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映看的。
粤语版。
当然也是因为对于吴镇宇有着 “演什么是什么”好感4个男人各有各的生活压力与期盼,在龙舟比赛中突破了自己的屏障。
这样的内容励志,又很容易千人一面。
所以讲故事的法子很重要。
HK的剧与电影通常有非常生活化的风格,特别在表现普通市民的时候与内地对比越发明显。
很会写实淑仪大叔住所内狭小的空间和走廓密集的门口,很直观表现了生存的不易,配以画外音,真是压抑啊。
工作的不安定、家庭从不停止的矛盾、他一边努力,更多却在逃避的行为,很真实地展现大叔们生活里无奈状态。
没人指责他的错误,宁可宽容。
陈龙这个角色把一切关心善意埋藏得很深,其实自尊心很强。
吴镇宇真是高手,听到那份天降的欢喜只是眼角眉梢表现出来,对于窗边竖线般的“海景”尽力给予时 他也只用满足的眼神表达着宠爱。
最后的从狂喜到憋屈这样大起大落的遭遇, 表现得也非常收敛克制。
从肢体到语言都收着,一点程式化痕迹都没有。
就象日常里的普通人,他们不论什么时候都维护着自尊心、都善良、都理智克制的普通人,。
其实,他克制也是因为没什么可以任性的条件,他也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而已,自尊善良都是他仅有的财富,他不能再丢弃。
唯一敢洒脱被辞退只因为独身没太多负担,还能再把机会多给淑仪一份。
看吴镇宇就不亏。
还有另外两个男人,从对立慢慢到想惜。
职业运动员是有斗志的,对生活的妥协快磨平的血性,还是被比赛激发出来,一个敢去重拾自己的梦,一个敢去维护底下员工的利益、承担婚姻里的变故。
这个四个人在最初的训练里,两个是打着小算盘、混着日子的大叔,很油腻吧?
两个是认真地带着鸡血的热情,这很奇怪吧?
再把这四个男人身后的事情慢慢展开时,前面的行为都有了注释。
蛮喜欢他们第一次下水,把船划起来的时候。
只能前进 不会后退的特性,身边景物被超越的喜悦感,都让人重新感受到沉重生活以外的动力。
划船水平是很臭的,但是那时候心底的开始种下了冲破束缚的种子。
与四个人的生活写实相比,这一段是写意。
HK相当现实,吃饭挣钱是生存重点,不低头不行。
但是人在心底都有对明亮事物的渴望,求全委屈的混着日子里,出现的那一份力量唤起了四个人斗志。
他们要面对的生活依旧有一地鸡毛,不说会逆流而上翻出浪花,但应该也不会再随波逐流,他们会与从前的沉闷、无为、逃避稍有不同,变成各人更好的日子吧。
数次提到狮子山,百度以后才知道,那是HK 勤奋拼搏、逆境自强的代名词 ,也是电影中草根们象草那样顽强。
看到关于狮子山解答的这句话:香港人, 多多少少都有种不屈服的精神,明天,不是末日,可以努力去找到新的开始”
第一次参与这种点映的线下观影团,首先肯定还是感谢【电影爬虫】给我的机会咯么么哒 其实光看名字,真没什么吸引力🙃演员阵容虽说都是香港老面孔,除了吴镇宇我基本没一个名字能对上脸的😂甚至影片开始前我还在心里嘀咕说:几个中年大叔的电影有什么好看的。
如果是在网络平台选影片,我可能不会掏钱包贡献。
但是!
这次打脸了😏看完觉得很值,还是很不错的一个片子。
说回影片吧,让我印象深刻的三个角色。
①男猪脚-粉肠(陈龙) 面临被裁的公司基层员工。
尽管可能生活都没保障,但是在喜欢的人面前还是倾其所有,甘心备胎,却连一句"我们在一起吧"都没有说出口,还做了虫哥她妈唯一的证婚人。
尽管心酸,但是也是努力过。
不得不说吴镇宇演技在线,表情里的那种无奈不舍夹杂着心酸还要祝福,演的很棒。
②黄淑仪…戴眼镜的呆萌大叔。
没错 你没有听错这是大叔的名字😂😂😂这个大叔在处理婆媳关系的不作为,挺现实的,源于生活。
而且他家里感觉很乱,上海话,普通话,广东话,竟然都能一起交流,搞不懂。
大叔后面精神出轨女教练的时候,确实挺可爱的。
坐在堤坝上吃着雪糕的那种羞涩,仿佛重回12岁。
③女教练。
是个英文名儿,叫啥我记不清了。
中间有一段让我印象很深刻。
她说从小划龙舟的人是自己,不是那个歪果仁friend,她有所有的资格证,可是这个社会没人会相信和聘用一个女教练,所以才找来一个外国朋友当招牌。
指出了社会上的职业性别歧视,为女性发声。
说完这些角色,再说下电影里其他的东西。
里面一直提到的《狮子山下》,听说是香港的狮子山精神:拼搏向上、积极乐观;《英雄本色》的出镜,致敬了那个年代的辉煌。
签名板上仿佛还看到了罗文、黄霑两位港乐大师的名字。
致敬。
电影的层次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总体感受:影片的受众面不限,我觉得16岁以上都挺适合观看的。
通过小人物的生活,传达一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了找到自己的生活而努力,面对当下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琐碎和问题,不去逃避才是最好的办法。
电影整体愉快而幽默,四星推荐,值得购票观影。
【电影爬虫】你值得拥有
影院高大上
找了很久才在上海找到播放粤语的而且排片时间又是这么合适的电影院。
不得不说香港电影可能真的没落了,不是电影不行而是观众的注意点都在噱头上,在推广上。
整个放映厅加上我就4个人,除我以外其他三位好像都是上了年龄的,尤其是一位老人整场电影都充满了他的笑声,能赢得观众笑声的电影难道不是好电影吗?
我已经24了,我同事都说到了25就算是步入中年了,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我以后的生活会不会也是这样的。
是无所牵挂,孑然一身。
还是家庭仿若战场,硝烟四起。
还是婚姻陷入危机,无力挽回。
还是抛弃梦想,脚踏实地。
角色陈龙在影帝的扮演下是如此的形象立体,宛若读书时期懵懂的男生面对心仪的女生不懂怎么去追求,一厢情愿地认为我只要对你无条件的呵护、关怀与照顾,总有一天你会来到我身边。
没错童话故事里确实是这么写的,但是童话毕竟是童话,现实就是面对喜欢的人一定要大胆的说出来,让她感受到,让她知道。
我相信如果角色陈龙在邻居和她前男友对峙时勇敢的义无反顾的站在她的身边,那么结局一定会不一样,虽然最后他懂了悟到了可是为时已晚。
角色黄淑仪虽然我不太熟悉这位演员但演技也是相当到位。
被生活和家庭所压迫的中年男人,他就是典型,工作上面对裁员,家庭面对着婆媳战场。
或许楼下的休闲区才是他真正的家,不过也正是这样才反映出他懦弱的性格,遇事能避就退绝不逞强。
年轻活泼的女教练在他麻木的世界里点起璀璨的烟火,驱散了阴霾,在那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20岁想到了初恋,那一吻之后他清醒了。
然后再女教练的教训下想通了一切,他并不是喜欢女教练,而是在平淡的夫妻生活中变得麻木,他需要让平静的湖面荡起涟漪,他又再次买回来演唱会的票。
角色黎家泰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演员。
婚姻陷入危机,家庭并不和睦,极力想挽回,但是却只见他每天以泪洗面,甚至连自杀这种懦夫行为都做出来了,却没有选择去和妻子好好谈一谈,虽然也有妻子不愿意见他的原因。
龙舟比赛结束妻子来了,结果呢?
只有拥抱相视无话,额,他是想等他妻子跟他道歉吗?
这就不得而知了。
最让我大跌眼镜的是他居然会去选择求竞争对手,求他放弃。
最后兜兜转转总算鼓起勇气去面对妻子,说出了想说的话。
角色威廉这个演员我也不太熟,而且角色戏份也不是很多,比较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个地方就是,他女友为他过生日告诉他,她知道他为了她而舍弃了梦想的乒乓球,还有一个画面就是龙舟结束,女友跟他说比赛而已玩玩嘛!
结果不重要。
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对他最重要的乒乓球比赛在你心中是不是也一样,玩玩而已。
这里我感觉是角色为了生活放弃了追求梦想的勇气。
其实从四位角色中都能感受到一种不敢直面人生的懦弱,我想如果都回到20岁他们可能会义无反顾的作出最正确的选择,这可能就是电影要向我们表达的本质,人到中年失去了年轻时那一往直前的勇气后剩下的就只有懦弱和胆怯,习惯被保护在安逸的生活圈里。
我讨厌这个结果,即将步入中年的我又会不会变成自己现在讨厌的人呢?
香港的喜剧片近年来越发难看,获奖的或者口碑的更多都是负能量爆棚的片子。
《一念无明》《大招风》之类的,都阴郁着,连《寒战》其实也是带着一种阴暗情绪的商业片。
《逆流大叔》的喜剧化是八十年代香港风格,只是加了小清新意味,因为负责搞笑的潘灿良本来就是文艺范的演员,在电影中成了邋里邋遢的大叔形象,还像《精装追女仔》中冯淬帆那样对美女YY半天,却终究带着一种文艺气息的骨子。
也正因此,片子没有八十年代里的尽皆癫狂状态,尽管开头吴镇宇和潘灿良的各种致敬八十年代搞笑的不羁无所谓的浮夸大叔风,展现了端倪,后面却收了回去。
这种回收让电影风格混乱,加上潘灿良的YY与故事毫无关联,使剧本失去了准头。
但终究港人爱这个。
终究也只是港人自己的片子,俚俗的香港话,搞笑段子,还有香港独有的环境,工作模式,性格等等,大陆人是消受不起的。
所以片子虽好,豆瓣评分不高,票房也不高。
香港人自己知道,其实世界没有奇迹的。
不想好莱坞大片那样,励志一番,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
虽然编剧强行加上了教育的话题,让美少女感化大叔,让他知道自己的取舍。
但就像是主角龙叔一样,努力过了,跳出常规的操作过了,甚至焕发青春般的冲动了,最终什么也没解决。
只能叼这冰棍,回到小剧场,为一点成绩满足一下,自嗨一下。
这就是香港人,在梦想中觉得自己像录像带、LV大碟里的英雄麦哥一样,拥有英雄本色,对抗所有不公平,赢回自己的尊严。
现实中,则是开着破烂小车,盘算公司裁员的厄运降临到谁头上了。
就算小清新般,温情的场面,为心爱女子付出一切后,又如何?
只能捧着强行要回来的奖杯,站在无人观看的奖台上,自嗨。
但至少,自嗨也是一种正能量。
大叔黄淑仪在龙船队选拔中,不休息地挺住所有测试,还能跑到刘德华演唱会售票处与票贩子长跑抢夺门票。
这段很搞笑,也很励志。
把八十年代癫狂的香港戏剧,变成了一种可笑,可敬的情节。
美少女没有为了自己的事业理想空喊口号,该做什么心理清楚,该努力的也没放弃,该放弃也没磨叽,最终在电影好多分钟长的字幕中,始终挥棒击鼓。
真正的励志,不是逆袭成功的逆流大叔或美少女,而是逆流中依旧假装玩世不恭地保持自嗨心态,去面对生活一切好的坏的,成功的挫折的,这大概就是电影中特意提到的狮子山精神吧。
情怀上,多给一星。
在网络上,“大叔”一词,一般指上了年纪的男人。
前面可加定语,如“油腻”、“帅气”、“雅痞”等。
含义可褒,可贬。
大叔类题材的电影,也是不胜枚举。
其中不乏高评分之作,如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帅哥玄彬主演的韩国影片《大叔》,基努里维斯的《疾速系列》等。
这些电影里的大叔,不是身手矫健,身怀绝技,就是品格高尚,意志坚定。
自带主角光环的他们,个人魅力无不爆表。
可有一部电影,把电影里大叔人,华丽虚幻的外衣,扒得精光,赤裸裸的的展示了,什么叫现实中的大叔。
这就是香港电影《逆流大叔》。
电影没有大场面,小成本,除了吴镇宇,演员、导演全都没名气。
作为是一部讲诉香港本土的电影,豆瓣6.7的分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观众们的一种认可。
从它在金像奖获得的荣誉,也可见一二。
阿龙,黄淑仪,威廉,泰哥,是一家宽频网络公司的普通员工,在一次罢工风波后,加入公司组织的龙舟队,故事就此展开。
阿龙,中年单身未婚,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
哦,对不起,放错照片了。
下面这张才是是阿龙本尊。
多年来,一直喜欢隔壁的单亲妈妈杨敏琪。
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隔壁,给她们母女烧饭。
女儿虫子,叫阿龙在学校的表格上签字,俨然把他当做父亲。
吃饭坐在一起,就像一家三口。
同事黄淑仪问他:你和隔壁的是什么关系?
阿龙说:邻居了,有时帮他做饭而已。
接着黄淑仪吐槽他说:有钥匙,又帮他做家务,又做饭,但没关系,佣人啊?!
暗示他主动追求。
而阿龙始终畏畏缩缩,不敢行动。
只在夜深人静时,一边躺在沙发上,想着心上人,独自睡去。
在爱情上,阿龙没有勇气去追求。
在工作,毫无热情,不思进取,只求不被裁员。
公司有员工组织罢工,表面上满腔愤怒地表示支持,转眼就在请愿名单上胡乱写个名字。
当年轻同事抱怨公司条件差,怎么没人投诉时,阿龙悠悠地说了句:慢慢就习惯了!
按照网络流行语来说,阿龙怎么看,都是一个失败的屌丝,loser!
黄淑仪,有两个可爱的女儿,有心爱的老婆,应该是幸福美满了。
但果真如此吗?
一家五口人,挤在一个巴掌大的屋子里。
老婆没上班,在家照顾两个小孩,生活开销都由黄淑仪负担,因此这份工作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始终无法调和的婆媳矛盾,更让他喘不过气来。
只要老母和妻子一吵架,他就玩消失,偷偷躲出家门。
婆媳矛盾解决不了,我躲还不行吗?
黄淑仪,大概就是网上的段子里说的,那种工作上可以往死里骂,却不敢辞职的的中年人了!
威廉,在里面是最年轻的一个,以前是个乒乓球运动员,为了女朋友放弃了自己喜爱的运动。
虽然年轻,有活力,却没有自己发挥的舞台。
因而也是划龙舟训练里最积极的一个。
泰哥,以上几个人的顶头上司。
被底下人骂作“黎狗”。
对上,溜须拍马,对下,解雇起人来毫不手软。
和他们几个比起来,泰哥职位更高,薪水更多,房子更大,不用成天担心被裁员。
应该算是人生赢家了吧?
恰恰相反,泰哥是四人中活得最辛苦的。
当练完龙舟,回到家腰酸背痛,上前关心的人一个没有。
儿子,自顾打电玩。
老婆,移情别恋,背着他带着儿子和情人去旅行。
被带了绿帽,连儿子也不同情,还帮忙隐瞒。
没有人同情和理解,只好一个偷偷在厕所哭。
男儿有泪不轻弹,偏偏还没下属看见了。
看到这里,影片给人的感觉,似乎只有:丧,颓废,无奈,油滑。
然而,仔细想想,除了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认真。
这里的“真”,是“真心”,愿意为自己珍惜的东西,付出真心和努力。
这几个废柴男人又是怎么认真努力的呢?
阿龙,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苦等多年。
当杨敏琪想把女儿送到美国,自己拿不出钱来,打算找女儿的亲生父亲要。
阿龙马上夸口能解决。
其实自己却没有什么存款。
可他为什么要撒谎呢?
除了真心要帮杨敏琪,就是不希望杨敏琪和虫子父亲接触,以免旧情复燃。
正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杨敏琪终于决定和阿龙在一起。
接下来找房子,杨敏琪突然和虫子亲生父亲和好,阿龙划龙舟做最后的争取。
他始终如一,“认真”地争取。
黄淑仪的老婆,说想看刘德华演唱会,拼尽全力买来两张黄牛票。
到最后,他老婆又不想看了。
虽然黄淑仪对美女教练动过小心思,他最终也明白有些事,是不能逃避的。
他大喊:我要去买两张刘德华的演唱会的票。
其实那两张票代表黄淑仪对她老婆的爱。
一天,威廉去房产中介租房。
他在那里碰到泰哥。
原来,泰哥老婆的情人在那里上班,他是来求那个情人的。
泰哥告诉情人,只要你肯放手,他下跪都愿意的。
男儿膝下有黄金,泰哥为了挽回家庭,又是哭,又是下跪,足见其对老婆的真心。
威廉,曾经为了女朋友,放弃自己热爱的东西。
直到加入龙舟队后,重新找回了激情,明白自己心中所一直坚守的是什么。
自己热爱的是什么。
于是毅然然辞职,重新去打球。
兜兜转转,电影到最后,并没有迎来大团圆。
阿龙,眼看爱恋多年的女人嫁作人妻,自己还做了他们的证婚人。
泰哥呢,最终还是没有挽回妻子。
这才是生活血淋淋的真相: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的;有情人未必终成眷属;为爱人放弃的梦想,却发现爱人并不理解自己;工作压力,家庭琐事,不断耗尽一个人的精力。
当你奋力前行,却发现原地踏步,甚至在后退。
正如电影的片名《逆流大叔》。
生活像逆流,你努力划行,却始终无法前进,但你依然认认真真的不断划行。
《士兵突击》里,许三多说: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管它升职加薪,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好好活,认真的活,就够了。
——end——微信公众号:boshu617
生活充满着看不见的万种风情和无限的想象,有些美好只可在心底保有这份悸动而不可触碰,因为当你尝试去触碰它时,它就是泡泡一触即破灭。
生活是现实惨白的,永远把你压在地上只得不抬头的爬行向前,但好的在你还可以继续向前,前方有未知,有希望。。。
逆流大叔看完以后给人感觉什么也没留下,但又好像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各自回味。
逆流大叔,且不说余香凝有多正,也不说里面的各种用心细节……………………什么都不必说,就结局吴镇宇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成了证婚人,那女的真是太…………就这点就能秒杀百分之99的国产大团圆结局的电影,这才是真实感现实的电影,给低分的人都是活在童话中。
九点半 大会堂 这句口号太加分对了 一定要看粤语原版 里面还多次提到了刘德华 单独提到了一次黎明
《逆流大叔》:一部在暑期档上映,不讨好儿童、不讨好女性的香港电影。
总觉得这张海报有点像《买凶拍人》看似将龙舟和体育,其实讲的是中年生活的突围。
同时,也能嚼出类比香港现状的常规套路。
只是相比同僚的哭天喊地或毒气攻心,这部电影难得地给了一波“逆流”操作:虽为香港穷寇,但仍具备自己的蛮勇。
穷寇其实我去年就看过《逆流大叔》了。
看完,苦笑。
影片不好不坏,但在凋敝萧瑟的香港影坛,显得颇为不易。
近年来的新港片,大都怨念深重,一派穷途末路、自暴自弃的模样。
而《逆流大叔》则称得上现实与正能量兼备。
香港这个城市,所处阶段就跟电影中的几个中年男人一样。
不管拼搏的过程如何,中短期结局都是注定了是悲剧。
他们唯恐被淘汰,任何一根稻草都像抓住;但他们同时又想重燃过去的烟火,怎奈是年烟花多是多,却总跟他们有缘无分。
逃避、退缩、有贼心没贼胆,只会口头逞强,像极了如今的东方之珠。
简单概括:穷途末路。
港岛末路,影片中这些中年危机的人,就是末路上的穷寇。
不明所以地跌落万丈。
一伸手,只抓到生锈红VAN的吊环。
还好,电影并未于这穷途末路上止步,新导演老编剧的陈咏燊,居然给了这些穷寇“大叔”们,一个昂扬的机会,过程充满正能量。
“正能量”三个字,在鸡汤环绕的我们看来,或许矫情;但对于步入中年危机的香港来说,每一分积极向上,都值得悉心呵护。
蛮勇正面硬刚《蜘蛛侠:英雄远征》?
《逆流大叔》自然是做不到的。
两者的关注度差距,就像蜘蛛侠和蜘蛛的差别那么大。
同一档期上映,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但这部低谷时冒出来的香港电影,却仍旧表现得足够蛮勇,影片内外实现了有趣的统一。
中年危机嘛,谁没有?
吴镇宇领衔的几个光猪主人公有,香江延安上上下下都有。
那怎么办?
撑!
在败家子看来,《逆流大叔》不是什么体育电影,而是一部类似《男人四十》这样的生活电影。
只不过它的电影语言更加自嘲和充满港味,在高潮处理上,更燃。
划龙舟,甚至长途龙舟,对于主角们的生活,其实不会有什么实质上的改编。
他们只是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找回了自己的热血。
热血或许没什么用,该被碾压,还是会被碾压,但确实人之所以能活下去根本。
是的,热血。
香港想要新生,需要的正是这一脉低调但正气十足的蛮勇热血,而非躁动无知的毒血。
作为一个电影号,我们不展开,你我都懂。
中年大叔的窘境,是他们的自身的局限性和怂包个性造成的,港岛同理。
想要改变,《逆流大叔》其实提供了一剂良药:“(离新生)还有多远?
”“多远也要撑下去!
”就是这么简单。
只要方向对,莽就行了。
近来的港产片,不断涌入各种负能量,多数是充满悲观色彩和人文关怀的社会问题片。
《逆流大叔》则以轻松幽默的笔触道出港人面对“逆流”迎难而上的乐观心态,剧情和笑点流畅自然,粤语对白一滴入魂,不见半点儿合拍片的味道。
这是编剧、作家陈咏燊首执导筒的处女作长片,故事讲述阿龙(吴镇宇 饰)、淑仪(潘灿良 饰)和William(胡子彤 饰)是一家境况不佳的电讯公司工程部的安装技师,为了避免在新一轮的裁员大潮中丢掉饭碗,他们与处境相差无几的中层经理泰哥(黄德斌 饰)一同加入代表公司的龙舟队,意在给潜在投资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龙舟教练Dorothy的帮助下,这四个笨手笨脚的小男人不仅要集训,还要面对生活上的危机,在家庭和事业中做出转变。
体育励志片不乏一套标准公式,即一群人通过学习、合作的方法达成一个共同目标,未必获胜,却能重拾信心。
《逆流大叔》就是利用这套公式,纳入香港传统活动,每年端午赛龙舟是香港最具有特色的文化,代表港人拼搏、团结的精神。
不过,《逆流大叔》并非真正的体育竞技片,龙舟只是构成“群戏”的砝码,它为故事提供了前提(避免被解雇),也带来了结果(从体育精神看生活之道)。
可它不是故事主干,甚至不像其他体育竞技片那样灌输相关知识。
这四个男人一开始是排斥这项运动的,尤其是生活上还有不如意的事要处理。
故事关于中年男人重拾信心的心态,并带有一定意识形态的隐喻。
正如前年的《点五步》借棒球题材传达更深一层的内核,不过《逆流大叔》是用幽默去化解伤感,真诚地讲述中年危机的酸楚,在博君一笑的同时,还能带来励志的成分。
过人之处是角色写得入味,开头第一场戏即铺陈出男性群像的基调,如今的观众不会想要看到一群男人愚蠢的胡闹。
当他们不再瞎闹的时候,一场工人抗议的戏码迅速勾勒出他们的背景、性格和弱点。
除了年轻一点的William,中年男人虚伪和逃避责任的“小聪明”全然写在脸上,电影有意识刻画个钟“逃避”与“不争”,即便淑仪有追求“婚外恋”的贼心,也被对方回击一句“你想逃避到几时?
”一语点醒。
在情节与笑料的关照下,更捕捉到了中年男人的内心骚动和波澜不惊的雄心。
它的笑点自然纯粹,有种久别重逢的港产幽默,最重要的是这些笑料是能够推动角色和剧情的“有厘头”,而非“无厘头”。
比如淑仪想为太太买一张刘德华演唱会门票,兜兜转转一大圈,最终又以高价回到自己手中,虽然事件的结果未变,但心理上是有所升华的,这些细微之处都能做到合乎逻辑的内外兼修,足见剧作上的功力。
女性角色写得也很微妙,这些男人全都被女性羁绊住了。
最主要还是Dorothy这个角色,她鞭策大叔们受训,带出大女人为小男人指清道路的作用。
要知道,她从事这项工作,必须在男人主导的行业中脱颖而出(雇外援当幌子),体现女性的价值。
淑仪夹在一个女人国似的小屋之中,完全透不过气来,Dorothy成为他的性幻想对象;阿龙爱上的女邻居,是一位单身母亲,对爱她的人和她爱着的人之间的权衡与思量,使她注定成为一个悲剧人物,也侧面映出阿龙的悲剧色彩,两个人就像一面镜子;William为了女友放弃了乒乓运动员的梦想,值不值得呢?
看看她女友的表现就知,她最后其实根本不懂体育精神,也就是根本不理解他。
或许是当局者迷吧,作为旁观者的观众是清醒的,会衡量出他们的爱情到底值不值得。
编剧还是很厉害的,每个角色都有存在的理由,在群戏的配置上,做到了相对的全面与关照。
龙舟戏也做到了拍的好看和一腔热忱,结尾那句台词很醒目:“前面好远啊!
”“多远都要撑啊!
”不过,电影并没有在体育竞技片该有的高潮段落结束全片。
编导故意安排那场“抢亲”一反常规,乍一看是个常规的大团圆结局,但剧情发展又峰回路转,也是一种“逆流”。
这样的处理,更符合中年危机的处理,毕竟它不是热血青春片。
许多体育电影,结局并不一定要大获全胜,而是要有所感悟,战胜自己的内心,那是比赛事更重要的。
剧作层面,赛事远不及从观众那里引发的情感共鸣,所谓“赌场失意,情场得意。
”你赢了一些,也会输掉一些,但如果不去尝试,可能会全盘皆输。
《逆流大叔》讲是大叔的人到中年,倒不如说是香港的“中年”。
近来的港产片,都带有自身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香港现时需要这样的电影,提醒港人勿忘昔日的狮子山下的精神,而不是像开头只是写在抗议书上的“黄毡”与“狮子山下”。
大家同坐一条船,是否愿意都要一起撑下去。
“逆流而上”有机遇亦有风险,在逆境中靠自己的勇气才更值得激赏。
香港如此,港产片也一样。
#电光幻影# 《逆流大叔》,另一种“人到中年”的表述,有些坎是过不去的,重要的是不去逃避,总要面对。
2019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有《逆流大叔》入展,但时间不利,错过了,有些遗憾,想不到电影公映了,总算找到一家粤语原版,满足了这个小小的愿望。
吴镇宇、潘灿良、黄德斌、胡子彤,四位主演里有三个相当喜欢的演员,其中黄德斌的大屏幕作品都让我格外期许,怀抱着这样的满足看了电影,还是有点感慨的。
可能预期中的影片,要比实际的演绎燃。
我以为借着龙舟这个主题,这部电影的燃应该是爆发式的,甚至是逆袭式的,这样才能真正的般配影片名字中的“逆流”二字。
然而,主创却并没有如了我的愿,没有用这个套路的思维做一个更套路的故事结局。
诚然,影片的主体意志确实也还是燃的,甚至带着深深的翻转的期望,但是这样的期望只是活在态度和精神里,而影片的故事发展和结局等待其实并没有让人如愿以偿的去进行一场逆袭。
看的时候有点失望。
可能是自身的期许没有得到满足,总觉得有点对不住我的心情,但是冷静下来再去仔细想想,又觉得一切都是在情理之中的。
甚至这样的电影剧情的设置更像是一种人性化的自然,因为生活的故事里,这才是多数时候的样子。
有了颓废的得过且过习以为常,突然遇见一种生活的鼓励和想努力的态度,但是生活这件事,并不是能够被个人的态度所把控的,有许多的时候,你的努力可以被打动,却不会被改变。
胡子彤的这个角色最是年轻,因为注入了更为单纯的故事所以显得惋惜而不是负重,于是感受起来也是有一点点不好受,却不会沉重,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本部电影的一个轻松的担当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缓冲,带去了一些喘气的机会。
潘灿良的角色更丰满一些也更现实一些,故事走线很好,许多让人感同身受的情节和句子也都是出自他这里。
可能年纪到了一定的地步,这样的世界更是自然的,于是也更加让人理解,所有的情绪都容易埋没在里面,而人是最不应该被埋没的主体。
吴镇宇的角色依旧是本部电影的最大主线和最大亮点,形象颓废的让我觉得他在自毁,最简单的感情线挫败,结尾的努力也并不是期望中的结局,却真实可见,人生多数都是平凡的不得已,和无奈的不得志。
黄德斌真是我好喜欢的演员,但是和其他几位演员一样,在《逆流大叔》里也是走了自毁形象的路线。
看习惯了他的酷感,在这里哈哈见他大哭也是有点不习惯,不过仔细想想,这么多年他还真的没有演过这样的角色,可能也正是因为没有过,所以不习惯吧,他自己演的也是夸张了。
另外,黄先生似乎是胖了。
生活里不得意的事情太多,很多时候面对是最好的态度,而面对之后却不一定是自己要的结局,但这个选择终究是会出现的。
也许和期望中的有很大差距,但是仔细品味还是有很多意思的。
另外近几年香港电影的优异往往是用一种丧和彪来进行的,于是特别戳人。
本片却是非常难得的直接正面进行的友善的影片,所以还是蛮珍贵的。
不过影片节奏慢,细节处理马虎,铺垫的一般。
情绪也不是太到位,就是演员阵容不错,还是值得一看的,粤语版好评。
作者:小佛搞特
看了个开头,觉得大叔们太屌丝。#20190722
大叔和男人的热血电影,想起了汾煌可乐的广告
龙舟版“英雄本色”,用龙舟赛事去承载港人的狮子山精神,侧重点并非运动本身,却拍出了运动题材应有的热血,反鸡汤的设置,却有鸡汤般的激励功效,故事底色虽悲凉,但影片气质诙谐幽默,阳光清新,也港味十足,哪怕情节俗套,却仍会被港人的逆流拼搏劲儿所深深触动,起码会让你在某个或某几个时刻真的相信,哪怕在波涛汹涌的汪洋之中,亦可逆流而上,改变你的航向或轨迹。特别安利余香凝。14号就金像奖了,希望《逆流大叔》能走得更远。
应该只有香港才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吧。划龙舟不能解决所有困境,逆流面前还是要靠自己去面对。
38届香港金像奖一名10项只拿到两项音乐奖,不过作为导演处女作,体亲和力是有的,就是制作还是有些粗糙,题材有新意,处理手法较为平庸,音乐是影片的亮点之一。除此之外整体还是过于普通了
你以为奋力追过去会有个好的结果,没想到却是做了他们的证婚人。香港小人物电影就是真实呀。败者终究是败者。
这么难得的香港本土电影那必须赞一个
后半部分有几个段落是燃的,但总体来说中规中矩。
哪里好看啊
姜薇
不懂為什麼能追逐香港金像獎。。。
狮子山下,时而顺流,时而逆流。中年猛男,亦可罢工,亦可赛艇。
电影一般般,片尾曲很好听
以往香港电影不重逻辑,所以讲求疯魔,如今连炮制一个催人命的场面都没有,这样励志的题材,却被讲得人在困苦中只要动动念头就能成功,难怪沦为如此的大叔。
感情線很二戲很中二
人生不就是逆水行舟?不能划水,只能努力划水。起码在端午节做了一回粽子,即便又被打回糯米鸡,至少我们曾经拥有过鸭|电审进字2019年050号
年少方识愁滋味,看来看去,不过是低头
丧着丧着就鸡血了
6/10 铺了四个loser+一个女教练的故事,结果一个都没讲清白。有些地方切换过快,有些地方又太拖沓,摄影也是一言难尽。不过,确实有被「裁员不知几时是个头不如罢工揽炒喽」/「边罢工边划龙舟」这些情节触动到,也许这是对近年来社会事件或浪漫或激进的指射,只是在一片戾气中,精神落到了英雄本色、狮子山下的怀旧乌托邦中。
BJIFF第一场。超港超亲切。在岸上一地鸡毛,罢工的龙舟上才有弯道超车的美梦成真。有的评论简直痴线,香港人拍电影凭什么不拍给香港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