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仓促了些,可能限于篇幅吧,导演太想表达更多的东西吧。
可是他要表达的东西都是人间真相啊,比如:药品公司贿赂医生共谋利益,而监管部门不作为。
又如:小演员勾搭明星,然后暗中约狗仔拍照。
再如:父亲在利益面前根本没有亲情,甚至迫害阻止自己非法牟利的子女。
张智霖驻颜有术,佘诗曼越老越红,颜值最高的女性角色反而是一闪而过的女杀手。
老实拍给前老实人看的老实电影,这是真老实。
所以我这个前老实人看完的表情就很……em:)真心实意,老实巴交,本本分分,地告诉你真的,不套路你了。
所看即所得,一点花招不给你耍耍,不费心思去逗你玩。
所以,让我这个前任老实人看完,觉得有很多点,空虚寂寞冷,想抱紧自己。
别抛弃我吧,埋点梗,整点场面给我看看,耍耍我呗。
前期铺垫很多,描述了一个具象的大场面,却没有用笔墨勾勒细节。
人物背景处于半交代的尴尬状态,李永勤和王大伟的情感线实在有些单薄。
对剧情,没起到任何加持作用。
而线索事件上又属于层层上下加盖,没出现圆环安排,最后来个已经猜到的直接反转,导致两方面都非常平淡。
它没出什么大错,也没出什么彩,她的最大优点在于,没有优点也没有致命点。
来,坐,喝口白开水。
太烂了。
没有逻辑剧情普通拍摄技术差动作戏尴尬演员造型太土结尾太仓促新闻播报形式太多影响观看感受。
剧情全无激情,看了开头就能想到下一秒就能想到结局的故事,情结一点都不紧凑!!!
踩这么高高跟鞋的外勤记者,果然是高人剧情介绍匆忙,很多地方感觉埋下伏笔但是没用上,或者说纯粹是无必要的剧情设定。
动机逻辑上有硬伤,正反派都没有很好诠释理念。
通篇唯一靠谱是飞车戏,虽然穿帮地方不少。
今天突然看了这部电影。
2018年的片子,影片开头莫名有点跟2020年的开局巧合。
vr-23和covid.-19。
同样是疫情的剧情。
不同的是病毒发生的本质不一样,性质不一样。
单从影片来说,前半部分还是很精彩的。
充满着悬疑。
但是,到了,后半部分,情节显拖沓。
故事的结局也令我看不懂。
不知道是故意制造悬念还是草率收尾。
一部主题是大义灭亲的影片,故事结果,坏人并没有因他犯下的危害世界公共卫生罪行而受到相应的惩罚。
我只想说看了以后会浪费了你的90分钟时间,开头一看还以为不错,看着看着不知道影片到底要讲什么,感觉就像强行东拼西凑出来的……全文亮点,吃云吞面记得加醋,要酸碱中和哦!!!
还有咸柠七喜,哈哈,140字怎么这么多……………………………………………………………………………………………………………………………………………………
电影《泄密者》电影已经看了好些日子了,只是一直没来得及记录。
典型的港式警匪类电影,很香港。
不过这部电影知道说的是,他让我想起了韩国,很经典的一部灾难电影,叫《铁线虫入侵》。
讲的是一个制药厂为了推销自己的药品,制造出一种广泛传播的病毒。
让自己的治愈药品成为稀缺物,从而提高自身的价值。
这部电影在这方面来讲,其实有点照搬。
郑则仕扮演的药厂老板不就是一样的吗?
他先制造出一种蚊蝇传播的疾病,然后唯一的治愈药品就是自己药厂生产的药品,因为物以稀为贵,方便提高自己的经济价值,另外一方面,我说要出自己良好公众形象的一种伪善性。
只可惜,自己的两个儿子揭穿了自己的真面目,并且作为一个泄密者,知道出自己,绑架自己等一系列的情况,来揭露父亲的邪恶本质。
这部电影开始的时候,三个主演,吴镇宇,佘诗曼和张智霖,是他们作为三个独立的个体,我觉得,前半部分关联性不是很强。
就是到了最后,他们强强联合之后,才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虽然张智霖孩子和另外两个吴镇宇和佘诗曼是对立面,但总的来说都还算是正在正义的一方。
这部电影,将三个人都作为了主角,可能吴镇宇更加突出一点吧,至少前半部分是,到后半部分的话,三个主演的,分量,几乎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太多的侧重,所以说后半部分,没有一个独立强调的重点就是说谁作为主角来贯穿整个故事。
就好比说这三个人都太大牌了,没有将谁作为绝对的主角,而是三个人都要兼顾,相同来说,三个人好像都没有特别的侧重。
开始的时候,吴镇宇扮演的警察还比较,戏份多一点,但到后来,喜欢逐渐减少了,嗯,张志明,我觉得他在剧情方面的作用不是特别大,就好像是一个大配角。
佘诗曼呢,作为女主角,所承担的作用又没有那么大。
这部电影总的说来,没有太大的优点,也没有太大的缺点,剧情方面有一些照搬,情节上还可以,总体的感觉就是很港式的一个警匪片。
演员也是,剧情也是,就连最后的结果也是。
看完之后的感慨就是“一切尽在套路中”,很多的设定都是标准的套路化,另外故事线又多又杂。
什么都有,什么都不深入。
故事主要讲一个香港警察、一个马来西亚警察、一个香港记者,三个人为调查马来西亚的高危传染病背后的故事联系到一起。
如果光从电影来看,本片是一部味道比较纯的港片。
动作场面,港片中的枪战、飞车、爆破,惊悚一个都不少。
加上吴镇宇、张智霖、佘诗曼、郑则仕一票演技派担当主角,令真个电影港味十足。
不过整体的剧情太套路了,没有什么惊喜。
还有就是为了让电影有悬疑,把泄密者的身份设定的跟恐怖分子一样。
这个是不能接受的,既然是要曝光真相,就不应该遮遮掩掩,你这样搞得跟恐怖分子一样,谁敢相信你。
其次对郑则仕饰演的药企董事长的设定,也太过了,显得不真实。
影片开始放蚊子那段戏,到后面居然没起什么作用。
不管是警察也好,还是记者也好,没有人去调查蚊子的事——《泄密者》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世界电影”,欢迎更多朋友关注我
纯属个人推测,如有解读错误,应该只是因为记性不好1、“泄密者”这个组织,其实很温和呢。
兄弟两个人,没什么力量。
他们的力量,就是互联网的力量,就是正义群众的力量。
说是“泄密者”,难道不更像是“渗透者”吗?
他们的核心不是因为掌握了秘密,而是所有为真相发声的人都是他们的一员。
想想张俊延用着大学里学到的现实增强技术,为“泄密者”这个组织蒙上一层神秘面纱,迷惑了他们的对手。
真是很酷很热血的男孩啊。
大喊着“我不要屈服!
”,就算用了不正确的方式,就算已经牺牲了很多,也没有向命运妥协。
2、硬盘大概是真的随着爆炸变成碎片了吧。
那个加载页面就算读到100%也不会有什么,就只是赌在张日善会不会做出什么能够定罪的举动。
原本以为是逼迫张日善亲口承认罪状,没想到他揭开伪善的面目将枪指向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那一刻所有人心里都很复杂吧。
最后张日善的罪行里只有蓄意谋杀亲儿子一项,关于他发灾难财的依然没证据,但是当他恶人的一面被曝光,他所做的事情就都成了恶事,或者说虽然没有证据,但是人们会倾向于相信那些罪状都是真的,从这一点来说,张日善确实收到了相应的制裁,也算是实现了张俊延最初的诉求。
3、张日善那句“我这么多年来做了多少慈善,我怎么可能是一个坏人?
”,扫射了现实一大片啊。
4、李永勤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一板一眼的人,他与王大伟一冷一热两个警察,反映的是不同的立场和态度。
注意到一个细节,两人跟踪记者的时候,王sir直接翻门而入,李sir在看到前者翻门以后,还要尝试一下能不能把锁打开,无果,才翻门而入。
这是很有趣的点,一是说明李sir内心对王sir是不认同的,二是李sir只是在遵守心中某种规矩。
其实这个角色的最大特点就是公务第一,比如说他心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带张俊延回马,那么他就不会顾及到他在香港不能持枪、没有执法权这样的问题。
但是这个设定并没有贯穿到最后,因为他包括马来西亚警方都默许了那个十五分钟,正义大概真的就是心中那一杆秤,其实有点感动,因为正义仍是大多数的人心所向。
5、王大伟大概是个bug了,他作为香港警察,在马来西亚做出这样的事(至少劫警板上钉钉),难道就没有受到处理吗?
可能因为王大伟性格的原因,观众会觉得这个角色比李永勤更加丰富一些。
大体上王sir是一个怕麻烦的人,但是他却插手了“泄密者”,甚至还加入了。
全部的原因应当是他的女儿。
王大伟其实非常重视家庭,但是他是一个到了后悔的时候才想着去补救的人。
他不想听妻子把话说这么绝,大吵一架后,又像认输一样给妻子留了语音;他不知道女儿居然这么关心她,所以才在女儿醒来的那刻下了决心帮助“泄密者”;但最后他还是没能留住家庭,却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有一个久违而真心的拥抱。
6、还是想提一下个人最喜欢的结局那场戏。
李永勤没有换下执勤服甚至没有时间包扎伤口,赶到婚礼会场时,宾客早已走光,收拾残局的应侍生也完全没有注意到姗姗来迟的新郎。
那一刻他的没有懊悔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认为他也丝毫不会对自己的选择有所后悔。
小家和大家一直以来都是一碗水端不平的难题,我是保护城市人民的英雄,我也是让妻子在婚礼现场一个人承受尴尬的失格丈夫,我爱我的工作,我也爱我的家人。
李永勤的结局还是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他的妻子一直等着他,他们对着空无一人的宴会厅,交杯共饮。
没有过多描写的内心戏码,但是我们却欣慰地看到,互相报以的真心,总算有一个完满的结局。
7、宋丹文墓碑前祭奠者留下的丝带,让我觉得背后一凉,可能是那些帮助过“泄密者”的人,更有可能是被“泄密者”打动的人,正义后继有人。
但我总觉得除了阮嘉岚为了正确的中心思想喊的口号以外,作品是不是更想表达当今时代信息的流通和闭塞同时存在,真相不会永远被掩盖,同时谣言也会引起社会动荡,信息的传播和言语的煽动所具有的能量已经今非昔比。
生活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很容易能被联系起来,没有一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比网络更快。
而人们是不是不知不觉就活在了谎言和操控中?
(感觉这个题材完全有拍第二季的可能啊)
如果一部电影不是靠自身严谨合理的剧本逻辑和人物构建去吸引观众,让观众得到应有的代入感和观影体验的话,那它就不算是一部好作品。
在观感影的途中,我相信有很多人会把里面的故事情节与新冠疫情期间的情况拿来对比,而更为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的拍摄与上映是在新冠爆发前,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它无心插柳地成为了一个预言。
回到电影的本身,它所批判的还是所谓的阶级,贫富差距导致了阶级的固化,富人的生活永远是由穷人的血肉所组成。
抛开其作品的良莠不说,邱礼涛导演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他的作品总有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批判,这次的故事设定也是这么一回事。
其实,关于这个题材或者是话题的讨论,早年间邱导的《伊波拉病毒》也有过类似的表达。
回归到电影的本身,涉密者剧情虽然有不少bug的存在,但电影要聚焦或者说要表达的问题还是值得去赞扬的。
如果能在人物角色塑造方面再加深,那会更好。
其实人物角色塑造单薄,缺乏应有的人物弧光,这个问题在邱导的作品上屡见不鲜,这就导致就算你的故事有多么曲折,但你的人物和故事两者结合度不够,所有的人物都沦为纸片人,该有的可信性或者说是可看度就降低了。
因为电影没有了灵魂,画面和镜头给人一种漂浮感,缺乏可信度的前提下,怎么要求观众能够产生共鸣?
如题,是不是现在都没有什么好剧本了,剧情没什么悬疑,支撑下去的就是演员的强大。
就是吴镇宇和张智霖的出现让我突然想起了冲上云霄……另外可惜的是张继聪怎么没爆金句就去领盒饭了,是有点不爽!
还希望他能留个亮点呢。
4星是献给原味的港片和演员,毕竟现在能找到粤语的港片还真挺难,一种对纯正港片的情怀吧
2.5
港产片经典套路,事件搬左去马来西亚感觉格局都大左,情节层层递进,杀人干脆利落,反转都挺出乎意料的2333,所以是张日善两个儿子都背叛了他~结局张日善果然咩罪都无,几符合现实了……
「因为我是新闻工作者」 (爱港片请看原声版 不爱就当零分
我就是来看吴镇宇的。略微还有些港片的味道,在吴镇宇云吞面充饥的时候,故事大半都已猜到,看套路依旧,追车反转直播happyending。可剧组很敷衍,片尾曲还用老歌,港乐被你们逼到绝路。海报上吴镇宇的光头剧中根本没出现过好不好,全程颓废的焦黄爆炸头。
竊聽風雲式復仇計...邱導愛暗喻,誰是父/長子/次子...港星空群而出最老牌鄭則士先生/林嘉華客串局長/舞王何華超做助手/四十年前做小警察的張國強升到高層/港姐冠軍譚小環做Madam(她與鎮宇的戲要五星)/亞視美女正深宮計的張文慈做媽媽/天后丈夫張繼聰最後遺言搶戲,片尾播放去世特技人子善先生片段感人…
没有想象中的好,剧情跟不上
还是比较一般,这种片,总是一开始还有点意思,演着演着这故事就完蛋了,也不容易圆回来了。漏洞也就多了,显得挺幼稚,挺小气。反正总体拍的还是普通水平偏上一点点。佘诗曼不太行,但两个老男人还不错。看着玩吧。了解一下最近的普通港片都是什么样。反正基本已经看烦了。
多线叙事不是那么容易玩好的~
好久没有看到剧情这么紧凑的电影了,后面有点跳跃 烂尾了 鼓励下
前半小时节奏紧凑,后面确实尬。去年6月开机,今年6月上映,邱礼涛依然是业界良心。
飞机上看了一个小时弃,心疼浪费的一个小时啊。。。佘诗曼吴镇宇这次大角色在这里演技是个什么鬼。
和想象差距不大,近年来看似要做得很大但摆脱不了电视剧感和科技落伍感的港片。去看全因为海报上的圆寸,结果被骗了,但老吴表演上恢复正常还是值得欣慰的。03年真是意义重大的一年。
我要不是因为看了短评三颗星都没有
90年代的简单港片?浪费我的张智霖
对现在的邱礼涛一次又一次失望
最近看的最好看的港片,没有之一!冲着张智霖和吴镇宇的颜去的,对电影本身没有期望值,反而是这样竟然觉得出乎意料的不错,虽然看没多久就把结局猜的差不多了,虽然结尾的处理还是有点潦草,8.5分
剧情简单到没有剧情
一部被投资方强制做成的“大片”,看上去就想把所有“卖座元素”堆积起来的超长预告片。
吴镇宇和邱礼涛的搭配…让人心惊胆颤。——这是看之前的评价,看完之后真是不得不感慨邱礼涛直到现在依然暴躁重口味啊。硬盘在酒店炸毁这件事简直就是在侮辱观众智商,不过也不只这一处就是了。对港片永远宽容……2018.10.28
个人感觉比拆弹专家拍得好,至少剧情比拆弹专家丰富的多,但是还是不够有悬念。郑则仕依然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