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欢乐的一部片子,三个男主角受不了各自老板的虐待,决定互相杀掉对方的老板,以避开嫌疑。
情节虽然不怎么新颖,但笑点很多。
主角都不怎么出名,老板们太抢戏了啦,心理变态老板——凯文·史派西、性变态老板——珍妮佛·安妮斯顿、抽白面的疯癫老板——科林·法瑞尔(连他露了一面死去的爹也是在《大腕》里死的那个白头发老头)。
将本片定位于颇有些无厘头的搞笑喜剧,无疑是十分恰当的。
三个饱受boss欺凌的近乎脑残的员工,产生了近乎疯狂的想法,彼此为对方remove老板。
影片以三人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皆大欢喜局面告终。
这些都只是观众过目一笑,笑过即忘的内容。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桥段是,三人来到看似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某黑人酒吧,找到一名浑身刺青、满口粗话的黑人,并以环境、扮相、言行举止料定此黑人是杀手,欲雇其杀人。
不料最终得知此君只是个拍摄盗版录像的“斯文”前科犯,远非穷凶极恶的杀手,雇主们大失所望。
这时候,这黑哥们说了一句话,这句话直指当今美国社会心理上依然的阴暗面:Look, you don't go into a bar and hand a guy $5000 just because he black.(瞧,你不能走进一酒吧给一个家伙5000块,就因为他是黑人)。
结合电影剧情,这里的“给一个家伙5000块”,实际上就是“给一个家伙5000块雇他杀人”的同义词。
编剧还算含蓄,没有直白的写“别以为黑人都是杀手”这样的台词,但实际上意思已经很明白无误了。
立法上,美国已经对非白人做了很大程度的倾斜,法律对于少数族裔的保护是很明确的,甚至可以说比白人“更平等”。
但是,在大众心理层面,要想真正的实现对肤色的视而不见,仍然遥遥无期。
我想说的是,即便是在创作这样无厘头的搞笑电影的同时,编剧仍然没有忘记在适当的场合加入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这也许也是好莱坞电影风行全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
奔着凯文·史派西来的,还是很失望,耐着性子把这片子看完。
尼克是个好员工,兢兢业业,帮着老板卖命,本来老板戴夫已经许诺的升职加薪却临时反悔,还被老板狠狠嘲弄一番,老板也是不地道。
戴尔是个牙医助手,天天被老板性骚扰,其实戴尔早就烦透了老板,可是却只能忍着以保住饭碗,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科特本来是最被看好的公司接班人,老板一命呜呼之后,没成想自己根本就没机会,老板儿子鲍比顺理成章接收了老板的资产还有公司。
三个人在老板手里那就是忍气吞声,在酒吧里聚会,突发奇想就是要干掉老板,本来还以为找到了专业的杀手出谋划策,没成想压根就是一个打酱油的。
这几个配角老板比三个主角都要闪耀,关键是看出不来有啥意思,这是搞笑闹着玩呢。
戴夫一气之下干掉了鲍比,因为鲍比跟他老婆乱搞。
戴尔也拿到了自己老板朱莉亚性骚扰的证据,以此来控制朱莉亚。
这是啥,真是搞笑。
三位哥们都想杀了自己的老板,一路滴笑皆非的找杀手的故事,最后莫名其妙的撞车,错上加错,一位老板杀了另一位老板,最后结局是皆大欢喜,一位老板死了,一位老板坐牢,最后一位通过自己的手段使他老板不在性骚扰他。
一路恶搞的存在,类似三大傻的奇遇,从找杀手开始,就开始恶搞,不论找的第一个穿着如何像,最后是个性癖好者,让人大跌眼镜,第二个酒吧奇遇,一路误会最后听信并不是杀手的建议,再一路犯傻,最后奇葩的达到目的。
里面大牌很多,表演也极尽恶搞,科林的造型非常奇葩,史派西的变态的凶残,杰米没了阳刚之气,三位主角演的也精彩,不亏是放松之作。
剧情也非常赞。
总体来说,糟点不多,值得一看。
对于想看一些有情节的喜剧片的朋友们很建议看一下。
黑色幽默,让人在看的时候一边为主角们担心,一边不由会心一笑。
2012-04-21虽然看过以后基本上也忘记了,但是靠情节不靠恶心的喜剧还是值得支持一下。
并不出名的导演,也没有什么大作,但是这次找来若干影帝级的给他做绿叶,估计人缘不错。
三个普通人的主演没有夸张的动作和表情,但是搭配得很好。
小职员本来就是很悲催的一种角色,如果遇到一个Total Fucking Asshole之类的老板,那简直就不知道快乐两个字该怎么写。
如果大环境是在雷曼刚刚倒台的2008年,小职员们就只能委曲求全了。
Kurt泡妞的手段并不新鲜,就是花言巧语而已,只是这哥们儿说得实在太顺溜太自然,他勾搭的那个Fedex女孩真的好漂亮。
凯文•史派西 (Kevin Spacey) 其实是颇有喜感的人,尤其是越老越肥了以后。
长得不帅也有好处,起码可以玩一玩不同的路数。
柯林•法瑞尔 (Colin Farrell) 在弄了一个刘志军之流的发型以后,也喜感无限,他在好莱坞的地位一直被高估,有点千像一面。
我想,众多宅男看到此片后的第一反应是。。。。
为毛我没有碰到这样的女医生啊??!!!
为毛啊!!!
为毛啊!
为毛啊!
为毛啊!
看到剧中女医生的种种性骚扰,我开始控制不了自己了,这该死的魂淡,你为什么不解救这位可怜的女子呢?
她只是缺爱,缺一个开光的机会啊,魂淡!
后话;我们需要电影,电影给我们制造了想象的空间,但同时也给你更多失落,痛楚和更多负面情绪的机会!!
为毛啊!!
为毛啊!!
在高度商業化的社會,不論是美國還是香港,只要看到戲的名字,就已經夠興奮,多少人活在老闆的逼迫下,多少人被工作擠壓得死去活來,多少人想老闆能消失片刻,好讓自己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這戲,正正是想要擊中辛苦工作的大眾,來個下屬謀算殺害上司的橋段。
三個中年男人突然「野」起來,在城市中駕車穿插,找尋殺老闆的辦法,這公式近來不斷重覆,較成功的是兩集《醉爆伴郎團》。
這戲也很重《醉》的影子,只是搞笑的橋段和對城市空間的展現都沒有《醉》來得有心思。
而《邊》叫人看得過癮的,還是老闆與下屬的關係和殺老闆的橋段。
Nick在公司工作多年,日日工作12小時,拼死拼命的要表現自己,為的就是晉升(不正是港人工作的寫照);而晉升,不外就是想過更好的生活。
但他的上師一直把他壓下,有空位也不讓他晉升(也多少是港人的寫照)。
Kurt在公司工作多年,與老闆關係很好,但是老闆死後,公司由二世祖接手;二世祖不事生產,也一直看Kurt在內公司的老臣子不順眼,想要把他們炒掉了事。
牙醫助手Dale已與女朋友訂婚,卻遭女牙醫上司挑逗,不斷的要脅他要破壞他的婚事。
這三對上司下屬的關係,正正就是守份的下屬與慾望權力的上司,無私的下屬和私吞公司的二世祖,重視家庭的下屬與放蕩的上司。
這三對關係,折射出高度商業社會人與人的關係;而在這三對關係中,blackmail 是王道。
女牙醫一直的騷擾Dale,就是因為她有(偽造)把柄在手,可以向他女友造發;二世祖就以炒掉員工要脅Kurt,而他減低公司的支出,使他可以動用更多的錢,吃喝快活;而最能活現blackmail這王道的,可算是Nick的老闆Harken,他不單不晉升Nick,說他肆酒過度(明明酒就是Harken給Nick的),但最重要的一著,還是他的reference。
Nick本想過要辭職,但Harken毫不客氣的回他說,你的reference在我手,我想把你寫成怎樣就寫成怎樣,也是在說,你能否找到下一份工,權力也是在我手中,進一步就是說,你別想要離開公司,因為操縱你的生殺大權的,是我。
狗急跳牆,於是他們三個中年男人就想到要殺上司,那就可以把自己從騷擾、勒索和壓迫中釋放出來。
當然,這樣殷實的男人肯定成不了事,而有勇氣和能耐殺人的,還是Harken︰他以為二世祖與他老婆有染,一槍把二世祖打死。
故事結局可想而知︰Harken多行不義必自斃,自行道出殺人經過卻被錄了音。
最後故事又回到正軌,「野」起來的人不「野」了,Nick晉升了,Kurt繼續在公司擔任副手,Dale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反過來拍下女醫師的把柄,從騷擾中脫出來。
看來,站在本份努力工作和重視家庭的人勝利了,然而,結尾還是有暗湧的。
Nick看似是晉升了,但升職後對上還是有上司,而這上司,看來平和,卻會把不合意的下屬鎖在車尾廂中,在平和的面孔下是比Harken更狂的心。
二世祖死了,Harken被補,其實只能給這三個中年男人(觀眾)一刻的興奮,最後三個男人(觀眾)還是回到這個blackmail是王道的商業結構中,人與人、人與工作的關係,都在這結構中被扭曲了︰人與人互相勒索,互相殘殺(不論是實質地還是隱喻地);人與工作異化,工作只成為晉升和換取符號(金錢)的工具。
正直人看似是勝利,但是結構沒有些微的移動,Justice 也因此 can never be done。
最近网上反三俗的消息似乎消停了,原因相信大家都明白,跟飞涨的CPI,不断频发的事故相比,三俗算多大点事啊,真是白瞎了那些道貌岸然的专家,高举道德的旗帜大呼爱国爱民的良苦用心了。
其实,审美和审丑都是一种个人趣味倾向,你可以对着领袖头像高山仰止,我也能看着芙蓉姐姐玉照艳羡不已(特别是她成功减肥后),你喜欢向着明月、鲜花咏哦,我愿意冲着狗屎、小草低吟,本来就两不相干,何必硬扯到一起,彼此看着都恶心。
我无意挖苦任何人,我只是觉得有时候生命比所谓道德更重要,自由比金钱更重要,快乐比权利更重要。
这也是我由一个习惯性审美的人变成喜欢审丑的最大原因之一,也可能跟这个社会风气的是非颠倒有关,审美已经无法给人愉悦,反而通过审丑获得暂时的欢乐和放松。
毕竟太压抑,总要有个渠道释放,芙蓉姐姐和凤姐的微博粉丝量连名人明星都望尘莫及也充分印证了这点。
所以,当我看电影《伴娘》和《恶老板》时,那种莫名的兴奋是不言而喻的。
《伴娘》一度被影评人冠以本年度黑马的称号,不料《恶老板》紧随其后,以截然相反的男星豪华阵容,精巧的故事结构,更加三俗的爆棚笑料横空杀出,“年度黑马”是否被《恶老板》抢走不得而知,至少给影评人增加困扰是一定的了。
作为我,一个备受老板鸟气历史由来已久的窝囊废来说,则更喜欢《恶老板》出尽恶气后的酣畅淋漓。
《恶老板》不像《两杆大烟枪》有花哨的叙事架构和复杂的人物关系,也不像《伴娘》在恶搞的同时形而上的去探讨友情和生活方式,它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平铺直叙中,将简单的故事讲的不仅有《两杆大烟枪》的精妙有趣,而且极尽恶搞之能事,把三俗进行的纯粹彻底。
个人以为,这种不带任何说教的单一叙事模式,非但不招人厌恶,反而黑色幽默的轻松,三俗恶搞的可爱。
不走寻常路是喜剧电影的基本套路,在观众日渐疲劳,笑点越来越高的今天,想让观众大笑都难,更别说把喜剧效果控制满全场。
这点《伴娘》和《恶老板》都做到了。
粗口和恶搞是本故事最大的特点,加之三个倒霉蛋级别的男主,阴错阳差中搞出的那些低幼的糗事,想不笑都难。
影片的很多笑料来自前半部分三个半吊子被欺负时的桥段,而观众在笑过之后一抒郁闷则赖于三个人颠覆式的故事结局。
本片的亮点还在于两套超豪华的明星阵容,第一套:三位男主分别由杰森-贝特曼、查理-戴和杰森-苏戴奇斯饰演。
第二套更是令人咂舌,凯文-史派西、柯林-法瑞尔、詹妮弗-安妮斯特分别演绎三个卑鄙、龌龊、放荡的老板。
他们几位很多都是老搭档,詹妮弗-安妮斯特曾分别和杰森-贝特曼、杰森-苏戴奇斯拍过《播种爱情》和《赏金猎手》。
片中,詹妮弗-安妮斯特和柯林-法瑞尔不同以往的表演方式为影片加了一重制胜筹码,阴险狡诈之徒对凯文-史派西来说更是手到擒来。
显然,除了三俗搞笑和故事精巧外,明星看点加出色演技无疑也是《恶老板》的成功保证。
其实,看电影的时候有个问题憋的我难受,怎么才能精心编排这样一出好戏,让我那个颐指气使的老板也尝尝被羞辱被训斥,给人踩在脚下的味道,有好点子的朋友不妨支下招,我先行谢过!
恶人自有恶人磨,只是伙计们功力似乎不够呀。
三位老板都是神憎人厌,是以属下们千方百计地出谋划策要人道毁灭,结果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呀。
遇到笨蛋下属需要的不是智慧,是霸气。
遇到恶毒上司需要的不是能力,是乐观。
三位老板的扮演者太精彩了,太有气场。
看來全世界的勞動淫民都想幹掉他們BOSS啊。這條不敢放微博廣播。哈哈哈哈哈
笑死了
继《泰迪熊》后又一部让我看得乐不可支的R级喜剧~~~
就这么个幼稚片子也能有70%红番茄?多少美国人是对自己的老板深仇大恨的啊……
boooooring!
从没见过的JenniferAniston
没死光,只是死了一枚。。老实说,我不懂欣赏。。
为何每部喜剧片都要有Moron角色
整个场子基本都是笑得前仰后合的男性,真心不懂有什么好笑的,美国人工作压力太大了吗= =
Jennifer 根本就是个跑龙套的……
主角是笨蛋的喜剧果然都不大好笑。
国际法定老板去死去死日是哪天?
苦逼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绝对的搞笑, 欢愉的不行!
笑不出来
不要因为Jen被骗去看这个电影哦
看到百分之五十的地方实在看不下去,曾经我觉得任何东西必须读完看完听完才有资格去评价这个东西,但是这部电影太不是什么东西了,所以姑且留着一颗星给未知的百分之五十吧,兴许接下来会反转的很精彩呢。= =
只给两个星,毁了Jennifer Aniston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欧~说这是宿醉2那还可以考虑下~
2颗星给珍妮佛的好身材~