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这是个好片子,可惜的是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
影片将面对金钱时人性的丑恶和那些监守自盗的警卫的扭曲的心理刻画的形象逼真,可是就是因为太逼真了,我看的时候感觉到一阵阵的后脊梁发麻和恶心。
我一向看不了这种刻画心理感觉的片子,那些人一下下用铁管砸着装甲车的声音让人听起来那么那么的绝望与恐怖,那个带头白人由和善、愤怒、狰狞,最后双手慢慢抹脸后疯狂的表情,让我觉得恶心又害怕。
这个片子我是拉着进度条看的。
但是,的确算是个好片子。
只是我承受不了罢了。
看了这部片子我直接无力吐槽整部片子中间,抢劫的那一伙人就没想到运钞车的暗门么?
一部88分钟的片子,砸铁就TMD砸了50分钟。
还有啊,男猪脚,简直就是,算了,我不想骂人的,因为他根本不是人一个包接包送包吃饭的义父,拉男猪脚入伙抢银行,本来是改善他的生活,你说他,都开不了锅了,房子马上也要被没收了,还装B干嘛。
而且本身不会出现伤亡的。
尼玛就是他一个假装正义害死了全部兄弟,差点还有一个警察。
看的我都有砸电视的冲动了。
本来我以为就我一个人是这种感觉,TMD我来豆瓣一看影评,全是M他的,那我也向说说话,所以专门注册了豆瓣要么不加入,要么就HOLD住,结果TMD一个都没坚守住。
直到我看了一神帖,说是这都是他的阴谋,从一开始就算计好了,果然,出了我一口恶气啊。
一句话,去TMD男猪脚。
恶心
为了看固定节目提早回家的雀跃心情是电脑无法给予的。
CCTV-6每周二的原声影院是我每周唯一期待从电视里看到的电影之一。
我一直想给CCTV-6写封信,但是一直没有组织好长篇大论,因为我只有一句话要表达: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在每晚放译制片,out ,out ,out 了!
所以其他时段的电影我基本不看,译制片看起很不够味儿,给不了原音带来的现场感情的波动。
真是。。。
蓓蓓的电影世界:http://blog.sina.com.cn/u/1167336560这是一部硬汉片,里面没有出现任何女性,全是一帮男人之间的戏,再加上重金属的摇滚音乐,我想,或许男人看着会觉得很爽吧,我有时候都觉得听到这样的音乐会有一种想起身打人的冲动,找不到地方发力我最开始以为是一帮运钞人员战斗劫匪的英勇故事,结果不是,给了我第一个惊喜;看到一小半以为是这帮运钞人员成功抢劫这笔大款,类似《一条名叫旺达的鱼》和《十一罗汉》之类的调侃当今社会治安问题的电影,结果也不是,给了我第二个惊喜。
最后这部戏讲的仍然是一个正义打败邪恶的故事,其中一个本来准备参与此次劫案的人良心发现,制止了这场犯罪发生,将公诉罪的一个故事,也算是玩了一把黑色幽默。
因为最后国家也没得钱,这帮劫持者也没得到钱,得到最终荣誉的却是一个因为国家不给钱本来准备抢钱结果良心发现不抢钱而最后反而得到钱的一个人(小绕口)。
一部好的片子真的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后能够反映一定社会问题。
比如这部片子里这位主角中的主角,曾经为了祖国的荣誉上了战场,却沦落到无钱养家的处境。
一个崇尚个人英雄的国家却在现实生活中忽略掉了这些曾经的战场英雄,使这些战场英雄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良民身份想要参与抢劫。
但是在这场抢劫中,其他壮汉因为贪欲杀了人,这才一下子点醒了这位曾经的战场英雄,出手阻止了这场悲剧的延续。
在这场心理战斗中,抢劫者们都表现出了不一样的心理状态,有已经达到丧心病狂的边缘,有良心发现却无力挽回现状选择自杀的,有处在心理打仗阶段的忧郁者。
最后,片中还是正面的传达了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
最后,国家的钱被烧了,抢劫者也死了,其实一个也没得到好处。
其实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是什么?
如果我们能够给到这些曾经的老兵公正的待遇,是否就会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
ps:这部片子里的硬汉绝对是明星云集,自己去找熟悉的面孔吧,我们的
好吧其实我是冲着这么多无比MAN的演员去的阿阿,结果大家都成了配角,尤其亲爱的让雷诺,直接是酱油的,从头到尾一脸智障大叔表情...男猪脚莫名其妙正义感和过度膨胀的个人英雄主义,在最关键的时候,恰到好处的害死了自己最好的同事,兄弟,教父...我只想说....拿AK扫死你阿混蛋!!!!!
你也就是个搬运工的角色,大家好心好意让你入伙,你自己连劫匪的资格都算不上,别人是拿命换钱,你不就随手捡捡钱,这下你倒傲娇了,突然变卦,在大事将成之际却背叛大家,自己捞了个所谓“好人”的名头..难道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精神,就是编剧想表达的和谐主旋律么。
结尾处路过的保安,躺在病床上的警察给猪脚的眼神,和最后老大用苦逼语气对猪脚说的话,我觉得猪脚和他弟的未来完全能预见...死去的人也恨他,活着的人也恨他...灾星阿混蛋!!!
活该你丫穷一辈子!!!
活该你丫被收房子!!!
活该你丫兄弟分离!!!
活该你丫去蹲局子阿混蛋!!!
要不是有劳伦斯·菲什伯恩在,我都不怎么想看这电影,还是2009年的,本来还以为是2003年这样的,毕竟很久没有看到这种风格的电影了,剧情简单直白,就讲一个故事,小成本,试图从其它方面让电影显得更丰满但是,它还是给人典型小成本片的感觉,说的是一个普通的故事,反映的是一个普通的问题,各种普普通通加起来,就一部普通的电影了...以前看电影时很单纯,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就很满足了,这类型的电影以前经常能见到,它既不无聊,也不出彩,能让你和别人度过一个半小时的时光,但看过后就不记得了要是从现在挑剔的眼光看来,电影的剧本有不少说不过去的地方,对劳伦斯·菲什伯恩的扮演也很失望,看完后一点回味的地方也没有不过不失吧总体评分:2.4/5.0
1、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2、好演员扎堆的片子容易烂,如果就一般演员来演估计评分还高一点3、这部片其实立意很深刻,导演把它弄死了4、一部可以称之为”镜子“的片子随着剧情的发展,我视角发生了转换一开始我也是同情劫匪的,毕竟大家都不容易,尤其是那个黑人小伙,父母双亡,弟弟可能被收养,房子即将被收走,日子过得如此的艰难,而刚好有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会心动。
可是当一个意外发生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在老乞丐被枪击在地命不久矣的时候,我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我必定不会去把他背上送医院留人口实,看到这里,我对那个黑人恨得咬牙切齿,而他后面躲到车里企图独自走掉和拉响警报的举动都是2B到无药可救,幼稚!
没有团队精神!
不负责任!
他救了警官这里,我再次问自己,我会救么?
救!
这次我毫不犹豫,可是为什么要救?
我又说服不了我自己,只是单纯地觉得该救,老乞丐却不该救。
我觉得我是个坏人。
顺便说一下他烧钱,我看有些人总在骂男猪烧钱白痴,可是第一次烧钱是为了转移视线,第二次烧钱是为了炸死剩下的”同伴“,很傻很白痴,同时我也很心疼,但不能说不对。
一开始我的立场是和其他人在一起的,男猪不懂规矩,既然入了伙,就要坚定,他不仅不干事儿,还一个劲地捣乱,真是恶心;可是看到后来,原先温和、一直照顾男猪的主谋,居然对自己的队友也痛下杀手,甚至将男猪的弟弟绑了来,我的立场也开始向男猪倾倒了,可是我仍不能完全赞同男猪的所作所为。
再说一下,在我看来,那个拿枪的死胖子,也是其中的老鼠屎,动不动就头脑发热,拿枪崩人,丝毫不考虑后果,男猪的反叛一开始也是因为他的一枪,如果当时大家冷静下来,把这个老人给隔离起来,后面悄悄地处理了也没有这么狼狈和不可收拾= =诶呀我又邪恶了……看到后来,我默默地想,到底是什么才能让这些人从原来活得艰苦的正常人到了最后穷凶极恶的人,是钱的得到和失去?
是事情的不可控制?
是男猪的背叛和捣乱?
我想三者都有,如果在杀死了老人之后就收手,是不是会更好?
可是如果是我,我又决不会收手……这部片子真的能照见一个人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我也是起初支持主谋后来倾向男猪,但是我又都不完全同意他们的某些做法和观念。
男猪做的事,对于我来说,太超现实了,看了很多评论,貌似很多人都是在骂他,可我觉得恰恰是他的这种”愚钝“,这种”白痴“,这种”懦弱“,才会做出这种我起初看起来很”二楞“的事情。
不过也就是因为这些性格因素,他的生活才会这么不如意吧,虽然结尾是个好的结尾,可是如果在我天朝,会怎么样?
我也不知道。
可能是被一面锦旗嘉奖了之后,依然在艰难的生活中苦苦挣扎吧。
如果是我,我不知道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兴许是一开始助纣为虐,到了中途再说不干,就像另一个人一样,被同伙骗到一边杀死。
哈哈……
故事其实挺俗的,无非是面对错误的选择要悬崖勒马,否则一步走错,则步步走错,事态的发展往往会超出你的计划,超出你的掌控。
故事的节奏也没有把握好,前30分钟太拖沓冗长。
男主角因为经济的拮据,所以面对可能成功的抢劫计划会怦然心动,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他是有道德底线的,那就是不能流血,不能伤人,更不能死人。
而从流浪汉被打死开始,事态的发展就超出了他能接受的程度,也就是超越了他的底线。
因此,他选择退出,这恰恰说明了他良心未泯。
然后当然就是如何避免被杀人灭口而自卫反击。
这难道有错吗?
不明白为什么许多人讨厌男主角,甚至同情那些真正心狠手辣的抢劫犯?
即使他们因为种种原因而抢劫巨款可以理解,难道为了灭口而杀害无辜的流浪汉也可以理解吗?
要知道他们抢劫巨款可不是劫富济贫,可不是为了捐给慈善事业,而是据为己有,是彻头彻尾的犯罪行为。
所以,从他们开始计划抢劫开始,他们的选择就是错误的,是不劳而获贪婪的思想在作祟。
事情的发展越来越糟,正是他们错误选择的结果。
他们的陆续死亡也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失足成千古恨,都是对这部片子的最好诠释。
另:如果这些抢劫犯顺利分钱消失的话,片子还能在国内上映吗?
我们可是讲究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啊。
想说《激战运钞车》是部烂片。
漫长的前戏等来的是不知所谓的疲软,从头到尾毫无高潮。
而我,一点也进入不到它想渲染的那种情绪里。
带着看一部动作片的心情,却看了一出抡锤子接力赛。
但若是以一部文艺片看,似乎真有那么点味道。
好的动机并不保证好的结果,一个好人因为他的善良,把其他人都一一害死了。
为此,他还受了嘉奖,还笑的灿烂。
每当看着主人公那坚毅的神情,满脸正义的摸样,偶就想抽他,然后冷冷地说声:Stupid!若非,这是一部披着动作片外衣的文艺片?
嘻嘻,该不会是我过度解读吧我只能以此安慰自己,今天的两小时并非虚度。
看了《决战运钞车》,里面的汽车追逐和枪战虽然也有,但是不多,这无损于剧情。
首先,要夸奖编剧的聪明。
影片一开始就说了两个故事,甲故事说的是运钞车被抢,乙故事则说一个英雄打败了五个坏蛋。
最后观众们才明白,原来影片的故事,就是把这两个故事融合在了一起。
其次,影片中黑人是好人,白人是坏人,这样又避免了种族主义的嫌疑。
再次,留着一个警察作活口,就省得自吹自擂,显得客观公正,也为主人公的后续生活省了不少麻烦。
按照中国人教子的方法,红脸唱完了,该白脸出场了。
表扬完毕,来些批评。
整个故事的转折点,在于那个黑人光头“泰”突然反骨,不愿意继续下去了。
不光他如此,此后,还有一个被泰怂恿而偷保险丝的、以及另外一个自己突然从楼顶上跳下去的。
一个内盗团伙总共才六人,结果就有三个或早或晚地良心发现,主动或者被动地金盆洗手,高达一半的比例似乎有点高。
除掉概率论,再说身份背景。
一个是在伊拉克卖过力的前美国大兵,一个是笃信基督教不久的,他们这么做也许情有可原,那么那个偷保险丝而被同伙用匕首杀死的那个呢?
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下不了手的呢?
四千二百万的现金,先后两次都被炸掉了。
银行怎么处理?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这同失窃了有什么分别?
那个非洲裔的美国老身手如此了得,行事又如此聪明,不就是一部美国军队的活广告嘛?
你看,只要能熬着从美国海外战场回来的老家伙们,对付国内的犯罪,那都是小意思的啦。
编剧大哥,你说是不?
如果说美朱是少女漫画中最让人讨厌的女主的话,那此片男主当之无愧为最让人想掐死的男主。
真心的从没见过这种不要脸到极点还自我感觉超好的神经病啊!
我要是他队友我其他都不做,死也要先崩了他啊!!!
你说人队友好好的想帮你一把,让你脱离贫穷生活,你之前装正义,断然拒绝,还COS咆哮马在大马路上大吼大叫,乱蹦乱跳。
大家都原谅你了。
你同事第二天还是开车来接你的,大家看到你也没想着要把你杀人灭口或者怎么的,只是轻叹口气:这娃真是不上道啊。
那这样也就算了,他们干他们的抢劫大计去,你做你的平凡人去。
互不相干,也没事。
好。。
你自己也受不巨额金钱的诱惑。
决定加入他们了。
那你就好好的干坏事吧,知道自己要干坏事了,就该有把灵魂卖给魔鬼的觉悟。
别他妈的还在那边装党员。
死一个流浪汉又怎样,按我说你们没有你这个衰人主角的话,很有可能最多的牺牲也就那个流浪汉。
你们一队人还能平分那4000多万美金,不会有更多的伤亡。
但是,你这个傻逼就是能把简单如直线的事弄的跟迷宫一样。
自以为圣母救世主的,非要救那个流浪汉。
然后,由此开始,你顶着主角光环,一个个的开始弄死你的队友么。
引诱他们内讧杀死一个,言语逼迫弄死一个,烧死一个,炸死一个,撞死一个。
天台上的那幕戏不知怎么就让我想起了,拆迁户们拿着煤气瓶在那边叫:不许拆,不许过来,再过来我就死!
然后男主出现了,拿出扩音器:你们要相信党,相信政府!
然后嘭,天台上的人跳下去了。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起先拉你入伙的那个人到最后估计也是想自己煽自己巴掌了,怎么会把你这颗老鼠屎给弄了进来。
====================痛骂完毕的分割线================以下是伤心点:起先我就说了,这片唯一吸引我的点,就是雷诺大叔,但是。。。
时间就是把杀猪刀啊,大叔已不再是大叔,他已经是一个类似患了阿兹海默症的大爷,那痴呆的神情,迟缓的动作,再在嘴角挂点口水的话,就一切完美了。
于是,一个姑娘对于大叔的梦完全破灭了啊。。。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Cannes2023
摄影好美,演员表现力太强了!没什么情节,但油画一样的画面,纪录的却是凛冽的破败的没有希望的东欧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BJIFF2024 No.3柯达胶卷拍摄,好冷酷的影像,是否太过沉闷?风格想起《寒枝雀静》,后者都更富有生机些
7.3 还真是大师式电影,摄影美轮美奂,文本语焉不详,缺乏讲故事的激情让观众难以进一步接近人物。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慢节奏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很独特的公路片,辽阔国土之下,父女关系的疏远,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显得如此逼仄;两人仿佛在轮流争夺车的使用权一般的生活,父亲以父亲之名,始终对女儿颐指气使;万花筒小夜灯、形形色色的过客的拍立得,发圈,使女儿无声的抗争。冲动的导火索是父亲在女儿丢在一边,毫无顾忌地向过客宣泄欲望,既自轻父亲的形象,也无父亲的担当。太多镜头与调度都令人不明觉厉,开头的横摇,女儿的突兀入场;稳定的拧焦;场内场外的声音空间……女儿对背影的执着,否认了人直面彼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