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道
Heaven Knows What,又毒又爱(港),超天堂快感(台),Mad Love in New York
导演:本·萨弗迪,约书亚·萨弗迪
主演:阿莉尔·霍尔姆斯,卡莱伯·兰德里·琼斯,巴迪·杜瑞斯,内可罗,塞巴斯蒂安·贝尔-麦克拉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14
简介:公园长凳、酒吧厕所、空屋废墟,纽约街头就是哈莉的家;只要一包白粉、一个针筒、一次注射,哈莉就可以上天堂。伊利亚的出现,为她无可救药的毒虫人生带来炙热光芒,然而血淋淋的窒息爱恋、无穷尽的毒品需求,耗损着两人世界,宛若急速冲向悬崖,狠狠坠地。爱与痛同源,没有模糊地带。这毁灭性的人生,唯有毒品可以证明自己存在。改编自女..详细 >
无病呻吟
就是一群吸毒的人渣么,有什么好拍的?!
现代猜火车和街头马男 够蠢够疯 语言无意义
过渡阶段?好时光的强序幕(直接置出人物)+迷迭香的散装情境(悠闲推进人物),宏观上需求后者去回应前者,但整合疲顿...实际上这份工作被观众的想象与爱完成了,电影出厂的是两种截然相悖且意图重复的方法并存:断开的形体,懵了方向的人和音乐活成了傻子和莽夫。
不喜
(4)粗糙却带有质感的镜头,迷幻的音乐与drug带来的迷幻共同产生,萨弗迪兄弟对这个城市边缘人堕落状态,动作语言的捕捉,一股丧气笼罩全片,生活逐渐失控,但其中人物似乎和其它人无异,同样拥有情感和技能
台词太差 里面fuck含量太高 我都没办法好好听了 几个主角没特色没个性 群体刻画的也没特色 更不提什么触动了 就没什么意思
电子乐玩到飞起,纽约青年嗑药记外加“我可以为你去死”的三角恋,为什么觉得so boring....竟然想起杜海滨拍的第一个纪录片《铁路沿线》,只不过前者嗑药,后者乞讨,也差不多。
C+ / 《好时光》是彻底的迷幻药,《天知道》更像是半吊子的毒品。后者在努力兼容的爱与错乱的过程中反而显得有些单薄,前者汹涌的癫狂反而更显真实。开头结尾优秀,中间不足。要凸显颠沛流离中爱的神性反而失焦,开始文本逻辑构建后影像之力反而弱化。几个长镜头简直醉酒般飘逸又上帝般沉重。
2016.2.9 巴黎拉丁区 9.3欧*2
一个关于一群瘾君子的电影。他们为什么会吸毒,吸得六亲不认,谁知道?也许天知道吧。实在不是一个好故事,两星。
除了展示萨弗迪兄弟在镜头调度上的天赋《天知道》他们这部弥散着浓郁荷尔蒙气息的作品意义是何。影片在极力追求和捕捉一种影像上的真实,然而却很难通过这一系列粗粝的流动视觉让人产生情感上的真实。至于所谓的现实主义美学它并没有什么格调可言,只有烟花一幕算是在如此漫长的黑夜里绽放出一点诗意。
的确是猎奇的本质,主题无外乎“我们不好谈的那些”,但刀片隔开手腕的那一瞬间,依旧惊人。男友-女友-买白兰地的外人,等级关系的表现清清楚楚。这片看得我浑身发软,尤其是身后。
【B】太丧了,太特么绝望了。影片所呈现出来的是那种绝对的腐烂,不带一丝假意的“善良”。镜头下的纽约街头浮生相,搭配以狂躁的电子音乐和永不停息的人物运动,在海洛因所刺激出的极致动态下,反而愈发凸显出这类群体的虚无毁灭。毒品、爱情和生活,是目的,也是借口,驱使自己不断歇斯底里的借口。从来不存在出路,只有缓慢而永恒的失控,亦或是一瞬间的灭亡,在如此现实里,只有这两类结局。而电影本身亦是如此,没有任何收获与满足,只能呆坐着让自己不断被掏空,只剩下一个无所适从的躯壳。
Safdie兄弟最反自己套路的一部,对白的重要性让步于画面和配乐。Arielle Holmes根据自己经历自编自演,相信她对执导方向的影响也很大。最后20分钟的故事发展很有灵性。
2.5
black metal ist crust emo!
处于离开景观的初期,开始出现无法忽视的意识段落,但依然需要更多更完整的舍弃。
纽约街头的脆弱、迷茫、失焦 人物乃至不知所云的回应着 去享受失态和迷幻的无知所带来的宽慰/可以对故事无感 但你无法否认视听和电影原声是独树一帜的
萨弗迪兄弟序列里的转型之作,真情实感流往迷幻电子风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