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关爱老年人的公益短片合集,几个短片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讲述。
短片从细微的小事缓缓展开,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展现片中几对老人的生离死别。
两个人吵吵闹闹共同生活到老年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上了年纪后由身体的衰老而引发的精神上的衰弱对于老年人来说已经是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而另一半先行离去会使得原本就已虚弱的老人更加无能为力甚至是不能接受,这让人唏嘘。
二是展现老年人和后代之间的互动。
中青年们虽然身体看起来健康有活力,但是当他们看着养育自己的长辈逐渐衰老、患病、离去也是无能为力的。
这种眼睁睁看着事情发生的无力感鞭笞着中青年们的内心,同时也刺痛了同样处在这种状况中的千千万万个我。
三是展现老年人自我建设的强大。
这类老人有目标,有行动力,还希望能把自己的晚年过得好一些。
同时他们能实现自己的想法,能拥抱新的老伴……这种情况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出发点和立意是好的,但选材不敢恭维。
十来个故事,大部分非富即贵,忘了在中国的广大农村还有远远多于这个数量的老人更需要关注,他们不是没有辛勤努力才如此,而是历史、时代和时事造就的,甚至是做出了很大牺牲的,为了其他的……才如此。
并不是影片里的就不应该关注,如果只有一两个甚至三四个故事也罢,可十来个居然没有一个,还号称是中国首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推荐影片(能代表中国的老人吗?
),忽略了多数老人群体,实在说不过去。
也许,自带光环的编剧和导演们确实没有经历或面对过。
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关注和在乎过。
想起了当年,想起了曾经。
再看看现在……更理解了那个人,还有深深的怀念。
很遗憾今天才看到,虽然2019年在办公室讨论了很多关于怎么在会员单位里播放这部电影的方案,看到片头片尾字幕中那么多熟悉的同业与伙伴……而如今竟已过去了这么久。
2016歪打正着的进了这行,中间想过退出,然而如今再入仍不后悔。
养老不赚钱,又苦又累,尤其在2020伊始这全球的意外之下,养老人舍小家守大家的苦,有时候真的需要情怀来给自己力量,更需要社会的关注,zf的投入。
这部片子,行外人把它当成电影,然而我要说,这四个年轻人真棒,他们从叙述的角度,不加评判的给你讲述十个小故事,看似普通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然而每一个都让人热泪盈眶,片尾片花与老艺术家的互动最终让泪尽情流。
你们熟睡的夜晚🏙,有我们守护雁过留痕。
这部片子不是给老年人看的,而是给我们这些“未老”人群。
我们都未曾老去,不知道“老”是个什么滋味儿,但是我们要努力去尝试了解,要不断学习,让我们能为这个日益增长的群体做些什么,因为他们可能是不久以后的我们的父母,甚至很快也会是我们自己。
失能、失智、阿尔茨海默、意外跌倒、子女在社会中的压力导致,不能陪伴,失独、独居、丧偶等引发的各项心理危机需要专业人士的化解与治疗,等等等等……这一切已逐渐成了生活的刚需,家庭需要转变观念寻求专业的机构养老,养老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努力缩小不同星级之间的专业差距,同时社会与上层建筑,加大对养老机构,特别是民办机构的扶持与政策优惠,同时尽快启动并落地长照险等物质保障,让专业的机构养老不再是一小部分人可以独享的晚年,真正的实现养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初心,实现每一个老人“老有所依”的晚年最大的心愿!
守着你们的时候,我们也会思念家里的老爸老妈
讲述了十个“养老、孝老、敬老”的故事。
故事中,有勇于追梦自己动手改装自行车周游中国的爷爷,有无数次扶起跌倒的年幼儿子却在年老时因为一次摔倒而卧床不起的妈妈,有患有认知症不记得儿子却仍然记得喂他吃桃酥让他别哭的奶奶,有不服老亲自侍弄花鸟还在意哪个大娘夸自己年轻的爷爷,有潇洒人生聚会攀岩拉皮割眼袋的活宝夫妇,有过生日满心期待儿子会来却只能孤零零吃火锅的时髦老太太,有优雅得体每天给去世老伴送小馄饨全医院都配合她的气质奶奶,有互相正眼都不看刀子嘴豆腐心互相关怀的老两口儿,有超新潮网恋志愿支援偏远地区的退休老教师,还有为了出国留学的孙子学习使用微信给他录小视频的爷爷奶奶
出发吧,单车每次路过小区门口,隔壁年迈的大爷总是坐在轮椅上向远方张望着什么,但凡有人路过那里,问他:“大爷,你在干嘛呢?
”他就冷不丁地答一句:“等死呢!
”每当“我”的老父亲询问时他也这么回答。
父亲买菜时偶然看到了年轻的骑行队伍,活力、速度、激情、希望,燃起了他的满腔热忱,他转身和收废品的人买了一辆十块钱送到家的自行车,告诉“我”他要环游中国,“我”在家里给他安装了固定在地上的健身自行车,“我”“怕”,所以不想让他远离“我”的视线。
突然有一天,“我”下班回来,推开门,自行车都不见了,“我”慌慌张张地追出去,坐在小区门口的大爷说:“我在等死,而你爸找死去了!”“我”知道父亲蹬着自行车,随着骑行的队伍一起远去了。
摔不起时光荏苒,从出生一直到衰老,牙牙学语到脊背佝偻,一切恍如昨日。
仿佛昨天还在院子里看妈妈织毛衣,转眼长大离开家在外奔波,如今年迈的妈妈轻轻一跤就摔坏了健康,医生说往后要多陪陪母亲。
是的,多少年了,“我”一直在外面拼搏,现在重新踏进家门,以前的一切历历在目,这就是家,妈妈的毛线从指尖滑过,“我”用力去抓,终究是抓了个落寞。
就像妈妈一直在大门口等“我”的那些光阴一样,流逝了。
“我”听着妈妈美妙的歌声成长“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也有人讽刺说“我们坐在高高的骨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穷极一生,追求物质时别忽略精神。
挂起的记忆。
“别哭,吃桃酥。
”小的时候,母亲把桃酥挂在高处,“我”用椅子垫在桌子上,站上去够。
篮子被“我”掀翻,桃酥像春雨一样从空中洒落下来。
母亲先是一顿打骂,再为“我”擦擦眼泪,说“别哭,吃桃酥。
”那时的桃酥很甜。
现在母亲老了,甚至她已经记不得“我”是谁了,只要家里有一丁点的动静,“我”就怕。
“怦!
”的一声,“我”飞奔至母亲身边,母亲将椅子放到桌上,手指着挂在天花板上的篮子,里面放着桃酥。
“我”拿下篮子,递给母亲一块桃酥,她用尽全身力气,掰了一半喂进“我”的嘴里说:“儿子,别哭,吃桃酥。
”我慢慢地咽下这美味的桃酥,这时的桃酥又甜又咸。
父亲的花“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父亲将他的那盆花搬出搬进,终于在一个安静午后,花盆碎了,“我”的宁静也随之被打破。
“说过多少遍了,不要搬,你真要拿什么,你喊一声就行。
”父亲一句话不说。
“我”在打扫父亲房间的时候,收拾桌面时看到桌面,小时候的照片,望着窗外,看到妻子给他重新买了一个塑料花盆,他把花重新种好。
“我”知道自己不该那样说父亲。
这一次,我扶着他,他拿着他的花,妻子在旁边跟着,走进了屋子。
逆生长“我”给年迈的母亲打电话“宝贝,你干嘛去了?
现在还不回来。
”电话的另一头是“我”的母亲,“我在和小学同学聚会。
”“我”给年迈的父亲也拨了个电话,“爸,你在干嘛呢?
”另一头我的父亲,“我在攀岩,不说了,再说我要掉下去了。
”家有二宝,每天都在“我”的心尖上,
“我”到国外出差,给他们打电话问他们在哪?
他们唯唯诺诺地说:“在医院。
”“我”马上要两个宝贝(爸爸妈妈)分别接视频电话,确保都还在。
最后他们顽皮地告诉我他们是去整容,好在有惊无险。
母亲的生日。
“我”总是奔波,母亲一早起床,坐在梳妆台前,涂上美丽的口红。
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她的生日。
“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母亲期待地开了门,她以为是“我”回来陪她过生日,但并不是。
银行给母亲送来鲜花,接着保险公司也给母亲送来保险。
隔壁老王约母亲出去,母亲回绝了,她说:“我今天的行程被我儿子安排满了,他要带我去逛街、看电影、去河边沙滩上晒太阳。
”放下电话,母亲瘫坐在沙发上,偌大的房间一片寂静。
这时,“我”点的外卖到了(大蛋糕,海底捞),“我”打来电话给母亲唱生日歌,因为工作原因没法陪伴在身边,那一大桌子美味可口的佳肴,母亲一口也没吃,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才是最暖心的孝顺。
老伴儿。
“我”的父母彼此不说话,交流全靠家里的那只狗——欢欢。
吃饭时,母亲还在厨房忙活,父亲把碗里的汤倒给狗盘里,大声对欢欢呵责“吃。
再不吃就凉了”于是母亲到饭桌吃饭。
夜幕降临,母亲端来一盆洗脚水,对欢欢说:“洗爪子。
”于是父亲脱掉鞋袜,把脚伸进热乎乎的水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满意的神情。
父亲去世后,母亲看着欢欢、父亲的一张老照片一坐就是一天。
相处吵闹觉得烦,真正离开了又会很想很想……且行且惜。
守候简单、无奈、执着。
老爷爷进入ICU病房后没有再出来,坐在椅上的老奶奶,每天都会做爷爷最爱吃的小混沌给他送去。
医生告诉老奶奶,“他”已经走了,奶奶只是默默不语,每天依然坚持送。
医生们圆奶奶的心愿,日复一日,只为你。
玫瑰余香“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这天“我”有一位很特别的客人,他告诉“我”,他是一名教师,在网络上聊了另外一名退休的教师,而他聊的正是“我”的母亲。
他说:“如果我和她能成,那我们打算把一生所积攒的教育经验编成一本书,为边疆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
他的目的地到了,“我”向他致敬,就当我也为教育做一点点贡献,车费不要给“我”了。
他笑了,送了一朵玫瑰花给“我”。
阳光下,“我”看到他抱着玫瑰,而“我”的母亲和他心意相通,“我”的心一下子乐了。
爷爷奶奶我爱你。
再过三四个小时“我”就要到国外出差了,此时“我”在房里打着游戏,“我”的爷爷和奶奶在客厅里忙碌着,爷爷忙着玩微信,奶奶忙着缝被子。
“强子,怎么登录?”“我”停下来,出来教了爷爷,然后也帮奶奶把针线穿好。
迫不及待又打起了游戏 ,“强子,怎么收信息?”“我”有些烦,出来告诉了爷爷,顺便和奶奶说,“你缝这干嘛?这年头没人用这样的手工被。
”“小强,怎么发图片?”“我”很不耐烦了,痞痞地靠在门上,“您用得着微信吗?
”看看爷爷奶奶,“我”粗暴地教完之后,接着摔门而入。
在收拾行李是收到一条信息,是爷爷发来视频:“小强,爷爷玩微信,是怕你在国外孤单,为了能和你聊天。
奶奶缝被子是怕你冬天冷着,提前做准备……”看完视频,“我”哭了一路。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30多岁,才毕业十年就想过上剧中老人的生活,羡慕呀,幸福呀!!!
体制内也有很多年轻演员,多去拿年轻演员练练手再来霍霍老艺术家可以吗?
前三个很不错,尤其第一个自行车🚲,马苏的也挺好,于蓝和刘佩琦老师戳中泪点,差点冲动给了满分,能坑一个是一个!!
于蓝老师于上映次年去逝了,致敬。
其余的年轻导演,多去品尝一些人间冷暖再来拍戏吧,总导演黄宏,其余导演也都是体制内的吗?
体制内的导演门槛太低了。
好好工作,争取还清卡债,能有多余的钱缴齐保险。
我家里也有两辈的老人,这些赞助的老龄事业基金会,安心养老什么的,我虽然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争取有生之年能过上让他们关注的对象吧。
一个蜷居在城市角落的孤寡青年的自白。
《一切如你》这部影片以10个小故事的形式呈现出当下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出发吧单车》这个片段中的老爷子活力无限,想骑车去看看祖国的各个地方,自己动手改造自行车🚲,选择在路上过完余生。
类似的案例这几年生活中也有不少,父母年轻时为了我们放弃了远走江湖,陪伴我们成长,又看着我们成家立业,却忘记了自己,推迟了他们年轻时的悸动,终于有大把时间由自己支配了,他们已然老矣,不是所有老人还有在路上追寻的机会,那就趁父母身体还可以时多带他们出去旅游,因为遗憾是永远都弥补不了的。
小时候扶着我们学步的是妈妈,在摇摇晃晃中我们迈开了第一步,接下来会有摔倒、磕磕碰碰的上演,可是哭完鼻子,捂捂膝盖我们还可以继续走。
就这样一步步,走出家门,渐渐离家,我们是一步一步越来越稳健,而当初拉我们的大手却 《摔不起》了。
是啊,常言道:年龄大了,骨头脆了摔不起了,抓不住红线抓不住时间自然也会不住母亲。
挂起的篮子里藏着小时候最爱的桃酥,会趁父母不注意爬上桌子够篮子里的吃食;时过境迁,母亲老了,记忆糊里糊涂了,一瞬间的回忆浮现,该给儿子取篮子里他最爱的桃酥。
10个故事中,老人坐在轮子上拿着桃酥喂儿子,说道“儿子别哭,吃桃酥。
”真的忍不住泪目了,就算记忆模糊,你最爱的我记得,我最爱的只有你阿。
《父亲的花》《逆生长》《玫瑰余香》《老伴》不再煽情,而是生活中的琐碎杂糅着几分欢乐,都有老的那一天,不妨养养花找找伴乐呵呵的,做个开心的老婆婆和老公公。
你野餐我攀岩我们一起去整容:退休后手捧玫瑰去见你相约去新疆支教;你以为我在跟狗🐶交流,不,你错了,你知道我说的是谁吧。
你还记得母亲的生日吗?
你知道最好的生日礼物是什么吗?
生日那天,老人开心的给朋打电话儿子要带她吃火锅逛商场看电影,结果等来的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上门送花,儿子叫来的外卖。
期待落空,也会忍住落寞自我安慰,人到老年最缺的是陪伴,最想见的是孩子。
8月29日,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北京知梦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安馨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出品的电影《一切如你》,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北京知梦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圆圈圈营销联合宣传。
首映礼在北京海淀中间剧场温暖举行,当天一票难求,五百人的剧场座无虚席,许多观众和记者是站在楼梯上看完的。
看到新华社一位记者在观影后这样写到:“90分钟电影我站着看完,一步也不舍离开,妆哭花了”。
其实许多观众都是如此,这部电影不仅催泪,同时,笑声不断,温馨动人,四位年轻导演,十个温暖故事,32个影视巨匠连续岀场,一个比一个精彩。
该片由于洋、于蓝、秦怡、田华、谢芳、牛犇、刘江、张勇手、杨静、管宗祥、许还山、雷恪生、彭玉、李明启、郑毓之、吕中等老艺术家和刘佩琦、奚美娟、侯勇、聂远、王志飞、郭晓东、吴军、颜丙燕、马苏、张艺兴、刘琳、曹磊、徐囡楠、王今心、王毅凡等中青年表演工作者联袂出演。
电影放映结束,掌声长达一分多钟,当影片字幕上滚时,银幕上岀现老艺术家的年龄,同时出现他们年轻时的银幕形象,于洋的《英雄虎胆》、秦怡的《女蓝5号》、谢芳的《青春之歌》……加上张艺兴的主题歌《一切如你》,感人至深。
更加精彩的是,映后的演员见面会,与所有的见面会不同,首先,中影股份总经理江平出场,他说:“见面会现在开始,让我们拉开大幕,看看这老少幸福的一家人吧”。
大幕在音乐中慢慢拉开,让观众没有想到是,舞台变成一个家,所有的演员坐在台上,空中一轮明月,老艺术家白发苍苍,年轻艺术家青春亮丽,那一刻现场五百多名观众不约而同的站起来鼓掌,向台上的艺术家致敬!总编剧、总导演黄宏在发言中感慨说到:“我只是个组织者参与者,主要是年轻人作的,我一直在想,三十年前我和4位年轻导演一样年轻,三十年后我就会是16位老艺术家现在的年龄,做为中间的桥梁,我们应当作点力所能及的扶老携幼工作……这确是一部有喜有泪、有感动亦有反思的感人影片。
于洋老师的感言,田华老师的朗诵,谢芳老师的演唱,四个年轻导演黄兆函、傅绍杰、张楠、李譞的讲述都深深的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四位年轻导演,十个温暖故事,《一切如你》真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好电影。
很久没看过如此让人觉得轻松的电影了,这部电影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不用做阅读理解就可以知道答案,简单到我随随便便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电影没有大悲大痛让我感动,只有老人们的孤独和寂寞让我看到之后难过不已。
电影讲述了十个小小的故事,其实电影当中的每一个小小的故事都有导演美好的用意,但是说实话,除了第一个故事之外,其余的故事并没有带给我特别大的感动。
Part 01:老头:我要浪迹天涯 电影的第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家门的老人,虽然这个老年人的孩子平时也挺孝顺的,但是老人讲说我其实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家门,我就想骑着自行车满世界地去溜达。
到了最后的时候,老年人出走的时候,骑着自行车,穿上军装,背上水壶浪迹天涯的时候,我觉得好感动好感动。
老年人没有义务为你看孩子做饭洗衣服,他们需要释放属于自己的生命。
Part 02:妈妈:年少时候我爱你 看这个小片段的时候,觉得还挺好看的。
刚开始的片段出现的是马苏,然后他儿子还挺帅的,这个名字叫做摔不起。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孩子摔倒在了地面上,摔了不止一次;到了最后的时候,母亲摔倒了。
一个烈士遗属,一个女人养大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年老了,孩子长大了,老年人需要孩子来养育了。
Part 03:妈妈:虽然痴呆了,但还是记得孩子想要偷偷地吃挂在房顶上的桃酥 这个小片段里面,妈妈得了老年痴呆,忘记了身边的所有的人。
儿子买了饭菜,去给老人做饭吃,喂完母亲吃饭之后,母亲还想要桃酥吃,母亲忘记了自己今天已经吃过饭这件事情了。
儿子为了防止母亲再偷吃,于是把桃酥装在篮子里面挂在房顶上了。
这样挺让人难过的吧,妈妈虽然痴呆了,但是还是记得自己的孩子曾经想要吃桃酥,想要品尝一些食物这件事情。
Part 04:父亲的花,我的泪水从眼角滑落这个小故事让我觉得孩子就是很普通的中年人的孩子,老父亲养了一盆花,这盆花老父亲很珍惜很珍惜,放不久之后还要把花盆换个地方,然后再换个地方。
花盆摔坏了,到了最后的时候,儿媳妇买了一个新的塑料花盆给自己的父亲,让自己父亲能够不再经历摔坏花盆这件事情。
Part 05:逆生长,老了我也要美美的呀. 这个小片段里面,老两口冲到了整容医院去整容,一个割了眼袋,一个整了个双眼皮。
这老两口还真的是很有趣的呀,看完之后,我觉得老年人就应该活成自己想要活成的模样,开开心心的,从不放弃那种。
‘’Part 06:母亲的生日,我留你一个人过生日 母亲过生日了,一大早就已经起床收拾的美美的坐在沙发上等待自己的儿子来接自己过生日,但是可惜的时候,直到最后的时候,儿子也没有过来。
儿子在捞海底里面定了火锅送货上门,还煞有介事地拿了一个大熊猫给自己的儿子用,想到这里的时候,其实也挺好笑的吧。
Part 07:老伴儿:你走了我的日子,还要孤单地继续下去 这两个老伴儿原本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的,养了一只宠物狗狗。
我觉得,其实我也想要等我老掉的时候,一生一世一双人。
但是我不知道,会不会到了老去的时候,我有没有这样的福气,怎么想也想不通;毕竟这种事情,就是想不通的吧。
最后老伴走了之后,老太太还要一个人孤单的生活着。
Part 08:守候:我在等你,等一个不会再来的人 老太太的老伴儿去世了,老太太变成了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但是老太太的记忆还是停留在老伴儿住在ICU的时候,老太太一个人每天都让自己的看护推着轮椅带着自己去医院里面,给自己的老伴儿送小馄饨,会精挑细选好看的胸针,也会很爱很爱对方。
如此执着,如此深情,谁还记得。
Part 09:玫瑰余香:希望我们再续前缘 老头拿了22多玫瑰,准备追回自己曾经相爱的人。
虽然年龄大了,但是内心深处还是充满了爱和关怀,好巧不巧,送老头去的,正式老太太的儿子,老头送她去的时候,老头内心深处全是期待和关怀。
这真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了。
Part 10:爷爷奶奶我爱你,你们也好爱我 最后的时候还真的出现了张艺兴,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才明白了弹幕最开始的时候为什么一直在刷张艺兴的名字,最后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如此。
我对于张艺兴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饰演的二爷,真的让我印象深刻地很,因为我就希望哪天的时候,我能够遇上一个这样闪闪发光的人,然后我们彼此相伴,我就是只有这一点点的期望而已。
张艺兴看起来很深情,我挺喜欢他的。
写在最后: 电影的最后有一个彩蛋,这个彩蛋里面把这电影里面的老年人年轻时候的模样都刻画了出来。
这些老年人年轻时候的帅气漂亮的模样简直让我眼前一亮,简直是太美了,他们太美了以至于我一直一直记得他们的模样。
经久不衰。
希望我老去的时候,也能够如此优雅,如此精致,如此成就自己的生命。
十个小故事 不同的老年生活以后的自己会过上哪种 我还不能预测 但希望爸妈年迈时我可以陪在身边(今天吃晚饭时,妈妈说她前段时间去大姑家,吃饭时大姑的大女儿和小儿子以及他们的孩子们都在,一家人好不热闹,言辞之间透露着羡慕,其实我也很想很想一家人在一起呀 每次放假前都期盼爸爸妈妈要是也在身边的话该多好 然后就很想很想回家)就在我写这段短评时 我幽默的妈妈已经惹得我大笑了一分钟我想陪妈妈笑到90岁吖
一切如你实在是一部不得不看的好电影,它立足当下实际,结合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让我们不得不直面这个社会问题,呼吁了我们要关爱老人!
多陪老人一切如你真的很好看,体现出了千万种家庭有千万种幸福的感觉,中间‘悬挂起来的爱’那个小短片真的很感人。
而且背景都是暖色调的,给人很温暖的感觉。
非常温馨,又有点催泪。展现了很真实的一面,对亲人对爱人那份持久真实的爱实在让人动容!
简单真诚的公益电影,老戏骨算是本色出演吧,自然的细节令人感动。可以把小单元拆成公益广告,适合慢慢回味。
漫长而艰难的人生啊😂
我只能说 这是非常乌托邦的老年人们 经济条件良好 家庭无忧无虑的生活
影片立意很好,但就制作质量来讲,有些差。虽个别短片有笑点、有泪点,但多数不及格,浪费了这些老艺术家们的表演。
教育片拍成这个样子很多人会喜欢看、容易接受的
作为一部电影的话,它无疑是失败的;但是这内里想要表达的,对于老年可能的遭遇却很真实,最打动我的是那个桃酥单元,但愿最亲近的人不要忘记彼此
片段太短了
幸福的人都一样,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荧幕里的老年人,各个经济殷实,老有所依,还不知足吗?也许北京的老年人能有这样的生活水平。现实中,我国大部分老年人依然被啃老,被榨取,被抛弃。电影本身也没深度剖析社会问题,一切仅停留在表面。
摔不起。
参差不齐,个别尚可。剧中的老人大都衣食无忧,生活优渥。要知道,很多老人不只是缺少关怀和陪伴。5
本以为就是一部敬老主旋律电影,看完发现并不是,很多情节带入感很强,也让我产生了很多反思和共鸣,是一部适合全年龄段观看的用心电影,推荐
一颗星给老戏骨,一颗星给吃桃酥;导演们能不能别再拍这种七拼八凑的电影了?有能耐就正儿八经去拍吧
0820十个单元短片汇成了一部电影,看的时候有些疑惑这种播放形式,觉得单独播会更好。宣传语好像是那句你这是缺心眼,怎么记得孙子不记得儿子,看的时候确实只有这一个故事——吃桃酥让我满意。别的故事都会让我机械落泪却其实觉得这个故事没什么必要美化成这样,况且即使拍出来了也改变不了什么。不过最后将老艺术家与他们年轻时的照片放在一起的构思还蛮让人惊喜的。
中国首部老龄化教育片,联想到我的老年生活,无法想象。
愿每个人都能安享晚年!
垃圾
太假了,公益广告大合集
20240715-18-第三部
感动 看完了第一时间就想给家人打个电话 抱抱家里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