖杯看上去都是一样的。
”他开玩笑。
他感激并感到荣幸,但制作《绿头苍蝇》的三年中他经历了太多。
片中他担任制片、导演、主演,因此需要三头来回跑。
他随口提到众多奖项中并不总是包括现金奖励,“我的意思是,我需要钱去生活,”梁益俊笑了,他曾因年收入不到1千万韩元(约合1万美元)而在阴暗的地下公寓居住了差不多十年。
“你需要忘记(名誉和荣誉)为了恢复正常的生活,”他说,“一部电影的制作诞生于你恰巧生活之中,就像你必须先通过没有使用避孕措施的性交来有了孩子,”他咧嘴一笑,“如果你一直在想,‘我要制作一部电影’‘我想要表演’,你就会变成你强烈欲望下的奴隶。
你必须去生活。
”通常都会做什么?
“我只做常规的事情… 我会听音乐,去乡下玩,与朋友们见面,想想猥琐的事情,回想一天当中的小片刻,”他说,“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激励着我。
”这种现实的态度也延伸到了他的电影制作过程中。
作为导演,他不会问他的演员们任何事情。
他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性格来粉饰角色,所以他们的角色就变成了演员。
“演技”——他说他讨厌这个词但没得选——“是你所无法学习的东西。
我希望我的演员能够给角色注入他们自己的人生。
”他说。
一幅家庭的肖像《绿头苍蝇》是有关成长于家庭暴力环境中的受害者成为了野蛮畜生,在遇到一个女孩后重新发现了希望的故事。
影片有着黑暗主题,但它不像金基德的电影,同时描述了卑微生活中一个非常人性化和温暖的肖像。
部分自传性质的故事灵感来源于蓝谷洞的家庭和朋友,忠清道的一个贫穷小镇。
电影,他说,是一种自我表现形式。
“人们以普通的方式思考和感知事物,但同时,每个人又是如此的独一无二和特别,”梁益俊导演说,“《绿头苍蝇》的故事关于韩国,关于家庭。
人们相互之间有关联是因为家庭是相似的,当然尽管家庭问题的程度不尽相同。
”他说,电影就像一本记录他想说的一切的日记,“对我来说就像驱魔,”袒露自己不会感到不舒服吗?
“不会。
就像在天体海滩裸体,或者与你的朋友分享你的忧虑。
”梁益俊的朋友和家人都非常自豪,他说。
周五晚上,导演与主要演员和朋友们以及影迷在新村一间酒吧做了一次性侍者。
一群最亲密的朋友诚挚地道出梁是当之无愧的成功。
当他们引领稳定职业时,梁益俊总是那个破产艺术家。
尽管事实上他出生于镇上相对来讲比较富裕的家庭,“他的爸爸经营一家家具店,但他不愿接替他的职位。
他想具有独立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告诉《韩国时报》。
导演有着惊人的能力能让你感到轻松,就好像你与你最要好的朋友交谈,即使是在咖啡厅里喝茶。
他会这一刻非常严肃,下一刻非常愚笨,但他始终会用厚脸皮的正直令你感到惊讶。
“我想通过电影把'你'介绍给全世界。
”他说。
他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屏幕上展露男性私处,“韩国人认为外国电影上看到这些就是艺术,但这里会遭遇审查。
我们感觉这个世界不稳定,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希望事物安稳,但我们需要勇气。
”这个尊重如约翰·卡梅隆·米切尔(《性爱巴士》)的导演说,“性是生活的一部分。
”这个冉冉升起的导演讲到他想通过电影继续探索生活。
心中的一个项目就是有关下层社会的孩子,他也希望制作爱情故事。
对未来的高标准电影是否会感到压力?
他回答:“不会的。
我只是个普通人梁益俊。
”梁益俊1975年出生于忠清道,在公州映像大学学习表演,在主流电影如《庆祝我们的爱》中扮演一些小角色。
通过执导并主演短篇《Always behind You》获得奖励和好评,《绿头苍蝇》是其首部长篇作品。
原生家庭当然会滋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少年犯罪。
父母离异孩子孤僻会犯罪‘;父亲家庭暴力母亲,孩子有样学样会暴力犯罪;溺爱过甚孩子没谱啥都敢干犯罪;单亲家庭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心理扭曲会犯罪;父母太忙顾不上孩子,孩子会误入歧途犯罪;留守儿童渴望被爱所以内心偏执导致犯罪;爷爷奶奶隔代教育孩子缺失正常教育,行为失常会犯罪;父母过度教育压力过大孩子逆反,不是自杀就是犯罪;父母太穷,孩子自卑,对财富痴迷导致暴力犯罪;父母太有钱,孩子挥金如土,一旦受挫心理变态会受罪;父母一般小康,孩子庸庸碌碌,比上不足自卑,比下有余又狂妄,心态失衡会犯罪;有正常的家庭吗?
出了事,一总结,各种问题;人家好好的孩子过一生的,家里不也是各种麻烦各种烦恼各种不靠谱?
这种站在结尾,总结过程各种问题的结论,都是P话。
有TM的正常家庭吗?
谁的青春不是血泪斑斑?
不是一坨狗屎?
不是饥渴难耐又无的放矢?
不是煎熬痛苦又恣意盎然?
学渣为没前途痛苦,学霸为名次计较纠结;搞对象的找不着卧子,找着了怕出事,没搞对象的边自撸边自责;会打架的,三天两头被人堵胆战心惊,不会打架的看着人逼上来就怕挨削;跟老师关系好,被人说溜须拍马,跟学校来劲,直接写检讨挨处分开除留查;谁的青春,敢说快快活活一路长虹?
原生家庭的问题真的就是铁磁的定律?
没犯罪的那么多正常孩子,长大,成家,立业,难道家里就没有一本难念的经?
本片被赞誉过审,诚然是一部很有诚意的回首残酷青春的类型电影。
只不过,所有的症结都指向原生家庭。
这个结论就太过于轻浮孟浪了。
好像如果我们投胎的好,我们的父母不离异,不打架,对我们好一点,我们的青春就会OK,我们就不会变成古惑仔,就不会混迹街头,跟人动刀动斧子。
导演不是社会学家,不是哲学家。
真的犯不上给出这样终极的答案。
你可以举个案,比如男主大流浪,家庭问题,家庭暴力的父亲,误杀了妹妹,妈妈车祸。
男主不肯原谅父亲,总是揍爸爸。
但血浓于水。
关键时候还是义无反顾献血给老爸。
个案是个案,个案不能当结论。
不过影片的所有主角们,挨个都是这个问题,就有点搞笑了,这就是导演自己想象和编织并且结论出来的人间炼狱。
女主,妈妈在外面找野男人然后死了,爸爸喝酒家暴还失忆,弟弟没事就抢家里钱还揍姐姐;合伙人老板,孤儿,就这还羡慕男主有个又不靠谱的爸爸,有就比没有强;同父异母的姐姐,单亲妈妈,带个儿子;电影就是电影,编导负责讲好你的故事,非要灌输你以为的价值观结论,也该悠着点,不能太个人情绪。
残酷青春,就像二八定律一样,对每个人都一样,这才是残酷的本质。
你的砒霜,他的蜜糖。
离异家庭也有一大批杰出的孩子;幸福家庭里出败家子坑爹货的概率也一样高。
2023年5月15日0:46
大叔与萝莉因一个口水相遇,两个同样桀骜不驯的人对这个不太友好的世界,有不同的说话方式。
经历家暴、丧母的相勋,成年后走上打手之路,平日不开心了也会打自己的小弟,甚至素不相识的路人出气。
他用暴力的方式报复童年的心理挫伤,但始终走不出自己父亲的阴影。
同样丧母的韩妍希,害怕家庭再次崩塌,一直在努力维系已经岌岌可危的家庭关系,为了应付蛀虫哥哥和神志不清的父亲,甚至自己打工挣钱。
对正常感情的渴求,让她对生活总能抱有一线希望。
相勋姐姐遭遇家暴后离婚,独自辅养儿子,成为弱小母亲的缩影。
韩英载欺软怕硬,只能在家称霸,骨子里对暴力是恐惧的。
相勋因父亲自杀一事,惊觉自己已经不能用恨意作为简单逃避生活的借口,所以他最后选择退出,再与家人,与自己,好好来过。
韩英载成为暴力的承接人,甚至有了自负正义的扭曲心理,当他打死了自己的老大相勋时,本有希望结束的暴力,又继续循环下去。
妍希经过父亲用刀相向,相勋死去,兄弟英载变成打手这一系列事件后,还是选择向前看。
所以当电影最后,她看到兄弟英载对一个摊位施暴时,想起的不是妈妈被打手打死的过往,而是相勋的影子,她是希望英载可以回头的。
红脸的叙勋老板一直是个生意人,相勋的死让他彻底告别打打杀杀,细心管理自己的烤肉店,经营生活。
把头发剃掉或许是为了证明从头开始,让生活能归于饭食的热气和一杯烧酒后的微醺。
没人得到救赎
用了这个篇幅只把暴力轮回的这层意思讲清楚并不高明,整个设计过分窒息,也许梁益俊想最大程度投入自己既有的人生映射,但是电影的塑造不是单纯加大生活的恐惧,这一点可以学习早期金基德,暴力长途过后的结尾同样拨云见日,但却留有温润,相比之下《茂山日记》和朴庭凡就聪明多了。
看个开头就看不下去了。如果所谓独立电影就是这样无限制的展示暴力,价值真太有限了。
有些冲突有点刻意,前半部分堪比鳄鱼,后边差很多
4.5 影片充斥着一种愤懑,对父亲,对韩国社会,对自己一种无法宣泄的愤懑。“自己是个废物,却在家当金日成。” 这种暴力不仅体现在家暴,也体现在社会暴力(催收斗殴)与国家暴力(越战,独裁统治),并具有宿命式的传承性,从父辈到自己再到弟弟(主角的父亲在家暴中误杀女儿又导致妻子车祸而死,男主角的父亲则是越战老兵,母亲也在街头被杀;最终女主的弟弟加入男主暴力催收机构,打死了男主,最后在母亲被杀的地点宣泄着暴力)。风格写实,长焦小景别凸显紧张气氛。男女主角互吐唾沫的邂逅,既暴力又有写实感。
绝望的
满嘴“西八”的,我都快会说韩语了。剧本还是差了一些,没有做到同时推进剧情和人物性格,显得拖沓。27分钟,弃剧。
节奏一般,情绪渲染过了。
人间白描。 摄影剪辑都是值得肯定的 聚焦的问题也是值得肯定的 唯一不能接受一个女高中生上去就是一拳给抡晕了 这不是神经病是什么
前面诉诸暴力,后头反省暴力。前面的卖钱,后头的拿奖。几乎是韩国近几年电影的范式了
词“你知道4点半起来收钱的心情吗?”这俨然是一个韩剧的本子,能拍它个二三十集,如此的老套,给4星的都着了啥道了真是,这片子冲不出6.8
韩国最底层暴力贱民的悲催人生。大部分时间觉得男主就是一个有严重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
演的不错
很好看很喜欢很有趣很精彩
什么玩应儿?!
我不喜欢
看的心疼。。。
无fuck说
超diao的
刺猬的心窝实际上是很柔软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