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校园

The School of Rock,摇滚教室(台),阿sir嚟自乐人谷(港),摇滚学校

主演:杰克·布莱克,亚当·帕斯考,卢卡斯·帕佩利亚斯,克里斯·斯塔克,萨拉·西尔弗曼,麦克·怀特,卢卡斯·巴宾,琼·库萨克,乔丹-克莱尔·格林,维罗妮卡·阿夫勒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德国语言:英语年份:2003

《摇滚校园》剧照

摇滚校园 剧照 NO.1摇滚校园 剧照 NO.2摇滚校园 剧照 NO.3摇滚校园 剧照 NO.4摇滚校园 剧照 NO.5摇滚校园 剧照 NO.6摇滚校园 剧照 NO.13摇滚校园 剧照 NO.14摇滚校园 剧照 NO.15摇滚校园 剧照 NO.16摇滚校园 剧照 NO.17摇滚校园 剧照 NO.18摇滚校园 剧照 NO.19摇滚校园 剧照 NO.20

《摇滚校园》剧情介绍

摇滚校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杜威•费恩(Jack Black 杰克•布莱克 饰)是一名已过而立之年,却仍在为理想打拼的摇滚音乐人。他不屑于那种粗制滥造、充满向商业谄媚味道的虚伪乐曲,一心追逐真情实感的纯粹摇滚乐。为此,他和无数支乐队分道扬镳,至今事业无成,还面临被房东赶出去的窘境。 杜威的男房东兼老友内德•斯尼勃利(Mike White 麦克•怀特 饰)此前曾是狂热躁动的死亡摇滚乐手,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居家好男人以及代课老师。杜威闲赋家中时,偶然接到一通来自某中学的招聘电话,对方邀请内德迅速来学校代课。穷极无聊兼为生计所迫的杜威偷梁换柱,以内德的身份进入这所校风极为严谨的名门中学教学。学生们的死气沉沉一度让他倍感无聊,某天,杜威无意中发现孩子们的音乐天赋。于是,他瞒天过海,带领这群只知道读书的孩子们进入一个全新且乐趣无穷的摇滚世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玩命狙击报告王爷,王妃是只猫2少年岳飞传奇超时空房客三体第一季一往无前贝鲁特幽灵哭泣女人的诅咒欢迎来到皇家别墅玛格丽特的春天仙厨奇缘额吉终末的女武神公子墨上香费丽丝蒂第四季弗兰克人生闹剧Link:尽情吃,用力爱宴会日最长的旅程如获至宝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回到中国谍网第一季极品妈妈野蛮特工上门债弹球游戏天机双子·起源

《摇滚校园》长篇影评

 1 ) 理想,坚持或者其他

这是第一次在长篇评论超过5坨的电影里写字。

我把这视为堕落的开始。

第一次看这个电影是在05年,那时候我他妈单纯的可以。

按照分类标准,我觉得这是一部励志片。

讲的就是一个人要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不懈追求,总有一天,你会在舞台上跳水成功。

即使胖的有他妈二百多斤,也一样会有无数的傻逼在台下准备接你。

再一次看是前几天的电影频道。

四年后的今天。

我发现原来这就是讲一个傻逼撞上狗屎运的故事。

一个没什么才华的摇青(应该是摇中了),碰上一堆才华横溢的孩子,于是按照自己的设想,把孩子们组成了一个乐队,上台演出,获得成功。

并且大俗套的在最后,成立了自己的演出公司。

不厚道的想,这厮终于可以靠着这帮孩子住上大房子,开上大车子,搂上大胸脯了。

以上的百十来字说明,电影没变,是老子的心态变了。

我有一同学,外号毛驴。

从初中开始一起听摇滚。

去年丫辞掉工作,追求着自己摇滚的理想去了北京。

三个月后铩羽而归。

到现在还在家坐着。

三十岁的男人,没了工作,没有老婆,爹娘下岗,没事了就到处蹭饭。

话说丫当年抄起吉他,也迷倒过校花呢。

另一个朋友的故事也一样,丫毕业就留在北京。

信誓旦旦的说三年后请我们在北京饭店狂high一周,住总统间,吃九头鲍。

一直到我在网上看到鲍鱼娇,对鲍鱼彻底没了兴趣,丫依然住在北京的小平房里。

每个月不到两千的工资。

做着扯淡的工作。

其实所谓理想,有时候根本比不过眼前一碗热乎的牛肉面。

我用轻蔑的口气说着这些事情,轻蔑的并不是这些人,而是那些理想。

电影中的杰克同学为了自己的理想,没有工作,住在朋友家,被朋友的女朋友蔑视,还好丫有一根粗壮的神经,还好丫最后居然成功了。

可是这是电影,丫能不能成功取决于编剧和制片,和自己是不是奋斗过毫无关系。

说起奋斗,佟大为同学再牛逼,再坚持,再信誓旦旦,还不是得有个有钱的老爹。

现在我都把这类坚持理想,最后成功的电影电视剧,归类到魔幻题材了。

现实其实很简单。

现实就是首先要喂饱肚子,在这个前提下,您有理想,可以考虑去实现。

我现在最烦的就是那些没事他妈坐那和我憧憬未来,讲着自己的理想多牛逼,多远大,比远大中央空调还远大,结账的时候站起来往厕所跑的傻逼。

老子没理想了。

老子的人生比你们都猥琐。

老子在你们眼里堕落的可以。

可老子现在住着150平米的大房子,老子的银行账户已经过了六位数并且即将迈向七位,老子是堕落了。

老子向这个社会屈服了。

老子跪在现实面前,有错吗?

十年前我还在秦皇岛上学。

快毕业的时候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当地乐队的贝司。

他们缺主唱。

我就去玩。

每天在一个废弃办公楼的楼梯间里排练。

那么小的一件房子。

每天出来后耳朵哄哄乱响。

院子里的几只鸡看到我就扑上来咬。

玩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们根本不会创作。

每天扒着几个乐队的歌。

后来我写了几首歌,当年老子也是才华横溢呢。

唱给他们,丫们认为太鸡巴清淡了。

一致鄙视。

继续着他们的金属梦。

那几首歌放到现在,应该算是小清新了吧。

说起小清新,前几天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苏打绿的MV,那个什么情歌,分析了半天,原来他妈主唱是一男的。

以前听声音,一直以为是女主唱呢。

后来我毕业了。

就回村了。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贝司,聊了几句,贝司现在卖手机呢。

至于琴,早就不知道是转了几手儿了。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说点什么。

关于一篇文字应该有中心思想这个道理,小学的时候就学过了。

可现在越老,越不知道自己的思想到底是什么。

只是不断的废话,一边敲着键盘,一边暗自佩服自己,靠着当年聊QQ练出来的打字,如今真他妈的娴熟。

去张北的草原音乐节,一开始我觉得我会心潮澎湃,会找到当年摇滚的心态。

可抗猫跳水的时候,我依然远远的看着。

猥琐的想着抗猫正面朝下,便宜了多少人啊。

回来看到网上N多人在骂,一边看一边笑。

您平时在家啃馒头就着榨菜,出个门就他妈想着住五星酒店,抬腿能吃饭,蹲下就能拉,凭什么啊。

好吧,其实就他妈是我心态变了。

一开始敲字的时候,我就明白了。

我本来想骂人的。

可是敲着敲着我就明白了。

我没资格骂那些坚持着理想的人。

只要您能坚持着,只要您能在坚持的同时,不去怨天尤人,不去仇视那些不愿坚持的人,那,您有什么错呢??

其实大家都是傻逼。

对吧。

 2 ) 摇滚。我是说真的,摇滚。

专业词语我不会用,我也不是什么愤世嫉俗的批评家,我只能说说我对它最真实的感受。

关于摇滚,我最开始并没有对它有怎样的感情。

一直以来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那种狂躁的感知里,类似疾走的鼓点,疯狂的节奏,声嘶力竭的叫吼,甚至一度觉得它是某种噪音的来源。

最初关注它,理由也和它的本质无关,只是为了更好的接触某个人。

是,还是摆脱不了这种偶像剧中常有的情节,比如男主人公喜欢篮球,女主人公就场场看NBA。

记得最初问他是否喜欢摇滚,他的回答是 对于摇滚,不能用喜欢这个词。

我承认我似乎感觉到了某种热爱的情绪。

后来我也开始听歌,也许不排除有爱屋及乌的倾向,也觉得摇滚很好听。

也许好听这个词用的不合适。

它不是流行音乐的朗朗上口,也不是情歌让你感同身受。

它可能有点像我喜欢的indie,有点自命清高的气质。

没有我爱你你爱我的陈词滥调,更多的是一种发泄,不是对生活的抱怨,是,用杜伊的话说,是mad,是愤怒。

是真实的存在感。

听摇滚乐很爽,很真实。

它可以反映出很多问题,社会,人性,太多了。

可记着,摇滚乐是要改变世界的!

它的怒吼是对旧我的审判,是迎接新我的仪式。

它唤醒人们不要再沉迷于自己的小情调里,是时候表达出来了。

就像zark的那首曲子,最后看到他们的演出时候我竟然哭了。

我为这群摇滚着的孩子感动,更为杜伊感动,更为这个摇滚着的世界感动。

所以我猜,摇滚乐不仅仅是愤怒,它更是热爱。

让我们爱着这个世界,让我们摇滚吧。

用片子里的一句话说,It's so Punk Rock !

 3 ) rock and roll 我念念有词

学校电脑房真是个看电影的好地方。

房间外零度的大冬天,人缩头缩脑。

而我安然地坐在靠墙的小角落,把电脑连上移动硬盘,脱下厚厚的外套,戴上起码还有海绵垫的耳麦,media classic,旁若无人,看电影,捂着嘴一个劲儿地偷偷地乐,从头至尾。

it was awesome i have to say.有评论说,这是一部摇滚启蒙电影。

okay,u can say that again & now i am in.最最喜欢电影与众不同的出字幕的方式。

没有无聊的黑底白字字幕,开头是一个长镜头,推拉、旋转、流畅的镜头运动,连带着把导演、编剧的名字还有电影的片名交代清楚。

结尾部分,Dewey Finn (JACK BLACK)歌词这样唱道:“电影快要结束了,看看旁边的名字吧,我一个也不认识;电影快要散场了,下场电影的观众快来了,你会妨碍到他们;清洁工人,就要来清理电影院了。

”hah...我想象自己如果坐在电影院里,在电影结尾的时候,被剧中的人物这么糊弄了一下子,他催着我离开,而我偏偏被深深吸引,粘在了座位上,久久地不肯离去。

真希望电影不要有黑场的时刻。

关掉media classic,扫视了周围一圈我全都不认识的人,一个个严肃的表情,在我看来“木讷”,心中鄙视了下,然后窃喜,酷酷地将外套甩在手腕上,一扬头,三步两步,跨着走出教室,每一个神经都在跳跃。

迎头,风大,i don't care。

内心,暖和,i want rock and roll.扭动身姿,crazy一回,coz i like it.

 4 ) 无关摇滚

只是一种态度。。。

不懂摇滚的说。。。

摇滚就是反摇滚。。。

非hardcore。。。

悬在中间,nowhere。。。

伪君子的摇滚不在此地。。。

只是因为Jack Black 。。。

kids的摇滚还是不一样。。。

没有感到真正的激情。。

kids能懂多少的摇滚???

即使我们的伪摇滚又能懂多少。。。

重在参与。

 5 ) 那年秋天,我们也摇滚过学校,和JB一样

School of Rock摇滚学校是最喜欢的电影之一,看了不少遍了.总结一下喜欢这部电影的一些小小原因.1导演Richard Linklater 此人也导演过另一部我超喜欢的电影Before Sunset,如果两部电影都看过的话应该发现这两部电影太不同了,能都游刃有余应该就是所谓才华的东西吧.2男主角Jack Black 居然有这么让我欣赏的人.一个重金属乐队的吉他手,同时还是一个天才的喜剧演员,生活中他的两个角色都做得完美.3女主角Joan Cusack 好演员,有内涵.她是John Cusack的姐姐,他们姐弟和Jack Black,Catherine Zeta Jones,Tim Robbins一起出演的High Fidelity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4一群超可爱的小孩.Speechless,只有佩服casting director的过人眼力,每个小孩都那么适合他们演的角色.5编剧 Mike White 他是该片的作者,作为一个有过人才华的著名编剧,同时也是一个著名演员,在这个电影里也演Ned,演得真好,更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和Jack Black一起创作了影片中许多歌曲,原来他也是个摇滚音乐人.6电影插曲 我佩服导演编剧等人的音乐品位,在电影里,我听到了the Clash的Stay free,Romanes的Do you remember rock'n roll radio,这里面是重金属乐队Kiss翻唱的版本,还有Cream乐队的Sunshine of your love(Eric Clapton在这个乐队时的歌),The doors的touch me,AC/DC的back in black,the Who的Substitute,Metallica的the wait,Romanes的my brain is hanging upside down,还有就不一一举了,我在里面至少还听到了led zeppelin,velvet underground,david bowie等的一些经典歌,呵呵,里面唯一的一个女声的插曲就是我blog的前两篇提到的我最欣赏的三个女声之一的Stevie Nicks,是她的经典歌edge of seventeen.这个电影里的所有插曲,都是很老的歌,它们也唤回了我大学时代听这些音乐的美好回忆.7无数的细节,我无法一一列举,太多了,太多的只有真正热爱摇滚乐的人才能会心一笑的小细节,大多数台词其实都有可以让人笑或感动或思考的力量,整个电影没有一句废话,我觉得这是一部拍给我们看的电影.我们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在看Jack Black和Mike White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看我们自己.8我从头笑到了尾.

 6 ) School of Rock

HBO不止一次在放着這本片子。

喜劇篇卻又兼有搖滾。

故事講一個鬱鬱不得志的搖滾人,冒牌代替朋友進一家小學當代課老師。

在一次音樂課上發現原來自己所教的這幫孩子竟一個個會樂器。

於是,他認爲這是個機會可以讓他再次組織一支“他的”搖滾樂隊去參加搖滾樂隊比賽,贏取獎金。

動機不良,卻給了他一次機會,發掘自己,發掘孩子的潛力。

同樣,孩子們因爲這個冒牌老師,帶來了往常不同的經歷。

一個班級,個個分工分明。

一支成功的樂隊後面還需有一幫優秀的工作人員來支持。

而這幫孩子則各善其能。

此次事件,想必已經對他們的人生開始發生了影響。

記得裏面好些鏡頭讓我感動。

其中如一孩子為鼓手,在參照各成名搖滾樂隊的鼓手的表演,他開始有了自己的理解。

於是,在參選比賽那天,他私自離隊跟一幫成人搖滾樂隊成員去打牌。

冒牌史老師,着急尋找他時,他卻輕鬆說just relax。

這就是他對搖滾的理解。

而史老師則不認爲,他告訴小鼓手,那些人並不是真正代表搖滾精神,不是吸毒,打架,賭博就是一種搖滾精神的體現,那是裝腔作勢,對搖滾精神的理解錯誤。

真正的搖滾精神是通過一場演出來改變世界。

(偉大的理念精神,真如此麽?

)孩子半懂不懂的跟著史老師回去了。

但是,我想,至少史老師的一席話讓他多少領悟一些什麽,而不使他走歪路。

還有如家長們最初聽到原來這位老師是假冒的,並在三個星期裏面只教自己的孩子搖滾,憤怒不已。

而當他們真正在演出台下看到自己的孩子們表演,他們卻理解了孩子,並欣賞了孩子。

我想,這不是每個父母能做的到的。

等等。

細心體會,裏面還是種種小細節真的可以發掘出很多感動的情節來。

雖然這本片子,豆瓣上有人評論他膚淺什麽的。

但是多看幾遍,還是有很多可取之処。

我這裡不一一説明。

等你們自己去挖掘吧。

據説男主角本身自己就是一個狂熱愛好搖滾者,電影也算是他的本色演出。

看到最後,我在想,導演、編劇、演員是否想通過這本片子來告訴大家“搖滾要從小開始”正如現在的“足球要從小開始”一般。

總之,這本片子,不錯的喜劇片。

也是挺開心的搖滾電影。

 7 ) The School of Rock 观后感

今天在电影频道巧合的看完了这样一部电影。

关于失落,关于梦想,更多的也许是关于摇滚,关于我们最爱的音乐。

我想我会和很多人一样,看片时疯狂的大笑,笑着笑着却在结尾哭了起来,一种浑身起鸡皮疙瘩的感动,我想每个怀抱有音乐梦想的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他能让你找回最初怀抱梦想时的感动,因为似乎有人代替你完成了梦想,哪怕他们只是群孩子,你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想想对自己说那要是是自己多好啊,要是那老师是我的老师该有多好,那不就是我之前想要做的事么,可惜没有伙伴,没有老大,我们仍一事无成,音乐终究只能给我们带来寂寞,却不像电影里那么让人感动和欣喜。

是的,也许很多人都嘲笑,甚至侮辱他,说他们唱歌简直像发了神经,但我能明白,那就是摇滚,不管唱的是否好,是否宇宙无敌,摇滚需要的是一种状态,一种不怕失败,打不死的精神,我想他们做到了,他们最后也成功了。

我喜欢那音乐老师的几句话,他说一场出色的演出能改变全世界。

我们也需要这样一次机会。

此外那群小朋友真的很勇敢,他们今后还有无限的机会,可那老师没有了,他们却义无反顾的帮助他实现了一个这样的愿望,那时他们还只是小学生而已。

所以很让人感动。

 8 ) School of Rock

不知道什么是Rock,但是不影响我喜欢这样的电影,美国版的“放牛班的春天”。

失意男和一群优等生们都在rock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和真正的摇滚精神。

你可以一边看电影一边跟着音乐轻轻摇摆身体。

 9 ) 摇滚校园

很早就知道这个电影,一直没看,心想会有什么意思,前段时间下到了,没想到带给我的却是震撼,看似幼稚的剧情,却蕴含着深刻的摇滚思想:摇滚乐不是喝酒吸毒和作混蛋,而是一种宣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我已经看了两遍了,真的是不错

 10 ) 这部电影开始很鬼扯,看完后令人信服

杜威•费恩是一个30岁的摇滚歌手,有过自己的一个乐队,不过并没有出色的作品,也就在小酒吧里唱唱,寄住在一个曾经也是搞摇滚后来“从良”的好朋友家里。

与其说是过生活还不如说是混日子,当好朋友女友逼他交房租的时候,他拿不出钱,为了让好朋友,决心和乐队好好玩摇滚,赚点钱,却被乐队给踢出去。

嗯,这又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大龄摇滚青年,如果你无法设身处地感受到危机,大概可以想一下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失业并短时间无法找到工作的状态。

不过,每个人的心态都不一样,杜威•费恩其实也并不觉得有什么。

不过事情有了转机,好朋友找到了一个代课老师的工作,那天刚好不在家里,杜威•费恩接到了学校的电话,为了钱,谎称自己是代课老师,于是,好戏也就随着上场。

这样一个摇滚青年到学校教小孩子上课,是有多格格不入啊,且不说学校是如何让这样一个人进入学校的,重点是,这个人压根什么也不懂,课也不教,只是想混工资罢了。

后来得知学生在音乐课上表现不俗,便动了一个自私的想法,果不其然,就是教他们摇滚。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完美说服学生瞒着学校和家长,把一个班级变成一个摇滚乐队。

不得不说,杜威•费恩还是很有一套,尤其是在乐队的分工上。

哪些人适合谈吉他,哪些人适合贝斯,哪些人适合键盘手,哪些人适合打鼓,哪些人适合做和声,哪些人适合做灯光师,哪些人又适合做乐队经理,哪些人适合搬抬乐器和把风,等等。

你可能会说,学校不是有音乐课吗?

似乎没什么必要学习摇滚吧,而且为了学摇滚而荒废其他学业是不是不划算,父母还是交了那么多钱的,钱有那么好赚吗?

更何况有些同学就是纯粹的搬搬抬抬做苦力活,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的确,这种分工是非常冒险且不公平的,也势必会伤害到部分人的利益。

不过,这不是重点。

杜威•费恩的摇滚课想必学校是很难有的,这门课程并不单纯是在教声乐,而是传达摇滚的精神。

也就是说,保持愤怒,打破一切规则或规矩,跟“老大们”说不!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摇滚课不仅教会了学生摇滚的历史,也让他们打破固化的思维,从而做最真实的自己。

比如那个斯文的键盘手看起来很呆,书生气很重,也没有朋友,在学摇滚的时候,改变了自己,也和其他同学打成一片。

本片的看点也在于此,即我们不是生活的宠物,摇滚无需理由和韵律,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并不应该只是循规蹈矩,需要有反抗,但反抗本身也并不需要公式。

某些场景甚至模仿了《浪潮》,《超脱》可能也有一些《摇滚校园》的影子。

我想,人生总是需要有一点摇滚。

不然,生活该是多么无趣,尽管愤怒有时会失控,让你觉得很无力。

最后,乐队没有获得奖金,却得到了全场高呼的掌声,我们的杜威•费恩跳下去的时候,终于也有人接住了。

面对没有奖金的事,杜威•费恩有些懊恼,不过学生们反而看开了,倒过来安慰他,说摇滚不是为了成绩。

显然,学生们已经是从这门课程中毕业,获得成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故事的结尾成不成功,甚至有没有其实都不重要,而是有想做的事情,做了之后,死得明白和通透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这部电影就是《摇滚校园》,里面的演员都是真实演出的,并非假弹。

中间那位是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所以会拍出这样的电影似乎也理所当然。

不过大家更熟悉的是他的《爱在三部曲》吧。

从他的处女作电影《死读书是没用的》,似乎也能够看出他想表达的东西,以及对教育的看法。

十几年后,《摇滚校园》的主要演员重聚在一起,唱了片尾曲。

或许生活并没有像影片那样有完美的结局,那些演员十几年后也未必都有取得“成功”,不过,至少他们是活过了,摇滚过了,这就够了!

《摇滚校园》短评

瞎胡闹。

7分钟前
  • eastcosta
  • 较差

this is not cool,this is school. 2.5

9分钟前
  • 夏目吾冬
  • 较差

影片结束后真是一点也不浪费啊...

11分钟前
  • BIGD
  • 较差

摇滚精神不死。Jack Black快成为我最喜欢的胖子了,真正的我为摇滚狂啊~!

1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自high片=_=|||||||

21分钟前
  • Captain Zoey
  • 较差

激情和音乐的碰撞,enjoy it guys

25分钟前
  • forfaen
  • 推荐

杰克布莱克演技没的说,对摇滚的诠释也是一流!

29分钟前
  • 生人回避
  • 推荐

烂片|以为开始了所以看完|那些小孩演得比较呆,场面还好……

32分钟前
  • 泰迪粥
  • 较差

剧情满一般,音乐很棒。

35分钟前
  • Coka 。
  • 还行

怎么那么多人喜欢?那个主角太2了太2了!!追捧的人难道就因为摇滚类型影片太少 好不容易出一个就蒙着劲儿的不分好坏的捧么!!

37分钟前
  • 桑皮纸
  • 较差

片子很有感染力!那个金色朋克头的鼓手实在太可爱啦!!【爆】

38分钟前
  • 阿萱
  • 推荐

CCTV6

41分钟前
  • atutu
  • 还行

没什么惊喜,小孩子的摇滚也很生硬

45分钟前
  • 百里西木
  • 还行

热血喜剧、励志师生本身已经是我的燃点了,这里面竟然还有摇滚!

48分钟前
  • 庚金少女
  • 力荐

蛮傻,蛮逗

50分钟前
  • Vince♫
  • 还行

女贝司范儿够正

53分钟前
  • cohen
  • 较差

怪你天生太热血,把梦做成摇滚乐。

57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不知道为啥 我可讨厌这个男人了

1小时前
  • Rick&Morty
  • 较差

熱血啊!

1小时前
  • HurryShit
  • 还行

草泥马,无聊一逼!追逐摇滚也要看实际情况。我对这部很失望

1小时前
  • Fish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