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之战

The Current War,电流战争(港),电流大战(台),电流之战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汤姆·霍兰德,尼古拉斯·霍尔特,迈克尔·珊农,凯瑟琳·沃特斯顿,塔彭丝·米德尔顿,马修·麦克费登,康纳·麦克尼尔,塞林·琼斯,贾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俄罗斯,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电力之战》剧照

电力之战 剧照 NO.1电力之战 剧照 NO.2电力之战 剧照 NO.3电力之战 剧照 NO.4电力之战 剧照 NO.5电力之战 剧照 NO.6电力之战 剧照 NO.13电力之战 剧照 NO.14电力之战 剧照 NO.15电力之战 剧照 NO.16电力之战 剧照 NO.17电力之战 剧照 NO.18电力之战 剧照 NO.19电力之战 剧照 NO.20

《电力之战》剧情介绍

电力之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之中,当时最知名的两位电力企业家分别是爱迪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 饰)和威斯汀豪斯(迈克尔·珊农 Michael Shannon 饰),他们将彼此视作是自己的死对头,势 均力敌,针锋相对。 爱迪生是直流电的发明者,他高傲,自大,野心满满,在当时树敌颇多。某日,一位名为特斯拉(尼古拉斯·霍尔特 Nicholas Hoult 饰)的男子发明出了异于爱迪生的交流电,为了抢占市场,威斯汀豪斯火速向特斯拉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为自己工作。交流电的出现再一次改观了人们对电力的理解,大大推动了革命进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只是爱着你夺宝传奇焚兽之都洛城一夜世界的胜利小丑回魂外出时刻妙手仁心3丛林精神猪猡之王凶男寡女我在六扇门的日子城市岛屿希望生长的地方Anne-Happy炸弹惊慌烈焰新娘奥特银河格斗:巨大的阴谋粉红谎言真心话太冒险峰会编辑灵deleted医生的假日代号47烈马争锋上海滩午夜阳光诡拼车吸血姐妹油脂:瑞戴尔高中欢乐颂4

《电力之战》长篇影评

 1 ) 还不错吧,对于科学史爱好者来说

还记得两年前看完美剧《天才》的第一季,那时直呼爱因斯坦渣男;去年年初看交流电纪录片的时候了解到爱迪生为抹黑交流电到处表演将各类动物电击致死的惨剧,也是直骂人渣;当时似乎有这么一种感受:有些在历史上留下不朽名声的人,似乎都有点反社会人格,即他们本就同其他人几乎是两种动物。

或许他们在某些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但他们几乎跳脱了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道德约束,对这些都不以为然。

但今天看的《电力之战》实在有点颠覆我曾经的这个想法,影片里卷福饰演的爱迪生,很精准地还原了我在纪录片里认识的那个人,但我从中得到的感受,却不再是一年前那样充满了道德批判了。

影片里的爱迪生,是个复杂的人,他因为不希望自己的发明造成他人的受伤和死亡,坚持使用相对更加安全的直流电,但在和交流电抢占市场的过程中,却也违背自己的原则,为政府发明了电椅,借此向大众宣传交流电存在致命的危险。

他会夜以继日地扑在工作上,但妻子子女的呼唤,总能唤起他的柔情,立刻丢下手头的工作,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在妻子因为脑瘤去世之后,每隔不久总有他一个人反复播放着留声机中妻子录音的画面…。

他对员工要求苛刻,甚至有些不尊重,为此逼走了原本为他工作的特斯拉,但当他自己被清出管理层时,也会祝接替他的原来的下级好运,并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而在影片快结束的时候,威斯汀豪斯和爱迪生偶遇时问他,当你的灯泡成功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爱迪生缓慢述说着:最初我们就不抱希望,没人觉得那是可能的,但后来我们开始能亮10秒钟、1分钟、亮10分钟的时候,我和同事们喝酒庆祝了,再后来20分钟、30分钟…1个小时、两个小时…后来到13个小时…看着那个亮了10多个小时的灯泡,那就像是一个正在弹奏莫扎特的圣婴……这里不得不点评一下卷福的演技,给爷看哭了,那是一种每一个曾为某个事物有过长期艰难求索的人都会有的目光,那种痴迷与沉醉,是远超单纯的快乐的一种无法言说的感情。

在这一刻,我完全喜欢上了这个复杂而又伟大的发明家。

曾几何时,我会喜欢的形象是像蝙蝠侠、美队那样近乎扁平的人设,纯粹地坚守着心中的正义。

但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这样的人。

人性终究是复杂的,也因为复杂,才显得真实,而在这复杂之中,闪烁着的那点纯粹,则使人变得伟大。

下面单纯说说电影本身,后半段有点昏昏欲睡…整体剧情毕竟还是平淡了点,没有太多能让抓回你注意力的地方,建议睡好了看。

 2 ) 电力之战背后的好莱坞资本博弈

作为一位美漫粉,大半年的时间内没有一部超级英雄电影上映,反而等到了黑豹饰演者查德威克·博斯曼去世的消息,《黑豹2》明年才会开拍,这意味着漫威宇宙新阶段的重要支线因为查德威克的去世而不得不重新规划,新一代复联可能就此无法重现钢铁侠时期的荣光了。

就在我们苦等《黑寡妇》和随时关注扎克·施耐德版的《正义联盟》动态时,有一部另类的“超级英雄”电影却走入了大家的视线,由荷兰弟、卷福、珊农、霍尔特主演的《电力之战》。

当然了,这部以直流电交流电发展为背景,讲述爱迪生和威斯特豪斯之间纠葛的传记类电影和超级英雄相去甚远。

但是仔细看你会发现,这部片子的四位主演,全部参演过超级英雄电影。

荷兰弟现在是漫威新生代一哥,现任蜘蛛侠的扮演者;卷福是新复联的领导人之一,奇异博士的饰演者;珊农加入了另一家漫画阵营,DC中超人的对手佐德将军;霍尔特则在X战警里出演了“猛兽蓝毛”。

哥几个都出演过漫改电影的主要角色难怪网友说这是一部容易让人“出戏”的电影。

但这让笔者陷入了思考,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这些年的好莱坞电影里面,好像有越来越多的明星加入到漫改超级英雄的电影阵营里面。

一、好莱坞的“超英”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如果用所得片酬来划分,将现在的好莱坞明星划分为片酬为2500万以上的超一线。

你会发现,这其中好像只有四个人没有参演过有关超级英雄的电影。

分别是:桑德拉·布洛克、约翰尼·德普、汤姆·克鲁斯和丹泽尔·华盛顿。

其余的不是加入了漫威就是参演过DC。

布拉德·皮特和马特·达蒙这两位虽然没有在其中主演,但都在这类电影里客串过。

《死侍2》中,布拉特·皮特客串了那个跳伞时不幸被电死的隐身人。

马特·达蒙则是在《雷神3》中客串了在电影前一部分中,阿斯加德的剧院里饰演话剧里洛基的演员。

有些超一线演员参演的超英电影虽然还没与观众见面,但是也在路上了。

比如安吉丽娜·朱莉的出演的《永恒族》和巨石强森主演的《黑亚当》都将在2021年上映。

巨星几乎全部被漫改电影打包,这对超级英雄影响了的整整一代年轻人来说,看似是一件值得称颂之事,但对整个电影行业来说,越来越固化的资本将这些明星的资源渐渐收归囊中,从漫威、华纳的DC这些片商求着一线明星参演到一线明星为了保持演员生涯和知名度主动投生在这些漫改电影中。

业内的规则似乎正在朝着集权化的方向发展。

好的艺术电影还能请得动这些明星吗?

当《黑豹》能在奥斯卡囊括七项提名,漫改电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席卷全球票房的前提下,好莱坞还有位置给不追求政治正确的艺术电影发挥的空间吗?

身为影迷,其中的内涵我们可能不得而知,但是却越来越能理解当初马丁·斯科塞斯,以及一众好莱坞艺术片大导对漫威的批驳了。

二、《电力之战》背后的窘境反过来看这部《电力之战》,只能说,它被超英电影市场裹挟的资本浪费了一个伟大的故事题材。

上一段我们主要说的是从好莱坞影星看漫改电影对于市场的吞噬。

那么除了这一点之外,这些电影背后公司的较量才是重点。

《电力之战》的出品方是韦恩斯坦影业制作公司,和环球旗下的焦点影业一样将主要目光集中于艺术电影市场,并且他的创始人韦恩斯坦是好莱坞的黄金制片人,掌握着大量的明星资源,他参与制作和发行的电影有300多次提名奥斯卡,捧回70多座小金人,并且韦恩斯坦还是帮助中国的商业片走向大片时代的重要人物,他先后购买了《英雄》和《无极》版权,让它们在北美上映,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商业市场的重要推手。

只不过,在2017年,这位好莱坞幕后大佬被爆出丑闻,《纽约时报》发文披露在几十年内涉嫌至少对8位女性进行性骚扰,不断有女明星站出来指控韦恩斯坦犯罪,他的丑闻直接引发了好莱坞的地震,Mee Too行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韦恩斯坦而起。

而他背后的产出无数大片的韦恩斯坦影业公司,也在2018年正式宣布破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韦恩斯坦出事当年,他的公司倒闭之前,迪士尼宣布收购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几乎占去了好莱坞一半的市场份额,并且随着韦恩斯坦声名扫地,一大帮明星的资源迅速被迪士尼收走。

阴谋论地看,韦恩斯坦作为大佬级人物,纵横影坛长达三十多年,为何之前没有被披露出他的罪行,反而在迪士尼准备收购福克斯,奈飞和亚马逊大肆搭建流媒体平台收购好莱坞片源的2017年东窗事发,背后的玄机估计也没那么简单。

顺便再说一句,今天谈的《电力之战》也是在2017年就制作完成的,但由于上文这么些事,硬生生拖到了现在才发行。

所以,在申请破产保护之后,韦恩斯坦影业所象征的那个好莱坞版权时代,韦恩斯坦被喻做“现代电影挽救者”的时代,似乎和这个电影公司的破产一样陷入了相当窘迫悲凉的境遇。

一向押宝很准的韦恩斯坦公司也就打这翻了车,看着《电力之战》,总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故事题材很好,可是没钱找能把它拍好的人,也没有心气去搞好这样一部电影。

最后出来的结果,人物关系构建不清晰,白费了卷福+荷兰弟的超一线阵容。

本来是卷福饰演的爱迪生和珊农饰演的韦斯特豪斯之间的商业冲突,两个主角的内容应该都需要饱满,需要有一定的侧重,去突出两人不同的魅力,但《电力之战》的故事显然在长度上不能很好撑起两个人人物传记式的讲述,在内容上也平平淡淡,爱迪生的个人性格让卷福用精湛的演技救都救不回来,反而大众熟悉度不够的威斯特豪斯在珊农的演绎下看上去站上了道德的制高点而被观众认可。

至于荷兰弟饰演的爱迪生助手就是个根本没起到任何用处的酱油角色,霍尔特扮演的特斯拉本来可以大书特书一番,因为历史上的特斯拉不仅是公认的超级天才,有着异于常人的人物走向,还分别在爱迪生和威斯特豪斯两人手下都效力过,一举推动了民用电力的发展,这部恰恰就是《电力之战》需要讲述的矛盾点吗?

十分可惜的是特斯拉的故事在其中似乎成了爱迪生和威斯特豪斯斗争之间一个简单的过渡点,这一人物能承载的强有力的线索就这么被忽略掉了,足以看出这部电影的剧本创作根本没有用心。

其他的方面值得说道的几乎没有,很难想象这部电影居然是韦恩斯坦用来冲奥的作品。

大名鼎鼎的韦恩如果是这样的追求,那么它的路也真的走到了尽头。

只是,对于影迷来讲,好的题材不要消逝,传统电影的规则还能骄傲地抬抬头,也算对这些片商最后的期望了。

 3 ) 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

不明白为啥评分这么低,很多人说混乱,我咋没觉得……节奏紧凑,人物鲜活,演技在线,历史还原也还可以,挺好的呀。

而且这段历史十分有趣并激动人心。

我是很推荐看的。

以下是当时的观后感:今天还看了《The Current War》,讲Thomas Edison & JP Morgan vs Westinghouse & Tesla,直流电DC vs 交流电AC的故事。

回来后又Google补习了一下。

DC的致命弱点是(电压&)传输距离,以及成本(铜线)。

如果用DC供电,每公里都得来个发电厂,今天来看当然不可想象,但是当年可是有发明天才背书。

当然大家还是会选经济实惠的,虽然Edison各种想办法利用自己的名气抹黑AC(说危险),Westinghouse还是抢走了不少订单包括至关重要的Chicago World Fair。

最后JP Morgan把Edison踢出去,改用交流电,合并了一个交流电厂(Westinghouse的竞争对手),成立了GE,拿下了2/3的市场。

我的感触:1,Edison真的是发明灯泡的人吗?

他之前几十年和当时的其他发明家的基础上integrate all pieces together然后让大家认为灯泡是他发明的。

所以伟大发明未必是伟大的科学breakthrough,可能更需要的是聪明的engineering。

2,那个时代真好,很多发明,大大小小的,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

单说Edison就有电、照明、(工厂用电,AC though),留声机,动画片……3,一个新的颠覆技术的产生,会有整个产业链的机会。

Tesla建议Westinghouse去Niagra大瀑布建发电厂并从energy赚钱。

Tesla决定work on “无线传输电流”?

他说真的需要cords吗?

Westinghouse想要开发照明之外的其他市场(工厂,运输等)。

4,资本的重要性,taking risks upfrontTesla被第一个screw他的资本家教育说,Cash flow才是control这一切的force。

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没错。

有可work的技术的不止一家(当然还是很难的),但这类创新前期都需要巨大投入,研发,实验,实验(供电)区的建立,等等。

Tesla因为没有钱,图纸都画完了,就是没钱造一个AC motor。

Edison背后有JP Morgan一直供给资金。

技术不会只有一个人能做。

Patent可以绕过。

最后买掉了很多competitor的JP Morgan才是(金钱上的)大赢家。

但是Edison的盛名,Westinghouse终于推行了AC,精神上应该也是十分满足的吧。

 4 ) 《电力之战》:没有亮点,没有花火,令人感到些许无趣

为历史上的科学家立传的传记群像电影并不多见。

本片围绕电力之战,描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爱迪生与威斯汀豪斯两大电力巨头就直流电与交流电展开竞争和对峙的全过程。

当中还夹杂着特斯拉发明交流电发电机的故事发明家总是偏执、有个性、疯狂的。

片中爱迪生、特斯拉身上都表现出这种特质。

但整部影片没有亮点,没有花火,令人感到些许无趣。

 5 ) 胸中有雷霆万钧之力的时代天才——乔治·威斯汀豪斯年谱

1904年,一份报纸称威斯汀豪斯为A Big Man With a Hundred Thousand Horsepower Inside,The genius of the age,胸中有雷霆万钧之力的时代天才,我整理了一下他的年谱,并简单交代了一些背景资料184610月6日,乔治·威斯汀豪斯出生。

1864在海军服役。

1865乔治·威斯汀豪斯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专利《旋转式蒸汽机(rotary steam engine)》1869乔治·威斯汀豪斯获得空气制动机(西屋公司名称)专利许可,威斯汀豪斯担任西屋空气制动机公司,该公司开始实行取每天工作9小时,每周工作55小时的工作制(*在当时属相当人性化的工作制,电影电力之战中有提到)。

*后西屋气动制动器公司(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更名为Wabtec Corporation(西屋制动),2014年Wabtec并购了法国铁路设备制造商Faiveley ,2019年并购老对手通用电气GE的运输部门GE Transportations,三家百年老店合并。

目前Wabtec总部仍位于匹茨堡,并且是全世界最大的铁路设备制造商之一。

Wabtec的工程师文化:思他人之不能思,造他人之不能造,提供有意义的产出Imagining things others don’t,Building things others can’t,Delivering outcomes that matter。

*Wabtec简介:https://www.wabteccorp.com/sites/default/files/2019-02/Wabtec%20Company%20Overview_1.pdf

1867与Marguerite Walter结婚。

1871西屋气动制动器公司开始实行周六半天工作制。

1872发明自动空气制动器。

1878第一家位于美国外的空气制动机公司于法国Sevran开业。

1881西屋机器公司成立(主要生产蒸汽机和蒸汽涡轮等);西屋制动器公司(Westinghouse Brake Company)于伦敦成立。

1882组建联合道岔和信号公司(Union Switch and Signal Company)。

1884西屋制动公司德国汉诺威分公司成立。

1886西屋电气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成立。

*西屋电气字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曾在发电设备、输配电、燃气轮机、电子、核反应堆等多个领域做到全球领先,但现在的主体已经演变为CBS传媒集团,并陆续将工业部门出售,例如燃气轮机业务买给西门子后再被二次转卖给安萨尔多,目前世界燃气轮机前四中,西门子、三菱-日立、安达尔多都有西屋的技术渊源,只有GE未使用;西屋的电子事业部曾是MEMS的发明者和美国最早最大的雷达供应商,后出售给了诺斯罗普格鲁曼;西屋公司的最后苗裔核电事业部于2017年破产重整(不是停止经营),西屋公司的三代AP1000核电和军用反应堆(海狼级S6W、尼米茨级A4W仍是世界先进反应堆)。

而后西屋电气已更名为CBS传媒,2019年与Viacom合并为Viacom-CBS,现时为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之一,在美国与迪士尼与Comcast竞争,大家熟悉的生活大爆炸等剧集、派拉蒙、MTV频道都是他们的作品或子公司。

1889位于Wilmerding的空气制动机工厂开工。

1890西屋开始制造电力机车的电动机。

1893西屋电气公司为芝加哥哥伦比亚博览会Columbian Exposition提供照明。

(*灯泡之战中,西屋与爱迪生的专利官司在2018年被德惠律所(Dorsey & Whitney LLP)评为史上十大专利战争第一名,而西屋的代理律师Paul Drennan Cravath是美国现代律所制度的奠基人,20多岁初出茅庐的Cravath为打这场官司组建了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发展成了今天的Cravath律所,近年连续多次荣获Vault全球第一律所)*关于灯泡发明的故事:https://blog.bricsys.com/who-invented-the-light-bulb/1895西屋电气的主要生产基地在东匹斯堡竣工。

1896西屋公司在尼亚加拉瀑布建成水电站,使用西屋公司制造的水轮发电机。

*发电机虽是西屋公司产品,但上刻着巨大的特斯拉Tesla名字及其持有的专利号,这与片中芝加哥博览会场景一致,特斯拉曾写到:威斯汀豪斯,在我看来,是这个世界唯一一位在这种处境下,能够让我的交流电系统打败偏见与金权,他是全世界上品格最为高尚的人之一,美国应该为他感到骄傲,他具有巨大的人格光辉. "George Westinghouse was, in my opinion, the only man on this globe who could take my alternating-current system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en existing and win the battle against prejudice and money power," Tesla wrote. "He was one of the world's true noblemen, of whom America may well be proud and to whom humanity owes an immense debt of gratitude."所以片子威斯汀豪斯的人格魅力真的是非常还原。

1898西屋公司俄国圣彼得堡分部成立。

1899西屋电气英国公司于伦敦成立,在曼彻斯特设有工厂。

1901西屋电气巴黎公司和Le Havre、Freinville工厂成立,西屋电气德国公司于柏林成立。

1903加拿大西屋公司成立。

西屋救济部门成立(伤残救济、医疗服务)1904美国American Mutoscope & Biograph Co.电影公司(后1907年与爱迪生电影公司合并为美国电影专利公司)为西屋工厂拍摄系列短片(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有相关资料)。

路易斯安纳采购博览会上,西屋公司举办了几项大型展览,并播放了上述影片,同时为博览会提供了电力。

(*此时的西屋公司价值1.2亿美元,拥有约50000名雇员,在美国拥有9家工厂、加拿大1家、欧洲5家)

1905为曼哈顿高架铁路(*就是Highline Park改造前那种高架铁路)和纽约地铁提供电力。

1907威斯汀豪斯失去了他所有公司的控制权(*由于1907年大萧条)。

1911威斯汀豪斯割断了与他所有公司的联系。

1914威斯汀豪斯逝世(*他和妻子被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

1918在威斯汀豪斯死后4年,他获得了最后一个专利授权。

(*共获得361项专利,如果说爱迪生以发明家文明,威斯汀豪斯在美国被称为“Greatest living Engineer在世最伟大的工程师”) 根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资料整理;关于西屋电气和通用电气往后百年的故事,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可以写一下。

 6 ) For All These Great Scientists

理科小白前来膜拜一下大神们的智慧之争,啊不,只是屈服于卷福、荷兰弟,以及尼子的盛世美颜🤪开篇一片雪白的世界,一个模糊的人影(应该是爱迪生)屹立中间,孤独、沉静。

(象征着大神们的世界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接着便是字节跳动般的转场,陷入一片黑暗,同样是爱迪生屹立中间,点亮灯光,得意地宣告电力时代的到来。

呼应、点题、精悍。

虽然开局不错,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觉得这部电影更应该叫做“商业之争”,而不是“电力之战”。

我记得历史上跟爱迪生叫板的是特斯拉,而影片却着重刻画了威斯汀豪斯和爱迪生之间的角逐,大大地弱化了特斯拉的存在。

同时,爱迪生也更多地呈现出了一种商人精明、狡猾的姿态,而反观,真正的商人威斯汀豪斯却表现得更加慷慨大度。

(奇怪🧐这跟我历史上所学到的怎么不太一样?

到底是电影为了艺术观赏而做出的处理?

还是这才是历史上真正的爱迪生?

不知哪位大大能解答一下?

)主要内容都是在讲述如何卖出更多的电、抢占更多的商机,数字、手段等等跟商业有关的东西还真是不少,让人觉得有点偏题。

所以整部影片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差强人意。

但是呢,还是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的,这里我主要想讲两个。

一是:爱迪生在妻子死后,抱着自己的孩子入睡时,他的孩子用摩斯电码在他的脚上敲出“I Love You”的话语。

(话说爱迪生在向他妻子求婚时也用了摩斯电码,好浪漫啊😭)这里就不得不吹一下卷福的演技了,那种伤痛却要隐忍、想哭却不能哭的表情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所以,影片中的爱迪生虽然让人感觉势利,但是却更有人情。

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发明大王,而是一个普通的,需要维持生计,爱着家人的托马斯·爱迪生。

涉及到家庭的场景不多,但是每一秒都内敛深沉,足以铭记。

第二个我觉得更具有讽刺意味:就是威斯汀豪斯和特斯拉获得了芝加哥展览的投标,并向世人展示了交流电的魅力;而同一时间在水牛城,一个叫威廉的杀人犯接受了世界上首次的电刑。

观赏者陶醉的神情与受刑者淡漠的表情形成强烈的对比,世界的新生与犯人的死亡,怪异而可笑。

片中也做了电流交错混乱,光怪陆离的穿插处理,是想表明美好的事物往往伴随着黑暗的一面?

最后想提一下,电影中较多部分采用了“怼脸式”拍摄,能带给观众和角色之间交流的体验,甚至可以从角色的第一视角去感受剧情的发展,是那种带你进入影片的感觉。

片中还有很多字节跳动般的转场,我觉得应该是采用了电灯开关节奏的灵感(或者是摩斯电码?

),非常特别。

最后的最后,本人想向从古至今所有的科学家们表示敬意,谢谢你们的贡献,愿你们为之而努力奋斗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

电力之战 (2017)6.42017 / 美国 俄罗斯 英国 / 剧情 传记 历史 / 阿方索·戈麦斯-雷洪 /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汤姆·霍兰德

 7 ) 《电力之战》:爱迪生之所以伟大,不是从未失败,是永远勇敢向前

电影的主人公是爱迪生,想必大家对他都不陌生,在小学课本应该就听闻他的事迹。

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发明创造,拥有专利达到一千多项。

美国总统胡佛称:他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人,是美国的国宝,也是人类的恩人。

故事发生在爱迪生发明电力系统和灯泡之时,那时用电还是少数人的独享。

爱迪生通过上万次的试验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并发明直流电发电机,并在城市里推广。

当人们第一次看见整座城市,被灯光照亮瞬间都被其征服。

就像爱迪生所说:我们终于将星星装进灯泡,光明照亮黑暗,也照亮人们的心。

然而在另一边大亨乔治•威斯汀豪斯研发了交流发电机,二人为争夺全美乃至全世界的电力供应系统,展开连场恶斗。

二人各有优劣,分别占领了不同城市的电力市场,并为即将到来的世博会电力项目的中标做着准备。

虽然爱迪生和威斯丁豪斯相互暗中发力,但彼此的竞争还算平衡。

然而因为一个后起之秀的出现发生了改变,他就是电力新人尼古拉•特斯拉。

这里还有个小故事,特斯拉原本是爱迪生手下的员工,解决了很多问题,但爱迪生并未信守承诺给其巨大的报酬还告诉特斯拉只是玩笑。

失去信任的特斯拉,辞去工作并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另一边的豪斯抓住机会和他强强联手,改进了交流电动机。

在世博会的中标竞选中,胜利毫无意外的偏向了他们这边。

在电影中爱迪生不在是个神化的人物,回归普通人的一面,他也会骄傲自满,不愿意相信别人能做的更好,也会因为忙工作而放了妻儿的鸽子,当爱妻因病去世而追悔莫及,甚至有时为了打击对手也会向记者说坏话。

这样的爱迪生反而让观众感觉拉近了距离更真实,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发明家。

世博会上对手的中标,宣告爱迪生在这场电力之战以失败告终。

但爱迪生的伟大在于,没有被失败击垮,继续全身心投入到下个发明中,并在不久发明了另一个改变世界的新东西——电影,此外发明的留声机同样推动着人类进步。

因为放弃而失败的人总会有千万种理由,成功的人只是做到了一件事就是坚持。

到底是被失败打倒,还是拍拍身上的土,再次勇敢上路,选择权在你手中。

最后奉上爱迪生的一句话: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事的方法是什么。

天才都如此,我们更应加倍努力,为了心中的梦想坚持。

 8 ) 一场混乱的《电力之战》

多伦多的首映结束已经过了午夜,周围的人连Q&A都没心思看,没等Harvey带着一众演员上台,站起身就走了,只剩一帮BC迷妹。

韦恩斯坦最近几年押宝老是押错,横扫奥斯卡的辉煌早就没了。

中小成本独立电影成为新宠之后,他家不上不下的定位就略尴尬。

这部《电力之战》是韦恩斯坦今年的冲奥重头戏,选在近几年的奥斯卡前哨战多伦多举行首映。

不过目前就多伦多展映的新片来看,这部电影并不算出众。

《电力之战》,讲的是BC演的爱迪生,和珊农演的威斯汀豪斯“ 两大电力巨子就直流电与交流电展开竞争 ”(引自豆瓣)。

到底竞争什么呢?

大概有三条线:一是在全美普及电力的竞争,两人都要尽可能占领更多城市;二是用电椅对一个杀人犯执行死刑究竟算不算酷刑、以及交流电是不是有致死的危险的争论;三是竞争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的电力供应商资格。

电影前三分之一都在讲第一条线,直到威斯汀豪斯这边因为事故出了人命,引入了第二条线,到这里还是比较巧妙的。

当第电椅事件终于暂告一段落后,爱迪生的公司被JP摩根跟其他公司合并成了通用电气前身,这才又冒出了第三条线。

到结尾,第二条线和第三条线交叉剪辑。

第一条线就随着另外两条,三局两胜似的,就算交代了,爱迪生就这么认输了,跑去拍电影了。

在三条线之间,还穿插了大大小小的花絮插曲,有些和情节关系并不大,显得很零碎,难以抓住重点。

散场的时候我身后的一个记者和同伴说,开演了20分钟我还不知道这电影到底要讲什么,就觉得不是个好兆头。

角色方面,两个主角喜忧参半。

剧情上看,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应该是双男主。

实际叙事的视角来看,以爱迪生独白开头和结尾,应该以他为中心角色。

但是看角色的发展和描写:爱迪生开头就自称伟大,中间做了一些不光彩的事,多方挫败,干脆转而研究电影,仍然自称伟大;而威斯汀豪斯,起初被新发明打击,被爱迪生蔑视,又跟上时代开发自己的电力技术,接着被爱迪生陷害,又揭穿了对方,最后和特斯拉联手在芝加哥博览会的竞标上打败了爱迪生——威斯汀豪斯这才是励志剧男主的发展线路啊!

爱迪生到底在干吗!

珊农得益于角色的丰满,这次发挥是演员里最亮眼的一个,威斯汀豪斯能准确说出每个人的名字这个点设计得非常棒。

而BC在夏洛克、图灵、奇异博士之后,再塑造这么一个unlikable narcissistic genius,太缺乏惊喜。

尼子的特斯拉虽然扮相不错,但戏份少得可怜。

荷兰弟演的助手更是超级酱油,换个路人来演也没影响。

至于女性角色,简直可怜至极,两个女性角色都是以“支持老公的好太太”形象出现,而且互相之间毫无交流。

导演阿方索·戈麦斯-雷洪前一部作品《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评价很高,但《电力之战》这样的题材和规模似乎对他来说还难以掌控。

开场不久威斯汀豪斯出场的一段长镜头拍得很有创意,但到后面开始出现大量和台词节奏完全不搭的快速剪切,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帮演员连一句台词都说不连贯,半句就要切一下。

不仅如此,导演在这么一部古装传记片里,几乎全程手持摄影机,从头到尾摇摇晃晃。

倒不是说手持不能用,埃导在Baby Driver里用得就恰到好处,甚至《拆弹部队》手持晃到吐我也认了,因为符合剧情。

但是科学家站着讨论电力,有什么好晃的啊?!

不光晃荡,还要以各种诡异的视角仰拍俯拍斜拍人物近景,一个个脸全都拍到变形。

加上导演喜欢镜头远近来回变化,很难说观众在这个故事处于一个什么视角。

这种手法放在现代青春片里或许合适,但在这部电影里就有些怪了。

导演在放映前还特别说,有几处后期特效还没做好,希望不要因此影响观看效果。

但看完全片我觉得,问题远远不是几处特效缺失——其实有几处特效还是挺酷的。

场景的设计和服装也很有美感。

另一个亮点是配乐,作曲真是使出了一百八十分的劲儿,从蒸汽朋克到古装励志全有了,就是跟画面的风格搭不上。

有几处配合特效和转场剪辑还挺带感的,等音乐停下人物在寂静中说对白,感觉变成了另一部电影。

总得来说,电影最终呈现的结果有些可惜,没能把这么好的演员阵容完全利用上。

不过既然后期还没完成,也有可能还会根据观影反馈再做修改。

只不过目前看,韦恩斯坦回归奥斯卡霸主之路还很坎坷。

 9 ) 《电力之战》

在当前战争中,Alfonso Gomez-Rejon 对将电力和照明的发明带给公众的战斗充满了生动而迷人的印象。

这是托马斯·爱迪生和乔治·威斯汀豪斯之间的长期斗争和曲折的战争,也是尼古拉·特斯拉的作品。

这项快节奏而巧妙地完成的功能,探索了这场将美国带入全新时代的竞赛。

就屏幕上的人才而言,您确实做不到比这里拥有的要好得多。

坎伯巴奇和爱迪生一样出色,他是一个渴望将自己的愿景带给世界的人。

至于香农,演员给他所担任的每个角色都带来了一定的吸引力,并且他对西屋公司也很了解。

其余的演员增加了强大的支持,包括霍特,米德尔顿,荷兰和马修·麦克法丹担任摩根大通。

《当前战争:导演剪辑》是一项崇高的功能,旨在审视这段历史上的特殊时期。

它设法使观众参与到很容易成为缓慢的历史课程的过程中。

实际上,阿方索·戈麦斯·雷洪在这项激动人心的考试中注入了一定的精力,为电影的观赏体验带来了永恒的品质。

影片拍摄出色,表现出色,得分令人印象深刻,是一种以愉快的方式进行教育的电影。

最终,导演的剪辑《 电力之战》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它以令人兴奋和新鲜的眼光将电力的发明带入了生活。

受真实事件启发,是本年度最引人注目的和最具吸引力的功能之一,非常值得一探。

 10 ) 电力之战还是19世纪名利场?

看爱迪生迷弟西屋如何被傲慢偶像狠虐最终黑化一朝将之击落神坛??

好笑的是赢得电力之战的两个人最终都被授予『爱迪生奖』这就追星成功了?

🙃反观爱迪生 输了以后转头研究摄像机去了 好奇翻了翻人生履历也是各种负债 搞个新发明大赚一笔还债不愧是偶像级带发明家👍 爱迪生 永远滴神全篇狠吹西屋的人格魅力 结尾悄悄在屏幕下方打出一行小字: 销毁所有和特斯拉往来信件试图让世人只记住自己的贡献……罢辽 学界从来也不是什么纯净之地🙃🙃霍尔特版特斯拉、Tom和George的两位太太和一双儿女、小蜘蛛演的助理 配角每个都有亮点但每次都情绪刚被调动起来立马进入下一趴了虽然有很多情节真的挺喜欢的 禁不住故事线太多情节也散乱 配乐很Justin Hurwitz(有几个瞬间梦回登月了) 但就从头到尾莫名其妙激动人心根本带不动剧情……霍尔特戏份太少啦 真就像极了特斯拉本人放弃专利让普通民众都能享受照明啥的也不提 一行补充说明就穷困后半生了 这故事讲得8行两个字已经说累了 就这样吧

《电力之战》短评

虽然爱迪生是这次“电力之战”的输家,但他和对手威斯汀豪斯和特斯拉一样都是改变后来人们生活习惯的关键人物,在反复试验一次次的失败才有后来伟大的成果。演员阵容真是强大,就是导演开头用了一些长镜头,中间节奏又快,而且配乐又很现代化,看的像一场MV似的。在传记片中这样做有些花哨了。但如果在学校讲历史还是科学课,可以在课上放这部电影了解历史和其过程。

6分钟前
  • wanglc
  • 推荐

作為最著名的韋恩斯坦事件難片,電影艱難發行的故事比電影本身精彩,那麼著名的歷史事件被講述得這麼寡淡無味,無論是對愛迪生還是威斯特豪斯的角色塑造,還是對兩人之間決定時代方向的戰爭的描繪,都得很無趣,更別提其他角色了,剪輯、攝影、配樂更是讓我非常不解。

8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较差

作为传记 我觉这么拍挺不负责任的 挺装的 通篇流水账 好好叙事不玩花活儿能死吗?

10分钟前
  • 欠扁女孩
  • 很差

本应该完整地讲故事剪得稀碎的,节奏也很有问题,得靠配乐衬托。但是!这部片终于得见天日了热泪盈眶!看我缺又一次演傲娇天才真的赏心悦目(陶醉中)!荷兰弟也是萌萌哒!

11分钟前
  • 糖紫
  • 推荐

成熟稳重资本家威斯汀豪斯与偏执天才发明家爱迪生为了争夺美国照明工程和博览会中标权的较量,本质上是交流电和直流电谁是未来的博弈~当爱迪生在荒原将“星光”装进灯泡💡,用直流电发电机将整座城市的一格格房间照亮;当特斯拉和威斯汀豪斯,第一次用交流电照亮了芝加哥世博会大楼,我的震撼程度不亚于一百多年前的人~ 影片唯一的遗憾就是特斯拉的戏份太少了,历史上的真人已经籍籍无名了,真希望可以多一些这个天才的生平故事,结尾处威斯汀豪斯和爱迪生这对宿敌的“世纪会面”看出了惺惺相惜的意味,背后中国展位“天下大同”的书法很应景~ 最后交流电大获全胜,输掉了的爱迪生取得了摄影机的专利,创造了全新的行业——电影,而这光亮就再没熄灭,它像星星之火一般燎原,一直照到了一百多年后的我们身上。

14分钟前
  • Mia
  • 推荐

跟福特大战法拉利一样,黑的是福特——虽然我想的全是韦恩斯坦

17分钟前
  • Merov Mugatu!
  • 还行

拍得也够故弄玄虚、不知所云...

20分钟前
  • 小唧唧
  • 较差

电影不是黑爱迪生?纵使天才道德上也有缺陷,为了赢可以不择手段。而westin也用了我最终还是用了自己所鄙视的手段。输一场才发现自己无需去纠结是否和电在一起,还有更多的事等着我。最后的文字是一种升华。

23分钟前
  • 口饭dex是奇葩
  • 推荐

我觉得还行,挺流畅的

24分钟前
  • 小狐腻
  • 还行

本尼迷妹在线打call特斯拉哈哈哈哈哈

29分钟前
  • 顾久川
  • 推荐

看到爱迪生和儿子相互敲鞋子用摩尔斯电码交流我哭了,看到爱迪生用自己发明的留声机来听亡妻的声音,我哭了!但他太没德行了!为了自己的名声努力诋毁对手,还戏弄特斯拉。特斯拉比他们两个都牛逼!那个女人不会写毛笔字,她握笔方式都不对。

32分钟前
  • 的确良少
  • 还行

天才之争,一个时代的较量

34分钟前
  • 耶斯特洛夫斯基
  • 推荐

前15分钟,我觉得它扑街了.剧情非常碎,人物不深入,不从头讲.后来越看越好看,卷福饰演的狡猾恶劣的爱迪生比科普的文字生动多了.另外用2种颜色的灯泡展现电流之“战”真的太合适了.顺便我百度了一下电刑多少伏,2050v

38分钟前
  • Aさん要娶润宝
  • 还行

有历史唯物主义观的传记电影。

43分钟前
  • 钱公子OldMoney
  • 推荐

102分钟

44分钟前
  • 淡定
  • 推荐

阿莫6分版。原本是很好的爱迪生与特斯拉争夺市场的故事,怎么演绎的没啥大意思呢……

45分钟前
  • 神哥
  • 还行

个人在多伦多最不喜欢的一部。导演对摇晃镜头和变形大脸的热爱让人很难懂,情节非常散碎,演到一半还让人摸不透到底要讲什么。BC算是定型annoying narcissistic genius了吧。Hoult的特斯拉扮相很可爱,但戏份太少了。

46分钟前
  • 兔安叽
  • 较差

剪辑节奏快到像是在看预告片,不知道导演在想啥。

49分钟前
  • 波板糖
  • 较差

Cambridge VUE

54分钟前
  • 虞葱葱
  • 推荐

这么好的题材和演员浪费了,像是一个形式流水账。

55分钟前
  • zmzy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