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烂片一个。
可能每个导演和演员都有种拍烂片的冲动,越烂越好。
这样,成长的轨迹才会显现,传奇的艺术人生也就完美了。
我靠这部片子拍得也太好看了吧?
索德伯格太独特了。
把老套剧情拍得别具一格,除了杜琪峰的《枪火》,现在又多了这部做例子。
希区柯克风,@和谐黑社会 一定要看,符合您上来没两句就开打的要求啊还有一个证明是好片的证据,IMDB才给6.1分,美国人民是真不懂啊哈哈哈哈……
我擦!
是谁说的这是女版伯恩啊!
坑爹啊!!!
咱不说剧的剧情打斗不说人的智商气质就光看主角的颜达蒙甩高壮胖八百条街啊!
我知道你是拳击手,不是演员所以这不是你的错是导演的错啊!
没有颜,剧情还弱到爆最无耻的就是拉法叔和伊万来当配角!
法叔被高壮胖用几招很丑的招式打死了伊万则还没出手呢就被压着很没节操地喊救命。。。
你都对不起你那发型!
导演脑子坏掉了啊!!!
他就是要证明最后高壮胖统一了地球啊!
弱爆了啊!!!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放假了学校那帮人都不好好选片了。
看到后来觉得怎么还不结束。
整部片感觉有点草率有点乱。
唯二值得称道的一个是几场打斗戏都不错,感觉都很真实刺激,女主太厉害了,就像Kenneth说的,it would be a mistake if you think of her a woman. 另外就是Channing Tatum啊。。。
当年初见就惊为天人,现在还是帅的要死啊。。
(感觉自己最近好色🐯😁)此男具备激发女性征服欲的特质。
估计导演也不想浪费这种帅,安排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吻戏。
电影本身其实不到三星。。
但基于以上两点。。。
三星啦
話說索德堡已經進入了一種什麼都想拍但又不知道在拍什麼的境界,雖然電影還是滿有意思的,不過聽說他已經在打算退休了,也許是好事。
這部片就是要展現女主角的魅力,有別於一般女性殺手電影所強調的表演張力或性感魅力,本片女主角Gina Carano是真實的格鬥選手,於是重點就是更真實的打鬥場面和體能展現,還有演員本身的酷勁。
不能說她有什麼了不得的演技,但顯然在這索德堡為他量身打造的電影中,她魅力是有出來的。
我想這也是導演拍這部片的意圖,在類型中實驗加入更真實的角色元素。
這是優點也是缺點,Gina Carano的演出維持在特定範圍的情緒之中沒太多起伏,劇情也是在簡單的類型公式中不出人意料,當然敘事結構有做些時序對調和回溯的設計,最複雜差不多就如此。
好聽點是平實不灑狗血,不好聽就是平淡無趣。
當然如果把重點放在女主角格鬥技和姿態身上,劇情的問題就不是太重要。
那一大票看來像是友情客串的豪華男星陣容,在這部片中幾乎都沒什麼戲,完全是為了襯托女主角而已,真是奢侈的浪費。
格鬥和動作場面拍得其實不比神鬼認證系列或007系列刺激精彩,但可說別有不同的魅力,導演在鏡頭、剪接和音樂上下了些功夫,讓電影多了些優雅而奇情的情調。
也有些多類型的實驗,但有時也讓人覺得過火了些,比如最後的海灘打鬥似乎讓人感覺導演不知道要拍什麼了。
2021看得第一部电影史致胜一击,由索德伯格导演。
如果这电影按照普通顺序拍摄,那么大概率会沦为好莱坞流水线式的动作商业片。
索德伯格很明白如何将一部电影拍得好看,这部电影无时无刻都在制造悬念。
实际上,从电影开头女人与男人突然撕打开始,观众就已经进入到故事(这是很棒的设计,一部优秀的动作悬疑电影上来必须设置悬念),紧接着通过倒序解释故事的来龙去脉,实际上这时观众依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女杀手对于任何人都很重要。
执法人员,杀手公司的头目,以及执意要女杀手参加任务的委托人系数出现,为电影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中间展示了一段巴塞罗那的营救(这段塑造了女杀手酷酷的人物形象,并继续让观众沉浸影像当中)然后法鲨出现,这时故事就逐渐迈入高潮,在巴塞罗那解救的男人被杀,法鲨与神秘男子的碰面,以及法鲨突然的袭击,都更加增添了观众的困惑。
(吹爆这段,颇有些钱德勒的风采)随后女杀手被警察通缉,这时细心的观众就免不得猜想是不是与用时委托人的执法人员有关。
当然机智的女杀手化解了一次次危机。
这时时间线又回到现代,实际上这段倒序中间一直在闪回,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得时间更具体,防止观众看懵逼,还能避免头重脚轻。
经过一番周旋,女杀手终于找到了真相,下一段处理可谓是教科书级别,迈克格雷格的几句话,就让整个电影的剧情立了起来,观众的疑惑瞬间被解答,这也和钱德勒的一些小说十分相似(夜长梦多大概也如此)文如看山不喜平,好的电影剧情能够把观众按在椅子上,而能把关注按在椅子上的比起帅哥美女的美颜,悬疑更有话语权
IMDB评分 6.3/10 frm 10,857 users 幕后制作 反伯恩的动作戏 拍摄了《毒品网络》、《性、谎言和录像带》的史蒂文·索德伯格也要拍摄动作电影了,这个消息会让很多喜欢索德伯格的影迷吃惊,因为一个偏向文艺口味的导演拍摄起动作戏来,令人颇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是有了“罗汉系列”打底,索德伯格对拍摄这一部堪称“女版《谍影重重》”的《制胜一击》自信满满。
索德伯格说,自己被吸引到这个影片中的来的原因在于一个女性的强者角色,这样的人物在好莱坞的确是太少了,所以曾经拍摄了同样讲述女性故事的《应召女友》的他,才愿意来拍这部电影。
索德伯格说:“这个故事很棒,尤其是其中传递出来的那种女强人的信息,也令我欣喜不已。
在一个男性作为主导力量的社会里,能有这么出色的一个剧本,这很令我心动。
而且,我还知道有一个很出色的女性MMA运动员,她很适合来扮演这个角色,于是我就接下了这部戏。
” 对于《制胜一击》来说,复仇的故事情节并不是重点,那些动作场面才是。
因为女主角吉娜·卡拉诺是科班出身的MMA运动员,所以在拍摄上,索德伯格选择了更为传统的固定机位的拍摄手法。
这种拍摄手法,被他称为“反伯恩风格”。
索德伯格说:“我们放弃了手持式拍摄、放弃了快速的剪辑。
我们展示的一切都是真功夫的实战。
我想,作为观众,肯定想看到搏击的场面是如何完成的,所以我决定要全景式地展示每个动作和每次出击。
而不是伯恩的那种快速剪辑的方式。
而且,为了凸显出这种搏击场面的惨烈,我没有在这些镜头后面配乐,能听到的只有打斗、断骨的声音--这的确很让人振奋。
当然,吉娜·卡拉诺的出拳很厉害,为了避免事故,我们都给那些和她有打戏的演员们穿上了防护服,像是法斯宾德、麦克格雷格这样的非动作片演员都穿上了防护服。
拍摄动作场面的时候,我没有绘制什么故事板,更没有给出什么设计,很多内容都是由吉娜·卡拉诺自己完成的。
然后我们根据她的招式来设计镜头。
这样的拍摄,我觉得更自然,因为每一招都是实实在在的,根本不是花拳绣腿。
我想观众一定会很过瘾。
” 好男配打女 影片有一个了不得的配角阵容:查宁·塔图姆、迈克尔·法斯宾德、伊万·麦克格雷格、迈克尔·道格拉斯、安东尼奥·班德拉斯、马修·卡索维茨等等男演员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好手,可是在这部电影里,他们的存在却都只是为了衬托一个并不出名的女演员:吉娜·卡拉诺。
索德伯格说:“的确,他们在影片中的作用就是为吉娜提供更大的发挥的空间,就好像是重星捧月一般,把一个人烘托出来。
这其实是一种冒险,因为谁也不知道吉娜会发挥成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这样的组合会有多少看点。
”索德伯格是在看电视的时候发现吉娜·卡拉诺的,当时索德伯格看到是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他看到了吉娜的功夫,随后就给她打了一个电话,并希望能寻觅到一个合适的剧本。
正巧,和索德伯格合作过《卡夫卡》与《菩提树下》的莱姆·多布斯酝酿了一个关于女特工的剧本,两厢综合,索德伯格就找来了吉娜拍摄这部电影。
对于自己能出演索德伯格的电影,而且还是被一票明星烘托的女主角,吉娜显得有些“被好运冲晕的头脑”,她说:“我根本没有想到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和这么一群杰出的电影人合作,而且还是一个主角。
导演希望我能展示出MMA的所有特点来,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而我也很擅长这个。
索德伯格是一个很有才华、很天才的导演。
他明白该如何展示出MMA的魅力,他选择了固定的机位、用最少的剪辑,保留表演和动作的最大的特色,我觉得这是他最有远见的决定。
其他的演员也都很出色,从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拍完电影之后,我才觉得我刚刚入门,摸到了一点拍电影的门道。
”
本片最大特点是“众星拱月”,客座男个个大牌,一人可独撑一部戏那种:Ewan Mcgregor(伊万•麦克格雷格,《猜火车》)、Channing Tatum(查宁•塔图姆《誓约》《分手信》)、Antonio Banderas(安东尼奥•班德拉斯《佐罗》)、Michael Douglas(迈克尔•道格拉斯《本能》《华尔街》)、Michael Fassbender(迈克尔•法斯宾德);相反女主乃名不见经传新人一枚。
能集合众大牌甘当绿叶,背后必有能人导演——Steven Soderbergh(史蒂文•索德伯格)。
影片可算一部情节曲折的悬疑片。
倒叙手法开篇。
女主满面伤痕,小心翼翼进了一家餐馆。
一会儿Channing Tatum进来坐到她对面,却似乎并不是她等待的人,没聊几句,两人突然毫无预警地厮打起来。
这时候,观众的好奇心被调动起些了:这是为啥,上来就动手?
当然女主贵为女主,怎能被“男配1号”打倒。
这时候“男配2号”(Michael Angarao)拔刀相助,和女主一起开车上了公路,“男配2号”惊诧之余不免好奇,这样一个女人,什么来头。
于是女主边开车边讲起了自己一系列辛酸史。
女主从属一个特殊公司,像游戏里到处做任务似的,有活就接,身手不错。
但是接了一个任务后,她渐渐意识到自己仿佛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陷阱当中,腹背受敌,同伴开始变为敌人,伺机对自己下手。
她几番抗争之后,走上了逃亡之路,处处防备,唯一可信任的人只有自己的父亲。
最后发现陷害自己的正是自己的老板,也是昔日的恋人,“男配n号”(Ewan Mcgregor)以及“男配n+1号”——当初任务的雇主(Antonio Banderas)。
结局自然是打倒大boss,胜利升级。
情节上,开始未揭秘阶段还让人有些好奇心,但是越发展越俗套,鲜有惊喜可言。
演员方面最大的问题是,这个众星供起来的女主角实在不很讨喜,也许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演技也较为生硬,尤其在各路大牌男星衬托下反而更显业余,从而导致这部影片的效果大打折扣,既然一部影片完全围绕女主开展,那么这个女人就要格外吸引人,陪衬毕竟只能做陪衬,再出色的陪衬也需有耀眼的主星才能点亮整部影片。
可是你居然还打输了,还输得这么惨!
这片就是猛女糟蹋帅哥,开枪都冲着脸来。
(剧透了……)其中某些片段处理得不错,剪辑也还行,也算配得上悬疑题材的故事,但是不得不说,情节烂透了!
再别致的剪辑和帅哥也罩不住烂情节。
三颗星是给演员的,法鲨和伊万小酒馆对话那段很喜欢。
灯光,音乐,法鲨的眼神和伊万笑着说就是钱,总是钱那句台词,说得很简朴,说完第一句还有一个很微小的喘息的动作,看得出那个笑是从眼睛里发出来的,掩饰不住的一点小激动,非常棒!
相对法鲨的表演就文艺了,让人又要以为是在看他的文艺片,其实他最拿手的就是一副欧洲人的文艺苦逼腔调吧。
当然还有其他种种帅哥,女主劫车那个男孩的侧面总是觉得像一美,也可能是我脸盲…………以上总总,总算让人觉得可以稍微弥补一下浪费的时间。
但是这样的导演加这样的演员怎么就能搞出这样一部片子?
真是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忠实电影爱好者,我从来没有因为一部片子拍的不怎样而中途离场过。
这部电影给我菊花深深一击。
让我毅然奋不顾身地走了。
年度最烂没有之一
影片像是一个摄影集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余味很足的慢电影。调度稍许机械和刻板,一些灵光闪现的瞬间还是证明了作者的潜力。母题像苏联刚刚解体之后的,模仿痕迹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0421北影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北影节打卡。可能是我格局太小以至于欣赏无能,第一次在北影节的影院里睡得很香。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BIFF14。感觉导演在安哲、塔可夫斯基和特吕弗里腌了七天七夜。虽然只呈现了一种凝滞的状态,但胜在动作完整情绪饱满,还是很好看的。
人物立不住,但胜在拍得好看,情绪贯穿,完成度高。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最喜欢被村民追车那段,我果然还是个只能看到表面运动的肤浅观众( ´◡‿ゝ◡`)9.25 不断想到姑娘给路边遇到的女人摄影,直到女人不耐烦的回身查看女孩才按下快门,她要的不是面孔而是情绪
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父女靠近,面包车里则形成身体的斥力。摄影机与景物的距离构成人与世界的比例尺,居无定所的状态渗入每一口呼吸的空气,连同凝滞的情节被锁在镜头之中。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北影节英嘉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2024北影节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